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31 10:45 編輯 政府給房地產松綁,對銀行業影響有多大? 作者:羅毅 一、結論:從資產配置端和資產質量兩個方面利好銀行。 二、影響主要有兩點: 1、雞肋也可以吃的有滋味了,經濟增速放緩期為銀行信貸配置提供標的按揭住房貸款屬於收益率較低、單筆審批成本較高、期限比較長的資產業務,在經濟高速發展期,會被當做雞肋。現在來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寬松性財政貨幣政策預期比較強。今年的新增貸款額度大約在10.0-10.5萬億之間。政策支持的三農、小微等經濟個體不良貸款產生比率較高,主要由於治理結構不合理、融資渠道匱乏等因素。銀行不想閑置資金,債券投資收益率又比較低,那麽信貸投向那個兒呢?房地產政策的放開,為銀行信貸增加了一個出口。 2、主要影響在於對於銀行資產質量。壓制銀行估值的主要因素在於資產質量,市場存在一些擔憂情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房地產、地方債務和過剩產能。 ①改善銀行資產質量。房地產貸款在銀行貸款資產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占比6.5%,住房按揭貸款占比19%左右。政策引導資產配置傾斜房地產,尤其是住房按揭貸款,需求改善將優化房地產開發貸款的資金鏈條,那麽涉及房地產業的信貸資產質量預期會大幅改善。 從數據印證一下,2013年商業銀行住房按揭貸款不良貸款比例為0.26%,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為0.48%,比行業不良貸款比例分別低70BP和50BP,屬於銀行比較優質的貸款。 ②43號文逐步落實,未來地方債務置換概率較大。按照審計署2013年中期數據,地方債務涉及銀行貸款占同期貸款余額在15%左右,地方債務問題的梳理,將大幅緩解銀行資產質量問題。 周末樓繼偉部長對地方債務問題發表觀點,涉及到債務置換問題。有幾點值得關註:短期來看,嚴守底線,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通過債務置換、資產處置等方式償還地方債務。靜態測算,2016、2017和2018年之後分別有1.26萬億、0.85萬億和2.04萬億債務到期,萬億債務置換後未來進行債務置換概率較大。中長期看,43號文逐步落實,存量和新增債務得到規範,“中央不會為地方政府債務兜底”,打破剛性兌付,地方債務市場化定價,無風險利率走勢逐漸匹配經濟狀況。 三、總結: 1、近期一系列數據和政策印證了經濟運行現狀,未來偏寬松貨幣政策可以預期。 2、行業規模利潤增速順周期放緩,利潤增速等指標很難期待亮點,我們認為市場悲觀情緒已反應在估值中,更多期待在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的調整。“信貸資產證券化+地方債務置換+房地產政策放開”,多項措施陸續改善市場悲觀預期。 3、短期一波調整後,橫向對比,銀行的低估值提供安全變價和增量資金可能選擇標的。標的方面選擇低估值和差異化發展的標的,可以關註北京、光大和華夏,中長期看好平安和興業。 來源:華泰宏觀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31 08:33 編輯 央媽出手救樓市:“首付、稅收雙調整”松綁樓市 導讀:“330樓市新政”的松綁力度,明顯“超預期”。民生證券評論稱,樓市“短期壓力緩解,長期壓力不減”。 3月30日下午5時許,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下發通知:對擁有一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購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40%;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貸款的家庭,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購房最低首付30%。 在此之前,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多在6-7成,此次的《通知》比傳聞中的“降到5成”力度更大。 當天,財政部、稅務總局亦公布涉房新政“二手房滿2年,交易免征營業稅”:明日起,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征收營業稅;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上述政策消息,令開發商人士和中介人士欣喜不已。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測,新政對於一二線城市的作用更大,2015年重點城市的銷量好於去年是肯定的,這部分城市的供需關系改善明顯,房價很可能上漲。 事實上,3月30日午間,市場便已傳言“關於地產的一些利好可能要公布”,A股市場地產股躁動,帶領權重股雄起。午後,地產板塊大爆發,保障房板塊大漲近4.3%,房地產板塊大漲近3.8%,其中,天房發展、深深房、保利地產、中天城投、香江控股、中關村等十余只涉地產股漲停。 民生證券研究院,就“330房貸新政”發表評論如下: 1、為什麽調整?930房貸新政和1122降息之後,房貸的“價”(房貸利率)雖然開始下降,但“量”依然偏緊。一線城市銷售去年四季度短暫好轉後再度掉頭向下,全國整體銷量仍未企穩,庫存居高不下,房地產投資反彈遙遙無期,一方面通過上下遊產業鏈加大經濟下行壓力,接近中央底限。另一方面拖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加劇地方財政和債務壓力。 2、如何調整?