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北車明起停牌啟動換股 “中國中車”整合牽動供應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4623.html

南北車明起停牌啟動換股 “中國中車”整合牽動供應商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5-06 18:15:00

南北車換股完成後,“中國中車”集團也將掛牌,預計掛牌時間在6月份,隨後各業務和子公司的具體整合也將啟動,而目前南北車合並帶來的影響,已經在零部件供應商端顯現。

隨著5月6日成為中國北車(601299.SH)和中國南車(601766.SH)在A股市場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沸沸揚揚的南北車合並終於接近塵埃落定。

5月7日,南北車將雙雙停牌,直至合並的換股完成後以“中國中車”股票簡稱複牌,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的股價,被鎖定在29.98元和29.45元,較去年12月宣布合並以來5元左右的股價暴漲了500%。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情況,南北車換股完成後,“中國中車”集團也將掛牌,預計掛牌時間在6月份,隨後各業務和子公司的具體整合也將啟動,而目前南北車合並帶來的影響,則已經在零部件供應商端顯現。

業務整合和標準統一

根據南北車的合並方案,技術上采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並中國北車的方式,合並的具體換股比例為1:1.10。

目前,南北車的合並已經獲得包括中國證監會等在內的一系列審批工作,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董秘辦人士均向記者表示,由於換股工作複雜,尚無法確定複牌時間,目前,兩家公司的具體業務部門和子公司也尚無變化。

“內部的計劃是6月份完成新公司的掛牌,之後肯定要涉及具體業務的合並或調整,”中國南車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南北車旗下有眾多重合的業務和公司,如何合並同類項也將是合並後的重頭戲。

在此之前,南北車曾是一家企業,2000年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被分拆為中國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南車前身)和中國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北車前身),業務按地域劃分,南方的企業劃歸南車,北方的企業劃歸北車。

由於當年的分家只是按照地域進行區分,導致兩家企業的業務架構和技術都是相似,不僅在軌道交通產品上重合度較高,在研發、采購、銷售等領域也有很多可以協同之處。

如北車所屬子企業在軌道車輛用空氣彈簧、軌道車輛用橡膠金屬件領域與南車下屬時代新材(600458.SH)存在競爭,在傳動控制、網絡控制、牽引供電系統、制動、軌道工程機械等領域與南車下屬時代電氣(03898.HK)存在競爭,南北車合並之後,這些同業的子公司就可能面臨重組。

而根據記者從南北車多位人士處了解到的最新信息,兩家公司合並後,車型標準的統一已經提上了日程,預計6月底統一標準的新動車組就會下線,不過之後還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運營試驗才能替代現有車輛。

目前,南北車的高鐵制造技術分屬不同的制式,其中南車的技術主要來自日本,北車主要來自歐洲。而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牽頭下,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作為參與方,正在共同探索研制中國標準化的動車組,以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實現動車組在服務功能、運用維護上的統一。

供應商訂單突下降

而兩家公司合並的進展,也一直牽動著南北車的零部件供應商的神經。

在此之前,南北車的很多零部件供應商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供應商,也是按照不同制式在生產零部件。

“南北車合並後,南車旗下的零部件公司可能會進入原來北車的地盤,我們獲得的生意相應也就可能會更大。”一家外資零部件供應商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而動車組的技術標準統一後,零部件生產企業只要按照該標準生產並通過中鐵總公司的認證,就可以進入該部件的市場,不用像以前一樣要向南北車供應不同的零部件。

目前在A股市場,動車零部件生產商包括晉西車軸(600495.SH)、永貴電器(300351.SZ)、開爾新材(300234.SZ)、中鐵二局(600528.SH)、輝煌科技(002296.SZ)等。

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預計,一旦南北車合並,將會加大國產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和支持力度,本土企業所獲得的機會會更多。

