📖 ZKIZ Archives


诚品:何以创下“书店神话”?

1 : GS(14)@2010-11-04 22:56:02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03/161992.html
    
   凡到台湾的游客,都会对这里的诚品书店留下深刻印象。
  “到台北,逛诚品”已成了许多游客的一句口头禅。如果说101大楼是台北的建筑地标,那么诚品书店俨然台北的文化地标。
  从1989年3月12日开张的一家普通书店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诚品在全台湾拥有39家分店,年营业额20亿元新台币,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在传统书店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诚品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
  在台湾驻点采访两个多月,我们曾多次光临诚品书店,除了看书、买书,我们更关注的是“诚品现象”的背后。记者发现,诚品的秘诀全在“卖书之外”,换言之,它是在创新“卖书业态”。
  几番周折,记者终于见到诚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吴旻洁。在诚品旗舰信义店六楼,她向记者娓娓道来。
  “卖书22年,亏损了15年”
  吴旻洁的父亲吴清友,是现任诚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年,从台北工专毕业后,他进入专卖观光饭店餐厨设备的城建公司做业务员,31岁时便收购了该公司的全部股权。此后,吴清友在机械、餐饮厨具领域的业务蒸蒸日上,成为台湾实业界的知名人士。
  “书店刚创建的时候我才10岁。” 吴旻洁说,她父亲虽然在做机械和饭店厨具,但一直在阅读各种杂志和书籍,对建筑设计也很在行。开书店的直接起因是1988年、她父亲39岁时动的一次心脏手术。“劫后复生”的父亲决定做不一样的事。1989年,在台北敦化南路成立了第一家诚品书店,当时这家店不仅仅是作为书店来经营,还包括了画廊、艺文空间、咖啡馆、品牌家具、瓷器等复合商品。从一开始,诚品就不想重复普通书商的老路,希望开出一条新途。
  吴旻洁称:“卖书22年,我们亏损了15年。从2004年起开始赢利,到现在,我们共收购了35家店,这些店都是比较独立、规模较小的书店。经验表明,仅仅做书这一块是不行的。”诚品的“复合经营”始于1996年。在敦南店,诚品开始有了展演空间。“因为纯粹的阅读是静态的,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展现的文化场域。”吴旻洁说。
  “连锁”不是简单复制
  1998年,诚品进驻地铁空间,2002年,诚品进入台大医院,2005年,成立了面积达45000平方米的信义旗舰店。诚品不断尝试、不断扩张。
  “从前亏损主要是因为规模小,无法形成群聚效应。”吴旻洁表示,书店上规模的同时,还要形成书与非书的互动。“我们每年有3000场以上的主题企划和文化营销活动,总共邀请过400多位讲师,举办过2000场课程讲座,共有17万会员付费参加。”
  诚品书店在全台湾共有39家店,仅在台北市和台北县就有19家。在书店密集的台北,诚品如此的规模又怎样避免重复投资、做到合理配置呢?吴旻洁给出的答案是:要连锁,不要复制。
  说起经营秘诀,吴旻洁言简意赅:诚品经营的是“连锁”,而不是简单“复制”。我们力争每一家的诚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包括选书进书、空间布置都要针对所在地的主流人群来进行。同样在台北市,西门町和天母的诚品不一样,而信义和敦南的诚品也不一样。
  专业团队开展“独门活动”
  诚品靠什么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
  吴旻洁总结出两句要诀:诚品是“款待人款待书的空间”,是“带给人幸福的场所”。
  “我们有专门经营书籍分类这一块的团队,负责整个运作流程,在诚品你可以看到,我们分线很细,先是文学、艺术、经济、历史等分类,然后再在其中分国别。还有一个行销团队,我们采取的是会员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5万的会员。”吴旻洁说,我们还有一个展演、公关团队,推广诚品所举办活动的信息。“我们搞的很多活动,一开始看上去很难,是巨大的挑战,但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才锻炼出同事们的专业能力。”
      诚品的经营理念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吴旻洁坦言,事实上,2004年以前,诚品一直苦于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我们一直希望能在浪漫和经营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人到一定的场所都会有其目的性,到了诚品,我希望这里的空间、环境、商品的结构能够给读者带来自由、平和的感受,可以探索新的东西,发现形形色色的人或是活动,有意外的惊喜。”
  “我们的创新和面貌的调整,都是建立在顾客反应、建议基础上。”吴旻洁举例说,1995年,诚品就搞过“看不见的书店”活动,调查读者心目中理想的、但在现实中又没有看见的书店。诚品也可以说是众人的集体创作,我们一直在提供这样一种平台,让读者的意外和感动成为可能,让诚品成为大家的诚品。
  给读者提供“附加价值”
  面对网络和电子媒体的冲击,诚品如何应对?吴旻洁的答案是:让读者享受书店的附加价值。
  如今,诚品也有自己的网络书店,但不是重点。网络书店,价格和速度是关键,现在速度应该都不成什么问题,关键就在价格了。据介绍,诚品书店一般打折很少,但是,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诚品的营业额还上涨了8%,“原因是我们有固定的主流顾客。”
  吴旻洁透露,网络的冲击其实比较小,主要是电子书和数码阅读。她认为,作为实体书店,规模小了,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诚品就是做旗舰店,进行多元化经营。同时,“实虚整合”,以实体为主,读者可以一边在书店里挑书,一边对看好的书通过手机下订单。
  我们要跳出价格之外,因为价格永远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来满足读者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在实体书店享受到附加价值。
  “深圳,我们一定会去”
  诚品拓展大陆市场的消息曾不胫而走,吴旻洁坦言,诚品的目标先放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这六个城市,将在一座城市中,以信义旗舰店为原型开一到两家复合大店。吴旻洁透露,诚品已派专人赴深圳调研市场。
  “大陆和台湾在操作模式上并不相同,我们已对派去的调研人员进行了培训,并且考取了相关的资格证书。”吴旻洁分析说,台湾每年出版的书有4万种,在诚品只有2万种有上架的机会,而大陆每年有十几万种出版物,这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
  据了解,诚品和大陆及台湾的很多文化名人有交往,“包括在台湾就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赖声川、蔡志忠等人现在也在大陆,只要活动空间有了,诚品的文化活动一定也能开展起来。”
  还有就是空间形态上,现在的信义店三楼就是很有台湾特色的磨石子地板,到了大陆,我们也会根据各地不同的风格,做出各自的诚品来。比如在上海,我们一定会有张爱玲馆、余秋雨馆。
  提起深圳,吴旻洁一点都不陌生:“深圳是我们的重点目标之一,我们已派专人去深圳调研市场,包括香港也在计划之列;深圳,我们一定会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18