此前的地產政策松動主要是:放松限購、調整二套房貸認定、降低房貸利率、放松公積金貸款規則等,這次的措施主要是: 1)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繼續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與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的組合貸款,支持居民家庭購買普通自住房。 解讀:此前公積金貸款額度已有提高,但相對目前的房價和貸款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車薪,很多人還是需要組合貸,但組合貸審批複雜、時間慢,一般交易雙方很少采用,此次提出鼓勵組合貸,有可能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速度。 2)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40%,具體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等合理確定。 解讀:有房有貸的,用商業貸款購買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超預期。 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對合理住房消費的支持作用。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 解讀:公積金貸款購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20%,符合預期。 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 解讀:有房無貸的,用商業貸款購買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超預期。 按照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自住型和改善型),下一步還有可能對交易環節稅費標準以及首套房的房貸進行調整,不過,北京、上海放開限購的可能性較低。 3、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短期壓力緩解,長期壓力不減。鼓勵組合貸以及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調力度超預期,房地產市場短期壓力緩解。但本輪房地產調整是短期因素(信貸偏緊)和中長期因素(政策回歸中性+高庫存+人口老齡化)共振的結果,現在救市只能緩解短期問題,但無法扭轉中長期趨勢。第一,剛需人口已經進入下降通道,即便人口生育政策加快調整,也無法扭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第二,房地產的賺錢效應也已經消失,市場預期短期無法扭轉,即便短期房價企穩回升,未來房產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比例也將系統性下降。第三,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配置房貸的意願將系統性下降。第四,中央已經放棄了2003年確立的將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思路,新思路是雙軌制,政府負責保低端,其他的交給市場決定。綜合來看,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將更多讓位於消費屬性,從純投資的角度來看,房產造富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將是股權造富的時代,不要去接下落的刀。 4、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房地產產業鏈不會因此複蘇,對宏觀經濟的拉動有限,房地產依然是當前經濟的主要下行壓力之一。房地產複蘇周期分為幾個階段:政策松-銷售反彈-庫存去化-拿地反彈-投資反彈。目前看,銷售仍未企穩,投資反彈仍遙遙無期,這也限制了制造業投資的空間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所以,僅靠地產放松無法扭轉經濟下行趨勢。 由此推斷,中央必將繼續加大穩增長力度,由公共部門接住私人部門下落的刀。下一步政策重點: 1)地產政策還可能進一步松動。我們在春節之後的第一篇報告《羊年之初的四個政策風口》中最早提示地產政策將有所松動,二套房房貸調整已經兌現,下一步稅費標準的松動也不會太遠,甚至有可能放松首套房信貸,不過北京上海放開限購的可能性較低。 2)貨幣政策繼續寬松。央行此前有“價”無“量”的操作導致降息後利率不降反升,高企的短期利率制約了長端利率的下行和金融對實體的支持,繼續降準勢在必行。從時點上看,4月概率大。一是財政繳款、外占下滑需要對沖,二是城投債到期高峰臨近,三是4月是兩會之後政策變動的高峰期,4月25日政治局會議之前可能提前行動。 3)基建投資繼續加碼。以一帶一路為轉折點,地方政府的消極怠工有望緩解,甚至可能掀起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區域上,福建是核心,新疆、廣西有可能成為關鍵區,陜西、江蘇、甘肅、內蒙、雲南等為輻射區。項目上,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最為優先。預計通向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將率先啟動,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戰略性港口或稱為“一帶一路”首批戰略港口。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和中國交建三大基礎設施建設與海外項目施工企業最為受益。 