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零售店態度 左丁山

2009-02-05  AppleDaily


 

又 話經濟不景,消費不前,但一啲低水平嘅零售店始終本色不改。年初五,沙田陳太到區內商場買熨斗,諗住無謂去電器連鎖店啦,幫襯吓街坊電器店好過。點知入到 去,售貨員態度冷冰冰,十問九唔應,陳太見到一隻P牌(據內行人講係熨斗銷量冠軍),係歐洲牌子,售價並不便宜,於是再向售貨員問清楚產品特點、保養,是 否耐用等等。點知售貨員答:「唔知道咁多嘢噃。」如此售貨員,簡直倒米,唔怪得咁多人去大商場之電器連鎖店,起碼售貨員嘅產品知識好好多,呢類街坊店舖, 遲早受淘汰,唔關人事,領匯點肯繼續在公屋商場內租地方畀呢類店舖吖。

之不過,一啲店舖生意太好,原來亦會招上麻煩。沙田陳太到土瓜灣親戚 家拜年,親戚經營地舖,因歷史悠久,熟客甚多,於是有人隔幾個舖位開番一間同樣產品嘅店舖,同親戚W爭過。本來競爭冇所謂,好難有獨市生意啫,但呢間新店 X居然冒認與親戚W有關連,搶親戚W嘅熟客,親戚W去抗議,新店X對佢講:「好叻咩,第日我哋有好嘢畀你睇o架!」何謂「有好嘢畀你睇」,陳太聽唔明,問 親戚W:「佢哋想送禮畀你呀?」親戚W為之苦笑,良家婦女係唔會明白呢啲市井之言o架嘞。

 

親戚W之店舖以靚貨多著稱,故此 熟客常來。供應商亦肯以優惠條件供貨,令新店X睇唔順眼。究竟內裏有何營運奧秘?親戚W話:「好簡單啫,我哋只賣代理貨,不入水貨,不在大陸設廠造貨與代 理貨競爭,人哋就在內地設廠製造,但又問代理攞貨,賣貨時就向客人講歐洲日本貨較貴,佢哋有啲平貨好啱客人用。啲代理唔係笨蛋,會巡舖嘅,發覺之後,當然 唔會益佢哋啦。」咦,萬變不離其宗,即係以前肥佬黎教落嗰條橋,自己賣T恤,造成衣,但唔會去開一間布廠,故此周圍可以買到靚布、平布。但呢個咁簡單嘅道 理,偏偏有好多人唔信,開零售店賣外國名牌,又賣自己嘅內地製造貨品,以為好聰明,點知人客唔儍,入口代理商更唔笨,呢類貨品就成為滯銷貨品,影響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7

從大連到上海 從地產開發到餐飲服務蔡辰男站穩中國市場 靠「態度」

2011-1-3  TWM




儘管現在的事業再難與過去相比擬,但在大連的勝利廣場、上海的餐廳裡,蔡辰男依然認真地緊盯每個細節。

他說:﹁事業無分大小都應該做好﹂,這是他的工作態度。

撰文‧劉俞青 攝影‧林煒凱「把所有走道上的牆壁都改成櫃面,全部都可出租。﹂﹁明年要送店主去上課的課程排定沒有?拿來我看看。﹂蔡辰男邊說話邊指示,眼神還不停地流轉賣場四周,看看哪裡還有需要補強之處。

十二年經營

勝利廣場天天過年

十二月的此地,外頭已經是攝氏零下二度的寒冷冬天,結凍的空氣,冷得讓初到訪的我們直打哆嗦。但年逾七十的蔡辰男視若無睹,從賣場外一路巡進賣場內部,很 高興地告訴我們,﹁天氣越冷生意越好,冬天是我們的旺季,因為太冷了,大家都躲進賣場來消費。﹂果真,星期一下午三點鐘的賣場裡,摩肩接踵的人潮,多到讓 人誤以為這裡的學生不用上課、民眾不用上班,和台灣百貨公司周年慶的人潮幾無異樣。但這裡不是台北,而是大連市的勝利廣場。

勝利廣場是蔡辰男在十信事件之後,跨向復出之路的第一步。一九九二年的冬天,蔡辰男應當時大連市長、如今政治生涯如日中天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力邀,帶 著五千萬美元、折合當時台幣約二十億元,批下大連市火車站正前方的廣場進行投資。直到一九九八年正式開幕,成功聚集人潮,蔡辰男﹁大連王﹂的稱號才被傳開 來。

勝利廣場占地將近九千坪、建築樓地板總面積約四萬五千坪,和台北一○一差不多一樣大;但在辛苦經營十二個年頭之後,二○一○年勝利廣場每天平均進場人次高達二十五萬人——這個數字,台北一○一即使在每年周年慶時,都還未必看得到,但在勝利廣場確實﹁天天像過年﹂。

微火慢燉,勝利廣場開出亮眼的營運成績;嚴格說來,蔡辰男經營勝利廣場的角色,比較類似土地開發商,而非賣場經營者。但只要賣場成績出色,不動產價值自然水漲船高,兩者之間相輔相成,蔡辰男當然深諳箇中道理。

從九二年決定投資,當時的大連只是個連二線城市都稱不上的未開發處女地。蔡辰男引進許多創新的賣場經營之道,不僅在大連前所未見,連在台灣都算是創舉。

例如蔡辰男的經營哲學裡,一直有著﹁養商安商富商﹂之道,他認為成功的企業家,不是整天只想如何把錢賺進自己的口袋,而是要讓每個人口袋都有鈔票,自己自然也就會賺錢。

致勝之道 創造出賣場的流行氛圍因此,蔡辰男為了提升整體賣場的流行氛圍,每年花錢讓廣場裡一間間的店家業主去上課。這在賣場經營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讓業主對自 己店面的擺設、經營更有概念,如此才能在當地引領流行潮流。當地的年輕人在這裡嗅到流行的氣味,自然呼朋引伴,前來朝貢。

日子久了,從勝利廣場培養出的企業主,其中有不少人如今已能獨當一面。像是一家專賣甜品的冰品店「kissmango﹂,只要每天一開店,排隊人潮從沒停過。

kissmango從勝利廣場起家,如今已經在整個大連市開出十家店,年營業額超過億元新台幣。kissmango的業主談起蔡辰男,幾乎只有﹁感謝﹂二個字;只要蔡辰男每次巡視賣場經過,一定自掏腰包買上一杯招牌的芒果汁。

如今十二年的深耕經營下來,勝利廣場之於大連市民,有如SOGO百貨對台北人的深遠影響一樣,是當地人非常重要的生活賣場。勝利廣場今年創造出日平均進場 人次二十五萬人的高峰,當然也帶動附近的不動產行情。當地仲介說,八年前,這裡地下街大約每平米二千五百元人民幣,現在開價沒有八千元談都不用談。

站在管理者的角色,每年管理費加計租金,大約有人民幣一.二億元的穩定收入。加上這裡約有四成不動產是蔡辰男自己買回;不動產穩定的潛在獲益,縱使難與當年相提並論,但已足可讓他富足的生活了。

直到大連事業趨於穩定,蔡辰男才重拾自己生命中的最愛——到上海開餐廳!對他而言,大連事業僅止於事業,但上海餐廳,那就是人生的興趣所在了。

蔡辰男對美食的熱愛,已經到了最高境界;每次在外頭吃到好吃的,憑著口感的記憶,隔天家裡的廚房就能出現一模一樣的菜色。甚至,他還能舉一反三,他的弟弟 蔡辰洋就說,﹁光是一道魚翅,我哥哥可以做出三十幾種料理,連甜的魚翅都做得出來,保證沒吃過吧!﹂﹁燒菜,每個媽媽都會,但會開餐廳的一百個找不到一 個。﹂蔡辰男一句話點出許多餐廳業主的至痛。近幾年,台灣人赴上海開餐廳的有如過江之鯽,但真要論成功者,恐怕是鳳毛麟角。

