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雪球用戶2014投資總結:5567人參與,平均收益60.95%! 雪球活動

來源: http://xueqiu.com/2552920054/35300946

球友2014年平均收益達60.95%,你拖後腿了嗎?[大笑]

#2014年投資總結#   @小小辛巴 @東博老股民 @雲蒙 @釋老毛 @投星資產 @跟我走吧14 @唐史主任司馬遷 
@梁宏 @價值at風險 @DAVID自由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08

滴滴叫停“周一免費坐快車”活動,因為被“約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7586.html

滴滴叫停“周一免費坐快車”活動,因為被“約談”?

一財網 趙陳婷 2015-06-04 21:33:00

滴滴打車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因為某些原因(肯定和錢無關),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得不中途取消未來兩周的“免費坐快車”活動。值得註意的是,除了中斷“免費坐快車”,滴滴當天還做了一件事情:牽手北汽。

先後上線快車和順風車的滴滴最近勢頭足夠勁。

只不過,對於依然遊走在政策邊緣的移動出行市場而言,太過風光之後容易遭遇小麻煩。這樣一條經驗至今依然還說得通,而且之前Uber在中國已經深有體會。

推出了價格上可以Uber的人民優步一較高下的快車之後,滴滴快的如今也有了類似的煩惱。

6月4日下午,滴滴打車官方微博宣布,取消未來兩個周一的“橙色星期一,免費坐快車”促銷活動,對於叫停的原因,滴滴方面並未明說。

按照原計劃,“快車”的促銷活動在5月25日、6月1日、6月8日和6月15日四個周一進行,參與活動的城市已經從6月1日起正式擴至14個,包括北京、天津、杭州、廣州、深圳、成都、武漢、重慶、南京、長沙、大連、西安、濟南和青島的乘客,在指定的四個“周一”均可免費乘坐兩次“滴滴快車”。

5月25日是滴滴快的宣布將投入10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快車的第一天。

按照滴滴快的公布的當天“免費坐快車”活動最新數據,截至5月25日17點,“滴滴快車”全國的總訂單量已近128.70萬單。作為本次“免費坐快車”活動的參與城市之一,北京當地的滴滴快車訂單在17點時達到了321715單,在所有參與活動的城市中排名第1位。

此外,滴滴官方預計全天的快車訂單量將突破200萬單,超過前一天全國所有專車的總訂單量。

這次滴滴“被約談”被業界解讀為這次滴滴叫停快車促銷活動的直接原因。

據了解,近日滴滴被北京市交通委約談,“滴滴專車”及“滴滴快車”業務被定性為“違反了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

而滴滴打車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因為某些原因(肯定和錢無關),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得不中途取消未來兩周的“免費坐快車”活動。此外,滴滴還放出預告,下周通過滴滴App打出租車,會有驚喜,暫時先保密。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中斷“免費坐快車”,滴滴當天還做了一件事情:牽手北汽。

按照滴滴快的與北汽集團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資源互補的基礎上,在新能源汽車、車聯網、企業用車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具體涉及整車銷售、汽車後市場和科技前沿探索等方面,包括清潔能源汽車、車聯網進行深度合作。

此外,滴滴快的還將為北汽集團及其下屬公司開通企業版,提供全方位的用車服務解決方案,這將使北汽集團在用車方面更為靈活、管控更為到位、報銷更為便捷,同時更有效降低北汽集團用車成本和盤活北汽集團內部車輛資源。

而在此之前,易到已宣布與包括北汽在內的多家汽車廠商有過各種領域合作,特別是新能源車方向。

相比之下,滴滴快的總裁柳青在這次頗為簡短的簽約儀式上的發言更為有意思。

“滴滴快的的生態圈非常大,今天是來表明決心我們會在這個行業繼續深耕下去。北汽集團不僅僅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還是我們這樣一個年輕的互聯網公司學習的長者。”據柳青透露,滴滴快的會通過和北汽集團的合作來探索如何更好的把互聯網技術加到交通里面。

以下為滴滴聲明原文: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22

香港現場》曾助Uber寫傳奇 歐洲最大創業活動移師亞洲 台灣新創前進RISE 要做全球生意

2015-08-20  TCW




歐洲最大新創活動Web Summit以RISE之名來到亞洲,吸引三百家創投,以及包括台灣在內,逾五百個新創團隊參與。過去,Web Summit曾助包括Uber等新創企業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而在RISE後,台灣會不會也有下一個獨角獸誕生?

撰文•何佩珊

七月三十一日這天,本就車水馬龍的香港,似乎又多添一些熱鬧與活力,一早八點不到,香港國際會議中心已經滿是人潮,他們分別是來自全球超過七十國的國際創 投、創業機構、媒體,以及五二五家新創團隊,為的都是要參加歐洲最大新創活動Web Summit首度移師亞洲舉辦的RISE Conference。

Web Summit對台灣人來說或許陌生,但攤開歷年講者名單,一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國際創業大神等級人物,如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推特創辦人傑克.杜錫(Jack Dorsey)、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和Nest創辦人東尼.費德爾(Tony Fadell)等,都曾親臨Web Summit講台。

這個由愛爾蘭農場小子派帝.寇斯葛瑞夫(Paddy Cosgrave)創辦的新創活動,在四年之內,規模已經從四百人成長到突破兩萬人,一舉成為全球新創界不能錯過的盛事,其中Uber二○一一年在Web Summit期間談下二六五○萬美元投資的故事,更為這場活動增添傳奇色彩。

吸引超過五千人前來朝聖

首度前進亞洲,Web Summit化身RISE,同樣端出黃金陣容,請來一四○位重量級講者,包括LINE執行長出澤剛、滴滴快滴打車總裁柳青等亞洲科技圈知名新創企業領導 者,還有紅杉資本、紀源資本、軟銀等成績輝煌的國際一流創投,更是一個都沒少。這也是為什麼一張最高逾新台幣三萬元,最低也要近二萬元的門票,竟可以吸引 超過五千人參加。

就如同派帝所說,RISE雖是在亞洲舉辦的活動,卻是再國際化不過的一個舞台。這次參與者除了以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等幾個亞洲國家為大宗,來自美國、歐洲、中東、澳洲和非洲的團隊也不在少數。

