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鐵”可減少擁堵35%?看北京科博會亮出的“神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014.html

19日開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博會),“巴鐵”無疑是最大的看點。

在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巴鐵科技”)上百平方米的城市交通展臺四周,整個上午都圍滿了參觀者。第一財經記者在這里看到,兩輛上層載客、下層鏤空的巴鐵模型車輛在展臺上緩慢行駛。在車輛鏤空的底層,不時有小汽車穿過。

對於很多人而言,巴鐵技術仍然是個比較陌生的名詞。巴鐵科技總工程師宋有洲告訴記者,巴鐵技術屬中國原創重大發明、國家重大戰略新興產業。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讓許多城市患上的“大城市病”。宋有洲介紹,巴鐵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現有道路空間。它橫跨兩個車道,分上下兩層,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鏤空底層高度為2.1~2.2米,無論靜止還是行駛,2米以下的小汽車均可自由通行,在行駛中小汽車與巴鐵互不幹擾,有效避免了現有傳統公交車和小汽車爭路的現狀。

“巴鐵運營後,可直接減少現有主要交通幹道35%以上的交通擁堵。”宋有洲說,目前我國一些大中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時速在20公里左右,而巴鐵猶如一輛在公路上奔跑的寬體短型列車,時速可達每小時60公里,平均時速為40公里。

同時一輛巴鐵可以容納1200~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幾十倍,按40輛40公里線路往返計算,巴鐵日載客數約為40萬人次。

對於記者關心的巴鐵能耗與汙染物排放的問題,宋有洲介紹,巴鐵是一種完全依靠電力驅動的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具有緩解交通擁堵、載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設施工周期短、不占用停車場、節能環保等眾多優點。

普通公交大巴一般通過燃油提供動力,如按照每輛普通燃油公交大巴每年耗油21.6噸計算,年產生66噸左右的碳排放。而一輛巴鐵可代替40輛普通燃油公交大巴,每年可減少864噸耗油,減少2640噸碳排放。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巴鐵瞄準的主要是城市快速公交(BRT)與地鐵。測算數據顯示,相對地鐵高昂的造價及較長的時間周期,巴鐵造價是地鐵的20%左右(地鐵每公里造價約為1億美元,巴鐵每公里綜合造價為2000萬美元)。40~80公里地鐵建設施工周期為5-6年,同等公里數巴鐵施工周期僅為一年。

“在技術和運營管理上,巴鐵已經沒有技術障礙。正處於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前夜。”宋有洲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許多城市建地鐵,有很多路都得封閉施工,巴鐵則不用封路,只在原來的道路上略微改動一下就行。”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巴鐵科技此前聯合了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以及金創集團、蘇州奧傑等國內優秀的科研機構和汽車制造企業進行多年的技術攻關,構建了一套車輛制造、運行、電力供給、制動、安全相配套的成熟體系。

巴鐵科技董事長白誌明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經有河南周口、天津河北區、秦皇島等與巴鐵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今年8月初,全球第一輛“巴鐵”模型試驗車將制作完成並在秦皇島試運行。

以周口市為例,未來幾年該市預計將建成120公里巴鐵線路,時速設計最高60公里。一期工程將建成60公里,2017年啟動建設。兩年後,巴鐵將成為周口中心城區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相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介紹,巴鐵產業化後,一大批企業和產業集群將出現,包括公交商業地產(站臺商鋪)公司、停車位(站臺車站)經營公司、交通廣告公司(站臺廣告、車身廣告、存車設施廣告)、城市軌道車客運運營公司(擁有巴鐵車輛20000以上),以及軌道車輛生產制造公司等等。

“未來幾十年內全球約有40~50萬輛巴鐵的潛在需求,加上道路改造及車站等配套投入,總產值將會超過60~70萬億元。”白誌明說,同時,巴鐵項目還可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專家測算,每投資1億元軌道交通,可帶動2.6億元人民幣GDP,解決8000人就業。同時,按中國未來30年內建1萬公里線路計算,采用巴鐵可節省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入,每年可減少2000多億元人民幣的利息支出。

白誌明告訴記者,在秦皇島的巴鐵項目或采取PPP的投融資模式,以後期運營收益作為投資建設回報。“巴鐵項目的出現,能夠幫助原有的重工業型城市加快轉型,可就地改造原有落後的裝備制造業,消化鋼鐵、水泥、玻璃等過剩產能。”白誌明說,同時,巴鐵的落地可對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加以改造,提升城市交通體系的運行效率,推動綠色、高效、節約發展模式的形成。