之間的眉角究竟在哪裡?﹁第一對市場不熟,總以為自己頂著台灣來的封號,就可以賣高單價;第二對環境不熟,生意可能好不容易做起來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命令 下來,政府就把房子收走了;第三則是對當地人不熟,以為這東西在台灣賣得好就去了,結果抓不到適合當地人喜歡的口味。﹂三言兩語,卻是蔡辰男繳了十一年學 費,才學到的箴言,字字珠璣。

親自坐鎮 餐廳總算上軌道十一年下來,在上海的餐廳開開關關,開二家,關一家,進進退退,就只為了拿捏出一個真正能夠獲利的模式。為此,蔡辰男從不敢為了經營餐廳置產,就怕沒多久又要「關門大吉」。

而營運上,從一開始只是單純當老闆、負責管理,到後來,蔡辰男這位大公子自己跳下來,親自試味道、盯現場,餐廳才逐漸上軌道。﹁鼎泰豐為什麼成功?因為老闆楊紀華愛上班,每天都坐在店裡。﹂蔡辰男說,開餐廳之道無他,親力親為而已。

即使對美食有獨到的熱情與手藝,但還是蹲了整整十一年,今年獲利才總算開出紅盤;營運模式也終於整頓成形,共計二千五百個座位具備一定規模,蔡辰男這才敢把占地近五百坪的中央廚房蓋起來。

但即使營運上軌道,蔡辰男隨時緊盯的習慣還是沒改。我們到訪的這一天,光是一個湯包的新味道,幾天前他就頻打電話指導;這天一口氣試了十種新味道,試過之 後,員工還要寫報告,再做客戶的市調,腳步一點都不敢停歇,﹁上海隨時有太多新事物,市場的變化隨時都要掌握。﹂蔡辰男今年七十一歲,人生曾經經歷的風浪 起伏,早已全部收諸心底;若要論經濟狀況,他早可安養天年。

但他卻仍在上海餐廳與大連商場裡兢兢業業的工作,全天密密麻麻的開會行程,隨時心繫所有細節。這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在多年以後,這位當年的首富之子能夠重新站穩腳步,絕對不只是運氣而已。

大連勝利廣場

開幕:1998年

每年管理費與租金收入:約5億元面積:占地約9000坪、建築樓地板總面積約5萬坪進駐店家:共3000多家不動產產權:蔡辰男約占4成經營理念:養商安商富商,想盡辦法幫忙在此開店的業主都賺錢,管理者自然就會賺大錢。

上海餐廳

年營收:約3億元

餐廳座位:總計約2500個

品牌:蔡家食譜、十味觀

經營理念:

1. 親力親為,沒有現成的老闆。

2. 資金要夠,折損率高達9成,100 家店只有10家能存活。

3. 市場變動太快,消費者口味必須即時掌握。

蔡辰男的私房美食地圖

種類 餐廳名稱 地址 電話日本料理 葵元和食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36巷5號 02-87725301 西式料理 神旺大飯店伯品廊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72號 02-27817063 Danny & Company 台北市四維路52巷33號 02-27059911 台式料理 復美台菜餐廳 台北市四維路14巷3號 02-27054471 明福餐廳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37巷18之1號 02-25629287 蔡辰男愛吃、也懂吃,在朋友圈裡頗負盛名,而且他是無論大街小巷、名店地攤,只論好吃,不論價格,朋友每每有新餐廳開幕,常常都會邀請他先來試吃。比方 說,近期才將在台北101的86樓開幕的台南擔仔麵新餐廳,他就已經先嘗為快。吃過之後的評價是,東西好吃,但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

至於他最常光顧的餐廳,當屬他居住的台北市一品大廈樓下的「葵元和食」。蔡辰男說這家店知名度不算高,知道的人不多,但師傅功夫了得,食材新鮮,因此頗得 他讚賞,夫婦倆經常來此簡單度過一餐,而許多好友都被他拉著來這裡嘗過。例如前不久,他才介紹洪三雄、陳玲玉夫婦一起來品嘗。

此外,他也極力推薦台北市四維路上一家「復美台菜餐廳」,價格親民,但做菜沒有匠氣,簡簡單單就很美味。

吃遍四海,但若要論他的最愛,還是自家的廚房最讚。他的廚房裡光是冰箱就有四台,各種食材分門別類擺放整齊,無論是功夫菜、還是簡單的家常菜,他做來都是清爽好吃。

像是受訪當天他輕鬆出手,端出簡單的烏醋乾拌麵配上餛飩魚丸湯,乾拌麵還拌上他自己親手調製的辣椒醬,簡簡單單,卻有著說不出的好味道,這道「蔡家食譜」難怪圈內有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0

200%努力走向成功 劉德華非常態度 30年不敗

2011-1-31   TWM




出道以來始終站在浪頭上,劉德華是怎麼辦到的?

對他來說,努力與毅力,像是天生就會的基本功。

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機會,即使付出200%,仍不覺得滿足。

這就是用非常態度走向成功的劉德華。

撰文.莊 芳 攝影.攝影組、台灣映藝媒體提供「我覺得,我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人。」坐在眼前的劉德華,歪著頭想了大約十秒鐘,擠出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己。

劉 德華這個名字,對於全世界的華人來說,絕對不會陌生。在跨越五、六、七年級生的族群,他是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的偶像明星。看過劉德華版「神鵰俠侶」或是 「旺角卡門」(又名「熱血男兒」)的人,現在可能早已成家立業;聽過他說「喜歡飄逸長髮」的女性影迷,如今還捨不得剪掉一頭秀髮。他的存在,是象徵這個時 代的一種記號,也是一段青春回憶的代表。

三十年前出道 做足準備迎接機會要說劉德華的演藝歷史有多「悠久」,早期和他合作過的女星多到不勝枚舉,陳玉蓮、關之琳、鍾楚紅、張敏、王祖賢、吳倩蓮、張曼玉等;但隨 著時代更迭,這些曾經熟悉的名字,已經逐漸消失在台面上,依然活躍在舞台的,惟獨出道三十年來、不敗的天王劉德華。

為什麼說他不敗?他在出 道三十年的歲月裡,累計演出上百部電影、發過上百張專輯,舉辦超過四百場演唱會。幾乎每一年,他都會帶著新作品出現,似乎不停地告訴大家:「劉德華還 在。」一般人恐怕不會用「正常」這麼普通的兩個字來形容自己,顯然,劉德華很希望別人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

劉德華說,別人都覺得他不正常,三十年來,好像從未停歇,「其實,我並沒有刻意計畫,只知道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每個機會。」但無論是早期演繹的白面書生、叛逆青年或是武林高手,可都不是天外飛來的工作機會,而是他「刻意」準備得來。

無 線電視台(TVB)藝員訓練班剛畢業,才十九歲的劉德華,還沒接到太多工作,就為電視台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擔任引導人員,負責帶領得獎人上 台。那年,正好遇到知名藝人泰迪羅賓獲得「最佳男歌手獎」,見到劉德華外形出眾,泰迪羅賓立刻請他為一部新片「彩雲曲」試鏡。

