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品味蘋果:港商「一百年都不會買你們的食品」魚販死守福島 重建顧客信心

1 : GS(14)@2015-03-22 22:16:00





■福島盤城漁業老闆小野崎幸雄面向四十公里外的福島核電廠,迎難而上。


在距離福島核電廠約四十公里的盤城(Iwaki)海灘,沿薄磯海岸向北不遠,火力發電廠兩支煙囱冒着輕煙。原本是消閒海邊,畫着不同海洋生物圖畫的一米多高石牆外,是平靜的太平洋。二月到訪那天,上空全是灰白的雲,風把人的頭髮向海那邊吹,陌生地方是赤凍的,因為水產業老闆,感覺一陣熱。老闆名小野崎幸雄,他個子不到五呎六,但雙手按在四呎多高石牆,一下彈跳就跨了上去。這個時候,記者開始感覺,老闆不是一般小商人,他有種內斂的動力,他來見記者、接受訪問,帶着意志。比他瘦長的攝影師,借力慢慢也跳了上去。石壆上,兩個人各有目標,老闆目光四處眺看,沉着而深遠,他眼裏的圖畫,包括過去、現在與將來,跟陌生訪客很不一樣。三代魚販,兩祖輩打魚,老闆小時候也有跟漁民出海的經驗,目前,他主要做漁業產品貿易生意。海邊,曾經有他的鮮魚店。四年前未發生三.一一海嘯地震以前,他們一家人,不時會從盤城的零售魚巿場、壽司店到海邊來,視察生意,看看海,順道吃飯。四年後,好的、壞的;原本有的、被無情打破的,一切推倒重來。這刻,只有重重的推土機,整個海岸都變了灰色黃色,冬末特別蕭瑟。海嘯地震那天,老闆在巿內總店上班,大災時,他正駕車去海邊店。半路上,地動山搖,路面陷落,他立刻回頭,足足駕車兩小時才能回家。然後,就是多天沒水沒電的日子。「全家分頭工作,我與女兒排隊取水要四個小時,我半夜去排隊買電油,小車要加油才能上班,排隊八個小時,很辛苦。」老闆太太小野崎秀玲說。二十五年前,老闆在巿內一間英文夜校認識了台灣女同學秀玲,兩人結婚,生了兩男一女,現在,即管閒來帶兒女到世界各地旅遊,天地盡頭,秀玲還是把日本夫姓放在自己名字之前,原來姓氏,絕口不提。義無反顧的寄託,就像她跟記者說,永遠不會離開福島。



■三.一一災難以後,老闆小野崎幸雄(左)、台灣妻子秀玲和老員工關係更好。

■位於福島的農業科技中心,每天檢測約二百個食物樣本。



海嘯來襲後每天開舖

從大災那天起,老闆天天開舖,一直沒有休息,早上到晚上七時,要讓街坊鄰舍的人能夠買到所需要的、吃的飲的。來買東西的人龍很長,老闆沒有加價,只是盡力搬貨運貨售賣,客人買多少都可以。一場患難交易,令老闆的魚產品零售店生意四年來一直沒有問題。大災後不知哪一天,他與太太及三個兒女,分別去看海邊店受災情況。近十米高巨浪打來,店子沒有被沖走,卻足以令一家人心裏難受。「店裏滿是泥漿,玻璃被打破。小孩嚇一跳,流着淚說:『爸爸以前的店子,都變成這樣子。』」老闆娘想起外人無法身處的情景,還在流淚。當時,碰巧是三月假期,長子高中畢業從東京回來,其餘念高中及初中的孩子也放假,一家共同經歷了世紀大災。大家不能接受怎麼會有這種情景發生,不可思議,覺得海邊的災民好可憐,大車小車都亂七八糟,她就想,自己有甚麼可以幫助他們?巨災裏,男人的韌力可以出奇地驚人,而女人無畏無懼,能跟大自然當一個夠級數的對手。「現在老闆看見大海也有懼怕的感覺?」記者問。「不會。當時他有,現在不怕了。我當時不怕,我覺得我要去幫助他們,我有責任留在這裏。」大海滋養一個小城,當大海快要滅毀小城的時候,老闆娘更別無選擇。「當時候想過生死嗎?因為當時核電廠洩漏輻射很嚴重。」「我們一起,我們絕對不能離開,我們責任很大。」大難臨頭,一家人及員工關係更好。越過生死,又是另一場與福島天地共存的搏鬥。「國外、包括香港人對這裏(環境、食物)安全仍有疑慮,你想跟他們說甚麼?」「我希望全世界的人對我們福島印象更好,對我們來講,吃的方面都沒有甚麼影響,已經這麼多年,我們都很加油,希望全世界能多給我們支持,相信我們沒有受影響,對我們福島印象更好。」辛酸裏說好話,她難掩激動。「你覺得他們(國外人)都把你們遺忘了嗎?」「沒有,我相信,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會很相信我們福島。」



