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反壩、挺壩數年拉鋸,三部委重設水電門檻 「綠化」水電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753

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水電站享受電價等優惠政策。

搶跑綠色水電

2012年10月,中國大壩協會在成都召開的年度學術會議上,一位沒有被安排發言的不速之客從主持人手中「搶」過話筒,痛斥部分媒體和民間環保組織在過去幾年中,對水電建設的嚴重「干擾」。

不過,他很快又興奮地向與會者通報,國家能源局正牽頭研究可持續發展水電的相關標準。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司水能處一位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能源局計劃於近期組織可持續水電評價的專家研討會。

不惟國家能源局,2012年7月,環保部已在貴陽啟動了一項名為「綠色水電認證」的課題。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等水電企業均獲邀參加。

經歷了拉鋸數年的「反壩、挺壩」之爭以及大型水電項目審批停滯不前後,中國官方試圖通過一套囊括環境、經濟、社會領域的綜合指標,重新評價中國在運、在建的水電站,甚至挑戰其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並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讓那些更「綠」的電站享受電價優惠、公益項目資金的優先支持。

這套指標即綠色水電標準、可持續水電標準。

參加貴陽會議的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廖文根透露,環保部的課題啟動會上,初步形成了兩個觀點:一是水電工程從規劃、科研、建設、竣工到驗收,已經有一套完整的規範,比如建設前有環評,建設期有環境監理,項目竣工還有環保驗收,所以無論綠色水電還是可持續水電,加強水電站運行過程中的環境監管比較合適;一是可以先從小水電的綠色評價開始,逐漸納入大水電。

事實上,掌管小水電的水利部水電局已經開始制定綠色水電標準。

據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劉恆介紹,經過借鑑瑞士、美國和國際水電協會(IHA)的相關標準,目前由水利部主導的綠色水電認證已形成了一套指標體系。國際小水電中心給水利部的報告建議裡,有27個評價指標,目前項目已完成正等待水利部驗收。水利部又從27個指標中篩選出了最具代表性的15個,計劃用於小水電的綠色評價。在此之前,為了測試指標本身的合理性,水利部已在東部的浙江、華北的河北和西南的貴州三省選取了十五個小水電站作為試點。

「以前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面臨很多批評,開發商忽略了環境保護的要求,假如標準將來成為強制性標準,不利於環境的電站就不能入網運行。」劉恆說。

低調三部委

國家水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禹雪中注意到,綠色水電認證研究在2012年有集中「爆發」之勢,「三部委都在做前期工作,區別在於側重不同,研究的範圍也不同」。

水利部水電局因為主管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最終將形成針對小水電的綠色標準;環保部的相關工作放在環境影響評價司內,被業內解讀為環評的加強版;能源局主管大水電,更傾向於使用國際水電協會(IHA)的可持續水電標準。

不過,綠色水電的概念界定、標準選取等工作,三部委一直低調進行。

自2010年起,國際小水電中心就接受水利部水電局的委託,調查了覆蓋中國西南、東北、東南和西北的烏江、第二松花江、甌江、黑河四個流域的47座水電站。

這一次的摸底調查目的,是檢驗由西方舶來、經過幾年研究制定出的本土化綠色水電指標,是否能套用在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的4.5萬座小水電身上。

劉恆表示,在變數重重的暫時指標草案中,水電站所在河流是否仍保持連通,是排在首位的影響因素。而對大水電而言,移民數量、安置情況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水電站建成運行後,能否帶動當地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也被暫時明確為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如果電站有益於當地社區,甚至未來社區居民能參股分紅,評價自然就會高些」。

國家能源局也間接參與了IHA《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HSAP,以下簡稱「規範」)的制定。其中,禹雪中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世春,「通過能源局的渠道,以發展中國家代表的身份」參與了IHA的規範制定。

據周世春介紹,IHA的水電可持續性評估規範中的「一些理念、原則或者評估方法體系,乃至最後形成的結果,都體現了中國的貢獻」。至於中國水電業專家對規範的影響,是抬高還是降低了可持續水電的規定,幾位受訪專家則不願置評。

