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撤換13閣員 「屠殺溫和派」 英內閣大換血 夏偉林辭外相

1 : GS(14)@2014-07-17 11:05: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16/18801805

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大規模重組內閣,一口氣撤換13名內閣大臣及次官,讓更多女性和年輕臉孔入閣,迎接明年大選,其中對歐強硬的夏文達(Phillip Hammond),取代夏偉林(William Hague)出任外相,令新內閣疑歐色彩大增,在野工黨形容這次改組是對「溫和派大屠殺」和準備撤出歐盟。




英國報章昨天(周二)以「內閣血腥大清洗」、「西裝男人大宰殺」等字眼,來形容這次內閣大換血,指不但規模比預期大,多名大臣更被無情辭退,連主動辭職保尊嚴的機會也奪走,其中以夏偉林辭任外相最叫人意外。



■卡梅倫這次改組內閣,遠比外界預期大刀闊斧。路透社




新內閣疑歐色彩大增

卡梅倫昨天宣佈國防大臣夏文達轉任外相前,夏偉林前晚率先宣佈辭任外相,將調任份量輕得多的下議院議長。夏偉林早已表明明年大選將不再角逐國會議員,但外界一直預期他會留任外相。卡梅倫擺出好頭好尾姿態,高度讚揚夏偉林,稱夏偉林仍是他的「實質政治副手」,明年大選競選將會倚重他。
夏文達曾明言英國如不能從歐盟取回權力,就會支持脫離歐盟,分析認為讓他出任外相,向歐盟表明了英國立場。代替夏文達出任國防大臣的法倫(Michael Fallon),亦是另一個疑歐派。卡梅倫提名的歐洲專員希爾(Jonathan Hill),也支持改革反歐盟集權。保守派內資深親歐派祁淦禮(Kenneth Clarke),卻跟內閣日益格格不入,宣佈辭去不管部國務大臣一職。






其他令人側目的變動,包括屬改革派的能源與氣候轉變國務大臣巴克(Gregory Barker)丟官,但另一方面,保守黨內右派大將、環境大臣彭德森(Owen Paterson)被辭退,另一右派大將高文浩(Michael Gove)由教育大臣「降職」成下議院黨鞭,兩人原職分別由特拉斯(Liz Truss)和莫嘉妮(Nicky Morgan)出任,顯示卡梅倫提拔多名女閣員之餘,想在黨內搞平衡。





增女閣員吸引女選民







■莫嘉妮出任教育大臣,取代保守黨右派大將高文浩。

■曾拍艷照的就業大臣麥克維伊獲提升列席內閣。

■特拉斯出任環境大臣,取代保守黨另一右派大將彭德森。路透社





保守黨現時民望落後工黨3至7個百分點,分析認為卡梅倫在這次改組增加女閣員,是想加強對女選民的吸引力,同時加強疑歐色彩,回應反歐盟的英國獨立黨近年冒起的壓力,但有保守黨議員稱擔心改組「令政府不夠中年白人男人」。
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泰晤士報》
2 : GS(14)@2014-07-17 11:05: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16/18801807

英國政壇除了左右之爭,另一戰場是對歐洲一體化的分歧。英國當年加入歐盟,是覬覦歐洲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好處,但對歐洲政治一體化卻始終抱懷疑抗拒的態度。隨着近年歐債危機爆發,令英國和歐盟的疑歐派勢力抬頭,不但引起本國政壇格局改變,也令歐洲議會格局大洗牌。





歐洲議會格局大洗牌

疑歐派強調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歷史、文化,勉強一統除了失掉國家特性,歐盟亦只會淪為龐大的官僚集團。歐債危機爆發後,歐豬五國的債務,要由德法等歐元區財政較有規律的國家承擔,而成員國要推行經濟緊縮政策令民怨升溫,疑歐派趁機凝聚力量,在5月歐洲議會選舉,英國獨立黨得票28.7%,取得22席,冠絕英國各黨,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亦有亮麗戰績,都反映極右勢力正在抬頭。






昨天當選歐洲委員會主席的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坦承,很多歐洲人已對歐盟失去信心,只有當經濟復蘇和全民就業才能恢復民眾對歐盟的信心。若沒有實質社會經濟進展,很難遏止疑歐派的極右翼勢力抬頭。
路透社
3 : GS(14)@2014-07-17 11:06: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16/18801809

