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圍不明朗 曾俊華:內需成主動力

1 : GS(14)@2016-01-24 01:37: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a_eac4.htm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預期,香港經濟今年將面對美國加息及內地經濟轉型等挑戰。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出席一個總商會論壇時表示,預料外圍環境短期內不明朗,將影響香港出口表現,訪港旅客數字亦會放緩,故須留意有關趨勢對本地零售、旅遊及就業等市場的影響,但相信內需將成為今年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曾俊華說,相信香港經濟今年將面對不少挑戰,惟大型基建繼續「全速進行」,加上本地收入及就業情况穩定,故會對本地消費帶來一定支持。

港美息差擴闊 稱走資正常

他稱,隨着美國利率開始正常化,港美息差擴闊,相信會出現資金流走,但形容這是貨幣環境正常化的必經過程,已在預期之內,故社會無須過分憂慮。他預期美國利率上調速度溫和,惟最終加息步伐取決於經濟數據,仍然存在變數,故國際資金流向及本地資產價格或會變得更為波動。

另外,曾俊華表示,香港有望於年底前與東盟10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相信再經兩至三次談判便能達成。他說,東盟正逐步中產化,香港應在龐大市場中尋找發展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09

「超級星期二」各贏7州 選情明朗化特朗普 希拉莉勢正面交鋒

1 : GS(14)@2016-03-05 01:11:39

■特朗普進一步拋離對手,宣稱自己有能力團結共和黨。美聯社



【總統提名戰】美國總統提名戰關鍵一役「超級星期二」過後,兩黨選情開始明朗。民主黨的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及共和黨富商特朗普(Donald Trump)分別在7州勝出,累積全國黨代表票開始拋離對手,令11月大選由兩人對決的機會大增。兩人在祝捷集會都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黨內對手。


共和黨和民主黨前天分別在11個州舉行初選或黨團會議。共和黨方面,特朗普的激烈反移民言論和對白人至上3K黨的曖昧取態,南部以白人為主共和黨選民顯然甚為受落,他在南部6州中贏得5個,另奪東北部的麻省和佛蒙特州。特朗普在「超級星期二」至少進賬192張全國黨代表票,累積至少285張,拋離最接近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124張,向出線所需的1,237張代表票大步邁進。






■希拉莉一如預期取得南部六州和麻省,頭馬之位更穩。美聯社

希拉莉奪八成黑人票 南部大勝

克魯茲在南部表現比預期差,但畢竟保住最大票倉、「主場」德薩斯州,另奪俄克拉何馬以及阿拉斯加。屬黨內最保守茶黨一翼的他,向支持者指特朗普得利於黨內鷸蚌相爭,如奪提名權「對共和黨、保守派和國家都是災難」,揚言他是唯一能阻特朗普的參選人,呼籲另三名對手退出。獲共和黨內主流建制派視為最後希望的佛州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表現亦令人失望,只能在明尼蘇達州取得首場勝仗。民主黨方面,希拉莉一如預期憑逾八成黑人支持,取南部6州,在白人居多的麻省勝出亦顯示她不是單靠少數族裔票,連同毋須按投票結果的超級黨代表票,已累積逾1,000張代表票,拋離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逾600張之多,並已超過出線門檻的四成。希拉莉轉到月中才舉行初選的佛州祝捷,指國家當前要務並非特朗普競選口號所指「讓美國再次強大」,而是令美國完整團結,批評共和黨初選的言論「低處未算低」,「嘗試令美國分化成我們和他們是錯的,我們不會讓此計得逞」。特朗普亦在佛州開記者會,強調局外人姿態,指希拉莉「已從政太多年」,她現在未能搞好的事,再過四年也搞不好,又聲稱他會令共和黨團結。



民調指希拉莉52%支持率勝特朗普

桑德斯在家鄉佛蒙特和明尼蘇達等4州勝出,揚言按得票分配的代表票未落後太多,他競選不單為了總統寶座,而是「改變美國」。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最新民調顯示,如大選由希拉莉對特朗普,她將以52%對44%支持率勝出,但對克魯茲或魯比奧都落後,桑德斯對三人卻都有雙位數百分點優勢。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有線新聞網絡



