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末日博士”推特全世界:約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15

roubini

因準確預言2008年金融風暴、次貸危機而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在推特上發送了一條令人不明覺厲的消息。

他的推特稱,

親愛的Wenjie,昨晚見到你很愉快。我現在在芝加哥出差。今晚有空。有什麽辣妹今晚有空一起吃飯喝酒嗎?告訴我喲。。。。。。

Screen-Shot-2014-12-09-at-9.03.31-PM

“末日博士”或許是想私信對方,卻一不小心發到了推特上。

根據BarStool Sports,Wenjie的全名為Wenjie Song,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芝加哥的一名衍生品交易員。

根據其Linkedin主頁,Wenjie先後擔任過原油交易員、天然氣交易員、黃金交易員以及固定收益交易員。

QQ圖片20141212115736

0bcaead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25

市場進入“末日”模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1

周二,油價再度暴跌、美國ISM非制造業PMI不佳,美股下挫,標普跌破2000點,為五連跌,年初至今表現創2008年以來最糟。油價再度刷新近五年新低,美油跌超4%,跌破48美元。

標普500指數跌17.97點或0.89%,報2002.61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跌130.01點或0.74%,報17371.6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59.84點或1.29%,報4592.74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大漲6.02%,收21.12。

20150106_EOD9_0

周二,美股高開小幅沖高,隨後回落下跌,道指盤中跌240點,標普500跌破2000點重要關口。美東時間下午2點多,美股自低位緩慢拉起,但收盤時三大股指仍全線下挫,標普500指數連續第5個交易日下挫。周二是2015年美股的第三個交易日,標普創下2008年以來最差開年。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美國12月ISM非制造業PMI 56.2,大幅不及預期的58.0,創半年新低,前值59.3;12月全部分項指數均較上月下滑,其中物價支付指數僅為49.5,為2009年9月來首次陷入萎縮。美國12月Markit服務業PMI終值53.3,創2014年2月以來最低,預期53.7,初值53.6;綜合PMI終值53.5,創2013年10月份以來最低,初值53.8。美國11月工廠訂單環比下降0.7%,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預期為下降0.5%,前值為下降0.7%;美國11月耐用品訂單修正值環比下降0.9%,初值為降0.7%;工廠訂單數據表明美國制造業活動有所放緩。

美債收益率暴跌,黃金大漲,WTI油價暴跌。市場恐慌情緒濃厚,美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受到追捧。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跌破2%,為去年10月來首次,盤中最低達到1.89%。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跌8個基點,收報1.96%。繼上日大漲1.5%後,金價再度上漲1.3%,收於1219.3美元/盎司,盤中最高達到1223美元/盎司。原油繼續重挫,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暴跌4.22%,收報47.93美元/桶。布油暴跌3.8%,收於51.1美元/桶;布油美油雙雙創下2009年4月來新低。盤後API庫存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少於預期,但汽油和精煉油庫存遠多於預期,數據公布後油價下跌。

歐洲股市普遍下跌。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終值51.6,預期51.9,初值51.9;綜合PMI終值51.4,為17個月來次低,預期51.7,初值51.7;德法意三大經濟體仍表現不佳。分析師認為,歐元區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給歐央行更大壓力,或需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投資者對希臘局勢擔憂、油價持續重挫,歐股繼上日暴跌後再度下挫;10年期德債收益率創歷史新低至0.45%。投資者對歐央行采取更多刺激措施預期增強、希臘局勢不穩,歐元下跌0.3%,接近周一盤中創出的9年新低。

亞洲股市大多下跌。歐美股市的恐慌情緒蔓延至亞洲。日經指數暴跌3%,韓國綜合指數跌1.74%,恒生跌0.99%;不過A股依然強勁,滬指微漲,深成指漲1.28%,創業板指暴漲5.12%。A股板塊方面,保險、地產、電力、鋼鐵等權重股跌幅居前,航空、醫療保健、互聯網、運輸服務漲幅居前。中國12月匯豐綜合產出指數51.4,高於11月的51.1,為連續第八個月增長;主要由於服務業活動增長加速,制造業生產收縮幅度減小;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微幅抵消了經濟下行壓力,但是經濟需求仍然疲軟。彭博報道稱,中國批準基建投資超十萬億元,今年開工超七萬億元。恒指跌0.99%,博彩股領跌藍籌,藍籌股僅6只上漲,騰訊大漲5.73%。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commodity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跌0.89%;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7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1.29%。

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下跌0.6%,報1324.50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79%;德國股市跌0.04%;法國CAC40指數跌0.68%。

日本股市跌3.02%,恒指跌0.99%,滬指漲0.03%。

富時環球指數跌1.86%;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跌1.30%。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元兌日元下跌。