■Lucy Birmingham相信日本政府的食物檢測。

■Andreas Schneider形容東京的輻射量遠比福島低。



搬遷潮推高仙台樓價

剛受災後,老闆整體生意跌三成多四成,現在已回復九成以上。從錢看,他生意沒問題。剛到福島第一晚,老闆在飯宴桌前的眼神,比一碟魚生深刻。來到他主場的海邊城巿吃北海道海膽、赤貝等縣外海產,在你沒有投下信任票前,不會要你硬吃。問起以往盤城魚鮮味道,他才開始笑。四年來,他經常到外地展銷會努力推廣福島魚產品,兩星期到一次東京跟魚商及大百貨公司洽商,曾經面對的,令他非常非常累。老闆暫時無意重建海邊店。大海,對災後日本人來說,感覺或許是太複雜了。來自崎玉縣的木村優介,娶仙台巿妻子,他說現在仙台房地產巿道升高,原本住在海邊的人紛紛搬到內陸,把裏面的住宅樓價也推高了。他在日本政府觀光交流局的縣產品振興戰略課工作,三月來港為五月展銷做預備工作,還踟躕在香港搞一次福島宴。災後推廣福島食品,經常被拒絕。現實有多殘酷,他早就明白,有時還要聽重話。有次跟香港供應商洽談,對方叫他死心:「一百年都不會買你們的食品。」一百年太長。二戰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人以為那裏寸草不生的了,誰知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卻盛開紅色夾竹桃。四年前福島桃令人垂涎,災後至今,香港政府仍然禁止入口福島農產疏菜水果、魚、鮮肉和奶類等產品。木村說,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已全面批准福島各種食物進口。英國威廉王子早前到訪福島,縱然有人認為是被安倍利用作宣傳,但王子下榻的郡山,按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說,四年前災後,是不少人避災的地方,「當時田川巿的人都走到郡山避難」。他說現在郡山每小時輻射劑量為約在0.13uSv,跟香港0.15uSv差不多,當年綠色和平災後監測工作,也以郡山作為下榻據點。郡山巿華之湯酒店與Fuku-che-cciano法國餐廳,都有縣內縣外有心人,為了支持當地農牧食材,費盡心思,經營特色料理。位於福島的農業科技中心,九年前成立之時,主要支持開拓農產品,但三.一一事故發生後,合共從美國引入十台檢測農產、魚及肉食物輻射含量的機器,每台約為二百萬港元。面對着全世界獨有的輻射污染問題,中心擁有全世界最多輻射檢測機,至去年底,合共檢測十三萬二千多個食物樣本。中心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監察,每天檢測約二百個食物樣本,在得到結果後,會即時在福島縣政府官方網頁上公佈(網址:http://www.pref.fukushima.lg.jp/site/portal/t-03.html),公眾可以得知哪一種食物樣本出現過超標問題。輻射中所含銫134半減期為兩年,銫137半減期是三十年。日本政府檢測輻射的參考值,遠較香港及歐盟等標準高,食水及牛奶參考標準為10bq及50bq,香港及歐盟參考標準都是1000bq。日本在野菜、穀類及肉類參考標準都是100bq,香港與歐盟分別都是1000bq及1250bq。按該科技中心一月初檢測數字,有六十九宗魚產、二十四宗野菜及蘑菇、十一宗牧畜農產品,被驗出超過安全參考標準數值。福島核電廠附近海域不能捕魚,盤城海床仍存有輻射物,但因為水流,盤城海域已逐步開放,每星期可以出海捕魚一次,魚穫要經輻射檢測,從去年三月至今年二月初,盤城海域撈捕的送檢魚穫當中,不符合標準的包括有軟骨魚、鰈魚、石鰈魚、巴巴鰈魚;其他縣內巿發現過超標的魚類包括岩魚、六線魚、白眼張魚、姬鱒魚、山女魚、鱸魚、鯉魚、狐眼張魚、珠星三塊魚(石斑類)。福島縣政府在二○一四年十月為縣內三十七萬十八歲或以下及一萬五千個出生嬰兒進行甲狀腺問題測試,結果在三十萬名完成測試個案中,發現有八十八人患甲狀腺癌,當中兩人分別是六歲及九歲,其餘是十歲至十八歲。相對切爾諾貝爾核意外導致六千個患癌個案中,八成是零至四歲。而這些患癌者的病理變化與一般癌症無異,但與切爾諾貝爾不同,所以不相信與核意外事故有關。綠色和平古偉牧說,上述癌病個案數量太少,還未能成為參考數據。在食物安全檢測上,他傾向相信日本政府不會造假,但他認為,若日本政府多做水與土檢測報告,或許有助進一步消除疑慮,但要在現階段找出科學證明福島農產可信或不可信,幾乎是做不到,因為輻射分佈,即使在一塊田、一間屋,每個小面積都會有不同數字。接收嚴重輻射量的人會死亡或是重病,對於輕度輻射污染的影響,反而不能掌握,作為環保團體,有責任提醒消費者福島漁農產品存在風險。記者在福島縣政府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安排下,在福島訪問六天,發覺核電廠輻射洩漏意外後,福島人陷入一種「自我檢查」的生活。但冰冷的檢查數字,有時只會引伸更多的疑問。在東京生活了三十年的日本外國記者會會長Lucy Birmingham相信東京是安全的,也相信日本政府的食物檢測,她對海產食品有保留,也傾向不會讓兒童選擇輻射污染地區的漁農產品。巨大災害以後,留給一縣居民不只是創傷,還有長期的不被信任甚至是歧視。她在災後曾訪問災民,與另一位美國記者合著《Strong in the Rain》,她的好友Andreas Schneider負責書中圖像設計,也關注監察日本災後輻射問題。



