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滴滴“打人”背後的網約車陳年舊賬 | 百味雜陳

一個滴滴司機和乘客的糾紛事件因為乘客身份的特殊性而迅速傳播開來。

4月29日上午,瘋蜜創始人張桓發文稱遭遇“滴滴司機打人”,認為滴滴出行平臺司機管控不力,處理問題拖泥帶水,遮遮掩掩想小事化了,建議微博公開道歉。

除了知名女性營銷專家,張桓還有一個身份是滴滴的投資人。

據張桓表述,他於2014年通過深圳某家財富管理公司投資滴滴D輪估值125億美元時的100萬美元,2017年還投了滴滴某個汽車後服務的業務公司。

上述糾紛事件發生後,張桓公開表示將卸載滴滴,“賤賣”對滴滴的所有投資。

 

而滴滴方面對此的回應是,已第一時間聯系乘客致歉,按照平臺相關制度,將墊付被打乘客全部醫療費用,全力配合警方調查處理此事。

隨後,滴滴公布雙方沖突的具體細節,稱乘客說侮辱詞匯,然後導致沖突升級。但聲稱被毆打的乘客張桓很快在微博再次發聲稱滴滴說謊,並表示將公布被打視頻。

雖然到底誰先挑釁需要等待警方調查結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什麽原因,司機打人涉嫌違法肯定不對的;而滴滴作為平臺不能免責,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事實上,網約車安全問題一直存在。

作為網約車的鼻祖,Uber一路的全球化擴張和安全性爭議形影不離。

Uber官方表示,2012年12月到2015年8月之間,公司共收到5起強奸和不到170起性侵案件投訴。按照Uber的說法是,強奸案件發生率為九百萬分之一,性侵案件發生的幾率為三百三十萬分之一。

但事實上, Uber專車服務的安全性一度在全世界引發爭議。不少國家的政府和消費者指出,Uber並未對兼職專車司機的背景進行足夠的安全性審核。另外,Uber在美國還被指在審核司機安全方面誤導了消費者。

此前,美國司法部門把Uber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司機安全審核上誤導公眾。Uber後來和檢方達成了和解協議,Uber表示未來在廣告中不會再說本公司的司機安全審查是“黃金標準”,另外也不會繼續使用“全世界最安全的專車服務”這樣的廣告語。

作為和Uber旗鼓相當的存在,如今滴滴正在向國際市場進擊,先後入股美國Lyft、東南亞Grab、意大利Taxify、以色列Careem、印度Ola,收購巴西99,並在4月23日宣布開通墨西哥服務。

滴滴出行CEO程維日前公布的數據是,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3000萬筆、4000萬人次。

海量訂單背後也是巨大的安全挑戰。除了性騷擾、電話騷擾事件,此前也有乘客搭乘“滴滴出行”順風車遭司機搶劫殺害的事情。

可以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網約車成功改變了公眾的出行方式,但是Uber、滴滴這樣的獨角獸在創業路上自己都是一邊跑一邊換輪胎,作為後勤保障的安全措施也是一步一步叠代升級中。這才有了後來“三證驗真”的註冊審核機制,“號碼保護”、“分享行程”、“緊急求助”和“人像認證”等功能。

作為出行平臺,滴滴沒有辦法像出租車公司一樣做到全部自有司機運營,即使是能嚴格管控全部司機,滴滴也不能保證司機在工作過程中全部能遵紀守法。除了不斷升級安全保障機制,滴滴需要做的是建立更加完善流暢的墊付、幫扶、援助、關懷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93

比亞迪“廣告門”:李娟編織了一張撲朔迷離的網

對於比亞迪(002594.SZ、01211.HK)來說,這儼然是一個“多事之夏”。隨著關鍵人物之一陳振宇的露面,以及涉案廣告代理公司上海競智發出的最新聲明,比亞迪“廣告門”在繼續發酵。在第一財經記者調查中,涉案多方各執一詞,真相並沒有徹底浮出水面。

李娟將多名前同事卷入“廣告門”

“相關的公司流水和項目已經提交給了警方,警方會查清楚。”涉案的上海雨鴻公司負責人汪曉婷7月27日晚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此時相距比亞迪“廣告門”事發已近一個月。