16歲就一鳴驚人,夏偉林在保守黨平步青雲,雖然2001年因未能搶走工黨的執政權,要辭任黨魁,但都無損他在黨內的民望,真正絆倒巨人的,是他的親歐立場。






「歐元就像一棟沒有出口的失火大廈。」2011年,歐債危機水深火熱,夏偉林接受國內右傾雜誌訪問時,狠批推出歐元是個「集體的愚蠢決定」,不過正正因為它沒有出口,「我們就要把它搞定……很難拂袖而去」。
自此,夏偉林就成為黨內疑歐派的敵人,被黨內要員公開質疑對歐盟過於軟弱;今年1月,夏偉林無視近百名保守黨國會議員訴求,堅稱對歐盟法案行使否決權是「不切實際」,令黨內的疑歐、親歐陣營進一步分化,亦埋下今天的辭職伏筆。





戴卓爾夫人讚賞 36歲當黨魁

但撇除疑歐這個障礙,夏偉林實是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在1977年的保守黨大會上,年僅16歲的他以一口約克郡口音,發表人民希望從政府干預中解放出來的演說,觸動了崇尚自由主義的戴卓爾夫人,20年後更以36歲之齡當上保守黨黨魁。
2001年,保守黨再輸大選,夏偉林要讓賢,但繼續活躍政壇,2005年加入影子內閣,2010年獲首相兼好友卡梅倫委任為外相。據報當時保守黨之所以爭贏跟「造王者」自民黨籌組聯合政府,全靠夏偉林從中斡旋。
夏偉林任內應對過阿拉伯之春、敍利亞內戰及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等多件大事,上月亦聯同女星安琪蓮娜祖莉高調反對戰爭性暴力問題。
法新社/歐新社
4 : GS(14)@2014-07-17 11:06: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716/18801811

新任外相夏文達,是保守黨內堅定疑歐派人物,揚言英國不能從歐盟手中取回重要權力,就索性退出歐盟。






夏文達1955年生於埃塞克斯郡,跟很多政客一樣都畢業於牛津大學,修讀政治、哲學及經濟學,拿過獎學金。在地產、建築及能源界打滾多年後,於1997年保守黨慘敗淪為在野黨時當選國會議員,其後在影子內閣擔當財政事務。





爭取從歐盟手中重獲權力

2010年保守黨重新上台,他獲委任為運輸大臣,翌年接替霍理林(Liam Fox)做國防大臣,由於跟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友好,軍方內部憂慮他會協助歐思邦大幅削減國防預算,但出乎意料地,他竟公開反對大削軍費,警告這只會削弱國防能力,又採取行動讓英軍如期撤出阿富汗,低調實幹的作風贏得黨友支持。
但一談到與歐洲融合,這位疑歐派主將則擺出一副悍將姿態,去年回應脫歐公投時,就說過若要留在歐盟,就要爭取英國要重獲某些重要權力,否則寧願退出歐盟。
英國《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62

獨派更堅定 考驗蔡溫和路線

1 : GS(14)@2015-01-07 01:07:33





【拆局】坐了6年多牢的陳水扁保外就醫,將衝擊台灣政局。阿扁回家,雖不至於對還有一年多任期、聲望低落的馬英九政府構成直接威脅,但對朝野政黨各有衝擊。國民黨意在擺脫「九合一」敗局,爭取中間派支持,不過成效成疑;民進黨則面臨新一輪派系傾軋內鬥,蔡英文的溫和路線面臨嚴峻考驗。



國民黨盼吸引搖擺選民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台政治專家分析指,阿扁保外就醫對民進黨衝擊較大,或傷及黨內凝聚力或團結。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說,扁保釋會讓擁抱台獨立場的派系更堅定,這將使民進黨大部份希望走溫和路線者感到挫折失望。民進黨昨聲明將「人道」與「政治」區隔,希望阿扁家屬及朋友「讓陳前總統能有更多時間安心靜養」。黨主席蔡英文還強調:「我一直認為,政治人物的功過,應該交給歷史和人民論斷」。據悉,她亦沒有公開探視扁的計劃。台灣總統府和國民黨低調回應稱,尊重法務部決定,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希望以此加強朝野互信合作。南華大學助教王思為分析稱,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敗後同意阿扁保外就醫,期望改頭換面,吸引中間搖擺選民,而讓政治光環漸無的扁保外就醫對此會有助益。不過,深藍人士不以為然,前立委邱毅痛批馬英九放扁,不但「自失立場」,還有可能造成政局上「藍消綠長」。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6/189931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27

