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商業地產:對沖基金巨頭Ackman的減持與中國商人的進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299

美國商業地產正迎來改變。對沖基金巨頭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將商業地產巨頭General Growth股票全部出清。與此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企業正帶著大量金錢沖進這個異國市場。 彭博消息稱,美國對沖基金巨頭比爾·阿克曼已經清倉所持的General Growth所有股票。 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 Inc .(GGP)是商業地產巨頭、美國第二大連鎖賣場運營商。通過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阿克曼獲利頗豐。General Growth曾在2009年申請破產保護,阿克曼將其從倒閉的懸崖邊拯救出來,並通過一系列重組令General Growth起死回生。2011年,潘興廣場對彭博表示,諸多努力終於令這家瀕臨死亡的General Growth從“6000萬美元資產翻倍成16億美元”。 潘興廣場在一份聲明中稱,General Growth以總價5.56億美元從潘興廣場資本回購約2800萬股。去年9月份,該對沖基金以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2500萬股。至此,潘興廣場已不再擁有General Growth任何普通股。 在比爾·阿克曼拋售General Growth股票的時候,中國商人正將大把投資撒向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 2013年華爾街見聞曾報道,綠地集團完成了對Forest City Ratner包含15幢樓的開發項目的70%股權。該項目是紐約20年來最大規模房地產單體項目,而綠地集團的投資規模也將是中國房企迄今為止在美最大投資。 去年10月18日,複星國際以7.25億美元收購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這是2013年中國投資者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中規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平安信托已經發起一款美國抵押房產貸款產品海盛新博,通過低價收購某些不良住宅抵押貸款及相關的房地產資產,獲取不良資產處置中的高回報。 中金公司則設立中金保德信美國房地產投資基金,將募資20億收購10-15個美國一線城市的高級寫字樓、零售商鋪與工業地產項目等,主要通過樓盤出租出售或將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上市獲取收益。 根據咨詢公司Rhodium Group的統計數據,今年1至10月中方投資者已經在美國商業地產領域投資了58.9億美元,近6倍於2011、2012年投資總額(9.6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6

索羅斯結束“大佬戰爭”:清倉JC Penney、減持康寶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634

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重奪史上最賺錢基金寶座的索羅斯在第四季度減持了兩只頗受外界關註的個股——美國零售商J.C.Penney和營養補充品直銷商康寶萊(Herbalife),其中J.C.Penny全數清倉。 這意味著索羅斯在去年年末撤出了過去一年轟轟烈烈的對沖基金多空“大佬戰爭”戰場,轉向消費品板塊。 根據本周五遞交的監管文件,2013年第四季度,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SFM)重要持倉變動如下:      ·  拋售所持的全部J.C.Penney股份,共1998萬股,SFM本是J.C.Penney第二大投資方;      ·  康寶萊持倉由500萬股降至320萬股,康寶萊去年7月曾是SFM三大持倉之一,SFM此前是康寶萊第五大投資方。      ·  大幅增持通用汽車,由上季度的128萬股增至490萬股,看漲期權由35萬份增至140萬份。      ·  新增摩根大通和花旗持倉,持股摩根大通280萬股,花旗230萬股。 去年,索羅斯旗下的量子捐贈基金(Quantum Endowment fund)斬獲55億美元,回報率達28.6%。這是該基金2009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與年末才揭曉的基金回報輝煌戰績相比,索羅斯去年一年殺入康寶萊和J.C.Penney的多空之爭其實更引人註目。 J.C.Penney數位多方離場 去年4月,在J.C.Penney首席執行官Ron Johnson離職後,投資者受到鼓舞,推升該公司股價,不久之後索羅斯買入1740萬股康寶萊股份。 四個月後,J.C.Penney的最大投資方——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領導者、知名對沖基金經理Bill Ackman要求撤換才上任四個月的J.C.Penney首席執行官Mike Ullman,還威脅如未能在找到替換的新人選,就會拋售全部持股。 但索羅斯堅定支持Ullman,持有J.C.Penney7.91%的被動股權。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索羅斯的J.C.Penney倉位都沒有改變。 除了索羅斯,第四季度清倉J.C.Penney的基金大佬還有執掌Perry Corp的Richard Perry、Hayman Capital的領導者Kyle Bass和Appaloosa Management的David Tepper。 Perry、Bass和Tepper分別拋售J.C.Penney1000萬股、560萬股和73.78萬股。 截至第四季度末,J.C.Penney的主要支持者還有持有1230萬股的Glenview Capital和320萬股的Highfields Capital。 康寶萊最大多方堅守 去年Bill Ackman在做空康寶萊時也四處受敵。 Ackman領導的Pershing Square持有11.6億康寶萊空倉,年近八旬的傳奇主動投資者Carl Icahn持有1690萬股,相當於持有12.98%的康寶萊股份。 Ackman與Icahn的對戰還一度從資本市場轉移到了電視屏幕,去年1月底兩人爆發了金融電視節目史上最大的口水戰。 去年7月底,媒體曝出索羅斯持有大量康寶萊的多頭,康寶萊是索羅斯的三大持倉之一。 Ackman身陷索羅斯、Icahn和持有康寶萊8.24%股份的另一對沖基金巨頭Dan Loeb多位多頭圍攻。 到第四季度,Icahn的持倉保持不變。 和索羅斯同樣第四季度減持康寶萊的還有Tiger Consumer Management 、Adage Capital Partners和Hayman Capital的領導者Kyle Bass。 其中Bass清倉了43.6371萬股康寶萊持倉,Tiger Consumer和Adage減持幅度分別為48%和40%,兩家機構的持股分別減至40萬股和44.1276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47