下場提名戰後天舉行民主黨:堪薩斯州及內布拉斯加州黨團會議;路易斯安那州初選;涉及全國黨代表票109張共和黨:堪薩斯州、肯塔基州及緬因州黨團會議;路易斯安那州初選;涉及全國黨代表票155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3/195139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84

儲局取態明朗 6月加息預期急升溫

1 : GS(14)@2016-05-21 12:56:01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次4月份議息後,未有表明屬意何時加息,但最新發布的會議紀要,卻顯示當局取態,指出如果經濟增長進程理想,則以6月加息為合適時機,語氣明顯較為肯定。在聯儲局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已由日前的14%,急增至34%。



據會議紀要內指出,委員會認為近期就業市場環境持續向好,通脹亦正邁向2%的目標,加上市場預期未來數月消費者開支會逐步增加,令委員會認為6月適合加息。

7月加息機會?C至56%

不過,過往委員常就加息時機而意見分歧,上月議息會議亦不例外。根據會議紀要,有部分委員憂慮,英國脫歐公投及中國外匯政策,或會波及金融市場,甚至認為有下行風險。但亦有委員較為「鷹派」,認為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已較年初時收窄,加上就業市場符合委員會目標上限,通脹亦預料今年內能達到目標,故取態較為進取,認為4月份已經適宜加息。

隨?聯儲局取態逐漸明顯,市場預期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亦突然提高。自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的7月份加息機會率亦由約30%升至5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0/news/eb_ebb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54

日美匯率未明朗內銀勢弱 港股添壓

1 : GS(14)@2016-05-24 05:05:23

【明報專訊】本周港股方向仍然未明,市場人士分析有機會反覆向下,主要因為七國集團(G7)峰會閉幕,日本及美國未就貨幣政策未來路向達成共識。而中行(3988)及招行(3968)啟動把不良資產證券化,對內銀股造成壓力。



G7峰會周六在日本閉幕,但日本、美國及歐洲各國未就匯率波動及實施財政刺激等議題達成一致;加上日本央行上次議息決定維持政策不變,令市場大失所望,並對其貨幣政策能否持續寬鬆感到懷疑,日圓大升亦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影響港股結束反彈浪潮。

蘇沛豐:投資者本周觀望為主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表示,市場仍然預期日本央行會繼續「放水」,反而憂慮的是美聯儲會否在6月加息。他預計,投資者在本周以觀望及等待為主,港股會反覆向下,成交偏低。除等待各國央行政策更明朗,投資者亦靜候中國經濟數據,而市場如何解讀內銀把不良資產證券化相當重要。

中行及招行上周五宣布推出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國務院參事夏斌昨日在上海出席論壇時表示,要嚴防少數金融機構把風險「偷偷輸送給老百姓」。他表示,中國上一輪不良資產處置,發生在2002年,當時經濟起飛,不良資產的處置能大賺利潤,但現時經濟周期處於不同階段,處理不良資產的效果或會不一樣,因此認為監管機構要關注此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news/ea_ea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62

恒指急漲344點 升穿下降軌 英局勢明朗鎊匯升 領展港鐵新高

1 : GS(14)@2016-07-13 04:33:31

【明報專訊】英國「留歐」派內政大臣文翠珊將繼任首相,加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諾落實新的財政刺激措施,英鎊迅速回穩,日圓、美元與金價齊齊回落。昨日午後中港股市突然拉升,上證綜指創3個月新高,收報3049點;恒指亦創1個月新高,報21,224點,升破去年12月以來的下降軌。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市場人士表示,文翠珊成為英國繼戴卓爾夫人之後首名女首相,無疑是頗有新意的炒作;更重要的是,日本或掀起全球由貨幣政策轉向財政刺激的大潮流,基金投資佈局可能由「防守」重回「增長」,恒指有望短期內升破22,000點。