2012年5月,水利部全國農村水電工作會議上,「綠色水電」的說法同民生水電、和諧水電等概念一並被推出。水利部水電局副局長陳大勇表示,這是官方首次明確提出綠色水電的概念。

看不見的「戰鬥」

「什麼是綠色水電,哪些因素決定一個水電站究竟綠不綠,眾多影響因素中,哪些因素又起到更關鍵的作用,只有把這些指標先在水電站身上操練起來,才能逐漸確定。」陳大勇說。

據陳大勇透露,水利部首批試點的電站其實已經過幾輪打分,但並沒有公佈評價結果,因為此階段主要是收集試點數據,完善指標體系本身,還遠沒到評判電站的階段,「就好像拿來衡量的尺子本身還沒做好」。

陳大勇解釋說,綠色水電評價的指標體系複雜又綜合,「因分歧較大,發生過數次顛覆性的修改」。從2011年迄今的不下十次專家研討中,為某個指標怎麼定,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往往意見相左甚至「吵」得不可開交,於是每次拿來討論的文本都與上一次有不同。

2012年11月2日這天,水利部邀請了環境、生態、水利、經濟等方面的多位專家,討論水利部已經初步形成的綠色水電指標體系。

這次會上,各方就一些問題依然爭執不下。比如在自然、生態和社會三大類影響因素中,河流斷流一項,計入評價體系的比例該佔多大,是否考慮只要斷流就在綠色水電認證時「一票否決」,始終沒能達成一致。以移民為例,技術上是以裝機單位千瓦的移民個數作為評判標準,還是另尋他法迄今仍是難題。

除此之外,陳大勇被問及次數最多的問題,是水電業主的積極性如何保證。

陳大勇在地方調研時,一家小水電業主直接擺了一部計算器在他面前。如果按照綠色水電的指標,電站對河流不能壓榨式取水,比如引水式電站需要根據要求適時放水。這位業主把多放了水就少發多少電的賬目一一算來給陳大勇看。

「綠色水電的概念聽上去很美,但從理念倡導到一套可操作的指標體系,要做的事情太多太難。」陳大勇表示。

高難度的試驗

綠色水電認證正是國家對「在保護生態和移民利益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要求的大背景下開展的。要認證,需先有標準,但想要建立一套科學、可操作的指標體系,無疑是一場高難度係數的試驗。

從國際經驗看,綠色水電認證之所以在國外產生,除了水電開發對河流生態環境不利影響受到關注外,歐美電力市場自由化也是原因之一。綠色電力能得到經濟上的實際好處,比如電價補貼。

「我們期待的綠色水電能帶來優質優價,建立一套良好的機制,籌建一批重要的生態補償基金,用於環境保護和弱勢群體的賠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金生表示。

「真正的核心是通過驗證的電站享有電價激勵政策,要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對接,才算數,」禹雪中解釋說,「如果沒有電價激勵,評上綠色不綠色,對電站業主沒有影響,事情再往下推就困難了。」

劉恆認為,目前要先建立標準,再試點,最後建立後續政策,區分達標和不達標的電站。他預計,如果明年綠色水電在全國推開,後年逐步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對電站考核,則在電價上體現評價結果。

鑑於綠色水電認證的專業和複雜性,受訪的多位專家表示,認證要由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來主持。即便第三方機構尚不能擔當重任,環保、能源和水利三部門也要協同作戰,以一套標準評價水電站。

「現階段是讓大家接受指標,下一步搭建認證標準,那時候就會有各部門的協商過程。」禹雪中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2

錢為何流不到農村?智庫建議重設中國農業金融體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8981.html

中國農村金融支持體系的缺乏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這不僅導致資本很難流向農村,而且形成農村跟城市金融服務的更大不平等。如何彌補這一金融體系的短板,始終受到決策者和業內人士關註。