不過,在合並尚未完成之前,糾結的不僅是南北車的管理層和員工們,還有現有的零部件供應商。

“從上個月開始,南車采購我們零部件的數量忽然大幅減少,整個4月同比下降近50%,”上述外資零部件供應商的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雖然公司與南車方面簽署了長期供應合同,但具體數量每月確定,而南車方面並沒有說明采購大幅下降的原因,我們認為與合並之後的業務整合的不確定和車型統一工作可能有一定關系。”

事實上,推遲的不僅僅是零部件采購,中國北車一位管理層對記者透露,對南北車業績起重要作用的動車招標,今年也遲遲沒有啟動。“早在今年3月,鐵總就提出要啟動招標工作,希望南北車做好相關準備,但兩個月過去了,招標依然沒有音訊,而公司去年獲得的訂單則在逐漸消化,已經陸續生產交車。”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32

李嘉誠再現重組動作:長江基建換股吞並電能實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753.html

李嘉誠再現重組動作:長江基建換股吞並電能實業

第一財經日報 羅琦 2015-09-09 06:00:00

長江和記實業(00001.HK)(下稱“長和”)剛於6月結束世紀大重組之後,其主席李嘉誠又將旗下兩大上市公司進行重組。

長江和記實業(00001.HK)(下稱“長和”)剛於6月結束世紀大重組之後,其主席李嘉誠又將旗下兩大上市公司進行重組。

9月8日下午,長和、長江基建(01038.HK)及電能實業(00006.HK)聯合發布公告,擬將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合並,合並後的名稱為“長江基建實業”。

根據公告,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將通過電能實業協議安排方式進行合並,每持有1股電能實業股份的投資者,將可以獲得1.04股長江基建股份,方案的代價將由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在9月4日的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來定,並沒有任何溢價或折讓。計劃生效後,電能實業將會從港交所除牌,而長江基建將會向股東派發每股5港元的特別股息。

對於電能實業而言,該方案將使股東交換具有良好收益和股息增長業績的長江基建新股份。

李嘉誠

合並後,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雙方現有的規模有大幅提升,將能源基建、交通基建、水處理基建、廢物管理及其他基建相關業務領域控制多元化的業務,預計由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共同持有權益的7個項目將並入長江基建的財務報表的統一的基建平臺將具有清晰投資授權,並將整合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現在分散的投資者基礎。

多名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此次重組在市場中已經盛傳了一段時間,所以面對這一重組的重大消息,絕非出乎意料。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之前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合並重組,已經確定李嘉誠的商業王國需要再次明確上市公司的分工,並且釋放出合理的估值。而此次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的合並,也進一步證明了李嘉誠要明確其上市公司分工的決心,進一步發揮其“1+1=3”的協同效應。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記者稱,從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的業務來看,二者重疊度算是很高,兩家公司主要都是通過收購一些國外的公用事業,比如水務等業務,這類業務回報率可觀,並且非常穩定,此次將兩家公司合並能夠進一步讓李嘉誠旗下的上市公司業務清晰化。

此前,長和通過持有長江基建75.67%的股權間接持有電能實業38.87%股權,合並完成後,長和將持有長江基建實業49.19%的股權,馮宏遠認為,這樣的重組方案等於變相增持了電能實業,而在重組後,長江基建將向股東派發每股5港元的股息,這樣對於李嘉誠來說,也可以套現一筆。

不過,由於香港目前資本市場並不算好,溫天納認為現階段兩家公司合並時機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要像當時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合並重組一樣,分拆出清晰的業務,則可能需要等待時機,因為分拆的目的就是為了釋放公司其中有價值的業務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但如果市場持續走低,可能分拆將會受阻。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69

50%溢價換股!!