以下為中國人民銀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銀監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為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繼續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滿足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繼續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與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的組合貸款,支持居民家庭購買普通自住房。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40%,具體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等合理確定。 二、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對合理住房消費的支持作用。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 三、加強政策指導,做好貫徹落、銀監會各級派出機構要按照“因地施策,分類指導”的原則,做好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工作,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情況的監督;在國家統一信貸政策基礎上,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確定轄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密切跟蹤和評估住房信貸政策的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有效防範風險,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銀監局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鄉信用社、外資銀行、村鎮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5年3月30日 (內容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新華網、民生宏觀等。) |
實施超過20年的存貸比監管指標終於“松綁”。
6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下稱“草案”)。草案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並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刪除“存貸比不超過75%”這一規定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
釋放信貸空間
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的存貸比本意是為抑制信貸的盲目擴張,保持銀行的流動性水平。
坊間關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討論自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經開始。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恒豐銀行分析認為,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這宣告“存貸比”作為銀行信貸投放額度的監管工具成為歷史,將直接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進而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面臨多種困境,利潤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貸款持續攀升,除此,商業銀行還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增加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業界對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呼聲越來越高。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奇霖評論認為,存貸比考核首先不符合利率市場化下銀行負債資產多元化的發展要求;其次不符合外匯占款派生存款能力下降的歷史背景;最後,還催生高成本表外融資業務和月末高息攬存款不符合降低融資成本的要求。
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存貸比為65.67%,較上季度末上升0.58個百分點。
在分析人士看來,雖然商業銀行總體65.67%的存貸比,距離75%仍有一定距離,但部分銀行的存貸比已經突破70%並靠近監管紅線,部分銀行的實際放貸能力已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研究員鐘華認為,“存貸比”取消為銀行信貸投放開了“正門”,也將減少因要滿足存貸比監管而帶來季末存貸大騰挪的現象,進而有助於減少中國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同時將直接給商業銀行信貸投放釋放出更多空間。鑒於中小銀行信貸投放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這將有助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降低他們的融資成本。
