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之父”奧尼爾:目前猜測亞投行行長人選為時尚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39618.html
“金磚之父”奧尼爾:目前猜測亞投行行長人選為時尚早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7-01 22:56:00
“金磚之父”奧尼爾(Jim O'Neill)此次“搖身一變”,作為英國財政部商務大臣以及英國財長特別代表訪問北京。他此行的一大重任便是代表英國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協定》。
“金磚之父”奧尼爾(Jim O'Neill)此次“搖身一變”,作為英國財政部商務大臣以及英國財長特別代表訪問北京。他此行的一大重任便是代表英國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協定》。
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奧尼爾表示很高興能代表英國在北京簽署條約,進入這一富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機構。
奧尼爾表示,通過一系列創始階段的參與,英國確保亞投行在問責制、公正透明和治理制度方面符合國際最高標準。
奧尼爾告訴記者,在行長任命方面,在亞投行成立後的會議上,各國就用了很多時間討論選舉第一任行長的步驟程序,比如是否會有透明的投票機制、是否第一任行長的任命需要三分之二的理事投票等。奧尼爾表示,實際上很多國際多邊機構都沒有能做到這一點,這體現了亞投行在推動治理方面的努力。

6月29日,50個國家在北京簽署了由北京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亞投行預計於2015年底全面運行,將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通過貸款、股權投資和擔保來刺激多個行業的投資,最初範圍包括交通、能源和水務。
“沒有討論一票否決權問題”
根據亞投行的股份及投票權分配情況,按現有各創始成員的認繳股本計算,中國投票權占總投票權的26.06%。
由於亞投行重大事件需獲得75%的投票才能通過,這意味著目前中國擁有一票否決權。
奧尼爾表示,在此次亞投行成立之後的會議中,並未涉及一票否決權內容的討論。
此前有消息稱,德國希望亞投行內的歐元區成員國“抱團取暖”,作為最大股東的德國打算領導該集團並以此獲得否決權。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奧尼爾核實這一消息時,奧尼爾表示,他不太知道德方的想法,但是他認為,簽約亞投行的許多國家中,特別是發達國家,對於參與全球組織很有經驗,它們希望可以發出聲音,以確保高標準的建立。
此前,籌建亞投行首席談判代表會議主席、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曾表示,中國在亞投行成立初期占有的股份和獲得的投票權,是根據各方確定的規則得出的自然結果,並非中方刻意謀求一票否決。
史耀斌表示,今後,隨著新成員的加入,中方和其他創始成員的股份和投票權比例均可能被逐步稀釋。
隨著亞投行的成立,對於第一任亞投行行長的討論也愈加熱烈。按計劃,亞投行將設立1位行長,從域內成員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行長最終人選由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投票產生,並由理事會任命。
其中,現任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的金立群成為亞投行第一任行長的呼聲甚高。
奧尼爾表示,各國的確用了很多時間討論選舉第一任行長的步驟程序以及是否第一任行長的任命需要三分之二的理事投票等事宜。奧尼爾強調,要指出的是,很多國際多邊機構都沒能做到這一點,不過他也指出,現在預測行長職位人選還為時過早。
英國投票權低由GDP決定
據財中國政部網站公布的《亞投行協定》,亞投行的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域內成員出資比例為75:25。經理事會多數同意後,亞投行可增加法定股本及下調域內成員出資比例,但域內成員出資比例不得低於70%。
