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O2O進入洗牌期,誰會被剩下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1/152446.shtml
導讀 : 絕處逢生逆勢生長,需要1、創新運營模式,堅持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產品運營思路,做增值服務為盈利蓄力。2、勿貪大求全,堅持精耕細作,做口碑做體驗做好長久戰準備。3、保持對傳統模式的關註並形成差異化。
最近E洗車關閉上門洗車和上門保養業務,上百名員工被裁或主動離職。而作為洗車O2O行業先驅者成為先烈的並不止這一家,諸如上門洗車的“車8”、做“一元洗車”的 “智富惠”、以及雲洗車、嗒嗒洗車等都先後關門。當倒閉之潮如洪水般襲來之時,人們也開始在猜測下一家會不會是自己,於是e保養、卡拉丁、有壹手等成為了討論的對象,今天響鈴也就這個話題聊聊。
痛定思痛,細數大敗局背後的真相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汽車後市場是個逐年上升的增量市場,就拿已知的數據:2014年,我國人買走了2300多萬輛車,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5447億輛。光大證券在2014年年底的研報中預計2015年中國過保汽車數量約670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比重為54%。近兩年後市場產值6000億元-8000億元規模,預計隨著平均車齡逐漸延長、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後市場將突破萬億產值。而之前公布的《2015年Q1季度汽車後服務O2O行業報告》也顯示汽車後服務O2O行業發展迅猛,一年時間份額從不到1%上升為14%,並持續高速增長,傳統汽車後服務行業正遭受O2O模式的沖擊。

既然是在增量的萬億級市場上又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品牌折戟沈沙?仔細一看,死亡的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洗牌是行業生命周期的自然過渡
自從有了汽車,汽車後市場就應運而生,而汽車後市場O2O經歷了這兩年的快速成長,已細分出多個垂直市場,如洗車、保養、維修、配件等等,一個行業、一個產品和人一樣,都有其生老命死,從孕育到出生、成長、發展、成熟、衰退到最後消匿於舞臺,這是一個完整自然的過程。就如當年網絡視頻、團購、手遊等其他行業,經歷一段野蠻生長後,開始進入淘汰期,所以,e洗車瀕臨倒閉只是汽車後市場O2O的正常洗禮,說明汽車後市場O2O行業進入新的發展軌道。
2、瘋狂燒錢,盲目擴張是被洗牌的直接原因
汽車後市場和許多其他O2O行業一樣,創業者或者經營者多把低價燒錢搶占用戶然後上市圈錢或者創造盈利模式作為其成功模式。於是在資本助推下,部分企業瘋狂補貼,加速擴張。結果證明:目前人們從線上到線下保養汽車的消費習慣還遠未養成,而那些補貼燒出來的用戶也不是真用戶,這些補貼之下創造的偽需求和偽用戶更沒有忠誠度。一旦停止補貼和砸錢,企業又陷入死寂的境地。
3、缺乏核心優勢,無明確市場定位導致被動淘汰
大多數企業關門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瘋狂擴張並同時囊括不同業務,導致方向不明,定位不清。比如e洗車汽車保養的業務研發了兩個多月,但只運營了一個月就停了。再就是無核心技術優勢,甚至只是在傳統的洗車服務上加了個互聯網的殼就包裝成O2O模式,而因為上門服務和到店服務兩者場景的差異性極大,對技術和人力的要求差別也極大,但大多數汽車後服務企業都是同質化、低端化的服務設備和技術,無法保證良好的服務體驗,甚至出現諸多不必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可能是因為管理混亂的問題、融資失敗資金鏈斷裂等問題成為了先烈。盡管各有各的“死法”,但並不意味著汽車後市場O2O市場就不再有想象空間。
絕處逢生,如何逆勢生長
既然行業進入洗牌期,那又該如何保持戰鬥力,堅持到最後,在萬億級別的汽車後市場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1、創新運營模式,堅持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產品運營思路,做增值服務為盈利蓄力
產業的競爭往往是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競爭,而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則是運營方式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如要想被剩下來就得創新運營模式,避開同質化競爭。汽車後O2O未來PK的一方面是融資能力,一方面是線上線下運營精細化能力,長時間的拉鋸戰中那些有足夠資金儲備或穩定資金鏈的,以及團隊高管擁有互聯網背景及汽車從業背景的公司更可能勝出。而如果能將洗車、保養、維修三塊業務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生態鏈也將獲得更多主動權。同時需要兼顧好頻次和單價的問題,按照目前汽車後服務需求如保險(一年一次)、查辦違章(一年1-10次)、洗車(一年10-40次)、停車(每年數十次)、維持保養裝飾(一年2-4次)、二手車(6年一次)等的頻率算,洗車、停車、保養或許是重點的入口。企業一需要高利潤空間的服務項目,二需要高頻次能黏住用戶的產品,實現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健康產品線,同時可嘗試打造個性化的增值服務,如目前e保養增加了清洗內飾、發動機艙清洗、更換空調濾芯等上門輕服務,這可通過增加單個用戶的增量服務來增加銷售額,並減低了運營人力成本,老客戶的複購率也可能隨之提升。
2、勿貪大求全,堅持精耕細作,做口碑做體驗做好長久戰準備。
