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增強“一帶一路”投資者信心 稅務總局有新招

國家間稅收制度不同且複雜多變削弱了跨境投資者的信心,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希望通過深化稅收合作來增強投資者信心。

5月14日下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貿易暢通”平行主題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做了主旨演講,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急需深化稅收合作。

“深化稅收合作,建立各國共同遵循的稅收規則與指引,有利於消除稅收壁壘和國際重複征稅,優化生產要素跨境配置,以稅收上的共同遵循擴大‘一帶一路’經貿交往的共同利益;深化稅收合作,建立有效的國際稅收爭議解決機制,有利於尋求維護國家稅收權益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最佳結合點,以稅收上的平等磋商促進‘一帶一路’經貿交往中的公平競爭;深化稅收合作,建立跨境稅收服務咨詢和征管協作機制,有利於提高稅收透明度,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合規經營,以稅收上的確定性增進‘一帶一路’經貿交往中投資者信心。”王軍在上述會上強調說。

其實,為了配合“一帶一路”建設,掃除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的稅務壁壘,中國正在加速推進沿線國家間稅收合作。

比如, 截至2017年4月底,國家稅務總局已與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116個國家和地區主管稅務當局建立了雙邊稅收合作機制。

作為國家間稅收合作的法律基礎,稅收協定在協調處理跨境稅收問題、為企業避免雙重征稅、保障中國“走出去”企業和來華投資企業雙向利益、解決涉稅爭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一財經從稅務總局了解到,在北非某國,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承接泰爾加電站項目,被當地稅務機關征了兩道企業所得稅,但企業由於對國外稅收政策缺乏了解,並不知道被多征了稅款。

河南省開封市國稅局在政策輔導過程中發現了這一情況,積極幫助企業收集證據,並提請國家稅務總局啟動了中阿雙邊協商程序,經過反複磋商圓滿解決了稅收爭議,為企業爭取到2069萬元的涉外稅收利益。

為進一步發揮稅收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王軍在上述會上給出三點建議。

第一是完善國內稅制,著力消除稅收壁壘。

王軍說,大家應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盡量發揮稅收制度正向外溢效應,控制其負面外溢效應,按照G20 “實施增長友好型稅收政策” 的倡議,順應國際稅改趨勢,進一步增強稅收中性與透明度,避免對跨境經貿活動造成扭曲,為持續、平衡、包容性增長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中國為了消除營業稅重複征稅弊端,去年全面推開了營業稅改增值稅,並通過簡並增值稅稅率進一步發揮增值稅稅收中性的作用,基本建成了世界範圍內具有先導意義的現代增值稅制度。

二是加強雙邊合作,有效降低稅收負擔。

“稅收協定是促進跨國經貿活動平等互利的稅收國際法保障。各國應加快相互之間稅收協定談簽與完善,進一步簡化協定執行程序,提高協定執行水平,並完善稅收爭端解決機制,有效降低跨境投資者稅收負擔。”王軍說。

第一財經了解到,今年國家稅務總局還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與8個國家開展稅收協定談判,並加強對“走出去”重點國家和國際組織派駐稅務官員,專門承擔開展國際稅收協作、涉稅爭端解決、涉稅信息收集、提供涉稅服務等任務。

三是深化多邊合作,共同提升稅收治理能力。

王軍稱,真誠希望與各國一道,努力構建“一帶一路”稅收合作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沿線國家稅務局長會晤與溝通平臺,促進稅收政策協調及征管多邊合作,更好地發揮稅收促進全球經濟治理的作用。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06

新招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085544

  本周一,亞洲煤業(835)遭聯交所要求退市,股價即時由0.059元大挫40%而低見0.035元,翌日更曾低見0.026元,跌幅天達56%。

  豈料其股價昨天曾經大漲至0.119元,較本周二的低位0.026元大漲了3.57倍,的確厲害。

  原來該公司本周三晚漏夜宣布擬於內地收購一間房地產開發公司,如果成事的話隨時有機會逃過被除牌的厄運,因此股價被大幅搶高。

  不過該公司已經聲明所簽的備忘錄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即是說縱使收購不成事也沒有責任,正因收購事件存在變數,所以今天其股價又跌回了0.056元。

  問題來了,若然有人利用其股價大跌之時先行入貨,再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得以逃過退市的厄運,無論日後成事與否,其股價已經大幅炒高,幕後人已經得其所哉,先大賺一筆矣!