思考的碎片--20140518 管理層減持是否利空?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gqcu.html
管理層減持 分兩類公司
1.週期型公司 管理層或者大股東減持 100%利空

例證:此類公司基本在行業最景氣時IPO部分減持舊股 

理由:週期性公司三大要素  供需 效率 政府

管理層在這三者信息和判斷上都佔優勢。所以他們的減持說明問題。

2.高速發展型公司

管理層減持無法判斷利多利空

正反面例子各半。

例子 馬化騰減持騰訊 Jobs放棄期權要現金(不然Jobs早就是首富鳥)

理由:高速發展的公司 一般而言都看需求

需求,未來的需求 這是非常不穩定的 不確定的。

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解讀,管理層大股東對需求的判斷未必有多少優勢。

所以高速發展型公司 管理層減持 比較難判斷。

綜上所訴,週期性管理層增持是大利好 減持是大利空
高速發展型公司幾乎沒見過管理層增持哈
這裡多說一句非常欣賞 

@Michael8808001 的一句話 低估不是買入理由,知道低估的原因才是買入理由,和大家共勉希望抓住反轉股(週期才有反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76

開始減持股票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4.html
今日恆生指數最高造24,150點, 收市報24,141.5點, 創下52週高位, 筆者根據一早定下的策略, 恆指一升到24,000點便開始減持股票.

去年底筆者的股票與現金比例是50:50, 即係每持有100元股票, 便有100現金在手. 今年第一季筆者秉承股市越跌越要買的原則, 增持股票以致股票與現金的比例變為, 每持有100元股票, 在手現金下降至40元. 現時, 恆指已經升到24,000點以上, 筆者秉承另一個原則, 股市越升越要驚. 因此, 沽貨提升現金水平, 現時筆者每持有100元股票, 在手現金已提升至75元.


未來如果股市進一步上升, 筆者手上持股也可得益, 到時筆者可能會考慮進一步減持股票. 一旦股市逆轉下跌至吸引水平, 筆者也有充裕現金增持股票.

後記: 可能有網友唔明筆者用來表示股票與現金比例的方法:

1. 股票與現金比例是50:50, 表示100元股票, 便有100現金在手, 計算方程式是: 100/200 : 100/200 = 50%:50%

2. 增持股票(減持現金): 每100元股票, 只有40元現金在手, 其實相於股票與現金比例是71:29. 計算方程式是: 100/140 : 40/140 = 71%:29%

3. 減持股票(增持現金): 100元股票, 現金由40元提升至75元, 其實相於股票與現金比例是57:43. 計算方程式是: 100/175 : 75/175 = 57%:43%.

筆者將股票固定在100元, 現金則是浮動的, 用意令到網友容易比較現金的升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07

減持光大,增持招中基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5.html
巴黎:

筆者在14元水平減持光大,並獲連息大概35%利潤,雖然注碼不大,但能賺錢的都值得高興,這又要多謝市場先生的好介紹。

減持光大後筆者加多一倍資金在11·6水平加注招中基,招中基每次出售一些非上市的項目,總能較帳面值高,證明帳值的實心程度可信。雖然基金的管理費和ETF差得遠,但其折讓價太吸引,無理由溢價追A股ETF,且招中基在密密出售資產後現金強勁,下期派息應有增長。今早跳升6·32%至13·12,較第一注10元入貨價連息亦有36%以上利潤,第二注亦有10%+上升。

筆者早排看了一本 Joel Greenblatt 的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其中有關The Magic Formula 據說是作者20年來的操作絕招,使用這絕招長期回報率大幅度高出市場,最重要背後的邏輯非常成價值投資之理,筆者也嘗試以這Formula 套在千多支A股市場身上,先不說是否真的很Magic,但肯定節省了大量選股的時間,把千多支A股按低估程度排列,收窄分析的目標羣。能否幫助筆者進入A股市場之門仍然未可知,或者以後可以和Blog友分享。