當然,近年創新創業風氣十分盛行的台灣,在這場盛會中也沒有缺席。除了有國發會創業拔萃計畫支持下,於今年五月正式成立的台灣新創競技場(TSS)在 RISE前,先在國內舉辦競賽,選拔出四個隊伍參加,分別為:從手機檢測App發展成二手手機交易平台的手機醫生(Phone Doctor Plus);為App開發者提供使用者體驗測試工具的UXTesting;軟硬整合,提供活動場域資訊分析的loopd;以及推出擴增實境安全帽的 GHOSTA。

另外在RISE兩天活動裡,還可以看到更多台灣新創團隊身影。如提供廉價航空比價服務的tixchart、結合物聯網應用的零售業客戶管理平台 Neioo、智慧門鎖iLocky、智慧新聞App Trigger、目標成為行動世界Adobe的凱鈿(Kdan)、教育平台幫你優(BoniO),和提供遊戲開發者雲端平台服務的意門科技 (Imonology)等,展現出台灣新創團隊的多元性。而這些來自台灣的團隊,彼此未必相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站上國際舞台」。

尋找合作夥伴和潛在客戶

如同創新工廠創辦人李開復所說:「台灣市場太小,無法支撐偉大公司。不走出去,就無法創造巨大經濟價值。想走出去,就需要進入大市場。」對缺乏大市場作為後盾的台灣新創團隊來說,飛行時間不過一個半小時的RISE,或許就是他們最靠近全球市場的一次關鍵機會。

「我站在攤位前面,轉身向一個日本人介紹我們的產品,最後交換名片才知道,那個穿著平凡的中年男子,竟然是軟銀投資部門的高階主管。」UXTesting 共同創辦人黃彥嘉說,「他請我寄簡報資料給他,結果我信都還沒寄出去,當天晚上他已經先透過LinkedIn(社交網路服務網站)聯絡上我。」不僅如此, 他的夥伴們也在這兩天的活動遇到來自中國、新加坡等多家創投的關注。

tixchart營運長徐向賢也說,或許因為台灣的廉價航空比較不發達,「(台灣)投資人好像(對我們)都沒什麼感覺。」但這次報名RISE,人都還沒到 香港,已經有日本、香港和新加坡創投預約見面,「其中一家日本創投,已經有過兩次投資航空類新創項目的經驗。」當然,這樣的故事遠比不上Uber來得傳 奇,但不難感受到,機會在這裡,確實就只有一步之遙,只看你準備好了沒。而且根據Web Summit官方數據,在一四年參展Web Summit的新創團隊中,約有四十家公司在之後的六個月陸續得到可觀的投資,合計金額高達九.二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九四億元)。

不過,來參與RISE的團隊也不全然瞄準創投,更多人將這裡視為行銷的場域,以及尋找合作夥伴和潛在客戶的最佳時機。

如UXTesting的目標族群原本就是App開發者,而RISE現場超過五百個團隊裡,約有近百家都是以App應用作為創業題目,是UXTesting最直接的潛在客戶。

還有loopd,他們背後其實已經有來自salesforce.com執行長班尼奧夫(Marc Benioff)等巨頭的資金支持,相比於募資,他們此次更是把參展目標對準RISE主辦單位。因為他們很清楚,活動會場的動線安排與設計一直都是Web Summit的一大特色,不論是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主場還是來到香港,會場四周不起眼的位置其實都架設了GoPro,目的是藉由影像記錄,進行會場的數據 分析。

而loopd的創業命題正是鎖定這樣的活動場域。loopd創辦人洪彥倫表示,美國知名雲端公司BOX、雲端會計公司Xero等,都曾採用他們的解決方案。

跨足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

這次在TSS引薦之下,洪彥倫也得到與派帝和Web Summit數據科學家洽談的機會,或許有機會能拿下這個規模在兩萬人以上的國際指標性合作案。

同樣地,手機醫生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鄭博仁雖苦笑,這兩天在展場上一直被誤以為是提供O2O(線上到線下)或遠端醫療服務的公司,但也在這次活動上成功與國際電信商搭上線,或許有機會成為他們跨足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

台灣新創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認為,除了參與RISE這樣的國際展會,台灣的團隊想要走出國際,其實也可以考慮參加海外加速器,或者,她認為若是能夠得到曾在海外市場闖蕩的創業家經驗傳承,對台灣新創團隊一定也是大大加分。

而台灣新創競技場產業發展召集人劉宥彤補充,曾經有人問過她:「難道去海外加速器、去參加國外競賽就叫作國際化嗎?」她的回應是,對外人來說,這看來只是一場創業競賽,但實際上,這就是新創團隊做生意的活動。加速器和展會都是這些新創團隊找到生意機會的方式。

「台灣現在很需要成功的故事。」黃蕙雯說,「(台灣)創業圈需要打氣,(證明)我們可以走出去!」

一分鐘看RISE

主辦單位:Web Summit 地點:香港 人數:逾5000人國家數:72國 新創團隊數:525隊

投資者:逾300位

講者:140位 媒體:逾200家與會的重量級人物:LINE CEO出澤剛、亞馬遜技術長Werner Vogels、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等這些團隊,展現台灣新創多元性

UXTesting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陳暉鈞、曾映傑

黃彥嘉、賴弘文

主要業務:App使用者體驗

測試工具

成 績:2015年5月上線後,已獲得逾70支App使用(合計下載數超過一億次)

點子行動科技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鄭博仁

主要業務:手機醫生(Phone Doctor Plus),是一款手機檢測App,未來計畫發展為二手手機回收交易平台成 績:超過140萬人下載

loopd

成立時間:2013年

共同創辦人:洪彥倫

主要業務:整合軟硬體,提供展場數據分析平台成 績:獲得BOX、Xero,以及

另外兩家美國知名網路

公司等客戶採用

GHOSTA

成立時間:2014年

共同創辦人:周珮祺、Fenix Hsu 主要業務:擴增實境安全帽,預計九月進行群眾募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36

以為實爆活動app捱窮4年等天使


2015-11-26  NM

屬中學同學的阮文朗(Sam)和高立基(Mike),愛好活動,發現自己經常錯過心水表演,因而度 出了商機。他們創立的Timable,將香港的文化、慈善、消閒娛樂活動,通通放在這個平台。週末與家人、朋友出街,便不愁無節目。只是,兩人在缺乏資金 下捱了四年,不斷思考應否放棄,終於上年得到天使基金投資。一有資金到手,兩人的目標就變成了上市!本刊找來有投資手機app的上市公司先思行(595) 行政總裁蘇智安(Billy)向二人「盤問」。近年Billy投資的南韓手機遊戲商Me2on,前年收入逾一億元,他亦是GoGoVan的投資者之一。對 於Sam及Mike話要上市,Billy說:「如果估價吸引,我絕對會投資。」究竟有咩咁吸引?我點sell:以為實爆