據各方媒體梳理,目前域內前五大出資國分別為:中國、印度、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域外前五大出資國分別為:德國、法國、巴西、英國、意大利。
此次,英國將向亞投行提供20億英鎊(合31億美元)資金,其中20%為註入資本,將分五年期註入,每年平均註入8000萬英鎊。首批資金將於2015/16財年註入。余下的80%為擔保形式。英國政府將向議會提案,以獲取議會對亞投行協定與英國資金投入的通過。
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3月,英國成為申請加入亞投行的首個西方主要國家以及首個七國集團成員國。但是,目前看來,其出資排名卻在德國與法國之後,且未能進入亞投行前五大股東。
亞投行前五大股東按資本金排序依次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德國、韓國、澳大利亞(韓國和澳大利亞並列第五)。據外媒報道,德國拿到了4.1%的股權。
對於英國僅被分配到的3%的投票權,奧尼爾表示,英國的份額較小,這基本上是按照各國GDP原則進行分配的,即便英國想要10%的投票權,也不符合分配規定。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亞投行前期工作的透明性和原則。
此外,史耀斌介紹,根據《亞投行協定》,亞投行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可在其他地方設立機構或辦公室。相關具體安排將根據未來亞投行業務發展需要由各方共同商定。
奧尼爾對此表示,他覺得倫敦也許是個不錯的區域辦公室選址。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冷凍肉保質期標準空白 專家表示目前無法監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487.html
冷凍肉保質期標準空白 專家表示目前無法監管
一財網 馬曉華 2015-07-13 11:51:00
有關“僵屍肉”的消息喧囂在食品安全領域,但是對於“僵屍肉”的定義卻是一片空白。當“大齡”冷凍肉出現時,“保質期”標準的缺失使得無法判斷食品是否在安全範圍內,目前能做的只有打擊追蹤哪些是走私肉。
有關“僵屍肉”的消息喧囂在食品安全領域,但是對於“僵屍肉”的定義卻是一片空白,究竟何為“僵屍肉”?
7月12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發布《關於打擊走私冷凍肉品維護食品安全的通告》,稱“在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對所有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海關均依法予以銷毀”,但是仍沒有給出這些四、五年的凍肉除了違法走私之外更多的信息。
當“失聯”一度頻繁出現在航空行業時,誰都沒有想到在眾多食品中也存在“失聯”問題。

“現在沒有人能夠說出來冷凍肉到底是冷凍多長時間,沒有人能夠用科學的依據和科學的標準來判斷它。對於凍肉的標準問題,現在還沒有科學家或者某些部門去做一個科學的實驗設計,去驗證不同的時間對肉的質量的影響,去確定冷凍肉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我們才能去評判一些事情,去監管。”一位接近食藥監總局的專家表示。
記者翻閱國家食品標準時發現,冷凍肉與保質期標準已“失聯”多時。在國內現有的標準中都規定了冷凍肉各個階段的保存溫度,甚至詳細到多少時間應達到多少溫度,但是卻沒有標識出在對應溫度下冷凍肉能夠保存多久。
“如果達到合適的溫度,肉類多數沒有問題,如果是未知的情況,凍肉的風險很大。目前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時間是多久,只有建議性的時間對肉品的影響。”一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冷凍時間上的長短對凍肉安全性的研究比較少,只有在鮮度上有些要求。”
當“大齡”冷凍肉出現時,“保質期”標準的缺失使得無法判斷食品是否在安全範圍內,目前能做的只有打擊追蹤哪些是走私肉。
在7月1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出,最早媒體報道的長沙的走私凍肉封存於1967年這個是不是屬實?類似封存幾十年的走私凍肉到底有多少流通到國內的市場,以及這些走私凍肉是如何通過海關檢查的?
