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奔怒海”40年:美聯航也拖不走的越南裔“美國夢”

數日前發生的“美聯航暴力強拖亞裔乘客下機”事件仍在發酵。這一事件也讓69歲的越南裔美籍華人醫生陶大維(David Dao)進入人們的視線。

這位其貌不揚的肯塔基州內科醫生,畢業於胡誌明市醫藥暨藥理大學醫科,有著非常成功的人生。他擁有自己的診所,同歲的妻子特蕾莎(Teresa)也是醫生。他的5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在得克薩斯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當醫生,2個孩子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

陶大維一家的成功故事,讓人們好奇當年越南局勢動蕩時期,不得不投身怒海,以難民身份進入美國的越南人(包括華人),如今生活得如何?

逃離越南

今年年過五旬的理查德·周頭發已經花白,他皮膚偏黑,身材約一米六,非常健談。尤其是談到當初逃離越南的經歷,他滔滔不絕。

理查德目前在美國銀行計算機技術部門工作,和同齡美國人相比,他職位並不算高,但仍舊算是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談起在紐約的“天才中學”(Gifted School)里上學的兩個孩子,理查德就笑得合不攏嘴。他老來得子,和許多越南難民一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上去。按照他的說法,自己走過一段彎路,不能和年輕人比進步,但是很感恩於目前的所有。

理查德所說的“一段彎路”,其實遠遠不能描述他所經歷的艱辛和奮鬥。

理查德是一位來自越南的華人難民。雖然算不上“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他家原本在越南西貢(1976年更名為胡誌明市)經營一家米店,到他父親這一輩已經是第三代了。

到了1975年,越戰結束,越南南北統一。還在讀小學的理查德憧憬著未來的人生,他父親的米店的經營卻難以為繼。

“父親本來還對新政權有所期待,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朋友和鄰居被送往勞動營之後,我父親在1978年義無反顧地用家里存下的金條買了船票,帶領全家投奔怒海,” 理查德·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時的價格是每個人要兩根金條。我爸媽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船老大。”

載著理查德的小木船和其他小船一樣經不起風浪。理查德至今都覺得幸運的是,他們在海上漂了兩周後,在靠近馬來西亞的海域遇上了巡邏尋找難民的美國軍艦。被救上岸後,理查德一家被送入難民營等待移民名額。雖然當時理查德最想去的是美國,然而當時難民營人滿為患,他們全家最後被送到了澳大利亞。

不過,他們4個兄弟姐妹讀書都非常出色,最後四人都考進了美國的學校,並移民美國。他們的父母最後也赴美和他們團聚。

其實這波難民潮屬於第二波越南難民潮。第一波發生在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當時,與美國或者南越政府有密切關系的人紛紛搭上飛機或美國海軍船只逃向美國,這批人大約有12萬人。

當然,這一群體大部分教育程度較高且較為富有。根據美國有關部門1975年的統計,超過30%的第一撥移民為醫學或技術領域的精英人士。

然而,美國社會通常所提到的“越南難民”是指第二波難民潮,開始於1978年並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逃離當時動蕩、嚴酷的環境,許多南越人登上擁擠而不安全的小漁船逃離越南,亦即被外界熟知的“投奔怒海”。

林子祥、劉德華主演的影片《投奔怒海》,講述了越南戰爭後普通民眾的悲慘境遇。

與第一波移民潮中的70%來自於城市的高階層移民不同,這一次的難民大部分處於社會底層:大部分是農民或漁民,還有小城鎮的商人等。

他們中的幸運者遇到外輪或軍艦,然後被送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的避難所,隨後被分配到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

1981至2000年間,美國接受了53萬多名越南政治難民。

不過,美國並不區分越南難民的民族來源,沒有官方數據顯示有多少越南難民或越南裔美國人是像理查德·周那樣的越南華人。

艱難轉型

在加州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的威斯敏斯特市(Westminster),博爾薩大道(Bolsa Avenue)上各類越南商鋪應有盡有。

越南米粉館里,熱氣騰騰的“福(pho)”一碗接著一碗從廚房里端出來;雜貨店里,各種越南特產從小吃糖果到調料廚具,讓人應接不暇,甚至連美國超市里從來都看不到的熱帶水果,也能買到。店主基本都是越南人,越南語說得比英語溜。

