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股價暴跌近7%後反彈 或因大摩減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26

周一美股開盤後,蘋果股價突然暴跌,跌幅高達6.4%,後反彈到跌2.5%。

據彭博,這是今年1月28日依賴的最大日內跌幅。路透稱,這是10月29日以來最大的1分鐘交易量。

市場並不清楚具體原因,周一早間也沒有蘋果相關的新聞事件。但路透稱,交易員認為,摩根士丹利將蘋果股票在其戰略股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從4%下調為3%,這引發了部分拋售。

QQ圖片20141201230741

不過周一早間,其它科技公司股價也普遍下跌。納指跌逾1%,Twitter跌4.6%,特斯拉跌4.6%,Facebook跌2.8%;阿里巴巴跌4.4%。

QQ圖片2014120123481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92

漲勢到頭了?產業資本密集減持券商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34

券商股無疑是此輪A股上漲的最大亮點,但市場已經開始發出警告:一些潛伏已久的產業資本已經開始獲利了結,落袋為安。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方正、海通、廣發、國海等券商均遭到減持。

國海證券今天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廣西梧州索芙特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在12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1150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50%。

西南證券晚間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重慶渝富集團來函,截止2014年12月2日,渝富集團共收到四位意向受讓方提交的受讓意向書及相關資料。渝富集團將於2014年12月3日起對意向受讓方進行評審,並在後續20個工作日之內確定擬受讓方。

鄭州煤電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鄭州煤電物資供銷有限公司,於近日累計出售方正證券股票2887.63萬股,成交金額2.9億元,出售股數占其總股本的0.35%,可獲得所得稅前收益約1.92億元。此次處置之後,該公司還持有方正證券股票5108.72萬股,占其總股本的0.62%。

此外,南方匯通發布公告稱,其於12月2日、12月3日通過二級市場出售持有的海通證券股票150萬股,出售均價為16.3元每股,成本價為2.69元每股,影響其本年度凈利潤約2000萬元。

而之前一天,華茂股份的公告也顯示,近期,其出售所持有的廣發證券2755萬股,將增加第四季度投資收益約2.91億元。而本年度其已經累計出售廣發證券5683萬股,增加全年投資收益約4.01億元,約占華茂股份去年凈利潤的211.51%。

另外,蘭生股份近日也連續減持海通證券共計2000萬股,預計獲得利潤超過其去年凈利潤的400%以上。

據和訊網,有數據顯示,12月3日,券商信托板主力資金凈流出額達到81.9億元。如此高的凈流出額,已完全把該板塊周二凈流入額49.6億元吞噬,這意味著流入券商信托的資金巨額撤退。

12月3日一開盤,券商股延續逼空式上漲,11時04分,整個板塊大漲8.28%,似乎又要重複前一天暴漲8.94%的節奏,然而,在之後的45分鐘交易時間里,券商板塊如同“猛虎下山”,瞬間暴跌9.26%至-0.98%。而這也刺激著投資者脆弱的神經。

有分析認為,此輪上漲過程累計的獲利盤非常多,獲利了結的意願也會很強烈,出現階段性調整並不意外。券商板塊雖然繼續大漲2.53%,但短線累積的調整壓 力已在不斷增加,表現在個股上,華泰證券已完全退出漲停隊列,連續一字封板的宏源證券也在盤中數次打開漲停,短線風險正在日趨走近。

早在一個月前,就有產業資本開始大筆套現券商,遭到了機構的反對。

11月初,長江證券和國海證券均遭到股東大筆減持。當時,大智慧通訊社援引西南證券研究與發展中心業務總監許維鴻表示,“券商各類牌照放開在即,雖然個別券商潛力巨大,但行業內競爭日趨白熱”,確實個別券商的基本面也存在不小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92

