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河北新疆發300億地方債 超5萬億置換債券發行幕啟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和河北省政府成功發行了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政府債務(下稱置換債券),正式拉開了2017年萬億級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序幕。

中財—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國務院給出的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存量債務置換工作的時間表,2017年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發行規模將超過去年的4.87萬億元,2018年上半年置換債券發行工作有望結束。

河北新疆“打頭炮”

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發行有定向承銷和公開承銷兩種方式,河北和新疆分別采用定向和公開方式成功發行了2017年首輪置換債券。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3月1日,新疆公開發行了156.5億元置換債券,其中(兩期)置換一般債券總計113.5億元,(兩期)置換專項債券總計43億元。2月28日,河北順利地定向發行了145.82億元置換債券,其中(兩期)置換一般債券119.94億元,置換專項債券25.88億元。新疆和河北兩地發行置換債券總額度為302.32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地方政府在2014年以前舉借的債務90%以上是通過非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平均成本在10%左右,地方為此每年需要支付較高的利息。為了降低地方償債壓力,規範地方政府債務預算,財政部早在2015年開始通過推行地方政府債券逐步置換存量債務方式,即發行置換債券來降低存量債務利息。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5年發行3.2萬億元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將被置換的存量債務成本從平均約10%降至3.5%左右,預計將為地方每年節省利息2000億元。

從新疆和河北披露的發行結果公告來看,兩地均足額發行置換債券。在票面利率方面,公開發行債券利率略低於定向發行債券利率,專項債券利率略高於一般債券利率,但均明顯低於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降低了地方融資成本。

新疆公開發行的置換一般債券利率為3.03%(三年期)和3.4%(七年期),專項債券利率為3.19%(三年)和3.54%(七年期)。河北定向置換的一般債券利率為3.30%(3年期)和3.45%(5年期),專項債券利率為3.30%(3年期)。

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與專項債券區別在於,兩者分別對應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一般債券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用於彌補赤字,償債也來源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而專項債券則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是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籌集資金,償債資金來源於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

據中債資信統計,2016年公開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率在2.31%~3.42%之間,定向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率在2.65%~3.52%之間,全年加權平均發行利率為2.92%。

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市場利率有所上升,將會對置換債券發行帶來一定的影響。

超5萬億置換債券待發行

新疆和河北置換債券成功發行,拉開了今年超5萬億元的置換債券發行閘門,置換債券發行步入下半場。

2015年置換債券開閘,發行額為3.2萬億元,2016年這一數字上升至4.87萬億元。多數機構預計2017年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發行額將超過5萬億元。

中債資信稱,不考慮地方政府債務到期依靠財政資金償還的情況下,全國剩余需置換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約為6.3萬億元。預計2017年置換債券的發行規模在5萬億~6萬億元之間。

鵬元資信預計,如果債券持有人全部同意置換,2017年置換債券發行規模將在6.26萬億左右,因而置換債發行應當會比去年多,但根據置換的實際情況,規模可能將會比6.26萬億要少。

溫來成預計,2017年新增債券和置換債券總額度將達到7萬億元,置換債券規模將繼續創新高,但發行具體額度將根據市場情況來定。

財政部近日披露的《關於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均衡債券發行節奏,提高地方債發行市場化水平,規範地方債信用評級,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等。

中債資信認為,2017年影響地方債發行利率的因素將更加複雜。有利因素包括地方債發行機制將進一步完善、整體流動性有所好轉,對於資金的吸引力將有所提升。不利因素包括中期內貨幣政策可能相對趨緊,疊加金融監管趨於嚴格的影響,2017年市場整體流動性將相對收緊;另外各機構尤其是銀行關於地方債配置資金有限且存在一定的飽和度,也將為新增地方債券的消化帶來一定的壓力。

由於各省置換進度不一,2017年又已進入債務置換的尾聲,中債資信預計綜合經濟財政實力較好、置換進度較快的發行主體如浙江、天津等發行利率仍將在招標下限附近,而經濟財政下滑壓力較大、置換進度偏慢的發行主體如貴州、雲南、遼寧、廣西等發行利率將面臨較大上行壓力。2017年地方債發行利率區域分化將加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921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6/164657.shtml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誇克點評 誇克點評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Q2是對巨大機遇的主動適應,京東犧牲了短期利潤,完成一段鋪墊。