週末要搵嘢玩,就連Google、Yahoo!,都無一個有效方法,幫你找到特定時間、地點的活動。但在Timable,就可以活動性質如音樂、夜蒲、工 作坊等分類搜尋。很方便吧!活動我們有專人在facebook、網上「收集」,但投資者四年來都「收集」不到!最初無錢,我們就兼職,上班時「蛇王」睇雜 誌找活動、放工就寫Timable的系統。但要跳出comfort zone,全職做,最初很掙扎。突破的動力來自雅虎香港。一二年雅虎與我們合作,將我們內容放在他們專頁中。即時雄心萬丈起來,還辭了職!可惜,除了數碼 港的資助外,一直沒有天使(Angel Fund)。幾年間掙扎求存,中間一路諗放棄,不過想放棄之際又找到西九文化區,成為長期合作大客,之後又接觸到麥當勞,他們都有付費。其實我們的狀態很 尷尬,無蝕錢但做唔起。是不是應該放棄,做回打工仔?這刻我找到天使當然答你:「唔好放棄!」捱了四年,而家我哋每月有五十萬用戶瀏覽,收入包括廣告費、 排名費(將活動放頭位的費用),並按一天、一星期或一個月收費。我們亦會派同事做採訪宣傳。上年有了Sunny(天使投資者)投資,立時迅速發展。但未來 幾年,我哋只會


山寨協會批量產 香港註冊,內地活動,曲線牟利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431

 

(農健/圖)

頂級的“中字頭”,官方調調的“文件”,“中華醫院管理協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這些欺世盜名的山寨協會大行其道背後,是一套犬儒的利益鏈。

拉幾家名醫院掛名收錢,基層醫院交錢買榮譽傍大牌,所有人都清楚內情,但誰都不願說破——而最後受騙埋單的,無疑是分不清真假的患者。

已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或將終結離岸社團監管無法可依的狀態。

“鑒於貴院在醫療技術水平、學術交流、行業研究等領域的影響力,特邀請××醫院為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同誌擔任理事會副理事長。”

2015年末,不少醫院院長的辦公桌上,多了封邀請函。它發自一家名為“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的機構,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字樣、落款的公章,看上去和正規國字頭行業協會的紅頭文件幾乎毫無二致。

字里行間的調調,更是像極了官方文件——協會是“通過政府註冊登記的社會組織”,“立足於我國醫療管理建設發展事業機構,共同搭建我國醫院之間交流互動平臺。多年來,協會圍繞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任務,做了大量工作。”

協會網站的醒目位置,放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題,“國家衛計委黨組召開2015年度專題民主生活會”,是最新的頭條新聞。協會下屬,“辦公室”“秘書處”“培訓部”等機構一應俱全,還列有九大專業委員會。而展示的合作理事醫院,幾乎無一不是國內頂級。

“該不會是中國醫院協會的下屬機構吧?”一些院長犯起了嘀咕。“中國醫院協會”是衛計委直屬的全國性醫院行業協會。他們找到莊一強,這位原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求證邀請函的真實性。

“假的,別信。”面對這樣的詢問,莊一強總是用相同的答案回複。在微博上,他直指邀請函“有違常理”——正規協會的副理事長,不可能是發函邀請參會的。

“第一步邀請入會,第二步就會問你要錢了。呵呵。”他用調侃的語氣將此事貼上微博,引來不少網友圍觀。

頂著“中華”光環的“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究竟是全國性正規行業協會,還是欺世盜名的山寨機構?在其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醫院管理建設的“交流平臺”

直到今天,合作者們依然選擇相信,中華醫院管理協會是家“正規”的機構。理由很簡單,在其舉辦的會議上,能見到不少正兒八經的三甲醫院領導。

慎格醫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曾與協會合作過兩次。2015年11月,總經理韓金魁還受協會邀請,參加了“2015中國醫院創新管理論壇暨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峰會”。會議由“中國醫院管理研究院”主辦。

“來了不少公立醫院的,還有幾個三甲醫院領導上臺發了言。”韓金魁回憶,會議的主題是“新形勢下醫院創新管理和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包括大慶油田總醫院院長孫啟玉、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院院長盧穗萬、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黨委副書記郭俊惠在內,多位醫院領導參加了會議。

“如果真是山寨協會,三甲醫院領導會來嗎?他們難道沒有警覺性嗎?”韓金魁反問。

瀏覽協會網頁,不難發現,類似的交流會議,至少從2009年11月起,協會每年都會不定期舉辦;組織醫院領導到港臺地區參觀考察,也幾乎成了每年的“規定動作”。

根據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統計,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與此相對應的,卻是略顯落後的醫院管理水平。醫改政策如何執行、醫院發展何去何從,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和民營醫院,迫切渴望得到醫院管理方面的交流與培訓機會。

旺盛的需求,讓醫院管理咨詢成為快速成長的新興行業,也讓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獲得了生存土壤。

在協會網站上,中華醫院管理協會部分活動常被描述為和某官方機構或協會“聯合舉辦”。

2012-2013年,協會分別舉辦了第三、第六和第七屆“海峽兩岸醫療機構對口交流與合作發展論壇”。通知寫著論壇由“臺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邀請,中華醫院管理協會與其共同主辦”。

“臺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從沒有合作舉辦過這樣的會。”該協會會長吳一昌明確表示,協會期待兩岸間密切的交流活動,但前提是合法、公開。

吳一昌隨即向中華醫院管理協會交涉,對方解釋,活動是由臺灣方面主動聯系的,對此並不知情。不過一天後,當吳一昌再次瀏覽網頁時卻發現,“臺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主辦”的字樣已難覓蹤影。

“協會”其實是企業

中華醫院管理協會自稱,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自願組成的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群眾性團體”。但實際上,這是家在香港特區註冊登記的企業機構。

協會的登記證號碼最先“露了馬腳”——這是個商業登記證號碼。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商業登記冊內的資料,發現協會實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分行。

分行即分公司之意,它依附於總公司,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所有的賬目編入總公司,由總公司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輸入002和003的分行號,還能檢索到另兩家分行——“中國醫院管理研究院”和“中國標準化科學研究院”。

“中國醫院管理研究院”和“中華醫院管理協會”高度相似,同樣自稱行業性、非營利性研究機構,服務內容包括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法規、標準、規範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也為兩岸三地的醫院管理實踐服務,提供崗位培訓、管理咨詢、學術交流、組織考察等工作。