對此,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海關作為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對凍肉走私一直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在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持續加大對凍肉走私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對所有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依法予以銷毀,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走私肉最大的問題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安全性問題,特別是檢驗檢疫方面。”上述專家表示。
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走私牛肉總量超過200萬噸,考慮到當年中國牛肉消費總量在9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國人所吃的牛肉,有近1/4來自非法途徑,這無疑增加了感染疫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在打擊走私的同時,中國本土的肉類又如何?是否存在時間長的凍肉?目前都還無法判斷。
專家揭秘走私肉背後真相 稱肉類低溫下放2年沒問題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法拉利擬在美IPO 目前年銷售不足一萬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837.html
法拉利擬在美IPO 目前年銷售不足一萬輛
一財網 李溯婉 2015-07-30 21:40:00
法拉利畢竟屬於小眾消費,這類超豪華車大多數都依附大型汽車集團,假如法拉利從母公司剝離,除非法拉利主動放下身段,調整產品戰略提升市場銷量,要不將是一條較為艱辛之路。
意大利法拉利汽車公司日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將拿出大約10%股權首次公開募股。有外媒報道稱,法拉利IPO,是其試圖從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完全剝離的一系列舉措的一部分。
不過,汽車分析師張誌勇7月30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法拉利畢竟屬於小眾消費,這類超豪華車大多數都依附大型汽車集團,假如法拉利從母公司剝離,除非法拉利主動放下身段,調整產品戰略提升市場銷量,要不將是一條較為艱辛之路。
目前,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持有法拉利90%股份,但法拉利始終保持完全獨立的經營,而瑪莎拉蒂品牌則歸屬於法拉利汽車公司,並且法拉利持有其50%股份,瑪莎拉蒂也保持著獨立經營。法拉利欲在紐交所上市一事曾在法拉利內部受到強烈抵觸的。這從法拉利近期頻發的人事變動便可見一斑。
法拉利主席盧卡•迪•蒙特澤莫羅去年10月宣布辭職;時隔不到1個月後,法拉利技術總監羅伯特•費德利離職。不過,這難以改變控股大股東菲亞特克萊斯勒CEO馬爾喬內推動法拉利在紐交所上市的決心。馬爾喬內近期表示,法拉利掛牌上市後,其市值將達到100億歐元。法拉利的增長策略包括在具有明顯增長潛力的市場進行擴張,包括中國、中東以及亞洲其他地區。
.jpg)
菲亞特克萊斯勒急於將法拉利推上IPO之路,被業內認為是借助資本市場緩解菲亞特克萊斯勒目前的財務困境。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去年曾表示,他們希望通過法拉利IPO,將公司的產業凈負債減少7.15億歐元。該公司還打算,在未來 5年里投資約480億歐元到旗下品牌Jeep、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將它們打造成全球高端轎車中可以與德國大眾和寶馬一較高下的品牌車。
張誌勇認為,對於法拉利來說,完全從母公司剝離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一方面法拉利屬於小眾消費,每年銷量較小,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需要與母公司進行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共享,另一方面,法拉利的市場有限,其原來的定位不可能實現規模快速擴張,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除非法拉利的市場戰略謀變,調整產品戰略逐步走向大眾。不過,法拉利完全從菲亞特克萊斯勒剝離,有弊有利。目前,菲亞特克萊斯勒發展不太樂觀,在財務等方面陷入困境中,或對法拉利具體的發展規劃顧及不暇,而一旦法拉利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劃清界線之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加快市場戰略的推進以及品牌力提升。
法拉利不僅是頂級跑車的代名詞,也是價格高昂的奢侈品。正因此,法拉利的市場拓展步伐相對緩慢,目前在全球年銷量不足1萬輛。據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2014年財報,法拉利2014年全球交運銷量為7255輛,較2013年的7000輛同比增長3.6%。法拉利自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後,在華銷量曾一度逐年增加,但由於受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反腐等方面影響,法拉利與諸多超豪華車一樣,在華市場增速放慢甚至負增長。去年前三季度在華累計銷量約為809輛。
為了促進銷量的提升,法拉利推出首款“低價”超跑California T。在中國市場,法拉利實施了旗下超跑新車大幅降價、4S店提供現車折扣優惠以及“放棄”定制化以縮短等待時間等一系列措施,以期待能夠助力旗下產品在華銷量恢複增長。入門級新車California T入華後官方指導價較老款車型大幅降低44萬。前不久上市的488 GTB的官方指導價則更是較上代車型法拉利458降低了49.2萬。