減持券商大潮升溫:方正證券、山西證券再遭減持逾8億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74

QQ圖片20141207213229

券商股從7月下旬開始股價基本均已翻倍,本周隨著滬指逼近3000點,一些潛伏已久的重要股東已經開始陸續離場,在“狂歡”中選擇落袋為安,本周末又有兩家券商遭遇大規模減持。

繼12月3日公告減持方正證券後,鄭州煤電12月7日晚再度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鄭州煤電物資供銷有限公司於12月4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出售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387.72萬股,成交金額1.76億元,出售股數占其總股本的0.17%。此次減持後,供銷公司尚持有方正證券股票3721萬股,占其總股本的0.45%。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扣除成本和相關稅費後,公司此次股票減持可獲得所得稅前收益約1.26億元。目前,公司累計出售方正證券可獲得所得稅前收益預計約3.18億元。

就在12月3日晚間,鄭州煤電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鄭州煤電物資供銷有限公司於11月28日至12月1日,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共出售方正證券股票2887.6289萬股,占方正證券總股本0.35%,成交金額2.9億元。經測算,鄭州煤電可獲得稅前收益約1.92億元。

12月7日晚公告遭減持的還有山西證券,該公司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山西省國信投資(集團)公司減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12月5日,國信集團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股票4085.9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1.62%,減持均價為15.898元。就此計算,大股東此次套現金額約6.5億元。

此次減持後,國信集團還持有山西證券8.6億股,占比34.1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國信集團承諾,自2014年12月5日起,連續六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的公司股份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

近期券商股遭遇大規模減持並不是個例,如:

桂東電力已8次減持國海證券,累計拋售5575萬股獲利約5.09億元;

索芙特3次共減持國海證券5350萬股,盈利未公布;

蘭生股份五度減持海通證券共計2500萬股,預計獲得利潤超2.5億元;

南方匯通連續2天減持海通證券獲利已超過2億元;

中糧地產11月時賣招商證券賺3.41億元。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遼寧成大、吉林敖東均持有廣發證券21%股份,屬於持股券商公司中的巨無霸,並且近期還沒有過減持公告,截止周五收盤廣發證券市值1426億元,這意味著遼寧成大、吉林敖東持有廣發證券的市值均接近300億元,而周五,遼寧成大、吉林敖東最新市值分別為327億元、313億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88

退出民生控制權爭奪戰?新希望大幅減持民生A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24

港交所日前披露信息顯示,在被安邦保險取代了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以後,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投資公司選擇去年12月26日減持股份,以每股均價10.8元人民幣出售1.854億民生銀行A股,套現約20億元。減持後劉永好持股占民生銀行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

在劉永好上述減持前一天,去年12月25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當日,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保險與和諧健康持有的公司股份表決權數量為47.8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06%。加上當月安邦保險集團受托行使表決權的3.19億股,安倍系持有民生銀行表決權股份占比達到15%。

這意味著,6個交易日內增持民生銀行股份17.06億股,斥資超過174億元。安邦的表決權持股已是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劉永好持股比例的兩倍多,遠高出中國人壽、史玉柱等股東。

當時劉永好表示,一直以來民生銀行股權分散,面臨新的金融格局,“安邦大比例增持民生銀行是好是壞也想了很久”。他說,安邦與民生銀行可以在業務上互補,而且註意到安邦在其他領域的並購力度很大,同時表態可能支持安邦保險集團副總裁姚大鋒為民生銀行董事,“誰能給民生帶來價值就支持誰。”

在去年12月安邦保險的不斷舉牌刺激下,民生銀行A股走勢異常強勁,當月漲幅高達48.4%,高居銀行股漲幅榜首。在通過姚大峰為民生銀行董事後,該行董事長洪崎表示“擬與安邦深度合作”。今日民生銀行股價回落,跌幅約2.8%,一度跌落每股10.60元一線。