凡客誠品

1 : GS(14)@2011-05-24 23:36:17

http://news.imeigu.com/a/1306244494593.html
網易科技訊 5月2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湯森路透旗下IFR當地時間24日披露,中國在線服裝零售商凡客誠品將於今年內赴美IPO融資10億美元,據悉,這將是今年亞洲企業在美國股市進行的規模最大的IPO。
有知情人士表示凡客誠品或將在近期內指定IPO的承銷商,而此次IPO計劃或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內實現。凡客誠品成立於2007年,其已經先後收到了
來自IDG、賽富基金、聯創策源基金以及啟明創業投資基金等多家風投基金的風險投資,凡客誠品網站目前是中國盈利情況最好的零售消費網站之一。
包括人人網在內的多家中國互聯網企業近期的赴美IPO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分析人士指出人人網在華爾街的表現或將對於凡客誠品的估值產生影響。當地時間23日,人人網股價收盤價較其IPO價格下跌11%。(霍珊)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80

誠品8.11進駐大搞深夜書堂

1 : GS(14)@2012-08-02 13:41: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2/16568549
誠品在台灣不只是書店,其實賣書只佔其營業額30%,收入多來自管理的商場店舖,但銅鑼灣店達80%為書區,有10萬種書目,包括冷門的文哲、設計及性小眾類;餘下商品專櫃雖不大,但也引入數個從未到港的精緻品牌,按台灣誠品採購美學,令人期待。
台灣誠品部份營業至深夜甚至通宵,書迷晚上愛賴在木地板看書,或看高跟鞋、沾滿泥的 converse、發亮皮鞋走過。香港店暫未24小時營業,但據稱計劃先在周五、六試行,而馬家輝主持的深夜書堂,或可用來試水溫。
「夜幕低垂,思緒沉澱,係讀書好時刻。」他說深夜書堂暫定每周一講,首講是11日晚11時至12時半,嘉賓為導演彭浩翔,「我會講吓近來有咩好書,彭浩翔就講文字與影像,大部份時間係同觀眾 chit chat,佢內地 fans都話乘機嚟誠品朝聖。誠品最好帶啲台灣小食嚟,邊食邊講」。

其他講者包括《信報》總編輯陳景祥、畫家麥家碧,「唔只係讀書會,所以我會帶埋城大通識課學生嚟」。他透露在安排另一講者,「梁朝偉好有興趣嚟,但要睇吓王家衛套《一代宗師》仲要拍幾耐」。
誠品除辦文藝表演,誠品講堂也延伸閱讀的空間,定期邀作者、藝術家、建築師等分享,本地誠品也會帶來這份項計劃。
愛書人不但逛誠品,也投身。文化評論人鄧小樺會任副店長,員工們都已接受「另類」培訓,包括出席詩歌朗頌會等。馬家輝上月為貿發局給中學生舉行「創意閱讀」講座,也突然出現40位誠品員工來聽:「都唔知佢哋嚟,好主動問問題。」
據稱誠品獲租金優惠及簽訂數年租約,才終落地於此,但能否在租金高昂的香港生根,則是另一本值得細看的「書」。

誠品進駐銅鑼灣希慎廣場,帶來閱讀文化種子,盼在這裏生根。黃冠華攝
2 : GS(14)@2012-08-02 13:42:1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2/16568550


台灣書店文化落地,本地書店接招,百年書店中華書局也大變身,設首間日本動漫精品聖殿 Animate的獨家授權「動漫世界-Manga shop」,售漫畫及獨家精品。銅鑼灣商務也全面翻新,擴大店面設梳化雅座,歡迎書迷打書釘。
首設動漫世界買精品

「一早計劃好改革,可以話誠品係催化劑,令我哋加快腳步」。聯合集團業務發展總經理梁榮錝稱,「講個數字你聽,舊年集團書店總人流達到2,300萬㗎。」他說本地閱讀文化其實已漸成形,故新加坡、澳洲等書店相繼到來,「誠品係其中一個競爭啫」。
聯合對這過江龍應未有輕視,因「三中商」書店近期陸續搞新意思。中華書局「返老還童」,不只賣文史書,在青年人聚集的旺角更首設動漫世界-Manga shop,賣歐美日及本地漫畫及精品,「我哋最早賣漫畫㗎,豐子愷都係我哋作者」。助理總經理陳超英笑說。
「旺角好多漫畫舖,又多動漫精品店,但兩者都賣好少」。她說,該店首獲 Animate授權在港賣其精品。 Animate可謂是動漫迷聖殿,專為動漫如《初音》、《 APH》、《青之祓魔師》製精品,這裏款式較旺角水貨舖多,包括巨型海報等,試業時已有動漫迷聞風而至。
商務銅鑼灣圖書中心剛完成翻新,圖書樓層由原先的三層擴充至四層,店內燈光柔和得多,較寬敞通道也放置梳化,但基本設計未有太大變化。

