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克強淡化高通壟斷案:機遇大於挑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9

20141120jacobs

中國總理李克強周四淡化高通壟斷調查稱,高通在中國的機遇大於挑戰。

李克強是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表上述評論,這是高通2013年11月接受反壟斷監管機構發改委調查以來,首度有中國高級領導人就此事置評。

據路透,李克強稱,他相信高通能夠與中國反壟斷機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也強調稱,科技企業在中國市場需要“平等的競爭環境”。

李克強的這番講話是對高通CEO Paul Jacobs的回應。Jacobs在之前的講話中表示:“高通正在進行一些艱難的談判,但高通會繼續合作下去。”

Jacobs會後告訴《華爾街日報》,李克強總理的表態讓他很高興。

去年11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啟動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但至今未公布調查結果。高通公司高層今年頻繁接觸發改委官員,商討壟斷案的解決。

高通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的2013財年,高通總營收249億美元,而49%都是來自中國市場,占據半壁江山。

據分析,如果反壟斷調查結果成立,高通可能面臨營業額1%至10%的罰金,參考公司截至今年9月的2013財年數據,此項處罰金額可能達到12.3億美元,將刷新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71

李克強督陣 水利項目成穩增長關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91

本文來源於一財網,作者為王子約,華爾街見聞授權發表

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水利部視察。

更有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水利問題極有可能成為中央一號文件的議題。

臨近年末,穩增長壓力仍存,在棚改、鐵路均趨飽和的情況下,作為投資重要抓手的水利工程加碼態勢明顯。

“集中力量建設重大水利工程,像推進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一樣。”24日,李克強考察水利部時如是說。

談到水利建設與投資拉動的關系時,李克強稱,水利建設“能夠拉動有效投資,促進就業和農民增收,帶動相關產業,發揮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就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國家將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700多億元。同時加強中小型水利項目建設,解決好用水“最後一公里”問題。

a3112503y[]141695346817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和時間的推進,各個層面對於推進水利項目進程的支持於下半年開始提速。

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10月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部門負責同誌會議,部署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年內在水利、環保、信息網絡等領域再開工一批重大項目。

此後,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張明倫在公開場合表示,今明兩年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中,目前在建工程的總投資規模大約是6000億元。

本報獲得的券商報告顯示,2014年水利建設將重回高速增長。隨著水利部啟動全國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水利發展將開啟新一輪投資。據業內人士估算,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投資規模同比增速有望超過20%。

平安證券指出,加快水利建設投資勢在必行。“十二五”期間我國水利投資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相對“十一五”期間增長156%,年均複合增長20.7%,水利行業投資增速將是近階段高峰期。

然而,對於重大投資項目來說,資金來源仍是主要問題。有中部省份發改委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水利項目的周期長,盈利性又比較差,很難獲得外部資本註入。

李克強考察水利部時說,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水利工程建設不能光靠政府,還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推進PPP(公私合作)、BOT(建設—經營—轉讓)、TOT(移交—經營—移交)等投融資模式,更多調動社會資金的力量,要用改革破解千年“治水”難題。

為保證水利工程迅速順利地推進,各相關部委早已啟動工作。

上月24日,在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今年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459億元,用於大中型灌區和灌排泵站改造、新建灌區等農田水利重點工程建設,比去年增加72億元。下一步,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同時註重運用市場機制籌集資金,鼓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田水利建設。

財政部也於近期宣布,將在近日下撥63.25億元支持農田水利建設,這筆資金的80%將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20%用於農田水利設施的日常維護支出。糧食主產區、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等將獲得重點支持。

近日,水利部副部長李國英表示,下一步將在全國推廣建立節水灌溉節約水量使用權交易和政府回購機制。力爭到2020年,將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將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從地方來看,自10月底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以來,各地迅速掀起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高潮。目前,全國已有11個省份部署了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工作重點,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廣西、浙江等六省區投入資金超過百億元。

與此同時,各類水利概念股也蓄勢待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71

李克強: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08

 據中國政府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決定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確定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的措施,共享發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

會議認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大金融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可以推動我國優勢和富余產能跨出國門、促進中外產能合作、拓展發展空間,提高中國產品尤其是裝備的國際競爭力,推進外貿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會議確定,一是簡化審批手續,便利“走出去”。將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由事前到有關部門登記,改為匯兌資金時在銀行直接辦理。取消境內企業、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地域限制。簡化境外上市、並購、設立銀行分支機構等核準手續。二是拓寬融資渠道,助力“走出去”。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制造等全產業鏈的金融支持。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用,吸收社會資本參與,采取債權、基金等形式,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長期外匯資金支持。三是健全政策體系,服務“走出去”。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體系。穩步放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增加經營主體。創新出口信用保險產品,大力發展海外投資險,合理降低保險費率,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做好信息、法律、領事等服務,加強協調,防止惡性競爭,強化風險防範,護航中國企業、中國裝備走向世界。

