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申聘總監 被議員質疑
1 :
GS(14)@2017-01-05 08:11:07【明報專訊】政府班子年中換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擬為金發局秘書處,在財經事務科增設行政總監一職的事項,昨日在立法會上討論,惟因金發局在政府班子換屆後,會否繼續存在受到議員質疑。
政府擬為金發局秘書處在財經事務科開設一個非公務員行政總監職位,為期3年,職級相等於首長級薪級第2點(D2級),負責協助金發局主席及領導秘書處,事項昨日在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上討論。
立法會議員陳志全表示,由於金發局是現任政府成立,故若現時批出職位,但在政府換屆後,該職位甚至整個金發局是否仍然存在,均有疑問。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劉怡翔表示,本屆政府成立了有關機構而市場亦支持,故希望開設有關職位以讓金發局秘書處能順利運作。不過他亦稱,若下任政府對金發局有何看法或作改變,亦有權作出適當處置。金發局在2016年3月底止年度開支約400萬元,但未包括由政府借調的4名公務員,及分別從證監會、金管局及貿發局借調的職員的開支。1名D2級官員的年薪約200萬元。
D2級官員年薪約200萬
另外,金發局上周發表了一份有關改革本港稅制的建議,金發局成員葉招桂芳指,本港法規環境較其他市場相對友善,而且本港更應把握英國脫歐的機會,吸引更多以倫敦為總部的金融機構來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66&issue=20170105
金發局倡改稅制吸外資
1 :
GS(14)@2017-01-06 02:06:05【本報訊】為提升香港記賬中心(Booking Center)地位,金發局發表報告提交多項建議,包括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稅務扣減措施與銀行睇齊,以及將利潤來源地及離岸徵稅以50/50形式分攤等等。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服務業稅務主管合夥人、金發局拓新業務小組召集人葉招桂芳昨日與傳媒茶敍時,指現時國際資本規則、合規措施越來越嚴,加上英國脫等震盪,香港應抓緊機會改革稅務,吸引外資。葉招桂芳指,現時受金管局規管的銀行,就其利息支出可以扣除課稅,不過證監會轄下的持牌機構則未有相同待遇,建議應該睇齊;此外,金管局與證監會同樣有資本要求,不過證監會旗下持牌機構,若果發行監管資本證券,卻未能如銀行一樣扣稅,建議實行同等待遇。
葉招桂芳未有量化上述措施的實際得益,但相信現時以香港為記賬中心的金融機構為數不多,對於財政不會有大影響,但能夠減免機構成本,吸引機構來港設記賬中心,甚至吸引分析員、交易員駐港。報告已交予證監會考慮。此外,現時有金融機構被政府過量徵稅,舉例有券商在港投資一項證券,同時在海外市場透過買入期權對沖,最後結果是香港賺錢、海外蝕錢,而根據現時條例,稅務局不會計入海外虧錢因素,經營環球交易的金融機構被過量徵稅,建議透過50/50形式攤分較公平。最後是關於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BEPS)或會於今年立法,以防止跨國企業將賬目計入徵稅較輕的營運地,例如愛爾蘭及盧森堡,不過葉招桂芳認為,現時就賬目交易運作並不清晰,建議政府提供更清晰指引。此外,本港尚有幾個頻繁往來國家,尚未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例如澳洲、印度、菲律賓、新加坡、台灣、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議加快進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5/19886936
金發局倡政府設Fintech辦事處
1 :