文化人馬家輝稱,本地書店發展受制於地產霸權,「商務星光行店都花咗好多錢同心思,又開講座,但地產商轉頭要你搬,浪費晒心機。」
《蘋果》記者
3 : GS(14)@2012-08-02 13:42: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2/16568551


誠品甫進駐香港便與地頭蟲擦出火花,事緣不少本地出版社,原來仍未與誠品簽訂售書合約,因不滿誠品銷售制度及合約條件苛刻。距開幕只約一周,若再談不攏,屆時店內未必夠本地書出售。
合約條款苛刻

牛津出版社發言人承認,未與誠品達成售書協定,因其銷售計算方式與本地沿用不同。本地出版社與書店是以「書本」為結賬單位,賣出多少本「 A書」便在賬期內按銷量付款;誠品卻以「出版社」為單位,例如就算賣出牛津的「 A書」,但若店內剛引入牛津的「 B書」,便需合併計算,「拉上補下,我哋喺誠品嘅書量可能冇變,咁佢哋就唔使找數住」,嚴重影響出版社資金周轉。
田園書屋發言人也稱未簽約,因誠品合約條款苛刻,如送貨遲要罰款。消息稱,聯合出版社、天地等大型出版社也未與誠品達成協議,「業界都想同誠品合作嘅,但要大家遷就囉」。誠品曾有意自行引入台灣書,但因部份台灣出版社的本地總代理反對,才承諾經有關代理入書。
《蘋果》記者
4 : 承天(1379)@2012-08-02 15:19:42

誠品會唔會賣簡體書架?
5 : 自動波人(1313)@2012-08-02 16:25:21

最衰係對面海
6 : 承天(1379)@2012-08-02 16:32:08

5樓提及
最衰係對面海
係 我返大陸仲近過 頂
7 : 自動波人(1313)@2012-08-02 16:34:57

6樓提及
5樓提及
最衰係對面海
係 我返大陸仲近過 頂


HAHAH

車費貴喎!
8 : 承天(1379)@2012-08-02 16:39:18

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最衰係對面海
係 我返大陸仲近過 頂

HAHAH
車費貴喎!
我住北區
一個站21蚊 我去銅鑼灣唔只廿蚊
9 : 自動波人(1313)@2012-08-02 16:44:21

8樓提及
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最衰係對面海
係 我返大陸仲近過 頂

HAHAH
車費貴喎!
我住北區
一個站21蚊 我去銅鑼灣唔只廿蚊


境內運輸仲貴過境外
10 : GS(14)@2012-08-03 11:55: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3/News/ec_gma2.htm

誠品下周開業,大小書店出招迎戰,在書展賣剩10多箱書的銅鑼灣開益,暫訂未來一個月,部分書籍推六至七折優惠,包括七折售《深夜食堂》,每本47元;剛翻新的銅鑼灣商務本月亦全店九折。

三聯無力進駐銅鑼灣

不過,各書店異口同聲指誠品的挑戰不及貴租。三聯書店常務副總經理葉佩珠表示,現時租金佔營運開支逾一半,以往不時想租用銅鑼灣商舖,但因租金太貴而未能成事,現仍為進駐購物區物色舖位。「面對租金,我們是最弱勢,做書店是文化傳遞,不是賣金表珠寶,盼各大地產商可寬容一下,那就功德無量!」

誠品以空間設計吸客,但葉佩珠直言在港不易為,因租約最短只有3年,即使租同一個商場,都可在4年內由1樓搬到6樓,重本裝修難負苛。

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陸國燊亦稱,最大經營困難是貴租,現時租金佔整體經營成本約10%至20%。「如誠品沒租金優惠,相信他們也不會到來香港」。

專售文史哲圖書的中華書局為迎合年輕人口味,於旺角開設動漫專門店「動漫世界Manga Shop」,蒐羅逾7000種漫畫,更取得日本動漫王國Animate在港代理權,獨家供應動漫周邊及精品。中華書局董事長陳萬雄直言,要為百年品牌護航,禁絕「18禁」漫畫出售,但否認為迎戰誠品而開動漫店。
11 : GS(14)@2012-08-03 11:56: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3/News/ec_gma1.htm


誠品開業首一個多月已安排33場藝文活動,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表示,誠品是要經營內容的場所,盼文人墨客可於咖啡店內暢談理想。(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誠品書店終於由台灣開到香港的銅鑼灣,還帶來了夜讀文化。下周六開幕的誠品,首月會有16天試行24小時營業,平日則於晚上11時關門;鄰近的對手商務印書館剛翻新,亦延遲半小時至晚上10時才關門。文化人喜見誠品帶來競爭,但憂內地客會趁通宵來過夜,盼優雅裝修讓人明白,誠品不是麥當勞,不宜睡覺。

通宵營業的台灣誠品早是港客的朝聖地,當地晚上10時至凌晨2時的生意額,可佔全日生意的三分之一。誠品銅鑼灣店暫未全面通宵營業,但會在下周六至下月16日期間,每逢周四至周六會試行通宵營業,而正常營業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11時,關門時間與銅鑼灣二樓書店開益看齊。

誠品香港營運總監王珀琪表示,通宵營業所耗用的空調及電力,全都是錢,要再了解港人的步伐,才決定日後會否全面通宵營業。她坦言,半夜看書確易睡覺,如有人看至睡了,不會去干擾他,相信不會有內地客專程來睡,必要時才請保安協助。