參觀者在巴鐵科技的展臺旁觀看。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51

殲-20首秀,外媒圍觀中國“制空神器”

今年的中國航展上,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將首次公開亮相進行飛行展示,引發全球關註。

實際上,2011年1月,第一架殲-20驗證機就已經在成都實現首飛,被稱為比肩美國F-22戰鬥機。值得註意的是,殲-20雖然很快要交付中國空軍使用,但像這樣展示在研階段的尖端武器相當罕見,上一次是在2014年的航展上亮相的運-20大型運輸機。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執行殲-20戰機編隊飛行

《參考消息》援引外媒稱,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房兵在航展前表示,殲-20戰機還在發展之中,動力、隱形性能等尚未達到最理想狀態。

不過,這一次航展上的飛行展示,可以被視為由空軍從用戶角度評價這款戰機的一次機會,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性能。

殲-20是由隸屬於中航工業的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空軍研制的一款戰鬥機,按國際五代戰機的劃分標準,殲-20屬於第五代戰機。

此次殲-20的亮相也引發外媒對中國空軍“秀肌肉”的關註。

CNN在報道中評價,殲-20是中國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F-22猛禽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在制空權上的對抗。

《今日俄羅斯》(RT)稱,中國的殲-20被認為第五代戰機,而目前美國是唯一擁有第五代戰機的國家,即F-22和F-35,俄羅斯、中國和日本都擁有可飛行的第五代戰機的原型機,還有不少國家正在研制這類戰機。中國視制空權為在東亞地區展示軍事存在的重要手段。

英國《衛報》認為,擁有快速、隱身和搭載遠程導彈的能力,新型戰機殲-20代表著中國在亞洲軍事實力的飛躍和與美國軍事實力的競爭。

但根據《參考消息》援引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新國表示,所謂殲-20與其他先進戰鬥機抗衡的問題,這需要根據國家的戰略利益和戰略目標去分析,而不是簡單的技術對抗。要對抗誰?為什麽要對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軍事戰略任務是維護祖國領土安全,保護國家利益。中國並不是全球戰略,也不需要在全世界與任何人對抗。

爬升中的殲-20

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殲-20飛機研制正在按計劃推進,該機將進一步提升我空軍綜合作戰能力,有助於空軍更好的肩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於11月1日至6日在珠海舉行。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700余家國內外參展商共帶來151架各類飛機參展,創歷屆中國航展參展飛機數量之最。

本屆航展上,中航工業設立獨立的“中行工業館”,是最大的室內獨立展區,將著力打造“20系列”概念,除了殲-20,還有運-20和“鶻鷹”戰鬥機等。

運-20是中國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今年7月,運-20飛機正式列裝空軍,標誌著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這也是運-20第二次亮相中國航展。

此前,國慶期間曝光了一段4分多鐘的殲-20低空飛行視頻,令軍迷一飽眼福。視頻中殲-20的爬升角度幾乎垂直,還能夠完成180度極小半徑回旋,軍事專家分析,這意味著飛機搭載著推力矢量發動機,而且發動機推重比已經達到了高端水平,照片和視頻展示出殲-20的超音速機動性能是世界公認的第五代戰機專有的技能。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除了殲-20外,中國自主設計並生產的大型兩棲飛機AG600也將首次亮相,是當今世界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功能上為了滅火和救援而設計。轟-6K和近年剛入列空軍空降兵部隊的直-10K型武裝直升機也將在航展上首次亮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54

制造汽車的福特竟然做了一款“入睡神器”嬰兒床丨端點

哄寶寶入睡總是新手父母面臨的一道難關,而平時哭鬧不止的寶寶們在行進中的車輛上總是能很快入睡。

汽車制造商福特發現了這個奧妙,並且決定利用自己的優勢,幫助新手父母們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們設計了一款哄寶寶入睡的“嬰兒床神器”——Max Motor Dreams。

這個嬰兒床可以模擬汽車行進過程中的晃動幅度,床邊欄桿上的LED燈會模擬街邊閃爍的路燈,甚至還有輕微的汽車引擎聲。此外,家長們可以使用配套的App記錄下開車過程中包括行駛軌跡和聲音在內的各種數據,為寶寶們完美再現真實的“汽車旅途睡覺體驗”。