無數事實證明,資本泡沫催生的快速擴張只會是飲鴆止渴,堅持精細化運營才可能迎來轉機。汽車後市場O2O項目中我們以上門保養的卡拉丁、e保養、博湃養車為例。據艾瑞數據顯示,e保養500+輛服務車覆蓋6個城市;卡拉丁500+輛服務車覆蓋15個城市;博湃養車800+輛服務車覆蓋22個城市,按此推算,e保養的單一城市服務車輛密度高於其它兩大品牌。這帶來的結果是:1、可控制市場擴張的節奏,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無數悲劇告訴我們無精耕細作的肆意擴張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2、精細化運營有利於控制團隊素質和專業技能,尤其是汽車保養對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要求更高。與其服務多人導致品質下降不如服務一個滿意一個,保證服務體驗的同時做好口碑。3、精耕細作可降低試錯風險,小範圍嘗試船小好調頭,即便項目失敗,也可快速調整。而且如此穩健的發展模式,也有利於積聚區域內的品牌效應,提升知名度,最終形成從個別區域到全國乃至全球的擴張。
3、保持對傳統模式的關註並形成差異化。
在這個重體驗的汽車後市場,洗車、保養、維修是汽車後市場O2O行業的不同切入點,傳統模式有其固有的用戶群體,短時間完全改變用戶習慣不太現實。因此如何與這些傳統模式避開正面競爭或形成差異就是O2O企業需要做的。比如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4億元,按照每輛車每年保養費用800元計算,汽車保養市場規模將超1100億元,行業空間巨大。但傳統4S店的保養服務價格昂貴,且有以次充好等情況,導致普通車主對傳統4S店有苦難言,那O2O企業如果在上門保養上既能保證汽車保養的服務品質,又能提供與4s店差距較大的價格,就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總之在行業正常的洗牌期,只有那些不驕不躁,掌握核心優勢,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企業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曾響鈴(微信號xiangling0815),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唯品會被曝銷售假茅臺 公司回應:正在調查供應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490.html
唯品會被曝銷售假茅臺 公司回應:正在調查供應商
一財網 李娜 陸琨倩 2015-12-16 16:14:00
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市值近百億美元的唯品會近日卷入銷售假茅臺酒風波。
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市值近百億美元的唯品會近日卷入銷售假茅臺酒風波。
近日有網友在某論壇發帖爆料稱,唯品會在12月7日至12月11日推出的大型酒類促銷活動,其“知名品牌活動”專場所售茅臺酒涉假。對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茅臺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相關部門正在調查處理事件。但對於調查細節,對方並沒有透露。

一位茅臺經銷商對記者透露,假茅臺一事在經銷商圈子內已經發酵了好幾天。目前,茅臺官方公布官方授權官方網站有13家,包括京東商城、國美在線、蘇寧易購、1號店等等,但並沒有包括唯品會。
記者針對此事致電唯品會,官方發言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在針對“假茅臺”的事情進行調查。
對方表示,截至12月15日,唯品會共接到了消費者關於12月8日“知名白酒特惠專場”購買的不凡飛天茅臺500ml(53度)商品質量問題的投訴,共計26單。“而目前唯品會已經展開內部調查,並對已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聯系退款。”
事實上,假貨產品一直是電商企業的“心病”。不少知名電商此前都接連被曝售賣假貨,其中奢侈品造假問題最為明顯。
據了解,目前電商采購奢侈品的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電商拿到官方授權,二是電商通過海外代購如代工廠、奧特萊斯等渠道“掃貨”,這種渠道的產品質量有一定保證,但價格相對較高;三是“平行產品”,即通過授權的經銷商、代理商拿貨—這是目前國內奢侈品電商平臺銷售最常用的做法。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銷售“平行產品”本身缺乏監管,電商不親自做采購就沒法保證正品。
對於此次經銷商的資質問題,唯品會方面表示,內部仍在調查,但據初步了解,該茅臺酒供應商是有拿到茅臺供貨資質的,唯品會也盡到了資質審查的義務。
“唯品會建立了完整的供應商資質審核機制和流程,調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供應商有欺詐唯品會的行為,將嚴格依據公司供應商管理規章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嚴懲不貸。”在一份對外申明中,唯品會強調,目前公司已經主動聯系購買了該專場相關商品的903位消費者進行退款,並對退回商品進行封存調查。
據記者了解,按照平均600元的促銷單價,此次銷售的茅臺產品涉及金額將至少達到五六十萬元。
編輯:邊長勇
蘋果侵權風波再起 iPhone6真的會被禁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704.html
近日,蘋果公司再陷侵權風波,旗下兩款產品Phone6和iPhone6 Plus被北京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中裁定,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專利產品,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機型。