鄰近商務翻新延時營業

同時,剛翻新的銅鑼灣「商務印書館」亦延長營業時間,由上午11時至晚上9時半,改至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商務印書館助理總經理尹惠玲解釋,這不是為了有新書店而調整,而是因為有旅客經常等待書店開門,而港人亦愈來愈遲下班,故早了開門,又遲了關門,營業時間共延長1.5小時。延長營業時間需增加人手,實行3個月至半年後,才考慮會否再延長營業時間。

誠品零售面積達3.6萬平方呎,當中85%賣書,其餘分別有3間餐廳及茶室,以及設計家品與酒具等零售點。店內書目有10萬種,四成屬外文書,高於台灣的一至一成半,並會推大量文藝活動,已邀請了梁文道、歐陽應霽及馬家輝等文化人參與。

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表示,誠品不只是賣書,而是經營內容的場所,日後大學開不了的課,可在誠品開。她計劃未來3至5年在香港再開3至5間分店,已有很多業主跟她接觸,但現在要累積經驗再決定。

馬家輝﹕梁朝偉或參與講堂

為誠品主持深夜書堂的文化人馬家輝表示,張永霖、王迪詩會參與講堂,梁朝偉則要視乎拍戲進度。他相信誠品將改變書店與人的關係,不止是買賣,而是可讓人閒逛、感受其環境和氣氛,但通宵營業恐內地客會拖行李箱來睡覺,因內地微博已傳出誠品可過夜。「但誠品始終是文化地方,不是麥當勞,相信內地客會感受到那裏的裝修,不是睡覺的地方,而是要尊重書。」
12 : GS(14)@2012-08-03 12:47: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3/16571997


【本報訊】誠品銅鑼灣店將是本港首家24小時營業書店,下周六開幕後一個多月內,逢周四至六試行24小時營業,提供深夜閱讀空間。三層店面讓讀者迷失逾10萬書海中,或放慢腳步在 Tea Room、 Cafe偷閒,又可買一塊阿原肥皂等台灣製品,「但我們不是要將台灣誠品搬過來,而是要成為在地的誠品」。記者:翁煜雄

銅鑼灣午夜過後將有另一番風景,因希慎廣場的誠品銅鑼灣店8月11日(下周六)開幕後,周四、五和六24小時營業,「暫定開幕期間試行,之後視反應而定」。誠品香港營運總監王珀琪稱,按台灣24小時店經驗,人流多在凌晨2時前。
設專櫃推台灣品牌

「在台灣開第一間24小時書店,就是為了讀者的夢」。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稱,有讀者曾在分享會描繪夢想書店是24小時,「是一份安全感,像便利店你也不會常深夜跑去,但只要想要,它一定在」。會否擔心像通宵快餐店變成部份市民、內地客「免費酒店」,王稱:「我們有時看書看到想睡覺,若太過份,再想想吧。」
新店三層共4.1萬呎,8樓主打書區,「從我們選擇的書可看到誠品理念。也可看台灣最夯(流行)是甚麼書」。並將有專櫃,「挑選有意思的台灣品牌來,像阿原肥皂都是手製天然品,不破壞大自然。這些都是我們要推廣的生活」。阿爾卑斯花園則以天然花草茶馳名。
「這裏是讓香港人慢下來」。9樓可游走文學藝術書本之間,或跑到 Art Gallery看藝術品,在 Tea Room呷茶。10樓是雜誌旅遊區,「這層開始是寫字樓,這些活潑類型書可讓他們輕鬆」。

頭三年經營較困難

誠品經營23年,虧損了15年,近年經營跨界業務才有起色。吳旻潔說台灣店平均賣書部份只佔店面25%至30%,香港店卻佔80%,「各店有不同營運方式」。她估計頭三年經營會較困難,期望之後改善,並有意在三至五年內開三至五間分店,首選在中環、尖沙嘴等地區,「已經有人表示興趣」。
她又說,每間誠品要配合當地文化,「香港小小一個地方住了七百萬人,不同國籍人也有,肯定有很深厚的文化」。誠品將為會員提供購書折扣。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誠品書店進駐能帶動香港的閱讀氣氛,但更重要的是賣其品味及與本地書店不一樣的經營模式。
誠品銅鑼灣店資料

開幕日期:8月11日*
營業時間(8月11日至9月16日):周日至三:早上10時-午夜12時;周四、五及六:24小時營業
書種:逾10萬種(英文書佔40%)
員工:100人(80%是港人)
位置:銅鑼灣希慎廣場8至10樓
8樓:主打書區、兒童區、生活風格區、專櫃區(阿原肥皂、阿爾卑斯花園)
9樓:文學區、藝術區、人文社科區、影音區、 Tea Room、 Art Gallery、 Forum
10樓:旅遊、文具、專櫃(天仁、王德傳、 Dienes)
13 : greatsoup38(830)@2012-08-09 16:16: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09/16587633
辦展覽 設講堂 開 Cafe 賣文具
誠品明試業「不只是書店」
14 : GS(14)@2012-08-11 18:30: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1/16594981


【本報訊】誠品銅鑼灣店今日開幕及通宵營業,昨試業已如書墟,深夜關門前6小時已經截龍。港店裝潢、書量都與台灣店同出一轍,但遭詬病太淺窄及缺乏閱讀氣氛,而台獨等政治書也不夠,「作為一間新書店係好嘅,但作為台灣誠品嘅店令人失望。」誠品又懷疑出售未批准在港售賣台版書。記者:翁煜雄、張嘉雯

誠品昨試業,人聲鼎沸,雖經營至深夜12時,但傍晚起派籌,1小時後便派罄截龍。店面設計出自誠品御用設計師陳瑞憲之手,木書架襯淺色地板,燈光柔和,台版書籍印製精美,也有特色文具精品,跟台灣誠品一樣。
「似商場多過書店」

