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瑞士央行宣布放棄維持三年的瑞士法郎對歐元匯率下限,導致瑞士法郎匯率出乎市場預期猛漲。瑞士法郎一場“海嘯”使多家全球外匯券商集體爆倉,不止一家華爾街投行損失過億美元。彭博報道稱,一位久經沙場的對沖基金業大佬也栽了,旗下管理資產8.3億美元的基金因瑞士法郎大漲幾乎損失全部投資資金,將要清盤。
知情者向彭博表示,這只對沖基金Global Fund隸屬對沖基金經理Marko Dimitrijevic領導的基金公司Everest Capital。該基金公司專註於投資新興市場,旗下七只基金管理資產合計約22億美元。彭博報道介紹,Dimitrijevic此前至少經歷五次新興市場債務危機,可謂久經沙場仍屹立不倒的“老將”。
Global Fund基金是Everest Capital成立時間最久的基金。彭博援引一份客戶報告的數據稱,截至去年12月底,Global Fund基金管理資產約8.3億美元。上述知情者稱,此次清盤源於該基金此前押註瑞士法郎匯率下跌。
雖然Dimitrijevic本人未回應彭博以上消息,但本輪瑞士法郎意外大漲引發的巨虧並非業內鮮有。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已提到,多家華爾街投行和券商因本輪瑞士法郎匯率意外急劇上漲面臨巨虧:
巴克萊虧損數千萬美元,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損失1.2億美元,德意誌銀行虧損1.5億美元,花旗損失超過1.5億美元。
另據彭博報道,此次損失2.25億美元的福匯集團(FXCM)獲得了投行Jefferies集團母公司3億美元救助貸款。
華爾街見聞文章還援引數據解釋為何本輪瑞士法郎的“海嘯”釀成華爾街“血案”:
此前投資者大量押註瑞士法郎匯率下跌。截至瑞士央行宣布上述決定兩天前,投資者押註瑞士法郎對美元走低的凈空倉市值達32.4億美元。瑞士央行取消匯率下限的決定一經公布,瑞士法郎對美元匯率應聲猛漲,漲幅高達21%。瑞士法郎的巨量空倉因此面臨巨額損失。
瑞士央行公布上述消息當天,瑞士法郎對歐元上漲接近28%。美聯社報道將如此幅度的波動形容為“像見到哈雷彗星那麽罕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本地老牌家族沽售磚頭,被譽為樓市見頂指標不無道理,九七前何東後人何鴻章出售布力徑大宅,傅老榕家族摸頂賣富麗華酒店是經典;至早前山頂何東花園以七十億易手,其實老家族後人繁衍,各有各睇法,見磚頭價飛升,點會唔牙癢癢,梗係想沽貨分錢啦 ,好似舊年起頻頻標售物業嘅福利集團,已沽售數十億貨,一幢幢咁賣,家族以前立法局議員何世柱為首,共有十兄弟姊妹,個個有番咁上下斤兩。原來去年九月通過特別決議,將福利地產申請自動清盤,透過一太,不斷標售旗下物業,旨在分錢,連伯爺何耀光喺南灣道嘅大屋都賣埋,所以好多地產經紀都好留意富豪爭產、族人反目嘅新聞,分分鐘有大生意做嘛! 南灣道這幢大宅建於五十年代,何家持有逾五十年,去年以八億賣出。(陳浩樂攝) 「香港人血液有水貨基因」 作為水貨車鼻祖,富利堡老闆黃毅力最有資格回應:「香港人有水貨基因係事實,但睇你點演繹,香港人不嬲都係機會主義者,邊度有錢搵就去邊,香港直頭係水貨之都,七十年代日本仔來香港掃勞力士,我哋叫佢做羊牯,八十年代到台灣人來掃話佢財大氣粗,九十年代歐美人士來掃名牌貨,二千年打後韓國加埋強國人殺到。我哋都去日本藥房掃貨啦,我都有樽日本感冒丸傍身!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往香港政府採取積極不干預政策,家陣搞到買兩罐奶粉都要坐監,真係唏噓!」 