這款嬰兒床的設計師Alejandro López Bravo表示,在經過多年來與新手父母的交流後,他們發現,新生兒的父母們是如此地渴望能睡一夜安穩覺。根據2013年的一項統計,在英國,嬰兒出生的第一年中,父母們每晚的睡眠時間只有5.1小時。

盡管開車能讓寶寶們快速入睡,但是可憐的父母們還是得保持清醒繼續開車。現在這個嬰兒床能讓許多父母的生活變得更輕松。

目前,這個嬰兒床只是個一次性測試產品,不過來自父母們的熱情詢問讓福特正在認真考慮全面生產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70

汽車玻璃起霧不要慌 除霧氣“神器”大測試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9/1191813.html

_____2018-02-09___91349.thumb_head

天氣一冷,或者遇到下雨天,前擋風玻璃和左右側車窗很容易起霧,非常影響行車安全。大家都知道車上自帶除霧功能,但是一旦將功能切換過去,車內的空調又不能保證了,下雨天還好,最多車里“悶”點,但如果是寒冷的冬天,車內溫度瞬間就會往下掉。那麽有什麽辦法讓車窗除霧呢?

自帶玻璃除霧功能效果有點短

車窗起霧?車友們第一反應就是將汽車空調功能按鈕調至玻璃除霧功能上。事實上這種辦法見效還算快,如果是在不太冷的下雨天,大約二十秒玻璃視野就清晰了,但在較為寒冷的天氣里,起到效果就要用時長一點。

車天下君留意到,用自帶的玻璃除霧功能也有區別,一般為兩種,一種是冷風吹,一種是暖風吹。實測發現,冷風除霧的方法最快捷,冷氣直接吹到玻璃上,能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寒冷空氣的薄膜,能夠迅速達到除霧的效果。不過,車天下君在零下十攝氏度的黑龍江進行這個操作時,感覺自己要凍僵。所以冷風除霧,還是留給夏天雨天的情況下用吧,用空調暖風,才是冬天除霧的正確選擇。不過通過空調吹出的熱風烘幹玻璃表面水汽,實測這個方法效果見效較慢,而且還不能中途停止,一旦停止霧氣比先前更濃。

【提示】一般除霧時調至最低溫,效果較快;若調到暖氣,側窗需稍等一段時間霧氣才會消散。而且車輛自帶除霧功能最大的問題是,效果不能持續。當停止了冷風或暖風除霧,切回正常空調後,行駛一會兒,玻璃又再起霧了。

某寶除霧噴霧:效果還算不錯

網上售價各異的車窗除霧產品繁多,十幾元到近百元都有,從費用和留言評價考慮,車天下君分別買了20元和30元左右的除霧噴霧來進行測試。使用方法很簡單:把除霧劑噴到汽車玻璃上,然後用抹布擦幹凈即可,按照產品所述,這時候玻璃表面已經形成一層保護膜,這層保護膜能防止水汽凝結。

雖然兩款噴霧都說自己能維持五到十天,車天下君在東北冰天雪地實測卻發現,效果並沒有那麽誇張,第一天噴上去效果還可以,的確玻璃不容易起霧,第二天就已經要重新噴了。而且,便宜不一定就有好貨,20元的噴霧劑噴完之後明顯覺得車窗玻璃“很油”。

自制除霧劑:成本低是優點

經行內人士指導,除霧劑的原理就是讓玻璃變“油”,也可以自制。車天下君將洗碗用的洗潔精分別按照1:5和1:10不等比例兌水,然後塗抹在車內玻璃上,待玻璃幹後,除霧效果還算過得去,雖然並不能維持太久。經過對比,車天下君發現1:8~1:10的比例效果較佳。自制除霧劑的最大優點是成本低,在北方低溫天氣使用效果也不錯。不過,對於南方來說不太實用,因為不是經常能預判什麽時候適用。

