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UV駛入紅海:戰火不斷,誰將加冕為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984.html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是當前汽車行業繞不開的最大熱點,戰火不斷升級。

全球第一大SUV品牌Jeep正在華發起猛烈的攻勢,半年多時間里已分別於長沙與廣州兩座工廠各自推出一款SUV車型,如此快的節奏,在跨國品牌中極為罕見。

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廣菲克銷售”)總經理鄭傑,5月28日在SUV全新Jeep自由俠上市發布會上的發言,多少彌漫著彈藥味:“入門級SUV,可以說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個細分市場,看似門檻不高,每一個品牌,似乎都可以輕松地在小型轎車上做一個增高手術,迅速把產品推向市場,入門級SUV在今天的市場,似乎意味著沒有門檻。”

不過,鄭傑強調,一輛專業的入門級SUV,不是“小型轎車+SUV外殼”的單純物理疊加,而應該是融合小型轎車的操控性和專業SUV能力的化學反應。

在某種程度上,Jeep品牌突出其“根正苗紅”,將更具優勢在中國SUV饕餮盛宴上搶食。自由俠是尺寸最小的Jeep車型,Jeep品牌欲借助這款國產SUV,向眾多入門級SUV車企發出“戰書”。

由於種種原因,Jeep品牌在中國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而此前,眾多車企已在SUV領域展開多輪激戰,熟悉中國國情和消費者喜好的自主品牌,趁早在SUV產品上布局,一度在SUV戰役中處於上風,但因為目前合資品牌猛增“彈藥”,頻頻向SUV市場發起進攻,戰局又在開始發生變化。

自主逆襲

SUV持續多年高速增長,今年以來熱度不減,依然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汽車銷量為865萬輛,同比增長6.11%,其中乘用車銷量為744.81萬輛,同比增長6.69%。同期,SUV銷量為257.31萬輛,同比增長46.3%,在乘用車市場中的占比上升至34.55%,而2014年和2015年在乘用車中的占比分別是20.70%和29.42%。

SUV市場異軍突起,讓自主品牌找到救命稻草。曾慘遭“十二連降”的自主品牌,趁著合資品牌還未來得及在中低SUV布局的情況下搶先一步進攻SUV產品,並因此於2014年9月開始成功逆襲,步步為營。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873.76萬輛,同比增長15.2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3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86個百分點。值得註意的是,這一年SUV銷量為622.03萬輛,同比增長52.39%,其中自主品牌SUV以313.3萬輛的銷量占到半壁江山。

“得SUV者得天下”,2015年中國品牌主流車企表現充分驗證了這一點。《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自主品牌去年銷量發現,包括長安、長城、奇瑞、江淮、廣汽傳祺以及北汽等自主品牌的銷量中,SUV都占有絕對的支撐性作用。其中長城的乘用車銷量中有90%是由SUV貢獻,旗下哈弗H6以37.32萬輛年銷量穩坐SUV市場頭把交椅;長安自主乘用車銷量去年銷量突破100萬輛,自主板塊經營首次扭虧為盈,這與長安CS35和CS75兩款SUV的拉升密不可分,這兩款SUV占比超三成;江淮得益於瑞風S3、S2、S5等SUV車型熱銷,以75%的增速成為2015年自主品牌陣營增長最快的車企,其全年35萬輛的銷量,超過七成是由SUV車型貢獻。

嘗到SUV甜頭的自主車企,紛紛加快推出SUV產品。較早嗅到SUV商機的廣汽傳祺,憑借SUV車型GS5的熱銷迅速扭虧為盈,並乘勝追擊於去年推出GS4。2016年4月,上市剛滿周年的GS4躍升SUV銷量榜的第二名。今年1~4月,廣州乘用車銷量為9.95萬輛,同比增長144.92%,其中廣汽傳祺GS4銷量為9.87萬輛,占比超過九成,廣汽投重金打造的GA6等轎車則難以有起色。《第一財經日報》在廣汽乘用車工廠內看到,生產線上基本是清一色的GS4車型。

在SUV火爆的大背景下,自主車企都頻頻推出SUV新車。以北汽紳寶為例,從2015年3月推出首款紳寶SUV車型X65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又推出X25以及X55兩款SUV。據北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峰透露,在2015年至2016年,紳寶品牌主要工作是把SUV布局擴大化,而為了保證SUV車型的供應,北汽已經在調整產能,將銷量較差的車型讓位於銷量較好的車型,搶占市場先機。

吉利也在加快推出SUV。此前,吉利由於車型布局方面存在疏漏,從SUV市場獲利不大,但從今年開始,吉利密集對SUV布局。在博越之後,吉利又推出了帝豪GS。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稱,在這兩款產品之後,吉利今年還將推出兩款SUV產品,包括一款跨界SUV和NL-4。未來吉利SUV要形成A0級、A級、A+級和B級的全系布局。

長安繼CS35和CS75之後,今年4月推出小型SUVCS15,今年內還將推出CS95。而比亞迪也在4月推出全新小型SUV元,與已上市的比亞迪唐和宋一起組成“三叉戟”矩陣,共同征戰中級、緊湊級及中小型SUV市場。“多生孩子好打架”,幾乎所有自主品牌都在打造SUV陣隊。

搜狐汽車的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40款自主SUV車入市,而這些車都集中在小型和緊湊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數據,2013年,自主SUV市場車型僅為60款左右,到2015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10款,而在2016年還將有超過20款全新SUV加入自主SUV陣營。

合資反擊

就在自主品牌在SUV車道上努力奔跑時,形勢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6年1~3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255.33萬輛,同比增長11.1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5.0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77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89.17萬輛,市場占有率為43.38%,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9.17萬輛,環比增長39.37%,同比增長8.5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8%,占有率比上月下降3.10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這是15個月以來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首次同比下跌。到4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74.76萬輛,環比下降16.1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02%,占有率比上月再下降1.35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開始遭遇合資品牌阻擊。經歷戰略及產品調整後,合資品牌正在打響反擊戰。據中汽協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SUV市場銷量前十名的車型依次是哈弗H6、寶駿560、傳祺GS4、長安CS75、瑞風S3、途觀、昂科威、長安CS35、瑞虎以及中華V3,自主品牌占八個席位,且包攬了前五,並將去年排名第二的大眾途觀擠至第六名。

然而,到了4月份,局面卻迅速被反轉。SUV市場銷量前十名的車型依次是哈弗H6、傳祺GS4、寶駿560、昂科威、途觀、XR-V、本田CR-V、繽智、CS35和奇駿,在長安CS75、瑞風S3、瑞虎以及中華V3被擠出前十之後,自主品牌車型僅剩四個席位。4月,上汽通用昂科威同比大增68.3%超越途觀,而日系車型XR-V、CR-V、繽智、奇駿等四款車型也快速躋身前十榜單,其中XR-V、CR-V的增幅都超過50%。排名的更叠,被業內解讀為開始出現不利於自主品牌的苗頭。