GS(14)@2017-05-13 01:17:00【本報訊】金發局昨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應由政府設立金融科技辦事處(Fintech Office)加以監察、支持和協調金融科技策略。現時金管局設有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Fintech Facilitation Office),證監會及保監處分別設有金融科技聯絡辦事處。金發局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李律仁指出,並非因為各本港監管機構就金融科技發展各自為政,才有這個建議,而是各監管機構需要橫向協調,並加入業內人士、專家積極參與,「例如KYC(認識你的客戶),香港每個監管機構、不同地區都有唔同做法,其實可以討論下。」李律仁指出,建議並非希望取代各個監管機構金融科技部門,每個監管部門專注自己監管範疇才有效益,但同時要橫向發展。至於新設的辦公室會否與既有架構或政策重叠?李律仁指是不可避免,但對於金融科技發展有益處,例如能多角度觀察事件,帶來新的思想衝擊。他指出新設的辦公室由誰領導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效果良好,「方法好多……例如由創新科技局牽頭,但目前未有定案。」此外,金發局亦建議政府設立發展分佈式分類賬技術(DLT,即區塊鏈技術)的牽頭部門,並由學界和業界組成諮詢小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0/20016488
金發局:盼新特首畀多啲資源
1 :
GS(14)@2017-05-17 22:35:31【明報專訊】金發局由梁振英一手策劃同促成,?家政府即將換屆,好多人都關心金發局嘅未來。但主席查史美倫噚日就話,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金發局有貢獻,會繼續做落去,仲期望金發局喺佢政綱提到嘅「金融領導委員會」中發揮作用。
冀成法定機構 運作更順暢
雖然傳聞話佢係財政司人選之一,但史美倫就話會擔任金發局主席至2019年任期屆滿為止。咁係咪即係角色不變?但史美倫唔希望一切照舊,因為佢唔滿意?家金發局嘅資源太少,呼籲下屆政府要投放多啲資源咁話。
另外,史美倫又向小琴埋怨,金發局過往寫咗唔少報告,提出過好多建議,但政府喺落實方面,似乎效率欠奉。佢又希望金發局可以成為法定機構,「財庫局應該向呢個方向諗」。雖然成為法定機構唔代表工作性質有變,但佢話,至少可以令財政來源更清晰、資源更多同運作更順利。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76&issue=20170517
金發局:有些建議被抄橋
1 :
GS(14)@2017-05-18 01:09:15【本報訊】金融發展局主席查史美倫昨日與傳媒茶敍時表示,多年來發表多份關於本港金融發展研究報告後,都會給予政府參考,但發覺政府在執行上可以做得更好,因近年有些好建議,反被其他地方率先複製,落實速度理應可以更快。
朝向法定機構發展
查史美倫舉例,早年建議放寬有關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部份規定,以及減低本港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稅項等,都被其他地區率先模仿,令到她曾經考慮是否應該停止公開報告,但認為本港是透明度相當高的社會,所以仍然希望公眾參閱。至於新一屆政府上台後,會否令金發局角色轉變,查史美倫指,始終落實政策角色是由監管機構執行,但模式會否有改變,她說:「有都未講得。」至於林鄭月娥參選前曾言會成立金融領導委員會,金發局亦會加入並與其他監管機構平排,她僅指出做法會令溝通暢順。查史美倫表示,未來金發局應該朝向成為法定機構發展,但強調取決於政府,即使成為法定機構,對現有運作亦無改變。她說,成為法定機構好處是財政來源清晰,壞處則是立法時間太長,但仍須進行。她又說,過去幾年金發局由不同機構借調人手,但長遠無持續性,呼籲新一屆政府若認為金發局有實質性貢獻,應該提供足夠資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7/20023831
金發局倡私募基金投資香港公司免稅
1 :