上週港股市場受A股影響,加上希臘債務情況未明朗,數日間大幅下調,至週四週五又大幅反彈。在大市極其波動的日子,人們總會分析屬波動調整或股災,是強力反彈或趨勢向好。本週初A 股企穩,希臘債務問題明朗化,週一恆指全日升514點,週二上午下跌145點...  其實,市場參與者眾,短期走勢真的可以簡單以一兩件事解釋和預測嗎?人們總期望自身分析正確,但眼光對錯未必是獲取投資正回報的最重要元素,反而需要注重時機和風險管理。即便眼光奇準,遇上突發情況,若風險管理不佳,例如借貸過度捱不過跌市,之後升市都干卿底事。

筆者上週分享過風險管理和離場策略的想法。除了股價和交投量,另一個『指標』是:假想自身未持貨,現價會否買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多值得繼續持有。手機時代市場波動的速度快幅度大,要隨時隨地毫不猶疑回答上述問題,投資者需要對每個交易(入場和離場)了然於胸,才可以不論買或沽都以理性作決定。
本欄曾於去年末和今年4月初分析瑞年國際(2010)。週一集團公告,於2013年7月22日發行,價值2億元的兩年期可換股債劵,已於上週五全部換成股份,每股作價$3,較7月9日收市價每股$2,有50% 溢價。債權人願意高溢價換股,顯示有信心每股不只值$3。而債券於7月22日才到期,持有人未等到最後一刻,就決定提前以大幅溢價換股,當中是否有玄機?
(圖中的中聯大葯房是艾利爾旗下的連鎖藥店)
今年1月14日,集團公告與深圳市艾利爾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訂立6個月的獨家期,為建議的收購作盡職審查,開展籌備工作,和商討未來合作。該收購目標在中國多個省市經營超過600間綜合零售連鎖藥房。另外,集團於2月1日公告,可能分拆若干飲品業務與香港單獨上市。而6個月的獨家期於週初屆滿,估計集團很快公告建議收購的進展。估計債券持有人欲趕及集團作最新公佈前,獲得股票在手並於市場套現,所以未待到期亦溢價換股。

週二股價未有隨溢價換股消息而大漲。

集團現市值約30.5億。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約23.8億港元(~19億人民幣),加上於4月和 6月分別以每股$2.36和$2.65 配股,籌集3.04億和3.67億港元,現時合共持有現金30.51億,等同其市值。儘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的短期貸款約11億港元(~8.8億人民幣),其貿易應收款項與之相約,顯示集團的現金水平高,財務穩健。而2014年的營運收入有增長,而且淨利潤率高 (詳細的業績分析,讀者可參看4月的舊文)。2014年每股盈利$0.47,現價市盈率僅5.3倍,加上集團的穩健財務狀況,以及債權人溢價換股,筆者認為抵買。至於兩次配股和債券換股後,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集團股票,則要先看公告了解未來發展。

《網上加料版》

瑞年國際可能收購深圳艾利爾的盡職審查半年獨家期,應該已於7月14日屆滿,但集團未有公告說明最新進展。

筆者翻查近3個月的新聞,集團於5月11日和深圳中聯廣深醫藥集團和艾利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簽約儀式。集團同日指基本滿意再獨家調研期對艾利爾的盡職審查,而併購談判、法律文件和架構重組等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目標是今年內完成併購。

戰略合作協議主要是擴展銷售渠道:
  • 於艾利爾提供超過600家藥店的直銷零售點
  • 引進『瑞年康健店』的銷售模式
  • 於零售店內設立專櫃,派駐銷售人員,直接向客戶推廣四大產品:氨基酸產品,營養保健品,藥品和健康飲料
  • 讓客戶網上購買瑞年產品並在艾莉兒旗下零售藥店提貨
艾利爾在廣東、湖北、福建、貴州、海南地區控制和經營綜合零售連鎖藥店,總數超過600家。旗下知名連鎖藥房包括深圳中聯大藥房控股有限公司。而中聯廣深醫藥集團主要的連鎖銷售渠道在華南地區,並連續六年擠身「中國連鎖藥店百強榜」。

