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多項障礙賽盯上中國市場,找虐的體育愛好者有福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9/158249.shtml

多項障礙賽盯上中國市場,找虐的體育愛好者有福了
懶熊體育 懶熊體育

多項障礙賽盯上中國市場,找虐的體育愛好者有福了

中國的運動人群似乎越來越喜歡“虐”自己了,從馬拉松、鐵三在國內的興起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而同樣是在“虐”的過程中找到快感的障礙賽,會成為下一個被熱捧的賽事品類嗎?

640

文/謝盛 來源/懶熊體育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這項賽事,或許可以套用Papi醬的一句臺詞:“虐不虐?虐呀!虐死了!”

爬泥塘、過草地、翻障礙……這一類於野外舉行,需要征服各種物理障礙的長跑賽事,統稱為障礙賽(Obstacle Course Racing),在過去幾年發展迅猛,成為了美國運動愛好者的新寵。

據美國體育商業日報網的統計,2014年美國約有400萬人參加各類障礙賽,這一數字比2013年高出了60萬,僅參賽費一項,2014年就收入3.62億美元,而2009年不過1520萬美元。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在美國運營這類賽事的公司不超過5家,但到了2014年底已經有超過100家公司切入這個市場。

得益於在美國學習、生活的經歷,黃斯沈很早便接觸到了這類賽事,2014年底,他與兩位夥伴周全和王然成立了北京史克浪國際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準備在國內打造一個同類型賽事——“泥濘跑(MudRun)”。

彼時,國內並沒有成熟的障礙賽品牌,但同樣具備一定娛樂元素的賽事,如彩色跑、彩虹跑、熒光跑、音搖跑等,正越來越受歡迎。

“國內大的賽事IP已經變成資本驅動,創業者進入成本很高,回報率還不好說,泥濘跑這類賽事IP還是價值窪地,沒有什麽人註意。”黃斯沈告訴懶熊體育。

2015年3月,泥濘跑獲得了洪泰基金和娛樂工廠8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同年7月和10月,他們在北京舉辦了兩場比賽,參賽人數在1000人左右。到了今年,他們已經在5月和7月於北京和南京舉辦了兩站賽事,參賽總人數約3500人,並即將於8月底舉辦上海站賽事。

不過,對泥濘跑來說,過癮的“獨角戲”即將結束。

今年10月,兩大障礙賽品牌Spartan Race(斯巴達勇士賽)和Tough Mudder(最強泥人國際障礙挑戰)都將落地中國,並同樣選取了上海作為他們在中國大陸的首站。

這兩項賽事在國外都深受運動人群的喜愛。

斯巴達勇士賽2010年從美國起步,最開始不過是500人參與的小型賽事,2013年銳步成為其冠名贊助商後,比賽更名為“銳步斯巴達賽系列”,並在同年8月與NBC體育合作,開始有了電視轉播以及節目制作。數據顯示,2015年,斯巴達勇士賽在全球舉辦了約150場賽事,覆蓋100萬參與者。

將斯巴達勇士賽引入中國的是盛力世家,他們拿下了該賽事在大中華地區的經營權,雙方達成了10年的合作意向。過去幾年,盛力世家陸續在冰雪、拳擊、路跑等領域打造了“冰上盛典”、“拳力聯盟”、“挑戰100”、“沸雪”、“中國壁球公開賽”等賽事。可以說,在賽事運營特別是小眾項目方面,盛力世家積累了不少經驗,而這也是斯巴達勇士賽選擇與他們合作的原因之一。

640-2

▲ 斯巴達勇士賽在2015年覆蓋了全球100萬參與者。

與斯巴達勇士賽一樣的是,Tough Mudder也是在2010年誕生於美國,截至2016年5月,Tough Mudder已累積在全球舉辦超過200場賽事,總共有超過250萬人次參與,其中還有不少於16000位多次參與者。

在2016年4月,Tough Mudder宣布和IMG集團合作將賽事帶入亞洲和中東,首先從中國和阿聯酋開始。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和娛樂營銷管理集團,IMG自1979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組織了超過4000場活動,賽事運營的經驗和能力都十分出眾。而在近幾年,他們也成功將彩色跑(The Color Run)這樣的趣味路跑賽事在中國落地。