目前蘋果手機已經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行政複議,如果最終維持原判,蘋果將面臨在中國大陸不得銷售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的情況。這是繼十年前iPad名字使用權訴訟後,蘋果再次陷入侵權風波。
在上一起侵權事件中,蘋果敗訴,最後與原告唯冠科技(深圳)達成和解,以3.5萬英鎊獲得iPad在全球的商標。而與上一起訴訟不同的是,這次訴訟案最終誰將勝訴,還需等待上一級法院裁決。

蘋果涉嫌侵權外觀專利
據了解,此次蘋果被告侵犯了手機100c的外觀專利,該項專利持有人為深圳佰利營銷服務公司。根據北京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同為成為被告的還有北京中複電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及旗下工體東路電訊商場。
第一財經記者在企業工商信息系統天眼查上搜索到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相關信息,其法人代表為徐國祥。而100c手機為深圳百分之百有限公司(下稱“百分之百”)旗下手機,根據專利號檢索發現,此次蘋果涉嫌侵權的外觀設計人正是百分之百法人徐國祥。
徐國祥曾在2006年創建深圳市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100c在當時作為TD手機銷售。2013年,百分之百被百度收購,走上巔峰。此後,由於通訊技術提升加上小米等互聯網手機的興起,手機市場競爭加劇,100c手機逐步被市場淘汰。目前,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嘗試聯系徐國祥,但其電話無法接通。

引人關註的是此次蘋果提請複議一旦被駁回維持原判,那麽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將在國內面臨禁售的境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市場,去年蘋果CEO庫克多次到訪中國,並在近期對中國租車平臺滴滴出行投資10億美元。而此次仲裁決定將極大影響到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此消息影響,近日蘋果股價嚴重下滑。
“蘋果不會容忍iPhone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複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渠道。”手機聯盟秘書長老杳表示。
此次被告之一的中複通訊是蘋果在國內重要的銷售渠道。中複官方資料顯示,近幾年,公司的年均銷售額達到26億元,在北京的通訊產品零售市場占據著近1/4的銷售份額。
而由於公司目前已經沒有新的資金進入,對於佰利和百分之百而言,和解費或許也是此次狀告蘋果的最重要目的。
天晟新材重組二次上會被否 揭秘重組並購背後潛規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893.html
潛行在重組前上市公司、交易對手方約定重組期限,但卻不予披露的“抽屜協議”蓋子,終於經由天晟新材(300169.SZ)揭開。
6月20日,天晟新材公告稱,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被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否決。天晟新材此次屬於二次上會,在此之前,其重組方案已於4月27日獲得有條件通過。過會後二次上會被否,原因是其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吳海宙,與重組交易對方簽署了約定此次重組期限的協議,但上市公司在重組方案中卻沒有披露。
“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之前只有武昌魚(600275.SH)一個先例,而且也不是因為交易雙方私下協議被發現。”數位投行人士均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類似協議實際是屬於“抽屜協議”,都是私下里簽的,如果交易雙方自己不捅出來,外面的人很難發現。
上述業內人士還稱,最近一段時間,頻發交易雙方重組前簽訂限制性協議,但卻未予披露的情況,並且,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潛規則。但是,最後被發現並付出代價的,天晟新材還是首例。
過會後重審被否
證監會6月20日公告顯示,當天進行的並購重組委2016年第44次會議,專門審核天晟新材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但審核結果未獲通過。當天,證監會公布了上述審核結果。
根據重組方案披露,天晟新材計劃以“定增+現金”的方式,以7.1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德豐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德豐電子”)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7.1億元。德豐電子持有的德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德豐網絡”)、德頤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德頤網絡”),主營業務為銀行卡收單、支付產品服務商,客戶群體定位於中小微商戶、終端消費的線下零售、餐飲、物流等行業的商戶。
天晟新材的命運,堪稱時運不濟。4月27日,上述重組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並購重組委2016年29次會議有條件通過,6月20日屬於二次上會。證監會當時要求,須補充披露德豐網絡歷史沿革;結合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技術的發展,對銀行收單業務的影響,以及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穩定性的風險。