德教師監察輻射數據

Andreas是德國人,在東京一間大學教設計,災後一直關注核電廠輻射污染測試,「我不信任何政府、不信業界組織,我信農民,若他們把苦況告訴我,我會買他們的農產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信任與憐憫。「我會更進一步,即使農產品污染,我仍然會買。」「你會吃嗎?」記者問,當然,記者也吃了福島蔬果。「會。我不測試,我信是因為尊重農夫。」但尊重與科學存疑是兩回事。「當然你不能夠叫讀者吃或不吃,但你能告訴他們福島人的矛盾困境,不會有明確答案。」他對記者說。切爾諾貝爾事件發生時,Andreas住在西柏林,當時還是學生。「人會告訴你,不要外出,倘若外出,要用雨傘。」他形容福島核電廠意外後,東京與福島核電廠的輻射比例,猶如信用卡與東京晴空塔Skytree高度之比。為了監察日本政府量度輻射進度,他與一些科學家及工程師組成一個網站SafeCast,四年來用方法掌握政府四千五百個監測站即時數據,透過自動化程式,再把不同縣政府數字收集,統一數值、地點分佈,再以英日文字解釋,讓公眾參考。他質疑東京有大學管理層叫教授停止量度核輻射的情況,「他們是科學家,肩負向國際公開研究的責任,這是一個研究機會。」他批評這是另一種隱瞞。更危險是,按他所知,不少教授研究經費都是來自東京電力,「意外發生四年至今,都沒有中立(neutral source)資料,不能置信。」他們把資料向政府、綠色和平及學者解釋,但都沒有得到回應。「我們也收集德國的數字,因為切爾諾貝爾事件後,那裏監測站分佈很稠密,基本上是每十五公里便有一個感應器。」二○一一年十月,他回德國,知道有為個人量度體內輻射的設施,其中一個設在原東柏林那邊。「那是很複雜的科技,那建築外牆厚一米,裏面測量房間,以一呎厚的特別鋼鐵建成,這些鋼鐵來自二戰前墜入深海的大型船隻,確保不受輻射污染,也能保護受外界輻射影響。那是很昂貴的測量設施。」事前,他致電測試中心,「我來自日本,我想測試。」對方立刻說好。「我只逗留數天。」「好,就明天吧。」現在測試收費,約需兩百歐元。「那裏有特別的機器,我躺下去,只需二十分鐘。」說到測試的時候,他有點感觸,「那時我並不好受,好像自己有一種特權來到這裏接受測試,但當時很多日本東北巿民卻不能。」測試報告顯示,他體內輻射量是零。Andreas相信福島人面對巨災後的輻射污染,前景不明,但可以用意志戰勝的。「日本戰時有個小孩徒手挖掘鈾,他現在八十歲仍然沒問題,所以,很難說。」日本原爆後力爭上游,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有說六、七十年代,日本向外國顧客推銷日本車,費盡唇舌,即管客人不買,他還是會笑着三鞠躬才走出你門口。這個時候,記下福島人的努力就好了,還記夾竹桃花開當日,誰主明天?撰文:冼麗婷攝影:謝榮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2/190848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67