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大漲1.3%,收於1219.3美元/盎司。

2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暴跌4.22%,收報47.93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跌8個基點,收報1.9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3

油價末日模式:加拿大重油跌破35美元 油井數創同期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3

如果你覺得油價下跌給位於美國德州的石油生產商帶來了麻煩,那加拿大的生產商就更慘了。

20150106_canada_0

西加拿大精選重質原油價格已經跌破每桶35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新低。這意味著西加拿大精選重質原油價格在過去6個月內下跌達60%。

在過去幾周,受到油價下跌影響,美國油井數量不斷下降,而今年1月的第一周,加拿大油井數量降至有史以來同期最低。

20150106_canada1_0

自去年7月以來,加元不斷下跌。

QQ圖片2015010707554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4

油價末日模式:新能源遭殃 特斯拉股價遭重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4

新年伊始,特斯拉並未迎來開門紅。伴隨著油價暴跌,新能源汽車明星公司股價跟著重挫。

從1日以來,特斯拉股價大跌了約8%,股價朝著200美元邁進。周二該公司股價最低跌至204美元,隨後有所反彈。2015年第一個交易日特斯拉的股價是從222美元開始交易的。

過去一年特斯拉最高飆升到291美元,隨後一路下探。

QQ圖片20150107074929

不過自2010年IPO以來,特斯拉股價翻了10倍。

周二原油市場還經歷了大動蕩,油價再度刷新近五年新低,美油跌超4%,跌破48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6

油價末日模式:盧布重啟跌勢 俄羅斯違約風險升至六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6

國際油價昨日又創五年新低,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再度上演資本市場大跌:盧布兌美元跌破64;俄羅斯國債收益率回升至14%;俄羅斯股市重新考驗近期低位。同時俄羅斯違約風險劇增,體現債券風險擔保成本的信用違約互換(CDS)飆升。

自前日跌破每桶55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後,昨日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51.5美元,再創五年新低,當日跌幅約3%。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一度跌至63.5左右,跌幅逾4%,聖誕節以來跌幅超過20%;俄羅斯股市持續走低;俄羅斯5年期CDS一度暴漲100個基點,漲至630基點,此後有所回落收報595基點,仍創2009年3月以來新高。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數據供應商Markit表示,630基點的CDS意味著,未來五年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的概率達到32%,這是去年俄羅斯遭到西方制裁以來最高的違約概率。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目前俄羅斯通脹率在10%左右,國內許多食品已面臨短缺。經濟學家預計,國際油價繼續下跌將激化俄羅斯通脹形勢。經濟預測與建模服務企業Oxford Economics旗下中歐與東歐經濟學家Mikhail Liluashvili表示:

“如果油價跌至每桶45美元,甚至更低,俄羅斯央行將設法緩和匯率波動,可那還將導致盧布下挫,俄羅斯通脹率可能升至20%。”

俄羅斯央行此前幹預匯市就已付出極高代價。該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6日的兩周內,該央行外匯儲備減少260億美元,減速為去年3月爆發烏克蘭危機以來最快。

俄羅斯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RT)的報道指出,盧布大貶值對俄羅斯來說已經不算什麽新聞:去年12月15日和16日兩天,盧布對美元匯率大跌22%;1998年金融危機期間,那年8月17日一天內,盧布跌幅曾高達27%。

如“今日俄羅斯”下圖所示,過去100年里,每逢政權更叠發生革命,盧布就會來一次大貶值。前兩次盧布匯率暴跌分別在列寧建立蘇維埃和前蘇聯解體期間。

俄羅斯,盧布,油價,石油,CD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8

油價末日模式:日本企業笑開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20

石油,油價,日元,日本,安倍晉三

本周國際油價連續兩日創五年新低,日本商界領袖對此表示歡迎,稱雖然這會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卻也能促進日本目前處境艱難的經濟複蘇。

昨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收報每桶51.5美元,繼前日後再創五年新低,在能源股兩位數領跌帶動下標普跌破2000點,連續五個交易日收跌,日經股指當天跌3%。《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多位日本企業老總認為,油價大跌將提升本國消費者購買力,增加企業盈利。

石油,油價,日元,日本,安倍晉三

日本每年石油與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額超過20萬億日元(約合1670億美元)。去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跌逾50%,大量進口石油的日本自然受益。日本經濟產業省下屬資源與能源廳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2日,國內每加侖常規汽油均價跌至149.10日元(約合1.25美元),去年10月末以來跌幅達6.7%。從制造商、零售商到個人消費者都因此得益。

日本第二大券商Daiwa Securities Group總裁Takashi Hibino在迎新年的活動中表示:

“(油價下跌)對日本經濟有極大的正面影響,對我們的經濟沒有任何負面作用。”

連推出超級貨幣寬松提升通脹的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為油價下跌感到高興。聖誕節當天講話時,黑田說,日本“是大宗商品進口國,從(油價下跌)中獲利良多。”

如果油價下跌讓日本企業獲益,企業可能更有余地響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號召,給員工加薪。日本企業管理者與工會的新財年工資談判將於今年4月開始。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已表示,回饋社群和員工也是管理層的責任。

日本建築配件及衛生潔具供應商驪住(Lixil)的產品依賴進口石油原料。該司總裁Yoshiaki Fujimori認為油價下跌可能有助於抵消日元貶值的負面影響。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去年1-11月,日本進口石油12.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持平,但因日本對美元匯率下挫,石油進口量減少了5.6%。

日元,油價,石油,日本,安倍晉三

也有些日本管理者對油價的副作用表示擔憂。比如碳纖維、紡織材料制造商Toray Industries的總裁Akihiro Nikkaku就認為,低油價可能使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放慢開采頁巖油,進而使全球石油供應下降,油價將因此回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31

油價末日模式:美股能源股遭分析師一致唱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25

下載 (1)

油價暴跌讓投資者擔心能源公司2015年的前景,而華爾街的股票分析師們紛紛下調了能源公司的利潤預期。

自去年6月以來,標普1500指數的能源板塊已經下跌23%。然而,去年年底的股價中,能源公司利潤下滑的因素並沒有被完全反映。

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在標普1500指數中,能源板塊的分析師情緒最差。

上月,雪佛龍四季度每股利潤預期被大幅下調。6名分析師平均下調其每股利潤預期14.3%。

隨著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能源股的展望繼續惡化。油價已經跌破50美元,達到5年半低點。Rosenblatt Securities首席市場策略師Brian Reynolds表示,

我們相信油價漲回80美元前會先跌至20美元,我們認為,油價將處在低位相當長一段時間。

周二,美銀美林下調Chesapeake Energy和Laredo Petroleum展望至“表現不佳”,將EOG Resources這一標普1500指數上第七大能源公司展望下調至“中和”。

據湯森路透提供的數據,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能源板塊四季度利潤萎縮19.8%,遠低於10月1日時增長6.4%的預期。而今年一季度的預期更為糟糕,分析師預計利潤將下滑32.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35

油價末日模式:是時候抄底了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34

(原作者John Kemp,路透社分析師)

對伺機在底部進場的投資人來說,在油價頻頻探底之際,最明智的忠告是:“別嘗試去接落下的飛刀。”

然而,市場劇烈波動也意味金融資產與商品的價值很可能被錯估,成為專家和逆向操作者眼中深具投資魅力的標的。

油價自去年6月至今已腰斬,風險與報酬之間的平衡已隨之改變,從油價傾向進一步下挫,轉向日後止跌回升。

目前美國德州石油生產商實售價格已跌破每桶50美元,北達科他州的實售油價甚至低於40美元。這種價格水準使鉆探計畫難以為繼,也使業者缺乏發行新股或新債的誘因。未來幾個月銀行對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的放貸將大幅萎縮。

就算積極削減成本與提升油井開采效率,倘若油價繼續維持在目前水準,美國原油產量遲早會觸頂,然後開始下降。

油田服務公司Baker Hughes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初以來全美原油鉆探平臺開工數已減少110座或7%。估計到今年中,還會有550座左右的平臺遭擱置,使總量降到1000座以下。

即使油企提升鉆探效率與控制成本,短期內恐怕還是不足以抵銷運作平鉆油平臺減少四成造成的影響。

成功的投機訣竅在於平衡風險與報酬。當布侖特和WTI原油價格在100美元以上交投時,保守的看法是預測油價中短期將會下跌,以消除市場明顯的失衡跡象。

如今布侖特與WTI原油價格已跌破60美元,美國許多產油商的實售價甚至降到40、50美元之際,保守看法就該假設油價將會有限度地回升,把市場帶回較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每周報告顯示,對沖基金已開始朝這個方向思考。去年聖誕節前,押註WTI原油相關期貨與期權價格下跌的整體空頭頭寸減少30%,從11月初的1.13億桶降至7800萬桶。

相比之下,去年10月底至今,對沖基金押註油價上漲的多頭頭寸大致維持在略低於3億桶的水準。

過去兩個月來,這些多頭部位損失慘重,每桶虧損高達30美元。不過,油價多單對空單的比值自去年6月攀抵13:1後,11月降至2.5倍,到聖誕節前夕已回升到四倍。

如果說對沖基金對油市仍未翻多,但至少看空氣氛已不那麽濃厚,且對油價進一步大跌的可能性持謹慎態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40

