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交部回應美對華為展開調查:望美方不要做損害外國投資者的事

據外交部網站,外交部今日在回應美方對華為展開調查的消息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希望美方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商業環境信心的事,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國際投資貿易正常、公正、互利發展的事。

問:消息人士告知路透社稱,美國紐約聯邦檢察官正在對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開展調查。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註意到有關報道。中方反對一國根據其國內法實施單邊制裁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

今天上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已就類似問題表明立場。希望美方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商業環境信心的事,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國際投資貿易正常、公正、互利發展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46

商務部:就中興公司案與美方進行了嚴正交涉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於4日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在3日至4日舉行的中美經貿磋商中,中方就中興公司案與美方進行了嚴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視中方交涉,將向美總統報告中方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10

美方宣布中方下周赴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 我外交部回應

據美媒報道,白宮表示,中方下周將前往華盛頓繼續進行貿易談判,雙方致力於達成互利結果。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已經註意到美國白宮發言人的表態,我們認為這表達了美方希望就經貿問題同中方達成共識的願望,是積極的信號。耿爽強調,通過平等協商來化解分歧、處理#中美間貿易摩擦#,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92

中國外交部:十分贊賞美方對中興公司問題積極表態

在5月1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昨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特”表示,習近平主席和他正共同努力向大型中國通信公司——中興提供迅速恢複業務的辦法。他已指示美商務部處理此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我們十分贊賞美方對中興公司問題所作積極表態,正在與美方就落實具體細節保持密切溝通。

陸慷表示,對於美方關註的一些具體問題,中美雙方也在保持密切溝通。剛才我已經介紹了,應美國政府邀請,劉鶴副總理將於5月15日至19日赴美訪問,同美方經濟團隊繼續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陸慷表示,中方願與美方共同努力,推動即將舉行的這一輪經貿問題磋商取得積極、建設性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39

劉鶴會見出席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美方主要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1日上午在京會見了來華出席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的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沃克、新墨西哥州副州長桑切斯等美方主要代表。

劉鶴表示,我剛從華盛頓返回北京,此次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積極、務實、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一些重要共識,這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中美省州長論壇是重要的雙邊地方交流機制,希望雙方以本屆論壇為契機,從地方層面推動多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中美關系穩定健康發展。

沃克、桑切斯等表示,全世界都在慶祝美中就經貿問題取得了共識。美方願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地方在貿易投資、綠色發展、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為推動美中關系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11

國防部回應美方取消邀請中國參加環太軍演:這一決定不具建設性

據國防部網站消息,近日,美方罔顧事實炒作所謂南海“軍事化”,並以此為借口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2018”聯合軍演。美方這一決定不具建設性。任何時候關上交流的大門都無助於促進中美兩軍的互信與合作。

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在自己的領土上開展建設活動,部署必要的防衛設施,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是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必要舉措,與“軍事化”完全無關。美方無權對此說三道四。

邀不邀請,都不可能改變中國為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發揮作用的意誌,更不可能動搖中國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的決心。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兩軍關系,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加以維護。我們希望美方著眼大局,摒棄“零和”思維,妥善處理分歧,努力讓兩軍關系成為中美關系的穩定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42

商務部:美方一直沒有停止采取各種使貿易摩擦升級的措施

過去兩周,美國華盛頓連續迎來兩場聽證會:當地時間19日,美國商務部聽取了美國就進口汽車及零配件作“232調查”的意見;當地時間24日及25日中午,根據對華“301調查”,就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問題召開聽證會。有趣的是,在上述兩場聽證會上,絕大多數利益攸關方,都對征稅表達了反對意見。

在今天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註意到,在“232調查”聽證會上共有來自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共44個利益攸關方發言,其中43家反對,認為汽車及零部件屬於典型的民用產品,發起所謂的“國家安全調查”,缺乏正當理由,不符合美國汽車產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希望美方正視業界和消費者的呼聲,作出正確的政策選擇。中方將密切關註美方調查進展,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此外,關於美方發起對華301調查並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問題,高峰稱,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美方指責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產業政策方面采取不公平行為,是歪曲事實、站不住腳的。據我們了解,在美方公布的300多份書面評論意見中,有九成以上的利害關系方表達了反對意見,這已經充分說明問題。“我想強調的是,自美方發起對華301調查以來,美方一直沒有停止采取各種使貿易摩擦升級的措施,卻反而指責是中方導致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孰是孰非,不辯自明。”

圖為第一財經記者郭麗琴在報道現場

兩次參與301調查現場聽證的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易波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現場除了6家企業反對之外,在場的82位代表均表達了反對意見。一天半的時間共有11個小組,24日有8個小組,25日有3個小組。7月31日公共評論期結束不久之後,美國會發布最終清單。