不過,信貸空間得以釋放並不一定導致“大水漫灌”。民生證券研究稱,當前信貸疲弱源於缺乏有效融資主體,“基建托底+房地產長周期衰退+新增長點青黃不接”疊加出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存貸比並非直接約束。此外,還有資本充足率和貸款額度限制,因此,信貸不一定會大規模上升,也不一定利空債市。
“取消存貸比雖然會增加資金融出方貸出資金的能力,但未必會帶動市場的資金需求,而資金需求的增加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通道業務價值下降
目前,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渠道逐漸多元化,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言,存貸比考核制造了非標等影子銀行業務,放大了金融風險,擡高了全社會融資成本。
而取消存貸比這一監管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將降低商業銀行為繞開管制而發展通道業務的動力。
李奇霖分析認為,在地方預算軟約束和房地產上升周期下,由於表內貸款行業約束,存貸比約束,在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銀行的利潤考核壓力借道表外為上述主體融資,信托、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成為表外融資通道。存貸比監管弱化,通道業務存在價值下降,上述機構將從通道向資管業務轉型,實體融資成本也因此有邊際上的改善。
對於商業銀行監管而言,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測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強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底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顯示,2014年,銀行家普遍認為監管指標本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較高,對中國銀行業的適用性也較強,但在監管的彈性和靈活性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空間。就個別指標而言,銀行家評價最高的是“資本充足率”,評價最低的是“存貸比”。
銀監會在去年中時曾表示,隨著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經營模式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存貸比監管也出現了覆蓋面不夠、風險敏感性不足、未充分考慮銀行各類資金來源和運用在期限和穩定性方面的差異,難以全面反映銀行流動性風險等問題。
不過,法定存貸比的取消並不意味著銀行的流動性不受約束,只是存貸比將從硬監管指標轉換為流動性監管指標之一。
銀監會在去年2月份也曾表示,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引入新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流動性覆蓋率(LCR),同時仍將存貸比作為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之一。
在與各地政府的痛苦博弈中,打車軟件優步(Uber)終於在美國紐約揚眉吐氣。
原本紐約市議會計劃在當地時間23日就是否要出臺政策限制Uber在當地的擴張進行投票,但22日,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突然宣布放棄限制Uber司機在當地擴員的計劃,這使得在歐洲連遭重挫的Uber在美國暫時穩住了陣腳。
白思豪給出的替代方案是,紐約市政府將就Uber以及其他打車軟件對城市環境和交通影響進行為期4個月的調查,然後再就Uber在紐約的“生”與“死”給出最終的判定。
Uber與紐約市政府來回拉鋸的焦點在於,前者強調,必須在年底前新增1萬名司機,而後者認為這一數字只能控制在200人。
Uber的奮起反抗
20日,在線上打車軟件服務引發激烈爭議的時期,白思豪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盡快遏制Uber的增長”。他的“豪言壯誌”猶在耳邊,但還沒過幾天,白思豪對於Uber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著實讓人跌破眼鏡。而這背後,是Uber,這家如今在全世界都炙手可熱的打車軟件公司面對各地政府洶湧而來的制裁的反擊。
就在白思豪放言要禁止Uber在紐約的擴張後,Uber隨後警告稱,限制其增長將會傷害Uber在紐約,這個全球最重要市場的發展。同時,Uber還大打感情牌,列舉了限制其擴員可能在紐約引發的一系列後果,比如,乘客的等待的時間會延長至2~3倍,服務質量也會下降,最壞的結果就是客戶都流失了。
在Uber看來,紐約市政府的禁令徹底威脅到了企業的生存與未來發展,因此,這家被估值500億美元的公司除了口頭上提出抗議,還配合了一系列政治上的舉措。Uber在主要電視頻道上投放廣告稱,白思豪要毀掉紐約成百上千的潛在就業崗位。這則廣告還暗示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禁令將硬生生地把紐約分化成“富人的天堂”和“窮人的地獄”。而這恰恰是白思豪2年前競選紐約市市長時所竭力反對的。
同時,Uber還向紐約用戶推出了一個名為“白思豪的Uber”的功能。用戶選擇這一功能只有兩種結果,一是沒有車,二是等25分鐘,以此來告訴用戶,如果限制Uber的法案通過,紐約市民的生活就可能會變成這樣。