全球債務狂潮是世界末日?未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83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麥肯錫最近發布報告稱,2007年以來,全球47個國家債務增長57萬億美元,相當於他們GDP總和的17%。報告預計,當前杠桿增加的走勢不會改變。此後多篇相關報道都開始提到嚴重的債務問題。《經濟學人》報道認為,該報告是對“全球債癮”仍未戒掉的反思。也有機構認為,債務問題固然值得關註,可還沒有那麽嚴重。

彭博《商業周刊》的經濟編輯Peter Coy援引倫敦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稱,債務方面還有不少好消息。比如2009年年中以來,美國、日本、歐元區和英國的整體債務占GDP之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由429%降至399%。該公司的全球經濟學家Michael Pearce指出,和那些聳人聽聞的頭條相比,實際債務形勢更為複雜:

     · 金融領域的負債急劇減少,因為銀行在強化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部分源於削減投資相關的支出,大多數非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也在好轉。

     · 英美兩國的家庭負債與收入之比降至十多年來最低點。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這類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家庭債務比仍高。

     · 在私人部門去杠桿的同時,各國政府的債務增加。但並非所有政府都需要進一步推行緊縮政策、降低負債率。

     · 美國幾乎無需進一步去杠桿,但南部歐元區國家確實需要削減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債務。日本的公債仍不可持續。

     · 歐元區與日本面臨經濟增長疲弱的問題,而中國債務高企意味著,金融危機的風險顯然比六年前高。

上述麥肯錫報告的作者、麥肯錫的主管Richard Dobbs不認為以上Michael Pearce提到的金融業負債減少有很大影響。他認為,實體經濟的負債更有可能拖累經濟增長。雖然削減債務方面的確取得一定進展,但還落後於正常的去杠桿水平。

不過,Dobbs也認為,債務的前景並非一片黯淡,不像許多有關麥肯錫報告的報道渲染的那麽惡劣。Coy援引Dobbs觀點稱:

“如果債務沒有這樣增加,過去幾年我們的經濟增速會比現在低。”債務問題沒那麽簡單,並不是“債務增加就是壞事,減少就是好事”。

《經濟學人》根據上述麥肯錫報告制作的下圖展示了2007-2014年中國等12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其中不含金融機構債務。

債務,GDP,去杠桿,麥肯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101

全球債務狂潮是世界末日?未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83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麥肯錫最近發布報告稱,2007年以來,全球47個國家債務增長57萬億美元,相當於他們GDP總和的17%。報告預計,當前杠桿增加的走勢不會改變。此後多篇相關報道都開始提到嚴重的債務問題。《經濟學人》報道認為,該報告是對“全球債癮”仍未戒掉的反思。也有機構認為,債務問題固然值得關註,可還沒有那麽嚴重。

彭博《商業周刊》的經濟編輯Peter Coy援引倫敦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稱,債務方面還有不少好消息。比如2009年年中以來,美國、日本、歐元區和英國的整體債務占GDP之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由429%降至399%。該公司的全球經濟學家Michael Pearce指出,和那些聳人聽聞的頭條相比,實際債務形勢更為複雜:

     · 金融領域的負債急劇減少,因為銀行在強化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部分源於削減投資相關的支出,大多數非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也在好轉。

     · 英美兩國的家庭負債與收入之比降至十多年來最低點。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這類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家庭債務比仍高。

     · 在私人部門去杠桿的同時,各國政府的債務增加。但並非所有政府都需要進一步推行緊縮政策、降低負債率。

     · 美國幾乎無需進一步去杠桿,但南部歐元區國家確實需要削減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債務。日本的公債仍不可持續。

     · 歐元區與日本面臨經濟增長疲弱的問題,而中國債務高企意味著,金融危機的風險顯然比六年前高。

上述麥肯錫報告的作者、麥肯錫的主管Richard Dobbs不認為以上Michael Pearce提到的金融業負債減少有很大影響。他認為,實體經濟的負債更有可能拖累經濟增長。雖然削減債務方面的確取得一定進展,但還落後於正常的去杠桿水平。

不過,Dobbs也認為,債務的前景並非一片黯淡,不像許多有關麥肯錫報告的報道渲染的那麽惡劣。Coy援引Dobbs觀點稱:

“如果債務沒有這樣增加,過去幾年我們的經濟增速會比現在低。”債務問題沒那麽簡單,並不是“債務增加就是壞事,減少就是好事”。

《經濟學人》根據上述麥肯錫報告制作的下圖展示了2007-2014年中國等12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其中不含金融機構債務。

債務,GDP,去杠桿,麥肯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