「但呢度冇台灣誠品嘅味道。」幾位跟記者逛誠品的文化人或年輕人異口同聲道。原希望誠品帶來新氣象的文化人彭志銘表示失望,「唔係要誠品反共,但佢自稱開放、書目多,但好多喺台灣暢銷嘅政治書都搵唔到。」他未能在店內找到陳水扁《台灣之子》、葉橋《諸侯瞄準十八大》,雖有台獨論述如《台灣獨立運動史》,但較尖銳的如《我們的台灣》、台獨教父彭明敏的《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均欠奉,「只有《自由的滋味》,呢本只係彭明敏自傳,冇尖銳。」
粉絲 Eric說,「國際政治書好齊,呢本《近代國際關係史》全港圖書館都得三本咋。」誠品政治視野「近視」卻叫他失望,「台灣史只有一個書架,台灣誠品成幾個櫃。希望唔係好似誠品老闆講,喺內地開店都會接受審查啦。」
「呢度似商場多過書店。」學民思潮成員黎汶洛說︰「台灣誠品書區同專櫃唔同層,但度一邊睇書,一邊喺隔籬賣袋、家具。」他一看書本定價叫出來,「280蚊台幣賣93蚊港幣,如果用家滙率應該70幾蚊,貴成20蚊。」他寧光顧小書店,「佢哋有八折,又可以幫吓小舖對抗大企業。」汶洛又像在台灣誠品般坐在地上看書,不消數分鐘便因通道窄狹成「路障」,樂文書店經理林璧芬也來觀摩,認為8樓書區較寬敞,尚有台灣誠品書卷味,但9、10樓很「港式」,「所有地方用到盡,放好多書架、專櫃。」引入台版書20多年的她稱,書種未必合港人口味,「度台灣詩集好齊,但呢類書賣到20幾本已經算好賣。」
台版書疑侵犯版權

誠品早前承認未與部份本地出版社達成協議,而店內港版書確極少,連知名作家亦舒等作品也欠奉,業界稱雙方陸續達協議。誠品引入的部份台版書也疑出現版權問題,徐冰的《地書》,商務董事總經理陸國燊稱已擁該書港澳銷售版權,台版不應在港出售。
15 : GS(14)@2012-08-11 18:31: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1/16594982


香港誠品今日正式開幕,股東之一童子賢昨晚抵港後接受本報訪問,他不擔心香港的高昂租金影響誠品發展,深信誠品有助帶動人流,與業主在租金上有議價空間。他希望誠品發展出各類型的場地,改變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和人文面貌,成為城巿裏的一個亮點,在酒吧、卡拉 OK以外,提供另一種「夜生活」。
讓小眾發表意見

童子賢是台灣華碩的創辦人,多年來一直出資誠品,他希望未來香港誠品可以衍生出各種表演場地、畫廊,像台灣誠品一樣,讓年輕藝術家發表作品的空間,「提供一個城巿空間,激發創造力,讓年輕人跟小眾社群有機會輪流發表意見」。
他相信這些小型場地能鼓勵社會有更平衡的發展,「很多年輕人不是想要成名,他們喜歡音樂,不一定是想出 CD,他們就是想要跟聽眾有交流,我希望香港不只有張學友和王菲,雖然他們也不錯,但只有他們有點遺憾」。
現時台灣誠品主要收入來自生活產品,書籍銷售所佔的份額不多;香港店以書籍為主,八成是售書區,是否有利可圖?童表示,「香港百貨公司已很強,不需要一家 general purpose(普遍用途)的店,我們專注賣書」。他認為香港更國際化,台灣部份店已分英文書、日文書及簡體字區,香港也有類似的安排,「我們會慢慢調整比例」。
誠品計劃將來再開兩至三家店,租金可會是個問題?「書不能在不同地區就賣不同價錢,租金會有影響,但誠品在台灣帶動附近文化氣氛相當成功,大規模、有效率的經營可帶來人潮,易跟 owner壓低房租,相信在香港也一樣」。
《蘋果》記者
16 : GS(14)@2012-08-11 18:31: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1/16595161
台灣誠品第一間海外分店,昨日在銅鑼灣希慎廣場試業,吸引大批人流。不少市民認為多了一個好地方買書及看書,但略嫌人太多。
李小姐表示,香港誠品不及台灣誠品那麼大,但有23萬本書任看,也是好事;黎先生則大讚誠品比大眾與商務書店,書種較多元化。
帶着兩位女兒的 Christy指誠品有很多繪本類型的書,供小朋友閱讀,她的女兒亦表示喜歡來這裡多於圖書館。
內地人李小姐亦專程前往誠品,她慨嘆內地書的種類不夠多元化,所以特意前來買書,更大讚這裡的書種多,分類清楚。
17 : GS(14)@2012-08-17 11:29: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7/16612128

兩婦操普通話

前天下午3時許,兩名講普通話的婦人在八樓的香港誠品書店內,將一名嬰兒放在凳上替他換尿片,過程約10分鐘。當時人流甚多,不少書迷在旁竊竊私語。據稱,當時沒有職員上前干涉,兩名婦人換尿片後,亦算有「手尾」,她將換下的屎片丟進就近垃圾桶內。香港誠品書店則表示,如職員發現同類情況,會建議顧客前往洗手間或育嬰室。
不過,商場內只有兩個育嬰室,分別設於 B2層和12樓,其中 B2的育嬰室仍未啟用,12樓的育嬰室則堆滿雜物。育有9個月大兒子的鄭太稱,由於她餵哺母乳,需要使用育嬰室,她認為商場應每隔一層便設育嬰室。
希慎廣場發言人指,育嬰間的優化工程正進行中,將於明天(週六)陸續啟用。希慎廣場的洗手間和育嬰間數目,符合政府有關條例和指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73