來源 | 誇克點評(ID:Quark_media)

文丨王如晨

Q2財報中,GAAP與Non-GAAP準則下的數據差異,反映出京東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換周期。

對劉強東與京東董事會來說,這比之前持續虧損更考驗經營耐心與戰略落地。

2016年Q4,誇克點評曾斷言,2017年,京東將迎來實質盈利財年。主要依據是:開放平臺效應持續釋放;三大業務分拆或獨立帶來成本縮減效應、強勁的平臺效能、強勁的經營性現金流等。

這倒不是說京東會創下多耀眼的利潤紀錄,它仍須平衡成長與獲利、季報與年報的博弈。

一些自媒體人對GAAP準則下京東Q2的虧損、季報日股價大跌發出嘲笑。不過,2017年Q2之後,我們仍堅持上述整體判斷。這建立在財報隱含的季節差異以及更大更豐富的生態維度上。

刻意辨析兩種財務準則下的數據,其實沒多大意義。

02a0ceb4c7f1a9a45ff046c76bc09f97

真正導致Q2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季節性差異、快速的開放生態體系構建(當然也包括部分資產處置)導致銷售成本大幅上升。

Q2財報顯示,京東當季營收成本、履約成本、技術與內容成本、總務與行政開支等增幅,明顯低於營收增幅。而營銷成本高達41億元,同比增長63%。

一個無法繞過的因素是618。你只看到京東GMV短期因此壯大1199億,而沒看不到它隱含的成本要素。618前的熱身,之後的履約,都渲染了價格的要素。這里面的讓利很高。

更要看到,京東為提升這一盛典的影響力,2016年年初就已開始籌備。到了Q2,它的動作可謂眼花繚亂,尤其集中在高端品牌的落戶上:從時尚、服飾、日化、零售、食品飲料、生鮮,諸多群體性的合作案接連達成,而京東3C板塊更是合作頻頻。此外,多個國家的政要也開始訪問京東……

2bbba00548e0099f4665b6ebb0953d29

這些大牌落戶,京東都要伺候好它們,為此儲備的營銷資源非常深厚。這確實也無可厚非。尤其是價格層面,如果不能有諸多讓利,脈沖式營銷不會有太大效果。

如此龐大的年度盛典,它的整個集團資源、供應鏈、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前端體驗,都難以得到鍛煉、沈澱及提升。你能看到,這一周期,京東物流集團成立,並攜手西安航天基地打造首個全球性物流總部 ;推出高端定制化配送服務“京尊達”;推出“天工”計劃,成立品質溯源防偽聯盟等。它們都力爭趕在618之前,一是提升影響力,二是借助這一舞臺快速沈澱自身。

很多人只是將618看成一次營銷,GMV的角逐。其實,面對618,京東不惜血本也要完成一場全球性狂歡。因為,短暫財務面壓力,會為它沈澱下技術、數據、物流、金融等基礎設施服務體系,還有前端體驗等,這一切都會成為未來一年或多年京東常態營銷的支撐。

222

而2017年的618,具有更多象征意義。在京東發展史上,它屬於一次戰略變革的揭幕戰:當天,劉強東的內部公開信,首度從長期願景、重新定位、文化與價值觀等層面揭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來臨。

所以,2017年Q2財報里,銷售成本的高企,尤其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6億,一點都不意外。整個營銷成本確實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京東當季毛利,對沖了部分利潤,導致GAAP準則下再現虧損。

但這一次,在我們看來,Q2是對巨大機遇的主動適應,京東犧牲了短期利潤,完成一段鋪墊。因此,若要認為京東將再度回到連續虧損局面,那就無視了過去兩年基本面的變化:

1、如此巨大的GMV體量,它不但依舊保持著40%以上的年度增幅,業務的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背後,也促成了京東利潤結構的變化。與去年以前連續多年虧損相比,差異在於,過去,京東更多是以虧損更多換取規模壯大,換取基礎設施沈澱、品質與效能的提升,當然,它也訓練出一支強大的團隊。而今,它更多是以短暫的財物壓力,換取一場結構轉換。這也是我2016年說京東是在時間賽跑的原因。