認識到障礙賽市場潛力的公司也不只這三家,懶熊體育了解到,一項名為“獵人勇士挑戰賽”的賽事也從天津開始起步,也有不少創業者躍躍欲試,想要進入到這個市場。

盡管兩大品牌來勢洶洶,泥濘跑則具備一定先發優勢,但暫時來說,三足鼎立的局面還不會出現,障礙賽在國內還屬於較新的賽事類型,市場還需培育。

培育市場是首要任務

從大的分類上來說,障礙賽應屬於跑步賽事的一個細分領域,盡管比較“難啃”,但中國跑者的“胃口”越來越大了,想“吃下”這樣賽事的人正變得多起來。據中國田徑協會與尼爾森發布的《2015中國跑步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核心跑者中,37%表示未來一年會考慮參與“超級馬拉松/越野跑/山地跑”。

尼爾森中國區體育產業研究副總裁張霖評論說:“運動熱潮在中國只是剛剛興起,相比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拿跑步來說,美國每年舉辦的馬拉松賽事超過700場,能完賽全馬的人數大概是中國的7-8倍。而在健身市場,中國的健身俱樂部數量不到美國的2成,健身會員的數目也不到美國的1成。”

毫無疑問,核心跑者和健身人群正是障礙賽運營方想要抓住的參賽主力,不過從目前來說,障礙賽的參與者以及整個市場,還需要一段培育的過程。

“中國市場對於很多外國賽事品牌來說是極具吸引力卻又陌生的,很多品牌只看到了中國的人口基數和消費能力,但他們對於中國的體育市場並不了解,尤其是像斯巴達勇士賽這樣的小眾項目更是如此。”盛力世家副總裁於蕾告訴懶熊體育。

640-3

▲ 障礙賽沿途設置各式關卡讓選手突破。

據懶熊體育了解,由於斯巴達勇士賽在韓國和新加坡的落地很順利,兩站賽事的參賽人數都達到近萬人的規模,這讓斯巴達方面認為同處亞洲市場的中國也應該具備相應的規模。

“在接觸和談判過程中,我們一直告訴對方,斯巴達勇士賽所處的分支市場還需要有一個教育和培養的周期。” 於蕾說。

IMG集團方面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IMG副總裁張宏表示,Tough Mudder在中國來說很新,就像一個嬰兒,但即使在國外市場,障礙賽一開始也不是很火,也需要時間沈澱。

“IMG為什麽有信心把它引入中國來?就是人們參與運動的胃口是不斷提高的。他通過跑步,通過其他的運動,包括鐵人三項,人們更願意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更願意體驗一些具有創意性的,有新鮮感的運動。”張宏說。

而從障礙賽在國外的發展歷程來看,包括斯巴達勇士賽和Tough Mudder,從起步到初步成熟,大致上經過了兩到三年的時間,這對中國市場的發展來說,或許是最好的一個時間預期。

針對中國市場的傳播

從斯巴達勇士賽和Tough Mudder的微信公眾號來看,雙方在中國大陸首站賽事前,都預設了幾個月的推廣和報名時間,發布了一系列的宣傳視頻、文章進行傳播。而在賽事上,雙方都將進行一些針對國內市場的策劃。

斯巴達勇士賽方面,今年首先引入的是距離最短的競速賽,距離在6公里以上,沿途設置超過20項障礙,並分為精英組和公開組。在報名費用上,國外一般是105-175美元之間,而國內目前設定的早鳥價369元、團隊價329元、學生價299元,報名價格隨開賽時間臨近逐漸提升,最高為499元。

Tough Mudder上海站的賽事則分為8公里和16公里兩種,全程比賽報名費為558元,半程比賽報名費為358元,另外還有758元和558元的特種參賽名額,與國外75-210美元的價格相比也稍低一些。而在障礙的設置上,考慮到參賽者是第一次接觸這項賽事,IMG可能會選擇一些更適合亞洲人的障礙,把握好趣味性和挑戰性間的平衡。

640-4

▲ 泥濘跑南京站的比賽現場。

調整價格之後,如何抓住第一波參與者,考驗的就是運營方宣傳和推廣的能力了。從障礙賽在國外的推廣來看,利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體進行傳播,是他們能迅速獲取大量粉絲的手段之一。在這方面,泥濘跑采取的是與跑團、重度用戶中的意見領袖建立聯系,通過他們去輻射周邊人群,並與京東體育和一些運動App進行報名合作。而盛力世家和IMG也將在這方面入手,通過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宣傳,以及線下渠道的推廣,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在完成報名後,由於障礙賽的難度較一般賽事要高,前期還需要對參賽選手進行一系列培訓。在這方面,盛力世家與多家大型連鎖機構、體能工作室和CrossFit進行合作,前期先聘請美國教練對中方教練進行培訓,然後在健身房開設針對斯巴達勇士賽的體能課程,還將在報名渠道中召集參賽者到戶外公開場所進行集合性的訓練,另外還會為參賽者提供飲食建議。