緊湊型SUV是國內SUV主流的細分市場,起初由本田CR-V、大眾途觀、豐田RAV4、日產奇駿等合資車型占據。但隨著自主品牌依托高性價比以及更懂得國內消費者需求的優勢,迅速從合資品牌口中奪食,向合資品牌發起一場防不勝防的SUV襲擊戰。長城哈弗H6、長安CS75、傳祺GS4等車型快速蠶食緊湊型SUV市場。

但是,合資品牌也並非省油的燈,也在快速加緊布局緊湊型及小型SUV。其中,本田2014年底在華一下推出繽智和XR-V兩款小型SUV,經過一段時間市場孕育後,正快速蠶食年輕消費者市場。韓系現代起亞也在不斷加大在華SUV產品在總銷量中的比重。今年1~4月,現代起亞在中國市場SUV銷量約為18.74萬輛,占同期現代起亞在華銷量的36.3%,創歷史最高,而2005年這一比重僅為2.6%。

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皆在推出SUV新車型上火拼。繼今年4月多款SUV密集上市之後,5月依然勢頭不減,粗略估計大約平均3天多就有一款全新或改款SUV車型上市,這其中不乏之前被市場普遍看好的華晨寶馬X1和Jeep自由俠。

此前,廣汽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雙方在Jeep品牌國產問題上曾存在一些分歧,但為了趕上SUV熱潮最終相互讓步,使Jeep品牌國產化落地。Jeep品牌自去年11月首款SUV車型自由光國產以來,迅速拉動合資公司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銷量激增。今年1~4月,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以高達211%的增幅成為廣汽集團旗下增速最快的子公司。Jeep品牌於5月推出第二款國產SUV自由俠,14萬元的起步價,相比起步價20萬元的自由光在沖刺銷量上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自主品牌之所以在SUV市場上快速成長起來,與抓住合資企業在10萬元左右SUV這個區間存在產品空檔有一定關系,使得部分原本打算購買合資企業A級轎車的消費者,轉而購買自主品牌SUV。其中,品牌較弱的韓系品牌就被自主品牌分流走一些客戶。

不過,合資品牌也已逐漸意識到價格問題並放下身段。從去年開始,韓系SUV開始利用低價的手段,向自主領地碾壓。早在2015年7月,現代就將旗下的聖達和途勝的價格調低了10%左右,緊接著在8月,起亞又將智跑和獅跑的價格分別下調了2萬和5萬元,由此使得獅跑的價格逼近自主品牌10萬~15萬元的領地。今年4月中,廣汽三菱SUV車型新勁炫ASX全系調整售價為10.98萬~17.98萬元,相當於在市場指導價下調了1.5萬~3.9萬元不等。這被視為今年合資品牌向自主SUV反擊的信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多款合資SUV都紛紛加入降價潮,北京店繽智裸車近日全系降價3.5萬元,北京本田CR-V最新優惠5萬元,而福特翼搏、東風標致2008等車型在上海促銷力度達到15%甚至更高。

與自主品牌相比,合資品牌具有更強的品牌力優勢,而一旦後者在價格上變得更“親民”,必然會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如此,多家合資品牌都計劃將在中國推出低價SUV進一步擴大地盤。韓國現代起亞日前宣布,未來兩年內,將在中國市場推出三款廉價SUV車型,售價將在10萬元以內。大眾和通用也公布推出廉價SUV的規劃。

鹿死誰手?

隨著自主車企和合資車企蜂擁推出SUV新品,這一細分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最早飽和的緊湊型SUV市場價格戰越演越烈,而原本還是小藍海的小型SUV市場,現在促銷力度也不小。

面對合資品牌步步緊逼,以及自主品牌陣營內部競爭加劇,2016款哈弗H6、2016款長安CS75等熱門SUV車型在價格上也難以扛住,在今年3月剛上市時就罕見地采取官降的方式,直接參與削價競爭。因為競爭加劇,長安CS75今年4月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719輛,同比下滑25.86%。鑒於銷量承壓,一些長安4S店近日甚至推出CS75降價4萬送大禮包的促銷活動。

目前,SUV在乘用車市場占比已達到1/3,在整體車市中占比也已逼近30%,而SUV市場占比最高的美國市場不過是30%~35%。國內的SUV市場熱潮還能持續多久備受關註。

“SUV市場雖然還會增長,但增速已放緩,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SUV市場已經是紅海一片。”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如是說。

泰博英思汽車行業總監孫木子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目前SUV車型持續升溫的情況看,不久的將來,SUV在中國乘用車中所占份額將沖破40%,很快與轎車平分秋色。不過,孫木子也指出,未來SUV將出現分化,並非像這幾年一樣普漲。面對年輕消費者的小型SUV尚有一定空間,加上油耗政策日益嚴格,連奧迪、寶馬、奔馳等豪華車都紛紛加速推出A0級小型SUV。已全面放開的二孩政策,也將給7座中大型SUV帶來不少商機。此外,限購城市越來越多,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往往力爭以一輛車來滿足更多的需求,對多功能車型的SUV需求也更旺盛。

汽車分析專家張誌勇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也談到,SUV市場未來還將保持一定增長,但隨著眾多車企密集投放SUV,這一細分市場未來將會像當下轎車市場一樣競爭格外激烈,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全線交鋒不可避免。

此前,合資品牌主要集中在15萬元以上的中高SUV市場,而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15萬元以下的中低端SUV市場。不過,隨著市場逐漸趨向飽和,原先無形的“三八”線將會被打破,合資品牌已開始圍剿自主品牌的中低端SUV陣地,而長安、廣汽也將分別推出CS95和GS8等中高端SUV產品來力求品牌向上。對於兩大陣營將再次全線短兵相接,一些業內人士擔憂自主品牌是否會在SUV領域遭遇類似在轎車領域的悲慘命運。

起初,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轎車細分市場也是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但之後合資逐漸采取產品價格下探和渠道下沈等戰術,逼得自主品牌節節敗退。2010年,中國市場上自主品牌汽車的占有率最高峰時曾經達到45%,但隨後一路下滑,A級轎車市場被合資品牌快速蠶食,直至2014年底憑借SUV產品才開始扭轉占有率跌跌不休的窘境,但至今在轎車市場依然未收複失地。今年1~4月,轎車銷量排名前十基本被合資品牌車型包攬,除了吉利帝豪排第九名。經過多年精心布局,合資品牌在轎車市場已經形成家族式矩陣,部分車型價格由此前10萬元左右進一步下探至6萬元左右,產品線基本上是全價格區間覆蓋。

至於這一幕是否會在SUV細分市場上演,張誌勇分析認為,最近幾年日系車通過加快對小型車和SUV產品布局,成為當下車市發展勢頭最強勁的陣營之一,合資品牌的品牌力和技術不容小覷,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品牌力上還是相對吃虧。不過,整體而言,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SUV產品上還是有所區別,自主品牌優勢在於將轎車SUV化,合資自主強項則在於專業性SUV,在越野運動性能等方面占據優勢,從目前情況看,城市家用SUV市場空間更大些,而且隨著新能源技術不斷發展,未來新能源SUV數量將會猛增,自主品牌在國內新能源車市上也已比合資品牌搶先一步布局。因此,SUV市場未來鹿死誰手不好判斷,但可以預見的是,向下容易向上難,自主品牌在SUV領域上攻難度非常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32