  難怪早前同樣被要求退市的華多利(1139)、中國生物資源(8129)及華普智通(8165)仍然有人甘冒停牌的風險而入市「拚命」了。

   只是入市拚搏者處於極之不利的位置,因為一切部署掌握在幕後人的手上,局外人無法得知內情,隨時變成了別人的「點心」,一旦張開眼股份停了牌那就逃生無門了。

  所以,此類股份,不博也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96

廣東新招聚力共贏:打造深莞惠經濟圈協同發展試驗區

近日,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在一次聯席會議上提出,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規劃建設一個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促進三地協同發展。

當地區域經濟觀察人士分析,深圳將參與分成該試驗區的生產總值和稅收的增量部分,這意味著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模式將不等同於由深圳全面主導的深汕合作模式。此外,深莞惠合作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過去的經濟合作區到深莞惠都市圈的區域全面合作。

深圳將按比例分成增量部分

4月21日,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在河源市召開,深圳、東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共聚一堂,共同謀劃區域一體化新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深莞惠三地協同發展,助推珠三角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上述會議提出在深莞惠經濟圈(3+2)合作機制上,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推動在東莞、惠州鄰近深圳地區劃出一定區域,規劃建設跨行政邊界的功能協調、產業互補、成果共享的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稅收存量歸當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協商基礎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接下來,深圳、東莞、惠州將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機制、合作模式,明確試驗區選址、發展定位、空間布局、主導產業等因素。

值得註意的一點是,上述會議提出要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這意味著什麽?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對第一記者分析,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並不等同於采用深汕特別合作區模式。“打造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是三地政府在聯席會議上的意向性說法,並沒有進入到政策的規範程序,僅相當於提了個建議。而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廣東省政府已經做出的決定。”

他補充道:“深汕模式的核心是深圳主管合作區,汕尾市配合,合作區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交給深圳主管,該區域的發展列入深圳市國民經濟規劃。”

而此次,三地聯席會議上提出,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稅收存量歸當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協商基礎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宋丁認為,這意味著深圳只是分享該區域增值的部分。“比如說,如果試驗區今年的生產總值是100萬元(人民幣,下同),明年的生產總值是110萬元,那麽其中100萬元就是存量,10萬元就是增量。深圳能參與按比例分成的只是10萬元這部分”。

由經濟合作區到都市圈的區域全面合作

無論如何,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提出,意味著三地合作將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深莞惠的合作最早始於珠三角規劃綱要,從概念到行動,基本已經走過十年的時間。

具體來說,深莞惠的合作是從初期的環境治理,到基礎設施對接等逐步過渡,到今天提出要發展成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試驗區的提出,標誌著深莞惠合作由過去的經濟合作區逐步演變成深莞惠都市圈的區域全面合作。

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的由來和合作動力是什麽? 曹鐘雄說,首先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在次區域方面的深度合作和時間。中央層面將粵港澳大灣區納入國家戰略,為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政策通道。其次,深莞惠三地都逐步由過去各自的開放區、高新區、城市中心區的開發轉向城市邊緣區域的開發。三地的經濟勢能均到了一定高度,特別是深圳和東莞,具備了輻射帶動全域開發的實力。

深圳要成為全球城市這一戰略定位也促成了試驗區的推出。曹鐘雄說:“深圳要位居全球城市前列,那麽就需要進一步拓展都市經濟的腹地,也需要城市群作支撐。沒有世界級的城市群,就沒有世界級的城市。

未來,深莞惠需要如何合作,以推動試驗區的發展?對於三地的發展又將帶來哪些影響?曹鐘雄認為,首先要在產業上建立產業梯度,避免過去的單打獨鬥。三地需要形成各自的產業特色,具體來說就是,深圳更應聚焦科技創新,東莞需要在科技轉化和創新合作方面進行發力,惠州則需要在協同創新、加強科技轉換和應用、發力智能制造等方面為深莞惠城市群向更大經濟圈層和城市圈層集聚勢能。