對外界自稱為“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的李娟是廣告門中的關鍵人物之一,她一邊打著上海雨鴻的名義,以低價和免費為餌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另一邊又以上海比亞迪的名義與廣告商洽談。更為離奇的是,李娟這樣的雙面身份存在了近三年。三年間,這些廣告公司幫比亞迪在多個地區做了經銷商活動及廣告投放。直到多個廣告商收不到回款,李娟身份才真正被戳穿。

根據媒體的報道以及競智反映的情況,當事人李娟所指認的自己幕後的神秘老板“陳振宇”終於在上周露面。陳振宇徹底推翻了李娟的說法,他表示並沒有失聯,也完全不知情,多年來一直從事房地產工作的他,與廣告業和比亞迪沒有任何交集。

“非常莫名其妙,在背後說我是什麽神秘老板,我自己也覺得非常突然。”陳振宇說,在與警方取得聯系後,他已於上周末從外地趕到上海,配合警方的調查。而此前李娟稱自己作為“上海比亞迪”的負責人對陳振宇這個比亞迪的隱形股東負責。

繼發布《人BY臉,天下無D》一文引發各方對比亞迪“廣告門”事件關註後,聲稱遭受損失的上海競智在上周繼續公開爆料。上海競智指出“陳振宇”很有可能只是一個代號,或涉及比亞迪方面相關高層人員。另外,根據上海競智所掌握的信息,李娟名下的財產轉移到了她老公名下,李娟咬著“陳振宇”不松口,有為保護她老公的嫌疑。“我懷疑李娟的老公是得利人。”上海競智負責人王大銘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該公司已經把相關證據提交給警方。

“和李娟第一次見面是在一次下午茶,當時就聊些工作。”上海競智的前負責人任小姐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憶說,和李娟的相識是因為現在的上海競智負責人王大銘的介紹,王和李曾經先後供職於同一家公司。任小姐在當時和李娟的合作中,款項都不能及時結清。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被卷入比亞迪廣告門的多名人士,皆與李娟有過一段曾經的共同經歷,可謂彼此均是“老相識”。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名從業人員處了解到,李娟在2013年之前在瑞安地產(00272.HK,)供職,而李娟在瑞安地產工作時,她的上級正是陳振宇。

2013年,李娟離開瑞安地產,之後來到了上海搜易傳媒,在搜易傳媒工作期間,李娟和汪曉婷成為了同事。

李娟在搜易傳媒工作時曾為多家知名車企做過營銷方案,其開始逐步進入汽車圈。2015年,李娟離開搜易傳媒,前往上海五河文化擔任副總裁職務。曾同為五河文化副總裁的王大銘,正是目前上海競智廣告的負責人,王大銘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憶稱,在2015年11月即將離開五河文化時,雙方互加了微信,從此與李娟結識。

多方各執一詞

“比亞迪就是在這里,在八樓辦公。”國金2期辦公區一樓一名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而記者實地探訪發現,位於陸家嘴國金2期8樓的“比亞迪辦公室”目前所有有關國金比亞迪的痕跡均已清除,物業出租方介紹,該公司提供了“三證”(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2017年夏天出租,租期為一年,此前辦公一直很正常。

比亞迪在廣告門爆發後發表聲明稱,比亞迪及子公司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印章並未出借給李娟或遺失,李娟以比亞迪及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對外簽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偽造。李娟冒用比亞迪員工身份、使用偽造印章對外簽署合同,已涉嫌犯罪。

如果國金比亞迪是一家假冒的公司,其現金流是如何實現的就成為疑問。一位廣告商解釋說,很可能是利用了廣告圈的墊資模式。例如要做一個2000萬的項目,客戶找到A公司,讓A公司拿出2000萬,並承諾給予A公司高年化收益率或者項目管理費,然而實際操作讓B公司去操作。通過一個個項目,然後把雪球滾起來。

事實上,不僅是國金比亞迪及其印章等,還存在李娟假冒汪曉婷的身份以上海雨鴻及她的名義在與比亞迪集團對接一說。有接近比亞迪的人士聲稱,2018年5月31日,李娟帶著汪曉婷來到了比亞迪總部,比亞迪的人員當著汪曉婷的面叫李娟“汪總”,但汪曉婷未出聲。