隔晚標普500指數早段創歷史新高,道指甫開市升逾100點,恒指夜期向好,亦較日間期指升161點,收市時報21,438點。

避險資產價格全面回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後,表示將籌劃或達10萬億日圓的財政刺激措施;英國方面,英倫銀行行長卡尼也表示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市場亦憧憬英倫銀行明天或會減息。全球風險胃納似乎急速轉向,由避險(risk off)轉為冒險(risk on)模式,避險資產價格全面回落,黃金、日圓及美元均見下挫,英鎊和歐元上揚,在岸人民幣昨日中間價雖創下2010年10月以來低位,但日間收市轉跌為升(表1)。

昨日外圍全線向好,恒指昨日午後突然爆上,收報21,224點,升344點或1.6%,大市成交亦創本月新高,按日增加18%至逾710億元。港股兩日已累升660點,多隻股份亦創下歷史新高,大多數為穩陣收息股,包括領展(0823)、港鐵(0066)等(表2)。

譚新強:各國或大興土木刺激經濟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升市由兩個因素推動,港股有望短期內重上22,000點。一方面,英國的繼任首相是一名不為人熟知的新面孔,加上又是戴卓爾夫人後的首名女首相,對市場來說有新意,英鎊反彈可持續幾周甚至一兩個月。更為重要的是,日本自民黨大勝後,首相安倍不再限於貨幣刺激,而是會動用財政政策,「大興土木」可能是更直接的刺激手段。美國和歐洲的基礎設施陳舊,更有升級的合理性,一旦全球大興土木,中國屆時也會加入興建兵團,而煤炭、水泥股已經聞風而動,神華(1088)升5.2%為表現最好藍籌;水泥股如安徽海螺(0914)亦升6.2%,為表現最好國指成分股。他認為下半年全球股市會由保守轉向增長策略。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則指出,市場重回risk on是意料之中。英國公投後,「歐豬」國債並沒有如市場預期般大跌,而是急速回穩,說明脫歐影響較預期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72&issue=20160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57

英鎊4分鐘瀉6% 反彈後再跌 脫歐不明朗因素多 專家:撈貨不用急

1 : GS(14)@2016-10-09 01:38:05

【明報專訊】英鎊昨在亞洲交易時初段出現閃跌,4分鐘內瀉逾6%,兌美元曾跌穿1.2歷史關口,交易員稱可能是程式交易惹禍,引發雪球效應,亦不排除錯盤交易。儘管其後英鎊匯價迅速反彈至接近1.25水平,但昨晚仍徘徊1.23至1.24,較周四仍跌2%,分析認為反映市場確實憂慮英國「硬脫歐」,長遠沽英鎊仍是大趨勢。

明報記者 廖毅然

英鎊在香港時間昨早7時04分由1.2611跌至7時07分的1.1841,再見31年新低,4分鐘跌幅達6.14%或77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英鎊兌港元亦曾低見9.2水平。不過其後匯價逐步回穩,至昨晚10時,兌美元報1.2421,仍較上日跌1.53%,本周累跌超過4%。

馮孝忠:或期權到價觸發斬倉盤

恒生銀行(0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昨早閃跌有可能是期權到價所致,因為大多數的觸發點在1.25或1.22,情况猶如炒輪證,一旦到價將觸發大量斬倉盤。有交易員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英鎊閃跌令他想起2010年道指開盤暴跌千點的事件,但當時證明是有交易員違法操縱市場。至於昨日的情况則有可能是演算交易所致,因為許多投資者都把止蝕位定在1.25左右,然後利用電腦程式演算,定下實際交易價格及數量。他表示,不排除是法國總統奧朗德的言論(見另文),導致英鎊跌至1.26或1.25時,觸動這些自動程式,引發大量賣盤。

英國《金融時報》在昨晨6時左右,報道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為維護歐盟利益,必須令英國面對脫歐代價。配合英國首相文翠珊日前言論,脫歐不會優待金融業,英鎊已弱勢,本月截至本周四,即昨日閃跌前,英鎊累跌2.74%,自6月公投後累跌15.2%。

不過,電子交易服務供應商Colt稱,英鎊閃跌是否與程式交易有關,尚待印證。Colt資本市場董事Raph Achkar表示,若最終證實是程式交易所致,參與者可以透過正確測試其程式,以避免出錯。但他強調,過去金融市場多次閃跌,首先都被視為是程式交易出錯,但最後往往證實是人為錯誤或其他問題。