唔好衰俾人睇 喺花旗,星巴克宣布,未來十年會用兩億五千萬美元幫員工攻讀網上大學學位,所有員工皆可受惠。其總裁預期起碼有兩萬五千名員工因而得到沙紙。可惜佢哋嘅香港員工冇行吖,否則點會搞出張咁嘅告示呢!香港人加油,千萬要爭氣,唔好衰俾人睇吖! 中環寸嘴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是各大有名食肆之VIP,喜歡研究已故及城中有錢佬對食之喜好,強調「貴」唔等如識食,自詡分享食經乃是提升讀者之水平。 無能廁所 唓!湯文亮轉倉去買中隻港交所就話係股神,八十億股票個倉,有幾多係佢家姐嘅先?買實股算咩股神呀?炒股梗係刀仔鋸大樹,唔好話我認叻,好似平保咁,舊年聖誕節前已升咗一輪,我喺七十八蚊左右,knock out(甩)咗我啲accumulator,再將賺到嘅去買平保嘅call option,咁平保一路升我都有貨喺手,家陣我又做咗decumulator,一百三十三蚊沽平保。講住咁多先,同你啲讀者分享咁多我又冇錢袋嘅。股市暢旺,名牌食府人氣都旺咗,呢個禮拜即管試吓近日好多鱔稿都寫嘅「禮賓傅」,用前特首個廚作招徠,標榜懷舊菜式。唔知係咪股市好,想試佢啲貴嘢都無貨,話賣晒喎!點咗鵝肝蝦多士、特首炒飯、老少平安、和牛炒四季豆,嘩,一個字:鹹得無道理,我估個廚以前喺特首府,煮慣俾啲老嘢食,老人家味覺退化,唔加鹹無味!食完呢餐晏,條脷揦住,我估塊超鬆脆嘅蝦多士,落咗唔少發粉呀。名牌食肆梗係要用吓個廁所,基本上𠌥低身個八月十五就貼住道門,最「渣」嘅係,傷殘人士廁所個英文——DISABLE都串錯字,無咗個D呀——DISABLED;呢個廚話晒喺特首府揸過鑊鏟,招呼過曾爵士,點解英文咁水?DISABLE可以話人係「無能」,男人入廁所撞到個咁屎嘅英文,特別敏感,「禮賓傅」賣懷舊菜式啫,哈,連英文都懷舊埋嘅! 億萬磚頭冇老婆名 英皇娛樂酒店嘅CEO余永焯,近日頻頻出手買豪宅,繼年初掃入三伙紅山半島,近日又幫襯新地買赤柱村道五十號,澳門賭場開放逾十年,英皇楊發大達,連佢馬仔都豬籠入水,難怪杜琪峯愛將黃卓玲○九年閃電下嫁呢位億萬打工皇帝,雖然為第三任老婆,似乎腳頭唔錯,婚後,老公單係炒賣物業就賺三千五百萬,手持無按揭嘅貨,未計升值都有億半,不過物業見唔到黃卓玲個名囉 ! 金牙大狀講嘢開水炮好過掟氫氣彈 監警會成員關治平認為對付示威者,開水炮好過開槍。佢係葉劉匯賢智庫嘅黨友,葉劉出身保安系統,關生加入佢嘅黨,認同其女強人作風,殆無疑問。關生個人資料透露,佢興趣之一係射擊,同葉劉肯定合晒何尺。按關生開水炮好過開槍嘅邏輯,開槍肯定好過掟手榴彈,掟手榴彈好過出迫擊炮,出迫擊炮好過投擲燃燒彈,投擲燃燒彈好過掟中子彈,掟中子彈好過掟氫氣彈,掟氫氣彈好過一鑊熟、冚家剷。究竟你想做乜先?古語有云,割雞焉用牛刀。班人上街示威啫,又唔係要同你死過,使唔使一嘢就話要開槍啊?恃住庫房有錢,警察武備不斷升級,莫非真係想逼到班人作反為止? |
面對極端行情,成立3年多、收益率超10倍的知名私募管理人——清水源,如今卻爆出多只簽訂止損條款的產品達到爆倉線或穿倉。
按清水源的說法,目前全行業設止損產品發生踩踏,旗下多只產品爆倉。
對於清盤,清水源給出的原因是:政府利好政策頻出,不敢減倉而高倉運行。
報告摘要
1、因凈值低於0.7止損
2、簽訂止損條款產品基本達到爆倉線或擊穿
3、有設置止損線的產品都在踩踏
4、政府利好政策頻出,不敢減倉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微信號)記者獲得的一份清水源通知第三方機構清盤相關產品投資者解釋會會議紀要顯示:
1、爆倉的產品形態是哪一類?