2、京東的生態已經不是所謂自營電商了。它不但有開放的有形商品交易平臺,更有無形的O2O化的到家或到店服務,而開放的物流、金融、京東雲以及種種智能技術,也會發展成為全新的業務版圖。當然,它跟阿里一定有類似,但絕不可能是同一路徑。

這種形態下的京東,雖然電商業務繼續會扮演最核心的交易支撐,但是,京東變現的通路會遠比現在豐富、通暢得多。偌大版圖中,今日看上去一些成本中心,未來,會變成一個個利潤中心。

3、第四次零售革命,當然也包括阿里倡導的新零售,很多人還在爭論它的概念合理不合理,其實這個時代已經開始了。京東通過3C零售體驗店,阿里通過盒馬等形態,正在快速落地。它們都有沒有理想的藍圖,都建立在一步一步的實踐中。

討論眼前的虧損還是盈利,爭論GAAP與Non-GAAP準則帶來的財務面差異,其實已沒多大意義。京東仍在以眼前短暫的季度利潤犧牲,換取2017財年乃至更久周期的成長價值。

寫到這里,又想到了京東股價。季報發布日,它的盤前、盤中表現確實有些掛不住。許多人發出了嘲笑,並再度將它拉出來與阿里、百度對比。其實若說股價,京東財報日的表現,並沒有超出我們的判斷,你肯定沒有看到最近一些中概念以及美國科技股財報日的股價表現,大部分都很難堪。

前幾天,業績甚好的微博,開盤非常出色,盤中卻快速跳水,盤後雖有收複,仍讓人感覺到沒有反映出業務面。

除了部分明顯屬“見光死”邏輯外,也有整個科技板塊回調動向。過去一段,絕大部分科技股都經歷了一段不錯的行情。BAT、京東都是如此。京東2017年Q1業績確實相當出色,應該說大幅提高了外部預期,一定程度上,它的股價也有提前反映。而今,全球科技板塊行情有些謹慎,或有回調或震蕩。京東的股價也少不了波動,這一切都很正常。

到了這個階段,再用一年甚至兩年前的邏輯分析京東,已經明顯不合理。在我們看來,京東確實持續會有壓力,但已不是單季利潤,而是在零售革命的背景中,京東持續開放的半徑,開放的速度與節奏,以及多重生態構建,會與整個公司運營成本、平臺品質、組織管理乃至文化之間之間形成博弈,也會對整個京東的全球化人才、技術、視野帶來挑戰。

我相信,劉強東眼下操心最急的應該是戰略貫徹與落地成效、組織管理、全球化生態等層面。接下來,京東除了直接的業務推進外,它很有可能通過組織變化或者資本手段打破一些寧靜。

京東 618 Q2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88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6/164657.shtml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誇克點評 誇克點評

京東財報透視:Q2以退為進 它在置換什麽?

Q2是對巨大機遇的主動適應,京東犧牲了短期利潤,完成一段鋪墊。

來源 | 誇克點評(ID:Quark_media)

文丨王如晨

Q2財報中,GAAP與Non-GAAP準則下的數據差異,反映出京東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換周期。

對劉強東與京東董事會來說,這比之前持續虧損更考驗經營耐心與戰略落地。

2016年Q4,誇克點評曾斷言,2017年,京東將迎來實質盈利財年。主要依據是:開放平臺效應持續釋放;三大業務分拆或獨立帶來成本縮減效應、強勁的平臺效能、強勁的經營性現金流等。

這倒不是說京東會創下多耀眼的利潤紀錄,它仍須平衡成長與獲利、季報與年報的博弈。

一些自媒體人對GAAP準則下京東Q2的虧損、季報日股價大跌發出嘲笑。不過,2017年Q2之後,我們仍堅持上述整體判斷。這建立在財報隱含的季節差異以及更大更豐富的生態維度上。

刻意辨析兩種財務準則下的數據,其實沒多大意義。

02a0ceb4c7f1a9a45ff046c76bc09f97

真正導致Q2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季節性差異、快速的開放生態體系構建(當然也包括部分資產處置)導致銷售成本大幅上升。