本已通過審核的方案,在一個半月後卻陡然生變,被證監會“拎回”重審。6月13日晚間,天晟新材公告稱,接到證監會通知,並購重組委將對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項目進行重新審核。
從證監會披露信息來看,對已經通過的方案重新審核,似乎就是為了否決。證監會6月14日發布的並購重組委2016年第44次會議公告顯示,此次會議審核的對象,只有天晟新材一家。
“二次上會的情況很常見,但已經通過卻二次上會,而且還被否決,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華南某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通常情況下,如果並購重組委認為方案需補充披露,會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材料。問題較為嚴重的,可能會直接否決。但通過後重審被否的情況相當罕見。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公開信息發現,今年以來,過會後又被召回重審,並且最終被否決,天晟新材還是頭一家。在此之前,同樣的故事只在武昌魚身上發生過,但時間已在兩年半之前。
2013年5月,武昌魚公布重組預案,擬以6.66元/股的價格,向大股東等5家公司合計增發約3.15億股,購買預估值約21億元的礦業資產。2013年12月5日,其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此後,因未落實並購重組委2013年第42次會議審核意見,證監會於2014年1月2日重新審核武昌魚重組事宜,最終未能獲得通過。
“武昌魚重組通過後被否,是因為完善方案不力,可是天晟新材被否,原因又是另外一回事。”上海某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按道理,天晟新材要求補材料就行了,但其被否與重組方案本身卻並無太大關聯。
潛行的抽屜協議
與武昌魚不同,天晟新材重組二次上會被否,禍胎是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吳海宙與交易對方簽訂的一份重組時限協議。
證監會並購重組委6月20日公告顯示,2015年12月,吳海宙與此次重組交易對方簽署了關於約定本次重組期限的協議,申請人未披露上述協議,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四條的規定。
“重組雙方約定重組期限,應該是不存在問題的,之前也沒有這方面的限制性規定。從證監會的審核意見來看,協議本身沒有問題。”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浩認為,報送的材料完整真實是基本要求,雙方約定了重組期限,但方案沒有披露,而不是協議本身的問題。
2014年11月開始實施的《辦法》第四條規定,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有關各方必須及時、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保證所披露或者提供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劉華浩還稱,天晟新材肯定已經觸及信披違規。但由於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三種情形沒有明確界線,雖然很難嚴格究竟屬於其中哪一種,但其上述行為,已經符合證監會的任一規定。
交易雙方約定重組期限,被監管部門召回重審並最終否決,此前尚無類似案例,天晟新材尚是第一家遭此命運的上市公司。
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最近一段時間,在上市公司重組、借殼交易中,交易雙方在尋找標的的階段,都會對重組時間做出要求。其中包括找到殼公司、制定重組方案、完成重組等各個不同階段的期限,都會提出明確約定。
“這種情況最近比較多,如果有協議在重組方案中披露了,就沒有什麽問題。如果沒有披露,那就是抽屜協議了。”深圳一家某投行人士說,一般情況下,重組雙方在重組啟動前,就會簽訂重組期限的協議。這種“藏在後面”的協議,當事雙方不會公布,如果不是有人舉報,一般很難發現。
上述上海投行人士介紹,出於早日完成重組的考慮,此類協議大多是上市公司的要求,少數被並購對象也會提出類似要求。之所以會出現此類情況,是因為背後牽扯到業績承諾。如果重組時間過長,對於一些有對賭協議的並購來說,業績承諾的期限也會拉長,對重組雙方可能均會產生不利影響。此外,一旦政策發生變化,時間過長也會影響重組的成功概率。
土耳其流亡宗教領袖葛蘭:不擔心會被美國驅逐出境
上周末,土耳其經歷了驚魂48小時。盡管這場短命的政變已經結束,真相仍然撲朔迷離,余波還在擴散。
總統發動了政變?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將政變的矛頭指向遠在美國的流亡宗教領袖葛蘭。上周日,葛蘭在賓夕法尼亞的家中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埃爾多安對於自己策劃了這場政變的指控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他還表示,盡管土耳其進一步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將自己引渡回土耳其,但他自己並不擔心會被美國驅逐出境。
目前葛蘭尚未收到美國政府有關引渡的任何消息。他認為,埃爾多安的引渡要求不過是一次虛張聲勢。葛蘭還把埃爾多安的政治戰略和上世紀40年代的希特勒相提並論。“很顯然,統治黨派領導層和總統之間存在分歧。他們沒收財產、占領媒體、砸門、傷害民眾,這些舉動和希特勒的軍隊十分相似。”葛蘭表示,最近幾年,他在土耳其的追隨者受到了埃爾多安的不公對待。
葛蘭還提出,他反對一切的軍事政變,因為他就是這種政變的受害者。
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美國尚未收到引渡葛蘭的要求,但他希望土耳其“能向美國呈現合法證據”,而美國將會“對此作出恰當判斷”。
上周六中午,幾十名群眾聚集在葛蘭的居所外,打破了這片鄉村地區的平靜。一名帶頭巾、手中揮舞著土耳其國旗的婦女叫道:“美國應該停止保護葛蘭!葛蘭是一名罪犯!”