“法拉利‘放低身段’沖量,加大其從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剝離的可能性。”張誌勇如此認為。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滴滴總裁柳青自曝患乳腺癌,目前已無大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30/152221.shtml

i黑馬訊 9月30日消息,滴滴總裁柳青今日發布內部信稱,自己患上了乳腺癌,並且已經做完腫瘤摘除手術,目前感覺“還挺好的”,未來將回家繼續接受治療。同時,柳青強調,此事對生活和工作不會有太大影響,也不會影響正常的外事活動。
柳青表示,未來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滴滴CEO程維,並提醒員工多關註自己的健康,合理膳食,盡量學會張弛有度,多多鍛煉身體。
近期,滴滴正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今年8月,滴滴投資東南亞最大打車應用Grabtaxi。9月,滴滴戰略投資美國共享出行技術先鋒Lyft並與其開展戰略合作。近日,滴滴又投資了印度打車服務商Ola。
據了解,柳青為柳傳誌之女,曾任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2014年加盟滴滴打車,出任首席運營官(COO)一職。2015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並後,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總裁,將負責更多公司日常業務運營。
而在宣布乳腺癌病情的前幾天柳青,還在美國參加了中美互聯網論壇,目前來看身體並無大礙。黑馬哥在此也祝願她能夠戰勝病魔,繼續堅持下去。
以下為柳青內部信截圖:

版權聲明: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中國工信部:目前未就三大電信運營商合並開展任何工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831

(東方IC/圖)
11月6日,據新華網消息,針對電信運營企業下一步是否整合的問題,中國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回應說,到目前為止,工信部還沒有對合並整合的問題開展過任何工作。
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張峰在回答提問時說,企業的發展和整合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的。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提到對電信業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下一步,工信部會根據統一部署,對深化改革的問題再進行考慮,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電信企業合並整合做過任何工作。
另外,在回應提速降費問題時,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談到了三家電信運營商的競爭格局問題。他說,競爭是促使企業改進服務、降低資費、提高網速最有效的一個辦法。這兩年工信部也在這些方面試圖做一些嘗試,現在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在移動通信方面,工信部發放了42家移動通信轉售試點批文,允許42家民營企業進入到移動通信領域。在固定網絡的建設方面,從今年年初開始也在16個城市向民營企業發放了寬帶接入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試點批文62家(次)。
“我們還在力圖推進三大運營商建立一個相對均衡的競爭格局,現在的競爭格局是不均衡的。”苗圩說。他表示,隨著競爭的加劇,相信網速會越來越快、服務會越來越好、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專訪雲知聲CEO黃偉:目前人工智能只是達到了用戶可以接受的起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2/155370.shtml
導讀 : “當李世乭在睡覺,有16萬張棋譜的Alpha Go還在左右互博。”
i黑馬訊 雲知聲曾以“創業不到500天,即拿到1億A輪融資”引發關註,作為一家以語音識別技術為主的公司,它最新的動作是要全面轉向人工智能了。CEO黃偉認為,他們此舉並不是在“追熱點”,而是已在此領域研究了四年之久。“語音和圖像、文字識別之間的很多技術是交叉的,只是輸入的信號不同。”基於此,他認為雲知聲有能力和基礎全面進入人工智能領域。
黃偉有十余年語音從業經驗,曾任職摩托羅拉和世界最大的語音公司Nuance。他在摩托羅拉任職期間,還開發出了世界第一款手機聲紋認證系統。黃偉說,今年3月李世乭和Alpha Go的幾場圍棋比賽讓大眾關註起人工智能,但其實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近60年了。

雲知聲CEO 黃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現在不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時候,只是剛剛開始,”他向i黑馬介紹,雲知聲成立至今,一直在語音識別方向做探索,和微信、樂視等都進行過合作,自主研發的“AI芯”已在智能家居領域進行應用,曾兩次入選福布斯中國最快科技成長公司50強。
“當李世乭在睡覺,有16萬張棋譜的Alpha Go還在左右互博。” 黃偉說機器最恐怖的一點是,它的能力是可以無限延展的,不受人類情緒與生理狀況控制。
以下是i黑馬和黃偉關於人工智能這一話題的一些探討,在文中他提到“中國這一領域最大問題是人才的匱乏。”
采訪、文:吳丹
i黑馬:為什麽會把戰略全面轉向“人工智能”,戰術上會有什麽改變?
黃偉:坦率來講,2012年我不是很清晰,只是朦朦朧朧感到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不僅僅是技術而已。四年過去了,這個路徑越走越清晰,我也沒想到人工智能會那麽快進入我們的生活。人工智能會是我們長期的方向,除了聲音,之後還會捕捉圖像和文本技術。
i黑馬: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到了怎樣的發展階段?