清水源:公司部分產品與相關渠道簽訂了止損清盤協議,凈值低於0.7止損。
2、目前多少只產品爆倉?
清水源:有簽訂止損條款的產品基本都達到爆倉線或擊穿。需要待今日估值清算後,才能確定有多少只產品需要進入清盤溝通環節。相關清盤方案需要本周末商討後與各渠道和投資者再敲定。
3、目前市場情況是什麽?
清水源:市場現在就是踩踏事件,不僅僅清水源一家,有設置止損線的產品都在踩踏。由於資金規模龐大,自營資金已無法承受補倉。由於一家公司的多產品的策略基本一致,因此一支產品清盤拋售股票會導致內部多只產品踩踏,蔓延到多只有止損線的產品,甚至蔓延到市場上。
4、投研與風控為何不分離,這次極端事件下風控是怎麽操作的,為何不通知減倉或采取股指期貨對沖?
清水源:公司認為投研本身就需要帶有風控意識,而極端事件超出了風控的預計。在極端事件下,政府利好政策頻出,不敢減倉。團隊的特長在於擇時選股調整持股結構,在過往牛熊市中均是有效的,本次極端事件下,團隊依然采取了最擅長的調結構方式,在26號依然高倉位,未減倉,而是將持股從創業板轉至國企改革相關板塊,但是策略失效導致凈值不斷被擊穿。整個6月份,在5000點-5100點時,團隊有進行減倉,但528行情結束後認為市場恢複單邊牛市,若貿然做空風險會很大,所以沒有做空也沒有減倉。
5、目前持有清盤的產品的客戶是否可以轉至不設止損線的其他產品中?
清水源:需要本周末團隊商量出幾種關於清盤的方案後,再與渠道和客戶商定。
6、團隊實際能力可管理的資金規模有多大,目前有多大?
清水源:團隊實際管理能力在30億左右(有客戶問:但是招行的產品發行就有30億,你們怎麽管。他們答:招行的沒有設止損線)。
A股這波超級股災又將消滅多少位投資大佬?
在股市一路暴跌過程中,私募爆倉的消息也甚囂塵上,其中,最為引發市場關註的就是此前頻頻傳出的私募大佬葛衛東爆倉的消息。
7月8日午間,上海混沌道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司網站和微信公號上發布澄清公告,並指出旗下產品不設清盤線。
爆倉系謠言,產品不設清盤線
混沌道然資產在當天的澄清公告中指出:
“1、網傳混沌價值二號30億被強平純屬謠言。混沌價值二號總規模為28.21億(部分倉位投向期貨市場),該產品不設平倉線,凈值雖有一定回撤,但仍運作正常。我司旗下所有產品都運作正常,我們將繼續正常公布產品凈值。
2、網傳葛衛東先生期貨賬戶爆倉、欠銀行90億元、生病入院等純屬謠言,葛衛東先生資產狀況良好,身體健康,仍將繼續為廣大投資者服務。
以上不實傳言嚴重詆毀了我司的商譽及葛衛東先生的個人名譽。值此市場劇烈動蕩之際,惡意造謠者妄圖擾亂市場和人心,我們對造謠者表示強烈譴責,並將通過司法手段追究惡意造謠者的法律責任。望廣大客戶以常識辨別是非,不傳謠不信謠,堅定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也試圖聯系葛衛東本人,但並未能得到回複。
一位曾經代銷過混沌價值二號的產品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混沌價值二號的確沒有設置平倉線,但是產品凈值有一個0.7元的警戒線,觸及警戒線會向客戶提示風險,但不會強制平倉。
據了解,該產品在2015年6月8日成立,截至7月3日,產品最新凈值為0.793元,虧損幅度為20.7%。
除此以外,混沌道然資產旗下幾只老產品凈值也出現了大幅回撤,其中回撤最大的是混沌價值一號,該產品6月5日的凈值為4.1603元,而在7月3日,該產品凈值已經回落至2.1304元,幾近腰斬。這也是爆倉等等謠言傳出的主要原因。
大佬極力看好A
