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都搶占人才主戰場 “蓉漂”成新流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401.html

湖南人小張拿著現場工作人員發放的招聘企業名錄,逐條尋找成都的對口企業。她是智能家居領域的一名產品規劃師,在深圳已經待了10年,不過,最近她決定奔赴成都。在5月14日舉行的“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深圳行”活動上,一家成都公司讓她心動。

實際上,在成本更低、政策吸引和創業創新環境等效應下,成都迅速成為人才新的匯集地。人才“孔雀東南飛”的現象逐漸隨著“川軍”回流向“孔雀西南飛”轉變,一大批被稱為“蓉漂”的創新創業大軍匯流創造了的財富神話,又更加刺激創新創業活力的迸發。

像小張一樣的年輕人,之所以做出到成都的決定,另外的原因就是成都相對深圳便宜的房價。今年年初以來,深圳、上海等城市的房價又出現一輪暴漲,“逃離北上廣”再次成為熱門話題。高房價促使越來越多的職場白領把目光投向了像成都這樣的生活舒適、經濟活躍的新一線城市。

而這也給了成都爭搶人才的好機會。“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深圳行”是成都市今年開展“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的首站。5月14日當天,成都數十位企業家親自坐鎮招聘現場,15名高端崗位求職者完成了簽約儀式。

“蓉漂”成為流行新趨勢

在深圳工作了三年的小趙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寫下這樣的話:跑步時路過一個姐妹住過的地方,習慣性地想喊她跟我一起去跑。轉瞬一想,她已經離開深圳到成都一個月了。

“對於做項目來說,這個薪水已經到頂了,除非轉做管理層或轉行,但是沒那麽容易。而目前這個薪水買房壓力山大。”建築設計師小楊在深圳工作七八年了,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將準備隨時放棄三四十萬元的年薪,去成都這座並不那麽熟悉的城市。

當天,小楊面試了一家成都實力雄厚的建築企業之後,有點心動。小楊並不是四川人,但像他這樣決定去成都工作的人還不在少數。成都經濟活躍、文化深厚、生態宜居,有對口的專業崗位,而且薪資水平也不錯,生活安逸舒適,這些因素更促使那些“逃離北上深”的人把成都作為最佳去處,“蓉漂”逐漸流行起來。

此次“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深圳行”,成都就帶來了81家知名企業提供的 200多個中高端崗位,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行業覆蓋範圍廣,從金融到先進制造業。年薪在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不等,且崗位發展前景好,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實際上,隨著成都高端產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讓人才東流變為孔雀西南飛,成都還連續出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的政策措施。

比如,《成都市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實施辦法》規定,對在成都市創新創業的國家“千人計劃”、四川省“千人計劃”和“成都人才計劃”長期項目的人才,給予1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對帶項目、帶技術創辦獨立納稅企業的高端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對入選“成都人才計劃”的個人和團隊分別給予50萬~500萬元支持。

今年2月,成都市政府又發布了“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在資金規模和資助標準上下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筆。原有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將增加至20億元,增幅近1/3,其中,市級層面增加為2億元,區(市)縣設立總額不少於18億元。

原有的引才辦法按長期、短期和青年予以每人50萬元到100萬元的資助,新政則實施分類分層資助,按人才類別和水平,區分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高級人才,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和120萬元的資助。同時,人才落地的區(市)縣也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配套資助。

成都市委組織部人才處副處長黃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外地人才對成都的吸引力越來越認可。比如當天來招聘現場的人中,非四川籍的超過了一半,而此前合作方智聯招聘統計預計的數據是不到30%。這大大超過了預期。

創業創新“成都都成”

成都作為內陸城市,如何繞過承接高端產業轉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轉型?人才是關鍵。

成都一直註重招才引智。今年以來,更是大力實施“天府人才驅動計劃”,創新人才政策、推進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營造“雙創”環境,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主動引才。

正是在成本、政策以及成都良好的條件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成都,他們遠不只是到成都謀職工作,更多人匯集到成都來創業,因為這里已經成為創業創新的熱土,“成都創業,創業都成”已經深入人心。

早在2013年4月,熱門遊戲“找你妹”的開發團隊雲中遊科技撤離北京搬到成都發展成為業界一大熱點話題。隨後有相當一批做遊戲的人士來到成都,其中有一些是在盛大、網易、騰訊做高管的,他們在行業內較有影響力,也有資金,還紛紛帶著團隊紮根成都。

不僅如此,不少“海歸”也加入到蓉漂的隊伍中。四川和芯微電子的董事長鄒錚賢就是其中一個。

32歲的鄒錚賢從新加坡歸國創業,有7個城市進入了鄒錚賢的選擇範圍,“和芯微電子是一個以創新研發為重的企業,能否留得住人才,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最終,和芯微電子將成都作為他們事業起飛的基地。“無論是人文環境、生活成本,還是人力資源、創業成本,成都的綜合優勢是最佳的,最適合企業的發展。”

成都奧泰醫療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鄒學明曾在美國工作多年,回到成都創業後成立奧泰醫療,成為我國第一家註冊於國家工商總局、投資超導磁共振的大型項目。

配套資源是鄒學明瞅準成都的主要理由之一。他說,成都作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為他們公司研制的高端醫療設備提供了廣闊的後發醫療市場資源。此外,成都及周邊城市綿陽、德陽等有著豐富的航空航天機電產業配套產業鏈,為奧泰吸引了國際頂尖的優質零部件供應商。

此外,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也為他們前期進入市場、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鄒學明介紹,奧泰先後獲得了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成都市醫療器械研發資助、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專項等10余項科研項目資助,無償獲得政府科研類扶持資金920萬元。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區的各級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和技改項目支持,資金總額達到2971萬元。

除了企業之外,創業者個人也能獲得資金支持。彭倍自2014年創辦四川阿泰因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來,先後進入四川省“千人計劃”和成都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分別獲得了100萬元的補助。

在上述共200萬元補助的幫助下,阿泰因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發展踏上了快車道。雖然2014年才創辦,但是2015年就開始順利盈利了。當年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元,實現凈利潤500多萬元。彭倍躊躇滿誌:“按照目前的訂單和發展勢頭,預計今年銷售額能翻一番。”

其實,這些成都創業創新企業已經連續創造了財富神話。最新的莫過於,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將作價18億元收購數聯銘品100%股權。項目完成後有望成為近年來國內大數據行業最大一宗收購案。而數聯銘品就是成都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創業企業。

賽伯樂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敏表示,成都的創新創業環境好,一方面來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務環境好;另一方面,成都生態居住、人文藝術環境都不錯。賽伯樂計劃在成都投資100億的規模,爭取三年打造出百億企業,培養成都本地走向世界的企業。在朱敏看來,“成都創業 創業都成”已成為更多人的共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