Q2財報顯示,京東當季營收成本、履約成本、技術與內容成本、總務與行政開支等增幅,明顯低於營收增幅。而營銷成本高達41億元,同比增長63%。

一個無法繞過的因素是618。你只看到京東GMV短期因此壯大1199億,而沒看不到它隱含的成本要素。618前的熱身,之後的履約,都渲染了價格的要素。這里面的讓利很高。

更要看到,京東為提升這一盛典的影響力,2016年年初就已開始籌備。到了Q2,它的動作可謂眼花繚亂,尤其集中在高端品牌的落戶上:從時尚、服飾、日化、零售、食品飲料、生鮮,諸多群體性的合作案接連達成,而京東3C板塊更是合作頻頻。此外,多個國家的政要也開始訪問京東……

2bbba00548e0099f4665b6ebb0953d29

這些大牌落戶,京東都要伺候好它們,為此儲備的營銷資源非常深厚。這確實也無可厚非。尤其是價格層面,如果不能有諸多讓利,脈沖式營銷不會有太大效果。

如此龐大的年度盛典,它的整個集團資源、供應鏈、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前端體驗,都難以得到鍛煉、沈澱及提升。你能看到,這一周期,京東物流集團成立,並攜手西安航天基地打造首個全球性物流總部 ;推出高端定制化配送服務“京尊達”;推出“天工”計劃,成立品質溯源防偽聯盟等。它們都力爭趕在618之前,一是提升影響力,二是借助這一舞臺快速沈澱自身。

很多人只是將618看成一次營銷,GMV的角逐。其實,面對618,京東不惜血本也要完成一場全球性狂歡。因為,短暫財務面壓力,會為它沈澱下技術、數據、物流、金融等基礎設施服務體系,還有前端體驗等,這一切都會成為未來一年或多年京東常態營銷的支撐。

222

而2017年的618,具有更多象征意義。在京東發展史上,它屬於一次戰略變革的揭幕戰:當天,劉強東的內部公開信,首度從長期願景、重新定位、文化與價值觀等層面揭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來臨。

所以,2017年Q2財報里,銷售成本的高企,尤其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6億,一點都不意外。整個營銷成本確實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京東當季毛利,對沖了部分利潤,導致GAAP準則下再現虧損。

但這一次,在我們看來,Q2是對巨大機遇的主動適應,京東犧牲了短期利潤,完成一段鋪墊。因此,若要認為京東將再度回到連續虧損局面,那就無視了過去兩年基本面的變化:

1、如此巨大的GMV體量,它不但依舊保持著40%以上的年度增幅,業務的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背後,也促成了京東利潤結構的變化。與去年以前連續多年虧損相比,差異在於,過去,京東更多是以虧損更多換取規模壯大,換取基礎設施沈澱、品質與效能的提升,當然,它也訓練出一支強大的團隊。而今,它更多是以短暫的財物壓力,換取一場結構轉換。這也是我2016年說京東是在時間賽跑的原因。

2、京東的生態已經不是所謂自營電商了。它不但有開放的有形商品交易平臺,更有無形的O2O化的到家或到店服務,而開放的物流、金融、京東雲以及種種智能技術,也會發展成為全新的業務版圖。當然,它跟阿里一定有類似,但絕不可能是同一路徑。

這種形態下的京東,雖然電商業務繼續會扮演最核心的交易支撐,但是,京東變現的通路會遠比現在豐富、通暢得多。偌大版圖中,今日看上去一些成本中心,未來,會變成一個個利潤中心。

3、第四次零售革命,當然也包括阿里倡導的新零售,很多人還在爭論它的概念合理不合理,其實這個時代已經開始了。京東通過3C零售體驗店,阿里通過盒馬等形態,正在快速落地。它們都有沒有理想的藍圖,都建立在一步一步的實踐中。

討論眼前的虧損還是盈利,爭論GAAP與Non-GAAP準則帶來的財務面差異,其實已沒多大意義。京東仍在以眼前短暫的季度利潤犧牲,換取2017財年乃至更久周期的成長價值。