福島核災日首次告東電前高層

1 : GS(14)@2016-03-01 18:55:35

今年是日本311大地震和福島核災五周年,東京電力公司三名前高層昨日就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被控以業務過失致人死傷罪名,是東電首次有職員因核災面對刑事審訊。



無視海嘯風險沒採取預防

涉案三人分別是前董事長勝俁恒久,以及兩名前副社長武黑一郎和武藤榮,毋須還柙候審。一旦罪成,最高刑罰是監禁5年,或罰款100萬日圓(6.88萬港元),但料三人不認罪。東京地方檢察廳曾兩度否決起訴三人,理由是造成核災的海嘯難以預測,但東京第5檢察審查會在去年7月第二輪表決中認為東電有義務防範不測事態,故引用強制起訴機制向3人提告。發起民間運動要求刑事追究核事故原因的武藤類子說:「今次起訴是對萬千仍深陷苦難的核災受害人一份大鼓勵。」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奪去了逾18,500條人命,當局至今無確認由核災直接造成的傷亡數字,今次起訴是基於有13名自衞隊員在反應堆廠房爆炸中受傷和44名醫院病人因在災區倉卒轉移後死亡。三名被告遭批評一直無視海嘯風險,未有對福島核電站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導致核災發生。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53

樹木昆蟲突變福島核災影響浮現

1 : GS(14)@2016-03-08 00:08:30

日本311大地震即將五周年,福島第一核電廠洩漏輻射事故至今仍未妥善處理。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事故對核電廠附近森林環境的影響才剛開始浮現,樹木、蝴蝶都出現突變。2011年3月11日的9級大地震,觸發海嘯淹沒核電廠冷卻系統並引發反應堆熔毀,輻射大範圍洩漏令數以十萬計居民被迫逃離家園。綠色和平參考發表在國際期刊的研究撰寫報告,指冷杉屬樹木出現生長突變、藍灰蝶族群則出現遺傳突變,在高度受污染地區DNA受損的蟲均明顯增多,而「大量輻射儲存」意味著森林無法「排毒」。東京政府本來計劃明年3月前,如果大型除污行動進展理想,就會解除核電廠附近村莊的疏散令。目前只有民居地區在短期內被清理,破壞情況最嚴重的地區則仍然遭到忽略。不過這種選擇性的除污策略,將會把「回家」的居民局限在一個相當細小的區域生活,而且可能引致二度污染,當污染物隨雨水沖出,林地就會成為「輻射儲存庫」。科學家們包括一名發現福島蝴蝶突變的研究人員警告,需要更多資料才能判斷核事故對動植物整體上的最終影響。研究人員及醫生暫時否認核事故引致更多人患通常與輻射洩漏有關的癌症或白血病,不過他們強調,有必要做更長期的醫學檢查。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39