會議指出,中央和地方聯動,盤活各領域財政“沈睡”資金,提高使用效益,緩解財政收支困難,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好發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創新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會議決定,一是將2012年及以前年度各級一般公共預算、部門預算、專項轉移支付結轉資金,收回統籌使用。對政府性基金項目結轉資金規模較大的,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盤活的資金重點投向民生改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二是全面清理財政專戶,防止資金大量沈澱,各地一律不得新設專項支出財政專戶。嚴禁違規虛列支出,嚴控權責發生制核算範圍和規模。加強收入繳庫管理,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上繳財政。三是對預算周轉金和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規模占比設定上限,明年起不得在預算外新設償債準備金,已設的納入預算管理,促進資金科學安排,加快流轉。在水利投資運營、義務教育、衛生、社保、環保等領域開展三年滾動預算試點,確保資金和項目對接。讓公帑有效服務公眾、造福人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26

李克強: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23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今天李克強總理繼續在深圳考察,他強調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

此前,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及聯席主管蘇國堅預計,相關政府部門將於2015年開始考慮推進深港通,並且上半年會有指導方針出臺,隨後將計劃啟動B股退出機制,或會帶來良好的資本收益潛力。

但滬港通開通以來“人氣不足”的現象令市場頗為擔憂,曾被寄予厚望的滬港通一直呈現“南冷北熱”的態勢。期間無論是滬股通還是港股通,都沒有出現當天額度用盡的情況。滬股通還出現過資金凈流出的情況。

11月下旬,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李劍閣曾表示,深港通的推進正在進行中,但是受滬港通交易不及預期火爆的影響,深港通的推進將會放慢。

但12月出臺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工作方案》將深港通正式納入其中,上海證券報援引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意味著深港通的推出有望提速。

方案提到,將加強深港兩地資本市場交流合作,在滬港通積累一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本著互利共贏原則,在前海探索新的合作方式。

昨日李克強在深圳還考察了前海微眾銀行、華為公司等企業。作為去年7月銀監會正式批複籌建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微眾銀行是國內第一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相比於傳統銀行,微眾銀行沒有櫃臺、沒有信用審核,更不需要抵押貸款,而是“以信用作擔保,用數據防風險”。在昨天的考察中,李克強見證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23

李克強領銜 中國擬派五年來最高規格代表團出席達沃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77

李克強,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反壟斷,對外開放

2015年1月21日至24日,瑞士達沃斯將舉行年度冬季世界經濟論壇,李克強將成為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首位出席該論壇冬季年會的中國總理。彭博由知情人士處獲悉,中國計劃派出李克強帶領的代表團出席,其規格為五年來最高。

中國總理並不是達沃斯論壇的常客。上一位出席達沃斯論壇的中國總理是溫家寶,在他之前是1992年出席的李鵬。此次達沃斯論壇年會上,中國的經濟轉型和對外開放度都是國外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據彭博報道,過去三年均出席達沃斯論壇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強表示,今年中國代表團成員的甄選引人矚目,更多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希望加入。

經濟轉型

溫家寶出席達沃斯論壇時,中國還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2008年11月,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十大刺激經濟措施,估計需投資人民幣4萬億元。

如今,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處經濟轉型期,2013年GDP增長7.7%,創14年新低,2014年官方目標只有7.5%左右。去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概念,以此指代中國由兩位數高速增長轉變為個位數增長的經濟發展現狀。華爾街見聞近日援引彭博消息稱,去年底以來,國務院已批準總投資額逾10萬億元的七大基礎設施項目。

彭博報道援引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韓孟的預測稱,世界經濟論壇是個好平臺,中國最高領導人可以借此展示中國對本國“新常態”經濟有信心,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增長更均衡,根本無需為此擔心。

對外開放

去年歐洲與美國的商會都曾批評中國政府反壟斷的行動。美國商會去年9月稱,中國反壟斷部門針對30家外企的反壟斷調查有不公平之處,而且執法有“選擇性和主觀性”。當月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李克強否認中國的措施有選擇性,稱外企只占中國反壟斷調查涉及企業的10%。

彭博報道預計,本月達沃斯論壇期間,李克強也會著力驅散海外商界對中國反壟斷的懼怕情緒。該報道援引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評論稱,去年外企與國外投資者疑慮增多,擔心中國對外開放的問題。李克強可能在這次論壇期間努力打消這種擔憂,顯示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00

李克強表態引發猜測 中國GDP是否未能達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35

MW-BW517_li_keq_MP_20140313012504

華爾街見聞昨天提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全體會議上表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在四季度GDP公布的前夕,李克強此番表態引發猜測,中國經濟增速是否達不到預定目標?