現筆者的美股佔總資金只約30%,較年初60%下降一半,手上槍膛己上滿子彈,只等待獵物到來。A股市場會是下一個目標,說得正確一點,筆者瞄準的永遠是價值,那一個市場都只是打獵的配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13

減持光大,增持招中基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5.html

巴黎:

筆者在14元水平減持光大,並獲連息大概35%利潤,雖然註碼不大,但能賺錢的都值得高興,這又要多謝市場先生的好介紹。

減持光大後筆者加多一倍資金在11·6水平加註招中基,招中基每次出售一些非上市的項目,總能較帳面值高,證明帳值的實心程度可信。雖然基金的管理費和ETF差得遠,但其折讓價太吸引,無理由溢價追A股ETF,且招中基在密密出售資產後現金強勁,下期派息應有增長。今早跳升6·32%至13·12,較第一註10元入貨價連息亦有36%以上利潤,第二註亦有10%+上升。

筆者早排看了一本 Joel Greenblatt 的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其中有關The Magic Formula 據說是作者20年來的操作絕招,使用這絕招長期回報率大幅度高出市場,最重要背後的邏輯非常成價值投資之理,筆者也嘗試以這Formula 套在千多支A股市場身上,先不說是否真的很Magic,但肯定節省了大量選股的時間,把千多支A股按低估程度排列,收窄分析的目標羣。能否幫助筆者進入A股市場之門仍然未可知,或者以後可以和Blog友分享。

現筆者的美股佔總資金只約30%,較年初60%下降一半,手上槍膛己上滿子彈,只等待獵物到來。A股市場會是下一個目標,說得正確一點,筆者瞄準的永遠是價值,那一個市場都只是打獵的配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14

對沖基金連續5周減持 黃金多頭押註創14周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80

CFTC-GOLD-140916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本周五發布的報告顯示,9月10日至9月16日當周以對沖基金為主的大型投機者減持黃金期貨凈多頭22,954手,至凈多頭72,1871手,顯示投資者對黃金看多的意願繼續減弱。

其中,大型投機者減持持6,806手多頭,大幅增持16,148手空頭,相減得凈多頭下降22,954手,為連續第五周減持,凈多頭數量已降至6月10日當周以來最低水平,多頭比例由上周的68%降至63%。

黃金凈多頭伴隨著價格雙雙下跌,主要因俄烏局勢進一步緩和,此外市場預計蘇格蘭公投結果不會獨立,而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卻進一步升溫。

下圖可見投機者黃金期貨凈多頭數量(淺藍色柱)本周出現下降,紫色柱為商業黃金期貨凈多頭,綠線為未平倉合約數量:

CFTC-140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46

中投減持 貿易巨頭來寶大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58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考慮將持有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來寶集團股份出售三分之一左右,以此籌資最多4.05億坡元(約合人民幣19.5億元)。

中投公司是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該公司正計劃通過其獨資下屬企業出售3億股來寶股票,定價區間為1.32-1.35坡元。

2009年中投斥資8.50億美元收購了來寶集團的部分股份,目前持股接近14%(9.306億股)。此次出售可能使中投在該公司的持股降至10%左右。

來寶股份周二早盤下滑至逾四個月低點,跌幅一度達9%報1.27坡元,拖累新加坡海鮮指數下跌0.8%。(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OB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85

PIMCO大幅減持美債 套現應對投資者贖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27

144214730

PIMCO旗下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Total Return Fund 9月減持了美債,而創始人比爾·格羅斯也於當月悄然離職。

PIMCO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周四收盤,Total Return Fund資產規模達2016億美元,其中,美國政府相關債券占總資產比重為38%,8月時為41%。該基金所持的美國政府相關債券包括國債、國債通脹保值債券(TIPs),國債期貨及政府債券衍生品。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經歷前CEO EI-Erain離職、Total Return Fund基金業績大幅落後和連續數月遭贖回後,格羅斯於上月26日作出了震驚投資界的舉動——離開了其(聯合)創立了四十余年的PIMCO。

投資者現在正密切關註Total Return Fund的資產配置動向,因為以該基金的規模,任何減持或調倉行為都將對那些金融資產的價格產生影響。市場的一大擔憂就在於,格羅斯離職以後,Pimco是否會減持資產以滿足投資者贖回的需求。

9月,Total Return Fund遭遇投資者凈贖回235億美元。

GMP證券公司固定收益策略部主管Adrian Miller表示:

一只大型基金如果想要將資金從某一特定資產類別抽離進行重新配置,那麽它將會給該類資產價格帶來下行壓力。

對於那些不滿意格羅斯表現的人來說,格羅斯離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在Pimco需要讓現有的和不滿意的投資者相信,公司有能力找準方向。