此外,Uber還發動人海戰術,“鼓勵”用戶給白思豪寫郵件抗議,邀請反對者免費搭車,甚至利用名人效應,在社交媒體上質問白思豪出臺禁令是否值得。
峰回路轉的談判
據美媒透露,當地時間22日下午,在沈默了一周後,Uber高管與紐約市政府的官員終於坐在了一起。盡管禁令的支持者堅稱,他們握有足夠的票數使禁令通過,但Uber此前一系列成功的反對策略營造了這樣一種輿論環境,即禁令的支持者在創新、打造就業崗位,甚至是維護階層平等方面站錯了隊。
22日,諸如紐約州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等一些有頭有臉的民主黨大佬開始反對禁令。在最後一刻,Uber和紐約市政府都做出了妥協。前者同意與紐約市政府分享數據,供其研究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的實質影響。同時,Uber也承諾,維持目前的擴員幅度,不會在紐約“鋪天蓋地”。
紐約市政府承諾在進行為期4個月的調查同時,也警告,如果Uber違反雙方22日達成的協議,將隨時隨地把Uber趕出紐約。白思豪辦公室的發言人諾威爾(Wiley Norvell)表示,如果研究結果表明打車軟件會加重當前城市的交通狀況,那麽政府依舊有權下達禁令。
自Uber2011年進入紐約以來,超過200萬紐約人註冊成為Uber的用戶,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這就意味著,在過去一周政府與Uber的拉鋸戰中,200多萬用戶成為了Uber與紐約市政府談判的籌碼。Uber高管此前也指出,這一數字是白思豪2年前勝選紐約市長的28萬支持者的近10倍。
22日下午,Uber與紐約市政府達成協議後,第一時間撤下了此前針對白思豪的廣告、app應用,叫停支持者對白思豪的“郵件攻擊”。Uber高管也隨即發表聲明,“很滿意”談判的結果。
出租車行業壟斷的終結
當前,Uber在紐約市取得的勝利不僅體現了支持者對其的認可,同時也驗明了這些激進反抗舉措在實際中的效果。
“Uber在紐約的勝利告訴了其他與其‘作對’的地方政府,Uber不怕地方政府的威脅,”紐約大學魯丁交通中心(Rudin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的主任莫斯(Mitchell Moss)評價道,“此外,出租車行業的壟斷日子也結束了。”更重要的是,莫斯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要幹涉人們的出行已不再是件簡單的事了。
如今,消費者也非常依賴類似Uber這樣的打車軟件。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在智能手機點幾下,就能輕松打到車,省去了在室外苦等的時間和精力。Uber眾多的消費群體使得Uber的反對者——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司機,顯得微不足道。
得知這一結果,擁有1.8萬成員的紐約出租車工人聯盟(New York Taxi Workers Alliance)的執行總監拜拉維(Bhairavi Desai)表示,“這真是悲劇性的一天。一家公司砸點錢就能左右公共政策的制定,太荒謬了!”拜拉維還指出,沒有禁令的約束,司機的工作時間與得到的報酬將不成正比。
拜拉維認為,盡管Uber打著種族平等的旗號,但實際中,傳統出租車行業中的很多黑人司機就受到Uber無限擴員的影響。“如果這個國家中最大的出租車市場的司機都得不到保護,更別提其他國家了。”拜拉維說道。
【行業動態】
1、文化部:允許內外資企業生產銷售遊戲機
7月24日消息,文化部日前公布了《關於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的通知》,通知表明,關於遊戲機生產銷售政策進一步松綁,政府明確了鼓勵方向,以及省級文化行政部門作為內容審核機構。
通知中規定,所稱遊戲遊藝設備,是指通過專用設備向消費者提供遊戲內容和遊戲過程的電子、機械類裝置,包括營業場所使用的電子遊戲機、與電視接收機設備配套使用的電子遊戲機及手持類電子遊戲機等,不包含用於出口銷售的遊戲遊藝設備。
2、諾基亞收購阿朗交易獲歐盟無條件批準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的交易在周五獲得了歐盟並購監管部門的無條件批準。歐盟委員會預計,在不斷發展的手機技術市場,歐洲公司與三星電子的競爭將不斷加劇。
3、華碩CFO張偉明因病辭世 享年50歲
7月24日消息,華碩今日宣布公司發言人暨財務長張偉明突然因病辭世,享年50歲。但華碩未透露張偉明離世的確切病因,同時華碩尚未確定接替人選,還待董事會決議。
華碩表示,公司營運尚無重大變動。
4、二季度全球風投總額320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畢馬威國際(KPMG International)和風投數據公司CB Insights聯合發布的季度風投報告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各地獲風投支持的公司共計完成1819筆融資,總規模超過320億美元;上半年的總規模達到驚人的598億美元,同比增長49%。
5、聯想收購摩托後銷量下跌33%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楊波)據市場調研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上繼續高歌猛進,華為、小米、聯想的手機全球出貨量分列3-5位,僅次於三星和蘋果兩大國際巨頭,其中,華為、小米的增速均超過了25%,聯想在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之後,卻不進反退,雖然守住了第五的位置,但全球出貨量相比去年下降了三成。
6、全球智能機出貨量增11.6% IDC:中國品牌助力多元化