福島核災5周年反應堆仍釋出輻射

1 : GS(14)@2016-03-11 13:29:59

今日是日本311大地震及福島核災5周年,福島核電廠的清理工作仍然嚴峻,反應堆內已溶的燃料棒仍然釋出輻射,專家指,起碼30、40年後該核電廠才有望完全關閉。這場核災由9級大地震所致,觸發的10米高海嘯造成近19,000人死亡或失蹤、16萬人痛失家園;巨浪更對福島第一核電廠造成破壞,洩漏大量輻射。逾1,800日過去,負責營運該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雖已移走了一幢受損毀建築物內數百支已用的燃料棒,但對於在三個反應堆內已溶的燃料棒,仍是束手無策,以現有技術根本無法確實知道它們的位置。東電曾出動機械人搜索燃料棒,但一接近反應堆,周圍的輻射就破壞了機械人電線。東電至今主要是泵走反應堆內的輻射水,以免反應堆過熱,但如何處理泵出的近100萬噸輻射水是一大挑戰。專家更擔心那些放在核電廠附近的貯存缸會洩漏輻射水到海中。而反應堆仍洩漏輻射到地下水,受污染的地下水再流入太平洋,東電正建造全球最大的冰牆,希望能堵截地下水流入損毀反應堆底部,以免受污染。


■被海嘯沖上岸的大船,五年過後已被移走。

潛水員續尋失蹤者遺體

雖然經歷福島核災,首相安倍晉三昨日表明日本「不能沒有」核電,因為國家資源少,只有核電才能保證能源供應穩定。至於災區重建,當地傳媒統計,截至今年1月,重災區宮城縣南三陸町用來安置災民的公屋,只有23.5%竣工,石卷市和氣仙沼市亦分別只有38.4%和21.2%竣工。而在福島縣,由於受核災影響,雙葉町、浪江町和大熊町仍是「鬼城」。海嘯至今仍有逾2,500人失蹤,岩手縣陸前高田市仍未放棄搜尋失蹤者,當局昨日派出海岸防衞隊潛水員在對開海底,希望能找到失蹤者屍體。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1/195250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68

【飲食籽】福島老農重振天干柿

1 : GS(14)@2016-03-11 13:32:35

宍戶里司堅持種植有近百年歷史的天干柿,誓要挽回家鄉名物的聲譽。



【飲食籽:識飲惜食】福島,名字雖然帶福,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二○一一年一場核災,導致福島人家園盡毀。對福島人來說,重建家園也許並不難,難的是要重建外人對他們家鄉的信心,所以五年來他們不斷投放資源,甚至幾塊錢的一個柿,也可以花費幾百萬港元去研發新儀器,為的只是一口安心。當香港人愛去遊日本的同時,實在不應以輻射為由,就抹煞了人家背後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至少這份對家鄉出品永不言棄的精神,已經值得尊重。


甫聽到宍戶里司說自己今年差不多六十五歲時,我不禁驚訝其樣子比真實年齡老,這應是因長期勞碌而造成的。這位老伯伯出生於福島縣伊達市,距離輻射重災區約五十公里,那裏是蔬菜水果的盛產地,也是福島北部特產「天干柿」的發源地。天干柿是由新鮮柿生曬而成的柿餅,而宍戶先生自小學種柿,直到十九歲讀完高中就正式入行做柿農,至今已四十五年,「核災後的那年,足足有二十五萬棵柿樹不能繼續生產,看着滿地都是被遺棄的柿,我覺得這些柿都在哭。」宍戶先生一提到核災就微微蹙起眉頭,但他明白有責任確保自己種的柿能安全食用,因為吃進肚裏的柿,是身體營養的一部份,所以他也只好忍痛將那些有問題的柿銷毀。