“中國標準化科學研究院”亦以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標榜,自稱由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社團法人單位及個人工作者等自願組成,專門為各類企業提供專業化、實用性強的高品質標準化培訓。

不過。網絡上,兩家機構的信息寥寥無幾,占據了大半屏幕的,是另兩家名稱極為相似的正規行業協會——“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前者是衛計委直屬的科研機構,後者則是國家質檢總局的直屬事業單位。

“中國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分行,不在警察牌課照社團註冊或豁免註冊的名單內,不享受作為慈善組織的免稅資格。”香港警務處社團事務處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換言之,這幾家機構並非其聲稱的“非營利組織”,而是批量生產的“山寨協會”。

中國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登記在香港九龍旺角花園街2-16號好景商業中心2309室。南方周末記者通過谷歌搜索發現,在相同的地址,還註冊有包括中國風水研究院、中國先鋒作家出版社、中美國際抗衰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數家公司。

而公司的法定秘書——香港港盛會計秘書有限公司亦註冊於此。值得註意的是,這是當地一家代理註冊公司。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事實上,2008年5月13日中國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時,並非此名,而叫“德昀國際商務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香港公司註冊最低限額的一萬港幣。當年10月10日,原公司董事楊平辭職,由中國安徽籍的王曉道接替董事,持股100%,該狀況延續至今。同月17日,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醫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在內地,王曉道也有頭銜——華醫盛康(北京)醫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華醫盛康)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同樣包括醫院管理服務和會議服務。

華醫盛康和“協會”“研究院”的關系,更像是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作為醫療管理咨詢公司,華醫盛康曾多次承辦“中國醫院管理研究院”和“中華醫院管理服務協會”主辦的會議。

但有意思的是,最初與南方周末記者接觸時,王曉道自稱並不了解中華醫院管理協會,“協會具體有多少人、如何操作,我不太清楚。”

面對追問,王曉道才終於承認,“確實參與了這些機構的活動。”因考慮到直接以公司名義舉辦此類會議不太合適,他采取了協會、研究院主辦,公司承辦的方式。

至於為何要在香港註冊以“中華”“中國”打頭的公司,他的解釋是“內地註冊太費勁”——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全國性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中華”“全國”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

“我們既沒打著任何正規行業機構的招牌推廣,也從未強迫醫療機構加入其中。”王曉道說。

山寨協會“生財路”

“香港註冊的總公司需帶有‘有限公司’字樣,而分行取名自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介紹。一些內地人士通過香港企業的分行設立協會、研究中心,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在內地宣傳,“給人一種非營利性機構的感覺,以此贏得消費者信任”。

王曉道名下的一眾山寨協會即為如此。門戶網站“健康界”曾披露,要想參加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的考察活動,前提是先入會,“5年任期內繳納會費2萬元”。

“交一萬或幾千塊錢,就能獲頒理事單位的牌。受邀參會的醫院大多是理事單位。”韓金魁也曾聽人說起過。

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聯系參加過協會活動的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求證醫院與協會的關系。院辦工作人員表示,醫院確實收到過參會邀請函,但以“書記正在開會”為由,截至發稿亦未安排采訪。

對於“花錢買稱號”的說法,王曉道明確否認:“我們會根據醫院規模、床位數、是否有負面信息等指標,綜合評價醫院能否成為理事會員。”

協會官網顯示,包括北京協和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在內的數家三甲醫院和二級醫院,都是副會長單位成員。

“我們從未加入過這個協會,他們冒用了我們的名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宣傳科答複。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協會的副理事長。至少在我的任上,醫院沒有加入過協會。”無錫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嚴於蘭說。

王曉道對此解釋,部分資料是網絡部員工從醫院官網上扒的,“不合規之處會整改”。

“這種聽起來響亮、實則毫無含金量的獎項,主要客戶可能還是基層醫院、私立醫院或個體醫療機構。”西南地區某三甲醫院一位不願具名的宣傳科工作人員說,公立醫院對經費支出管理較為嚴格,大額會議費、培訓費都需明確用途,而私立醫院對資金的檢查則寬松得多,他們也需要靠這些噱頭吸引患者。

山寨協會拉幾家名醫院掛名收錢,基層醫院交錢買榮譽傍大牌,所有人都清楚內情,但誰都不願說破——這正是此種協會大行其道原因所在。

山寨機構的另一牟利方式,是舉辦會議。公開資料顯示,協會舉辦的會議,已遍布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鄭州、青島、太原、長春等城市。

與中華醫院管理協會合作過的慎格公司、濟南誠創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均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會議籌備基本是由己方完成”,對方主要起協助作用。

“我們主要借他們的影響力吸引參會者。”韓金魁稱,協會主要起到“掛名”的作用,方便用此招牌進行宣傳。

會議所得收入,雙方“互利共贏”。在韓金魁看來,合作純屬“願打願挨”,“現在這個社會,本就是大家各取所需嘛”。

離岸社團,還能逍遙多久?

這並非是第一家遭到曝光的山寨醫療協會。2014年,央視《焦點訪談》曝光過另一家山寨醫療機構——“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學會以評獎為名,向參會醫療機構販賣獎牌,僅2014年年會就斂財近千萬元。頒獎當天,甚至還有多位曾在相關主管部門任職的領導前來助陣。

“凡是拉大旗做虎皮、打著政府名義開展活動的,十之八九都有問題。”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向南方周末介紹,中央八項規定以來,政府部門一般不再與社會組織合作開展活動,也不會出席社會組織開展的頒獎、盛典、評獎等活動,“民政部一而再、再而三地下發通知,絕不允許社會組織打著政府機關的旗號。”

“李鬼社團”在其他領域同樣存在。

2012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中華學生愛眼工程”。這家在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自稱是致力於保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公益組織,實際卻通過免費眼鏡片吸引眼鏡店加盟,再針對學生進行鏡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高價銷售,謀取巨額利潤。

2014年,公安機關成功偵破“食品專家”董金獅涉嫌敲詐勒索案。十多年來,董金獅掛著“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名頭,而這同樣是家在香港註冊的“野雞協會”。

詹成付這樣概括“李鬼社團”的共同特征——未經民政部門依法登記,擅自在境內吸納會員、開展活動,名稱與依法登記的協會、學會相似,容易造成視覺混淆的離岸社會組織。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郝新寶曾向衛計委和中華醫學會舉報過一家醫療領域的山寨協會。不過,舉報信息發出後,卻沒了下文。“一是沒精力,二是不好管,很難找到他們。”他揣測。疑惑是,協會的行為算違法嗎?如果違法,如何處罰?