7月24日,IDC公布全球Q2季度手機市場情況報告,全球3.372億部的智能手機出貨量,11.6%的同比增長率的確可圈可點,但以小米、華為為首的中國品牌卻依舊是風光無限。
數據顯示,華為、小米分列三星、蘋果之後位居第三、四,其Q2出貨量分別為2990萬部、1790萬部,市場份額分別占據8.9%、5.3%。相較於去年同期,華為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8.1%,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2%,而這一數值在小米這里是29.4%和0.7%……這就是讓華爾街也不禁為之咋舌的增長。
7、黑莓推出系列安全產品 軟件業務轉型成果初現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黑莓當地時間周二展示了一系列安全產品,公司首席執行官程守宗承認公司轉型工作“尚未成功”。黑莓在嘗試轉型為一家以軟件為主的公司。程守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對迄今為止的複興計劃進度感到滿意。我制定了本財年軟件營收達到5億美元的目標,仍然對這一目標很滿意。”
但程守宗也指出,公司完全複興所需要的時間要長於最初的預期,目前進度比原定計劃落後約6個月。但他表示,未來12-18個月投資者將能獲得回報。
8、京東將於7月29日成為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
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納斯達克周四宣布,京東商城將於2015年7月29日(周三)股市開盤前成為納斯達克-1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平均加權指數的成分股。
京東此次取代的是Catamaran Corporation公司,後者將在2015年7月24日(周五)正式被剔除出上述兩個指數。
【融資消息】
1、垂直招聘平臺職業夢獲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etafund、IVP、樂視網、長安私人資本等數千萬元A輪投資
2、富春通信4000萬投資上海蘭渡文化
3、美發O2O星客多獲數百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4、校校獲賽富基金/賽富亞洲基金SAIF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
5、鄭州本地生鮮O2O平臺“菜籃網”完成財晟資本獨資數千萬元A輪融資
6、輕松家電完成千萬美元A輪融資,祥峰投資領投
7、智能測溫儀Baby Hero已完成1000萬Pre-A輪融資
8、Instagram廣告中介平臺“Popular Pays”獲200萬美元融資
9、寶寶健康智能測溫器初創平臺“雲豆科技”完成華睿投資1000萬Pre-A融資
10、汽車P2P金融平臺“豐投網”獲華映資本領投2000萬元A輪融資
11、快碼眾包獲得雲測信息數百萬元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黑馬哥,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伴隨著關於股指期貨是與非的大討論,期指市場在小長假前迎來最嚴管控。昨日迎來期指新規實施的第二個交易日,三大期指午後全線飆升,最終強勢收紅,中證500主力封漲停。此前巨幅貼水也迅速收斂,IF1509和IC1509甚至轉為升水,但期指成交量和持倉量卻嚴重萎縮。
在部分對沖基金人士看來,在期指成交量過小的情況下,尚無法判斷基差收斂甚至升水的狀態能否持續。而對於格外看重市場流動性的量化對沖基金來說,市場流動性的枯竭和新規約束,使當前對沖基金行業整體步入了“寒冬”,從業者多嘆難做,產品輕空倉是主流做法。
中國量化投資俱樂部執行理事、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行業現在處在春天來臨前的寒冬,春天還是會來的。”多位業內人士在理解當下非常時期政策的同時呼籲監管機構在非常規措施推出並生效後,思考如何針對現有制度的不足進行改革,建立長效機制來規範市場。
量化對沖遭遇“寒冬”
9月2日,中金所打出最強管控組合拳,措施包括單日開倉交易量不能超過10手、提高各個合約品種的保證金各10%、平倉手續費由萬分之一點五劇增至萬分之二十三、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
雖然監管層此舉意在抑制股指期貨過度投機,但不少機構人士認為,受新規影響,股指期貨市場的交易活躍度會顯著降低,流動性進一步下降。Wind數據顯示,期指新規實施後的兩個交易日,現貨和期指市場成交量均在不斷萎縮。現貨方面,昨日兩市成交進一步萎縮至5000億元左右;而三大期指成交繼周一大幅縮水超9成後,昨日再度縮水,持倉繼續下降。
截至8日收盤,滬深300主力IF1509成交僅2.90萬手,再次刷新該品種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來新低,持倉3.54萬手;上證50主力IH1509成交1.18萬手,持倉1.78萬手;中證500主力IC1509成交1.08萬手,持倉9509手。
在期指市場流動性下降和新規約束的影響下,以股指期貨為主要交易標的的量化對沖策略,就陷入了困境。
“做量化對沖需要現貨和期指市場交易都比較活躍,需要有充足的流動性。”國金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石兵稱,流動性的下降和枯竭,會導致量化模型計算或者預測的價位和實際成交的價位出現較大滑點,從而影響收益。除此之外,套保、投機、套利賬戶保證金比例的上調,會直接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且增加交易成本,從而影響產品收益。