李克強稱,2014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今年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多,政府工作艱巨繁重。”

《華爾街日報》提到,盡管李克強最近幾個月也強調過經濟下行壓力大,但現在這個時間點再次表態引發了猜測,中國是否無法達到去年年初設定的7.5%左右的經濟目標?倘若不能達標,這將是上世紀末以來的首次。

本周二中國將公布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其中包括四季度和2014年全年的GDP增速,彭博的市場共識預期顯示,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從三季度的7.3%下滑到7.2%,全年GDP增速可能是7.3%。

許多經濟學家還預期,中國會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7.0%。

其實進入四季度來,中國經濟諸多指標均不理想,為防止經濟快速下滑,政府采取一系列舉措,例如加快推進基建項目、時隔兩年首次降息等等,但是由此帶來的一個影響是股市的瘋漲,直到上周五證監會銀監會齊出手監管,滬指昨暴跌逾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43

李克強: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不松也不緊。

他提到,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和升級,不僅為自身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也是對維護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貢獻。

他表示,中方願同世界經濟論壇進一步深化合作,希望論壇繼續為促進國際社會和中國的相互了解發揮積極作用。

2014年中國GDP增速滑至24年來最低水平,為7.4%,但略超預期。

更新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220

李克強: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32

likeqiang

“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題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時表示。本次主題演講成為今天達沃斯論壇上最受媒體關註的焦點之一。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轉向中高端水平,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CPI低於年初目標。盡管增長放緩,中國就業取得了增長。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應對措施不是強刺激,而是推進強改革。“今年不會搞‘大水漫灌’。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他還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債務風險。因此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李克強在講話中還將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解決面對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金融改革,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將繼續放松外資準入,推動私營銀行的發展。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李克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世界市場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的大國,許多國家為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這就使得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在不斷的擴大。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中國開放的結果。中國要擴大開放,也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人民幣的國家化也可以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是中國主要領導人今年首次出訪。在世界經濟形勢前景不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備受矚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展示了改革成績,分享了中國機遇。

李克強講話全文如下(來源:鳳凰財經):

likeqiangdavos

davos

(圖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冬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64

李克強: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32

likeqiang

“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題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時表示。本次主題演講成為今天達沃斯論壇上最受媒體關註的焦點之一。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轉向中高端水平,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CPI低於年初目標。盡管增長放緩,中國就業取得了增長。

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應對措施不是強刺激,而是推進強改革。“今年不會搞‘大水漫灌’。我們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他還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債務風險。因此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李克強在講話中還將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解決面對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金融改革,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將繼續放松外資準入,推動私營銀行的發展。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李克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世界市場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的大國,許多國家為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這就使得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在不斷的擴大。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中國開放的結果。中國要擴大開放,也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人民幣的國家化也可以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是中國主要領導人今年首次出訪。在世界經濟形勢前景不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備受矚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展示了改革成績,分享了中國機遇。

李克強講話全文如下(來源:鳳凰財經):

likeqiangdavos

davos

(圖為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冬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65

李克強在達沃斯論壇上釋放重要信號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89

李克強在達沃斯論壇上釋放重要信號
來源:和訊網

“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1日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題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時表示。他還強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註重預調微調,更好的實行定向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


本次冬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全球新局勢:我們如何應對”。這也是李克強總理第三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本次主題演講成為今天達沃斯論壇上最受媒體關註的焦點之一。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不采取強刺激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轉向中高端水平,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外界擔憂中國經濟下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有世界大背景,也有內在規律;GDP基數在增大,即使7%增長,年增長也要達到8000多億美元,大於幾年前10%的增量。


李克強表示,2014年中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沒有采取強刺激,而是力推強改革。“2014年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超過了上年。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都是下降的。CPI上漲了2%,這低於我們年初預期的目標,事實證明,我們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的、有效的。”


他還強調,中國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債務風險。因此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談到宏觀政策,李克強稱,中國將繼續保持戰略定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註重預調微調,更好的實行定向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


人民幣國際化:水到渠成


李克強在講話中還將展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將不斷深化改革,解決面對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金融改革,李克強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將繼續放松外資準入,推動私營銀行的發展。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李克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世界市場發展的結果。因為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的大國,許多國家為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希望用人民幣來進行貿易和投資結算,這就使得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在不斷的擴大。