採訪當日,宍戶先生帶來了一些天干柿給我們吃,一口咬下,並不像平常吃的柿餅般乾身,反而順滑而多汁,口裏甜如蜜。

災後自發除污 研發儀器測輻射

災後停產的兩年間,他與其他農民都自發開始除污工作,例如用高壓沖洗器洗乾淨樹皮,希望能使附在樹皮上的放射性物質盡量減少;樹皮容易硬化的果樹,則直接削除它表面的硬皮,「我們甚至會將整棵樹解體,因為即使樹幹看不出受污染,也要看樹心有否受污染,但過程很辛苦啊,很多農民都弄傷要入醫院。」看着宍戶先生哀傷的樣子,我確切地感受到他們捍衞家鄉出品的決心,即使被人指摘種出的水果有問題,仍嘗試努力挽回別人的信心。「我很害怕福島以後再沒天干柿,這個柿已經種了九十三年,我不能讓它就這樣消失在我手上。」宍戶先生有點激動地說。後來幸得縣政府農林水產部幫助,由播種時篩選哪些柿可以繼續生長,到收成時檢測哪些柿可以順利出產,宍戶先生的壓力才大大減輕。縣政府更資助柿農過百萬研發「非破壞式輻射量檢測儀」,因為以往是抽樣切碎柿乾檢測輻射量,但有了非破壞式檢測儀後,則可以確保每盒出產的柿乾都經過檢驗。問他覺得要外人對福島食品重拾信心難嗎?他猶豫了幾秒,但很快就開懷地說:「我覺得不難,因為很多試過天干柿的人,在停產那兩年都說很想尋回那種甜蜜的味道,這是其他品種的柿不能代替的。」看着他那充滿樸實笑意的臉,我也不忍心在那刻說這其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願有一天福島真的可以不再以輻射聞名,而是以他引以為傲的天干柿而為人稱道。





福島產的加工食品如天干柿,現在可直接入口香港,但因天干柿仍未回復到災前的產量,暫只供內銷,本地未見有售。

當地農民一直用高壓沖洗器沖洗樹皮,希望能夠盡量洗走附在樹皮上的放射性物質。

有了非破壞式輻射量檢測儀後,現在每盒出產的柿乾都經過檢驗,檢測一盒柿乾需時90秒至120秒,頗為費時。



港超市有售福島清酒

自福島核災至今,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頒佈的禁令依然生效,禁止來自福島、茨城、櫪木、千葉及群馬五縣的奶類、奶粉、蔬菜和水果進口,而其餘食品如肉類和禽蛋等,只需附有日本政府所簽發的輻射證明書則可入口。不過酒類並沒受禁,有日行經某大型超市時,意外發現清酒櫃上竟然有幾支來自福島縣的清酒,向食環署轄下的「食物監察及管制科進出口小組」查詢下,才知道酒類及加工食品的禁令均未有清晰指引,換言之只要有輻射證明書,清酒等酒類及天干柿等加工食品也可以進口來港。



大型超市的清酒櫃上,可找到福島縣產的奧之松吟釀。

宍戶先生看着災後滿地都是被遺棄的柿,覺得很痛心。

從前是用人手削皮,現在都用機器代勞。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記者:黃子卓攝影:許先煜編輯:謝慧珊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1/19524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41

福島外海7.4級地震現1.4米巨浪 核電廠冷卻系統曾停運

1 : GS(14)@2016-11-23 07:53:16

■福島第二核電廠運作一度受影響。路透社



日本東北福島縣外海昨晨發生黎克特制7.4級地震,氣象廳一度發出4年來首個海嘯警報,宮城縣仙台市曾出現最高1.4米巨浪。地震造成至少17人傷,福島第二核電廠有反應堆的冷卻系統一度停止運作。今次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料未來一周內會再有7級或以上地震及海嘯。