林俊泓:新一輪跌勢沒支持位

因此,市場上亦流傳是因為「肥手指」,即交易員落錯單所致。但馮孝忠指出,撇除技術因素,英鎊昨晚仍低見1.23水平,反映市場是長期看跌,主要因為英國脫歐是長期工程,而且美元亦持續強勢,故未來仍有可能跌穿1.2。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此前英鎊在1.3左右徘徊,當時市場是反映英國「軟脫歐」,現在引發新一輪跌勢,已沒有什麼支持位可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80&issue=20161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68

特朗普提倡極端貿易保護主義 狂人效應 經濟變不明朗

1 : GS(14)@2016-11-10 07:57:39

【德國】■法蘭克福一名經紀因特朗普當選而沒精打采。美聯社



【特朗普當選】【本報訊】特朗普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狂人」效應震散全球股市,拖累亞太區股市昨日出現骨牌式暴跌。道指期貨曾急跌867點外,標普500指數期貨及納斯達克指數期貨雙雙跌超過5%,觸發熔斷機制,一度暫停交易。其後市場逐漸消化特朗普當選的事實,惟「狂人」對全球經濟影響仍難以估計。記者:伍詠雯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盅前,包括港股等主要亞洲市場首當其衝受影響。昨日本港早上約9時,報道指特朗普所得選舉人票數超越希拉莉,澳洲和新西蘭股市轉跌。約20分鐘後港股開市,受緊湊美國總統選戰影響,走勢猶如「過山車」。恒指昨日高開138點後,更反高潮最多倒跌951點。臨近午市,特朗普在關鍵戰場北卡羅來納州獲勝,全球股市跌勢加劇。日本股市跌幅更加誇張,日經平均指數半日勁瀉超過一千點;道指期貨最多曾經跌867點,納指期貨與標指期貨雙雙跌超過5%,觸發熔斷機制,曾經暫停交易。



【英國】■倫敦一名交易員觀看特朗普勝選的消息時一臉無奈。路透社

日韓股市跌幅顯著


約本港下午2時半之後,特朗普在賓夕凡尼亞州再下一城,取得的選舉人票達到264票,令對手希拉莉入主白宮無望,環球股市跌幅迅速收窄。澳紐股市全日計累跌1.93%及3.34%,新西蘭50指數昨日單日跌幅,多過英國脫歐公投超過2%跌幅。澳洲股市市值估計單日蒸發了大約340億美元(約2,635億港元)。日本與南韓股市跌幅顯著,日經平均指數收報16251點,收跌919點,或5.36%;跌幅亦是今年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後最大單日跌幅。南韓KOSPI指數全日埋單計則跌逾2%,收報1958點。台灣加權指數則大瀉274點,收報8943點。美國總統選戰在港股交易尾段轉趨明朗化,昨日下午約3時35分,特朗普奪得276票選舉人票,超越270票的當選門檻,更超過對手希拉莉所得218票,港股及外圍期貨市場跌幅收窄。特朗普於港股收市前發表勝利演說,恒生指數收市跌494點,收報22415點;道指期貨跌幅由昨日早上逾800大幅收窄至500點。投資者開始接受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事實,但是其提倡的極端貿易保護主義,使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籠罩不明朗因素,歐洲三大指數周三早段下跌,其後倒升,相對亞洲股市同日較溫和。美股早段個別發展,道指分別報18252點,最低曾跌80點,其後倒升;標普500指數升8點,報2139點。納指報5193點,升27點。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美國股票研究部發表報告預測,雖特朗普極端貿易保護主義未必獲國會支持,惟將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不過,其大興土木擴建工程,可彌補上述負面影響。該報告又提出,特朗普入主白宮令股市短暫波動,惟投資者胃納風險下降,對股市和經濟長線影響仍難估計。有分析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將為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結構性轉變,投資者需要更多時間分析和佈署。股市止跌,短期內亦難以重返早前創下高位。另有分析提出,美國總統不受歡迎,不一定代表經濟和股市轉差,今年12月加息機會率下降與美元回軟對股市有利。綜合多家券商分析,普遍對前景未有明確看法。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88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33