Tough Mudder和泥濘跑在這方面的策略也是類似的,而由於黃斯沈還運營了一家連鎖健身房FitJoy,泥濘跑為參賽者設計了一些培訓服務在健身房推廣,同樣的也有戶外的訓練營,他們還計劃在年內推出一個室內挑戰賽。

對於運營方來說,與健身房合作推出培訓服務一方面是為已報名的參賽者服務,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很好的線下推廣方式,能直接觸及到他們的目標人群之一——健身人群。

而在賽事傳播上,直播平臺是他們要合作的渠道。另外一個方式是真人秀節目,斯巴達勇士賽與NBC合作了一檔周播節目,組織了一些素人隊伍進行PK,這個節目的版權目前已經有一家中國公司代理。泥濘跑也在策劃一檔真人秀節目,黃斯沈透露,目前已經和國內某個知名電視平臺在推進這個計劃。最新的消息是,Tough Mudder已與CBSSports達成了電視和媒體內容的合作,但IMG方面暫未透露中國方面的計劃。

對於盛力世家和IMG來說,今年的目標無疑是確保賽事順利舉辦,為往後其他賽事類型的引入打好基礎。比如,斯巴達方面的野獸賽、超級野獸賽、慈善挑戰賽、兒童賽、勇士世錦賽等,而Tough Mudder也有針對兒童的迷你賽、城市賽、世界最強挑戰賽等其他賽事類型,而這些都將在未來逐步引入國內,同時也會拓展到其他城市。

商業模式:賽事報名+贊助為主

對於障礙賽來說,賽事報名費無疑是最核心的收入之一,除此之外則是贊助收入。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Tough Mudder的營收能力很強,目前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2015年11月,Tough Mudder與登山運動品牌Merrell達成了正賽和半程賽的多年合作夥伴關系。在2016年,他們的贊助商還有Shock Top、U.S. Army、Cellucor、ToyoTires等,國際合作夥伴有Jeep、VirginActive、Volvic和Bosch。可以說,正是因為強大的招商能力,使Tough Mudder能獲得很好的營收。

相較而言,斯巴達勇士賽盈利能力要弱一些,目前銳步是全球冠名商,而盛力世家方面透露,中國賽的冠名還在商議,也正在與贊助商接觸,想要達成一個長期合作。

泥濘跑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南京站為例,紅牛、唯他可可椰子水、NorthSide戶外裝備、聚力PPTV手機、腹愁者蛋白棒都是他們的贊助商。

640-5

▲ 參加Tough Mudder的選手整裝待發。

對於IMG和盛力世家來說,賽事名聲在外,招商或許不是最大的難點,怎麽通過今年的比賽把賽事的標準建立起來,讓國內市場了解到障礙賽的規格和魅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目前最首要的關註點就是如何照顧到目標群體對賽事的接受度,從前期反饋來看,很多人認為這個賽事太難,這樣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參賽的人數和規模,這又恰恰是贊助商非常看重的一點,”於蕾說。“但總體而言,斯巴達勇士賽是一項好玩又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我們也在向受眾傳遞這樣的信息,相信商業層面的進展也會隨著這些問題解決而穩步推進。”

IMG亞太區數碼策略總監Michelle Ku則表示,今年最主要還是希望在品牌和口碑的建立上可以達到目標,這一點會放在盈利前面,“如果沒有消費者的體驗,就很難去講盈利。”

除了報名費和贊助,周邊商品的售賣也是一個創收點,這在國外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市場,盛力世家就計劃推出一些斯巴達官方授權的特許商品。而面向中國市場,策劃一些結合娛樂元素的嘉年華活動,也是一個可以探索的方向,既能擴大受眾範圍,也能找到更多商業上的結合點。

註意事項:場地選擇與安全保障

要將障礙賽引入中國,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賽事場地的選擇。由於美國民眾在交通方式上更熱衷於開車出行,因此,即便障礙賽的場地設置在比較偏離城市的地方,參賽者也願意長途駕駛前往參賽。但在中國,場地的首選則是公共交通能夠觸達的地方,比如泥濘跑和斯巴達上海站的場地滴水湖,Tough Mudder上海站的森蘭綠地公園,都是公共交通能夠到達的地方。

不過從IMG、盛力世家和泥濘跑三方面反映的情況來看,尋找合適的場地盡管存在一定困難,但並不算是很大的阻礙。但與美國的不同之處是,美國的障礙賽舉辦地很多屬於私人用地,主辦方與業主溝通比較容易,而在國內還要與政府、公安等部門進行報批,相對而言多了一些手續。不過,一個好的消息是,很多國內的場地方對障礙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會主動與賽事主辦方接洽,邀請他們到當地辦賽。