What we are reading:誠品書架上的台灣史

1 : GS(14)@2012-08-10 14:04: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0/16591449
買《我們的台灣》這本書的日期和地點,我自信不會記錯:2004年3月20日,誠品敦南店(圖)。
記得確切,是因為那天對台灣而言是個不尋常的日子。台灣當天在不安和激動交雜的詭異氣氛下,舉行總統大選。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在之前一天遭遇槍擊,震撼台灣朝野,也再次挑起不少台灣人的抵抗情緒,因而戲劇性地扭轉了他與呂秀蓮原來處於劣勢的選情,在3月20日當天險勝連宋配。陳水扁連任總統,當時被視為創造出民進黨「永續執政」、最終帶領台灣實現獨立的契機。
那天晚上,站在誠品台灣歷史分類的書架面前,看見那些台獨專著,琳瑯滿目,大部份都不可能在香港書店——不論是大集團的連鎖店,抑或是獨立經營的小書店——找得到。我一口氣買了多本,包括姚嘉文的《我們的台灣》。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姚嘉文,很早就參與台灣黨外運動,70年代因為美麗島事件而被判刑12年,坐牢7年後獲釋,是民進黨中最早鼓吹台灣獨立建國的核心成員,屬於深綠的台獨基本教義派,1987至88年間擔任民進黨主席。
《我們的台灣》出版於2003年,姚嘉文為了論述台獨合情、合理和合法,由16世紀歷史說到當代的地緣政治,從《舊金山對日和約》講到國際法原則,再着墨於台灣政府逐步減退流亡性質,轉變為一個植根台灣本土的民主政府,結論是台灣人民已創造了一個有別於中國、「屬於台灣人民全體所有的新興國家」。
香港圖書館不容台獨書籍
《我們的台灣》是不容於中共的論述,它的歷史觀點卻得到不少台灣人認同,香港人要了解台灣這個近鄰,就不能對這些想法視而不見。但我利用康文署的網上服務,搜尋香港公共圖書館數以十萬計的藏書,我找不到這書。
除了找不到《我們的台灣》,「台獨教父」彭明敏的《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新興民族》、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等台獨著作,統統不容於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表面上仍然享有出版、言論和資訊自由,但在香港人不知不覺間,原來有人為我們篩選掉一類書籍,不讓我們讀到。
台灣誠品來港,它的副董事長吳旻潔接受媒體訪問,提及誠品2014年在內地蘇州開店,選書方面必然要依中國本子辦事,不能破禁。我讀到這訪問時,就不其然想起當年那一書架台灣史。香港誠品十萬書種,能否容得下那一書架台灣史?我心急想知道答案。
方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51

中門大開:你誠品咗未?

1 : GS(14)@2012-08-14 13:54: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4/16602556
誠品通宵營業,本地傳媒當作大事看待,紛紛報導巿民邊打書釘邊打瞌睡。今時今日去誠品已成為身份象徵,至少有些小文化氣息,好過齋逛時代廣場。誠品是一門文化創意生意,不只限於做書店,它是台式文化結晶。
本地生根 不單靠品牌
單從買書而論,誠品唔係好地方,因為書本定價貴,用台幣再除三去折算港幣,淨係滙水已經比二樓書店定價較高,而二樓書店仲打八折。但誠品好處是台版書種類較多,中小出版社出品也有引入,另外期望誠品每月選書能夠推廣更多本地中小出版社作品及新作家。如果淨係賣書,同三聯、商務有何分別。
本地文化界期望誠品能做文化推手,吸引更多普羅大眾購書睇書,擴闊巿場,從而令中小企出版有一個良好的銷售及推廣平台。三聯、商務、中華等中資背景書店,文化使命明顯有別,佢哋宣揚中國文化,將內地出版變成繁體字,配合國情教育,相信會不遺餘力。至於推廣本土文化、本土作者及本土價值,恐怕並非他們的重點。誠品在呢方面有相當大空間發展,但如果有計劃進軍內地巿場,變成另一個旺旺集團則作別論了。
文化產業的經營,首要是 Branding,誠品本身是一個好品牌,代表台灣文化品味,但在本地要生根,單靠品牌本身並不足夠,而傳媒吹捧也只係一時三刻。要真正同本地人的文化生活發生關係,除了賣書的空間環境,更重要係非物質性的文化環境,例如文化活動,作家推廣、主題性閱讀活動,用以提升書本宣傳的層次,成為一個社會文化現象,吸引更多人參與。
只要誠品為書本賦予新附加價值,書價平貴,巿民也不太計較。但若果只是一個空間較大及營業時間較長的 Mega Bookstore,它的命運同昔日新華書城,可能會一樣!
添馬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55