黃偉:剛剛開始。對研究人員來說,你在實驗室將識別的準確率從60%提高到了80%,就是很大的進步。但離用戶需求還是有距離的。只是說,通過了長期的努力,我們今天達到了用戶可以接受的起點。
i黑馬:2012年,為什麽會做免費平臺這個舉措?
黃偉:主要原因是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數據。實行免費的時候是有壓力的,有人問為什麽不收費呢?我是這麽看的,2012年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不高,微信也不普及,沒有達到零界點。在用戶習慣還沒有養成的時候,你標個價格看起來也可以,但為何不降低使用門檻,拿到更多數據,給我們時間和空間去提升準確率呢?
i黑馬:你們會對標某一家美國公司嗎?
黃偉:很難找到。世界範圍內做語音的公司很多,但本質上還是傳統的軟件公司,需要人工來錄音。我們是一個基於雲平臺的互聯網公司,以UGC的方式搜集數據。
美國這個領域是巨頭的天下,谷歌,微軟,Nuance,亞馬遜等,但他們都是建立在自有業務之上的。美國的環境和中國不一樣,很多這樣的公司創業初衷就是被賣掉、並購,生存周期不超過1年。
i黑馬: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可能面臨的困難?
黃偉:人才的匱乏。用戶期待你做出更好的東西,但人才儲備嚴重不足,高校也跟不上。舉例來說,現在都在講大數據,但高校其實是沒有這樣的人才的,哪怕你讀了博士,還是沒有實操經驗。技術的進步也導致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用戶還沒有建立起對技術的敬畏,大家願意為吃喝玩樂買單,但不會為技術買單。大家認為技術是沒有價值的,我認為這個最可怕。對比美國,他們的to B公司,比如IBM,活得很好。美國社會對技術是認可的。中國雖然在改善,但差距還是比較大。
i黑馬:今後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也會越來越多。你認為這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
黃偉:對,很多公司開始非常重視人工智能,比如滴滴和360。我認為核心競爭力在於數據的獲取能力和利用能力。中國很多公司已經積累了很多數據,但里面一定是有噪音的,你能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去偽存真,拿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未來,數據的價值怎麽提都不為過。
i黑馬:提一個用戶感興趣的問題,你們是怎麽識別方言的?
黃偉:機器自動判斷,每個語音後面都有IP,就可以知道他是從哪過來的,還能知道你是男是女,準確率達99.67%以上。此外,還能通過語音數據識別你的年齡,從音調判斷你的情緒。
i黑馬:有點兒恐怖。《黑鏡》中探討了人類被機器控制的情況,會不會實現?
黃偉:這個就是倫理的高度了,包括美國電影《her》也是探討這方面的問題。這說明,大家對人工智能的期待值真的很高,期待它像人類一樣。電影里描述的情景極有可能發生,因為機器對數據的學習能力絕對是遠遠超過人的,而且人有情感,機器不帶情感,李世乭在睡覺,Alpha Go還在左右互博。很多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警告,不是沒有道理的。
i黑馬:有一天會不會失控?
黃偉:不是不可能。真的有一天萬物互聯,就會有一個大腦來控制一切,未來人的身上可能會有各種神經元的傳感器,能知道每個人的情緒怎樣,這些信息還會被利用起來,就更恐怖了。作為從業者,我希望人工智能往前進化,但也應該有序發展——這是一個更高層的命題了。我們目前還處於人工智能的原始社會。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吳丹,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專訪路易斯聯儲主席步樂德:美聯儲目前不考慮“縮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053.html
記者楊燕青 周艾琳 發自北京
今年以來,美聯儲加息預期可謂坐了一回“過山車”。先是偏鷹派的4月會議紀要讓市場對6月加息的期待從冰點迅速升溫;緊接著,令人大失所望的美國5月非農就業數據再度讓加息預期墜入谷底;隨後,美聯儲主席耶倫又對外呼籲——不要憑借一次數據來判斷政策走向,貨幣政策仍將是前瞻性的。
在此背景下,美聯儲的其他官員究竟如何評價當前的貨幣政策走向?在加息和收縮資產負債表之間,美聯儲將如何權衡?在全球聯動性與日俱增的當下,央行的獨立性又能否完好如初?