葛蘭的媒體顧問阿斯蘭多根(Alp Aslandogan)表示,葛蘭的安全“處於高度警戒狀態”。葛蘭雇傭的賓夕法尼亞州騎警和一小支私人武裝安保力量試圖控制這群抗議者。
現年77歲的葛蘭看上去非常虛弱。據他的醫生稱,葛蘭患有糖尿病和心臟病。自1999年起,葛蘭便一直居住在賓夕法尼亞。
“大清洗”
據BBC報道,土耳其司法部長在周日表示,自政變以來,土耳其軍隊已經逮捕了超過6000人,其中包括高官階軍人和2700名法官。死亡人數則已上升至290人。上一個周日在“清洗”土耳其西南部城市代尼茲利時,被捕政變士兵再增50人。司法部長預計被捕人數還將上升。
“我們將繼續清洗國際體系中的‘病毒’,因為這種‘病毒’已經擴散了。不幸的是,這種‘病毒’已經和癌癥一樣包圍了整個國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一場悼念政變受害者的葬禮上如是表示。
在一些人看來,埃爾多安將利用此次政變的機會,更激進地推進憲法改革,從而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力。
伊斯坦布爾和安卡拉等城市中,民眾聚集起來表達對政府的支持。埃爾多安對群眾表示,土耳其將考慮恢複死刑。“在民主國家,決策的制定基於人民的意願。我認為,我們的政府應該先和反對派談一談,然後作出決定。我們不能再推遲(死刑的恢複),因為在這個國家,發動政變的人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4年,土耳其為加入歐盟取消了重大刑罰。1984年以來,該國沒有執行過死刑。
土耳其軍人逃亡希臘
上周六,一架土耳其軍用直升機降落在了希臘北部的亞歷山德魯波利斯國際機場上。據希臘航空當局稱,這家直升機當時低空飛行,從東方駛向希臘。在距亞歷山德魯波利斯機場不到10英里時,飛機用緊急頻道撥出了聯系電話。希臘當局向機上人員發出信號,直接允許他們進入機場,並提供了相關氣象和機場跑道信息。
不過,這8名軍人希望尋求政治庇護的希望似乎落空了。在直升飛機著陸之後,土耳其外交部長卡烏索戈魯要求希臘將這批官兵引渡回土耳其。希臘政府發言人傑洛維希利表示,希臘當局已經和土耳其方面進行過溝通,將盡快安排這架土耳其直升機回國。
據雅典通訊社報道,直升機上的8人中,3人為少校軍銜,3人為上尉,2人為中士。
晨悅生活 | 日本岡本為何會被中國遊客爆買?
2016年年初,中國遊客日本爆買的新聞搶占了不少新聞的版面,而有意思的是,除了藥妝、馬桶、電飯煲等,日本的岡本避孕套其時成了不少中國遊客購物單上必買的物品之一。
之所以引來中國客購買,是因為日本岡本於2015年4月推出0.01mm水性聚氨酯避孕套。這在當年一舉成為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的十大產品之一。 而岡本這家公司因為銷售火爆,在2015年前十個月里的股價大漲了156%。

那麽,岡本的新型超薄避孕套與舊式傳統的避孕套有什麽區別?前者之所以熱銷,其優勢又在在哪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王武生教授專業從事水性聚氨酯研究近30年,是國內水性聚氨酯研究與開發的開拓者之一。他指出,目前市場現有的避孕套幾乎全部為天然乳膠制品。1883年荷蘭物理學家阿萊特·雅各布博士發明天然乳膠避孕套,經歷了100多年,但避孕套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天然乳膠避孕套的缺陷逐步被發現和暴露,特別是新型病毒的出現,如艾滋病病毒,對避孕套提出了更高要求,天然乳膠避孕套的使用和安全性都達不到現代人對避孕套的基本要求。
而與傳統天然乳膠避孕套相比,被搶購的超薄岡本是以水性聚氨酯為原料的避孕套,產品厚度是天然乳膠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親膚感強、導熱快,能瞬間提升舒適度;其次,傳統的天然乳膠中含有蛋白質,部分消費者存在蛋白質過敏現象;第三,在天然乳膠避孕套的生產中會產生亞硝胺。亞硝胺作為一類強致癌物,嚴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而水性聚氨酯超薄避孕套能有效規避過敏和致癌問題;第四,從水性聚氨酯本身的分子結構來看,其0孔徑、高致密度的特點能有效預防HIV(艾滋病毒)、HPV(人體乳頭瘤病毒)、HBV(乙肝病毒)等多種病毒對身體的傷害,具有良好防病毒效果,從技術上克服了天然乳膠避孕套自身的材質缺陷,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大大提升避孕套的安全性。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中國市場的避孕套年消費量高達20億只,位居全球第四,消費市場前景廣闊。不過,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諸如杜蕾斯、岡本占據。面對需求如此龐大的市場,國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卻差強人意。不過,好消息是,王武生的團隊經過數十年的專研終於在今年成功研發出水性聚氨酯超薄避孕套,厚度僅為0.01毫米和0.02毫米,雖然目前還未進入市場銷售,但目前已經進入投產階段,在不遠的將來人們也許可以買到國產自主研發的薄避孕套。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有更多問題也可以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以下為第一財經App上記者與網友的精彩互動摘錄
問:請問小編,為啥有些人會對傳統的避孕套過敏?