曹鐘雄補充道:“三地需要在更高層面、更廣緯度去加強合作,形成合力,集聚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和城市基礎設施。未來,在深莞惠可能會形成若幹個合作型城市。但也需要註意的是,三地需要真正的同心協力,在試驗區聚三地之力引進和布局超大的、更大的產業平臺和重大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91

掘金新招 商家瞄上“懒人”

1 : GS(14)@2010-10-17 13:31:32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5/156886.html
    近期,“跑腿族”的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懒人经济”作为宅男、宅女时代的新亮点再度为世人关注。有专家分析,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一个庞大的“懒人”市场由此诞生。
               
         
  近期,“跑腿族”的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懒人经济”作为宅男、宅女时代的新亮点再度为世人关注。有专家分析,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一个庞大的“懒人”市场由此诞生。
  当今社会,“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逸恶劳。爱迪生就曾经说过自己很“懒”,所以创造了2000多种新发明,让人们的生活可以更“懒”。不信,你就扪心自问一下:你用过遥控器吗?你吃过方便面吗?你用过洗衣机吗?……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懒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正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的进步就是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换句话说,就是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懒人。
  所谓懒人,不是无所事事、穷得丁当响的懒人,而是学有所长、收入颇丰的勤奋型懒人,只是因为职场拼搏使他们无暇分身关注专业以外的事情,这就使“懒人经济”的兴起有了合理基础。懒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商家新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实,现在的懒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概念,他们仅仅懒在生活起居方面,希望一切从简,但是在工作、健身、美容、休闲等方面非常勤快。
  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扩大,懒人用品、食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瞄上懒人群体,准备从他们的身上挖出点金子来。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樊传果教授认为,将“懒人经济”发挥到极致的是网上购物。几年前不温不火的网上购物,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2000万人,而被称为“亚洲第一网购商城”的淘宝网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大批网民加入了互联网消费大军,越来越多的商品出现在互联网上。购物网站有关人士分析,网上购物日益深入人心渐入佳境,是大势所趋。
  樊教授提醒,“‘懒人经济’能够创造市场商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想让‘懒人经济’真正火爆,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大大增强服务的实用性能,以满足‘懒人们’‘懒到底’的要求。”
  懒人经济推动了网上购物的发展;同时,网购大军也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因此,进一步拓展网上购物,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对社会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77

大耳窿新招追債 灌水入屋

1 : GS(14)@2012-03-29 00:03: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97688


【本報訊】屯門蝴蝶邨一間曾被灌水淹屋的住所,疑屋主獄中兒子欠債未還,接連被「收數佬」登門刑毀逼債,其母活在惶恐中,昨晨歹徒再捲土重來,踢爛住所木門,把走廊消防喉拖來灌水入屋,女事主事後大嘆無奈,正考慮調遷,事件暫沒人被捕。
現場在蝴蝶邨蝶聚樓三樓一單位,女戶主姓陳,約 50歲,任職夜更清潔工。她稱,其兒子正在監獄服刑,疑因欠債問題,單位早前已被人「惡搞」,同樣遭灌水入屋,歹徒至今仍逍遙法外,陳婦坦言時刻提心吊膽,希望房署盡快安排調遷。
昨晨 6時許,陳婦仍在工作中,突收到鄰居通知,指其住所又被人灌水浸屋,她連忙趕返家中。其間李姓女保安( 39歲)報警,警員在附近追截無果,正翻閱大廈閉路電視追查事發前有否可疑人出沒,警方不排除歹徒熟悉屋主生活習慣,趁陳婦上班進行破壞。
2 : skfv(15984)@2012-03-29 13:57:39