陳德霖:銀行信貸升幅溫和

1 : GS(14)@2015-05-05 12:59: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5/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近期股市熾熱,帶動投資者頻仍入市。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首季銀行信貸增長看似高企,但仍需計及期內集資總額是否較平常多等因素;若撇除新股上市因素,期內銀行信貸年化率按季增長約8.3%,升幅屬溫和水平,呼籲公眾不用擔心,強調銀行在新股上市、信貸、孖展等範疇的風險管理一向嚴謹。

  陳德霖昨日在立法會會議後指出,一手樓市個別樓盤近期銷情良好,但二手市場成交下跌,若要實際知道第七輪逆周期措施效果,仍需時間觀察,很視乎樓市周期往後如何演變。

新逆周期措施效果 仍需時觀察

對於市傳匯豐或有意遷總部到香港,陳德霖認為,大型國際銀行搬遷總部為重大問題,相信稅制只屬銀行考慮之一,同時銀行亦會兼顧營商環境、法制、人才等因素。對於匯豐旗下瑞士銀行涉嫌協助逃稅一案,陳德霖表示,香港監管水平高,無銀行會因監管寬鬆而來香港,相信各銀行的決定會以該行及股東利益為依歸,金管局希望香港以自身優勢吸引銀行來港,對匯豐可能搬遷到港持有正面態度。

他又提到,若亞投行開幕時需要融資,香港身為財資管理中心,可望成為平台協助亞投行,相信對香港與亞投行雙方均會有利。他表示,希望亞投行多用香港怍作平台,與人行為此接觸中,惟人行目前仍忙於籌辦創會會員等事宜,對此仍言之尚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61

國會及專家會議選舉破強硬派壟斷伊朗溫和派 歷史性勝利

1 : GS(14)@2016-03-01 18:55:31

伊朗上周五舉行自與西方達成核協議後首次雙料選舉,國會和負責選出最高精神領袖的專家會議選舉結果昨先後公佈,溫和派同時於兩會取得過半數議席,取得歷史性勝利,打破強硬派壟斷。


每8年換屆的專家會議共有88席,由於76歲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年事已高,加上近年曾接受前列腺手術,外界擔心他的健康狀況,新一屆專家會議或須選出新任最高精神領袖,因此今屆選舉尤其重要。



強硬派精神領袖落馬

結果屬溫和派的總統魯哈尼、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和另外50名盟友成功當選,取得59%議席,席數較上一屆的20席大增了一倍多,大減強硬派和極保守派的影響。由於今次是伊朗核協議後首場選舉,外界都將結果解讀為國民支持溫和派成功爭取西方取消制裁。而在專家會議最具影響力的16個首都德黑蘭議席中,拉夫桑賈尼和魯哈尼分別取得第一和第三高選票,帶領溫和派橫掃15席。三名被狙擊的強硬派代表中,專家會議主席亞茲迪,以及強硬派精神領袖兼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導師梅斯巴-亞茲迪,雙雙落馬未能連任,僅餘憲法監督委員會主席詹納提以第16名勉強搭上尾班車。



魯哈尼否認外國勢力介入

國會選舉方面,290個議席中,改革派贏得至少85席、溫和保守派得73席,合共158席佔了過半數。強硬派僅得68席,少數派宗教人士有5席,另有59席需要4月進行第二輪投票。今次選舉投票率達62%,哈梅內伊認為民主選舉在伊朗行之有效,但同時促請下屆國會要留意免避外國勢力入侵。強硬派和保守派紛指外國勢力介入今次選舉,指摘溫和派的「希望名單」實為「英國名單」,在選舉中獲英美媒體推波助瀾,質疑溫和派是否與外國人合作推倒專家會議中個別標誌性人物。但魯哈尼政府駁斥有關指控,否認存在「英國名單」,更直斥如質疑候選人名單,等同侮辱負責篩選參選人的憲法監督委員會。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0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40