“戰火中的女孩”圖片在臉書上恢複使用 曾因裸露被刪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道,Facebook將允許那張越南戰爭期間標誌性照片——“戰火中的女孩”在其平臺上使用。

據悉,這張照片攝於1972年越南戰爭期間,內容為一個小女孩在躲避汽油炸彈的襲擊,為越戰標誌性照片。此前,這張照片因一挪威作家發布在Facebook平臺上而被禁用,原因是照片涉裸露。此舉引發了較大爭議。

1972年6月8日,黃功吾(美聯社戰地記者、越南人)抓拍到這個慘無人道的瞬間。這張照片榮獲1973年美國“普利策獎”。

挪威最大報紙Aftenposten的編輯Espen Egil Hansen曾給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寫過一封公開信,稱這項禁令是“濫用職權”。

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張照片作為一個標誌性的形象,在歷史上有很重要的意義,相比於通過移除它來保護Facebook,它的共享價值更大,因此我們決定恢複這張照片。”

聲明中還表示,這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系統,但在未來幾天這張照片可以被分享。“我們總是希望改善我們的政策,以確保它們能夠促進言論自由,同時保持Facebook社區的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11

B2B戰火激烈,紛享銷客在資本寒冬中轉身:E+輪後尋回商業本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8/159273.shtml

B2B戰火激烈,紛享銷客在資本寒冬中轉身:E+輪後尋回商業本質
袁琳 袁琳

B2B戰火激烈,紛享銷客在資本寒冬中轉身:E+輪後尋回商業本質

一家以戰略打法“快速響應”而聞名的公司,一年之內進行了他的第三次戰略調整,並迎來了創業以來的第六輪融資。

阿里巴巴前CEO衛哲說:“B2B的春天來了,且快進入夏天,但這不是好事情。行業變熱,意味著會有更多人和錢進入。大家如果有先發優勢,要快點把壁壘建構起來。”

在業界人士眼里,紛享銷客是一家業務爆發力巨大,融資能力極強的B2B公司。2016年7月20日,繼四個月前完成E輪融資後,紛享銷客又宣布完成E+輪融資,兩輪融資總額高達7000萬美元,再次刷新國內企業級市場融資紀錄——至此,紛享銷客共計完成了六輪。

對於被資本寒冬陰霾籠罩的互聯網創業領域,紛享銷客無疑是讓人艷羨的。但聚集著“創業老炮”的紛享銷客創始團隊,已經敏銳的察覺,危機隨時可能迫近。與之前E輪融資時聲勢浩大的發布會不同,E+的融資發布紛享選擇做一場小型的媒體溝通會。這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的羅旭仍然樂觀且富有激情,不過在某些時刻他看起來也頗為嚴肅憂心忡忡。

在寒冬之中備足糧草彈藥之後紛享再次宣布進行戰略調整。

變化中尋求爆發

成立五年,紛享銷客平均每半年就會進行一次業務架構的調整,被看做是迅速適應市場叠代的典型創業公司。

2016年3月紛享拿到E輪融資,就曾宣布對外戰略轉型,從“移動銷售管理專家”紛享銷客,轉到“移動辦公平臺”紛享逍客。幾個月後,“紛享銷客”將這個名字重新啟用,將專註銷售領域,以產品為原點,以用戶為中心,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並進行了企業組織架構的變動,以適應產品和客戶服務的回歸。

選擇了主動的“壯士斷腕”,與對手一起在免費的基礎上拼產品服務,擺在紛享面前的路,其實也異常清晰——舍棄收入,就是為了要堅定不移地做大用戶規模。這一決定看似決絕果斷,可這背後也有暗藏著無奈。

過去一年企業級市場的競爭態勢和用戶心態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資本的大量湧入,企業級市場正被快速催熟,要求創業公司不得不開始往縱深層面去發展;對於客戶而言,他們對市場的理解程度也今非昔比。他們更希望去挑選能夠解決自己實際業務中關鍵問題的產品,重心在基礎通訊層面的功能型產品已經不是企業里面最關心的業務上痛點。

所以,與其說紛享轉型聚焦做產品,不如說是用戶更看重這一層面的提升。依賴過去幾年的積累,紛享團隊已經有了對用戶有著很好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基於這些,接下來紛享內部也會對產品重點做一些邊界上的定義和調整,相對應的,比較多的資源會聚焦在和銷售過程管理以及客戶管理相關的產品設計和研發上面,對非剛需和痛點的半辦公通訊業務投入不會再擴大。

羅旭對外表示,公司戰略將重新聚焦銷售管理,這是全員在否定之否定後的肯定。年初,公司將戰略定位於移動辦公平臺,走入口+平臺+生態的戰略,結果證明,這個策略造成了紛享定位模糊,資源不聚焦。事實上,銷售管理才是中國企業最核心的剛需,工具+平臺+生態,這才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SaaS平臺之路,

因此在工具層面,紛享選擇回歸銷售管理,是中國企業的剛需,也是紛享團隊之所長。聚焦銷售後,紛享將持續不斷的集中優勢資源深化CRM的不斷改進,建立團隊開始客服系統開發,同時布局企業間的互聯互通與PAAS平臺的構建。

戰略調整後的提升核心概括起來主要在兩大方面,其一個是在基礎協同辦公能力上面的提升,其二是再度聚焦銷售管理領域。

而這種種變化背後的另外一層大的隱憂其實是羅旭沒有對外界提及的。

企業級服務市場的戰火荼蘼

整個2016年,企業級市場硝煙彌漫。阿里釘釘的免費策略,在移動端企業通信、企業協同領域,快速收割著中小企業用戶。

紛享也推出辦公版免費,由移動銷售管理工具升級為一站式移動辦公平臺,此舉不能說完全是因為阿里釘釘、微信企業號的夾擊,不過羅旭也直言不諱,是外部大環境讓紛享的免費策略提前了。

戰略聚焦後的紛享,已經在做兩個調整:第一,逐漸地從“移動辦公”轉回“移動銷售管理專家”這個定位;第二,逐漸地從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客戶為主,擴寬到中大企業市場。

而幾乎與紛享宣布E+輪融資的同時期,釘釘也發布了3.0版本,企業級市場的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釘釘3.0版本被看做是其團隊歷時16個月嘔心瀝血的成果。早在今年的春季戰略發布會上,釘釘就推出了覆蓋多人視頻、智能考勤等多個功能的2.9版本,不過負責人陳航坦言:“這只是在企業內部協作的功能延伸,還沒達到我心中的3.0”。

實際上,從釘釘2.0到3.0,釘釘采用逐步開放的策略,先打造企業生態服務開放平臺,再通過版本升級、獨立應用突破企業內部壁壘,從“釘釘+協同”“釘釘+CRM”到如今的“釘釘+移動訂貨”,釘釘在打造企業服務生態圈上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路。