關雲長水淹七軍重演!? XD
3 : greatsoup38(830)@2012-03-29 21:55:36

我都XDXD點解佢咁有新意
4 : 亞力士(1473)@2012-03-29 23:54:00

以前住公屋 大門有個窿比郵差入信 試過比人掟煙頭入內
5 : greatsoup38(830)@2012-03-30 00:09:11

4樓提及
以前住公屋 大門有個窿比郵差入信 試過比人掟煙頭入內

咁好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87

康文署新招打擊炒場

1 : GS(14)@2012-05-24 00:48: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23/16360926
由6月5日起,市民透過康體通電話預訂服務預訂康體設施,必須至少在使用設施前三天預訂,並於使用設施前一天繳付場租,否則場地將被「重新招租」,杜絕炒場黨霸場炒賣及市民「生人霸死地」,浪費場地資源。現時訂場政策其中一個漏洞,市民透過康體通電話預訂服務預訂康體設施後,可以在使用設施時才繳付場租,政策讓炒場黨可毋須成本下預先電話預訂大量「霸場」,同時在背後炒賣,到取場時不現身租場,讓「買家」到場臨時租用吉場。而且,即使炒家「放唔出」也沒有損失,因為毋須預先付訂金或租金,導致出現吉場白白浪費。
康文署稱,新措施有助減低濫用電話預訂服務及浪費場地資源的機會。市民如需預訂少於三天後的設施,仍可透過康體通櫃枱服務、網上預訂服務和自助服務站進行租訂,並即時繳費作實。
2 : fineram(806)@2012-05-24 19:56:04

一早要咁做啦, 次次踢波都要比高一倍價錢. 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51

酒樓新招硬收附加費客人唔要酸菜 每款食品加$20

1 : GS(14)@2014-09-13 22:58:48

■百樂門尖東分店侍應表明必須收酸菜錢。周子惇攝



【本報訊】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去年生效後,被指陰濕收費的酸菜小食費必須清楚列明,否則便屬違法,食客亦可表示不要小食;不過《蘋果》記者發現不少酒樓卻有新招硬要收取客人這類附加費,除在菜牌上明碼實價指明必收外,亦有食肆乾脆在點心紙上列明「不接受酸菜,每款食品另加20元」,令客人無法say no。記者:陳嘉穎



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去年7月生效後,商戶未在清單或主動聲明必須收取有關費用,便屬「誤導性遺漏」,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記者發現六間酒樓在午巿時段會另收酸菜、花生等前菜小食費,價錢由8至20元不等,當中有兩間表明必須收取,另四間稱客人可選擇不要。



■當記者表明拒收酸菜後,百樂門侍應稱「唔啱可以唔幫襯」。

侍應:唔啱可以唔幫襯


記者上周先後到可退回酸菜錢的長沙灣潮濠城酒樓及荃灣潮江春酒樓光顧,前者連茶送上一碟標價10元的花生,侍應被要求退回時解釋:「你堅持唔要(花生)都得嘅,呢啲係我哋嘅人工錢嚟。」潮江春侍應同樣可退回一碗標價16元的酸菜。


記者再到堅持收費的尖沙嘴兩間酒樓海景軒及百樂門宴會廳尖東分店光顧,前者知客入座前稱酸菜劃一撥入茶芥:「茶芥每位收20蚊。」後者則在菜單上寫明連茶放酸菜,每碟10至12元,並在點心紙再誇大其詞指:「不接受酸菜,每款食品另加20元」,當記者表明拒收酸菜後,侍應隨即回覆:「唔想要都要收錢㗎,你放喺度啦……你唔啱嘅可以唔幫襯。」記者其後表明身份向酒樓查詢,店長黃先生解釋酸菜屬固定收費,已列明於菜牌,拒收後每樣加錢的條款在去年9月生效,但只屬象徵式提示,並非故意額外收錢,「寫明就係唔想同茶客嘈」。若茶客堅持,職員為免爭拗會「禮貌地」要求茶客光顧其他酒樓。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酒樓在法律上屬於服務供應者,有權自由釐定任何收費及選擇客人,只要在客人光顧前事先列明清楚,便不算違法,否則客人最後有權選擇不付酸菜錢。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解釋,前菜小食費屬給予員工小費的「下欄錢」,九成見於晚巿,午巿則較為罕見,他承認午餐再加酸菜錢:「妹仔大過主人婆,分分鐘同食一籠點心差唔多價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13/18864832
2 : iammac(16363)@2014-09-15 09:13:32

主要係手法問題,令食客覺得唔舒服。
唔明點解酒樓硬係要加酸菜錢,其實每樣菜加幾蚊已抵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19