“李鬼社團非法活動亂象頻發,說明在社會變革時期,對社會組織從登記到事中、事後監管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還有不完善之處,讓一些企圖非法牟利之人有空子可鉆。”詹成付說,需要多策並舉,讓“李鬼社團”寸步難行。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鄧國勝亦表示,我國現行的社團管理相關規定,還未能將境外註冊的離岸社團納入監管。

離岸社團在內地通常有三種生存方式——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組織和基金會。目前,共有三部針對社會組織管理的行政法規,其中《基金會管理條例》已允許基金會在內地設立分支機構代表處;而對於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組織能否在內地開展活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並無明確規定。

不過,“無法可依”的狀態或將終結。2015年4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草案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登記或者未取得臨時活動許可,以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機構名義開展活動的,將由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梁淑怡/圖)


航天任務中的迷信活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688

在美國宇航局的航天任務中,凡是有重要時刻,如在其他星球上登陸等,都會用瓶裝花生來迎接。這種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執行的被稱為“徘徊者”號的系列航天任務。圖中顯示:“好奇”號在火星上登陸之後拿出來的一瓶花生。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機構中,許多儀式至今仍在繼續。多數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可謂離奇古怪。在俄羅斯,航天員在發射之前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接受牧師保佑、理發、在門上簽名和在公共汽車的輪胎上撒尿;在美國,航天員常常也要進行類似的活動,其中包括:玩撲克牌直到指揮官輸掉,成功的非載人發射要用豆類食品和玉米面包來祝賀,重大的登陸時刻要用瓶裝花生來迎接,等等。

“阿波羅13”號的一個氧氣罐發生爆炸,致使該飛船在太空之中處於困境。但是在1970年4月17日,“阿波羅13”號安全地返回地球。

這個事件震動了美國宇航局的高級領導們,局長詹姆斯·貝格斯對13這個數字非常害怕,從那以後美國幾乎所有的航天任務不再以13這個數字命名。

在人類努力進行太空探索的過程中,這僅僅是仍然存在的許多迷信觀念之一,這證明了一個火箭科學家並不一定是沒有信仰的人。

從拿出瓶裝花生到對著公共汽車輪胎撒尿,各種各樣的迷信活動和儀式存在於各個航天機構中。在進行航天發射和執行航天任務期間,不管是俄羅斯人還是美國人都會舉行一些儀式,這些儀式有的十分正常,有的非常奇怪,樣式繁多。

例如,對13這個數字的害怕被稱為“十三恐懼癥”,在某些參加航天飛行的人看來,這種恐懼癥可能是不尋常的,也是非理性的。但是,這種恐懼癥一直都存在。從1981年到2011年,航天飛行中的航天飛機采用了相當奇怪的編碼系統,其原因實際上也在於此。 

每次航天飛機任務的編碼都是以STS開頭,後面是任務序號,因此STS-1代表1981年4月12日的首次航天飛機任務,STS-2代表下一次任務,以此類推。然而,這樣的編碼方式持續到第9次任務的時候,第10次任務沒有被稱為STS-10,而是被叫做STS-41-B。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第13次任務很快就要到來,在“阿波羅13”號事故之後,美國宇航局局長貝格斯不允許把航天任務稱為STS-13。相反,采用了一個新的編碼系統。在該系統中,第一個數字代表那一財年(第10次任務時指1984年),第二個數字代表發射地點,那個字母代表那一年計劃發射的順序。因此,舉例來說,STS-41-B表示此次航天任務是1984年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的,是那一年的首次發射。

1981年,羅伯特·克里平成為駕駛航天飛機的第一人。2006年5月26日,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克里平接受采訪時證實了貝格斯的這個怪癖,他解釋說:“我的朋友吉姆·貝格斯是美國宇航局的時任局長,他具有十三恐懼癥,他說.再也不會有‘阿波羅13號’或‘航天飛機13號’了,因此我們要拿出一個新的編碼系統。因此在那段時間里,我們就真的為航天飛機任務拿出了這套複雜的編碼系統。”

在俄羅斯,源自1960年代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另外一種迷信活動,跟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的航天員有關。

1961年4月12日,據說前蘇聯的首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中途停下來,對著運送他到發射臺的公共汽車的輪胎撒尿。當然,這在當時是有其必要性的,現在的航天服配有尿抽吸裝置,不必這麽做了。

但是,每當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時,男性航天員都要對著運送他們到發射臺的公共汽車的輪胎撒尿,正如多年前加加林所做的那樣,這在當今已經成為一個傳統。女性航天員不必這麽做,但是據了解她們都要把自己的尿液用小瓶帶來,潑到輪胎上。

此外,在發射之前,所有從哈薩克斯坦升空的航天員都要在加加林的留言簿上簽名,這個留言簿來自加加林在戈羅多克的舊辦公室,里面包含數百名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的航天員們的簽名。

事實上,由於發射升空是任何航天任務的最危險環節,許多當今的儀式都是在火箭發射前的短暫時段舉行的。

例如,當美國航天員還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的時候,在發射當天的早上他們的早餐都吃牛排和炒雞蛋。在加加林成為太空人幾周之後,美國首位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在1961年5月5日進行太空飛行之前,吃的是同樣的早餐。幾年之後,美國本土的發射重新開始之時,很可能會重新看到這種早餐儀式。

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另外一種迷信觀念也跟食品有關,但這次是花生。

2012年當“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後,一些觀察員發現,幾張辦公桌上突然出現了瓶裝花生,他們當時也許會感到驚訝。原因是,對於航天任務來講,花生被當作幸運的符咒。

這種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執行的被稱為“徘徊者”號的系列航天任務。這些航天任務的目的是環繞月球飛行,並為月球拍照,但是最初的六次任務不是在發射期間失敗了,就是在軌道上失敗了。第七次任務終於成功了,這時恰巧有人將花生帶到了任務控制臺。自從那時以後,由噴氣推進實驗室實施的發射和登陸,都會將帶有任務名稱的瓶裝花生帶到辦公桌和控制臺上。

再回到俄羅斯,那里有一些一直持續當今的儀式。

1960年10月24日,R-16號導彈爆炸;1963年的同一天,R-9導彈爆炸。此後,俄羅斯的任何發射都不再定於10月24日進行。第一次爆炸事故通常被稱為“涅德林災難”,當導彈在發射臺發生爆炸時,有一百多人遇難。