毫無疑問,釘釘3.0的發力和紛享的回歸都印證了整個企業服務級市場的趨勢。第一,廠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商業模式,不能左右搖擺,只有專註才能既利於企業成長,也利於行業發展。做平臺和做應用,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做應用意味著專註深耕,做平臺意味著鏈接和服務,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但卻指向殊途同歸。第二,對於應用廠商來說,輕量級產品的生存空間面臨挑戰,產品一定務必要做精做專做深。

一個信號是近期紅圈營銷也發布了一個公告,擬收購金科信息不超過40%的股權,共同開拓“SaaS+金融”業務領域,這種與軟件項目型公司的合作,能夠快速獲得細分行業的經驗和客戶資源。通過與金科信息合作,紅圈營銷得以進入門檻較高的金融服務行業,這將是國內首家基於SaaS模式切入金融信息化業務的公司,

輕量級應用的技術門檻低,很容易被模仿,也容易被平臺型產品整合,而且隨著企業互聯網進程的逐步完成和企業內部管理能力的日漸提升,企業也需要專業化的應用工具,因此應用廠商一定要在專業性上下功夫,未來專業性強的垂直應用會有很大發展空間。

這也是紛享選擇戰略縱深的本質原因。事實上,往業務縱深去,往行業縱深去,這並非紛享今天才有的思考。早在2014年底,羅旭就曾對外公開表示,以前的企業軟件跑的是信息流,未來不僅跑信息流,還要跑交易生意。次年1月份,一個名叫“紛享百川”的項目在紛享和它的經銷商體系里啟用。羅旭當時形象地描述:我在這里(紛享百川)喊一嗓子,我的經銷商就可以收到。

今天,以產品為中心,以用戶為中心,又成為了下一階段紛享組織架構,管理模式與內部價值體系調整的重心,產品市場部,用研團隊,用戶社區,基於產品與用戶使用狀況的數字化分析體系,這些工作已經被羅旭排到了重中之重。

有一段時間,紛享在銷售管理領域的行業地位似乎受到挑戰和威脅,而銷售管理是紛享的核心業務,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在掙錢的業務上,城池不容有失。

不過平臺戰略不是喊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再大的一個平臺,也需要一個切入點獲取用戶,因此工具-平臺-生態的路徑是羅旭今天摸索出的最適合紛享的路徑。

不同於BAT這種量級的超級平臺,他們的產品對用戶並無直接影響,無論好壞都不會對市場推廣產生太大影響,但對於紛享這種創業公司而言,任何的落腳點,產品定位一旦出現問題,都會遠離用戶心智。

跑得太快,需要調整:從細分殺入平臺

羅旭對此一直頗有警覺。此前曾在內部郵件中羅旭就曾提及:“我們跑得太快了,甚至有些時候,我們把魂跑丟在了身後。市場的機遇,競爭的格局,自我的驅動等等,我們太急了,我們玩命跑到了行業第一,但用戶是否一直在我們心中呢?我們在產品與價值上究竟有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在產品能力與體驗上,在用戶感知與口碑上,在品質營銷與客戶服務上,有沒有成為一家受用戶欲罷不能的優秀公司?我們欣喜於月月增長的營銷數據,有沒有忘記價值創造的初心?這些,需要我們永遠拷問自己。”

不久前,“資本女王”今日資本合夥人徐新曾就資本寒冬進行過一次演講,她在演講中提及,2016年就快接近尾聲,她最大的感受是這一年什麽都成長乏力,很多東西都是在下跌。做了21年投資的她,今年上半年第一次感受到這個冬天很寒冷。生意越來越難做,線上的企業沒有流量要到線下去找,線下的企業沒有人要到線上去撈,冬天來的時候,活下來就是好樣的。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如果能夠占領消費者的心智,做到30%市場,比第二名大兩倍,才安全,在這之前都是不安全的,因為存量比增量大,隨便殺出一個程咬金就把你給幹掉了。抓一個細分市場做到30%的市場占有率,這是線下,如果是線上至少要做到百分之七八十才會安全。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抓住品類機會:聚焦一個特別細分的市場,占領用戶的品類心智。

成為平臺肯定意味著公司估值會更高,CEO個人成就更大,做垂直領域的深耕細作,雖然公司的估值會低,但深耕本身就能帶來價值。紛享從細分領域轉型平臺,再從平臺收縮回細分領域的決定,是這一輪創業領域中頗具典型意義的嘗試。看上去,這一次羅旭和團隊在創業第五年的寒冬之中又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

紛享銷客 羅旭 資本寒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317

近10億代償引燃戰火 中科雲網兩大金主背後角力

 

一方出資近10億元代償債務,卻始終未露真容,一方拿出超過5億元救命錢,卻明確謀求控制權。昔時夥伴的決裂,正在將中科雲網(002306.SZ)引向不同金主的角力。

中科雲網的亂局,是一場奇怪的爭鬥。2017年1月中旬開始,中科雲網實際控制人孟凱,向其曾經的生意夥伴王禹皓步步緊逼。追溯中科雲網的紛爭,交鋒的孟凱、王禹皓,似乎更多只是臺前的配角,真正的決鬥者,是其背後各自不同的利益方,這可能正是中科雲網今日亂局的根由。

追溯中科雲網的現狀,根由似乎早在2015年底就已埋下。由股東權利委托人倒戈相向的王禹皓,2015年進入中科雲網後,引入資金方陸鎮林,為孟凱中科雲網償還近10億元債務,並參與該公司重組,但不巧的是,中科雲網重組失敗。一個多月後,新的“金主”陳繼進入,意欲取得中科雲網控制權。然而,對於陸鎮林代償的巨額債務的後續處理,卻至今未有詳細說明。

沈默的前金主

孟凱、王禹皓、陳繼之間的糾葛和纏鬥春節後進一步升級,2月8日晚間,深交所連夜下發關註函,八問中科雲網。截至2月13日,由於各方意見不同,中科雲網未能在規定期間完成回複,僅就新一屆董事、監事提名,克州湘鄂情債權轉讓進行了回複。

對於陳繼參與重組、股東權利委托等問題,孟凱未做出回複。孟凱與中科雲網現任董事長王禹皓交惡,並引發公司“內亂”,至今仍然雲遮霧罩。2015年7月,為了解決自身十余億元債務,孟凱引入王禹皓為中科雲網董事長。當年11月初,孟凱以王禹皓授權代表, 引入陸鎮林控制的嶽陽中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湘實業”)作為金主,為中科雲網、孟凱共計代償約9.33億元債務,不過中科雲網、孟凱均未披露陸鎮林代償債務的前提、交換條件。

2015年12月5日,中科雲網以5.3億元的價格,剝離團膳以外的餐飲業務。經過重組之後,中科雲網成為一個“凈殼”。根據2016年4月29日披露的重組預案,中科雲網以18億元收購四川鼎成100%股權,並向長城國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國融”)、長城(德陽)長信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長信投資”)、陸鎮林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13.39億元配套資金。

但奇怪的是,陸鎮林只認購了募集配套資金的1000萬股,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例僅為0.71%。而長城國融、長信投資則分別認購1.3億股、1.2億股,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7.74%。交易完成後,孟凱還將股權委托給長城國融,長城國融可控制股份超過30%,成為控股股東,陸鎮林在重組中卻幾乎退居一旁。