年紀輕輕的劉 德華滿心期待,以為可以獲得男主角的演出機會,想不到,「電影公司嫌我太胖,只安排我演個稱作『肥仔』的角色。」雖然遺憾未能當上主角,但卻踏上了他電影 之路的第一步。從那時起他就知道,「身材太胖絕對不可能成為主角。」從此以後克制食欲,努力維持良好的身形。

就連香港歌壇天后、劉德華的好 友鄭秀文,也對他的毅力大感佩服。她接受訪問時表示,「人人都想品嘗美食,但華仔為了保持最佳狀態,每天不停鍛鍊、嚴格控制飲食,才能一直維持接近完美的 體態。」已拍片無數 卻不計辛苦配合演出鄭秀文對於二○○一年和劉德華一起拍攝電影「瘦身男女」印象很深。兩人扮演胖子,需要長時間化妝,並且要穿著很重的特製衣服。「那時我 直接問他:『華仔,你已經到了現在的地位,應該不需要與我一樣,接演這麼辛苦的角色吧?要全程投入裝胖,還會傷害皮膚、承受肉體上的痛苦……』」劉德華給 她的答覆是,「別想那麼多,盡力演好每個角色就是了。」在近期新片「新少林寺」中,劉德華有一場下定決心剃頭出家的戲,「到了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剪 刀為自己削髮。」導演陳木勝表示,那一幕順利拍完後,工作人員趕緊上前關心,近看才發現,他的頭皮有不小心弄傷的痕跡。由此可見對於工作,劉德華確有不同 於「正常人」的忍耐功力。

「我想,沒有多少藝人可以花三十年這麼長的時間,不停地為自己的工作付出,大概就只有劉德華做得到!」鄭秀文說, 多年後回想起與劉德華的合作,她都記得:「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管在多高的地位,都要好好把握。」就算保持演員該有的基本配備「外在條件」,還得加上對 工作的熱忱,才能接近成功。為了得到金庸著名小說《神鵰俠侶》改編電視劇中的楊過一角,從未拍過武俠片的他,在試鏡前跑去YMCA青年會上課,從早到晚練 習翻筋斗。還特地在訓練時,模仿斷臂的楊過,把一隻手臂綁起來,學著在身體不平衡的情況下前翻、後翻,完全練會才肯罷休。

遭公司冷凍 努力不懈充實自己當時沒人想到劉德華會演古裝,他指著招牌鷹鉤鼻說,「尤其我長得像個外國人,鼻子又這麼大。」試鏡時,劉德華主動在評審前表演單手翻筋 斗,令人意外的表現,當場打敗所有競爭者。「別人都沒準備,角色就讓給我嘍。」談到這段往事,劉德華露出一絲得意的表情。

這齣戲的確令他初嘗走紅滋味,只是好景不常。訓練班畢業後,他和電視台簽了三年合約,在即將續約之時,劉德華提出除了拍攝電視劇以外,每年還想多接拍一部電影的要求,但遭拒絕。之後,整整被冷凍九個月。

這 段時間,完全沒有機會接演主角,只在「鹿鼎記」中軋上一個配角飾演康熙皇帝。「演配角也無所謂,以前從沒人記得誰演過皇帝,這次,我就要大家記住『劉德華 演皇帝』。」就算只是小菜,同樣也要做到色香味美。劉德華和編劇找遍明、清歷史資料,讓自己在戲中,成為絕對不可或缺的「配菜」。

「每件事 情只要充滿信心、做足準備,回報一定不會低!」九個月的冷凍長假裡,練武打、學騎馬、讀英文,劉德華樣樣都來。多年後到台灣拍攝電影「異域」,精湛的騎馬 技術終於派上用場。周遭的人問他,「你為什麼騎得這麼好?」他還調侃自己,「不就是那九個月嘛!」「我不覺得難過,」劉德華看來一派自在地說,拍了幾年 戲,一部接著一部沒停過,「這段空下來的時間,正好讓我靜一靜,去思考未來的路。」他也越來越能理解,「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安排的。」「其實, 我很小就明白這一點。」劉德華出生在農村,曾祖父早年帶著不少財富來到香港,買下一座山租給農民種田,幼時過著頗為富裕的生活。據他表示,家裡不只有一九 五○年代尚未普及的錄音機、電視機,還養了一隻孔雀。

直到父親當了駐守機場的消防員,決定帶著全家大小搬到城市居住,這才改變了劉德華的生活。「爺爺無法諒解爸爸的決定,一氣之下,切斷了對我們家的經濟支援。」一家大小在劉德華七歲左右,搬到當年較為貧窮的鑽石山居住,做起了雜貨店和冰室生意。

劉 德華在一九九○年開設電影公司,自己當老闆投資拍戲。雖然拍出一、二部口碑不錯的電影,最後卻因財務管控不佳,虧了近四千萬港元收場。「我那時連片酬都沒 拿,積蓄全沒了,還負債二三○○多萬港元。」九五年公司結束後,劉德華只好拚命接戲賺錢,甚至和一家電影公司簽下為期二年、只領「月薪」的合約。

創 業失利負債 記取教訓從頭開始「在當時,我必須支領月薪,每個月有穩定收入,才能讓債主安心。」那時劉德華才知道,「會演戲,不見得會掌控一部電影。」過去當老闆意氣 風發時,購買價值數百萬港元的十三輛古董車及跑車,也在九五年一口氣賣掉,「賣到只剩兩輛日本車代步,我和爸爸一人一輛。」那年,劉德華三十四歲,他稱自 己好像回到十年前剛離開無線電視台的時候,一切又從頭來過。

花費三年時間,劉德華好不容易終於把巨額債務還清,但到了二○○○年仍不放棄經營公司,以和朋友合資方式再次捲土重來。這次,找了懂得掌控財務的人參與,卻又因理念不合拆夥,對方一狀告上法庭,最終只得花錢,將所有股份買回了事。

「好 在那時還年輕,努力地賺,有天一定賺得回來。」劉德華這麼對自己說。「假使是現在的年紀才遇上投資失敗,那可就糟了。」現年五十歲的劉德華表示,隨著年紀 越大,能承受的風險越低,投資必須更小心。所以他的投資部位,在多年前就轉往房地產,即使投入拍片也不再與人合作,完全一人獨資。

與劉德華 合作超過十年的舞蹈總監黃國榮說,「別人付出了百分之百覺得就很足夠,劉德華卻付出了百分之二百,還怕自己不夠好。」有一次幫劉德華排練拉丁舞,跳到專業 舞伴都累了,他還不累,堅持繼續練習下去。」黃國榮佩服地說,劉德華在工作期間,體力、精神好像無窮無盡,「從沒見過他疲累。」「不管什麼事,要嘛就不 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像是跳舞這件事,「郭富城原本就有八十分,他只須花上三、五天練習,就能表現很好;但我,只有二十分而已。」劉德華坦言,才剛結束 的二十場「Unforgettable忘不了的」香港演唱會,是他花在排練舞蹈最長的一次。

他告知宣傳人員,要空下一二○小時練舞、三十五 小時練歌。但對方說,現在沒人會花這麼多時間練習,大概五十小時練舞、二十四小時練歌就差不多了。「可是我非常堅持,假使沒有給我這些時間,就達不到最好 的水準。」結果,劉德華除了花一二○小時練舞,額外再請專人為他排練近六十小時的舞蹈動作。每場演唱會之前,還要將當天所有舞步重跳一遍。對於沒把握的事 情,劉德華非要練得爛熟、絲毫不差,才會放心。