投資一週:誠品書展屬反智

1 : GS(14)@2012-08-16 23:28: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6/16608703
銅鑼灣的興利中心重建成為希慎廣場,其中的商店中,最沒有商業價值的,就是誠品書店,但卻偏偏是傳媒報導重心、城中熱話。如果把誠品書店的進駐視為「宣傳費」,這就得看這筆錢是否花得物有所值了。
我一向認為,希慎(014)的利氏家族,是中國人收租佬當中,品味最高的一個。但一般而言,品味和投資能力成反比,品味越高,投資能力越低。希慎的商場都是我很喜歡的,但是我並不認為,它在經營商場的賺錢能力,能夠高過新地(016)。
港出版社越做越縮
至於誠品書店,我的看法,它同每年一度的書展一樣,都是反智的,香港人對它的趁熱鬧,恰好證明了整個社會的淺薄和無知。
像「靴物屎」和「 Air Low V」這些大牌子進駐名牌商場,是理所當然的,皆因它們的單價貴,能夠負擔得起租金。但是,一本書,能賣幾錢?一間書店,一天能賣多少本書?逛誠品書店的所謂「讀者」,心中想的是買書,還是只是想逛華麗的商場?
為甚麼我會這樣說?因為香港的出版社,正在面臨越做越縮的局面,因為買書的人、看書的人越來越少,一本書能夠賣上二三千,已經是謝天謝地,開香檳慶祝了。出版社沒落、沒有人買書,有甚麼可能在最貴的商場開最堂皇的書店?這不是代表了社會的反智、弱智、好大喜功,還是甚麼?
我常常買書,但從來沒有去過書展,誠品也許是會去的,因為要買台灣書。我的看法是,一個真正愛書的人,根本不用去誠品書店,而去的人,就和逛書展一樣,多半不過是葉公好龍之流罷了。如果有一天,出版社賺大錢了,書暢銷了,像誠品之類的華麗書店開張,才是好事。
這正如經濟蓬勃,中產階級收入高,樓價上升是好事,反之則是災禍。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
周顯
投資者、八卦公、知識分子
2 : wilsonchui(9055)@2012-08-17 07:30:07

一個真正愛 書的人,根本不用去誠品書店,而去的人,就和逛 書展一樣,多半不過是葉公好龍之流罷了。

認同。
3 : conandea(16520)@2012-08-17 09:50:04

香港人真係好反智...唉....
4 : GS(14)@2012-08-17 09:51:29

2樓提及
一個真正愛 書的人,根本不用去誠品書店,而去的人,就和逛 書展一樣,多半不過是葉公好龍之流罷了。
認同。


去一次我就無去,去那度都是睇款唔會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38

好不主席:潮拜誠品

1 : GS(14)@2012-08-17 11:57: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7/16611998
這幾年因公幹或私務都會經常往返台灣,有時候甚至會早機去,(即日)晚機返。縱使行程匆匆,每次點都會去「誠品」打個轉。撇除叫我們自慚形愧的民主政制,台灣或者只算台北都予人總體落後於香港的感覺,惟獨「誠品」這標榜為文化創意的品牌卻總算挽回分數。說實話,你又噏得出我哋有乜文化品牌代表,「港產片」?這確實曾經風光一時,不過這是產業,不是個別品牌,兼且舊年最賣座嘅電影係「那些年」,所以誠品落戶香港怎不令人引頸以待。
書店敵不過現實 兼賣奶粉
誠品開幕那幾天就好像書展一樣,堆滿了平時係不買書不看書的人,更遑論愛書人。講得出呢番話,好明顯係我到家陣都仲未去過。大家的心態也就是趁墟,隨意買點食的或者手信,反正就是不賣書的賬,很「港式」的消費或消閒行為。然後將「到此一遊」的景照上載臉書,順便打埋卡,箇中意義,某程度上同另有一批人登陸釣魚台都相差不遠。反正「抵壘」就是功德完滿,當然過後幾天還向朋輩招搖自己「朝聖」的經驗。
我不是自命清高,反而在在明白商業掛帥的社會,每項舉措都有經濟考量,差的只是多與少。所以誠品可以將其品牌發展,單靠賣書,就算是在台灣這個閱讀風氣盛行的地方也未竟全功,更何況是香港。因此誠品才會發展成為一間以文化包裝的百貨「書」店,販賣精品文具服飾以至人文生活所需,目的都不過是以各式消費品的銷售去補貼「賣書」生意。
與誠品不過咫尺之遙,已經立足銅鑼灣區好幾年的樓上書店人民公社,還不是亦要兼售奶粉,「有奶便有娘」,為求同時滿足內地客的身心,才能賴以經營下去。有時候只會奢談甚麼文化品味,卻漠視了實際的經營環境,尤其是香港這寸土尺金的城市,任你怎喊「地產霸權」也解決不了現況。再者誠品亦非「社企」,更不是社福機構,和其他「中外資」背景的書店一樣,生存發展都不過是份內之事。
誠品的創始人吳清友說過,誠品是城市民眾的集體創作,而香港誠品必須由香港人自身帶動,才能逐漸塑造出自身模式的文化場地。而我敢說寶島的文化從來都沒有在這小島深根,甚麼珍珠奶茶、貢茶(起碼家陣我都唔知兩者有乜分別),還有個別的台灣歌手都只是這城的浮光掠影。若然誠品能夠落地生根,且開枝散葉,講真我唔會話係台灣,而係香港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
我不喜歡同人湊熱鬧,尤其是在誠品店內發生,但我更不想誠品會步新華鬼城的後塵……抱歉打錯,應該是書城,不過當日在逛這早已倒閉、全港首間的大型書店,感覺實在如此。而一個文明城市連一間像樣的書店也容不下,咁先係見鬼!
盧先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81

優車誠品獲千萬美元融資

1 : GS(14)@2014-10-13 12:41: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2011年起中國的新車市場增速顯著放緩,但二手車市場交易量迅速增長,利用電商平台發展二手車業務,更獲海外大型基金青睞。去年底成立的二手車交易平台「優車誠品」已獲得千萬美元級別融資,創辦人叢林稱公司將迅速擴張,冀明年可達到在美國上市的規模。


目前二手車市場的模式,既有汽車市場原有玩家開始涉足,如豪車經銷商永達(3669)設立寶馬授權的二手車中心及自建二手車連鎖大賣場,亦有新進入者將生意帶上互聯網,如獲華平、老虎基金等投資數億美元的二手車拍賣企業優信拍。

「優車誠品」則主要採用B2C的模式,從二手車拍賣公司等渠道拿車,在網上尋找終端買家,並提供車輛檢測等服務,最後在其實體店交收,今年以來每月交易額均錄得兩成以上增長。