近期接受采訪時,孟凱曾表示,陸鎮林是王禹皓介紹而來,而長城國融等則是陸鎮林找來的。那麽,陸鎮林身為中科雲網、孟凱的“金主”,為何卻在重組中只扮演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股東?與此同時,孟凱又為何要將自身股東權利讓渡給並無關系的長城國融?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國融、長信投資均為股權投資機構。其中,長城國融由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長信投資則由北京金盤龍投資中心(下稱“金盤龍”)出資84.79%,剩余部分由長城國融、成都海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海石”)分別出資12.38%、0.13%,長城國融、金盤龍為有限合夥人,成都海石為普通合夥人執行事務合夥人。

陸鎮林、中湘實業與長城國融、長信投資及其股東是否存在關聯?根據披露,長信投資的金盤龍、成都海石等兩家股東均由兩名自然人構成,其中金盤龍股東由王萬龍出資99%,王誌雄出資1%;成都海石股東由向飛出資60%,劉子瑜出資40%。而中湘實業的股東,除了陸鎮林外,還有李修傑、陸武惠、陳奇生三名自然人。這意味著,在股東、人員層面,陸鎮林、中湘實業與上述各方均無關聯。

長城國融、長信投資的業務,均包含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資產重組及並購等,均具有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性質,長信投資股東金盤龍、成都海石也以股權投資為經營範圍。其中,金盤龍也是一家有限合夥企業,經營範圍包括項目投資、組織文化藝術交流、影視策劃等。

工商資料顯示,以有限合夥人身份出現的北京金盤龍,實際上是長信投資的主要出資方。2016年4月25日,長信投資進行工商登記變更,將註冊資本由2億元增加至8億元,金盤龍一家出資額就達到7億元,占比87.5%。但在工商登記、中科雲網披露信息中,均未披露其資金來源。而在重組預案中,中科雲網亦未說明陸鎮林與長信投資,以及金盤龍、成都海石是否存在關聯。

按照孟凱此前的說法,表明陸鎮林和長城國融方面存在一定關系。那麽,陸鎮林是否充當了重組方的角色?2月14日,中科雲網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稱,對公司過往的情況,目前沒有更多信息披露。孟凱則稱“對深交所八問不便多說,但對涉及問題肯定會做出回複”。

金主的角力?

迫於各方壓力,中科雲網於2016年8月宣布終止重組。隨後,孟凱找來陳繼。兩個月後,陳繼進入中科雲網董事會。

孟凱此前對第一財經稱,之所以引入陳繼,是因為到了2015年12月31日,王禹皓只解決了中科雲網4.3億元公司債務,公司成功保殼,但其個人背負的10億元左右的債務卻沒有按約解決。在此情況下,孟凱找來陳繼,出資5.05億元接過其債務。

根據中科雲網此前公告,作為金主,陸鎮林的中湘實業、北京盈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計為中科雲網、孟凱代償了9.33億元的債務,其中中科雲網方面包括3.09億元ST湘鄂債、1.19億元的北京信托借款,合計解禁4.3億元。孟凱個人債務方面,則代償了向中信證券質押1.81億股的5.05億元債務。

由此可見,孟凱所稱王禹皓只為其解決了4.3億元的公司債務問題,與上市公司披露的9.33億元存在出入。然而,中科雲網在1月16日的公告,也對孟凱將股東權利轉移給陳繼提出異議,提及王禹皓的委托期限為孟凱的個人債務全部清償完畢為止。換言之,王禹皓方面也承認,其並未全部解決孟凱的個人債務。

此外,吉艾科技2016年12月底也曾公告,其子公司以1500萬元服務費的代價,出資4億元,為上海高湘提供流動性,獲得以陳繼的關聯方上海高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委托人、中信證券為管理人的定向資管計劃所持有的金融類債權本金4.79億元、利息325萬元的受益權。

那麽,中湘實業為孟凱向中信證券代償的5.05億元債務,是否真的得到解決?資金又流向何處?如今成為一大謎團。對此問題,孟凱始終避而不談,在兩次采訪中均未予以解釋說明。2月14日,中科雲網工作人員稱,對於公司過往事項、協議,目前沒有信息披露。

“如果我和王禹皓站在一條戰線上,面臨的結局是和陳繼鬧翻。”孟凱此前對第一財經稱,“如此一來,陳繼會指控其與王禹皓詐騙,做出的行動就是拍賣孟凱中科雲網股票,其將再次遇到危機。迫於壓力,只能與陳繼談和,商量以法律的手段把王禹皓趕出去。此後的行動,就是配合陳繼的要求,包括取消委托授權、召開股東大會等等,都是陳繼所教。”

如此一來,局面已演變成“金主”之間的對抗,孟凱、王禹皓不過代表不同雙方利益。中科雲網公告顯示,2015年11月、12月,中湘實業為孟凱、中科雲網代償債務時,並未說明陸鎮林方面做出這一決定的前提、交換條件,陸鎮林亦未能與中科雲網發生股權上的聯系。隨著後續重組的失敗,事件關鍵人物對這幾筆代償的後續處理至今未有詳細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86

酒類電商再燃戰火 上演開店競賽

新零售概念的興起,讓國內多家酒類O2O項目加快開店進度跑馬圈地。

酒直達董事長翟山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根據地在東北的酒直達將入關加入華北地區的爭奪,計劃在東北、京津冀地區新開500家O2O線下店,而這也將和目前酒類O2O項目龍頭企業1919和酒便利狹路相逢;1919也計劃今年在全國新開1000家門店,酒類電商還未從模式之爭中走出來,又要面臨新一輪的競爭。

跑馬圈地

“今年酒直達要新開500家門店。”在第十五屆酒業論壇社群峰會上,華龍酒業董事長翟山宣布旗下的O2O酒類電商項目酒直達將快速擴容。

華龍酒業公司始於1989年,屬於連鎖酒行企業,擁有門店300多家,其主要業務在東北地區,2015年,華龍酒業發力O2O項目,並在黑龍江全省推出29分鐘送達業務。雖然此前酒直達也嘗試在三亞和青島市開設新店,但一直固守東北沒有大面積擴張。

翟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傳統連鎖酒行轉向O2O,此前酒直達也做了很多嘗試,成立之後一直進行模式升級,做樣本市場,現有的30家樣板門店很好地解決了單店盈利的問題,樣板店毛利率普遍超過30%。他認為,目前擴張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進行標準化複制了。

記者了解到,酒直達此輪擴張動作超乎往常,這500家門店將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同時將對原有的300家傳統門店進行互聯網改造,缺少改造條件的將轉型B端。雖然翟山表示店鋪分布將以東三省為基礎,但難掩對京津冀魯市場的渴望,按照計劃河北省的開店家數就將達到150家。

根據公布的計劃,酒直達的門店商業模式與現有大部分O2O項目的模式接近,一方面O2O的線上線下模式,3公里內提供29分鐘的送達服務;同時利用圍繞門店進行生態圈建設,開展團購和分銷業務。在合作形式上,翟山透露80%的門店都將采取直管形式,由酒直達委派店長和管理人員負責管理。