這六家反對的公司包括四家美國鋼鐵企業,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Solar World),一家與中國公司ZPP有競爭關系的電纜生產商(Southwire)。兩次聽證會,美國零售商協會都有派團參加,表達對零售行業征稅的不滿。

“反對征稅的主要是進口商,需要從中國進口中間品的生產商,反對的則是與中國有競爭關系的企業。”易波說。

他與幾家鋼鐵公司分到24日最後一組。四家美國鋼鐵公司來勢洶洶,認為雖然援引“232調查”,美國已經對中國的鋼鐵和鋁制品征稅,但“301調查”還需要征收那些未被覆蓋到的產品。易波的觀點是,“232調查”和“301調查”有區別,如果已經對鋼鐵和鋁制品征稅,再次對該品類征稅,則不太公平。

去年8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授權下,USTR宣布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今年4月,USTR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建議,並公開征求意見。征稅產品建議清單涉及中方約500億美元出口商品,建議稅率為25%,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

7月6日,美方開始第一輪關稅措施,即針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中方隨後進行了反制,針對3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25%關稅,並在WTO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正式實施的征稅措施追加起訴。此次,美國USTR所舉行的聽證會是針對美方第二輪關稅,即涉及總價值約160億美元、種類涵蓋半導體、電子產品和化工產品等284個類別的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實施關稅進行聽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82

美或上調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至25% ,外交部:美方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用

在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稱,有報道說,美方計劃於今天晚些時候宣布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征收關稅,稅率從10%上調至25%。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中方在中美經貿問題的立場是非常堅定、明確的,沒有改變。美方的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用。如果美方采取進一步升級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制,堅決維護我們的正當合法權益。

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針對美方的“301調查”征稅性質,從技術上劃分,如果說針對500億美元中國產品的征稅範圍仍在所謂“301調查”項下,到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征稅的問題上,就已經不是在“301調查”項下,而是針對中國的對等反制行為,進行再報複,其法理基礎就更薄弱了。

法理基礎薄弱

根據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的日程,本月20日~23日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

據悉,此次即將被納入征稅範圍的產品同“301調查”中所指向的高科技產品並無太大關系,清單上包括食品、化學品、鋼鋁以及種類廣泛的消費品。

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曾指出,美方在推出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之後,又變本加厲,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征稅清單。這種極限施壓和訛詐的做法,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也令國際社會十分失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臺清單,中方將不得不采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在之後的6小時內,中方迅速進行了還擊。除出臺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之外,中方還釋放出兩則重要訊息,即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以及如美國繼續追加額外關稅,中國將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對此指出,美方對我上千種、金額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關稅,將實質性改變這些商品的對美貿易條件,影響這些商品的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及其上下遊關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

為此,對於美方違反國際義務對中國造成的上述緊急情況,中方按照國際法基本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及授權,決定對自美國同等金額進口商品實施同等程度的征稅,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然而,6月18日,美方又變本加厲,威脅將制定針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征稅清單。

單方威脅只會適得其反

在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近期中美雙方是否就經貿問題進行過溝通等問題,耿爽表示,至於你問到中美之間溝通與對話問題,我想說的是,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處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我們為此作出的努力和展示的誠意,國際社會非常清楚。

他說,同時我要強調,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在規則之上,建立在信用之上。單方面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盛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21

美方打響貿易摩擦第二槍,中方作出對等還擊

中美貿易摩擦再升級。在美國拋出針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挑釁後,中方立即給予同等反擊。

8月8日晚,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決定自8月23日起對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又一次將國內法淩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布了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的商品,並指出自2018年8月23日12時01分起實施加征關稅。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此次中方征稅清單上共333個稅則號,其範圍涉及冶金原材料,包括煤、航空煤油等能源產品、基礎化學品,各類大中小型車輛,自行車及配件,光纖,核磁共振等產品。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為表明它試圖使用更大的賭註對中方施壓,並企圖令中國簽下城下之盟,只要中方頂住,對方就不會得逞。

美征稅將增加其國內采購成本

美國於當地時間6月15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此次針對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為其第二階段的關稅措施。

此前在7月24~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301調查”結果擬對16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在該會議上,美國化工、電子、太陽能等行業的代表紛紛發言,壓倒性地反對特朗普政府對華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行為。

以第一天為例,聽證會共安排了8組61位代表發言,其中僅有6人在發言中贊同美國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的行為。

不過,最終在會議上抗辯的大部分產品還是被納入了美方清單。根據此次USTR被征稅產品清單可以看到,目前的征稅範圍包括摩托車、蒸汽輪機以及半導體等產品,而看到最終清單的美國相關利益攸關方均表示“非常失望”。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會長諾伊弗即在聲明中表示,該協會此前已用最強烈的措辭向特朗普政府說明,對從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加征關稅將會損害美國芯片制造商的利益。