(本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52

50%溢價換股!!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07/50.html

上週港股市場受A股影響,加上希臘債務情況未明朗,數日間大幅下調,至週四週五又大幅反彈。在大市極其波動的日子,人們總會分析屬波動調整或股災,是強力反彈或趨勢向好。本週初A 股企穩,希臘債務問題明朗化,週一恆指全日升514點,週二上午下跌145點...  其實,市場參與者眾,短期走勢真的可以簡單以一兩件事解釋和預測嗎?人們總期望自身分析正確,但眼光對錯未必是獲取投資正回報的最重要元素,反而需要注重時機和風險管理。即便眼光奇準,遇上突發情況,若風險管理不佳,例如借貸過度捱不過跌市,之後升市都干卿底事。

筆者上週分享過風險管理和離場策略的想法。除了股價和交投量,另一個『指標』是:假想自身未持貨,現價會否買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多值得繼續持有。手機時代市場波動的速度快幅度大,要隨時隨地毫不猶疑回答上述問題,投資者需要對每個交易(入場和離場)了然於胸,才可以不論買或沽都以理性作決定。
本欄曾於去年末和今年4月初分析瑞年國際(2010)。週一集團公告,於2013年7月22日發行,價值2億元的兩年期可換股債劵,已於上週五全部換成股份,每股作價$3,較7月9日收市價每股$2,有50% 溢價。債權人願意高溢價換股,顯示有信心每股不只值$3。而債券於7月22日才到期,持有人未等到最後一刻,就決定提前以大幅溢價換股,當中是否有玄機?
(圖中的中聯大葯房是艾利爾旗下的連鎖藥店)
今年1月14日,集團公告與深圳市艾利爾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訂立6個月的獨家期,為建議的收購作盡職審查,開展籌備工作,和商討未來合作。該收購目標在中國多個省市經營超過600間綜合零售連鎖藥房。另外,集團於2月1日公告,可能分拆若干飲品業務與香港單獨上市。而6個月的獨家期於週初屆滿,估計集團很快公告建議收購的進展。估計債券持有人欲趕及集團作最新公佈前,獲得股票在手並於市場套現,所以未待到期亦溢價換股。

週二股價未有隨溢價換股消息而大漲。

集團現市值約30.5億。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約23.8億港元(~19億人民幣),加上於4月和 6月分別以每股$2.36和$2.65 配股,籌集3.04億和3.67億港元,現時合共持有現金30.51億,等同其市值。儘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的短期貸款約11億港元(~8.8億人民幣),其貿易應收款項與之相約,顯示集團的現金水平高,財務穩健。而2014年的營運收入有增長,而且淨利潤率高 (詳細的業績分析,讀者可參看4月的舊文)。2014年每股盈利$0.47,現價市盈率僅5.3倍,加上集團的穩健財務狀況,以及債權人溢價換股,筆者認為抵買。至於兩次配股和債券換股後,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集團股票,則要先看公告了解未來發展。

《網上加料版》

瑞年國際可能收購深圳艾利爾的盡職審查半年獨家期,應該已於7月14日屆滿,但集團未有公告說明最新進展。

筆者翻查近3個月的新聞,集團於5月11日和深圳中聯廣深醫藥集團和艾利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簽約儀式。集團同日指基本滿意再獨家調研期對艾利爾的盡職審查,而併購談判、法律文件和架構重組等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目標是今年內完成併購。

戰略合作協議主要是擴展銷售渠道:
  • 於艾利爾提供超過600家藥店的直銷零售點
  • 引進『瑞年康健店』的銷售模式
  • 於零售店內設立專櫃,派駐銷售人員,直接向客戶推廣四大產品:氨基酸產品,營養保健品,藥品和健康飲料
  • 讓客戶網上購買瑞年產品並在艾莉兒旗下零售藥店提貨
艾利爾在廣東、湖北、福建、貴州、海南地區控制和經營綜合零售連鎖藥店,總數超過600家。旗下知名連鎖藥房包括深圳中聯大藥房控股有限公司。而中聯廣深醫藥集團主要的連鎖銷售渠道在華南地區,並連續六年擠身「中國連鎖藥店百強榜」。