除了交通因素,障礙賽對場地的環境也有一定要求,簡單來說,面積足夠大,有足夠幹凈的水源用於設置泥漿池、小河流等,同時要有山坡用於布置障礙等。而水源、土壤的潔凈程度也是需要考量的,如果不達標,主辦方還需要自行尋找合適的材料進行布置。盛力世家和泥濘跑方面均表示,場地布置時間約半個月,整體上施工量較輕,不會對場地造成損害。

同樣值得關註的是賽事的安全保障。盡管Tough Mudder創始人Will Dean曾表示,賽事比鐵人三項安全20倍,但顯而易見的是,障礙賽本身相比其他路跑賽事,風險性要大一些,Tough Mudder歷史上曾發生過一起選手意外身亡的事故。

640-6

▲ 障礙賽有它特別的規則和韻味。

可以說,安全保障是障礙賽的主辦方需要重點關註的一個方面。首先在障礙設置上,盛力世家和IMG都準備將國外的標準化障礙設置引入到國內,首先通過標準化的體系減少風險。此外,醫療保障方面的工作也必不可少。黃斯沈透露,泥濘跑會與離場地最近的三家醫院合作,提前安排急救路線並進行演練,設置三套方案以應對和防範現場的意外狀況。IMG和盛力世家在這方面也同樣與當地的醫院進行合作。

為了將障礙賽在中國落地生根,各個主辦方都想盡了一切辦法,從推廣、傳播、服務等方面入手,力圖向國內的參賽者們呈現出刺激、好玩、且具備挑戰性的賽事。而對國內的運動人群來說,最好的檢驗方法,無疑是拉上三五好友一同體驗這種新穎的運動。不過,障礙賽本來就不是一項讓人“舒服”的運動,參賽者在賽前準備上要多下點功夫。

從馬拉松、鐵人三項在國內的興起,就能看出來,中國的運動人群似乎越來越喜歡“虐”自己了,既然是在找“虐”的過程中尋求快感,那對娛樂化非常明顯的障礙賽來說,現在可能真的是個好機會。

障礙賽 泥濘跑 體育賽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90

國產手機嘴炮蘋果,手撕三星,內心真正想虐的卻是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7/0313/161817.shtml

國產手機嘴炮蘋果,手撕三星,內心真正想虐的卻是誰?
二說 二說

國產手機嘴炮蘋果,手撕三星,內心真正想虐的卻是誰?

任何一款國產手機,不管定位如何,售價如何,都要嘴炮蘋果,手撕三星的奇景,高調背後,唯恐國內同行坐大才是真。

本文由二說(微信ID: chonger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蟲二。

國產手機對蘋果和三星的怨念有一個漫長的異化過程。

在今天很多手機人還唱“同桌的你”的時代,喬幫主就是美國科技圈的圖騰了,加之Iphone一出,諾基亞授首,威望簡直如日中天,雖然從Iphone4s開始,世人對蘋果的創新力已有微詞,但腹誹而已,直言者不多。

庫克接班後,反對者開始浮出水面,三星憑著硬件優勢和機海戰術,一度有後來居上之勢,尤其讓國產手機眼紅,這就催生了不少像老羅、賈布斯那樣一面致敬蘋果,一面又不斷潑墨的奇人,到如今“X年滅三星,X年秒蘋果”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每次發布會上,蘋果和三星都被拿出來做對比,動不動拍照功能被完爆,動不動屏幕和機身材質被吊打,各項參數統統被K出十條街,讓人感覺他們來中國就是被虐的,真不知道為什麽去年還能以3.11億部和2.15億部守住冠亞軍寶座。

這場國產手機超“星”趕“果”運動最後是由任正非率先出面叫停,再說一次滅三星、蘋果,罰款100元,但管得了華為人的嘴,管得了別人嗎?

嘴炮蘋果、手撕三星的動機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1、銷量究竟有什麽替代關系?

錘子T1發布前,羅永浩雖然無視三星,但對Iphone還保持著起碼的尊重,T1自詡“東半球最好的手機”,後來為避爭議,改為“全球第二好用”的手機,再然後又加了個定語“我們眼中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機”。

但調門很快就調高了,開始噴蘋果的工業設計,“繼iPhone 5之後,iPhone 6再次證明,之前蘋果的工業設計牛x,不是因為強納森,而是因為喬布斯,強納森基本上就是一個做完稿的,徹底穿幫了。”諸如此類的嘴炮開始不斷飆出。

dcb3fa3fdce79cc57834d83c0f99ab05

老羅之所以這麽說,因為他意識到一點,既然錘子要做定位於3000元以上的高端機,那麽從果粉中搶奪部分存量市場勢在必行,所以錘子和堅果一面精明的做到與蘋果電腦無縫連接,一面又給這些人灌輸一切可感知的優於Iphone的細節。

最終的結果按老羅的說法,果粉和錘粉之間的轉化率達到39%,但他沒有提供任何生成這個結果的計量方法。

2、品牌有沒有對標效應?