GS(14)@2017-08-02 06:11:48【本報訊】香港為吸引海外私募基金落戶香港,早前已准海外私募基金投資離岸私人公司免稅,反而投資香港私人公司,或有實質業務的非香港私人公司,就不獲免稅,即使投資組合內只有一項香港投資,全個基金均不能免稅。金發局倡將投資香港公司一視同仁豁免徵稅。金發局發表報告,建議將涉及香港公司、香港業務的私募基金投資均予免稅,但持有大量香港住宅物業者除外。金發局招新業務小組召集人葉招桂芳解釋,由於住宅屬敏感行業,因此提議仍然將之撇除出免稅清單之外。金發局亦建議,免除現時一項香港投資已可污染(Taint)全個基金免稅豁免的做法,若持有不符合免稅資格的投資逾2年,從中所得的利潤應視為資本增值,意味不必繳納利得稅。葉招桂芳指,政府近5年曾幾次就促進離岸私募基金來港而修改法例,但私募基金來港未見顯著上升,故希望進一步為私募基金鬆綁。被問到為何當初政府不將投資香港公司納入免稅之列,葉招桂芳表示2013年時政府似「比較難接受」,及至2016年發出實務指引,明確表示即使基金內只有一項香港相關投資,亦令全個基金不獲免稅,「情況好嚴峻」,故希望現屆政府推動修改做法。一同負責報告的金發局拓新業務小組成員、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副主席雷約翰(John Levack)亦指,現時為吸引私募基金而做的免稅措施「差少少就有用」,引述4年前研究,指香港新股當中有約四、五成在上市前都有私募基金或創投基金投資,而IPO亦是私募基金將投資變現的重要出路,因此他希望有更多鼓勵基金在香港管理、決策的措施,對保持香港成為具吸引力的上市地有重要影響。現時港交所(388)就設立創新板、吸引初創新經濟公司上市,雷約翰表示支持活化香港市場、吸引科技公司上市,而鼓勵私募基金落戶香港,亦與創新板互有協同效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1/20107908
集團虧損寬免稅務 金發局倡引入
1 :
GS(14)@2017-09-16 22:31:47【明報專訊】金發局昨日發表《有關香港引入集團虧損稅務寬免的建議》報告,提出稅務改善建議,以鼓勵法團集團在香港進行投資活動。報告提出,在香港引入集團虧損稅務寬免的需求,並列出不同的稅務寬免形式;又建議政府考慮容許集團以旗下某一家全資子公司的未抵免稅務虧損,用作抵消同一集團另一全資子公司的應課稅收入。
史美倫﹕提供優越營商環境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具競爭力的稅制可為企業提供優越的營商環境,容許集團公司之間轉移稅務虧損,令本港與其他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看齊,而且政府除研究推行兩級稅制之外,亦可考慮引入集團虧損稅務寬免,以推動金融服務業發展。
畢馬威歡迎金發局的建議,其香港區管理合伙人劉麥嘉軒認為,建議為實現香港稅制的現代化邁進一步,目前稅務虧損寬免制度已經過時,需要作出更新以配合本港企業需要,更重要是,香港需要不斷發展、創新,以保持其作為國際樞紐和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劉麥嘉軒又稱,現時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趨勢,是降低企業稅率並推動稅務制度現代化,以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和吸引外來投資。隨着這種形勢的變化,香港並不能單靠低稅率來保持其全球競爭力,尤其是香港16.5%的利得稅率,在國際間可能並不算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23&issue=20170912
金發局史美倫﹕擬向港府申撥款
1 :
GS(14)@2017-09-25 04:15:28【明報專訊】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在倫敦出席活動時表示,正在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討,增加金發局撥款,聘請專業人員,用作往外宣傳香港以及培養人才,但需要立法會通過,她指短期內金發局仍然會是諮詢組織的角色,獲得穩定資源的話,並無必要提升至法定組織的地位。
用於推廣香港及聘專業人才
查史美倫表示,金發局現時大部分的會員均是半職,未有足夠資源去宣傳香港金融業,「比如佔中時,就應該出去同人講金融市場不受影響」,她指新加坡在這方面做得較理想,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游說,政府做得不全面之處,金發局可以補上,以半官方式、業界聲音的角度宣傳香港金融。
稱無必要提升至法定組織