中國復蘇溫和但不牢固

1 : GS(14)@2016-06-05 16:14:18

【明報專訊】近期公布的一系列中國經濟指標表明,中國經濟正處於回穩向好的態勢。被當局稱之為經濟「新動能」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與舊動力的拉鋸,也表明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的緊迫性。

內需外需投資無根本改變

以最新公布的5月PMI為例,中國經濟表現好於預期,處於穩定向好的態勢,但基礎並不牢固。

資料顯示,中國5月份PMI為50.1%,與上月持平,連續三個月位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在4月份資料疲弱觸發各界擔憂一季度企穩態勢難以延續的情况下,5月份的經濟資料顯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受到市場歡迎。

儘管如此,中國的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牢固。內部而言,中國的製造業疲弱態勢仍未改變,服務業指標儘管好於製造業,卻難言無虞。與此同時,投資與消費資料的疲弱態勢,仍未得以根本扭轉。

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復蘇態勢的複雜,也為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蒙上了一層陰影。最新公布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出口均出現下滑,預示着外需委靡的現狀仍未得以根本扭轉。

「新動能」崛起有賴改革深入

儘管如此,宏觀經濟的回穩向好態勢,為中國政府贏得了持續推進改革的寶貴時機。

在5月份赴黑龍江考察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

聯繫到此前「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上的撰文,可以預期,決策層矢志抓住這一時機,進一步推進結構改革。此舉有利於進一步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創造空間,進而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事實上,在當前國民經濟的發展中,以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為代表的新經濟、「新動能」正在持續發揮作用。在官方鼓勵下,不僅「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業態不斷升級和高速發展,工業製造當中的智慧製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也在穩步推進。這一切的未來發展,都有賴於各個層面創新的深入推進。

中央將「創新驅動」提到新高度

在制度保障層面,一份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日前發布,這一不乏新提法與新舉措的文件,將創新驅動再次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此舉表明決策層致力於打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的決心,有利於在尊重創新規律基礎上營造創新環境,有望進一步培育增長新動力。

與此同時,習近平等中央高層有關「紮紮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表態,意味着未來一段時期,對於傳統產業的改造將繼續。這一正在穩步推進的舉措,有望使中國製造業抓住提質增效、由大變強的關鍵期,順利實現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型。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99&issue=20160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654

陳永傑:新盤加價幅度溫和

1 : GS(14)@2016-09-13 00:07:50

【明報專訊】日前本港多個焦點一手新盤在兩日內沽清逾千伙,按照正常情况,發展商會加推以及加價。但筆者對新盤加價的觀感是發展商會克制及溫和,如果開價要得太盡,新盤賣不去不能起到貨如輪轉效果,反而會影響以後銷路。

「散貨」或「即牙膏」均被詬病

個別樓盤加價加推後有時會大幅加價,但計入折扣、優惠、按揭及建築期價錢等條款,整體上應不會開出太辣條件。因為發展商也像其他行業的工廠,他們都是生產貨品出售,如果滯銷,弄到叫價高開低收,形勢反為不妙。

有人覺得發展商賣樓,如果是大批出售單位就會被人指為「散貨」;如果小批量售賣慢慢加價,又被人指為「即牙膏」,真是左右做人難,非常頭痛。不過,嘴巴在別人口中,他們要甚樣說就怎樣說,發展商亦控制不了。

筆者售樓經驗所得,每個新樓盤都有本身特性,不能一概而論,別要一本通書睇到老,有些新盤要大批出售,有些要小量加推,視乎每個樓盤本身情况。

然而,發展商要達到賣樓目的,多數要以貼近二手樓價或甚至更低的價錢開售,如果開壞了頭就相當麻煩,不易成功套現發展第二個新盤。發展商與工廠相同,都是製造產品,只是工廠製造的是工業製品,而發展商所製造的是物業,目的都是變現然後再貨如輪轉般營運。

收租遠不及賣樓套現

如果發展商賣樓加價太多,不但賣樓不成,更要凍結大量資金,影響下一個發展項目,並不太划算。無疑發展商可將物業用來收租,但租金收入遠不及賣樓套現金額巨大,甚至影響到公司股價就問題更大。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72&issue=20160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80