測試條件:寒冷的冬天或下雨天,車里開著空調,溫度適宜,但內外溫差導致玻璃起霧。(車天下君趁著東北冰雪試駕之機,利用當地寒冷環境來進行測試)。

測試車輛:常見的家轎和SUV。

測試工具:車輛自帶的“車窗除霧”功能,某寶售30元不到的玻璃除霧噴霧。

小資料:忌邊開車邊用毛巾除霧

有的司機朋友喜歡在車里備一條毛巾或一盒紙巾,一旦前擋風玻璃出現了霧氣,趁著等紅燈或在路邊停車,對著車窗玻璃用力擦。這種辦法雖然有用,但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擦拭後玻璃上有時候會留下痕跡,而且霧氣很快又會出現。車天下君甚至見過有車主一邊開車一邊拿毛巾擦水霧,真是太危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89

Selfie神器 發光iPhone保護殼

1 : GS(14)@2014-08-29 10:54:41

不少人在黑暗環境自拍(selfie),但因光線不足難以拍到理想照片,有了這個發光iPhone保護殼(圖),黑夜玩自拍都沒問題。57歲新澤西州攝影師休梅克某天透過Skype與身在意大利留學的女兒聊天,遭投訴室內光線太暗未能看清容貌,他在電腦旁亮起聖誕燈飾,啟發了他研發會發光的iPhone保護殼「LuMee」,保護殼內置LED燈,獨立電池驅動,更在保護殼後面調校照明亮度,每次充電約45分鐘,可照明2.5至36小時不等。照明殼售40美元(312港元)。美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829/18848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63

「撿屍神器」少女fb兜售5送1優惠惹網民鬧

1 : GS(14)@2014-10-09 13:56:15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台灣不少女生喜歡夜蒲,但當地有女生在facebook,出售號稱「撿屍神器」的烈酒膠囊,十分離譜。專頁「加藤鷹台灣粉絲團2.0」前日在fb分享相片,見相中2名女子拿着疑似烈酒膠囊的東西,寫上「有興趣的快問我」,有網友指膠囊有買5送1優惠,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批評賣家,這根本是「想害人被撿屍啊」。有吃過烈酒膠囊的網友表示,不要亂吃,因為他只吃了2顆就醉了。有網友提醒,如果看到有人在網上出售這種膠囊,可向內政部刑事局檢舉,警方便會作出調查。所謂烈酒膠囊,近年在內地及日本興起,有資深調酒師稱,裏頭是濃度高達96%的伏特加,後勁強烈,大量服用不單會直接暈倒,甚至會因急性酒精中毒而大小便失禁。台灣《蘋果日報》/東森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09/188944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98

【飲食籽】泥耙+自拍神器 救救農作物

1 : GS(14)@2015-03-26 01:15:35





為幫媽媽心機菜尋的新出路,May(右)不拿泥耙拿神器,將蔬菜動人一刻擺上面書。



【飲食籽:清恬淡食】只為正菜尋出路。眼前的番茄,明明光溜溜紅彤彤的散發着誘人香氣,還要是有機耕種,如果放到農墟,應該賣到不錯價錢。可惜番茄的目的地是蔬菜統營處,外表醜陋固然一早被「彈鐘」;外貌端好的卻可能因為供應過多,照樣被退回來。就這樣,好好一箱番茄無路可走,下場要不送進堆填區,要不就回歸土地化作肥料。很浪費吧!但這就是現實,也是香港農夫面對最大困難。看着當農夫的媽媽心血付諸流水,女兒拿不起泥耙,卻手持自拍神器將農場裏果實纍纍的相片放上面書,讓有心人來親身買走。既然政府不能為本土農產品找出路,為了繼續農夫夢,也惟有自求出路了!


這次農夫主角是珍姐(洪愛珍),五十八歲,在粉嶺坪輋耕田逾四十年。早在十多年前,珍姐已轉為有機耕種,算是香港首批有機農夫。在香港做農夫,所謂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幾十年都捱得過去,對珍姐來說,跟八十多歲丈夫陳伯(陳德浩)撐起這四畝多地,辛苦早已經習以為常。問題是,努力了幾個月的農作物,原來不因風吹雨打受了傷,都一樣很大可能付諸流水,血本無歸,令生活無所依靠,「我的菜呀番茄呀,主要是交貨給菜統處或菜聯署,不過他們有很多規則的,樣醜的不收,同期同一種類太多亦會退回來。」珍姐盡了力的心機菜,原來一句:「太多!」就彈回頭,賣不去的就無路可走,投入的時間、勞力和金錢頃刻間煙消雲散。