“我是和李娟、李娟助理,還有一家供應商公司的項目經理一起去的,當時沒人叫李娟汪總。”對於此說法,汪曉婷對第一財經記者矢口否認,她強調有人證可以證明。

在上海寶山區中環外一小區的多層居民樓里,第一財經記者找到了李娟的家,李娟的丈夫也是80後,有一個女兒。在李娟今年35歲的丈夫看來,符合邏輯的就是,妻子李娟通過名叫“陳振宇”的上司與比亞迪方面搭上線,而妻子所做的這一切,比亞迪的高管可能默認或者說知曉這件事情,否則,所有的事情都是說不通的。妻子這麽做沒有任何利益動機,她一個85後的小姑娘沒有背景和人脈,是無法去把這個盤子搭起來。

除了李娟親屬外,即便是所謂受害者們的內部也各執一詞。李娟投案之後,紛紛自稱受害者的比亞迪和廣告公司們,針對“誰是實際獲益者”的疑問,開始追問墊資與拆借資金的最終流向。一些公司將矛頭指向了上海雨鴻及其實際控制人汪曉婷。

按照比亞迪的說法,李娟此前是以上海雨鴻的名義與之溝通,而且上海雨鴻是這些廣告公司中唯一進入比亞迪供應商名庫的。

有廣告公司質疑汪曉婷購買了青浦別墅、保時捷卡宴新車,並和李娟私交密切,在2018年2月一起赴新加坡旅遊、住豪華酒店。而且,部分合同和銀行流水顯示,有廣告公司的墊資轉到了上海雨鴻的賬戶。對此,汪曉婷給第一財經記者的答複是“胡說八道,相信警方會查清楚真相”。

比亞迪總部在7月16日發布的告知函中稱,比亞迪願意與相關公司溝通,並按照警方針對事實和金額的核查認定,與相關公司商討合理解決方案。一些被卷入比亞迪“廣告門”的供應商似乎看到了希望。涉案金額3000多萬的廣告商阮尼克7月29日晚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說,自己已經被比亞迪方面通知於7月31日到深圳比亞迪總部商談。從法律上講,如果能證明廣告商們確實曾經相信為比亞迪提供了服務和產品的善意第三人,那麽他們就有望從比亞迪處結清相關款項。

比亞迪“廣告門”爆發後,對比亞迪的商譽產生一定影響,但並未波及市場銷量。7月29日,第一財經記者聯系比亞迪上海經銷商時,對方表示,消費者購車不受影響,目前從訂車到拿車的周期在一個半月,熱銷車型可能會慢點,最長在兩到三個月。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27

蜘蛛网:编织文化产业的网

1 : GS(14)@2010-10-17 13:01:23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3/156104.html
    蜘蛛网做的事,听上去是很传统的产业。不过,我们运用互联网和IT技术,将尽可能多的报刊和杂志整合在网络平台上,为订户提供纸质和电子相结合的订阅服务。
               