上述產品經理表示,混沌價值二號主要投向A股市場,當時葛衛東對A股市場十分看好
在一份產品說明當中,還附帶了混沌道然資產當時的市場觀點,當中就指出,“中國A股市場自08年從6124點的歷史高位回落至1849點又上行到目前的4300點,已有7年時間,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有了足夠的擠泡沫的過程,雖然當前經濟形勢仍顯複雜多變,但總體而言股市投資的風險還可控,而隨著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及降息周期的到來,資金擠出效應極大的推動了股市的上漲,而制度改革紅利還會深刻影響股市的發展,A股已經進入牛市通道。”
此外,對於產品發行的時點,混沌道然資產則認為“經濟持續低迷,時間和空間上已足夠緩沖,系統性風險並不大,且經過前一段資金杠桿推動的大盤修複性行情,已經帶動起市場人氣,制度變革將帶來上行的契機,目前還是投資布局的好時機。”
而葛衛東在4月21日也曾發微博,極力看多市場。他在微博中指出“這輪股市能漲多高,我不知道,只知道會很高!很高!6124絕對不是頂,我們的政府把底牌露了,所以上漲的速度也會很快,踏空的人會很難受!要堅持不被震出來也很難!祝大家抓住這個戰略機會發大財。”
上述產品經理則表示,葛衛東今年以來尤為看好A股市場,重倉操作才會導致這麽嚴重的回撤。但是葛衛東的產品均不設清盤線,目前看來凈值也還是在可控範圍內,即便遭遇大幅回撤,以其以往的投資風格來看,一般不會輕易減倉,應該還會“死扛到底”。
有今天晚上6時11分,公司宣佈在溢域有限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呈交有關將本公司清盤之呈請,並排期在12月2日聆訊。
另外,根據管理層提供之資料,發現公司的帳目銀行餘額和在銀行實際的金額不同。這所有都證明了筆者推斷,這家公司造假數是正確的。經過多年的懷疑和堅持下,筆者的耐心終見證實,覺得高興。
其實近來明目造假的很少,雖然今年筆者估計有5家造百信藥業(574)、時間由你(1327)、彩客化學(1986)、中國綠寶(6183)、天韵國際(6836)比較明顯地造假數之外,以及一小堆充大業績的股票外,其實如果股價低一些的話,有小部分仍有可取的價值的。如有時間,必作逐文解釋。
筆者最近私人時間繁忙,所以產量較低,或有短期脫稿情況出現,敬希見諒。
國內首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TF)清盤事件塵埃落定。
長盛基金10月13日公告稱,長盛上證市值百強ETF(510700,下稱“上證市值百強ETF”)份額持有人大會已於2015年10月12日審議通過了《關於上證市值百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終止上市並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由此,國內第一例ETF退市落定,自2015年10月14日起,上證市值百強ETF進入基金財產清算期,不再接受投資者提出的申購、贖回申請。
這並非今年第一起公募基金清盤事件。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自8月份以來,這只國內第五只清盤的公募基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業人士看來,基金清盤正變得日益正常,未來一段時間倘若市場環境不發生變化,清盤案例還會增多。
為何要清盤?