出道三十年 仍如常人般謙遜內斂從一九八五年轉戰歌手後,劉德華在四大天王中,雖然成名最早,還是曾被人批評舞藝不如郭富城,唱歌不如張學友。為他譜寫暢銷金曲︿我和我追逐的夢﹀的製作人周治平說,劉德華歌聲很有特色,但他從不認為自己唱得好。

九 一年周治平與他合作之時,劉德華早已是超級巨星,不時還得為他阻擋錄音室外熱情的粉絲。「但他一點也沒有明星架子,總是將每首歌,一句一句地反覆練習。」 假使錄音效果不如預期,劉德華二話不說立即重唱;即使事業如日中天,每天睡覺時間只有三、四小時,他仍為自己的專輯親自作詞。看他如此用心,「要不成功也 很難!」「用功對我來說是天生的,很自然就會做的事。」劉德華說,有些人就算說白了,「你只要用功,就一定會成功」,他們仍不見得願意去試。「所以我才 說,我只是個非常正常的人。」劉德華又說了一次,但終於可以體會其中道理了,他帶著超乎常人的耐力與毅力,循著一條「最正常」的成功之路前進。所以無論環 境潮流怎麼變,劉德華永遠都能站在浪頭上。

劉天王的金錢觀念

不需要為錢擔心,就是富足人可以有夢想,但不可以顛倒夢想。也就是說,只要不去設定超越自己能力範圍、不切實際的夢想,你就比較容易獲得滿足。

對我來說,「不需要為錢擔心」就是富足。其實我這個人平時花不到什麼錢,現在和負債累累時期相比,開銷差不了多少。我所奢侈的地方,反而多是投資在拍戲方面,看到有才華的導演就想給他們機會。這如果當作生意的話,肯定不是好投資。

我是那種對賺錢沒什麼感覺,但一虧錢就很心痛的人。賺了幾百萬元,我的生活不會因此過得特別好;但少了5萬元,想到這是我連著3天熬夜拍戲,拚了命賺來的錢,心裡就會很懊惱。所以我不賭錢,只賺很「正常」的錢。

從 1997年以後,賺來的錢除了少部分自用,都是投資房地產和大型績優股。我一直都跟人說,只要你的投資部位不影響生計,且有能力長期持有的話,房地產是很 好的標的。不管在哪個國家,拿現在房價和過去比較,很少看過有跌價的吧!像英國地產現已下跌很多,但比起我在1995年買的房價,還是漲了3倍之多。正因 賺的都是辛苦錢,所以選擇投資方式還是越安穩越好!

劉德華

出生:1961年

現職:映藝集團負責人、

知名演員、歌手

學歷: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香港可立中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8

專訪萬科主席 中國地產大亨如何從登山體悟生命 王石:挑戰,是我選擇的生活態度!



2011-2-14  tWM


「登山,讓我坦然面對死亡。」 ?中國地產大亨萬科集團主席王石,在歷經事業高潮、瀕死威脅,以及人生種種風雨後,如何持續尋找自己的人生新坐標?

撰文.林宸誼

當一位身價數億元的富豪面臨死亡,那一刻閃過他心中的念頭會是什麼?死裡逃生後,他的人生又會有什麼改變?

美東時間上午七點半,大雪過後的波士頓,露出久違的陽光,一名身材高瘦,裹著厚厚外衣的長者,正穿越街道前往哈佛校園。他是中國地產大亨──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在歷經事業高潮及人生的風雨後,選擇重回校園,才是他此刻最想沉浸的單純喜悅。

創 立於一九八四年的萬科,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上市地產公司,總市值近人民幣九百億元(約合四千億元台幣)。不過,王石的特殊之處,並不只是經營成就,他極度的 冒險性格,更令他在中國富豪中獨樹一幟。去年,他不僅創下中國登頂聖母峰最年長者紀錄,還曾攀登過七大洲第一高峰,以及橫越南北極,完成「七加二」極限運 動壯舉。

王石曾說,登山是因為自己的英雄主義情結,想要自我表現,要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不過,山裡環境惡劣,每次一進山,他就開始後悔,王石大笑地說。「但下山之後,覺得還可以挺下去,所以下次還是去。」 多次登山經歷,讓他開始思索如何面對生死的課題。

其 實在○三年首次攀登聖母峰,他就曾有一次瀕死的體驗。「如果要說絕境,這世上沒有比連口氣都不給你喘的境地更絕了。」 王石回憶起當時,離聖母峰頂只剩下不到五十公尺的高度,卻發現氧氣瓶快要空了。「很多人勸我還有口氣時,趕緊往下撤。」 然而,好強的王石為這攻頂的一瞬間,已經拚命練了好多年,如今目標就近在眼前,怎麼能夠放棄?

攻頂後,王石趕緊下撤,但身心備受煎熬的那一刻,他永遠忘不了,當時天空陰沉,風雪颳過他身軀的情景。下撤的路上,他思索著路旁登山者丟下的廢氧氣瓶,「裡面是否還殘留著半口氣?」念頭一閃,他趕緊一路蹲下去撿,一個氧氣瓶、一個氧氣瓶地更換,就為了吸一口氣。

坦 然面對死亡 格外珍惜現有王石描述起當時的情境,「那時兩個耳朵感到熱熱的,就像陽光照射般溫暖」 ,可是怎麼可能會有陽光呢?他下意識抬起頭看,根本就沒有陽光,接著全身開始感覺暖洋洋,「當時特別想坐下來、閉上眼睛,覺得如果能坐下來,感覺一定很美 好。」 但是另外一個聲音告訴著他不能坐,如果坐下來就起不來了。

當下到八五○○公尺的高度時,居然讓他撿到一個特別重的氧氣瓶,裡面的氧 氣還有半瓶!但王石還是不敢大口喘氣;到了八四○○公尺時,王石遇上了救援隊送來一瓶裝滿的氧氣。「終於能痛快淋漓地喘!」 王石說,此時,那種「瀕死經驗」 的感覺才消失,事後他向隊醫描述,才知道人瀕死時就是這樣。

登山無法迴避死亡問題,「因為一進山之後,可 能是一個星期,可能是一個月,能不能活著回來就不清楚了。」 有時晚上睡不著覺,頭痛欲裂的他會想到,如果第二天死了怎麼辦?女兒將來怎麼生活?家庭會變怎麼樣?自己的工作會變得怎麼樣?「你必須要去面對死亡,面對 死亡不是說很勇敢不怕死,而是會不會認真坦然去面對,把身後事一一考慮好。」對他來說,放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後,讓他更加珍惜地活在世上,再次面對原來逃避 的問題,做什麼事情都會更加坦然與平和。

對現在的王石來說,登山是否能攻頂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登山的過程。他語重心長地說,「實際來講就是對生命的體驗,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目的是什麼?」真正價值不是生命有多長,而是如何讓生命變得有價值。

熱 愛登山的王石,之前就曾遭到股民抨擊,認為上市企業的董事長,萬一登山出了事怎麼辦?「總不能為了股票,什麼都不能做吧?」 鐵齒的王石,只要別人越反對,他越是要去證明。「我進山之前會告訴他們,我要去登山了,你們要是覺得危險,就把股票賣掉。」王石說,有段時間,萬科的股價 稍微下跌一點點,但當他登山歸來,股價又開始回漲;這種情況在他○三年攀登聖母峰時發生大逆轉﹗原來那時中國因為遇上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許多人待在家中,「結果看到央視轉播,萬科的董事長竟然在爬聖母峰,簡直是找死,那SARS有啥好怕?」 王石又氣又好笑地說,萬科的股票就突然「登登登」 往上漲,從此他的登山就成了一種正面的消息,對股市的影響變小。