在俄羅斯的載人發射前夕,禁止機組人員觀看火車在發射之前48小時運送火箭到發射臺,相反,機組人員必須要理發。

在發射升空前一天,由一位東正教牧師通過向航天員們噴灑聖水為他們祝福。在發射前一天晚上,機組人員聚集在一起觀看1969年的影片《沙漠白日》,這是一部由美國西部電影改制的影片。在發射當天,他們要在啟程去發射臺之前啜飲香檳,而且要在自己居住的賓館房間門上簽名。

由指揮官選擇一件“驅邪物”——通常是一種可愛的玩具,在發射之時掛在“聯盟”號的飛行艙中。當“驅邪物”在電視攝像機屏幕上飄起來的時候,地面團隊就知道機組人員處於地球軌道上了。

對於發射,美國宇航局也有相當多的傳統。當然,由於目前發射不在美國本土進行,這些傳統活動也有一段時間沒有舉行了,但是人們可以想象,到本世紀晚些時候發射重新開始之時,這些傳統活動很可能會再度開始。

其中一個比較離奇的儀式是,在開往發射臺的途中,機組人員要停下來,玩五張牌遊戲,他們要一直玩下去,直到指揮官輸掉為止。早在1998時,前美國宇航局航天員溫斯頓·斯科特曾經告訴《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我們每次都要玩五張牌遊戲,我不知道為什麽,而且我也不知道誰會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麽。”

另外一個同樣奇怪的時刻是,在發射前的那頓早餐上,會有一個完全冰凍的蛋糕呈現在機組人員面前,但是這個蛋糕不能吃,只是放在那里,用機組人員的航天任務徽章圖案做裝飾。斯科特先生說:“當然,我們不吃那個蛋糕。我想蛋糕擺放在那里就是為了舉行某種儀式,我認為最初的時候那個首先得到蛋糕的人沒有將其吃掉,因此我們現在也不能吃。”

發射之後,團隊成員及參與嘉賓會聚在一起吃一頓豆類食品和玉米面包,這個傳統開始於1981年4月12日的航天飛機首次發射之後,自從那時起每次發射都會將這樣的傳統繼續下去。

另外一個發射之後的傳統是,在發射之後都要把團隊中新手的領帶剪斷。在飛行員進行首次單獨飛行之後,普遍都這麽做,美國宇航局也是這樣。

在俄美兩國的航天機構,實際上在全世界其他的航天機構中,其中的某些儀式似乎根本不會消失。

考慮到這個行業的性質、壓力和危險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采取這種幸運符咒式的儀式或許就不太令人感到奇怪了。

有誰知道未來將會舉行什麽樣的儀式呢?或許,首批踏上火星的人們將在離開地球之前速戰速決地玩一把撲克牌遊戲!

胡德良譯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http://www.dailymail.co.uk/


揭無牌搞活動HMV大茶飯出閘脫腳

2016-05-13

三月中,由蕭定一出任主席的中國3D數碼(8078),正式公布以逾四億元收購HMV。這幾個月來,HMV動作多多,先是在銅鑼灣開設樓高三層的旗艦店,請來不同明星搞簽唱會及展覽等宣傳活動,包括陳慧琳、台灣棒棒堂成員小煜及陳柏宇等等。蕭定一更揚言會推出HMV online,憧憬挑戰TVB及ViuTV,中國3D數碼股價亦因此急速起動。不過一出閘,就脫腳。本刊收到線報,指HMV搞娛樂活動,原來無攞「公眾及娛樂牌照」。曾被食環署踩場檢控,所有公開的娛樂活動亦急急煞停!蕭定一回應本刊時竟說:「點知私人地方都要攞牌!」HMV原由蕭定一好友、胡景邵打骰,再即入中國3D數碼。三年前胡才以近四千萬買入這間垂死公司,轉個圈變成市值四億的品牌,市場人士估計胡景邵並未滿足,相信一場更大的好戲在後頭。

三年前,本來宣布要執笠的HMV,被「白武士」胡景邵起死回生,他接手後就曾揚言,要將HMV做大,再分拆上市。去年十二月,HMV位於銅鑼灣名珠城開了一間樓高三層的旗艦店,樓下兩層做零售,最高一層是餐廳,開幕日更請來鄭秀文、草蜢、Twins等出席,聲勢浩大。這多個月來,HMV曾於四樓的餐廳舉辦過不少大型簽名會及簽唱活動,令這個地方不時在媒體曝光。當中包括年初陳慧琳入行二十周年,以第一個歌手身份,在HMV旗艦店搞了一個「Kelly Chen Gallery」,展示過去出道以來的照片。上個月十九日,來自台灣Lollipop F成員小煜楊奇煜,亦過江在HMV餐廳內搞了一個MV首播,與粉絲見面,他更把片段放上facebook。Beyond的黃貫中與葉世榮,也於HMV餐廳首播自己MV。還有陳柏宇及Rubberband等等,在這裡宣傳新歌新碟。

曾被食環警告

不過,原來HMV一直無牌搞活動!記者收到線報,HMV早前更被人向食環署投訴,而據食環回覆本刊指分別於三月九日及四月廿九日提出檢控,不過記者發現HMV於首次被檢控後,陳柏宇及小煜的活動如常舉行。根據食環署規定「讓公眾參與的任何娛樂」,不論是否收費,即使在私人地方進行,都要申請「公眾娛樂牌照」,就如黎明的4D演唱會,早前便因不獲發「公眾娛樂牌照」,而令演唱會一度叫停。無牌搞簽唱,受牽連的歌星之一陳柏宇表示不知情,「有個中間人負責去line up簽唱會簽名會,未必是我公司搞。但我都唔知佢無娛樂牌喎,咁複雜嘅咩?」今次被人投訴,才揭發出事件。HMV屬於上市公司中國3D數碼(8078)旗下,主席蕭定一於上週五,又在HMV出席一個項目發布活動,記者找他回應。有多年搞活動經驗的他,竟然表示不知道要攞牌照,「係,我們根本不知道,在一個私人的地方,係需要拿公眾娛樂牌,當我哋知道了之後,就無再做這類活動了。」被食環署踩場,他表示未有罰款,但他決定暫時不會再搞,「已處理了,現在不會在這裡搞唱歌那些活動。好似今晚這樣就完全無問題,無人唱歌,只是一些私人活動,所有唱歌我哋都無接了。如果將來有人需要,我就幫他申請,因為不是我們自己做,人哋包場,那就幫他們做。」