答:傳統的避孕套以天然乳膠為主要材料,還有含有橡膠烴以及5%左右的非橡膠物質,其中1%~2%為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20%分布在乳膠粒子表面。作為重要的乳膠穩定保護膠,65%溶於乳清中,其余部分分布在乳膠粒子內。這些蛋白質在避孕套和乳膠手套生產工藝過程中難以被除去,這類所謂的溶解性蛋白是造成過敏的主要原因。 此外,乳膠避孕套生產過程中添加了硫化劑、抗氧化劑、促進劑等,這些添加劑是避孕套生產的關鍵工藝原料,無法避免,而這些添加劑也會引起過敏反應。
問:過期的避孕套可以使用嗎?
答:使用前應查看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過期的避孕套已經變質,容易破裂,不宜使用。此外,避孕套必須保存在陰涼、幹燥和不接觸酸、堿、油的環境中。如接觸上述條件後變得發粘、發脆,即使在保質期內也不應再使用。
問:那避孕套有保質期嗎?
答:避孕套不像食品一樣講究新鮮,在出廠後存放一年左右的避孕套,更適合使用。因為剛出廠的避孕套,其彈性和質感比較差,反而在存放半年到一年後,乳膠會與潤滑劑發生一定程度的物理或化學反應,質感、彈性均達到最佳狀態。而出廠三年以上則要考慮是否使用了,因為出廠三年以上的避孕套不但容易發脆,而且內部添加的潤滑劑被乳膠吸收得差不多了,使用效果以及避孕效果會大打折扣。
問:是除了黃種人,白人、黑人也會過敏嗎?
答:黃種人乳膠過敏率較低,為2%左右;白種人乳膠過敏率相對較高,為5%左右;黑種人有些部落由於遺傳原因,乳膠過敏率達到100%;非洲有些部落由於無法使用乳膠避孕套是艾滋病肆掠的原因之一。
問:水性聚氨酯科技未來還可以用到哪些領域上面?
答:對於避孕套的過敏,我們中國只有2%,但是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過敏將達到17%,尤其是一些時間比較長的大手術中,手心經常出汗,使得過敏源被泡下來。許多醫生在手術結束後手上都會潰爛,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據了解,王武生教授及他的研發團隊下一步計劃研發水性聚氨酯手術手套。
問:目前在避孕套領域,岡本的水性聚氨酯超薄避孕套有競爭對手嗎?
答:目前市場只有岡本在做,有一些日本品牌並沒有做成功。不過國內已經有水性聚氨酯超薄避孕套研發成功,並進入投產階段。不遠的將來,人們也許可以買到國產自主研發的薄避孕套。價格也會更加親民。
蘋果搜索廣告服務將上線 出價高的應用會被頂到最上方
9月29日午間消息,今年6月,蘋果宣布在App Store引入搜索廣告機制,並於秋季正式推出。今日蘋果官網發布消息稱,App Store應用商店搜索廣告服務將於10月5日正式上線,現在開發者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將自己的App推廣到搜索結果廣告最上方。

搜索廣告服務是一種可以幫助開發者推廣應用的有效方式,同時也能幫助消費者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下載所需的應用。據悉,廣告是通過競拍的方式獲得。搜索廣告服務上線後,用戶在搜索應用時第一條結果將變為廣告,並會用藍色背景和圖標以區分其它搜索結果。
蘋果方面表示,App Store中65%的應用下載量是來源於搜索,開發者購買付費搜索廣告後,可增加自家應用被發現的幾率,更好的宣傳產品。另外的35%就是各種APP上自帶的廣告宣傳或是其他平臺的宣傳渠道了,但這種渠道,也只能做到簡單的宣傳。
另外,蘋果並未設置最低購買金額,因此開發者只需要投入一小筆資金也能夠購買到自己青睞的關鍵詞,另外在用戶看到廣告、並且真正點擊之後,開發者才需要給蘋果實際付費。
為了鼓勵開發者嘗試付費搜索的推廣,現在蘋果向購買該產品的開發者還贈送100美元的優惠卡。廣告將於10月5日正式在 App Store 搜索結果中展示。
蘋果還承諾將嚴格控制搜索廣告服務的隱私及內容,這項服務對於開發者和用戶來說都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小開發商擔心這種方式會影響App Store的公平原則,不利於自己的App的推廣。這項服務何時在中國區上線,目前還不得而知。
蘋果高管之前表示,對於競價系統進行了慎重的考慮和設計,蘋果會保證不同開發者的公平競爭,不會讓大型開發商壟斷搜索廣告。
《自然》雜誌發言人:韓春雨論文或會被撤稿
因實驗結果無法重複,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實驗引發爭議。近日,多名科學家向《自然·生物技術》期刊提交其實驗結果。據人民網報道,該雜誌一位新聞發言人回應稱,已收到關於韓春雨論文的多個意見,批評意見經同行評議後,有可能會被刊登。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國際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研究論文引發關註。但一月後,由於實驗結果無法重複,遭到國內外多名學者質疑。