特朗普當選 大市危中有機 不明朗因素暫消 短期港股反彈

1 : GS(14)@2016-11-11 08:02:55

【明報專訊】美國大選結果由特朗普勝出,港股、美股及美元也受壓,投資者如何在風高浪急的投資環境做出適當投資部署?雖然很多資產也因為美國政策不明朗而下跌,但有一些避險資產是否應該吸納呢?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黃金會在每盎司1300美元有支持,而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港股會逐步向下,但由於短期已反映相關壞消息,港股因而反彈。

富達國際股票部環球投資總監Dominic Rossi表示,正在踏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風險時代,這甚至令人質疑二戰後豎立的支柱是否能維持。

無疑,投資者正在尋求避險。由美國政治右傾所帶來突然的迷惘情緒,將被理智的風險評估所替代。然而,這些已知的金融風險現被前所未有的政治不確定因素所取代。他會觀察特朗普是否會堅持選舉時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策略,並推出實質政策;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投資者將持觀望態度。奧巴馬的眾多政策倡議將有可能遭到撤回,尤其是以其提倡的醫改政策為首(Obamacare)。

涂國彬表示,全球市場主要聚焦美國大選,選情的進展主導市場情緒,進而影響各類資產表現。對於大選結果的不確定,交易者們尤為恐慌,選前VIX連漲9日至22.51,累計升逾七成。風險資產明顯受壓,資金湧入避險資產。

美匯指數在上個月底嘗試突破99後便不斷下行,測試97水平支持,美股更是連跌9日。金價近期上揚,整體走勢明顯轉強,但選舉結果出台前後大上大落,特朗普選上後,美元和美股先急跌後急升。

溫傑:騰訊趁勢調整 分注買

有意思的是,數據對市場走勢影響有限,投資者在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上這些。上周五非農報告略不及預期,不過薪金為2009年以來的新高,市場普遍認為在為12月加息鋪平道路,預期並沒有改變。數據公布後,美匯指數小幅上漲後回落,黃金短線下行不過仍保持在高位。特朗普當選前金價有買盤支持,且期間波幅加劇;但大選過後,隨着市場重新回歸正常,加息重返視線,料金價屆時恐怕還將大幅受壓。

昨日10點後,因為特朗普走勢開始逆轉,當勝出州份超越希拉里後,港股急跌超過900點,溫傑表示,現時股市有殺機,但由於急跌後應該會有反彈,預期20,000至22,000點上落。同時,深港通雖即將落實後,但對港股刺激作用會減少。不過,港股估值偏低,再大幅回落的機會相對較低。因此,他建議投資策略上,或需回歸基本步,從基本因素如業績或未來發展等發掘對象。 同時可以留意一些之前強勢股如騰訊(0700),因為業績不受政治變化所影響,而現時因為市場氣氛突變才受拖累,故可以趁調整而分注買入。

安本資產:倘美元轉弱 利好亞洲

安本資產管理的亞太(日本除外)股票投資主管張美霓(Flavia Cheong)表示,特朗普被視為反覆無常及難以預測,是否適任美國總統備受爭議。他截至目前為止都無談及任何詳細政策,因此難以預測他將會採取甚麼行動。根據在競選期間的言論分析,特朗普提出的經濟政策可能加劇美國財政赤字、打擊環球貿易及引發貨幣戰。不過,此類政策卻深受不滿貧富懸殊、工作機會「被剝奪」及引入國外「不公平」競爭的選民所支持。

不過,候選人當選之後不一定能夠兌現競選承諾。特朗普或會受制於不願配合的國會,甚至引發黨內長期陷於分裂僵局。他雖然代表共和黨參選,但在黨內的支持度不高,更遑論與他對立的民主黨。因此,目前難以定論特朗普上台會否打擊亞洲新興市場。亞洲市場的確因此而大跌,但聯儲局可能放棄於12月加息,應會為區內股市及貨幣帶來支持。假如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持續向下,也會為亞洲帶來利好影響,包括美元貶值或會紓緩資金流出亞洲的趨勢,也會推高投資亞洲基金以美元計算的表現。