寫到這里,又想到了京東股價。季報發布日,它的盤前、盤中表現確實有些掛不住。許多人發出了嘲笑,並再度將它拉出來與阿里、百度對比。其實若說股價,京東財報日的表現,並沒有超出我們的判斷,你肯定沒有看到最近一些中概念以及美國科技股財報日的股價表現,大部分都很難堪。

前幾天,業績甚好的微博,開盤非常出色,盤中卻快速跳水,盤後雖有收複,仍讓人感覺到沒有反映出業務面。

除了部分明顯屬“見光死”邏輯外,也有整個科技板塊回調動向。過去一段,絕大部分科技股都經歷了一段不錯的行情。BAT、京東都是如此。京東2017年Q1業績確實相當出色,應該說大幅提高了外部預期,一定程度上,它的股價也有提前反映。而今,全球科技板塊行情有些謹慎,或有回調或震蕩。京東的股價也少不了波動,這一切都很正常。

到了這個階段,再用一年甚至兩年前的邏輯分析京東,已經明顯不合理。在我們看來,京東確實持續會有壓力,但已不是單季利潤,而是在零售革命的背景中,京東持續開放的半徑,開放的速度與節奏,以及多重生態構建,會與整個公司運營成本、平臺品質、組織管理乃至文化之間之間形成博弈,也會對整個京東的全球化人才、技術、視野帶來挑戰。

我相信,劉強東眼下操心最急的應該是戰略貫徹與落地成效、組織管理、全球化生態等層面。接下來,京東除了直接的業務推進外,它很有可能通過組織變化或者資本手段打破一些寧靜。

京東 618 Q2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47

機構解讀央媽“降準+置換”新動作:利好股市債市

4月17日,央行發布公告稱,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英大證券李大霄:此次降準對穩定經濟增長和股市有非常正面作用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央行對部分金融機構降準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其目的在於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於穩定經濟增長有正面作用,對於股票市場的穩定也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屬重大利好消息。

華創策略: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 ​​​​​​

華創策略王君:1、今年貨幣條件、利率環境比去年要樂觀,前期觀點正在驗證;2、盡力避免內、外部壓力共振,國內政策的抓手在貨幣;3、不再擔憂匯率波動,人民幣因套利原因,幣值堅挺,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4、為接下來金融去杠桿、防風險做好安全墊。5、對市場影響,股債再平衡、藍籌成長再平衡。

平安證券:降準利好債市 有助穩定股市及宏觀經濟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為,近期高頻數據顯示國內增長動力下行,疊加對貿易戰不利影響的關註上升,使得二季度本可能發生的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概率下降,而央行流動性操作放松的時點提前(之前我們判斷會發生在第三季度)。央行此舉具體影響有待觀察,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

國金證券:貨幣政策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

國金證券李立峰表示,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今天披露的“央行針對部分銀行實施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正印證了我們的這一看法: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

東吳策略:成長股邏輯進一步強化

東吳證券表示,對應到對A股的影響,落腳點在於成長邏輯進一步強化,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 政策導向角度。此次降準主要為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長期資金供應,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除此之外,人民銀行還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其二,流動性的邊際改善將有利於提高中小創的估值空間。降準意味著今年以來相對寬松的流動性依然有望延續,而流動性寬松恰是中小創高估值的核心支撐邏輯。

中信固收:利於股市對沖海外沖擊 穩定市場預期

中信固收分析師預計,央行此次定向降準為對沖MLF到期,預計一共將向市場投放1.3萬億元流動性。

降準原因之一:降低資金成本。原因之二:釋放抵押品,提高資金流動性。原因之三:利於銀行負債端擴張。

對市場影響:就債市而言,降低存款準備金將推動期限利差收窄,長端利率具有下行壓力,未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低至3.4%至3.6%的區間內;就股市而言,降準有利於對沖近期的海外沖擊,穩定市場預期,尤其對金融行業具有一定的支撐,利於銀行體系負債壓力的緩解。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資金用於小微企業信貸 仍屬定向降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點評央行降準時表示,此次降準基本覆蓋主要存款類金融機構,但明確要求用降準資金置換未到期MLF,且要求多余的資金用於小微企業信貸,並在MPA中加強考核,因此屬於定向降準,定向支持小微企業。