5月下旬,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步樂德(JamesBullard)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獨家專訪。盡管他並未直接評論加息時點,但步樂德表示,“美聯儲的確會在正常化進程中收縮資產負債表,但絕對不是現在,我們會等到政策利率恢複到更高水平時再開始縮表。”這也回應了此前市場對於美聯儲縮表的恐慌。
此外,在美元的變化也牽動著全球神經的背景下,步樂德認為未來美元走勢難以預測,但當前美元匯率水平已反映了各國經濟、央行政策的狀況。至於美元此前走弱是否有利於美國經濟,他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這麽說,但前提是這種大幅回落是持續性的。”
步樂德本人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進入路易斯聯儲,見證了全球經濟數輪起伏以及數任美聯儲主席的更叠。他笑稱自己最敬佩的一任主席便是身高兩米的保羅·沃爾克(PaulVolcker),沃爾克當年頂住前所未有的壓力,堅決捍衛了央行的法定使命和獨立性。因此,即使在全球聯動性加劇的當下,步樂德也堅稱,“我仍然認為央行的獨立性至關重要,不能讓重要的政策決定帶有政治的弦外之意,這最終會導致一些問題。”
美聯儲目前不考慮“縮表”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美聯儲將負利率納入了“壓力測試”的情景之中,這是否代表著美聯儲可能也會在未來推行負利率?
步樂德:負利率是一個非常負面的情景,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市場波動。對美聯儲而言,負利率政策目前仍不可能發生。
日報:5月20日紐約聯儲在官網發表一份聲明,稱於5月24日展開小規模國債公開銷售,面值不會超過2.5億美元;幾乎同時發表的另一份聲明則表示,該聯儲將於5月25日和6月1日分別開展兩次小規模機構MBS出售,總金額不超過1.5億美元。這被市場理解為“美聯儲可能打響‘縮表’第一槍”。你如何看待這種解讀?
步樂德:美聯儲的確會在正常化進程中收縮資產負債表,但絕對不是現在,我們會等到政策利率恢複到更高水平後再開始縮表。此前我並沒有註意到紐約聯儲的這一行動,它只是一種測試,並不代表美聯儲貨幣政策發生轉向。
日報:摩根大通預計,由於美國的潛在增長率可能已跌到1.5%,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在2007年後基本是直線下滑,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預計美國經濟會出現衰退的可能性高達70%。你是否認同這一預測?
步樂德:機構總是會預測一個可能發生的情景,當前全球下行風險加劇,必須要警惕相關風險。
美元走勢仍難預料
日報:近期美元有所回落,但隨著加息預期再度升溫,此後美元的可能升值會否再度造成新興市場劇烈波動以及資本外逃?
步樂德:當前美元匯率水平已經反映了各國經濟、央行政策的狀況,加之全球政策急劇分化,未來誰也無法預測美元的具體走向,我們只能思考當前的水平是否合適,當然也不能排除出現一些意外沖擊。過去兩年,歐元開始了量化寬松(QE),當前歐元對美元貶值近20%,不過,當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有所下降。
日報:美元走弱對美國是一種利好?
步樂德: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這麽說,但前提是這種大幅回落是持續性的,當前判斷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還很困難。(註:去年美聯儲做過一個測算,即美元升值究竟對於出口有什麽影響。如果美元升值10%,實際出口將會在一年後下降3%,並在未來三年後下降高於7%。之所以出口下降速度較慢,這也反映出國外家庭和企業尋找美國出口產品的替代品要花費更長時間;美元升值對於進口的拉動作用更小。典型預測顯示,美元升值10%將使得美國非原油進口價格在一年後僅回落3%,此後僅小幅擴大,實際進口量在三年後可能只會上升3.75%。)
央行獨立性不容動搖
日報: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加劇,也有經濟學家稱,現在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擁有獨立的宏觀經濟政策。你如何看待央行的獨立性?獨立性仍是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將更多變量納入考量?