“做這一行(量化對沖),要懂得休息,現在就是休息的時候。”上海地區一位目前倉位為0,準備出外度假的對沖基金經理就坦言,在負基差和期指新規“兩座大山”的約束下,對沖基金行業目前“很難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量化對沖行業整體的操作和獲利空間受困於市場流動性缺失和資金利用效率降低,不同量化對沖策略所受影響程度卻也不盡相同。
前述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介紹,“套利策略里主要的期限套利和多品種套利都依賴於股指期貨上的偏高頻交易,在目前開倉10手的限制下基本是沒有操作空間了。高頻CTA也做不了。”該經理稱,阿爾法策略雖然以套保和非高頻交易為主,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但受制於整體流動性缺失、保證金比例提高、負基差和缺少對手盤這四大因素,操作難度也很大。
業界建言監管松綁
“行業現在主要還是以股指期貨為主要交易標的,商品期貨的交易容量比起期指都小很多。所以整體來講現在確實很難做,輕倉位可能還要保持相當一段時間。”吳雅楠稱,“當然我們也理解現在中金所的規定,為了抑制市場過分波動,排除一些不穩定因素,這是出發點。行業現在是處在春天來臨前的寒冬,春天還是會來的。”
事實上,這一觀點也反映了當下對沖基金從業者的普遍心聲,即認為目前的管控措施是監管層在非常時期的非常舉動,大概率屬於短期措施;同時期望市場恢複常態後,限制逐漸解除,股指期貨市場可以回歸常態。
東方資產國際證券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姜力稱,在非常規措施推出並生效後,需要重點思考的是怎麽樣建立長效機制來規範市場,在規則的保護下健康運行。“嚴重制約流動性和市場有效性的規則,比如T+0、漲跌停板等都要納入規則改善的討論範圍之內,並擇機修改。”姜力說。
吳雅楠亦稱:“期貨T+0,現貨T+1,期貨現貨的交易制度不太匹配,會帶來一些市場波動。增加熔斷機制和取消漲跌停也很有必要,以給足夠緩釋空間,讓市場能夠調整到位。”
除了制度建設改進方面的建議外,多位對沖基金人士也談到期指市場上確實存在機構投資者做多與做空力量不平衡,即“機構多空失衡”的問題。“現在強調機構套保是好事,因為套保是風險對沖的有效手段。但也應該培養更多的機構做多的力量,因為套保主要是還是做空的力量比較強。”吳雅楠稱。
另一個使得股指期貨飽受詬病的核心問題,則是期貨等衍生品市場的高門檻,中小投資者缺乏套期保值的工具。對此,吳雅楠和石兵都談到了可以考慮進一步豐富股指期貨的產品,如推出面值為現有三個品種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迷你合約。降低參與門檻,鼓勵中小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對沖。
“從交易公平的角度來看,我是比較支持迷你合約的。韓國其實就有,交易也很活躍。”石兵向記者解釋稱,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的流動性也會更好。“很多人有對沖工具之後,也可以避免一些投資者覺得自己參與不了,出現損失之後就來責難股指期貨。”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建設銀行白雲支行個人貸款中心獲悉,針對廣州市越秀區、天河區、荔灣區、白雲區、海珠區、番禺區、開發區的二手房產,貸款期限+房齡可放寬至50年,而此前執行的標準是貸款期限+房齡不超過40年。
但還有一些其他要求,包括貸款年限不超過房屋剩余使用年限,貸款期限加貸款人年齡之和男性不超過70、女性不超過65,房產需為框架結構等。
此次新政是否代表商業銀行已經突破最長貸款期限不超過30年的要求呢?中國建設銀行白雲支行個人貸款中心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長貸款期限的限制還是30年,並未觸碰人民銀行的紅線要求。
搜房網廣州二手房數據中心統計,5月上半月中心城區與外圍區域的分化愈發明顯,和4月同期相比,包括海珠、白雲、越秀在內的中心城區網簽量全線下降,降幅分別為16.55%、21.79%和27.22%,其中越秀降幅最大,業內人士判斷應該與學位房“退燒”有關。而外圍區域二手房交易活躍,番禺、從化、增城的網簽量環比漲幅分別達到了10.64%、16.83%和18.8%,其中增城上半月的網簽量更是達到436宗,超過越秀、荔灣、白雲等老城區。
交通便利、社區成熟、配套完善、供應充足……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二手房正憑借這些優勢逐步取代新房占據市場交易的主導地位。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京、滬、深等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約為新房的2倍以上,南京、福州等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躍度也超過了新房。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住宅市場正從增量向存量市場過渡,房地產市場格局將迎來深刻變化。
去年股市異動期間,股指期貨成為“千夫所指”。自2015年6月開始,證監會及中金所連續推出多項限制措施,嚴厲打擊市場過度投機。經過一年多的基礎恢複,股指逐漸趨於平穩,近日市場有關為股指期貨“松綁”的呼聲又起。
8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中金所考慮放寬對股指期貨交易的有關限制,可能會涉及非套保日內交易限制、保證金比率、手續費等多方面規定的放寬。隨後有媒體報道中金所近期召集了多位期貨公司高管論證股指期貨松綁方案,目前方案已上報至證監會。
《第一財經日報》下午向中金所進行求證,中金所盤後對上述傳聞做出回應。“我所關註到有媒體刊發中金所將放開股指期貨限制措施的消息,上述報道與事實不符,近期我所未對外發布過相關信息。”中金所表示,去年股市異常波動以後,中金所一直努力完善規則制度,強化一線監管,夯實市場運行基礎,為股指期貨功能發揮積極創造條件。