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是中國開放的結果。中國要擴大開放,也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


人民幣的國家化也可以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是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是中國主要領導人今年首次出訪。在世界經濟形勢前景不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備受矚目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的講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信心,展示了改革成績,分享了中國機遇。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


李克強表示,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通貨緊縮跡象為全球經濟雪上加霜;中國堅守和平穩定底線;維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不能打破;任何地區熱點、地緣沖突,都應用和平手段解決;反對一切恐怖主義;互相尊重文化、宗教多樣性;堅定推進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


李克強講話全文如下:


李克強2015年冬季達沃斯致辭(全文)


李克強: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我很高興,五年以後又來到達沃斯,站在這個講臺上致辭!


更有幸的是今天上午在工作之余,我登上的達沃斯小鎮附近的山頂,從那里俯瞰達沃斯,達沃斯的確是一個美麗、寧靜、安詳的小鎮。但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並不平靜,甚至不安寧。我們需要應對新的局勢,昨天晚上施瓦布先生告訴我,達沃斯曾經是治療肺部疾病的療養聖地,因為盤尼西林發明、推廣和普及,達沃斯的產業轉型了。他從肺部上升到了腦部,這里已經成為世界腦力風暴智力的中心之一。我們需要新的盤尼西林來應對國際局勢的新的挑戰。世界遠非太平,地區熱點,局部沖突,以及恐怖主義襲擊,確實是此起彼伏,對於人類社會構成了現實的威脅。全球的經濟複蘇又乏力,主要經濟體的走勢、分化,大宗商品的價格反複波動,通縮緊縮的跡象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不少人對世界前景抱著悲觀的情緒,認為和平和安寧出了問題,發展也難見曙光,有哲人說過,當問題出現的時候,不能用曾經制造問題的辦法去解決它。老問題的解決,不能再從對抗、仇恨封閉中謀答案,新問題的答案更要在合作、協商中找出路,我們要吸取歷史經驗,利用時代的智慧,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人類在艱難的時刻總是能激起突破困境的勇氣,迸發出變革、創新的力量。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們主張要堅定維護和平、穩定,堅守和平穩定的底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保持世界和平穩定,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和普遍公認性質的國際關系準則必須維護不能打破。否則繁榮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間因兵器、冷戰思維與零和遊戲,贏者通吃是行不通的,任何地緣沖突都應該堅持政治手段,用和平的方式尋求解決。


我們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中國將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地區穩定,無意與任何國家一爭高下,世界各國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和平,讓文明、理性、正義之花開遍世界。


面對中原的世界文明,我們主張要共同促進和諧相處,也就是說,要秉持和諧相處的理念。文化的多樣性,與生物的多樣性一樣,是我們這個星球最值得珍視的天然寶藏。人類社會是各種文明都能盛開的百花園,不同文明之見,不同宗教之見都應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同和可親,異可相近,國際社會應該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求同存異,包容共見,合作共贏。


面對多變的經濟形勢,我們主張要大力推動開放創新,也就是說,要激發開放創新的活力,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七年來的實踐證明,唯有同舟共濟,才能渡過難關,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國有權根據自己的國情來制定宏觀經濟政策。但是,也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宏觀政策協調,擴大利益的會合點,實現共同發展。德國有諺語將,面對變革之風,有人在砌墻,有人放風,我們倡導順勢而為,堅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積極擴大區域經濟合作,打造全球的價值鏈,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到來。宏觀政策固然重要,但結構改革勢在必行,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盡管難度很大,但也應該堅持去做。這樣,才能夠形成全球創新的合力,增強世界發展的新動能。


女士們、先生們,我知道與會者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很關註。或許有人擔憂,受到中國經濟速度降緩的拖累,也有人擔憂受到中國經濟轉型的沖擊。因此,這里我想多介紹中國的情況。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則必須由中低端水平邁向中高端水平,為此要堅定不移的推動結構性改革。應當看到,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既有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也有內在的經濟規律。現在中國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數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長,年度的現價增量也要達到8000多億美元。比五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


經濟運行處在合理的區間,不片面的追求高速度,緊繃的經濟速度會得以舒緩,更可以騰出手來推進結構性改革,調結構,促升級,向結構更高級,分工更合理的階段演進。這樣中國經濟的列車就不會因為有所放緩而失速,反而會跑的更穩健,有力,帶來新經濟,形成新動能。