(本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07/5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167

換股、賣盤、炒作、對數- 衍生集團(6893)、豐盛控股(0607)、卓爾發展(209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427/LTN20160427169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427/LTN20160427171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428/LTN201604280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625/LTN201506250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625/LTN2015062504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013/LTN201510137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109/LTN201511098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123/LTN20151123820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62

用1號店換股京東5% 沃爾瑪還要怎麽玩電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952.html

在各種傳言覆蓋了一個周末後,中國時間6月21日早間,京東(JD.NASDAQ)和沃爾瑪(WMT.NYSE)終於宣布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通過整合雙方在電商和零售領域的巨大優勢來發展業務。

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業界分析認為,這樣的資本與業務合作是沃爾瑪希望借助京東減少物流成本,而京東則可獲得更多線下資源之舉。不過在競爭激烈,燒錢如流水般的電商領域,沃爾瑪與京東的“牽手”是否能成功,或許還需拭目以待。

謀O2O大計

值得註意的是,沃爾瑪並沒有放棄1號店。

根據計劃,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京東和沃爾瑪將攜手支持“1號店”加強其品牌影響力和業務增長。

同時,沃爾瑪麾下的“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京東物流倉儲體系當日達/次日達商品配送服務已覆蓋全國6億用戶。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2小時超市生鮮配送到家的服務。

“我們為能夠與京東這樣一家強有力的市場領導者攜手,以及雙方的合作將為中國顧客和我們的業務帶來的新發展機遇而感到由衷高興。我們感謝1號店的員工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和業務,促成了我們與京東的合作機會。”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表示,京東與沃爾瑪業務互補。

“我們非常興奮地宣布兩大領先零售商之間達成的里程碑式的深度戰略合作。我們堅信此次合作將令中國電商行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並惠及中國億萬用戶。”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重點區域有鮮明的優勢,非常期待通過此次聯手進一步推動1號店的發展。

合作背後與永輝的尷尬

合作背後,其實沃爾瑪有著自己的“算盤”。

有接近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數年前,沃爾瑪為了發展中國區電商業務而入股1號店,之後控股,繼而發展成全資收購。“其實當時有點騎虎難下,因為已經控股了,如果退出則等於毫無意義,也只能選擇全盤收購。然而收購之後,1號店的問題就出現了。”接近人士坦言。

在采訪了部分曾經任職1號店的人員後,記者了解到,所謂的問題,包括1號店與沃爾瑪的經營理念、采購、商品管理等都大相徑庭。1號店更註重爆款和個性化商品,且針對年輕客群,電商的促銷需要大量燒錢,獲客成本極高。而沃爾瑪則註重統一化集中采購、標準化商品管理,且對於成本控制要求很高。雙方在各方面的理念和運作手法都很難融合,這也給沃爾瑪帶來很大的整合難度。此外,電商的高額物流成本也給沃爾瑪造成巨大壓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沃爾瑪會出於減壓考慮而出售1號店。但其比較精明的是並未完全放棄1號店,而是借此次合作入股了京東,讓自己在電商領域有更多的發展可能。”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陳嶽峰指出,從沃爾瑪角度而言,其可以借助京東的物流體系減少自己的物流成本。

然而,沃爾瑪與1號店的此次“牽手”也出現了一些尷尬問題——此前京東以超過40億元的價格入股永輝超市,如今京東又牽手沃爾瑪,那麽永輝超市的地位就有些尷尬。

“而且沃爾瑪的電商業務中,山姆會員店是獨立的,沃爾瑪中國區還有自己的電商,加上此番與京東合作1號店,還有京東投資的永輝超市,這幾大品牌之間互相關聯但又有所競爭的格局會很微妙。沃爾瑪與京東的體系、運作風格很不同,沃爾瑪的各個業務很獨立,京東與沃爾瑪的融合與合作也具有挑戰性,這些問題都是雙方合作後會遇到的。” 陳嶽峰認為。

沃爾瑪能給京東什麽?