「網路讓我認識我是老幾!」歷經了這些以及後來的「捐款門」 事件,王石決心淡出萬科的經營階層。現在,除非他自己談起房地產話題,要不然很難從他口中問到對中國房地產的看法;更多的時間,王石則是投身於公益活動。倒是他主動解釋起○八年「捐款門」 事件的教訓。

? 「汶川大地震時,我一篇關於萬科應捐出人民幣二百萬元的網誌,幾乎把我打倒在地。」 在王石當時的想法裡,企業捐款多少是出於企業自願,慈善不應成為負擔,卻遭到網友的圍剿與抵制,質疑捐款太少,甚至有網友揚言不買萬科的股票和房子。坦蕩 蕩的王石,承認因為說話的時機點不對,而向全中國網友道歉。

王石以為,自己已經是被社會肯定的人物,○八年竟把他打回原形。「就是在網路 上,重新知道我是老幾,昨天你是英雄,今天就可以把你打到十八層地獄,什麼都不是。」 EQ高的他,曾有人問他是否每條網路評論都看,「那當然!」 王石說,但不可能每條都回,批評蜂擁而至,他要怎麼回?

「王石真是個該保護的稀有動物!」同樣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由中國近百名企業家出資成立的環境保護組織﹚會員的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指出,在王石的身上,看到中國企業家少有的「捨與得」。

周俊吉說,當時萬科改制時,王石大可保有多一點股份,「但他卻捨棄掉,只留下專業經理人的身分」。周俊吉更進一步解釋,王石以喜歡登山的形象,無形當中把萬科企業品牌和他個人品牌完美結合,造就出圓滿的「得」。

一 九九五年,王石因為左腿劇烈疼痛,被醫生診斷出罹患了腰椎血管瘤,還被警告不能運動,否則很可能隨時癱瘓。好強的他,想在癱瘓前把沒有做到的事情都實現, 於是去了西藏,又結識了西藏登山隊,才會有今天的他。「骨子裡確實有逆反心態,總想要藉由冒險證明自己。」 王石如此定義自己的生活態度。

「做企業是一種挑戰,登山是一種挑戰,出國深造也是一種挑戰;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態度,儘管我已經六十歲了。」王石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出國留學是為了圓自己深造的夢想。可以預見,這位風格獨具的中國富豪,仍將持續尋找自己的人生新坐標……。

王石

出生:1951年

現職:萬科集團主席

經歷:萬科總經理

學歷:蘭州交通大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7

“话题王”樊小宁:业界态度不重要

http://www.eeo.com.cn/2011/0929/212792.shtml

本刊见习记者 迟有雷 /文

“入行网游一年了,起初是被老板拉下水的,到现在慢慢适应了水性。我们习惯脚踏实地地干活,也要学会适应水里的环境。而现在的这条微博就是我从水下发出来的,不为别的,只是想证明,无论水深浅,我们都能干好事情。”

2011年6月21日15:00,樊小宁在深圳大学游泳池一米多深的水里,在研祥研发的特种计算机上发布了一条腾讯微博。

樊小宁,网络游戏公司梦天堂的总经理,特种计算机制造商研祥的董事。接触过樊小宁的人谈到他时都说:“老樊这个人,不简单。”

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樊小宁的一场个人秀,也是梦天堂的一场炒作。“我不在乎同行怎么看。”樊小宁面对质疑时曾对外多次这样表示。

至此,他落下了“话题王”的美誉。

从进入游戏行业的第一天开始,和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话题有“游戏国学,真假七龙珠、西藏祈福、水下微博第一人”……他不断刷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话题。

网游圈里的外来汉

刚过不惑之年的樊小宁年轻时沉默寡言,以至于家人担心,是否因为太老实会被欺负。

“当时一个人从江西去深圳,举目无亲,只能住便宜简陋的10元店。”回忆起当初在深圳打拼的日子,樊小宁说:“生活的确能改变人的性格。”这也是他早前接受采访经常提及的经历。

来研祥之前,樊小宁做过保健品、消费品等行业的品牌销售和策划,积累了很多经验。进入研祥后,很多人纳闷这个外来汉能否做好计算机。“大众化+另类营销”的方法让研祥迅速占领了特种计算机的市场,并成功打到国外。这也让质疑他的声音淡了下去。

“樊总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不过往往收到奇效。”一位负责研祥传统业务的副总这么评价。

当研祥宣布进军网络游戏时,他自然是作为不二人选被推了出来。2010年7月30日,随着研祥宣布进军网游,梦天堂也随之诞生。

然而这次,似乎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以为网游是个金矿,人傻钱多。”一位业内人士说,“可如今早已不是那个时代了。”

樊小宁告诉本刊:“除了公司的战略投资考虑之外,我们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今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网游符合这个特点。”

“高利润回报,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品牌和交集用户的覆盖是研祥投资网游的目的。”游戏行业资深人士梁华栋说。

导演七龙珠

2010年5月13日,一则“研祥亿元进军网游,欲代理《七龙珠》”的消息在网游行业炸开。

当时,给外界的感觉有2种。一是研祥这种实力的公司进军网游,势必会在网游行业引起波澜。二是大手笔。亿元进军网游,一上来就代理大作,更是佐证了 第一种猜测。而彼时,《七龙珠》在国内外的人气很高,代理费更是传言高达3000万美元。国内还有久游、腾讯、盛大这样有实力的公司在争相追逐。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种阔绰的做法确实像个大佬所为。7月30日,上海chinaJoy,研祥宣布成立梦天堂网络公司,同时启动5亿元进军网游市场。随后,《七龙珠OL》代理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同年9月9日,一则“《七龙珠》代理权生变,盛大或将接手代理权”的消息再次刺激了业内神经。随后,梦天堂官网上去除了所有关于《七龙珠》的新闻, 而就在之前这些宣传资料都占据官网的显著位置。樊小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该产品的代理依然还在谈判中。”但随后的一句话让人颇感蹊跷,“与其期 待《七龙珠OL》,不如先期待梦天堂推出的第一款MMORPG产品。”

2011年4月26日,随着盛大宣布正式获得《七龙珠》在华代理权后。这一场长达一年之久的代理权风波也渐渐平息。

关于代理权有两种说法,一是研祥出价太低导致谈判破裂。二是研祥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如同罗生门。据一位离职的梦天堂员工透露,“主要是研祥出价太低,研祥并没有外界看来的那么大方。”

“游戏开发很不成熟,开发了才30%不到,赶不上公司的产品档期,”樊小宁说,“第一款要适合我们的游戏。”比这个更令梦天堂担心的是这个游戏牵扯 到三方。动漫《七龙珠》来自日本,游戏是由韩国Ntl-inc公司负责研发,再代理到国内。“早听说跨国沟通很麻烦,游戏内容后续跟不上就会出大问题。”

出手天堂梦

研祥再次出手的是《天堂梦》,它替代了《七龙珠》成为梦天堂首款产品。

同为韩国制造的《天堂梦》,由知名的网游公司娱美德研发。在韩国、日本、中国港台等地测试了一年多时间。各项数据表明,这是个品质不错的游戏。“我是个谨慎的人。”樊小宁说,“我会拿出一张白纸,将两款游戏的各项数据在纸上列出来做对比。”

“选游戏就像选女朋友,光长得好看不行。还要看内涵,是否门当户对。”《天堂梦》是梦天堂心目中的女朋友。

这款游戏如今进行了2轮测试,一位玩家评价,“多角色养成模式,电影式剧情表现手法让游戏玩起来不累。”更重要的是,“有个疲劳度设置,让我这种没有什么时间的人可以不用花心思泡在上面。”