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們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做的。面對下行壓力,我們沒有采取強刺激,而是力推強改革,尤其是政府帶頭改革,大力簡政放權,激發市場和企業的活力。全年GDP增長7.4%,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最高的。更重要的是,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超過了上年。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就業不減反增,我們的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都是下降的。CPI上漲了2%,這低於我們年初預期的目標,事實證明,我們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的、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結構性改革邁出重要的步伐。


不可否認,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是追求短期更高增長,還是著眼長期中高速增長?提升發展質量。答案是後者。我們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註重預調微調,更好的實行定向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同時著力提升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我們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防範債務、金融等潛在風險,中國的儲蓄率高達50%,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充裕資金。地方性債務70%,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是由資產保障的,金融體制改革也正在推進,我這里要向大家傳遞的信息是,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要看到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和平是中國發展的基礎條件,改革開放和人民對幸福美好的追求是發展的最大動力。城鄉和區域發展空間廣闊,國內需求潛力巨大,以中高速再發展一二十年,中國的面貌會持續的改善,也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國經濟要頂住下行壓力,必須實現“雙中高”。那就要對傳統的思維說“不”。為創新體制叫好,下決心推進結構性改革,要創新宏觀調控,增添微觀活力。調整城鄉區域和產業結構,尤其是促進比較充分的就業,特別是年輕人的就業。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這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但是我們不畏困難,只有沿著促改革,調結構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夠使中國經濟持續實現中高速增長,使中國的經濟結構達到中高端的水平。


中國經濟要行穩至遠,必須更高的用改革創新,要用好政府和市場的兩只手,實行雙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改造升級傳統的引擎。我們說要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人民勤勞而智慧,如果把全社會每一個細胞都激活,絕對會使整個經濟機體充滿生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蘊藏著無窮的創意和無限的財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礦。這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的農村改革,我們放開,搞活了,讓農民自主來決定生產和經營,調動了千千萬萬農民的積極性,結果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解決了長期沒有解決的吃飯問題。正是體制的創新,激發了億萬人的創造力,也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


兩個月前我去過中國東部的一個小村莊,那里只有700戶人家,但是他們卻開設了2800多家註冊商店,一個人在幹幾個人的活,每天向世界各地售出超過3000萬件的各類商品。當然這里我要說明他們是遵循勞動法的,並沒有搞不正當的競爭,只是把有限的時間更多的利用起來,這是勤勞肯幹,大眾創業的生動寫照。


今天的中國需要開發活力的新源泉,活力來自多樣性,多樣性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點燃創新發展的火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能釋放明智,名利,擴大消費,而且會增加社會的財富,還可以增進大眾的福祉,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和舞臺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推動社會的縱向流動,來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管制,舒服創新,競爭促進繁榮,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所謂的非行政許可,推進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制度,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也有利於壓縮腐敗的空間,我們將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同時保護各類合法的產權。


我們說要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中國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共產品和服務不足仍是短板,目前中國公共設施的存量僅為西歐國家的38%,北美國家的23%,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而城鎮化則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這當中也蘊藏著公共產品與服務的巨大空間,增加這方面的供給屬於政府分內的職責,是改善民生的必要舉措,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推手。今年我們確定了包括中西部,鐵路、水利工程,各類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等重點投資領域。政府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不再唱獨角戲,而是通過深化投融資改革,打破壟斷,吸引社會資金與外資參與,采取政府和民營企業合作,中外合作,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來放大投資的效益。


例如,今年中國西部省區建設了一家汙水處理廠,需要資金3億多人民幣,就成功的吸收了德國的一家水務公司,而德方的股比占到70%。我們將推行財稅改革,推出扶持中小企業的新舉措,深化金融改革,繼續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加快推進中小金融,尤其是民營銀行的發展,擴大資本市場,推動價格改革,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的種類和項目,最大限度的放開價格管制。同時,註重發揮政府在軟環境建設中的作用,扮演好市場監管的角色,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為所有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商機,我們將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重點、有序擴大金融、教育、文化、醫療、養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廣上海自貿區經驗,讓各國投資者挖掘出源源不斷的富礦,我們還將創新對外投資的合作方式,中國的高鐵、核電、航空、電信等優勢產業走出去,對接當地的市場需求。


也是在國際競爭中接受檢驗,其中不少產品本身就是中外合資的,出口本身也是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瑞士達沃斯是化學聖地,化學有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氣,對於中國而言,就是要在保持中高增長當中,保持好調結構,只要我們堅持好不動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擴大公眾產品,公眾服務供給,用雙引擎來助力雙中高,中國經濟就會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走向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也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大機遇。


我相信只要國際社會攜起手來,堅守和平、穩定的底線,秉持和諧相處的理念,激發開放創新的動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艱難險阻,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