事實上幾家酒類O2O企業都在加大門店的擴張速度。記者從酒類O2O企業1919獲悉,2016年1919門店數量已超過900家;而聯想控股投資的酒便利也在2016年宣布將門店數字從170多家提升到300家。

1919開店在加速,2016年1919改變了原有的直營店+直管店模式,以解決直營店資金占用過大的問題,轉而發展直管店。包括引入上海繽玖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下稱“繽玖基金”),首家募集基金用於1919的門店擴張,其中1個億用來購買1919的四川以外的80家直營店股權。

1919品牌總監杜曉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2015年1919門店只有400多家,2016年的數字年報還未公布,但肯定超過900家;而今年計劃再增加1000家門店。與此同時,今年將以基金直管店為主,合作店也將同步進行,但合作條件上會有所變化。

黑格咨詢董事長徐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雙方的競爭還是集中在希望用開店支撐規模,從而在資本和傳統落地市場獲得品牌效應。1919和酒直達都屬於傳統連鎖酒商出身,懂傳統行業,同時解決了互聯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問題,落地和成功的幾率很高。

新一輪門店競爭

從雙十一的名酒價格大戰、到此後的B2B、B2C和O2O的模式之爭,酒類電商行業從來不缺少火藥味。酒直達瞄準的區域,1919和酒便利也同樣在加大布局力度,華北地區將率先迎來新一輪門店競爭。

記者了解到,酒便利主要布局於河南和北京,雖然酒便利方面以年報為由婉拒了記者的詢問,但根據2016年9月1日酒便利董事長王雪公布的數字,酒便利在北京地區共有92家門店,預計截至目前還會有所增長。

而華北地區也是1919重點發展的區域。根據2016年半年報顯示,華北地區的銷售總額占1919總銷售額的6%,較上年同期增長4個百分點。

對於酒直達進入帶來的挑戰,杜曉穎回應表示,開店是一項複雜工程,並非數字概念,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以及門店經驗相匹配,此外合適的鋪面也並不好找,1919的門店擴張也是在不斷變化和調整中進行。

翟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500家只是一個初步數字,比較理想的是一線城市間隔兩公里一家店,而二、三、四線城市則3公里一家店。而對於競爭對手,翟山表示,開店過程中並不在乎附近是不是有1919或者酒便利的門店,布局則按照實際需求來決定。而這一表態也或許意味著雙方門店或面臨面對面競爭的局面。

雙方從業務模式而言,兩者都重視即飲,都側重門店生態,出身也都相似,競爭上也各有優勢。

1919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體系,根據1919之前提供的數據,1919經營滿1年的店255家,店均銷售額為368.24萬元,店均毛利額為42.65萬元;滿2年和3年的門店銷售額和毛利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38家經營滿3年的門店平均毛利為140萬元。盈利模式上,店鋪合作者獲取門店凈利潤作為收益,1919賺取管理費和服務費。

酒直達模式更激進。據招商人員介紹,店鋪由酒直達負責統管,分成模式則學習名創優品,短賬期的方式以銷售收入為基數,向合作者按比例返還,對合作方較為有利。

在產品上,雙方都是全品類,1919白酒產品優勢較為明顯,進口葡萄酒業務目前交給此前收購的逸香國際推進;而酒直達的優勢則是在進口葡萄酒領域。

值得註意的是,新一輪的門店競爭中,傳統的酒類經銷商和門店或最受傷。

翟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往在門店競爭的過程中,最先倒下的是附近的煙酒店和中小型經銷商。大型連鎖門店有規模、價格、直采優勢,傳統終端拿到的很多是經過3-4層環節之後的價格,缺少競爭力。而在品類上,大型連鎖門店也擁有絕對優勢。

徐偉表示,如果1919和酒直達未來對掐,進行低價競爭,門店區域內的煙酒店一定會受傷。未來酒類電商的核心優勢是品牌,包括品質和安全的背書,但同樣也存在成本高、定價死板等問題。而傳統門店優勢是靈活,因此短期內不會給整體業態帶來太大的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04

【專題籽】華人建築先鋒 戰火裏起高樓

1 : GS(14)@2016-01-19 23:08:01

陸承澤是第一代華人建築師陸謙受的次子,他很佩服父親的毅力,即使在動盪之年,仍努力建屋。



【專題籽:一樓一故】中國古代的建築由土木工匠建成,並沒有建築師這個專業。香港開埠初期,西式建築均由外籍建築師設計,直至一九二○年代,華人建築師開始出現。陸謙受是第一代香港華人建築師,一九三○年畢業於倫敦建築學院,三、四十年代走遍中國各地興建銀行大樓,中銀香港舊總行及上海外灘總行是其代表作,二戰時更參與建造重慶紅岩新村。一九四九年回流香港,至六十年代末退休。雖然他參與過多項建築,但他在香港任建築師不足廿年,又多為小型私人發展商興建,留下的作品數量不多,名字並不廣為人知。


廿多年前,陸謙受因病離世,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櫃中收藏了一大堆負責項目的圖紙。陸謙受育有三子,現居於香港的次子陸承澤說:「哥哥與弟弟娶外國人為妻,我的太太是香港人,所以我一九九○年回港照顧有病的父母。」可惜半年後,患有柏金遜症的陸謙受離世。陸謙受孻仔承繼父業,但陸承澤是醫生,對圖紙完全陌生,收藏了十多年後,把其中九百五十張捐給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收藏,給香港建築史留為紀錄。在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閱讀室,放了十張出自陸謙受手筆的蘇屋邨圖紙,現已八十一歲、滿頭白髮的陸承澤邊看圖紙邊說:「他一生只得個『忙』字。由事業發展得很好的上海,走難去重慶,又走來香港,一九六七年香港暴動後走去美國。」陸承澤的祖父陸灼文,二十世紀初在港辦報,是慈善家及教育家,父親陸謙受生於一九○四年,住在灣仔厚豐里一座中式大宅。陸謙受生於大富之家,幼年由翰林學士教導詩書,一九二二年畢業於聖若瑟書院,其後在英資建築事務所受訓,一九二七年結婚後到英國修讀建築,一九三○年到上海任中國銀行總建築師,一帆風順



走難仍建屋 大宅被燒住診所

三十歲之後,陸謙受的事業生涯並不容易,一九三四年在上海出生的陸承澤見證着這一切,「很多人叫我『走難仔』,出世不久就開始走來走去。」陸承澤約兩歲時,發生盧溝橋事變,父親決定跟隨國民黨撤退到重慶,家人則安排回香港厚豐里大宅生活,兩年後又接他們經越南回重慶重聚,「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爸爸又回到上海工作,我們半年後才搬回上海,住兩年又回香港。」陸謙受在中國打混十九年,為中銀建造上海總行,廈門、汕頭、青島、南京及重慶等地分行,還有為國民政府建造重慶紅岩新村等。縱然陸謙受一九四九年回港後,參與香港中銀總行建築,但沒有香港發展商認識他。由於陸謙受父母早於二戰發生前已去世,加上陸家厚豐里大宅於香港淪陷時被日軍完全破壞,陸謙受只有投靠四家姐,一家五口在姐夫於彌敦道的診所居住。這段日子對於當年十五歲的陸承澤記憶深刻,「爸爸媽媽住在姑丈診所內一間房仔,我們三兄弟睡在診所候診區,每天將床鋪晚行朝拆。從上海回流香港,沒有人認識他,這種生活過了兩年。」