值得一提的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天堂梦西藏祈福活动”今年3月开启。从海选祈福玩家开始,到活动落地,历经一个月时间。

很多人认为这是梦天堂的一场秀。甚至招来了“反网瘾斗士”陶宏开教授的质疑:“梦天堂进军西藏了,希望梦天堂目的是引导西藏孩子科学上网,而不是用妖魔鬼怪的游戏引诱他们沉迷其中。”

对此,樊小宁说“梦天堂从成立之初就是要做个有责任感的公司,在还没有商业化的时候就开始做慈善。”

著有《价值百万的网络营销》的时评人张书乐说:“梦天堂的噱头不停、实效不显,完全堕入了推广为王的魔道。”

“最终是玩家认可,其它都是手段,”樊小宁说,“业界的态度不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9

炒股的正確態度 股海無涯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U5ESNT0PL4145585&id=200659&catID=&keyword=&searchtype=

在網上看了多年, 發覺大部份寫財經的blogger都好似樣, 不是跟隨buffet就是想學livermore或 kostolany. 大部份人投資的目的係想"財務自由", 有d就想保下值, 而本網第一偶像陸sir有一句話令我印像幾深刻, 佢話佢炒股唔會點輸但發達亦冇份(something like that)

 

如果唔想發達咁又何必揀炒股票呢? 如果只係想財務自由又或者保值, 買樓又一定好過買股, 洗唔洗咁傷腦筋去揀d所謂價值股, 最後退休時唔好彩撞正風暴海嘯, 一生心血就咁冇左一大半, 如不幸買左aig,citicorp之類既"前價值股", 咁連仇都冇得報, 想財務自由都怕要等下世.

所以我個人覺得炒股的正確態度係要永遠抱住"我要發達"的理念, 只爭朝夕, 一浪而起, 從此笑看人生. 要持有 double or nothing 的賭徒心態, 還要有過人的耐性等待時機,時機一到就下狠狠下注, 毫無保留, 輸死罷就. 或許你不屑這種賭徒方式, 你認為投資不是賭博, 那我就勸你不如回頭是岸, 及早離埸. 除了股市, 還有很多更好的投資, 結果有9成機會比你投資股票回報要好, 因為在全球金融一體化之下, 由資金主導的股市比賭埸更像賭埸. 30年前股市可以出buffet , lynch之類的傅奇, 但絕對不是現在和未來, 至少由這廿年成名的如kostolany, soros或近期當紅的john paulson全都是大賭徒而不是價值投資者可見一般. 

賭徒性格是天生的, 成功的賭徒還必須依靠過人的運氣, 缺一不可! 如果你沒有賭性, 又或者空有賭性沒有賭運, 那就不要勉強, 物業, 債卷, 古董等等是更好的選擇, 不記得是誰曾研究過, 大部份可以安樂退休的人都是靠物業而非股票, 因為除了升值它還具強逼長線投資及儲蓄的特性, 即係同月供價值股異曲同工, 但穩陣同實在好多, 自住更不用多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7

特區新態度:封、查、拉、禁、罰 李兆富

2011-12-22  NM

講電力市場,鄰居林本利老師是高手,恕我無謂班門弄斧。搞到全城沸騰的電費事件,究竟是電力公司無良心賺到盡,還是政府蠢人當道,又或者是有其他更值得香港人反思的問題,我還是期待拜讀林老師的精彩分析。


不過,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只知道,價廉物美永遠是最好的。作為一個私下研讀經濟學的人,歷史告訴我,自由市場競爭永遠是令到貨物越來越平,質素越來越好的唯一保證。 遠的不說了,就以智能手機市場為例。消費者趨之若鶩的iPhone,質素不斷進步,價錢卻可以一直維持在同一個水平。難道,智能手機市場有政府在後面價格管制?還是競爭法確保智能手機一定要鬥個你死我活? 要是行內人就知道,在電訊業和做軟件開發公司口中,蘋果是一家霸道非常的公司,經常濫用支配市場的能力。而蘋果的對手,個個都被打到無還手的餘地,唯一例外,就是另一家巨無霸谷歌,以近乎免費的作業系統,進行掠奪性定價式的競爭。


我想請問現在正大力推銷競爭法的蘇錦樑局長,根據現時的草案條文,有法律專業資格的他要是當了未來的競爭委員會話事人,究竟他會選擇去蘋果總部拉人封艇兼全城禁售iPhone,還是到谷歌去翻箱倒槓搜集證據? 又或者,香港會秉承一貫的填鴨式教育傳統,總之有殺錯,冇放過,大包圍,只要人家外國執法機關一動,香港便有理無理,封、查、拉、禁、罰? 老實講,香港填鴨式教育訓練出來的官僚精英,有時就是有種蠻勁,很嚇人的。不過,這些填鴨式教育的盲點是,只要有另一條法則放在他們眼前,令他們自我催眠,認定了是上帝頒布下來的真理,就是兩件有嚴重邏輯矛盾的事情放在一起,他們都可以堅稱兩者都是真理。 記得上一輪競爭法的角力,當時的局長是馬時亨,常秘是鄭汝樺,消委會主席是陳家強,法例的名稱更畫蛇添足多了兩個形容詞「公平」加在前面。我有幸在一個辯論會上當反方,問了同場的鄭汝樺一個問題:「電力又你管,競爭又你管,政府為何不先開放電力市場?」


好多年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 不,應該講,就現在立法會審議的競爭法,政府大模廝樣豁免所有專營和國營企業,潛台詞卻講得很清楚:政府造成的壟斷,有如天命難違,你們賤民,還是逆來順受吧。 競爭法通過之後,香港就會有個權力比廉政公署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競爭事務委員會,隨時可以封、查、拉、禁、罰私人企業。 不過,奇怪的是,幾百萬市民被明目張膽的剝削,例如強迫金,瓜分市場的電力公司,繼續是特區恩准的壟斷,做永不蝕本的生意。 我還是忍不住要問蘇錦樑:競爭法可以開放電力市場,造福香港七百萬人嗎?政府的雙重標準,是可恥,還是可悲?民營企業做得大,就要封、查、拉、禁、罰,回歸後的香港,越來越似新宗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7

捷安特賣生活態度 高價車大缺貨


2012-1-2  TCW

 


「井噴」,是捷安特中國公司總經 理鄭寶堂的用詞,藉以形容二○一一年中國自行車市場的質變。在天然氣或石油礦場中,當油井底下的壓力達到臨界點時,蓄勢待發的地層流體噴湧直向天際的景 象,就好似現在中國自行車市場的大爆發。

捷安特(巨大機械)發言人許立忠說,二○一一年在中國的自行車銷售量與二○一○年的一百八十萬台相去不遠,但平均單價卻直線拉升了五成之多,達到人民幣一 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七千元)。鄭寶堂月前也曾表示,人民幣兩千元以上的高價車成長最強勁,二○一一年的銷售量比二○一○年至少成長三倍。相對於中國營收 的高成長,捷安特二○一一年全球自行車出貨成長率約為一成,營收因為最大市場──歐洲被債市拖累而低迷,前十一個月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到七%。

這是捷安特布局十八年來,從崇拜健康時尚品牌出發,培養出頂端的「城市遊俠」之後的大豐收,效益正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質變一:國際賽助長風氣三十萬的環法賽車ㄧ家店賣掉兩台