此前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半導體貿易領域,美國對華一直保持著順差,且從中國進口的逾四成半導體產品的生產企業不是美本土企業就是美資企業,為此,SEMI強烈要求USTR在關稅清單上去掉20項半導體產品。

此次USTR在聲明中表示,最終的關稅清單包含了此前6月15日公布的284個關稅項目中的279個。

參加了上述“301調查”公開聽證會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磊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比清單可以看出,美方沒有對6月20日公布的160億美元產品征稅清單進行增補,以替換前述被排除的5個稅則號。

其所在的中美律師團隊就前後清單對比後得出結論,即被排除的分別是海藻酸、切割機、特種集裝箱、浮動船塢以及超薄切片機等五類產品。初步評估認為,前述5個稅則號項下中國產品對美出口數額,不會對美方確定的160億美元征稅產品規模造成實質性影響。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獲取數據的原因,目前無法準確被排除五個稅則號的規模,但應該不會上億(美元)。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美方此前公布的產品征稅範圍確定原則,律師團隊認為,USTR排除前述五個稅則產品的主要考慮為,此類產品的美國本地和第三國在數量或者質量上難以滿足美國國內需求,被排除的5類產品幾乎均屬於最終產品,替代性低條件下征稅損害美國消費者。

“其征稅的唯一結果是增加其國內采購成本,而不會降低中國出口。”孫磊表示。

確實,在征稅清單公布後,美國商會、半導體工業協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等美國業界代表立即表示反對,並呼籲特朗普政府懸崖勒馬。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會長馬修·謝伊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朝著拋棄稅改紅利邁出的又一步,這些關稅對於美國消費者和工人意味著巨大風險,“趁著我們還能爬出去,就別給自己挖更深的坑了”。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也警告,美中經貿摩擦繼續升級會傷害美國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該協會表示,對華關稅威脅將鼓勵中國從美國以外的國家進口商品,這會令美國企業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貨物和服務貿易逆差總計2912億美元,同比增長7.2%。這表明,加征關稅不能有效縮小貿易逆差。

聽證會細節變化突顯美方“小心思”

8月初,美方還發布聲明要把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征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隨即在8月2日表示,美方不僅不顧全世界的利益,甚至也不顧美國普通農民、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對中方玩弄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這種做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對貿易戰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失望。

孫磊表示,美方在之前有關160億美元的聽證會上反複問到,該產品的替代性強不強,有無替代品?

實際上,美方在選擇征稅的貨品稅號時有兩個原則,第一,可替代性強;第二,對國內產業直接的消費影響要小。不過,孫磊表示,目前其騰挪空間已經不大了。

孫磊解釋,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價值5000億美元產品中,此前的500億美元就是從這5000億美元產品中篩選出來的,認為可以征稅(對美消費者影響小),而現在又要從剩下的、已經篩過的4500億美元產品中再找出2000億美元產品,難度很大。

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的三分之二都屬於日用消費品,征稅時美方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曾常年處理中美“雙反”案件的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以2016年數據計算,在玩具方面,美從中國進口占比高達86%,旅行箱包占61%,鞋類占60%,家具占44%,紡織品服裝占37%,機電產品占27.1%;此外,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94%,數碼相機占40%,家用彩電占27%,美國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如果征稅,最終成本則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這必然帶來美國日常消費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針對其征稅稅率提高一事,8月7日USTR方面也發出通知,指出要延長公共評論的時間,且聽證時間有可能延長。

具體而言,正式評論的時限從原定的8月17日延長到9月6日,同時原定8月20~23日的聽證會有可能會延長,而是否延長則將取決於“要求參與聽證的額外的感興趣人群”。

USTR在聽證細節方面的變更,突顯了美方在此方面的“小心思”。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表示,實際上,對於美方而言,聽證會的程序是必要的,但對他沒有拘束力,即便不聽證,看看公共評論也是可以的,其往後延時的行為,也許是美方想為溝通留出一些時間。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此前表示,對於美方升級貿易戰的威脅,中方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將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衛國家尊嚴和人民利益,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捍衛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同時,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前提是必須平等相待和信守諾言。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55

陸慷:美方用不著時不時喊兩嗓子替自己壯膽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公眾號消息,在8月2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註意到,美國政府高層近日在談到中美經貿磋商時常常要強調,美國的經濟狀況很好,中國的情況不好。請問發言人如何看美方高層這種言論?

陸慷:我們說過,中方不喜歡在舉行磋商、談判、對話之前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中美磋商也是一樣,如果想談出好的結果,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去磋商,用不著時不時地大聲喊兩嗓子,替自己壯膽。

我也註意到美方高層一些人士近來時不時地說,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不好,美國經濟基本面好。我不知道他們這些話是說給誰聽的。如果是說想給中國人民聽,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徒勞的,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是想說給美國國內聽,可能他們確實感到有這個需求吧。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