四千萬變四億

今次「出閘脫腳」,是小菜一碟。蕭定一雖然是中國3D數碼主席,但公司大股東,卻是「亞視白武士」、匯友資本的胡景邵;胡過去食的是大茶飯。一三年初,HMV一度宣布要執笠,當時胡景邵即出手打救。不過收購作價一直保密,有傳作價是三千九百萬元。九個月後,胡景邵把HMV賣予高誠資本(8088,後改名匯友資本),作價八千多萬元,代價部分以股代替。其間,高誠向胡景邵的匯友資本,發行一億七千萬的可換股債券,全部經兌換後,匯友資本便成為高誠資本的主要股東,胡景邵變相再揸番HMV。這樣一來一回, HMV已升價逾一倍。到三月,中國3D數碼宣布以四億零八百萬元,從匯友手上購入HMV。中國3D數碼發行逾十一億股支付,佔公司發行股份兩成三,匯友變相入主中國3D數碼,成為第一大股東。經多次交易,HMV三年間已由一間垂死的公司,在今日仍然虧蝕的狀態下,變成一個市值四億元以上的品牌;而且,仍然在胡景邵手上。四十六歲的胡景邵,可說是梁伯韜的高徒。他中大工商管理畢業後,首份工作是在百富勤任職,當時的董事總經理就是梁伯韜。後來胡景邵與鄭達祖成立私募基金,梁伯韜亦有份投資。匯友曾投資橙天嘉禾(1132),以及製作《蝙蝠俠三部曲》的荷李活電影製作公司傳奇娛樂。他亦曾被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評為「亞洲2010年私募基金最佳中型退出基金」。最經典一鋪是於一○年,以牽頭投資人身份,將北海市果香園果汁股份出售予亞洲果業(73),涉及總代價二十點四億元,有傳果香園是匯友一年前才以約兩億買入。短時間內,胡景邵是次投資大賺十幾億。去年中,他更被揭有份洽購亞視,後來因亞視不獲續牌而告吹。

股份多次轉手

食開大茶飯,相信胡景邵死揸HMV,仍有盤算。「始終HMV咁大個名,好多外國人同大陸人都識,佢最大的目標,係再做大先再賣出去。」有認識胡景邵的人說。而事實上,胡景邵在內地有人脈,去年中匯友曾配售一批股份,內地的海航實業認購當中十六億股,持股量兩成多,一度成為匯友第一大股東,更傳出匯友擬賣殼。而去年底,深圳地產商榮超的董事長楊榮義亦先後多次買入匯友股票,一度持股逾百分之十五,但現時已減持至百分之五以下,胡景邵亦向傳媒承認與他見過面,但並不認識。自中國3D數碼宣布入股HMV後,股價已翻一番至八毫子高位。蕭定一亦曾接受傳媒訪問,講過HMV有個偉大藍圖,「最主要都係希望做OTT,用HMV呢個品牌。」OTT即over the top,他表示即將推出HMV online,大家可以用手機睇劇及聽歌,HMV亦將易名為HMV數碼中國。然而,想跟風玩一轉的散戶就要計清楚,中國3D數碼去年中,宣布以每股$0.25(比當時市價折讓六成)配股予六名人士,配股數目為已發行股本五倍。後來亦曾配發紅股,即「印股票」,每一股送三股,每股成本變相六、七仙。而根據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的資料顯示,現時仍有大批股份存放於負責做配售的代理行金利豐手中,估計玩家仍未出貨,想唔想做接貨嗰個?自己諗清楚。

撰文:梁佩均攝影、攝錄: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活動在比利時舉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567.html

當地時間6月15日傍晚,為期一個月的“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活動,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比利時經貿旅遊界、文化傳媒界官員出席推廣活動開幕式,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與投資總署副署長康蓬年為展覽揭幕,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發來賀信。

今年是中比建交45周年,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寬敞明亮。此間展出的《諸子百家國風畫展》別具一格,國畫家們精心描摹我國古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孫子等哲人形象,既講述古代哲人倡導仁愛、註重民本、崇尚誠信、向往大同的人物故事,也再現聖賢人家教書育人、禮賢鄰里、習武健身、蹴踘娛樂等生活場景,讓諸子百家走近海外觀眾。在展覽現場,《孔子畫傳》作者郭德福潑墨敷彩,勾勒出上海漫畫人物三毛牽手比利時卡通人物丁丁《有朋自遠方來》的畫面,向海外觀眾展示水墨丹青的藝術風格。

開幕式上,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與法國天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諸子百家國風畫傳》舉行全球首發式及贈書儀式。布魯塞爾漫畫博物館館長讓·昂克埃爾表示,將收藏和推介這套中法雙語叢書《諸子百家國風畫傳》,從而使更多讀者了解中國歷史人物。

15日同時展出的還有“魅力上海”攝影展。滬上攝影家選送近40幅攝影作品,從不同視角聚焦申城巨變,其中既有浦江兩岸的新景色,也有和諧生活的新氣象。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文廣影視局、上海市對外文協、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主辦。


吳曉靈:互金監管應區分“金融活動”與“為金融服務活動”

“‘互聯網金融’這個詞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不應該被不規範的行為玷汙。”7月10日,吳曉靈在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2016上如此表示。

吳曉靈認為,今年是互聯網金融的整頓之年、監管之年。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科技(fintech),其本質是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並沒有改變金融業務的本質。

吳曉靈稱,應該區分金融活動與“為金融服務的活動”,實行不同的監管原則,如果是金融活動,對於資金中介、信用中介,必須進行有牌照管理。但是圍繞著金融活動有很多金融服務,這兩類金融活動應該有不同的監管規則。

如何區分監管?