沃爾瑪戰略投資京東的消息宣布之後,對於京東而言,最為直接的利好是京東剛被國外投資者做空、幾乎“腰斬”的股價終於迎來了大漲。

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京東早盤股價大漲,一度漲超8%。截止到收盤,京東報價21.06美元,漲幅為4.62%。

而這背後,沃爾瑪對於投資京東可以說是覬覦已久。

業內廣為流傳的消息是,早在2011年,沃爾瑪就想投資京東,估值等全部談妥,但因京東無法接受逐漸全盤收購的條款而告吹。後來沃爾瑪方面才將投資的目標從京東轉向1號店。

雖然作為京東掌門人的劉強東當時斷然拒絕了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拋來的全盤買下京東的繡球,但是京東的C輪融資還是接受了來自沃爾瑪家族基金的投資。

幾年後,沃爾瑪和京東最終以這樣的方式正式“牽手”,而京東曾經在日用百貨品類上最為直接的競爭對手1號店也因此被京東收入囊中。於是,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的優勢,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區域的優勢,對京東的電商業務形成最為明顯的互補作用。

劉強東本人對此也並不否認:“1號店在家居用品和食品雜貨等重要品類,以及在華東和華南等重點區域有鮮明的優勢,我們非常期待通過此次聯手進一步推動1號店的發展,我們將發揮京東卓越的物流能力和豐富的品類實力,確保1號店將繼續為其用戶提供越來越好的商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而這背後是京東在電商業務上近幾年一直在執行的去3C化戰略。

作為3C起家的電商平臺,京東通過價格戰先後在圖書、家電等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之後,日用百貨成為了京東下一個主攻戰場,特別是在天貓超市近來火力全開的進攻之下。

除了強化日用百貨品類的,沃爾瑪的線下資源成為京東O2O嘗試的另一個砝碼。

在獲得沃爾瑪戰略投資帶來的線下資源之前,京東已經在O2O業務上進行不少試水。2015年8月,京東43.1億元投資永輝超市,與其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今年4月,京東到家與眾包物流平臺“達達”進行合並,合並後,京東集團將擁有新公司47%的股份並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劉強東此前在內部信透露,合並後的O2O平臺會繼續沿用“京東到家”的品牌,通過與線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種業態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鮮領域持續深耕。”

這一次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也被業界普遍解讀為京東押寶自家O2O業務。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除了強化供應鏈和加強在O2O商超層面的合作,京東這次對沃爾瑪來說最大的訴求是借力沃爾瑪的資源快速全球化。

不過,全球化的拓展方案這一次並沒有明確地寫在京東和沃爾瑪的目前對外公布的合作方案中。

李成東的觀點是,沃爾瑪與京東的合作短期內不會對阿里產生影響,但是會形成競爭壓力。“沃爾瑪在全球各方面的資源要比阿里強大得多,尤其是在零售方面,長遠來看甚至會對亞馬遜產生影響。”

不過,考慮到此前被京東收編的騰訊自有電商(QQ網購+拍拍網)和易迅開放平臺已經不複存在的現狀,與京東在品類上高度重合的1號店在未來能否保證獨立存在目前依然是一個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01

午間公告: 南山控股換股吸收合並深基地B

銀江股份500萬美元投資AR公司Magic Leap

銀江股份(300020)8月16日午間發布公告,公司近期與世界知名增強現實(AR)科技公司Magic Leap,INC.(下稱“Magic Leap”)原股東 LEGEND PICTURES, LLC 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通過自有資金500 萬美元受讓原股東 LEGEND PICTURES, LLC 所持股權方式,取得 Magic Leap 股份21.28萬股,並於近日收到 Magic Leap 公司CEO及創始人 Rony Abovitz 簽署的股權證明。