民生銀行,安邦保險,A股,中國股市,劉永好

民生銀行,安邦保險,A股,中國股市,劉永好

除了民生銀行,安邦保險一個月內還觸及招商銀行的“舉牌”線。截至去年12月9日,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招商銀行股份達該行總股本的10%。這是繼前年12月斥資百億元增持招行股份之後,安邦保險再度觸及舉牌線。

國泰君安銀行業研究員邱冠華此前曾指出,以存款為例,參照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對平安銀行的存款(直接和間接)拉動就不難理解,安邦亦有望對民生銀行貢獻相當可觀的存款。此外,業務聯動、業務創新亦有望產生良好示範效應。

同信證券分析師胡紅偉認為,民生銀行A股走勢如此強勁,主要還是因為安邦保險不斷在二級市場買入所推動,相比之下民生銀行H股走勢要弱得多,導致其股價低於A股三成。該股後期走勢關鍵還是看安邦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增持以及未來如何對民生銀行進行運作。

因龐雜的股東結構、股東不和的傳言及股東關聯貸款問題,民生銀行擁有被稱為中國“最吵”的董事會。

1996年民生銀行註冊時公布的股東共有59家之多。該行A股招股說明書顯示,從1999年5月至2000年9月上市前夕,該行股權轉讓記錄達到17條之多,共涉及28起股權轉讓(拍賣)行為。轉讓(拍賣)的股份數達到6.48億股。新希望集團、東方集團、泛海集團在此期間通過大量受讓股權而一躍成為持股排名前三位的股東,占比分別為9.99%、9.42%、9.42%。

作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劉永好曾於2006年7月意外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中出局,又在三年後以高達99.9343%的贊成比率重返董事會,並當選為該行副董事長。劉永好的“一出一進”將民生銀行控制權的爭奪戰暴露無遺。

日前民生銀行在股東大會上宣布,姚大鋒增補為民生銀行董事議案已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對於安邦成為民生第一大股東,史玉柱本月2日晚在微博上發表評論稱:“健特生命(史玉柱旗下公司)持有的11.5億A股民生股票,既然我公開承諾了3年不賣,就絕不會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24

六年牛市之後 對沖基金開始減持美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89

華爾街分析師建議投資者購買大型美國公司的股票,而一些對沖基金則不那麽樂觀。

在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六年上漲、標普指數連續三年上漲後,知名對沖基金CQS LLP和Passport Capital LLC減少了美股多頭頭寸。CQS LLP和Passport Capital LLC分別管理著140億美元和40億美元資產。

摩根士丹利向客戶表示,上周,對沖基金使用的杠桿跌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杠桿的降低顯示出對沖基金看好美股的情緒有所減弱。

QQ圖片20150112083808

對沖基金對股市的謹慎與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測相反,分析師認為,美股將迎來又一年的強勁增長。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華爾街策略師普遍看好美股。華爾街策略師對於2015年年終標普500目標點位的平均預期為2225點,每股收益為125.35美元。相比之下,投資咨詢公司Aksia在對200名對沖基金經理進行調查後發現,約有1/4的對沖基金經理預計,標普500指數今年將收平或者收跌。

據基金數據追蹤公司HFR Inc,2014年,股市對沖基金在扣除費用後的收益僅為2%。許多對沖基金偏好的持股都落後於大盤。以標普500指數作為標桿,這是對沖基金業自2011年來最差的表現。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鮑爾森旗下的事件驅動基金(Event-driven Fund)在11月下跌3.1%,2014年以來下跌了27%。

對沖基金的掙紮讓其大型的贊助人開始撤回投資。周五,歐洲第三大養老基金、規模達到1850億美元的荷蘭養老基金PFZW宣布,將不會再投資對沖基金,因其收費相對於回報過高。

許多對沖基金在上周美股大幅波動前就看空了美股。美國股市上周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開年。油價的持續下跌加上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促使美股下跌。在上周下半周,美股回升。目前,美股在2015年下跌不到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02