事發於當地上午5時50分,震央位於磐城市東北面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約25公里,全國各地都錄得地震,及後亦出現多次餘震。氣象廳一度向福島及宮城發出海嘯警報,警告當地或出現3米高海嘯,呼籲民眾前往高地避難;並向太平洋沿岸多區發出較輕微的海嘯注意報。地震引發劇烈搖晃,當局未接獲樓宇倒塌報告,但至少兩座建築物起火,包括磐城市一個石油設施,火警已救熄,無人傷亡。福島和新潟約1,600戶停電,各地共有1.3萬人在收容中心避難。地震中至少17人傷,包括3人骨折重傷。東北、山形等多條新幹線路線一度停駛,仙台機場至少26班航機停飛。東京電力公司指,福島第二核電廠3號機組的廢棄燃料棒儲存池事後自動停止冷卻系統,其後已恢復運轉;福島第一核電站和宮城女川核電站則未見異常。但第一核電廠人員為防止污水流出大海,一度將污水處理系統關上。



■宮城縣東松島市海邊,有漁船不敵強震及海嘯翻側。美聯社

■福島縣磐城市感受到強烈震動,圖書館內書本掉滿一地。美聯社


居民:311震感回來了

氣象廳指地震震央位於太平洋沿岸的廣泛地震帶,相信是311地震引發的活躍地殼活動所致,更警告往後約1周、尤其是這兩、三天,有機會再發生規模相若的地震及海嘯。氣象廳指是次地震震源較淺,加上是上下移動的正斷層型地震,容易引發海嘯。5年前,宮城縣外海發生黎克特制9級地震及海嘯,逾1.8萬人死亡和失蹤,更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9級地震的威力遠比7.4級的大40倍,但有經歷過當年地震、現仍住在臨時房屋的福島縣居民說:「震動得厲害,並有餘震,令我想起311。那感覺回來了,真可怕。」日本放送協會/《經濟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2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48

【源自福島】東京最好食拉麵之一 即點即拉等15分鐘都值得

1 : GS(14)@2016-12-03 04:43:35

拉麵店為開放式廚房,夠開揚,造麵、煮麵過程一目了然。



位於八丁堀的麺や七彩,是2017東京米芝蓮車胎人推介(Bib Gourmand)之一,即價錢在5,000円以下的美食。除了米芝蓮,其實該拉麵店早已多次被當地雜誌選為東京最好食的拉麵之一。前陣子由東京車站舊址搬到現址,由八丁堀站步行到餐廳大約5分鐘,排隊人龍未算瘋狂。



店子賣的是發源自福島的喜多方拉麵,特色是捲平的粗麵條配醬油系湯底。除了提供醬油湯底,還有「煮干」,即魚乾。客人要先去自助機選購,然後便被安排入座。這時店員會問客人選擇麵條粗幼,落完單師傅才開始拉麵條,確保新鮮。店有13個座位,拉麵條、煮麵等過程在開放式廚房一目了然,看着製作出品,的確賞心悅目。做麵條由一人專責,每次只夠煮四碗,由落單到拉麵上桌大約要等15分鐘,想食還要有耐性。



醬油喜多方拉麵,店賣的是發源自福島的喜多方拉麵,特色是捲平的粗麵條配醬油系湯底。(加蛋)970円

煮干喜多方拉麵,麵條帶彈牙感,很有手工味道。(加蛋)970円

麺や七彩舊店在東京車站,早已多次被當地雜誌選為東京最好食的拉麵之一。

醬油湯底輕淡沒油膩,愛濃味則可選煮干湯底,濃稠得帶鮮甜,麵條帶彈牙感,叉燒入口即融,不錯。為了新鮮即拉麵條,專程前來亦值得。麺や七彩東京都中央区八丁堀2丁目13−2鳴謝:香港快運(HK Express)、維訊數據記者:何嘉茵攝影:鄧鴻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03/198534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981