第一代華人建築師陸謙受,曾參與設計中銀香港舊總行、蘇屋邨等大樓。

一九三○年七月十一日,陸謙受取得倫敦建築學院文憑。



學習德國人細心 圖則包傢俬設計

一九五二年,陸謙受在東亞銀行大廈開設建築事務所,他租用三樓,認識在四樓開診所的趙不波醫生,其家族在南區擁有很多土地,聘請陸為趙家設計獨立屋及大廈,自始事業發展順利。因為他設計非常認真,連室內傢俬也一併設計,得到不少富豪青睞,為他們設計獨立屋。陸承澤認為父親仔細的生活態度是從德國學習,「他曾經跟我說很欣賞德國人,例如設計的東西應有多少顆螺絲,德國人會一顆一顆地畫出。」面前那叠蘇屋邨圖紙就仔細地用鉛筆或墨水筆,繪出每座各有多少層數,每層又有多少個單位,陸承澤自言沒有父親的能耐,還透露父親連每天各項使費也仔細記錄下來。多年來經歷不少戰爭與動亂,六七暴動又觸動陸謙受神經,「他很害怕,翌年我們移居北美,我到多倫多大學考醫生高級試,完成後在那裏教書。」當年已是六十四歲的陸謙受轉到紐約,繼續成為建築師,可是人生路不熟,加上他在英國讀書,於香港工作,美國人不會重用他,做了兩年就退休,一九七四年回港。事業遇上各種阻滯,陸謙受仍不屈不撓從頭做起,作為兒子的陸承澤感嘆道:「我很佩服他的毅力,如果再給他十年,即文革遲十年才發生,他應該會在香港建很多屋。」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三日,陸謙受在聖德肋撒醫院撒手人寰,享年八十六歲,留下的是一幢又一幢的建築物。



一九三五年,半歲的陸承澤開始入住這幢由父親設計的上海大宅。盧溝橋事變後,陸謙受跟隨國民政府撤退重慶,大宅被人燒毀。

五十年代,陸謙受經常與家人駕車到屯門青山公路19咪半郊遊。



陸謙受本地作品

一九二九年,時任中國銀行副總經理張嘉璈到英國揀蟀,聘請仍在英國讀書的陸謙受為中銀總建築師,負責設計中銀各地的分行、辦公室、宿舍等,首個項目為中銀廈門分行。一九三四年,中銀開始建造上海外灘總行,由陸謙受與上海巴馬丹拿建築事務所共同合作設計。中銀上海總行至今仍屹立外灘,是外灘舊建築群中,唯一一幢有中國建築師參與的作品。至一九四七年離職,陸謙受共設計約三十幢中銀在中國各地的分行大廈及員工宿舍。陸謙受回流香港時已非中銀員工,但一九五○年興建香港中銀總行,他再次受聘與巴馬丹拿建築事務所共同設計大樓。



香港中國銀行總行開始施工日期:1950年地址:中環德輔道中2A

陸謙受親自繪畫的中銀上海總行最終外觀。



五十年代初,政府開始興建廉租屋,蘇屋邨是第三個發展的屋邨,由甘洺建築師樓負責整體規劃。甘洺希望市民享受較好的住屋環境,決定每期由不同建築公司設計,所以在一九六○年底至一九六三年中落成、共十六座的住宅大廈,每期的設計風格各有特色。陸謙受負責第二期百合樓、彩雀樓、荷花樓及社區會堂,主要為六至九人的較大單位。影星許冠文(右圖)早年亦在彩雀樓居住,蘇屋邨已於二○○六年拆卸。



蘇屋邨第二期(現已拆卸重建)開始施工日期:1957年

陸謙受負責蘇屋邨第二期百合樓(左)、彩雀樓(右)及社區會堂的建築設計。



陸謙受除了設計住宅及商業大廈,亦為宗教及慈善團體興建學校、教堂及診所等,九龍華仁書院小教堂是其中一座。這座教堂是簡單的一幢長方形建築,外牆是最經濟的磚牆,不過每塊磚配有十字或圓形的鏤空圖案,具宗教意義之餘,亦有通風透光作用。



九龍華仁書院聖依納爵小堂開始施工日期:1958年地址:窩打老道56號九龍華仁書院

由於建造教堂的資金有限,陸謙受使用十字與圓形磚裝飾外牆。



在眾多陸謙受作品中,設計最特別是保華大廈。六十年代建成的淺水灣保華大廈是南區老牌豪宅,是一幢提供六十個單位的大廈式住宅,外觀是一般大廈,內籠每個單位為複式設計,令住客像住在獨立屋。客飯廳在門口那層,廚房與傭人睡房低半層,兩個睡房高半層,主人套房再升高半層,建築師吳啟聰指:「這種處理成功將各區域分開,把室內的公共與私人空間清楚劃分,還有傭人專用走廊,是真正的豪宅設計。」地產代理表示在香港豪宅中,大廈內設複式設計是非常罕有。



南區豪宅保華大廈開始施工日期:1960年地址:淺水灣道119A

保華大廈正面享淺水灣海景,背面設有傭人出入的後門走廊。

每個單位由四個半層空間組成,傭人的工作與起居在最低層,主僕各有各空間。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記者:黃碧珊攝影:劉永發、楊錦文、潘志恆、徐振國編輯:李寶筠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9/194571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593

逃離中東戰火 慘被敵視放狗攻擊難民遭保加利亞警虐打搶劫

1 : GS(14)@2016-01-22 16:15:38

成千上萬中東難民逃離戰火,一心到歐洲「天堂」過安定新生活,但「登天」困難重重:調查顯示,經土耳其入保加利亞的難民,不少曾遭警察虐打、搶劫,而且之後更被強行趕回土耳其境內。奧地利等多國近日亦宣佈限制難民入境措施。


「人權監察」組織前日表示,去年10月至12月間接觸了來自阿富汗、敍利亞、伊拉克等六國45名難民,他們都曾遭保加利亞警察強行遣走、搶劫和暴力對待,包括毆打和放警犬攻擊他們。



馬其頓關閉接壤希邊境

在去年3月至11月的9個月間,組織接到59宗被保加利亞強行遣返土耳其的報告,當中26人報稱曾被警察毆打或被警犬咬。「除了一個人外,其他人全都被搶光財物,有人更是被保加利亞警察用槍指嚇下遭搶,然後被推回土耳其境內。」人權監察促請保加利亞立即設法杜絕這種情況。樂施會資助的人權組織去年11月也發表過類似報告。去年逾100萬難民進入歐洲,當中3.4萬取道保加利亞,是前年的三倍。難民潮令歐洲頭痛,多國近日相繼宣佈抗難民潮措施。馬其頓警方前日突然宣佈周二晚起已「暫時」關閉接壤希臘的邊境,指原因是火車班次受阻,儘管鐵路公司說服務正常。奧地利前日亦宣佈大幅削減接納難民人數,今年至多接收37,500人,且逐年減少,未來四年總共只接納少於12.8萬人;而單是過往一年該國已迎入9萬人。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隨即有反應,宣佈即日起只扮演中轉國角色,僅讓視德國和奧地利為目的地的難民過境。對於各國紛紛在難民問題上發難,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呼籲召開會議商討,德國總理默克爾直斥奧地利在尋求歐盟國就難民問題達共識上「幫倒忙」。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2/19462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91