步樂德:我仍然認為央行的獨立性至關重要,其不能受到政治影響,不能讓重要的央行政策決定帶有政治的弦外之意,或用來服務於政治目的。國會應該發揮的是監督作用,但單一決定不能屈服於政治壓力,這最終會導致一些問題。
日報:中國正在研究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有很多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如英國模式、美國模式等,你認為中國應當借鑒怎樣的最佳實踐?
步樂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英國金融體系遭受嚴重沖擊,其一直奉行的金融服務局(FSA)、英格蘭銀行與財政部的三方監管體制也暴露出極大弊端,因此此後進行了一系列整合。
對中國而言,跨機構溝通很重要,但人性往往如此,即當你服務於一個機構時就只會集中精力關註本機構的問題,而容易忽略其他問題。當年美國也面臨這一系列問題,因此不僅是中國。
日報:你從上世紀90年代起便在路易斯聯儲任職,其間經歷了幾代美聯儲主席,你個人最欣賞哪一任美聯儲主席?
步樂德:幾任主席都很不錯,但我個人最欣賞的是沃爾克,他在上世紀80~90年代面臨嚴峻挑戰,頂住壓力、帶領美國克服重重困難。當然他本人身高也很高。(註:1979年,美國通脹率已接近15%,而失業率卻居高不下,前所未有的滯脹局面打破了“菲利普斯曲線”。沃爾克上任第八天就宣布,把聯儲基金利率提高50個基點到11%,再過兩天又宣布把貼現率提高5個基點到10.5%。最後,在1981年夏秋之際,聯邦基金利率高達19.1%,商業銀行優惠利率21.5%,通脹也終於在1981年降為6.5%,再過2年又降到4%以下。不過,抗擊通脹的代價不小,大幅加息導致美國經濟一度在衰退里掙紮、破產企業翻倍,失業率創1940年後最高,當時抗議的人們圍住了美聯儲大樓。不過沃爾克表示,他正在打正義之戰,不願因壓力撤退,大家今後都會理解這樣做的正確性。這也導致任命沃爾克的卡特總統在1980年的大選中因穩增長不力被里根擊敗。不過最後事實證明,沃爾克的正直和堅持是正確的。)
財政部官員:目前PPP中已出現國資對民資的“擠出效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026.html
22日,財政部條法司副司長賴永添在“PPP立法 地方政府視角”專題研討會上表示,目前PPP項目中已經出現了國有企業對民營資本的“擠出效應”,應加快PPP立法,完善PPP項目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打消民營資本顧慮,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建立起政府和社會資本平等、共治的合作關系。
“PPP立法 地方政府視角”專題研討會是由財政部主辦,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承辦,來自山東、河南、陜西、內蒙古、湖北、廣西、四川七省的地方財政官員參加。會議討論了PPP項目在地方的落地情況,地方PPP項目在地方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推進PPP立法工作的建議。

賴永添在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國有企業對民營資本的“擠出效應”比較明顯,參與PPP項目的社會資本主要是國有企業,重點集中在大型基礎社會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而這些項目由於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等原因,歷來不是民營資本參與的重點。而PPP的本義是鼓勵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事業領域,建立起合作共贏的長期夥伴關系。
經濟學原理認為,社會各種投資力量,一方過於強勢,投資增速過快,必將對另一方產生擠出效應,比如政府投資增加會引起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財政局副局長郭璽平認為,目前在很多地方PPP確實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盡管目前財政部、發改委都在力推PPP。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推動,但PPP項目的實際落地情況並不樂觀。PPP項目是公益性較強、持續時間較長的項目,從立項簽約到投資取得回報存在一定時滯,相較於高企的融資成本,投資收益不具備吸引力。
山東省財政廳金融與國際合作處處長李學春在發言中指出,目前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風險分擔機制不完善,民營資本對政府缺乏信任和信心,企業擔心PPP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受政府換人換屆影響,這也是PPP項目落地難的一個原因。
研討會上,河南洛陽市財政局副局長熊文博、湖北省孝感市財政局副局長張曉、四川省德陽市財政局副局長張肇梧等人還提出了PPP項目推進中存在著稅收金融等配套政策不完善、收益分配機制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規範等問題。