根據《2015中國網絡借貸行業藍皮書》,P2P網貸行業發展至今,累計曝出1263家問題平臺,其中2015年網貸行業共曝出896家問題平臺,占歷史累計數量的70.94%,是2014年的3.26倍。

近階段,隨著央行主導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陸續展開,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迎來監管寒冬。

吳曉靈認為,對於資金中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不會改變資金中介“保本保息”的資產池其實是存款,這一風險特征。只要是“保本保息”,他就做了債權債務的轉換,本質就是存款,為了對存款人負責,必須有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

監管當局在整頓非法金融時,打擊非法集資是最核心的部分。打擊非法吸收存款,對資金中介必須納入監管。

對於信用中介而言,吳曉靈也明確,如果互聯網金融做信用中介,推薦的產品不能保證信息的充分、真實、完備披露的話,對投資者也有影響。因而,對於這種信用中介也需要牌照管理。

吳曉靈進一步表示,在互聯網金融監管過程中,應該區分金融活動與“為金融服務的活動”,實行不同的監管原則,如果是金融活動,對於資金中介、信用中介,必須進行有牌照管理;但是圍繞著金融活動有很多金融服務,這兩類金融活動應該有不同的監管規則。

此外吳曉靈還對近期火熱的“區快鏈金融”做出界定,她認為,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運用不會顛覆金融的本質,貨幣的數字化或數字化貨幣必須根植於交易和投融資的需求,因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會面臨中央銀行制度同樣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可能不是貨幣創造而是價值傳輸與公共賬簿。

征信行業將面臨沖擊

吳曉靈指出,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大數據的應用,要關註公民數據信息保護與數據財產保護。

2016年4月,歐盟公布了《歐盟數據保護一般條例》取代1995年生效的《數據保護命令》。其中指出,數據主體的權利包括:透明、告知權、可獲得權、修正權與被遺忘權、異議權、拒絕自動征像權、權利受損情況。

對於自動畫像權與社會征信,備受互聯網金融征信關註。根據《歐盟數據保護一般條例》,所謂自動畫像權,即任何通過自動化方式處理個人數據的活動,該活動服務於評估個人的特定方面,或者專門分析預測個人特定方面,包括工作表現、經濟狀況、位置、健康狀況、個人偏好、可信賴程度等。

顯然,根據歐盟數據保護條例,每個個體都有拒絕自動畫像等權利,這會提高大批以個人畫像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金融企業的放貸與風控系統。“拒絕自動畫像未來可能對我們的征信提出一定挑戰。”吳曉靈說。

吳曉靈指出,金融機構和征信機構可以查詢與客戶經濟活動相關的個人信息,比如往來賬戶信息、水電費、公積金等繳費、電子商務等信息,這些數據等所有權包括了拒絕自動畫像權和數據可攜帶權,這兩個權限與征信成本有很大關系。

吳曉靈還稱,目前《網絡安全法》二審稿正在進行征求意見,據她透露,根據二審稿,網絡運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對收集的用戶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應該公開收集。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損毀其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複制的除外。

吳曉靈稱,該法一旦通過,當前國內互聯網金融征信領域,批量買賣個人在網絡上的服務信息將會受到一定限制。征信應遵循權益保護原則,防止、制止未經本人授權、強制授權、一次性終身授權等侵權行為。


法國國慶日慶祝活動遭襲 已致至少84人死亡

當地時間14日深夜,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輛卡車沖入人群,已造成多人死亡。當天(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

據最新消息,目前該襲擊事件已造成84人死亡,另有18人傷勢危急,上百人受傷。據中國駐法國馬賽總領館消息,有兩名中國公民受傷,1人輕傷1人重傷。襲擊發生以後,國內各大旅行程分別采取相關應急措施以確保中國遊客在尼斯的安全,據目前消息,該襲擊事件並沒有涉及中國旅行團。

事件發生於尼斯的盎格魯街(Promenade des Anglais),案發時有大批人群正在欣賞國慶日煙火。一輛大卡車因不明原因沖撞人群。據悉,司機已經被警方擊斃,現場橫屍遍布,當地政府官員稱,此事件為恐襲。據英媒及法國當地媒體援引消息稱:“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已宣布,對法國尼斯發生的襲擊事件負責。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尼斯市市長埃斯特羅斯說,“一個大貨車司機似乎殺死了數十人。” 他呼籲當地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外出。 還有報道說,警察同大貨車里的人相互射擊。但是這一消息沒有得到確認。 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視頻顯示,事發後人們在街上驚惶地奔跑。 當地報紙的一名記者說,他在現場看到很多血跡,很多人受傷。

據法國《費加羅報》7月15日報道,當地一位消息人士確認,在發起襲擊的卡車中發現了一些武器,其中包括步槍和手榴彈。

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稱,這起事件看起來是一起可怕的恐怖襲擊。美國願意對襲擊的調查提供援助。

目前,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定於將在周五當地時間9點(北京時間下午3點)召開安全及防務會議。

事件發生於尼斯的盎格魯街(Promenade des Anglais),案發時有大批人群正在欣賞國慶日煙火。一輛大卡車因不明原因沖撞人群。據悉,司機已經被警方擊斃,現場橫屍遍布,當地政府官員稱,此事 件為恐襲。據英媒及法國當地媒體援引消息稱:“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已宣布,對法國尼斯發生的襲擊事件負責。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尼斯市市長埃斯特羅斯說,“一個大貨車司機似乎殺死了數十人。” 他呼籲當地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外出。 還有報道說,警察同大貨車里的人相互射擊。但是這一消息沒有得到確認。 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視頻顯示,事發後人們在街上驚惶地奔跑。 當地報紙的一名記者說,他在現場看到很多血跡,很多人受傷。

據法國《費加羅報》7月15日報道,當地一位消息人士確認,在發起襲擊的卡車中發現了一些武器,其中包括步槍和手榴彈。

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稱,這起事件看起來是一起可怕的恐怖襲擊。美國願意對襲擊的調查提供援助。

目前,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定於將在周五當地時間9點(北京時間下午3點)召開安全及防務會議。

法國總理宣布,從明天起,法國將進入為期3天的全國哀悼日。

尼斯市市長埃斯特魯斯已宣布取消本16日的一場爵士節活動以及15日的蕾哈娜演唱會。

馬賽市政府在推特上宣布,取消原定於當地時間15日晚間在馬賽市舉行的煙火表演。

北京時間20時左右,法國尼斯機場進行了緊急疏散,軍方封鎖了一座航站樓。據外媒報道稱,旅客被告知離開尼斯機場。目前尚不清楚疏散原因。另有消息表明,機場航站樓內有軍隊人員。

相關:奧朗德此前剛宣布將在7月26日結束緊急狀態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四宣布,法國將在7月26日結束從去年11月巴黎空襲後采取的緊急狀態。此前法國國民議會分別兩次延長緊急狀態,以保證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和環法自行車賽的順利舉辦。目前法國共部署近7000名士兵保衛學校、商場等敏感場所。

這也意味著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距離計劃的7月26日緊急狀態結束只剩不到2周時間。

事發現場

尼斯位於法國東南部,瀕臨地中海,距巴黎933公里

事件發生於尼斯的盎格魯街(Promenade des Anglais)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