長遠而言,特朗普提倡的保護主義可能迫使亞洲國家加速經濟轉型,由出口主導的增長模式轉為以內部消費作為經濟支柱,最終反而惠及區內經濟發展。舉例而言,中國或會因此撇開轉型造成的陣痛全力推行結構性改革。安本所投資的企業大多受惠於內部消費增長,故相關發展亦能受惠。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94&issue=20161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72

不明朗因素多 人行難言加息

1 : GS(14)@2016-12-10 12:42:09

【明報專訊】早在CPI及PPI公布之前,人行參事盛松成上周六(3日)已曾表示,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是當務之急,在適當時候如果情勢需要,中國也可以考慮加息,意味着除了通脹考量,匯率考量也可能促使人行改變現行的穩健貨幣政策方向。

特朗普對華態度未知數

然而,誠如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所稱,就算只考慮通脹,但人行要從減息變加息,先決條件還取決於中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是否已企穩,這要從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等變化去觀察,尤其是PPI的急增屬於供給側的供給減少,消費方面的需求側是否好得可以消化上游價格上升,仍需繼續觀察。

經濟走向及匯率成關鍵

再者,對外而言,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場後,其經濟及貿易政策乃至對華態度還是未知數,美國加息步伐會否加快,也構成全球經濟外貿的不明朗因素;對內方面,昨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中提到,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及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意味着地產調控及去泡沫會是明年要務之一,加上工作總基調繼續保持「穩中求進」,預料穩健貨幣政策及積極財政政策在明年維持不變。

明年下半年才有轉向可能

因此,雖然目前PPI的上升為人行加息提供了可能性,但要促使人行採取實際行動,估計中央也要觀察環球形勢與中國內部經濟走向,再看通脹、匯率等等的變化,最快可能也要明年中研究下半年經濟形勢時,才可能出現政策轉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30&issue=2016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66

各方關注迥異 諮詢方向未明朗

1 : GS(14)@2016-12-30 08:09:32

【明報專訊】證監會及聯交所為改善上市決策架構,於今年6月17日發布了聯合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惟其建議方案卻引起市場各界群起反對,當中尤以上市公司商會的聲音最強烈。雖然有不少折衷方案的建議出現,不過由於反對方的着眼點皆不同,故諮詢的路向最終仍未明朗。

為提高上市審批的效率,證監會及聯交所於6月發布了諮詢文件,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建議增設兩個委員會,分別是負責政策制訂的「上市政策委員會(LPC)」,及負責審批較複雜上市申請的「上市監管委員會(LRC)」,而兩個委員會分別只有8人及6人,成員組成方面均是證監會與市場人士或港交所代表各佔一半。

上市公司商會:證監主導 欠制衡

不過建議方案隨即遭到業界群起反對,率先「發炮」的是上市公司商會。商會副主席、有「創業板之父」之稱的羅嘉瑞批評指,建議架構由證監會主導,且欠缺制衡之嫌,擔心落實後會令本港金融市場變成一潭死水。

其後各界人士包括港交所(0388)董事李君豪、股票分析師協會等「接力」批評,而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一句「冇PLAN B」,更令爭議升溫。

券商建議增業界代表

雖然諮詢方案亦不乏支持者,如香港證券業協會、投資基金公會等,而且期間更有不少市場人士提出反建議,例如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建議擴大LPC人數,以平衡各界聲音,但反對派的着眼點均不同,對LPC及LRC各有關注,加上不少組織如上市公司商會等更「企硬」要求撤回,故令諮詢期延長兩個月至11月,仍未有明確方向。

既得利益者日後或以同樣方式抵抗

目前諮詢已於上月完結,尚待諮詢總結發布,才會有稍為清晰的方向。不過,證監會在今次諮詢方面可謂「如履薄冰」,因為將來在改革其他同樣具爭議的事宜上,例如「同股不同權」、「保薦人」等,難保不會有既得利益者以同樣方式抵抗,因此證監會今次必須小心處理,一方面回應各界訴求,另一方面亦要保存威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13&issue=20161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