二○一一年十月五日,來自全球的十八支頂級自行車車隊齊聚北京市,由天安門、鳥巢、水立方等著名景點建構成賽道,總距離超過六百公里的「環北京職業公路自 行車賽」鳴槍。

這是第一次,全球車壇盛事── 與環法自行車大賽同等級的大活動移師北京。中國官方為此投入人民幣一億五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七億二千萬元),取得與國際自行車聯盟(UCI)的合作,成為 該聯盟世界巡迴賽中,亞洲唯一一站,並將連續舉辦四年。如今,二○一一年賽事終了,但中國自行車市場生態卻已不同。

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自行車最大消費國、製造地與外銷中心。然而,二○一一年這個市場卻起了極大的變化,就連征戰全球市場的兩大自行車品牌 ── 捷安特與美利達都說,這樣的成長是史無前例。

在北京,這個「質變」更為明顯。早在一九九四年,就替巨大到北京開疆闢土的捷安特京商貿公司董事長林清發說,北京當地二○一一年的銷售單價不僅比二○一○ 年拉高了一倍以上,銷量還增加了近三成。

本刊記者實地到北京旗艦門市採訪時,店內展示多款高單價的碳纖維公路車與登山車,要價人民幣六萬八千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三萬元)的環法自行車大賽車款也在 其中,已經賣出兩台。捷安特二○一○年贊助荷蘭銀行(Rabobank)車隊拿下個人與團體第三名的成績,二○一一年再推改款車,全車重只有六.八公斤, 恰好符合環法賽規定的最低重量。過去,這家北京最大的專賣店銷售的,多是功能簡單、售價較低的「單速車」,用途只有一個:運輸交通。

質變二:萬元車需求大增近六成訂單做不來,商機拱手讓人

但現在,卻是真正能跑長途、訓練體能的變速車大行其道,因為想當「城市遊俠」的人越來越多。捷安特中國區總裁劉湧昌就說:「Giant (捷安特英文名)賣的不單只是自行車商品,更是一種文化與生活態度。」

「今年(二○一一年)成長太多了!」林清發說。許立忠也說:「像中國今年這樣的成長速度,以前從沒在其他市場看到過!」這也難怪巨大集團在二○一一年年初 的預估全失了準,導致上半年人民幣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四千元)左右的車款,只能勉強滿足三成至四成的訂單,「商機都拱手讓給競爭對手了,」林清發的口 氣滿是惋惜。

這樣的變化,看在美利達工業副總經理鄭文祥的眼中更是清楚。美利達在中國耕耘品牌超過十年,不同的是,捷安特產品線從低價到高價一應俱全,但美利達一開始 就只鎖定高單價的登山車。因此儘管二○一一年美利達在中國的平均銷售單價跳升幅度不如捷安特大,但銷售量卻足足比二○一○年增加一倍、達到五十萬台,同期 營收更成長一二○%。

「布局十年,終於開花結果了!」鄭文祥好生感慨。美利達二○一一年十二月初剛拿到中國「馳名商標」的認證,以營業額論,也確立躋身中國前三大之列,二○一 三年則將挑戰銷售一百萬台的目標。公司從二○一一年就積極擴增中國產線,好因應這股快速竄升的新市場需求。

捷安特在中國發展內銷品牌將近二十年,當別的台商只看到中國低廉的製造成本時,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就派出兒子劉湧昌到中國研究內需市場,肩負起品牌行銷 的重任。因此捷安特在昆山建立生產基地的同時,一面也建構中國內銷網絡。

只不過,早年自行車只是交通工具,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的,是中國當地品牌鳳凰、永久、飛鴿等,主力產品是人民幣兩、三百元的單速車。但二○○○年之後,中國 車市開始轉變,今年已是史上第三次。

「第一次是二○○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銷售量整個拉起來;第二次是二○○八年奧運的運動風潮,『量』與『質』都有提升;這一次則是完 全的質變(指產品結構重組),改變也最大,」林清發把十餘年的市場變革整理成短短幾句話。

為了催生這個市場質變,捷安特、美利達過去十年都在中國付出很大的心力,包括成立俱樂部推廣自行車運動、組織車友,將專賣門市打造為風格店面。二○○九年 時,劉金標還曾經到中國領隊「京滬騎(北京到上海)」,引發當地熱烈討論。只是這些用心從未立竿見影,但成效點滴累積,現在整個爆發出來。

「這股風氣不是自然發生的。我們一直很努力在推活動,讓中國消費者不斷的接觸到、看到、聽到自行車這項運動,」鄭文祥說。

蛙跳:生活形態改變工資漲,買高性能車負擔大降

中國官方也適時助了一臂之力。林清發以北京市為例,二○一一年汽車牌照發照量約比二○一○年減少一半,三環內停車費約上漲一倍,再加上年初油價上漲三次, 開車成本大增,如果民眾要以自行車代步,勢必得選擇功能好、能跑長距離的公路車,這也迫使性能不足以應付長途騎乘的中國當地品牌逐漸式微。

「三年前,中國人民要花兩個月的薪水才能買一台人民幣兩千元(約合新台幣九千六百元)的自行車;現在只要一個月就能買了,」鄭文祥認為,就好像中國工資回 不去了一樣,生活形態轉變了,高價自行車的風潮現在不過是個起點。

二○一二年歐美景氣詭譎,捷安特與美利達都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現在中國的營收占比仍次於歐美,但後者已臻成熟、每年頂多個位數百分點成長,中國卻欣欣向 榮、雙位數蛙跳。也許要不了太久,中國就會是捷安特最大的營收來源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0

職場快富》歐宏杰遠離舒適圈 快速累積知名度 從自卑走向自信 關鍵在「態度」

2012-1-9  TWM

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知識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並利用工作空檔,替財經媒體寫專欄,打開知名度;三十 四歲就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打造屬於自己的快富人生。

撰文•歐陽善玲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感;有人隱藏著自卑過日子,但也有人利用自卑,鞭策自己。歐宏杰,大學念的是新聞,非財經相關科系,卻在三十四歲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駕馭自卑,是他踏上「快富人生」道路最初的動力。

「大學時代,我就待過電視台、廣播電台。在這些地方工作,我並不開心,也沒有熱情。仔細評估過後,我發現 自己對閱讀、寫作有興趣,對賺錢有熱情,兩者合而為一,最好的工作選擇,就是證券研究員。」截長補短    找到 利基舞台歐宏杰說,雖然後來順利進入券商,但部門同事個個頭頂著高學歷光環,不是財金相關碩、博士,就是留 洋回來的。「相形之下,我對自己的學歷有些自卑,等於起步就矮人一截。在強大的危機感下,我知道要在這一行 立足,就必須盡快建立專業,以長補短。」首先,在建立專業部分,歐宏杰採取「雙管齊下」方式。一方面犧牲假 日、埋首苦讀,考取多項金融證照;另一方面,他重回校園進修、念EMBA,彌補學歷不足。

再來,歐宏杰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專長,利用新聞科班訓練,結合金融專業知識,為自己創造利基。 歐宏杰表示,「我喜歡打排球。球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可發揮不同功能。像有的人發球很厲害,但接
球就不一定行。其實,職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何才能取得上場資格,讓老闆注意,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某部分變得很強,難以取代。」歐宏杰比喻,如果殺球很厲害的人,就應該專心做好殺球的角色,不斷磨練更高超的技巧。職場也是如此,要把自己變成重要的螺絲,得培養「非我不可」的能力。