中信證券遭大股東減持100億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51

中信證券晚間公告,2015年1月13日至16日,中信有限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本公司股份合計348,131,745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3.16%。減持後,中信有限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仍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據目前中信證券A股股價,中信有限近期減持規模超100億元人民幣。

產業資本減持A股券商公司之後,大股東也開始主動減倉。12月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方正、海通、廣發、國海等券商均遭到減持。

其中去年12月9日,南京高科公告稱,12月5日至8日,公司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減持中信證券456.36萬股,減持凈利達6885萬元,超過公司2013年凈利的10%。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今日表示對45家證券公司的融資業務檢查中發現部分違規問題,暫停中信、海通、國泰君安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責令兩家券商限期改正、增加兩家券商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並對另外五家券商采取警示措施。

上證綜合指數過去兩個月大漲34%,預估市盈率約為12倍,比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高出54%,創2009年7月以來最大溢價

中信證券A股周五收報32.91元,自去年11月21日以來,其股價在近兩個月時間內已大漲約1.25倍。在此期間,券商股集體保持高歌猛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21

中國繼續減持美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64

周五,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11月中國減持美債23億美元,日本增持191億美元,中日持美債的差距縮至89億美元,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指日可待。

ustreasury-w-640,w_640

11月外資凈賣出美國國債48億美元,低於10月的凈買入5億美元。美債前三大持有國分別為中國、日本、比利時。其中,中國持有美債減少23億美元,達到1.2504萬億美元;日本持有美債大幅增加191億美元,達到1.2415萬億美元;比利時持有美債大幅減少124億美元,達到3357億美元。

treasury20150117

回顧上月數據,10月中國大幅減持美債136億美元,持美債量創2013年2月新低。美債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增持美債6億美元。

中國大幅減持美債,部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美債吸引力下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26.16,連續7個月上漲並刷新歷史新高。

近幾個月,中國和日本持有美債量的差距在縮小。11月中日持美債的差距縮減到僅89億美元,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指日可待。

TIC報告還顯示,美國11月國際資本凈流出63億美元,10月數值從凈流入1784億美元修正為凈流入1795億美元。美國11月長期資本凈流入335億美元,10月為凈流出14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報告原文見鏈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34

中信證券大股東:減持為正常經營決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17

中信證券1月19日晚間公告,公司大股東中信有限對於內幕交易質疑,表示:本次減持中信證券股份的行為系正常的經營決策行為;關於中信證券融資融券業務受到處罰的情況,中信有限於1月16日收市後從公開渠道知悉,事先並不知情。

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2015年1月13日至16日,中信有限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本公司股份合計348,131,745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3.16%。減持後,中信有限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仍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據目前中信證券A股股價,中信有限近期減持規模超100億元人民幣。

而1月16日收市後,證監會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檢查情況,提及中信證券等3家證券公司存在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的問題,對這3家證券公司采取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市場因此質疑中信有限有可能事先知曉中信證券上述處罰結果而對其進行減持。

對於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中信證券對媒體表示,公司已經針對處罰結果做出了如下措施:一是暫停新開立信用賬戶三個月;二是從1月16日開始不允許有任何新增新的合約逾期,距合約到期兩周前會提醒客戶及時了結合約,到期未了結會執行強制平倉;三是春節前完成老的逾期合約的清理;四是,認真整改,今後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形式的業務違規。

以中信證券為首的券商板塊周一出現集體跌停。

03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005

機構投資者頻繁減持 銀行股怎麽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21

中國銀行業再次迎來減持潮。

繼社保基金減持工行之後,卡塔爾投資局也於1月底減持農行股份,同時彭博曝出恒生銀行正在考慮出售興業銀行股權。

周一,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工商銀行主要股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月27日在場內減持4570.2萬股H股,套現約2.62億港元,成交均價5.74港元。減持後持股約86.64億股,持股比例9.98%。