【動畫】戰火下照顧流浪狗加薩男自費開狗舍

1 : GS(14)@2016-09-06 22:50:54

被以色列圍困,長期處於物資短缺、動盪不安的加薩地帶(Gaza),人們要捱餓抵飢,生計茫無著落,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仍有人決心要救助流浪狗,開設了加薩第一間流浪狗收容所。自2008年起,加薩地帶190萬名巴勒斯坦人就經歷了三次戰爭,目前仍遭到以色列和埃及圍堵,食物藥物都嚴重不足。27歲的無業男子謝赫(Jasser al-Sheikh)說︰「當我們自己都需要庇護所時,如何能為流浪狗開設收容所?我們首先要餵飽自己的孩子,讓數千名畢業生找到工作。」這是加薩地帶居民普遍的想法。在這種環境下談動物權益,45歲育有七名子女的阿爾(Saeed al-Ar)知道這是艱巨的工作。上月,他在加薩城南郊開了區內第一間流浪狗收容所,面積有2700平方米,暫時收容了75隻狗狗,除了給牠們飲食醫療,也馴化牠們希望讓不同的家庭收養。幸好,自從收容所開幕以來,吸引到越來越多訪客來探望、收養寵物;阿爾也開設facebook專頁,反應之佳令他感到訝異。民眾見到街頭有流浪狗也會致電報告,收容所內25名義工就會出動去找尋狗狗,他們每早也會到餐廳、雜物店收集丟棄的肉食,用來餵狗狗。伊斯蘭教徒一向視狗為不潔,通常不准牠們入屋,但飼養寵物的風氣最近開始被人受落,養狗守衞家園或協助打獵也不算少見。一名48歲的六子之父打算收養一隻,他說︰「我喜愛狗狗,我會帶牠回家跟我的小孩玩,也可以為我們看家。」阿爾說他已經為收容所自掏腰包3.5萬美元(27.3萬港元),而中心每月開支大約要5000美元(3.9萬港元),因此他正在網上徵求捐款,希望全球愛狗人士伸出援手。令人欣慰的是,當局承諾給他更廣闊的土地收容狗狗,他的夢想是開設一所大型狗舍,可以為所有流浪動物「開設糧食工廠和獸醫診所」。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21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15

俄軍介入內戰一年 空襲反掀激戰敍民WhatsApp控訴戰火無情

1 : GS(14)@2016-09-30 08:08:48

■阿勒頗男童受傷照震撼全球。



今天是俄羅斯軍事介入敍利亞內戰一周年,戰火越燒越烈,俄軍空襲並未殲滅「伊斯蘭國」(IS)等極端聖戰組織,反而令敍利亞人民越陷水深火熱之中。當地人為了喚醒國際社會關注,將自身經歷的苦況傳遍開去,通訊程式WhatsApp正正是他們控訴的平台。



在一年前,俄羅斯應盟友敍利亞總統巴沙爾請求,向敍國境內恐怖組織展開軍事行動,於9月30日的首次空襲中擊中IS據點。此後,俄軍卻連美國支援的溫和反對派武裝都不放過,顯然協助巴沙爾政權奪取反對派地盤,多個城市因而掀起激戰,當中以北部城市阿勒頗戰況最惹關注。



受傷男童照震撼全球

上個月,阿勒頗男童奧姆蘭(Omran Daqneesh)在相信是俄軍及政府軍空襲中獲救,他一身灰塵、血流披臉登上救護車一幕,反政府民間組織「敍利亞媒體中心」(AMC)記錄下來後,正是透過WhatsApp一傳十、十傳百,最終震撼全球。
AMC的WhatsApp群組有醫護人員、教師及跨國記者等約150名成員,每天轉發的內容離不開是孩子如何被困瓦礫、人體殘肢如何散落在爛磚頭等相片,縱然血腥嚇人,「但一切都是人們確確實實在經歷的」,成員扎蓋(Wissam Zarqa)希望透過WhatsApp讓外界目睹「罪行正在上演……WhatsApp不花錢,即使網絡弱亦用得上,且運作良好」。去年市場研究公司TNS的報告顯示,在漫天戰火的敍利亞,能夠接觸到社交平台的調查對象之中,98%人最愛用是WhatsApp,比facebook與Twitter都要受歡迎。替法新社拍攝家鄉阿勒頗新聞相片的邁斯里(Karam Al-masri)亦是WhatsApp粉絲,雖然往往因沒有網絡或斷電跟同事失聯,但他除了愛WhatsApp的速度、效率,更愛其表情符號,跟同事說「剛才炮彈正正打中我的鄰居」時他會滴着汗珠、戰火稍停可以坐下來「吃一口薄餅」時會配上舐脷表情,在戰亂中添點樂趣。


阿勒頗兩大醫院被炸

前天,阿勒頗又有兩間最大醫院被空襲擊中,相信是俄軍與政府軍所為。無國界醫生主席廖滿嫦批評聯合國及聯軍無保護好醫療機構,不滿各方每次都以「犯錯」為藉口了事。聯合國與美國亦齊聲譴責俄方。美國國務院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攻擊阿勒頗並停飛所有戰機,重啟停火協議,否則中止與俄方及敍利亞的對話。克里姆林宮對美國的措辭表示憤怒,指俄軍空襲將會繼續,國務院的聲明對局勢毫無幫助。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30/197863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81

敍停火協議生效 戰火仍未息

1 : GS(14)@2016-12-31 10:17:45

在俄羅斯及土耳其斡旋下,敍利亞(圖)新的全國停火協議昨日午夜生效,惟不久政府軍即與反對派即再起零星干戈,反映和平之路崎嶇滿途。在停火協議生效後,政府軍和反對派幾乎即時在伊德利卜(Idlib)及哈馬(Hama)省邊界爆發衝突,雙方在南部亦有交火。不足12小時後,政府軍在大馬士革西北面旺地把拉達(Wadi Barada)出動直升機,轟炸反對派及極端組織「敍利亞征服陣線」(Jabhat Fateh al-Sham)的據點,有居民表示聽到猛烈炮火聲。敍利亞人權監察組織批評衝突「違反了停火協議,但不清楚是哪一方先挑起戰火」。敍政府指,上周有武裝分子企圖襲擊旺地把拉達的水利基建,令大馬士革供水陷入短缺。政府軍並不視「敍利亞征服陣線」為停火對象,但反對派則認為協議應包括敍利亞全境,分歧令協議難竟全功,但整體而言,停火後多個地區局勢大致平靜。敍利亞自2011年爆發內戰以來,已有逾30萬平民喪生,超過1,100萬人流離失所。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31/19882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