保爾森基金會智庫日前建議成立一個新的政府支持企業,專門負責農業信貸的監管、統籌和分配。該智庫表示,中國城市農村之間金融深度上的巨大差距很難通過一些零星的措施解決,必須通過全國性的系統方案來解決。

該基金會智庫日前發布了最新政策備忘錄《重新設計中國的農業金融體系》。該備忘錄由康奈爾大學講席教授、《農業金融評論》主編卡盧姆· G·特維負責撰寫。特維於1988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的博士學位,一直從事農業金融、風險管理以及農業政策等領域的研究。

特維介紹,中國的農業金融體系是市場化金融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產物。根據目前的改革框架,很多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為了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在很多情況下改制後反而降低了提供給農戶的貸款。

調查發現,目前在中國農村地區分布最廣泛的兩類機構分別是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村合作銀行。近年來,隨著合作社改制為銀行,這樣的合作結構正快速地發生轉變,但改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完善治理和獲得資本。多數情況下,農村合作銀行沒有完全從農村信貸中撤出,而是不斷累積資本,增加貸款。

備忘錄介紹,中國一家典型的中小企業可能有許多家農戶根據合同為其提供產品和服務。作為履行合同流程的一部分,很多公司,例如食品公司,要求加工廠和農戶間有垂直合作,以確保按合同生產的產品是同類產品,滿足特定的種植、培育、管理方法、交貨時間和付款條款等。

而為做到這一點,中小企業必須以賒賬的方式將很多投入提供給農戶,這就意味著大量的短期運營資金都以直接和間接信用融通的形式被農戶占用。

大部分情況下,金融機構通常不會用應收賬款做抵押來放貸。這意味著通常要用實體工廠來做抵押。用長期實物資產做循環抵押獲得短期債務的方法不符合流動性匹配原則,實際上降低了中小企業獲得長期信用融通的能力。

特維介紹,除了與農戶打交道的風險外,一些農村信用合作社或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貸給所有與中小企業有生產合同的農戶。為了獲得信貸,有些情況下企業需要和多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和銀行協商才能借到要貸出去的必要資金,但這又被認為有風險,需要一定的風險溢價。

4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農村綠皮書 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5~2016)》(下稱“綠皮書”)也認為,我國農業缺乏信貸支持。

綠皮書稱,目前信貸對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不足,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信貸供給總量不足。大量的農業經營主體仍然面臨信貸資金短缺情況。據調查,860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貸款滿足度在70%左右,省級龍頭企業貸款滿足度在50%左右;二是長期大額貸款較少。從農業企業獲得貸款的期限結構看,短期貸款占全部貸款的80%,中長期貸款比重僅為20%。大多數家庭農場主希望貸款額度提高到20萬元以上;三是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夠。傳統的農村貸款業務,品種單一,貸款條件苛刻,缺乏針對性強的信貸產品。一些金融機構開發了一些新的信貸營銷品種,但僅僅作為嘗試,沒有持續實行。

備忘錄認為,“在西方經驗的基礎上,中國需要建立一個無論在好年頭還是壞年頭,都專門服務於農業板塊的信貸體系。”這樣的一個體系既能夠保持在當地/微觀層面加入的農村金融機構的自治,又能將中觀層面的農村銀行和宏觀層面的新政府實體綜合到一起。

根據保爾森基金會智庫的設想,這樣一個綜合體系的整體結構包括,中國農業信貸管理委員會、中國農業信貸抵押機構、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會。除了這三個實體外,該智庫還建議擴大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範圍,通過建立一家特殊目的機構將資金過剩地區的存款提供給資金供不應求的地區。建議設立九個不同的聯合會分會,覆蓋華東、華中和華西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區。

根據上述設想,中國農業信貸抵押機構還將承擔農業和農村信貸場外市場中清算行的角色。“這里提議的只是一個樣板。”特維說,備忘錄中提議的新實體的名稱當然可以更改,各區域集群也可以重新劃分。長期和短期證券化的功能也可以被修改,以此類推。同時,雖然本備忘錄只重點講述了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但這一體系沒有理由不把中國農業銀行也包括進來。