此次降準預計會有明顯效果:按照央行的解釋,此次降準共釋放資金13000多億,除了9000億用於置換未到期MLF資金,還有4000多億多余資金,此後還會帶來長期穩定資金。MLF資金被置換成更低成本的超額準備金,銀行負債成本有所降低,有利於增強負債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特別是增加長期穩定資金,再輔以MPA考核要求,預計會帶動一定規模的增量資金投向小微企業,降低其融資成本。

連平稱由於仍可以看作是定向降準,資金用途有明確要求;防風險、去杠桿仍是金融工作重點,未來可能還會有類似定向、結構性支持的政策舉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26

中國央行: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

中國央行4月17日發布公告稱,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對部分金融機構降準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機構也都在這幾類銀行之中。其他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處在較低水平的金融機構不在此次操作範圍。具體操作分兩步:第一步,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第二步,在降準當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降準釋放的資金略多於需要償還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數據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負責人稱,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具體來看: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負責人強調,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27

央行: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今日實施 凈釋放資金近4000億元

4月25日,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以及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降低1個百分點,共釋放資金近1.3萬億元,相關銀行同時歸還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共9000億元。兩者相抵,凈釋放資金近4000億元。

降準置換MLF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在與4月中下旬企業繳稅形成對沖後,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同時,降準置換MLF有利於優化流動性結構,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關落實情況將納入今年後三個季度的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52

財政部再批1萬億置換債券額度

1 : GS(14)@2015-06-11 11:34: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1/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今年3月中國財政部下達了第一批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置換債券額度,近日又下達第二批1萬億元的額度,以公開發行和定向承銷兩種方式發行。財政部表示置換債務可保障在建項目的資金鏈不斷裂,是穩增長、防風險的重要舉措。市場一直認為中央批准發行置換債券,將可以減低地方融資平台違約的風險,這對內銀股有利。

財政部負責人表示,發行第二批置換債券,主要是由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有利於保障在建項目融資以及資金鏈不斷裂,有利於優化債務結構,降低利息負擔,緩解部分地方支出壓力,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

資金須用於國務院重點方向

財政部強調,對於使用債務資金的在建項目,原貸款銀行等要重新進行審核,凡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項目,要繼續按協議提供貸款。

此外,財政部在下達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時,明確要求新增債券資金要用於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方向,優先用於保障在建公益性項目後續融資。

若發行置換債券採取承銷方式,則由地方政府與銀行等特定債權人按市場化原則協商。若不採取定向承銷,則採用招標、公開承銷等方式公開發行。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部分省市在進行第一批置換債券發行工作,債券發行總體平穩順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779

【最新研究】關節炎新療法 或可取代關節置換手術

1 : GS(14)@2017-05-27 00:08:11

十個有九個老人家都有痛風,它屬於關節炎一種。食療是現時最普遍的療法,透過控制尿酸的水平,防止病情惡化。但根據最新一期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一份有關於關節炎的研究指,美國學者最近研究出一種治療關節炎的新方法,透過將大量腺苷(Adenosine)注射到受損關節,可防止關節炎的惡化。



新療法由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八位學者一同研究得出,腺苷主要來自腺苷三磷酸(ATP),它是身體主要的能量載體分子。學者向前十字韌帶損傷的老鼠注射大量腺苷,使腺苷維持在高濃度,結果發現,由於軟骨細胞數量減少,骨關節炎風險就會增加,而當腺苷維持在高濃度,軟骨細胞就只會輕微減少;當腺苷濃度下降,或者反應能力減慢,軟骨就會開始退化。研究人員強調,雖然該療法在未來或可取代關節置換手術,但人類缺乏一種用於此療法、將ATP轉化為腺苷的酶,故相信腺苷療法仍需時間發展。資料來源︰
Carmen Corciulo, Matin Lendhey, Tuere Wilder, Hanna Schoen, Alexander Samuel Cornelissen, Gregory Chang, Oran D. Kennedy, Bruce N. Cronstein. Endogenous adenosine maintains cartilage homeostasis and exogenous adenosine inhibits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5019 DOI:10.1038/ncomms15019記者︰盧逸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26/200340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