去不成天光墟 有機菜乏人問津

本來,從前珍姐和丈夫會一大清早開車到粉嶺聯和墟的天光墟賣菜,每次都能賣清光,也就是靠這養大了四個孩子。轉做有機農夫後,不但成本增加,生意亦銳減,珍姐:「幫襯天光墟的人都要便宜貨,有機菜乏人問津。」到最後甚至不可以往天光墟賣菜,因為丈夫年紀大,連車牌都因為過不了身體檢查而被運輸處收回,因此想去亦無能為力。結果,既無力發展網上有機菜店,又沒人手幫忙送菜,連農墟都去不成,他們的有機農作物只能依靠菜統處。「近年菜統處經常退回送去的農作物,幾箱加起來可能過百斤,自己怎可能全部吃光?」珍姐說再浪費也好,也只能將退回的擱置在田裏,做肥料總比送去堆填區好。明知不能長期將完好無缺的農作物化作春泥,但是,很多老農夫都只能坐以待斃。眼白白看着母親的心血只能走上化作肥料一條死路,女兒May(陳美儀)實在心有不甘,「我有自己家庭,不能全身投入耕田,但總希望可以做少少事幫媽媽。」於是她趁假期回來從小長大的農田,用相機和手機拍下每種已接近收成的農作物,並在面書成立專頁,不定時放上這些照片,吸引注意健康的人親身來農場買新界有機菜。那為甚麼不索性設立網上商店賣媽媽的心機菜?「她哪有時間?」珍姐搶着為女兒解釋。事實上送貨真的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沒有人手,沒有資金,沒有時間,May自言能力範圍內,真的只能靠面書讓多些人知道有「珍記農場」已經好好了。「有些住在粉嶺上水的熟客,我都會親身送,但只限一、兩個,而且也只限放假時候。」農夫要望天打卦也不特止,還要為農作物找出路,May說政府十幾年前推動有機耕種,但結果是首個退貨,你叫農夫如何適從呢?



撥不走的東北發展陰霾

為辛辛苦苦的收成找出路已不容易,農業問題在香港卻「鑊鑊新鮮鑊鑊甘」,因為珍姐農場所在地在東北新發展區範圍內。雖然,最近事件像降了溫,但眼前的一片青草地卻正在一步步消失,珍姐一生都在農田裏過活,要放棄這耕了四十多年的土地,不但不捨,就連想也不敢想,「我與丈夫花了很多時間才能轉營成百分百的有機農場,抽地下水做灌溉要得到檢驗合格證明,土質有否受污染亦要花長時間去化驗和適應,放棄?談何容易呀。」珍姐的全農生活是過得一天得一天,但農民彷彿都有樂天知命的天性,所以,她依舊在剛剛翻好的泥土裏,慢慢插上從漁農處管理、專提供有機作耕示範的大龍農場培植好的粟米苗,因為春耕早已開始了,播種時候到了,但下一回的收成出路將如何?天知曉,只知道,菜統處可能比天氣更難捉摸!珍姐大概和其他有機農夫一樣,只能自求多福!



時令菜有台灣白粟米,極清甜,生食有爆汁口感。

大番茄,煲湯又或煮蛋都好,很多汁。

珍姐每天吃自己種的菜,就已經很滿足了。



兩公婆都真心愛耕田,只要有氣有力,就會堅持下田。

陳伯八十多歲了,仍堅持下田,當做運動。

春耕季節早已開始,但珍姐得一對手,直到最近才開始插苗,比別的農夫遲起步。



站在粟米田裏的珍姐,渺小卻笑得滿足開懷。

辛苦種出的成果,卻經常面對「彈鐘」問題,心機被抹煞,血本更是無歸。

靠耕田養活一家六口,縱使兒女不做全職農夫,但也希望讓父母的農夫夢能延續下去,拿泥耙拿神器,將蔬菜動人一刻擺上面書。



有機菜去哪兒?