公司表示,銀江股份以直投的形式對Magic Leap進行投資,有助於通過與Magic Leap進行直接業務合作將其產品運用於智慧城市AR展示領域,並能與Magic Leap進行聯合研發、市場整合等更深層次的合作。

南山控股:換股吸收合並深基地 募資不超過11.28億元

南山控股午間公告,南山控股擬以發行A股股份換股方式吸收合並深圳赤灣石油基地股份有限公司,即南山控股向深基地的所有換股股東發行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深基地B股股票。本次換股吸收合並完成後,深基地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南山控股將承繼及承接深基地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以5.64元/股的換股價為基礎,深基地股份與南山控股股份的換股比例為1:3.4663,即每 1 股深基地 B 股股票可以換得 3.4663 股南山控股股票。南山控股因本次合並將發行 79,932.88 萬股 A 股股票,全部用於換股吸收合並深基地。

公告顯示,南山控股擬采用鎖價發行方式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國開漢富融翔、國開漢富貴富、金信基金擬設立的資管計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本次募集配套資金總金額不超過11.28億元。

漢威電子終止非公開發行,管理層擬增持股份

漢威電子(300007)8月16日午間發布公告,因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以來,證券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綜合考慮資本市場融資環境及公司業務發展規劃等因素,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並向證監會申請撤回本次非公開發行申請文件。近日,公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證監會決定終止對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審查。

漢威電子同時公告,公司昨日收到董事、總經理張瀟君,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肖鋒及部分核心員工的通知,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目前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根據證監會和深圳交所的規定,擬通過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方式在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計劃的時間區間為信托計劃成立之日起 6 個月內,計劃增持金額為 2800 萬元,增持資金來源為員工合法薪酬、自籌資金等,本次增持所獲公司股票的鎖定期為 6 個月。

通合科技擬推105萬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通合科技(300491)8月16日午間發布公告,公司擬向72 人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 105.5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2%,授予價格為每股 42.5元。

方案顯示,該激勵計劃涉及的激勵對象包括公司董事、財務總監、副總經理王潤梅和副總經理王宇2名高管,二人共計獲授25萬股限制性股票。其余70名中層管理人員、主要骨幹人員將獲授80.5萬股限制性股票。

東信和平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今起停牌

東信和平16日午間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公司股票自2016年8月16日(星期二)開市起停牌。

金禾實業擬進行股份信托登記 占總股本14.17%

金禾實業午間公告稱,公司於今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安徽金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瑞投資”)通知:金瑞投資因擬發行6億元可交換公司債券,擬將持有的本公司股份8,000萬股(包括股份信托登記期間產生的孳息)登記在“金瑞投資—浙商證券—16金瑞EB擔保及信托財產專戶”,受托管理人為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信托登記期限為本次可交換公司債券存續期。

截止本公告發布之日,金瑞投資持有本公司292,218,218股,本次擬信托登記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7.38%,占公司總股本的14.17%。

索菱股份澄清媒體報道 8月16日起停牌

索菱股份(002766)午間公告稱,公司因公共傳媒出現關於公司的信息,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的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6年8月16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澄清公告後複牌。

比亞迪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26.8億元

比亞迪午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比亞迪鋰電池擬以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68,054.30 萬元的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其流動資金,本次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自經公司董事會審議批準之日起使用期限不超過12 個月,即從2016 年8 月15 日起到2017年8 月14 日止。公司全資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擬以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72,376.42 萬元的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其流動資金,本次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自經公司董事會審議批準之日起使用期限不超過12 個月,即從2016 年8月15 日起到2017 年8 月14 日。閑置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到期歸還到募集資金專用賬戶。本次補充流動資金,以1 年為期限計算,可減少利息支出約人民幣1.8 億元。

比亞迪鋰電池、比亞迪汽車工業本次擬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使用不影響募集資金項目正常建設及進展,不存在變相改變募集資金投向的行為。公司過去十二個月內未進行風險投資,並承諾在使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期間不進行風險投資、不對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對象提供財務資助。