她指現屆政府願意增加向金發局撥款,而獲得立法會審批通過,則並沒有必要將金發局提升至法定機構的地位,「只要達到效果便可」,而決定權亦在政府手上。現時金發局從金管局、證監會、貿發局等機構借調人手,部分職位是每年調配,她指獲得穩定的資源對於金發局而言非常重要,又稱年初時立法會否決金發局建常設職位,理由是政府換屆後行政長官人選或有變,她指「每件事情都每5年檢討一次,香港就唔使做」。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上月已舉行第一次會議,成員之一的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表示,以往香港的監管機構各自為政,委員會可成為一個溝通平台,主要談論政策大方向,但不會干涉機構的工作,其中一項議程為金發局的報告建議有否落實,定期放在會上討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1&issue=20170923
查史美倫:推動金發局成法定機構
1 :
GS(14)@2017-10-09 03:47:07【本報訊】金融發展局主席查史美倫在倫敦出席貿發局活動時,提及她有份出席的金融領導委員會成立後,解決以往監管機構各自為政問題,在財政司帶領討論下更易達共識,並有助推動監管機構落實金發局建議。查史美倫指出,該委員會屬於高層次會議,由財政司列出討論議題,但不會談及具體細節,否則會影響監管機構運作;而金發局則是由下而上的平台,綜合業界提出的意見發表報告。
冀聘員工宣傳港金融市場
查史美倫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多撥資源予金發局,亦會思考推動金發局成法定機構,以穩定資源聘請足夠員工,可以多出外宣傳香港金融市場,代替目前不少人僅是以兼職形式向外宣傳,「我知道新加坡政府有低調去國外敲門,香港金管局有做,部份局長都有做,但唔全面,希望金發局有足夠員工去做呢項工作。」查史美倫舉例,在佔中期間的確有外國商界詢問本港政治環境,「都要有dedicated team同人解釋香港係冇事」。近來本港司法獨立遭到質疑,她指外國人並非完全不感到擔心,「好多報道偏頗,與事實不符,例如《紐約時報》之前未出判詞(雙學三子入獄)已報道,會斷章取義,又不了解情況」。她又指早前政府取消議員資格,亦遭英媒批評,「如果外國人知道詳細內容,都會覺得政府係合理,所以需要同人解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3/20161759
金發局獨立後 撥款料增數倍
1 :
GS(14)@2017-10-15 15:17:20【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到,要向金融發展局(下稱金發局)增撥資源,以強化研究、宣傳及培養人才的角色。政府消息人士昨日透露,詳細增撥資源的方法,是讓金發局成為獨立於政府的「擔保有限公司」,但由政府獲得的撥款,將較現時的預算多出數倍。金發局回應,增撥資源的建議是對金發局過去4年工作的重視,金發局各成員期待與政府和其他持份者繼續合作,加強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政府每年撥款 首年料達數千萬
前特首梁振英甫上任即成立金發局,是一個跨界別的諮詢組織。但人員一直只由財庫局、金管局、證監會等機構借調,金發局多次表示資源匱乏。政府消息人士稱,日後金發局成為獨立公司後,運作上可更靈活,並可增聘全職人員。至於財政資源方面,雖然金發局將獨立運作,但每年仍會由政府撥款。
現時金發局的財政預算為990萬元,消息人士指,獨立運作後首年度的撥款,將會達到數千萬元,是其今年預算的數倍。未來政府亦會每年向金發局撥款,有關預算將撥入財庫局的財經事務科當中。但金發局須每年與財庫局商討預算,並定期提交工作報告及帳目等資料。消息人士稱,計劃在今年11月就有關建議諮詢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目標明年底前可獨立運作。
目標明年內獨立運作 角色不變
事實上,金發局最初便曾提出以「擔保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主席查史美倫又曾經指出不排除會接受捐款,因而惹來外界批評,才成為後來的法定組織。現在舊調重彈,政府消息人士強調,把金發局獨立於政府,是為了增加其靈活性,成員的工作性質並不會改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96&issue=201710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