濠賭新招 向中紀委投訴 周顯

1 : GS(14)@2015-02-24 16:53: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說起賭股的前景,我說,眼前的調整仍然是健康的,因為貴賓廳的客人雖然少了,但中場客多了,所以這是長遠有利大局的調整。反過來說,如果中場客減少了,那就是大壞的先兆了。

要知道,以前澳門賭場的增長依賴大款,大款賭錢,全仗欠債,疊碼仔賺到的,不是現金,而只是愈來愈高的債務,所以這根本不是健康的現象。現在好了,內地賭客大筆大筆的賴債,而澳門賭場也發明了新的追債方法,就是向中紀委投訴,這種新模式,有利於把賭業納上新的軌道,新的business model。

至於澳門的發新賭牌,雖然是必行的政策,但也是幾年之後的事,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港酒店「有口皆悲」 水平停留20年前

那天讀報,讀到香港未來5年落成的1萬間酒店房,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李漢城稱,本港酒店現時房間供應過剩,「個個客香港都話使乜咁早book酒店,最後一分鐘都有房,即使係黃金檔期,依然大把選擇」。

這名李漢城真的是胡說八道,皆因香港的酒店入住率,至今仍然是全球首列,如果論到酒店的質素和價格比,香港簡直是「有口皆悲」,我認識的內地朋友,個個都認為香港的酒店房間價錢貴、質素差,水平停留在20年前。那些高質素的消費客梗係不來香港啦,因為酒店又差又貴嘛,你去澳門住下酒店,就知什麼是價廉物美,大家去內地住下酒店,就知道香港九成以上的高級酒店,都是不合格的,難怪被大陸人看不起了。

像酒店業主聯會這些既得利益者,在這十年八年,已經賺到笑了,現在只看個人一己之私,顛倒黑白,搞到香港的競爭力低下,真的是值得譴責。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63

外管局新招堵走資 每次上限5,000美元內地客港投保 碌銀聯設限

1 : GS(14)@2016-02-03 14:40:44

■內地客來港「碌銀聯卡」買美元及港元保單金額將受限。 



【本報訊】銀聯走資渠道再被堵塞!人民幣近月貶值不斷,促使不少內地客來港「碌銀聯卡」買美元、港元保單,因該渠道可繞過外滙管制中每年最多只可兌換5萬美元的上限,資金可藉此道逃離。據本港多名保險業界人士透露,這情況最終迫使銀聯出招,明日起用銀聯於港買保險,每次只可以碌5,000美元,業界認為新政策將打擊本港保險業。記者:周家誠


業內人士指,中國外滙管理局通知銀聯(國際),要求友邦香港、保誠(2378)、宏利(945)及AXA安盛等多間大型保險公司,明日起(4日)內地客碌銀聯卡投保,每次上限為5,000美元。




料後續政策陸續有來

昨晚有保險經紀以短訊形式向內地客作「最後召集」,要求盡快來港買保單,以避開新規。不過,市場有消息指出,由於銀聯沒有為交易金額設總上限,假設投保需支付5萬美元,內地客實際仍可以「碌卡10次」來支付;惟有保險從業員相信,「阿爺唔會咁蠢,因為可以無限碌,新例就冇意思」,故料未來或有後續政策。銀聯發言人回覆本報時指,保險一直屬於境外限制類商戶類別,持境內銀行卡均有單筆5,000美元限額,近期經過對境外收單機構的調查,發現部份商戶未使用對應行業類別的限制類商戶類別碼(MCC),因此要求收單機構進行規範。而內地人用銀聯在境外進行個人旅遊及消費,則不受影響。事實上,銀聯是次出招堵塞漏洞,主要由於人幣自去年「811」以來累貶近5.6%,不少內地人希望將人幣轉成美元,促使內地政府在各個渠道打擊走資(見表)。至於今次針對本地保險業出招,分析指因為來港投保量近月忽然大增,有外資保險公司去年第4季來自內地客的保額飆近3成,當中不少透過銀聯渠道,「內地戶口有足夠錢,又合乎香港核保及反洗錢(AML)條例,內地人就可以透過銀聯卡投保」。內地客佔本港新造保單保費,近年不斷上升,由2006年僅佔5%,到截至去年第3季佔約22%,實際金額或逾200億元,是本港保險業的「大茶飯」。有保險業人士相信,新例或打擊本港保險業,「可能唔會影響到實際用家,但如果大款落嚟而又冇渠道,可能會幾大鑊」。