【福島核災】尋回愛女骸骨父:如女兒送的聖誕禮物

1 : GS(14)@2016-12-27 12:32:01

日本2011年經歷311大地震引發海嘯,拆散不少家庭,一位爸爸6年來都沒有放棄尋找7歲失蹤女兒的遺體,他今年終於得償所願,尋獲愛女的遺骨,形容這就像是女兒送給他的聖誕禮物。福島第一核電站地處大熊町,該區至今仍為疏散區,但51歲爸爸木村紀夫一直都未有放棄,堅持前往搜索女兒汐凪。汐凪在地震當天所穿的鞋子早於2012年6月在附近被人找到。工作人員於本月9日在木村家附近倒塌的建築物中,發現了可能為頸部和下顎部份的遺骨,經鑑定後證實屬於汐凪,警方逐於22日聯絡木村,他說:「有一種從女兒那裡得到了聖誕禮物的感覺。」由於大熊町在核災發生後要全部撤離,初期連警察和自衛隊也無法順利展開搜索,木村憤慨地表示:「為什麼要讓我的女兒等了近6年這麼久!要是沒有發生核事故,就能早點找到了。」事隔多年終於在聖誕前找回愛女部份遺骨,木村非常感慨,「一想到女兒或者一直在揮手說『我在這裡呀』,就覺得很心疼」。木村的爸爸及妻子已在海嘯中遇難,他強調:「現在只找到了(女兒)遺體的一部份,今後還會繼續搜尋。」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7/198782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192

福島核災將近6年首拍攝疑似熔毀燃料

1 : GS(14)@2017-02-02 02:34:06

日本311大地震觸發海嘯,令福島核電站受破壞洩漏幅射,核災距今近六年,東京電力公司首次拍攝到受損核電站反應堆安全殼內部情況,發現可能是核燃料的碎片,同時見到內部結構面目全非,要取出核燃料難度相當大。東電拍攝到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安全殼內部情況,並於周一公佈片段,首次見到反應堆下方一個網狀鐵製支架上有黑色堆積物,這些堆積物可能就是熔落的核燃料;部份支架扭曲變形,或已經消失不見,可能在核事故中因高溫而損壞。如果確認這些是核燃料碎片,東電就可以研究如何取出,清理後反應堆才可以正式報廢。然而內部情況見到,安全殼內部已面目全非,顯示堆芯熔化的劇烈程度,以及取出核燃料碎片的難度都相當大。東電計劃2月中旬前,派出攝錄機械人進入壓力容器下方的空間探索內部,掌握更詳細情況。核災發生時,2號機組的壓力容器中,裝填了大約548根核燃料棒。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1/19914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50

福島核電廠輻射爆標人類頂唔到30秒

1 : GS(14)@2017-02-05 10:48:22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核事故,東京電力公司周四表示,2號機組核反應堆安全殼內推算輻射量為每小時530希(Sv)。人曝露於如此輻射量之下,30秒即可喪命。對上一次最高輻射紀錄在2號機組核反應堆安全殼內錄得,數值為每小時73希,而今次錄得輻射量每小時530希,較之前評估多六倍有多,地點位於安全殼與壓力容器之間。越近融化掉下的核燃料,輻射量就越高。調查在上月進行,誤差為正負30%。不過東電強調數字是從拍得的影像推算得來,東電方面說:「這是透過影像雜訊來推算出的數值,今後希望派出機械人量度輻射量。」不過今次破紀錄的輻射量證明事發時反應堆內情況極為嚴峻同時,亦凸顯從內取出燃料碎片的難度之大。東電原定今個月派出附有鏡頭的自動行走機械人深入調查,但機械人的設計只能承受最多1000希輻射,如果按之前評估輻射量約為每小時73希,機械人還可以工作超過10小時,但如今輻射量倍增,意味機械人在不足兩小時就可能故障,增加調查的難度。日本《產經新聞》/《日本今日網》/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4/199178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