去年6月,隨著監管加強、股市去杠桿,A股大盤指數開始劇烈震蕩下行,股指期貨對於大盤指數的影響受到投資者諸多質疑。隨著“救市”啟動,證監會、中金所也開始對醞釀修訂規則、打擊過度投機,推出包括調高交易保證金、提高手續費、調低日內開倉量限制標準等一系管控措施。
2015年7月31日,中金所公布了一些列措施,以抑制過度投機交易,加大異常交易行為監管。 一是在不增加市場整體交易成本的前提下,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市場收費結構;二是嚴格市場異常交易行為認定和加強市場監管。
2015年8月25日,中金所針對“過度投機”又推出了三大舉措。一是分步提高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期保值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二是調整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日內開倉限制標準;三是提高股指期貨日內平倉手續費標準。
新規推出,令行禁止,違者立即遭到處罰。第二天(26日),中金所下發通知,宣布對164名客戶采取監管措施。其中對152名單日開倉量超過600手、13名日內撤單次數達到400次、1名自成交次數達到5次,共計164名(去除重複)客戶采取限制開倉1個月的監管措施。
據中金所介紹,為抑制市場過度投機,防範和控制市 場風險,促進股指期貨市場規範運行,中金所於8月25日發布《關於股指期貨異常交易監管標準及處理程序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對股指期貨市場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而上述被處罰的客戶,就是因為在8月26日交易行為違反通知的相關規定,所以中金所對其采取了監管措施。
“中金所將按照證監會有關要求,全面加強對客戶賬戶和市場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並全面開展檢查工作,”中金所有關負責人當日(26日)表示,如發現會員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按照自律監管要求進行查處或移交監管部門依法查處。
隨著股市頻現“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流動性危急,監管層對股指期貨的約束也步步升級。
8月28日,中金所宣布上調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進一步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過度投機。
一方面,自2015年8月31日起,對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客戶在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0手的認定為“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另一方面,自2015年8月31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的交易保證金全部調整為合約價值的30%。
9月2日,中金所再次公布四項嚴控措施,包括調整股指期貨日內開倉限制標準、提高股指期貨各合約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大幅提高股指期貨平今倉手續費標準、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
嚴格的保證金、手續費、開倉量等限制,大大削弱了股指期貨的“做空”功能,同時削弱的還有“套保”功能,部分機構、期貨公司對於給股指期貨“松綁”表現出高度期待。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4日下午從接近中金所人士處了解到,對股指期貨做出限制,是股市異動期間的非常措施,而放開這些限制,也並非中金所所能夠決定。
中金所今日澄清,近日熱傳的“中金所將松綁股指期貨”為假消息。
昨日, 外電援引知情人士稱,中金所考慮放寬對股指期貨交易的有關限制,或會涉及到非套保日內交易限制、保證金比率、手續費等多方面規定的放寬。相關規定還需要證監會的批準。
證券時報頭版刊文稱,目前確實已到考慮適當放松股指期貨交易有關限制,發揮股指期貨對資本市場積極作用的 時候了。在股票現貨市場逐漸恢複運行平穩後,確實應該考慮逐步松綁股指期貨交易有關限制,從而使股指期貨價格發現、套期保值等功能得以有效發揮,完善資本 市場體系。機構投資者如果無法通過股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只能通過二級市場的買賣規避風險,將容易造成機構行為散戶化,加劇市場波動。
中金所表示,關註到有媒體刊發中金所將放開股指期貨限制措施的消息,上述報道與事實不符,近期未對外發布過相關信息。
周二早盤,受農產品轉基因松綁消息影響,農業板塊爆發,神農基因率先漲停、隆平高科漲5.02%、荃銀高科漲3.88%、江山股份漲3.79%、登海種業漲3.03%、萬向德農漲2.11%、敦煌種業漲1.68%、鐵漢生態漲1.27%。
消息面,轉基因農產品的商業化之路常常遭遇質疑,也一直走得磕磕絆絆,但昨日“十三五”科技規劃的發布,讓轉基因產品迎來了“春風”。在國務院關於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而這樣的表述,無疑給轉基因農產品的商業推廣鋪路。可以預測,按照規劃,當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整體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將逐漸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