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債務狂潮是世界末日?未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83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麥肯錫最近發布報告稱,2007年以來,全球47個國家債務增長57萬億美元,相當於他們GDP總和的17%。報告預計,當前杠桿增加的走勢不會改變。此後多篇相關報道都開始提到嚴重的債務問題。《經濟學人》報道認為,該報告是對“全球債癮”仍未戒掉的反思。也有機構認為,債務問題固然值得關註,可還沒有那麽嚴重。

彭博《商業周刊》的經濟編輯Peter Coy援引倫敦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稱,債務方面還有不少好消息。比如2009年年中以來,美國、日本、歐元區和英國的整體債務占GDP之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由429%降至399%。該公司的全球經濟學家Michael Pearce指出,和那些聳人聽聞的頭條相比,實際債務形勢更為複雜:

     · 金融領域的負債急劇減少,因為銀行在強化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部分源於削減投資相關的支出,大多數非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也在好轉。

     · 英美兩國的家庭負債與收入之比降至十多年來最低點。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這類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家庭債務比仍高。

     · 在私人部門去杠桿的同時,各國政府的債務增加。但並非所有政府都需要進一步推行緊縮政策、降低負債率。

     · 美國幾乎無需進一步去杠桿,但南部歐元區國家確實需要削減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債務。日本的公債仍不可持續。

     · 歐元區與日本面臨經濟增長疲弱的問題,而中國債務高企意味著,金融危機的風險顯然比六年前高。

上述麥肯錫報告的作者、麥肯錫的主管Richard Dobbs不認為以上Michael Pearce提到的金融業負債減少有很大影響。他認為,實體經濟的負債更有可能拖累經濟增長。雖然削減債務方面的確取得一定進展,但還落後於正常的去杠桿水平。

不過,Dobbs也認為,債務的前景並非一片黯淡,不像許多有關麥肯錫報告的報道渲染的那麽惡劣。Coy援引Dobbs觀點稱:

“如果債務沒有這樣增加,過去幾年我們的經濟增速會比現在低。”債務問題沒那麽簡單,並不是“債務增加就是壞事,減少就是好事”。

《經濟學人》根據上述麥肯錫報告制作的下圖展示了2007-2014年中國等12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其中不含金融機構債務。

債務,GDP,去杠桿,麥肯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