上證市值百強ETF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基金資產共計2041萬元,基金份額621.3677萬份,其中,第一大持倉機構中信證券持有299.4萬份,占比48.19%。
根據2004年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當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公司可申請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是否清盤。
“從行業巨頭匯添富主動申請迷你清盤後,業內對公募基金清盤的看法偏向正面。在市場化運作的前提下,剝離壞資產、無需顧及產品線豐富的虛名,這本身並不是壞事。”一家公募基金華東區渠道銷售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對基金而言,這類迷你基金就是壞資產,繼續存續只會讓基金公司倒貼更多的錢進去,所以它們根本上不願意讓這塊業務持續虧損下去。
基金中報顯示,整個上半年,上證市值百強ETF帶給長盛基金的直接收入——管理費用僅為5.3552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0萬元下降明顯。半年5萬多的收入,與基金經理動輒百萬年薪相差甚遠,也遠遠低於支付給研究員以及相關員工的薪酬部分,甚至連指定媒體上的信息披露費用都不夠。
另一方面,業績考核也是ETF清盤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眾多周知,ETF這類指數基金的考核並非是絕對凈值增長率,而更看重與業績比較基準的跟蹤度。
上證市值百強ETF中報顯示,以追求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超過0.2%,年跟蹤誤差不超過2%風險目標。而中報顯示,該基金上半年日均跟蹤偏離度絕對均值0.17%,符合目標要求,但年化跟蹤誤差達到2.3%明顯超標。對此,長盛基金稱,產生偏離的主要原因為成分股分紅,日常運作費用以及替代性策略產生的差異。
然而,對投資者而言迷你ETF因流動性限制,一定程度喪失了跟蹤指數的功能。10月14日,民營ETF在市場下跌中仍取得了2.3%的漲幅,遠遠超過深證民營ETF基準0.53%的波動;同日,金地ETF大跌2.9%,而它跟蹤的國投瑞銀滬深300金融地產ETF基準僅跌0.61%。
“對散戶而言,ETF是投資指數的最好工具,投資者看好指數買進ETF,希望分享指數上漲的收益。但迷你ETF因為交投清談,經常在二級市場與指數走勢發生較大偏離。”華南一家大型基金指數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該基金經理續稱,對專業投資者也一樣,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套利交易投資者,沒有成交量就是最大的風險,即便折溢價率再高,但沒有成交,也沒辦法獲得套利收益。
公募基金清盤趨於常態
自公募基金行業推行註冊制之後,發行產品進程大幅加快,這也讓迷你基金的殼資源變得廉價。
雖然是國內首只清盤的ETF,但上證市值百強ETF已經是今年8月以來第5只清盤的公募基金。此前,國投瑞銀瑞易貨幣市場基金、泰達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華寶興業成熟市場動量優選(QDII)、中原英石貨幣市場基金等4只基金等陸續發布了擬終止合同議案,先後進入清算進程。
同樣作為股票型基金,上證市值百強ETF的退市與市場行情戚戚相關。在6月15日市場大調整以來,股票型基金跌幅居前,一批市場投資者離場,使得成交量銳減,這也造成了持有人的不斷流失。這也堅定了基金公司“斷臂”的決定。
股票型基金如此,貨幣基金業亦如此。同樣,伴隨著貨幣收益率的不斷降低,今年以來多只貨幣基金在走清盤流程中,也提到了市場環境的考量因素。
今年9月,中原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原英石”)擬對中原英石貨幣基金清盤,理由是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需求,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依據有關規定,提議終止《基金合同》。
中原英石貨幣中報中也提到了這一變化:“2015年下半年很大可能是經濟向下、通脹無憂,財政政策可能依然為穩增長托底,貨幣政策或將繼續降準降息。寬貨幣、寬信貸。利率債向下,信用債黑天鵝事件需要關註,回購利率也可能維持在相對低位。