賴永添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需加快PPP立法,健全完善法律法規。完善立法能給市場帶來更多的信心,打消民營資本的顧慮,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建立起政府和社會資本平等、共治的合作關系,促進PPP項目的落地。
賴永添認為,當前PPP項目在實踐中最大的問題是法律不健全不完善,而PPP立法難最大的原因是存在著認識不統一的問題。
賴永添指出,PPP項目的利益相關方眾多,《政府采購法》和《招投標法》,兩法並存不僅加大了協調的困難,影響了法律的嚴肅性和執法效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立法課題組披露的階段性成果報告表示,應盡快制定並出臺統一的PPP法而非特許經營法。報告指出,國家在PPP立法中,沒必要同時出一部特許經營法或者出臺特許經營條例。無論是從法理、邏輯還是從實踐發展來看,特許經營的概念將成為歷史。特許經營法律法規的出臺將是一種立法上的倒退,它將會固話體制和增加改革難度,最終將導致PPP立法難以推進。
錘子科技否認大批高管離職 證實錢晨目前已退休
針對網上爆料稱錘子科技包括CTO錢晨、設計總監羅子雄、COO、CFO等多名高管離職消息,昨日錘子科技給予否認,證實錢晨目前已退休,但表示公司管理層一切正常穩定。
錘子科技方面還表示,錢晨退休之後,華為榮耀原產品線負責人吳德周接替他的工作,並於兩個月前開始擔任錘子科技產品線、硬件研發副總裁,負責錘子科技的產品線以及全部硬件研發工作。
據了解,錢晨是錘子科技產品和硬件方面的負責人,在手機領域知名度頗高,並一度被雷軍追逐,但最終並未加入小米。
業內人士指出,錘子科技高層變動之所以引發業內的高度關註,主要在於錘子科技目前發展並不樂觀。由於產能、產品、渠道、市場等多方面因素,錘子手機發展遠沒有預想中的順利。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此前公布,從2014年5月發布到2015年8月,SmartisanT1總銷量為255626臺。這一數據不僅與老牌手機廠商動輒千萬級年銷量差距較大,也遠不及幾乎同時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加。
事實上,整體市場下滑,行業競爭加劇,對於360、樂視、聯想等新老廠商來說,都將面臨諸多發展難題。根據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調查的數據,2016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約1.049億部,較去年同期的1.098億部下降了5%。
中國聯通上半年凈利同比降80.6% 目前尚未停止征收漫遊費
中國聯通發布2016年上半年年報, 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02.5億元,同比下降3.1%;實現利潤人民幣4.5億元,同比下降80.6%。聯通解釋稱是由於期內銷售費用同比上升明顯,以及鐵塔使用費用增加等成本投入加大所致。

聯通表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止跌回穩,達到人民幣1,219.1億元,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6.0%。主營業務收入中,非語音業務占比達到73.1%,同比提高4.8百分點,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聯通同時表示, 2016上半年,中國聯通的移動出賬用戶成功扭轉去年多月下行勢頭,凈增839萬戶,總數達到26070萬戶,4G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在4G用戶方面,上半年凈增2826萬戶,總數達到7242萬戶;移動用戶結構加快改善,4G用戶占移動出賬用戶的比例由去年底的18%提高到28%。中國聯通表示移動出賬用戶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實現了穩中有升。
此前,中國移動發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流量收入首次超過傳統業務收入,躍升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今年上半年營運收入大約為人民幣3700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流量收入為1409億元,同比增長39.7%,相比流量業務,語音收入為1204億元,同比下滑14.2%。
8月11日, 中國移動宣布從今年7月起推出的新套餐將不再征收長途漫遊費,到年底前,所有正在銷售的套餐將全部停止征收上述費用。
而此前的7月5日,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楊傑於也曾透露,2016年中國電信將逐步取消長途漫遊費,並將率先推行全流量計費,即電話、短信折合為流量,統一計費。
目前, 中國聯通是中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巨頭中唯一沒有宣布停止征收漫遊費的。 中國聯通現有全國套餐和本地套餐兩種產品,本地套餐存在語音漫遊費和流量漫遊費。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