保爾森基金會是由美國前任財政部長、高盛集團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M·保爾森於2011年創立。宗旨為促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的保護,目前的工作範圍在美國和中國。項目與倡議主要針對五大領域:可持續城鎮化、跨境投資、行政部門領導力與創業精神、環境保護、政策外展與經濟研究。

中國約有2.5億個農民家庭,共有人口7.5億左右。攝影/章軻

目前農業企業與農戶簽約面臨的問題。

目前農業企業與農戶簽約面臨的問題。

中國農村長期資金短缺問題的解決方案。

建議的中國農村信貸體系示意圖。

建議的聯合會分會區劃。

新體系內的現金流動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59

Gobee.bike「彈弓手」重設按金 「共享單車」競爭大 分析:不惜一切搶市佔率

1 : GS(14)@2018-02-04 21:11:53

【明報專訊】去年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香港冒起,近期阿里有份投資的內地共享單車ofo殺入香港後,有消息指,Gobee.bike在不足一星期前,曾推出零按金計劃,已註冊用戶可以全數取回按金,新客更毋須支付按金,本報昨日測試,卻發現Gobee.bike「彈弓手」重設按金,惟金額大減一半至199元。記者曾多次聯絡Gobee.bike熱線,但未獲回覆。有分析認為,共享經濟企業利用資本優勢搶佔市場十分常見,料會對同業造成一定壓力。

明報記者 李哲毅、余麗明

Gobee.bike去年4月率先進駐香港,為本港首個共享單車平台,原先新用戶須繳付399元按金,但消息稱,上周末Gobee.bike應用程式一度顯示 「毋須繳付按金」,記者曾以已註冊用戶身分向Gobee.bike查詢退回按金安排,對方回應指,註冊用戶可考慮先自行取消原有的帳戶並取回按金,在取消後兩天內重新申請另一個帳戶並先增值金額,公司會把先前舊帳戶的餘額,轉到新的帳戶中,再退回新增值的金額。惟不足一星期後,Gobee.bike調整應用程式,顯示按金為199元。值得留意是,Gobee.bike的網站仍顯示須繳付399元按金。

上周末撤399元按金 本周起199元

記者曾聯絡Gobee.bike 查詢按金事宜,但未獲回覆,目前各個單車App平台按金由99元至368元不等,而單車半小時租金約為3至6元,水平大致相若(見表)。另一平台HobaBike表示或會考慮免按金;locobike則表示暫時無消息、無計劃調整;oBike、ofo則未有任何回應。

HobaBike:按金機制防違泊助管理

Gobee.bike把按金由399元降至199元後,由港人創辦的HobaBike頓成按金最高的平台。新用戶須先繳368元按金,不過一個戶口可租借兩架單車。該公司創辦人及首席執行官宋賢邦稱,未來或會考慮免按金,惟現時按金仍是管理和防止用戶違泊的重要方法,「如沒有按金機制,用戶就自以為沒有責任幫單車泊好」,他認為,按金機制有助避免沒責任感或存心破壞的用戶出現。

對於有同業降低按金金額或會引起減價戰,宋賢邦坦言未有擔心,因公司與其他同業走的路線有異,其更注重單車質素,旗下單車壽命高達5年,他表示,短期內或會因此而減少用戶,惟他們會放眼長線發展。

黃元山:共享經濟企業靠融資壯大

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表示,所謂共享經濟都是互聯網經濟,特點是只有少數市佔率較大的平台最終能生存。他表示,不少共享經濟的企業利用資本優勢營運,常見商業手法就是不計成本搶佔市場,只要企業獲投資者信任,獲得足夠融資額,即可以本傷人,利用資本市場壯大自己,帶動市佔率。他認為,投資者考慮共享經濟企業的市值時,重視企業的市佔率而非按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29&issue=20180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