大部份農夫,特別是生產型農場(即大量種植的農場)的農夫,一般都會把蔬菜交到蔬菜統營處旗下的合作社秤菜,之後會交到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以拍賣方式售予酒樓食肆及零售市場等,中間「樣衰」的不收,供應過多的退貨,而且批發價格真的很低很低。




大熱日本農夫劇《限界集落株式會社》

「摘下來也進不了人的嘴巴裏。」因為在市場裏無人願意收購,客人只想買便宜又漂亮的農作物,有機蔬菜有蟲蛀、外表醜陋是正常不過的事,卻因為無路可出,農夫被迫鏟掉還能吃的農作物,田越大損失也越大……這是日劇《限界集落株式會社》中,描寫到有關有機農產品的出路寫照。很寫實吧!這套由反町隆史主演的五集日劇,本來我是為反町而看,卻最終被劇情吸引。我們都知道有機菜健康,可以很放心地吃,貴一點,就是貴在好吃,只是在市場裏找一棵經驗證的有機菜實在很難,與其將農產品退回農夫,菜統處就不能在各個街市設立「本港有機菜站」,讓重視健康的市民以對農夫合理的價格,買新界有機菜嗎?



記者:李 莉攝影:劉永發、伍慶泉編輯:陳漢榮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323/190837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49

減壓神器《秘密花園》賣斷市

1 : GS(14)@2015-07-20 08:29:45

■內地版《秘密花園》賣斷市。


由英國著名插畫家貝斯福德(Johanna Basford)設計、被稱為「減壓神器」的填色書《Secret Garden》(秘密花園),在內地推出一個月後一直被搶購一空,一書難求,OL在微信上發表畫作,更是當今至潮玩意。正在舉行的香港書展則有書商趁這熱潮,引入內地版出售,專家稱這類填色書可讓人集中精神、心情平和。


■內地OL微信分享畫作。

港書展有售

這本填色書在內地新華書店、曉風書屋等書店都賣斷市,一書難求,大批淘寶賣家為顧客代購各種語言版本;香港書展首日有書商找來這書,放在收銀機旁邊的當眼位置,更派人在場內舉牌宣傳,吸引不少民眾,甚至書商入貨。電影《心跳500天》走紅的美國女星素兒狄絲查露(Zooey Deschanel)、南韓偶像金起範亦是這書的粉絲,金起範將他的作品上傳instagram後,更有超過13萬個like。在香港從事藝術治療工作的何敏儀指,類似《秘密花園》的填色畫冊,可以讓人靜靜坐下,集中精神填色,讓人心情平和,與做瑜伽、耍太極等活動類似,至於它的效用強弱,則因人而異。但她強調填色畫本不是藥物,只是一種工具去了解心理狀態,若填色後出現其他心理問題,一定要向醫生求助。《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9/19224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12

減壓神器《秘密花園》賣斷市

1 : GS(14)@2015-07-23 01:42:05

■內地版《秘密花園》賣斷市。


由英國著名插畫家貝斯福德(Johanna Basford)設計、被稱為「減壓神器」的填色書《Secret Garden》(秘密花園),在內地推出一個月後一直被搶購一空,一書難求,OL在微信上發表畫作,更是當今至潮玩意。正在舉行的香港書展則有書商趁這熱潮,引入內地版出售,專家稱這類填色書可讓人集中精神、心情平和。


■內地OL微信分享畫作。

港書展有售

這本填色書在內地新華書店、曉風書屋等書店都賣斷市,一書難求,大批淘寶賣家為顧客代購各種語言版本;香港書展首日有書商找來這書,放在收銀機旁邊的當眼位置,更派人在場內舉牌宣傳,吸引不少民眾,甚至書商入貨。電影《心跳500天》走紅的美國女星素兒狄絲查露(Zooey Deschanel)、南韓偶像金起範亦是這書的粉絲,金起範將他的作品上傳instagram後,更有超過13萬個like。在香港從事藝術治療工作的何敏儀指,類似《秘密花園》的填色畫冊,可以讓人靜靜坐下,集中精神填色,讓人心情平和,與做瑜伽、耍太極等活動類似,至於它的效用強弱,則因人而異。但她強調填色畫本不是藥物,只是一種工具去了解心理狀態,若填色後出現其他心理問題,一定要向醫生求助。《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9/19224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52

雨靴成抗雷電神器

1 : GS(14)@2015-10-07 01:50:25

【點滴】受颱風襲擊,廣州市供電部門提醒市民,暴雨期間不要為了方便出行就光腳或是穿涼鞋,穿雨靴(圖)最好,防雨又絕緣。雷電期間,盡量關閉電器等易引雷擊的設施。外出時遇打雷,不要站在樹下和電線杆周圍。如遇電線杆倒杆,或是電線斷裂掉入積水,切勿靠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5/1932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