據該發言人介紹,根據《自然·生物技術》發稿規範,對於一些意義重大的批評,可能讓作者或編輯推斷出論文基本結論是無效的,原始論文會被撤稿;如果有必要突出和澄清原始論文的問題,來函可能會與撤稿聲明一起刊登。
至於調查時間需要多久,該發言人表示,可能需要相當一段的時間。他解釋,讓調查按應有程序進行,不預先判斷結果很重要,因為指控可能被證明是基於事實或沒有根據。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稱格氏嗜鹽堿桿菌中的蛋白質NgAgo具有核酸內切酶活性,能夠被利用到基因編輯中,成為一種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這樣一個發現很快被媒體稱作“諾獎級”的科學發現。
但此後的多月時間里,過多科學家紛紛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讓韓春雨處於風口浪尖。在受到此質疑下,最初發表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聲明稱,將對韓春雨論文展開調查。
“郵件門”告一段落 但特朗普稱希拉里還會被調查很久
美國大選就在明日,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終於掃清對自己的一大威脅:針對“郵件門”事件,FBI表示不建議起訴希拉里。
據CNBC報道,當地時間6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致函美國國會稱,經過對新一批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電郵的評估,FBI的觀點“並未改變”,仍然認為希拉里不應該面對刑事指控。
科米在信函中提到,自上月末通知國會FBI要對希拉里追加調查以來,FBI的調查團隊處理並評估了大量電郵,這些郵件來自與刑事調查無關的設備。科米稱,FBI評估了所有希拉里任國務卿期間的郵件溝通,得出了上述和今年7月一樣的結論。7月份FBI對“郵件門”事件給出過調查結論是不建議起訴希拉里。

科米信函截圖
得知這一好消息,希拉里陣營立即表態。他們稱,對Comey的表態表示“歡迎”,並認為事件得到了“圓滿解決”。
希拉里的發言人Brian Fallon在Twitter上發帖稱:“我們一直有信心,沒有什麽會改變7月的決定,現在科米已經確認了這點。”
特朗普:希拉里還會被調查很久
特朗普方面,特朗普的發言人Jason Miller向CNN表示,“我們認為科米和FBI在7月做出的評定就是錯誤的,現在我們仍然認為他們是錯的。”
特朗普本人並未直接回應FBI的這則最新公告。當日他在明尼阿波利斯舉行競選集會,開始超過20分鐘後,FBI的這則消息傳出。特朗普在集會上表示,希拉里“將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被調查。”

特朗普的堅定盟友、前白宮發言人金里奇則暗示Comey的表態是受到政治壓力後作出的。
另據CNN報道,一位美國司法部官員透露,司法部長Loretta Lynch在科米致函國會以前就得到了FBI評價不變的消息,Lynch支持這一決定。
民調:希拉里仍然領先特朗普
10月底,FBI突然宣布,正在調查新一批涉及希拉里的電郵。通常FBI進行調查時不會“大張旗鼓”,此次FBI一反慣例致函國會,高調重啟對希拉里“電郵門”的調查,無疑是在大選進入沖刺階段前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這之後幾日公布的民調之中,希拉里的支持率一度被特朗普反超。洛杉磯時報/USC民調和ABC/華盛頓郵報此前的民調均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分別反超希拉里4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
但根據NBC/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意調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支持率為44%,仍領先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40%。
據Real Clear Politics網站民調也顯示,截至當地時間6日,希拉里民調平均支持率領先特朗普1.8個百分點。
被指受賄近30萬美元 巴西總統特梅爾會被彈劾嗎?