華南一家大型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如果從收益率角度來看的話,貨幣基金的牛市確實已經過去。而此前,摩根士丹利華鑫貨幣、國投瑞銀貨幣基金在擬清盤理由中均提到了市場環境的變化。
上海一家本土券商金融工程研究稱,基金清盤在市場情況和基金產品自身經營雙重不利的情況,正變得日益常態化。
有“名人飯堂”之稱的香港鏞記酒家(下稱“鏞記”),歷經70多年的市場跌宕起伏,終因兄弟間股權紛爭,28天後可能面臨母公司被強制清盤的命運。
香港終審法院11月11日頒令鏞記母公司清盤,但暫緩28天執行。令人唏噓的是,請求法庭強制清盤的並非鏞記的債權人,而是第二代掌門、創始人甘穗輝的長子甘健成。早在2010年,甘健成因不滿弟弟甘琨禮奪權,且不願買下自己所持股份,於是請求法庭將鏞記母公司強制清盤。而甘健成本人也在這場漫長的訴訟過程中,於2012年10月去世。
位於香港中環黃金地段的鏞記,以燒鵝著稱,被米芝蓮評為一星餐廳,更曾吸引曾蔭權、李嘉誠、周潤發等香港知名人士光顧。但家族生意交棒至第二代人手中僅5年,就爆發家族內鬥,迄今,股權紛爭已籠罩鏞記長達5年。
終審法院做出的最終判決,給予雙方28天時間就股權安排達成協議,若屆時雙方仍有爭議,鏞記母公司將自動進入清盤程序。
母公司資產高達數十億港元
盡管全香港僅一家鏞記,但從父親手中接過家族生意的甘氏兄弟身家不菲。
根據法庭文件,甘健成請求清盤的母公司——鏞記控股有限公司(Yung Kee Holdings Limited,下稱“鏞記控股”)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通過子公司Long Yau Limited直接或間接持有多個附屬公司,其中最值錢的要數旗下公司朗猷置業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鏞記大廈。
鏞記大廈位於中環威靈頓街,距離蘭桂坊僅數步之遙,屬於中環核心地帶。2012年庭審過程中,甘健成方面傳召的專家證人——地產中介及咨詢公司萊坊執行董事陳致馨曾表示,考慮位置、面積、樓齡、樓底等因素,如果將鏞記所在的樓層出租,月租估計高達280萬港元;而整幢鏞記大廈的價值約10億港元。
除此之外,鏞記在港島上的兩個貨倉,估計價值合計約4900多萬港元。首次起訴時的資料還披露,截至2010年2月,四個子公司持有的現金存款已經高達8.82億港元。而鏞記本身的盈利良好,商譽也價值不菲。
甘健成和弟弟甘琨禮分別持有鏞記控股45%和55%股權,余下10%則由妹妹甘美玲持有。甘健成在5年前提起訴訟時稱,甘琨禮存在剝奪他的管理權、限制他獲得公司財務資料以及奪取董事局控制權等不當行為,因而想要退出家族生意,提議弟弟買下他手上全部股權,但對方一直未能給出明確回複,無奈之下向法院請求將母公司清盤。
鏞記會消失?
5年前,決心訴諸法庭的甘健成或許沒有料到,這場訴訟的進程會這般波折。香港高等法院原訟庭及上訴庭均裁定鏞記控股為海外註冊公司,法庭沒有司法管轄權,判甘健成敗訴。2012年,未能等到終審法院開庭的甘健成因病去世。
直到再等待3年,甘健成的夫人繼續上訴到終審法院才終於翻牌。11日,終審法院表示,鏞記控股雖然從未在香港設立營業地點,但其與香港有充分聯系,如鏞記控股及子公司的股東和董事都在香港居住,具體經營的業務和收入均來自香港,行政決定和導致爭端產生的事件也都在香港發生,這些因素足以支持法庭頒令清盤。
“母公司的清盤,不會影響到鏞記的具體經營,母公司的資產只是股權。”香港一位法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代表甘健成的資深大律師翟紹唐也曾在庭上表示,清盤申請只針對母公司,並非經營鏞記的鏞記酒家集團有限公司,鏞記在生意及運作上運作如常。清盤人可將母公司的資產整項出售,尋找更高價的買家,令所有股東受益。
記者 謝丹敏 發自上海
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添富”)2月3日公告稱,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依據有關規定,提議終止匯添富中證能源ETF上市並終止《基金合同》。
這意味著,2016年第一只擬清盤基金出爐,而發起人正是打響基金清盤第一槍的匯添富基金。
2014年8月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明確和進一步細化了有關基金合並、退出的各項主要原則,這使得基金清盤成為可能之事。在新運作管理辦法實施不久,匯添富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決定將匯添富理財28天債券基金進行清盤,由此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一只清盤基金誕生。