美新職溫和 道指挫百點 分析﹕數據不冷不熱 投資市場最歡迎

1 : GS(14)@2016-10-09 01:38:23

【明報專訊】美國職位溫和增長,上月非農新增職位經季節調整為15.6萬,低於預期的17萬,增幅是5月以來最低。不過勞動參與率增加,反映更多人重返職場令失業率上升,加上工資持續增長,是就業市場持續改善的徵兆。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形容,數據「不太好也不太差」。普遍分析認為,上月數據不足以動搖聯儲局在年底前加息的決定。

有「聯儲局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昨晚的文章稱,9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排除了聯儲局11月加息的可能,但同時增加了12月會議的不確定性,12月加息仍是最有可能,但若失業率繼續上升,可能會延至明年加息。

12月加息機率升至66%

數據公布後,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下月加息的概率由15%降至9%。不過12月加息的概率由63%升至66%。美元回落,兌日圓跌0.8%至103.1,終止了數據公布前的漲勢。期金回升1%至每盎司1267美元水平,但很快又跌回1245美元附近。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1.77厘。道指早段跌逾百點。

費希爾﹕經濟增長投資水平偏低

美國上月失業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5%,預期為4.9%。投入勞動市場的人口(包括正尋找工作或有工作的成人)增加了44.4萬人,就業人口增加了35.4萬,勞動參與率增長0.1個百分點至62.9%。費希爾形容,失業率非常接近自然失業率,但經濟增長距正常水平尚遠,投資偏低,部分由於能源企業疲軟所致。

上月大部分職位類別增長遜於預期,只有專業服務上月取得較理想增長,增幅達6.7萬。「其他」類別的職位也增長1.5萬,當中7000個職位來自「個人及洗衣服務」。研究機構SouthBay Research分析稱,「慷慨」的季節調整和洗衣的「巨大」需求,挽救了上月的數據,不過此類服務職位對消費者最為敏感,波動亦較大。

12月議息前仍有兩份就業數據

市場分析機構Evercore ISI形容,非農數據「不冷不熱」,最符合交易員所需,若新增職位遠高於預期,將令加息預期升溫;若數據太差又恐消費轉弱。當前勞動參與率及失業率上升,相信12月仍可能加息,但加息路徑溫和,數據可望限制美元漲勢。BMO資本市場分析稱,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前仍會公布兩份非農新增職位數據,目前的數據仍符合利率正常化的條件。凱投宏觀首席經濟師Paul Ashworth稱,失業率在此低水平已幾乎維持一整年不變,但工資上行壓力仍比預期小。上月平均時薪按月溫和增長0.2%,按年增長2.6%,聯儲局毋須急於加息。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03&issue=20161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73

未來加息步伐料溫和 美匯回落

1 : GS(14)@2017-01-06 08:16:04

【明報專訊】美元急回,離岸人民幣高見6.78,日圓重上115水平,歐元亦反彈至1.05。分析指,離岸人民幣將大幅波動,拆息回落後,將跌見7算(即1美元兌7元人民幣),而美匯指數在101.5有支持。

上月美國聯儲局議息,委員會一致同意加息四分之一厘,是去年唯一一次加息。昨日聯儲局發表上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仍會執行溫和加息步伐。雖然與會官員認同,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令經濟有加快上升的風險,聯儲局將被迫以更快步伐加息。不過官員強調,未來政策的實施時間、規模及方式,都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未來幾年仍然較適合以溫和漸進步伐加息。

議息紀錄令市場期望美元再走強的願望落空,美匯指數掉頭回落,低見101.7,截至昨晚8時報102.3,比前幾日103的水位明顯回落。全球其他主要貨幣翻身,離岸人民幣在拆息抽高下,如有神助,一度突破6.8水位,高見6.78。日圓和歐元也見近來高位。

上商林俊泓:人幣稍後將繼續跌

上商財資業務部研究主管林俊泓指出,未來一至兩周美元將繼續下跌,主要是現在的美元價格已經反映了市場對於特朗普減稅、增加基建等措施的預期,一旦不如預期,將存在下調風險,不過,他相信美元在101.5水位有支持。人民幣的升勢主要是有拆息爆升帶來的。目前,沽空者幾乎都平倉離場,人民幣上行動力弱,上方界限大約在6.75,反而一旦拆息回落,人民幣可以見7算。