本以為對前總統羅塞夫的彈劾終結了巴西政壇持續多個月的鬧劇,但沒想到,近日退居二線的羅塞夫沒有閑著,把矛頭直指現總統特梅爾。
近日,羅塞夫的律師曝出猛料,稱將起訴特梅爾收受賄賂。雖然羅塞夫因貪腐等醜聞被巴西議會彈劾,但巴西坊間一直傳言,作為羅塞夫的副手,特梅爾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羅塞夫律師此次的大膽舉報,可謂給特梅爾之前一系列的貪汙傳言再添佐證。
羅塞夫的律師指出,特梅爾在擔任羅塞夫的副手期間,曾收到一筆約100萬雷亞爾(約合29.5萬美元)的賄款。消息一出,巴西貨幣雷亞爾兌美元已大跌5.7%,市場擔心,特梅爾也會重蹈羅塞夫的覆轍,難逃貪腐醜聞的幹系。
100萬雷亞爾賄款
此次被曝光的賄款是圍繞一位名叫阿澤維多(Otavio Azevedo)的建築商。這位建築商在巴西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巴西第二大建設公司Andrade Gutierrez的CEO。此次,作為汙點證人,他指證說自己曾把一筆100萬雷亞爾的款項交給當時還是副總統的特梅爾,希望由後者轉交羅塞夫,使得公司在政府項目中能及時中標。
羅塞夫的律師指出,當阿澤維多把錢交給特梅爾後,特梅爾立即把這筆資金轉到了其自身所在的黨派巴西民主運動黨(PMDB)的賬戶,作為其競選的資金。因此,在羅塞夫的律師看來,特梅爾本人因這一不光彩的舉動也理應受到彈劾。
面對羅塞夫一方的指責,特梅爾強調羅塞夫才是這一貪腐案的主要人物,所有的錯顯然應該由她來買單。特梅爾所在的民主運動黨也表示,他(特梅爾)已在就任總統前申報了這筆款項,因此不存在“貪汙”或者“受賄”一說。
這只是最新的關於特梅爾貪腐的傳聞。在今年6月中旬,巴西最高法院公開了一份證詞,顯示時任代總統的特梅爾涉嫌使用巴西石油公司向承包商收取的回扣,資助他所在政黨的候選人競選市長。
這份證詞源自巴西石油公司一家子公司的前總裁塞爾吉奧·馬沙多。按照馬沙多的說法,2012年的一天,他在首都巴西利亞的一座空軍基地與時任副總統特梅爾會面,後者要求他提供大約150萬雷亞爾(約合43萬美元),幫助民主運動黨候選人競選聖保羅市市長。當然,特梅爾最終也是出面否認了這一說辭。
特梅爾的改革會繼續嗎?
當巴西坊間關於特梅爾貪汙、受賄的醜聞越傳越多,而且不斷有證據可以坐實這些傳聞時,剛剛接手羅塞夫就任總統僅2月有余的特梅爾,前景如何?如果他最終因此下臺,稍有穩定的巴西的政局又會拐向何方?
自8月31日就任巴西總統以來,特梅爾就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挽救不斷風光不再的巴西經濟。比如,今年10月中旬,巴西眾議院就以366對111的票數,通過了特梅爾力推的一項憲法修正案,該法案旨在對巴西的公共預算開支設置上限,將未來20年預算開支的增長幅度限制在通脹水平。該法案成功闖關眾議院,被視為特梅爾從代總統任上轉正以來,取得的一場重大勝利。特梅爾的一名發言人當時表示,此次勝利“彰顯了巴西國民議會對重新平衡財政賬戶、重新擔起財政責任的決心”。
此外,特梅爾還計劃對有“世界最慷慨的養老金體系”之稱的巴西昂貴的社會保障計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試圖重振市場信心,激活巴西經濟。
近幾個月來,雖然巴西經濟談不上全面複蘇,但特梅爾在9日的內閣會議上指出,巴西國內的風險水平已經下降,並且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國內的投資水平也在逐漸恢複。巴西經濟整體有好轉的勢頭。
不過,一旦特梅爾因貪腐、受賄的醜聞被調查,甚至鋃鐺入獄,那麽他目前主張的一系列觸動巴西政治、經濟核心的改革,還能順利推行嗎?
有分析認為,目前要對特梅爾開啟諸如針對羅塞夫的彈劾,恐怕沒那麽容易。一方面,經過羅塞夫彈劾案後,巴西國會政治力量已被大洗牌,特梅爾領導的民主運動黨凝聚了大多數黨派,掌握國會多數席位。鑒於對總統彈劾需眾議長批準開啟,並需國會投票通過,因此,在都是“自己人”的情況下,很難對特梅爾展開彈劾調查。更關鍵的是,巴西法律規定,總統具有豁免權,其被彈劾的理由只能是任職期間的違法行為。而目前特梅爾被曝出的醜聞還都是其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發生的,因此即便被坐實,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