這里就是“小西貢”,南加州越南裔美國人社區的商業和精神首府,人口估計為20萬以上。市長Tri Ta是出生於越南的越裔美國人。臨時市長Tyler Diep也是來自越南的第一代移民。

然而,小西貢的形成並不容易。越南難民剛來到美國時日子並不好過。當時的美國人飽受越戰折磨,對越南人有無盡的反感。1975年美國通過了《印度支那移民和難民援助法》,使得越南和柬埔寨難民可以特殊身份進入美國。然而,為防止難民形成少數族群聚居區並減少對當地社會的影響,他們被分散於全美各地。因為政府認為,這樣更有利於越南人與美國社會的同化。

但事與願違。不通英語的越南人很難融入當地社群,更不用說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他們在當地飽受歧視。

1979年,美國住房、教育和福利部發布報告指出,大多數越南難民“生活在勉強糊口的條件下”。在一些社區,多達60%的越南裔美國人接受某種福利補助。

“他們幾乎不會說英語,只能在較差的就業市場上尋找工作,或是靠福利補助生活,住在擁擠不堪、似貧民窟的住房中。”該報告指出。

此外,越南難民和美國白人的沖突日益突出。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墨西哥灣沿岸,越南裔漁民和美國漁民之間就曾爆發暴力沖突。這一地區的許多白人中流傳各種謠言,例如美國政府直接把他們繳納的稅金交給越南難民,去做蝦蟹生意。

越南人的大量湧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沖擊。直到1989年,威斯敏斯特市仍不允許來自越南的老兵組織遊行。一位市政委員會委員對這些老兵說:“如果你們想當南越人,那就回南越去。”

戰爭與動蕩帶來了越南難民潮。圖為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西貢小姐》長演不衰。

難民們自發地與親戚相聚,或是建立越南人社區,還有的僅僅因天氣而遷居……這些原本刻意被分散的越南難民開始聚集在一起。到1980年,他們中已有一半人不再居住在他們最初的安置地。其中,加州和得州的人氣最高,分別占全美越南裔人口的39%和13%。

現在,小西貢有2200多家越南人開的商店,衣食住行樣樣都有,形成完整的生活商業圈。高度密集的生活社區也讓越南人有了很好的支撐。他們獲得較好的英語學習機會和就業培訓,並且找到了工作。

隨著越南裔美國人中可以熟練使用英語者從1980年的27%上升至近40%,越南人也走出越南人社區,融入美國。

矚目成就

去年11月8日的美國大選,對越南裔美國人而言也值得紀念。美國迎來歷史上首位越南裔女眾議員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越南名為鄧氏玉蓉Dang Thi Ngoc Dung)。

今年38歲的墨菲,屬典型的草根背景,她出生於胡誌明市,當她還在繈褓中時便隨家人坐船逃離越南。她的父母輾轉多地,最後在弗吉尼亞州生根。為了把孩子們養大,她父母白天當工人,晚上則給辦公大樓和銀行打掃衛生謀生。

在讀大學時,墨菲一貫成績優秀並獲得獎學金;“9·11事件”發生後在美國國防部任職,她也是2016年7月在費城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代表之一。

作為佛羅里達州的民主黨代表,墨菲在去年11月打敗經驗豐富的共和黨議員約翰·米卡(John Mica),成為美國首位越南裔女性眾議員。

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是美國歷史上首位越南裔女性眾議員。

而在她之前,還有另外一位越南難民高光映曾任職國會眾議員。高光映於1967年在西貢出生,其父親在南越軍隊服務。越南統一後,其父被關入“再教育營”, 1976年他和母親以及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逃離越南來到美國。

越南裔美國人在軍界也有所成就。2014年,來自西貢的梁春越被晉升為準將軍銜,成為美軍首名越裔將軍。梁春越是第一批移民美國的難民。1975年,年僅10歲的他隨家人移民美國洛杉磯。他於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從軍,任美軍第一騎兵師副師長。

大部分越南裔美國人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美國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有近200萬越南裔美國人居住在美國,他們約占海外越南人數量的一半,同時他們也是亞裔美國人的第四大族群。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報告稱,83%的越南裔美國人認為,大多數人能通過努力工作來獲得領先地位。

根據美國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越南裔的平均年家庭收入為59405美元,高於在美國出生人口的平均年家庭收入(54565美元)。

“越南裔美國人是樂觀的一群人。他們對孩子的培養、努力工作以及成功的態度,要比其他美國人更充滿希望。” 皮尤的報告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