叢林表示,2009年中國新車銷售按年激增48%,新車的換車周期為5年左右,「今年開始到了換車高峰,估計最遲到明年,國內二手車市場年交易量將逾1000萬台,較2013年600萬台近翻倍」。他預期未來10年是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的高峰期,交易量將較目前增長5至6倍。

冀明年達美上市規模

「優車誠品」目前在北京擁佔地2.5萬平方米的旗艦店,計劃年內再多開2店,明年達到6間店,叢林預期,「據目前美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商Carmax估值,平均每間門店價值達1億美元,明年優車誠品的估值可以達到在美國上市的規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25

【文化籽】低溫強光 尖嘴誠品難打書釘

1 : GS(14)@2015-10-09 02:01:57

誠品於尖沙嘴星光行開分店「誠品生活」,古籍修復專家李瑞雲(Jennifer)到店內評價閱讀環境和選書品味。



【文化籽:字裏凡間】誠品新店口碑載譽,菜鮮茶濃麵包香……但主角——書,黃昏獨自愁。尖沙嘴租貴,書店百貨化圖利,無可厚非,但來者有權選擇,專注書本而非商品。新店環境是否宜人,選書品味如何?記者約同資深書友、古籍修復專家李瑞雲(Jennifer),親身到新店感受一下。




書店室溫低至22℃,不利閱讀。

Jennifer認為書店射燈光線太強烈,或對書本的紙張有害,由於樓底低,光線直射讀者也不舒服。



誠品新店位於尖沙嘴星光行,明天正式開幕。記者首次到場視察環境,冷得騰騰震,難以專心閱讀。第二次去,帶同溫度計量度室溫,只有22℃。據港大機械工程系教學顧問(屋宇設備工程)許俊民博士的研究,人的熱舒適感(Thermal Comfort)來自和環境正常地交換熱能,環境太冷會令精神分散,甚至引起疾病。現時室外溫度較高,書店適宜提高室溫,如23至26℃,減少溫差造成的不適。



光線太強 破壞書籍

英女皇御用古籍修復專家Flora Ginn的入室弟子、書癡Jennifer到場看過後,指出另一環境問題——射燈光線太強。「如果一本書在燈光擺放得久,顏色會變淺,紙張也會變脆。另外因為樓底天花低,我作為顧客,不論站立或走到何處,都被射燈照着,有點不舒服。這店兼營商品,可能燈光要照顧零售需要。」她補充,連鎖書店可能不時移動書籍,對書本傷害沒那麼大,但建議書店將燈槽射向天花,保護書籍,也令閱讀光線更柔和。
Jennifer曾開設二手英文書店The Book Attic,書店獲CNN評為香港最佳獨立書店,誠品來港開第一間店前,也特意找她交流。對選書甚有心得的她笑稱,童書部可看出一間書店選書的品味,「一間書店的童書部門很重要,你能夠培養一個小朋友從小喜歡看書,他就永遠成為書店的客人了。我以往的書店,設有高椅及軟枕,讓小朋友自由閱讀,間中亦為小朋友說故事。」誠品新店的童書部欠缺座椅,她認為仍有改善空間。


Jennifer認為童書部選書,是書店品味的指標,因為培養兒童閱讀興趣,長遠有利書店經營。

中港政治書各設專區

選書方面,她在誠品尖沙嘴店的童書部,找到Miroslav Sasek寫的經典童書《This is Hong Kong》。此書以繪圖和簡單文字,描述香港的茶餐廳、米行等特色地方。「這本書介紹1965年的香港,當中有很多英國文化,這是香港歷史的一部份,在今天見不到了。很多外國人來香港找這本書,如果書店沒有賣,書店的品味也就……」中文選書方面,念念不忘書店風骨,有否被利益壓碎。去年銅鑼灣誠品將西藏政治書下架,有書店員工擔心,遲些連雨傘革命的書,也不能進駐誠品。今次逛新店,卻發現中港政治書籍各設專區,上年被撤的書,如中國作家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安然在書架上,《我不是暴民》等雨傘書籍,種類也多,終於放下心頭大石。雖然在傳媒導覽中,誠品職員只講解商品品牌理念,令人憂慮顧此失彼,不過以書種來看,新店還有一定看頭。Jennifer也認為,香港的書店越來越少,誠品於尖沙嘴開書店,始終是好事。





《This is Hong Kong》是經典童書,描繪六十年代老香港,很多外國人特意來港搜購,是書店品味的指標之一。

王力雄的《天葬:西藏的命運》,談及中共破壞西藏文化,上年被銅鑼灣誠品下架,如今在尖沙嘴新店的當眼位置可找到。

雨傘革命書籍,以及其他與香港政治有關的書,特設專區安放。



記者:彭海燕攝影:鄧鴻欣編輯:黃仲兒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08/193242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22

敦南書店傳結業誠品稱營運至2020

1 : GS(14)@2016-02-03 14:43:16

去年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為「全球最酷書店」的台北誠品敦南書店,近日傳出結業消息,因為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有傳會改建成五星級酒店。但誠品昨回應,表示會按租約照常營運至2020年。24小時營業的誠品敦南店共五層,是不少港人到台北必遊之地,最近有報道指誠品敦南座落的敦南金融大樓,傳出申請都巿更新,重新規劃為地上26層、地下7層的商業大樓,主要開五星級酒店。一度被指是大樓業主的台灣國泰人壽昨澄清,已在前年出售大樓內所有物業,現時大樓由霖園集團三少蔡鎮宇持有。誠品昨發聲明,強調會按租約繼續營運至2020年,書迷暫時可鬆口氣。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68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