港保險界憂打擊生意

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副主席麥順邦表示,以前內地人一次過碌100萬元都得,因部份豪客保單總額動輒近1,000萬元,今次設限明顯是不想資金外流,料對業界有影響。不過,他亦提到,本港保險產品相對內地優勝,而且危疾險保障範圍亦較廣闊,心理上會覺得資金留在本港較安全:「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內地客始終會找到渠道來香港投保」。立法會保險業議員陳健波重申,不認為內地客以碌銀聯卡買保險比例高,重申不少內地人在港已有足夠現金,「而且來港買保險,保單變相升值,投保誘因好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21

傳內銀准企業以股抵債人行新招助處理不良資產 分析憂風險增

1 : GS(14)@2016-03-11 12:53:38

■前稱熔盛重工的華榮能源周二宣佈向債權人發行股份,以抵銷171億元人民幣債務。 資料圖片



【本報訊】傳人行出招控壞賬,內銀債主變股東。外電昨引述兩位消息人士透露,內地將於近日出台文件,允許商業銀行在處理不良資產時,以債轉股方式解決,即銀行與企業由債權債務關係變為持股關係。分析指做法減低銀行壞賬但增加投資風險,利潤影響微之餘,卻要改變銀行營運模式,措施弊多於利。記者:林靜 何仲豪 陳洛嘉


路透社報道,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已起草相關銀行債轉股的文件,並會明確列明對債轉股的允許期限、處理手段,但強調不是常態化的手法,銀行仍需要國務院特別批准。報道又引述消息指,允許商業銀行債轉股的目的,是要在經濟下行時,增加金融機構和企業逆周期調節手段,即解決實體經濟困難。



中行將成華榮大股東

據指,中國商業銀行法列明,銀行在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亦不得向非銀行金融的機構及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則除外。事實上,前稱熔盛重工的華榮能源(1101)在本周二就宣佈向債權人發行股份,以抵銷171億元人民幣債務,而有內地媒體指事件意味中國銀行(3988)將成為華榮能源大股東,持股約14%。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彭藹嬈認為,措施等同強制將銀行的借貸業務轉變為投資性質,透過成為股東收取股息取代還款,但相關企業多數經營出現問題,能否派息成疑,銀行又有否專才將企業重塑成有盈利能力亦屬未知數。她指,措施唯一好處是即時拯救問題企業,但只會將壞賬問題拖長,是較差一步棋。有中資行分析員亦指,即使措施被指是非常態化,但倘目標劍指經濟問題,變相是犧牲內銀利益為國家服務,「我唔覺銀行有得揀」。



沽售壞賬股份有難度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亦指,出現壞賬的公司股價日後仍有機會下滑,要向市場拋售有難度,故銀行只能長期策略性持有。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相信,措施只會逐步推行,內銀不會用此方法大批量處理壞賬,對今年底內銀不良貸款率的估計仍然維持2%,明年或再升至2.3%。她又指債轉股後若股價下跌,內銀亦有投資撥備吸收虧損,對利潤影響不算大,惟持有股票類投資的風險權重提高,將會對銀行資本造成較大影響。雖然昨日A股在消息傳出後跌幅擴大,內銀股A股跌幅介乎0.2%至4%,惟H股相對平穩(見另文)。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認為,內銀除了面對壞賬風險,還有政策風險,估值縱低亦不代表值博,現時仍宜沽不宜買。




【銀行由債主變股東流程】

(1)企業有財務需要時,向銀行貸款,銀行與企業間是債權與債務關係,銀行收取貸款利息





(2)獲得貸款的企業如果最終無力償債,銀行貸出的款項便會變成不良資產,令銀行添壞賬





(3)傳人行允許商業銀行將相關不良債務變成持股,以減低壞賬,同時支持企業及實體經濟





(4)銀行解決不良資產,但亦由債權人變成股東,成為投資者,收取貸款利息變收取企業股息,但前提是企業有盈利能力並派發股息
apple daily C.G.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1/19524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