嘴炮Iphone試圖建立一個足以對標的品牌,2015年4月樂視手機發布時賈樂亭就是這麽幹的,在沒推出自己的產品之前,他先對蘋果的“封閉之惡”進行了一番聲討。

455cbc83e2ccedf75d5b8abbd44a2c43

雖然最後大家集體吐槽了樂視手機是蘋果6、HTC M8、魅族MX4 Pro、華為Mate7的集合體,很多設計都有似曾相識之處,但並不妨礙賈樂亭最後在微博宣布“超級手機首發當天,就吸引來37.61%果粉轉樂迷。”

賈樂亭在定位上比老羅更進了一步,他對Iphone以及其他安卓系統手機已沒有勉強的尊重,他試圖建立的是一個有獨立品牌存在感的手機。

2a67fd3e62921fdf90885fc95fa96a86

不需要做多少數據分析就能知道,以上兩點其實都是靠不住的。

蘋果的封閉系統犧牲開放打造了更好的體驗,這不能用簡單的壟斷和控制來加以解釋,因為它本身反映了一部分用戶的訴求,而三星代表了依托硬件技術產品破局的思路,所以在某些新技術上就敢於作蘋果不敢嘗試的創新。

這兩家公司按照各自的執念所建立來的不可替代性和品牌優勢,並不是幾個發布會和PPT就可以動搖,非要在中國手機行業里找幾個比較靠譜的追隨者,還是首推硬件技術基本自持的華為以及拼命在做芯片的小米。

既然品牌無法對標蘋果和三星,又不能從粉絲轉移中獲取出貨量,嘴炮的意義又何在呢?當然有意義,因為它們真正想虐的還是其他國產手機。

e204bd651c761d39c05b5b1465329409

稍有頭腦的人也不會以為,一二千元的手機能夠爭搶四五千元手機的市場,這就好比捷達就算賣了一億輛,也不能說它搶了BBA多少用戶一樣。

但以蘋果和三星為假想敵,對國產手機至少有四大作用:

1、給產品定下調性

產品營銷最重調性,品牌形象一旦下沈,再圖上攻可謂難上加難,所以一二千元的國產手機保持Iphone的調性,看似荒唐卻絕對有其必要性。

2014年中國手機品牌還有300多家,去年剩下150家不到,今年真正活躍得大概也就不到30家了,在這個洗牌的過程中,低價手機如果不保持看高一線的品牌自嗨力,很可能就要到華強北去討生活了。

2、放大細節優勢

以前國產手機打新時都會刻意強調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哪怕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但這類突破現在也不容易實現了,所以拼命尋找與蘋果和三星的對比優勢才是最佳選擇。

1f324ed918a157cb4d7d2fb5fc4b8f9d

這對低價機和高價機都有價值。

低價機發揮這樣的語境,“我用這麽便宜的價格做出了這麽牛X的功能,值得你埋單吧”,但這個宣傳對果粉有多大效果可想而知,它盯的是那些正在千元機海里猶豫不決的用戶,像華為p10這樣賣到5800的高價手機,當然就要曬一下徠卡相機了,於是各種景別叫板Iphone的對比圖滿天飛,以便讓用戶覺得貴的值,貴的有道理。

3、逃出性價比陷阱

最早用性價比當噱頭的國產手機如今正試圖蛻去這層山寨外衣,隨著元器件漲價就是一波調價潮,各品牌都有跳空高形式之勢,說明它們自感初步具備了品牌壁壘,不想再用硬件不賺錢之類的噱頭來為競爭背書了。

4、為品牌升級預留空間

絕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都不甘蜇伏於利潤微薄的千元機市場,在出貨量企穩之後無一例外會擴張產品線實現品牌上攻,所以必須提前咬住蘋果和三星。

8fd0a74c5edcf49940f644f72cad6e31

華為當年給運營商打工,手機品質低到爛大街,品牌稀釋,營收可憐,已經極度邊緣化,痛定思痛後才決定收回品牌,停止代工,走自有化道路。

所以才有任何一款國產手機,不管定位如何,售價如何,都要嘴炮蘋果,手撕三星的奇景,高調背後,唯恐國內同行坐大才是真。

國產手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