閑置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時,僅限於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生產經營使用,不得通過直接或間接安排用於新股配售、申購,或用於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可轉換公司債券等的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64

調倉換股的要點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dub.html

調倉換股的要點
 

    昨天開盤,格力電器連續第3個漲停板,但它只封了20多分鐘便打開了。這時,小L拋空該股,隨即全額買了另外一只股票。事後,他發來信息問:“格力電器我持有大約一年時間,今天賣了,獲利45%,接著買了另一只股票。我這樣操作是大漲後調倉換股嗎?有什麽利弊?”

    問這麽操作是不是大漲之後的調倉換股,事實既已如此,當然是的。至於問這麽操作有什麽利弊,我想,這是個仁智之見的問題,恐怕誰都難以替他回答吧?不過,從小L的字里行間可看出,他調倉換股似乎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換出去的股票得有贏利。這也是很多朋友換股或賣出的前提條件。於是乎,就這一點,我簡單地講了調倉換股的要點:

    不管你采用的是什麽投資或投機方法,也不管你是做長線還是做短線,只要你自己認為,換進來的股票更具投資或投機價值,即認為上漲或成長空間更大,那麽這個調倉換股就是對的。至於換出去的股票贏虧怎樣,根本不必考慮,換出的股票只與調換時的價格有關,而與當初買入價無關。

    舉個誇張的例子,如果股票一定要有贏利了才可換出,那你當年如果一不留神,48元買了中石油,套住,怎麽辦?你非要等到贏利了再換嗎?這恐怕得寫遺囑了吧?可見,換出或賣出的股票與你當時買入的價格絲毫無關。所以說,不宜與股票“談戀愛”,“股票情結”也不宜太深。

    調倉換股也要遵循股諺之道:手中無股,心中有股;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對於想要換進來的股票,你一定要睜大眼睛,反複掂量;而對於將要換出去的股票,忘掉買入價,全然不必管它是賺還是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27

武鋼股份與寶鋼股份的換股比例為 1:0.56

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9月22日晚披露重組預案,兩家公司將通過換股方式進行合並,即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A股股東發行寶鋼股份股票,武鋼股份的A股股票註銷。

寶鋼股份的換股價格確定為4.60元/股。每1股武鋼股份的股份可以換取0.56股寶鋼股份的股份。兩家公司股票暫不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59

龍潤茶(2898): 是否應介定為現金公司的可換股債券配售?

今天晚上,公司宣佈委任智華證券配售6,480萬可換股債券,年息5.5%,每股換股價27仙,可發行2.4億股,兌換後佔擴大後股本14.21%,稱可擴大公司股東基礎,資金可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及為任何未來投資撥支。

根據公司2016年9月30日報表,公司現金達2.33億元,但應付融資租賃及董事金額只有600萬,即淨現金約2.27億。現金量佔公司總資產2.86億的82%。在配售可換股債券後,公司總資產增至3.51億,現金量增加2.97億,佔現金85%。這配售顯然超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HKEx-GL84-15中有關現金資產公司規則的指引50%的臨界點,配售債券並不合適。

究竟配售事宜是否急需,且進行甚麼樣的投資,公告並沒詳細披露,這是否一場合宜的配售,加上智華的往績是為一些往績差劣的上市公司配售,如康健系的家夢控股(8101)及銳康藥業(8037,前朗力福集團)以及華匯系的中昱科技(8226,前上聲集團)、萬隆控股(30,前佳訊控股),以及財技人士控制的中國金融租賃(2312,前金豐21)及富譽控股(8269),相信他們目的不止於此。

再者,該公司大股東已有不少傷害股東的記錄,在早年已有高價購入茶葉業務,2014年更在高價出售物業後,大股東竟然取得一筆巨大花紅,使公司受到嚴重虧損。

鑑於以上各點,希望港交所及證監會可以盡快禁止此項配售,使小股東權益免受傷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