周二,港交所資料顯示,卡塔爾投資局於1月29日減持2640萬股農業銀行H股股份,每股平均售價3.86港元,套現1.019億港元,持股量由15.03%降至14.95%。

彭博新聞社周二也引述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恒生銀行正在考慮出售所持興業銀行約10.9%的股權,市值約48億美元。興業銀行第一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應將接手部分股權,以鞏固其大股東地位。

股東接連拋售,銀行股似乎成了“燙手山芋”。目前,投資者對銀行板塊最主要的擔憂集中於資產質量風險,尤其是逐步攀升的壞賬率。

中國銀監會1月發表聲明稱截止到12月31日,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29%,第三季度數據為1.16%。單季度壞賬增加0.13個百分點,為2004年以來最快。包括政策銀行在內的整個銀行業金融系統壞賬率為1.64%。

普華永道近日也發布《2015年中國金融及銀行業展望》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末中國的商業銀行業不良貸款總額上升36%,達到7670 億人民幣,是四年來的高點。預計2015年不良貸款上升的趨勢將持續。

不過,盡管壞賬節節攀升,機構和分析師卻依然看好銀行股。申銀萬國在最新報告中繼續堅定看好銀行股,給出“超配”建議。申萬認為,銀行的資產質量風險已基本反映在股價中

“目前銀行板塊目前對應 0.82 倍 2015 年 PB,遠低於 2008 年以來歷史平均 1.13 倍的 PB 水平。從 AH 溢價來看,港股平均折價 21%。銀行 PB 折價和超額撥備所隱含的 2015 年不良率為2.9%,而根據我們的情景假設,即便是最差的情景下,平均不良率也僅為 2.2%,因此市場的擔憂有些過度。”

申銀萬國進一步指出,由於經濟基本面疲弱,政府的寬松政策將會持續下去,銀行作為與流動性關系最密切的行業,有望取得相對收益。銀行板塊將會持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估值修複,尤其是中小銀行表現將優於大銀行。

瑞信在1月底的2015年中國銀行業展望中也給出了相同的觀點。瑞信認為,積極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對資產質量擔憂的減輕將會推動銀行業估值的進一步修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45

大佬也玩怕了 Dan Loeb減持應對市場大幅波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92

Dan Loeb

美國對沖基金大佬也玩怕了。

對沖基金Third Point創始人Dan Loeb周一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由於市場波動變大,公司已經縮減持倉。

Loeb稱,進入今年以來的25個交易日中,已經有22個交易日的單日漲跌幅超過1%,2015年市場震蕩還會加劇。

這家管理著13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去年業績平平。

Loeb在信中坦言,他領導的旗艦基金Third Point Offshore去年收益率為5.7%,旗下另一個基金Ultra Fund收益率為6.8%:

當去年波動加大的時候,因為我們過於自信,我們凈暴露(Net Exposure)太高,時間太長。結果,在去年五次大幅下跌時,我們蒙受損失,還錯失了低價買入股票的時機。

凈暴露是指凈多頭占總投資的百分比減去凈空頭占總投資的百分比,凈暴露高表明基金經理非常看多市場。顯然,Third Point去年判斷失誤。

Loeb把目前的市場稱為“鬼屋”,還在信中列出令市場不安的幾大因素:

1. 盡管油價下跌,全球經濟增長仍然乏力。

2. 瑞郎與歐元脫鉤,一夜暴漲15%。

3. 從日本到歐洲的貨幣貶值,使美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承壓。

4. 美聯儲加息時間難以預計。

5. 歐洲崛起的平民主義和反緊縮左翼令市場對所謂的“聯盟”喪失信心。

6.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7. 中東局勢混亂。

8. 美國在國際舞臺上顯示出缺乏領導力,不願為在海外推行民主做出決定性行動。

Third Point曾在2012年抄底希臘主權債,獲利近5億美元。Loeb表示,希臘如果不能與債權人達成共識,國內流動性將在下個月初承受巨大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