此番擬清盤的匯添富中證能源ETF成立於2013年8月23日,當時它的資金規模為3.84億元,其後的2013年9月16日該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短短兩年多時間,匯添富中證能源ETF凈值與資產規模均出現了大幅下降。成立至今,來凈值跌幅超過20%,而資產規模的縮水則更為嚴重。依據基金季報,截至2015年末,匯添富中證能源ETF資產僅剩1226.22萬元。
“對散戶而言,ETF是投資指數的最好工具,投資者看好指數買進ETF,希望分享指數上漲的收益。但迷你ETF因為交投清談,經常在二級市場與指數走勢發生較大偏離。”華南一家大型基金指數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該基金經理續稱,對專業投資者也一樣,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套利交易投資者,沒有成交量就是最大的風險,即便折溢價率再高,但沒有成交,也沒辦法獲得套利收益。
匯添富基金在四季報中表示,該基金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的清盤紅線,已向證監會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
具體是何種解決方案?謎底終於在2月初揭曉,匯添富選擇以清盤的方式結束基金的運營。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作為一直被動型ETF基金,匯添富中證能源ETF成立以來完成了緊密跟蹤基準指數的使命。它的清盤對匯添富基金幾無影響。而匯添富基金整體的業績領先於公募基金,2015年平均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達到了71.97%。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面臨停播危機的香港亞洲電視(下稱“亞視”),命運在最後一刻再度逆轉。
3月4日,亞視股東代表何子慧拿出1000萬港元向媒體展示新投資者實力後,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與新投資者中國文化傳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下稱“中國文化傳媒”)在當日晚間達成有條件的協議,亞視得以繼續運營,直到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有效日期結束為止,即今年4月1日。
3月4日,德勤向亞視員工派信遣散400多名員工後,第二天再重聘160人,維持亞視3月份基本的廣播運作。
上周稍早時間,亞視新股東與德勤及債權人之間未能在法庭達成協議,法庭表示將不再幹預臨時清盤人的必要行動。由於缺乏必要營運資金,德勤決定遣散亞視員工並停播。事態在法庭做出裁決的第二天下午發生逆轉,隨著德勤強硬表態遣散員工,新投資者中國文化傳媒與德勤再度開啟談判。
德勤稱,亞視至少需要800萬港元的實際資金才能正常運作至4月1日淩晨,而在雙方早前談判過程中,中國文化傳媒從未能向德勤展示其有能力提供所需要的實際資金支持亞洲電視3月份的營運及開支。直至3月4日下午,中國文化傳媒才展示出其有馬上提供實際資金支援亞洲電視3月份營運的能力。
何子慧曾在見傳媒時表示,德勤一方提出的部分條款難以接受,不過在最後談判時刻,中國文化傳媒還是同意了大部分德勤提出的條款。根據這份有條件的協議,中國文化傳媒同意向亞視提供800萬港元的資金,該筆資金將以現金形式,分批於2016年3月5日及2016年3月7日前支付給臨時清盤人德勤,此外,還提供兩份總擔保價值為500萬港元的銀行保證書,將分別於2016年3月11日及2016年3月31日向德勤支付。
中國文化傳媒與德勤達成一致的一項重要的條款是,重新獲聘用的員工只會服務至亞視服務牌照結束為止,這些員工3月份的工資必須在今年3月5日前全部付清。
德勤表示,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亞視的繼續營運如果對其資產價值造成不利影響,德勤擁有不受約束的酌情權,終止廣播及亞視運營。雙方還同意,如果協議中的任何一項條件未能在設定期限前滿足,協議將自動終止,同時德勤有權停止亞視的廣播及營運。
3月4日,德勤向高等法院作出緊急申請,晚上8時,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夏理士法官展開聆訊,已經接納雙方簽訂的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