因為是自己是新聞科班畢業,歐宏杰認為,相較其他金融專業較強的同事,從文筆中展現自己的特長,是建立不 可替代的好方法。「當研究員的時候,主管規定我們一周交一篇報告,我就交三篇;報告內容,我會強迫自己一定 要有別於一般觀點,從不同角度切入;簡單地說,就是把報告做到盡善盡美,而且要比規定的時間早一步交到主管 手裡。」歐宏杰為自己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很快地被主管看見。老闆交付給他的工作,也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多
,愈來愈重要。

他在券商的前三年,創辦了︽國際投資月刊︾,定期向市場發表研究成果,為公司專業形象加分不少;後來,老 闆希望透過出書方式,建立品牌知名度,同時達到教育市場目的,他挾其寫作優勢,也成為老闆心中執行這項任務 的不二人選。
找到自己的利基,趁勢發揮,歐宏杰在短短四年內,就爬到產品研究經理的位置。 隨著職位變化,老闆交辦的任務重要性逐漸顯現。歐宏杰表示,「二○○三年六月,寶來投信發行的台灣五○指數基金掛牌,這是國內第一檔ETF,台灣投資人很陌生。為了能在預定時間順利上市,掛牌前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只休了一天假,就連除夕都在公司加班!」金融商品有別於一般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交易買賣時,需要以條理清晰、化繁為簡的方式,將商品「料理一番」,讓無形的東西變得具體。就某種層面來看,財經媒體工作,即是擔任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歐宏杰則因為受過新聞專業訓練,能快速掌握媒體需求,自然而然就
成了公司與媒體之間對話的窗口。

向老闆申請外派    建立國際觀○四年,歐宏杰擔任國際金融部對外市場策略發言人,多了很多時間與媒體接觸。 他抓緊機會,與主要平面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積極替公司增加曝光度。也因為合作經驗愉快,不少媒體開始找 他寫專欄,個人知名度也伴隨著公司成長,能見度大增。到○五年,他已從當年那位自信不足的研究員,變成可獨 當一面的產品總監。

但,歐宏杰並不滿足於現狀,腦中不時浮現一些想法,「金融業是國際事業,趁著年輕,應該要多學、多看」。 抱著「現在不學,以後就沒力氣學」的心態,歐宏杰鼓起勇氣,把心一橫,向老闆提出外派申請,決定去海外見世面、培養國際觀,強迫自己遠離「舒適圈」。

○五年,歐宏杰調派至寶來證券香港期貨部,新的環境、新的業務、新的合作團隊,讓他再次上緊發條。 為了快速融入香港市場,歐宏杰回到最初犧牲假日、埋首苦讀的日子,一鼓作氣,將香港證券相關證照全部考完
。他的工作內容,也從產品開發、市場策略到自營操作,幾乎是朝全方位金融人才方向發展。

善用「記時本」    搶先一步掌握未來「別看我來香港不到四年時間,就當上董事總經理,這當中的過程,我真的很努力!」三十七歲的歐宏杰,臉上紋路不多,但卻有著一頭花白的頭髮。他以緩慢、溫和的語氣說:「如果要問 我,為什麼能升遷得這麼快,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就是『態度』。」他解釋,這聽起來好像很籠統,但好的態度,包括即使老闆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對公司、主管不要只會抱怨,而不提供具體建議。「我和同儕 相比,最大不同地方,是我比較會站在老闆立場想事情,從勞資雙方中取得一個平衡點。另外,我也常從未來角度,思考工作方向,這樣老闆就會覺得,你比其他人更具有前瞻性。」舉例來說,一二年有哪些地方要進行國會、總 統選舉;歐洲主權債到期的國家有哪些?分別在幾月到期?另外,例行性事務包括,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開會日 期,中國兩會時間,也都要清楚掌握。「既然一定會發生這些事,那就要事先做好準備,以快速反應市場變化,掌 握未來方向。」歐宏杰說,自己有一本「記時本」。「我會把所有要做的事,都記錄在行事曆上。但我不叫它是『 記事本』,而是『記時本』的原因,是我會在每件該做的事情旁邊,壓上預計完成時間,然後每天檢視、註明達成 率;每周或者每月,再針對沒有如期完成的部分,進行一番檢討。」歐宏杰舉例,假設在月底之前,要找到五名業 務,那麼月初先找到了兩名,達成率就是四○%。

另外,歐宏杰也透過日常生活訓練,為職場加分。「邏輯思考是職場成功重要關鍵。像平常與家人、朋友玩牌時,就可趁機訓練自己的記憶力或算牌能力,強化邏輯。」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成為金融界的最佳典範之一。


歐宏杰 出生:1974年 現職:康和香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經歷: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學歷:政大EMBA、文化大學新聞系著作:《香港期貨期權投資解碼》、《交易所買賣基金投資解碼》等十餘本

歐宏杰的快富人生5心法

1. 強化自身優勢,創造難以被取代的地方。

2. 提升溝通力、執行力,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3. 即使老闆的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

4. 善用「記時本」,做好時間控管。

5. 利用閒暇玩牌時間,訓練自己的記憶力與邏輯力。 職場滾雪球黃金6年
研究員變身董事總經理

2003年 2003年

1. 念EMBA在職進修,提高競爭力、拓展人脈。

2. 取得多項金融證照。

2004年 產品研究經理固定在多家財經媒體寫專欄,大量出版相關書籍,快速累積知名度。

2005年 產品總監 積極爭取海外職缺,建立國際觀。
2006年 副總經理 發展新業務,擴大學界、業界交流。
2009年 董事總經理

開發代客操作業務,規模達1.8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9

投資收益的源泉(二):對待金錢的態度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v6zk.html

可能有人會說你上篇投資收益的源泉是「股利再投資」,現在怎麼又變成了「對待金錢的態度」?

 

首先,股利是公司的現金分紅,而現金分紅你可以拿來投資,也可以拿來消費、享受,如果你選擇不消費而把錢拿來投資,也就是選擇延遲享受,選擇先苦後甜,這就是對金錢的態度。

 

其次,任何學問精深到一定程度,都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投資也不例外。很顯然,從股利這樣的物質化的事務,到態度這樣的高度,也是一種哲學的昇華。

 

投資收益的源泉來自你對待金錢的態度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比如巴菲特的簡樸,住的是幾十年老舊的房子,辦公地點也很簡單,節省下的金錢用於投資又可以享受 複利的威力。又比如2003年成為世界首富的沃爾瑪的老闆羅布森·沃爾頓,其辦公室只有12平方米,其節儉精神來與其父親沃爾瑪創始人薩姆·沃爾頓一脈相 承,薩姆·沃爾頓1985年成為首富時,日常穿的是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價服裝,開著一輛破舊不堪的小貨運卡車上下班。

 

巴菲特積累了如此巨大的財富,又過著相對簡樸的生活,但並不是葛朗台式的守財奴,因為巴菲特把其大部分財富捐給了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用於改善醫療衛生和教育。

 

對待金錢的態度不僅僅是投資收益的來源,更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極端的例子是這樣的,有新聞報導「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卻在孟買市中心為自己和家 人打造了一幢立於孟買市中心的27層豪宅「安蒂拉」,耗資約10億美元,花了7年時間興建,樓高173米,面積達3.7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 大且最貴的私人住宅。其中的設施包括1個直升機停機坪、1個佔地整一層的家庭影院、1個四周全為落地玻璃的會客廳、1 個兩層樓的健身俱樂部、1個六層樓的停車場、多個露天花園。大樓落成後,安巴尼和妻子及3個孩子搬入,同時入住的還有他們的600名僕人。」

 

你可以想像這種不必要的的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待金錢的方式,不僅是對地球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引來多少批評和仇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