         
   蜘蛛网做的事,听上去其实是很传统的产业。不过,我们运用互联网和IT技术,将尽可能多的报刊和杂志整合在网络平台上,为订户提供纸质和电子相结合的订阅服务。
  从2005年成立至今,我们从两三个人发展到一百多个,代理的报刊杂志有1万多本,吸引了100万用户。业务也从单纯的报刊订阅发行,逐渐变成平面媒体综合服务商,旗下有覆盖整个文化产业的九个业务。
  我们栖息于互联网,并在其中编织了一张文化产业的网。
  五位一体分销渠道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
  2004年,我去澳大利亚考察当地的媒体公司,回来后就想着创业了。传统的报刊发行方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渠道分散,订阅起来不够方便,服务也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通过互联网发行平台,既可以对报刊进行有效的分类、搜索,也可以突破征订时间、征订数量的限制。那时,我还在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
  刚开始的时候,一些报刊社对我们不理解、不信任,拒绝与蜘蛛网合作。后来,我们提出对方给内容,让我们发布在网上就可以。如果我们完成征订后,再向报刊社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用。很多报社以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与蜘蛛网合作。
  然而让读者形成网上订阅报刊的习惯,更需要时间。一开始,来自网上的订单非常少。这样就很难从报刊社那里拿到高折扣,对方合作的意愿也会大打折扣。我们可能会速死。
  创业团队制定了新的企业战略:中短期靠线下,中长期是靠线上。通过与众多渠道的合作,共同把规模做大。
  我们成立了直销团队,比如跟114达成排它性合作,一下子使我们获得了最好的呼叫中心,它是一个很强大的品牌,在这个品牌下添加一个报刊服务。这个服务本身并不是由我们运营的,114主要负责客户,最后是由我们来交给客户。
  另外,我们在还跟好德便利合作。它是我们门店的定户,1100多个品种都能接受订单,由我们来运营的。
  我们还有上海的投递队伍,上门和用户敲订订单的时候,自己单位的交给单位,剩下的交到我这里来。有了蜘蛛网,他们可以把服务一揽子全包了,对投递人来说可以增加额外的收入,干活自然也就更尽心尽力。
  最终,我们形成了英特网-代理人-便利店-呼叫中心-直销,被称为“五位一体”的销售模式,使得订户在短期内形成了很大的数量级增长。我们向客户回馈这一信息,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互动和口碑,证明蜘蛛网这个渠道是值得合作的。我们在行业地位从可有可无,上升到不可或缺。
  我们的报刊订阅发行业务也开始盈利。我们也开始有丰富产品,在网站中加入了票务在线订购业务。2009年,又加入了图书业务,不过更倾向于电子图书业务。
  之所以把网越织越大,是因为报刊订阅是季节性业务,大多数业务来自于第四季度。如果没有其他业务,资源被浪费,不利于公司发展。而从电子商务角度来说,做垂直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好会员,增加会员黏度。
  追求价值最大化
  蜘蛛网其实就是文化产品的一个大卖场。我们用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人适应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
  比如,我们看到公司客户不但自身订阅,还会送给员工和客户,蜘蛛网就开发推出了蜘蛛卡,用于企业客户发放福利和馈赠,通过蜘蛛卡可以在蜘蛛网上订阅各种报刊杂志。
  哪怕一份报刊,蜘蛛网也要将它的价值最大化。我们从报社拿到电子报刊的经营权或是内容二次开发的使用权,再次利用报刊的内容,介入手机报和电子阅读市场。目前,蜘蛛网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手机报内容提供商。
  蜘蛛网还提供平面媒体的综合服务。我们是国内媒体综合服务的唯一提供商,可以直接提供从发行到广告代理、联合广告投放、IT服务、呼叫中心外包的服务。最近应对报刊电子化的趋势,还新加进了电子报刊业务。现在越来越多人玩iPad、iPhone等很潮的终端,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系统,把报刊电子化后打包,投送到三大运营商或者其他终端阅读器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三大块:第一,CP即内容提供方,负责内容提交;第二个是我们自己的管理系统,负责审核管理以及投递、订阅管理;第三个是发布系统,用于发布到运营商以及终端阅读器里去。关键是要使这些系统互相配合好需要时间。今后,手机上也会有蜘蛛网电子报刊亭,用户随时可以看到里面海量的电子报刊杂志。
  听起来我们的业务错综复杂吧,其实,客户始终是同一批。如果每一个业务都找不同的客户群体,那就没有规模优势。我能够向你卖不同产品,势必是因为这些产品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把文化产品集中在一起,规模优势得到了体现,营销成本变得很低。
  供应端也是这样,我们的供应商主要来自于文化单位和出版社,我们不论是发行还是做电子报刊都是应用这同一批人,包括做平面媒体综合服务亦是如此。供应端上同样实现了规模化优势,使成本进一步降低。反过来,报刊出版社也会对我更加认可,因为它在我这里能解决本来需要找好几个机构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9年蜘蛛网盈利100万。数字虽还不是很大,但我们更重视在报刊发行和文化产业营销领域地位的提升。2008年我们接受了合心创投1000万元的融资,2011年初会展开第二轮融资计划。
2 : abbychau(1)@2010-10-17 22:21:17

不看好, 傳統報業那個試試看的時期過了的話還可能讓你在中間無緣無故吃一票嗎?
3 : GS(14)@2010-10-18 21:38:49

2樓提及
不看好, 傳統報業那個試試看的時期過了的話還可能讓你在中間無緣無故吃一票嗎?


我覺得應該每間雜誌一齊入股,提供內容有得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