Pimco官網的數據還顯示,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在該基金9月投資組合資產占比20%,與8月持平;同期,新興市場債券占比由8月的9%升至10%;此外,9月持有的現金等價物占比53%。 

除美國外,Total Return Fund 9月持有的歐元區國家、英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債券比重由8月的13%降至11%。其對美國企業債的持倉占比13%,與8月持平。

該基金年內的業績表現平平,4.1%的回報率使其落後於80%的同行。不過,從長期看,它仍然擁有優秀的業績記錄。在過去的15年中,該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6.8%,高於96%的同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27

皇氏乳業原高管親屬加速減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3152.html

張慕中原是皇氏乳業第三大股東,其今年以來與一致行動人、第二大股東任東梅已多次連續減持皇氏乳業股份,合共套現了3.71億元。

剛才披露與愛爾蘭最大的乳企IDB簽署合作備忘錄,但皇氏乳業(002329.SZ)的股東似乎對套現更為青睞。

11月19日晚間,皇氏乳業發出一紙公告稱,收到股東張慕中股份減持告知函,其於11月17日減持4.902%股份,減持後,持股比例為2.64%。張慕中原是皇氏乳業第三大股東,其今年以來與一致行動人、第二大股東任東梅已多次連續減持皇氏乳業股份,合共套現了3.71億元。

皇氏乳業相關負責人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不會對公司營運造成影響,“我們不知道他減持的原因,除了公告以外的內容,不便多說”。

皇氏乳業對外公告稱,張慕中是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累計減持了1049萬股,占總股本的4.902%,據交易平均價24.59元計算,張慕中僅當天就套現了2.58億元。本次減持之後,張慕中的持股比例將低於5%。

皇氏乳業公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張慕中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是“個人財務資金需要”,同時稱,“信息披露義務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繼續減少其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並將會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這已經不是張慕中第一次減持,在11月10日,皇氏乳業公告稱,在11月10日收到張慕中及任東梅的股份減持告知函,指在2月11日至11月10日期間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共計1069萬股,占總股本的4.995%。

公告顯示,張慕中在2月11日、11月3日與11月10日分別減持了皇氏乳業1000萬股、1萬股以及3萬股,任東梅在3月3日減持了65萬股,其中,任東梅與張慕中為母子關系。通過這一系列減持,兩者套現金額達1.13億元。至此,任東梅仍持有皇氏乳業11.93%的股份。

事實上,張慕中與任東梅本是皇氏乳業原副董事長張鹹文的家屬,張鹹文從2006年11月開始擔任副董事長,今年1月4日,張鹹文病逝,其持有的股份便由兒子及配偶繼承。在皇氏乳業上市之初,張鹹文與目前的董事長黃嘉棣一道,持有皇氏乳業大部分股份,分別是37.9%和56.85%,2009年年報顯示,兩者的持股比例為28.34%和42.5%,從2011年開始,張鹹文開始減持,直到轉讓給家屬,持股比例降至24.46%。而此後,這位高管的家屬便開始用腳投票。

2011年到2013年期間,皇氏乳業業績讓人擔憂,凈利潤年增長率分別為3.52%、-44.61%和11.9%。

雖然到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恢複較高增長,達23.79%,不過皇氏乳業所持有的現金流卻在縮減,2009年年報顯示,皇氏乳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達5.87億元,但到今年三季度,這個數字已縮減至1.13億元。

也許因此,皇氏乳業突然宣布花費十余億元跨界進入了影視業,尋求新增長點,不過此舉並沒有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

值得註意的是,張慕中及一致行動人的一系列減持正是發生在皇氏乳業不斷公布收購影視業公司的進展中。

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皇氏乳業當時憑借水牛奶的特色贏得資本的關註,但事實卻證明,水牛奶並不適合全國推廣,首先是由於消費者口味問題,其次則是水牛每生產一升牛奶需要用的飼料比普通奶牛多,因此意味著公司承擔的成本也高,加上近幾年大型的乳企不斷擴張,皇氏乳業作為區域乳企,面臨同行夾擊。

乳業專家宋亮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未來皇氏乳業要發展仍應該在乳業上狠下功夫,首先是不應該放棄水牛奶業務,深耕華南、西南市場;其次是搭上國際化班車,加快海外奶源建設與產業鏈布局;最後是在適當的機會下,堅持做低溫產品,實現區域性低溫產品的突破。

 

相關報道

伊利加碼布局大洋洲:擬20億元新西蘭新建四項目

伊利股份(600887.SH)發布一系列對外投資公告,擬在新西蘭投資20億元人民幣,用於新建奶粉、液奶、生牛乳深加工及奶粉包裝等四大項目。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