星展香港財資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則指出,抽乾流動性,央行亮出了殺手鐧,相信人民幣未來兩個月可以在6.85附近水位穩定,屆時特朗普上台對人民幣形成的最初風暴也已經過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13&issue=2017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36

哈佛博士 獲封「溫和外交官」

1 : GS(14)@2017-03-03 00:54:29

李在鎔身為會長李健熙的獨子,是三星第三代繼承人。他自幼獲李家悉心栽培,在海外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在近年父親淡出後在公司平步青雲,有指為人謙遜有禮。


娶大象集團千金後離異

李在鎔生於1968年,他在國立首爾大學取得東亞歷史學士學位後,出國到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於哈佛商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精通韓、英、日、中四國語言。1998年,他與大象集團會長千金林世玲結婚,誕有一子一女,至2009年突然宣佈離婚。他1991年加入三星電子,10年後出任常務助理,之後任經營企劃組常務。到2009年因李健熙捲入逃稅風波,他開始接觸經營業務,擔任三星電子副總裁兼客戶總監,翌年獲晉升為總裁,至2012年底出任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着手接管家族業務成為各界焦點,有指他待人友善、謙遜有禮,獲譽為「溫和的外交官」。曾與他來往的三星前高層指他「沒有階級觀念」,經常一個人旅行,亦要求公司保安不用對他行禮。不過,他亦被批評是靠身世背景上位,而非自身的商界閱歷。中央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1/199434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80

內地資產負債先縮後擴 人行稱加大匯率市場化 分析料溫和貶值

1 : GS(14)@2017-05-14 10:07:20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在第一季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未來中國將「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事實上,過去幾個月人民幣走勢平穩,分析認為人幣大跌空間不大,相信會溫和貶值,年底最多見每美元兌7.09。人行又說,上季外匯佔款下降所以縮表,4月已擴。

明報記者 余慕恩

人行在專欄提到會在下一階段「完善以市場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稱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20%,雖然近兩年兌美元貶值,但「總體來說是有序的」,其他主要貨幣兌美元亦有貶值。今年人民幣兌一藍子貨幣匯率亦保持基本穩定,指經濟基本面支持人民幣保持穩定。

人行參事﹕人幣不會大幅貶值

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稱,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在經濟基本面較好的情况下,更稱「反而認為會升值」,他又指不主張一次過放開匯率,並完全由市場決定,因為市場可能過度調整,損害經濟,應該加強預期管理,保持匯率基本穩定。

星展﹕美匯走強 人民幣有壓力

美元兌人民幣上周五報6.8995,本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錄得0.88%的升幅。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周洪禮認為,過去3個月人民幣平穩,主要是因為特朗普上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市場處於觀望態度,令美元走弱所致。他表示,在短期憂慮退卻後,人民幣走勢將反映市場情緒及供求,預計美國6月加息一次後年底前會再加兩次息,他認為匯價還未曾充分反映加息因素,美匯走強下或會為人民幣匯價造成壓力。

周洪禮認為中央政府能接受「溫和貶值」,稱輕微貶值對經濟有好處,而相信中國「GDP在第一季已經見了頂」,故需要貶值支撐,預測人民幣年底見7.09,比早前預測的7.2調高。

盧楚仁﹕走資下中央不希望人幣貶值

另外,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盧楚仁則認為人民幣會在6.865至6.91的區間橫行,他認為在企業走資壓力下,中央不希望人民幣貶值。而特朗普亦是另一個政治因素,在與習近平會面後,特朗普改變早前的強硬作風,將中國從「匯率操控國」的名單中剔除,兩人或者以匯率作談判籌碼。他相信未來央行會再發表言論穩定人民幣匯價。德銀上星期發表報告表示,在特朗普的稅改政策下,人民幣需要貶值1.8%至6.8%。特朗普計劃將美國企業稅由現時的35%削減至15%,德銀認為在稅率不變下,稅改將令美國兌中國的貿易逆差減少250億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66&issue=201705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