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懶人火鍋哪家強

冬天,就應該熱騰騰的吃火鍋!

 

去年,我們測評了香港幾大快餐品牌的小火鍋;今年,我們一起來測評懶人小火鍋。趁著雙十一,此次從知名火鍋或零食品牌中,挑選了海底撈、德莊、小龍坎、良品鋪子及衛龍的五款懶人小火鍋;售價均在20人民幣以上,理論上食品安全和質素應該都是可以信賴的。

 

註:每款小火鍋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此篇為個人試吃體驗,不是廣告!

 

每家小火鍋的配置其實差不多,都會有盒子、餐具、底料包、粉條包、蔬菜包、肉包、發熱包。除了沒有貨,香港地區我只能買到德莊的全素火鍋外;剩下四個品牌買的都是有肉小火鍋。沒耐心看全文的,先來看總結圖,前後順序按照吃的順序排列的:

 

最失望:良品鋪子。他家懶人小火鍋是唯一一家食材包使用凍幹技術的小火鍋,粉條占了小火鍋近一半的含量,加上火鍋底料凈含量占比都超過80%了;按照克數算單價竟然比海底撈還貴。我是花著最貴的錢來吃方便粉條的麽請問!!!

 

最推薦:衛龍。雖然肉類少,但是小火鍋整體搭配很有誠意,內里包裝也很心細,口味也不輸辣條,按克計算價錢非常友好,我要去補單!

 

還是去店里吃吧:小龍坎比較令我失望,盒子煮起來開始竟然讓人聞到了塑料的味道,肉類吃著能感覺到不新鮮;可圈可點的是他們家是唯一送了幹碟的。德莊可能只買到了全素,吃著感覺不過癮,湯底不夠辣。

 

可以考慮:海底撈。是試吃的火鍋品牌中表現最優秀的了,值得一試。下面單獨來說每家小火鍋。

 

良品鋪子燃火鍋

1


他們家的小火鍋盒子看著大,摸起來也很厚實,手感挺不錯。但是打開盒子看到配料的時候,感覺將自己作為方便面升級版本的定位,表達得有點太明顯。

 

發熱包、火鍋底料包、粉條包幾乎占了一半的食材。剩下的肉包、香菇木耳包、海帶包、凍幹豆腐包,都不是真空包裝;上手感覺很輕,一度讓我懷疑吃不吃得飽。這個包裝比小浣熊幹脆面看著都要土味。

 

打開包裝看食材:肉及蔬菜的確實很少及幹癟,這個火鍋一半都是粉條撐起來的。


話不多說,開始煮火鍋。

 

口味上,良品鋪子的鍋底是辣的;粉條入味也不錯;肉煮起來之後吃的比我想象中好。但是,蔬菜表現就很一般了,種類少就不說了,關鍵煮完不好吃:海帶入嘴,感覺像吃紙;香菇一股濃濃的香菇水味道,也讓人主動放棄了。

 

筷子只配了一雙,可能良品鋪子也覺得這火鍋分量真的只夠一個人吃吧。良品鋪子小火鍋的凈含量只有210克,五家小火鍋中最少的。價格倒不便宜,雙十一折後價格23.88人民幣,建議繞開這一款

 

不過從生產銷售的角度,良品鋪子的上遊比較少,只有三家。肉包、海帶包、香菇木耳包全部是一家公司生產——湖北新美香食品有限公司,粉條找的北京德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火鍋底料是成都艾家食品有限公司。

 

說明書上沒有分別說明每個包裝的保質期,給的是整個小火鍋6個月的保質期。

 

衛龍辣條火鍋

2


有段時間,我特別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喜歡吃衛龍的辣條!所以看到他們家有辣條火鍋,當然要買來嘗一嘗。

 

他們家的火鍋盒子是五家中最小的,摸起來也比較薄。就在我擔心會不會被辣條火鍋忽悠了的時候,打開盒子,發現他們配了兩雙筷子,而且料包hin多,感覺應該能吃飽!

 

辣條火鍋的內包裝,傳承了辣條的真空獨立包裝。除了火鍋底料、粉條外,他們家的蔬菜包整整120克,好開心;雖然沒有肉,但他們有香腸哦;然後配料還有兩包魔芋,兩包豆皮。

 

並且他們是此次測評中唯一一家每個包裝上還標記了步驟數字,非常懶人friendly。

 

打開包裝看實物,蔬菜種類很豐富有海帶、香菇、土豆、藕片,而且魔芋跟豆皮量也很足。


然後開煮:

 

口味上,辣條火鍋的辣度跟良品鋪子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底料有不少花椒,還挺有麻度,喜歡吃麻的盆友們可以考慮下。

 

寫到這里你們一定想問,辣條火鍋,辣條在哪里?煮完吃的時候發現,豆皮就是辣條,有那麽一絲絲衛龍辣條的味道,海帶、藕這些的蔬菜也還蠻好吃;雖然肉類只有香腸,在麻辣火鍋的口感中吃起來還帶一絲甜味,打Call!

 

再來看辣條火鍋的供應商,一共有六家。四川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了火鍋底料跟蔬菜包,香腸是四川省宜賓市岷源食品有限公司做的,魔芋爽來自河南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豆皮是河南省漯河市衛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粉條是四川廣元市劍蜀食品有限公司的。

 

其中保質期最短的是魔芋爽跟豆皮,只有6個月;火鍋粉跟香腸可以保存8個月,蔬菜包是9個月,火鍋底料12個月。

 

小龍坎方便火鍋3.0

3


包裝盒外觀、大小跟衛龍差不多。內包裝簡單分為粉條、肉包、蔬菜包,感覺比較粗狂。但是他們家是唯一送了醋和幹碟的小火鍋,畢竟吃火鍋調味料很重要,所以一開始,我是很期待的。

 

然鵝,當我把包裝打開放在盤子上的時候,感覺他們家的火鍋食材看著真的太冷淡了。特別你們看到右邊的肉包了麽?我倒上盤子那一刻,心里只想到小時候吃的鄉巴佬雞翅~~

 

好不好吃,煮一煮就知道了。我要說下,小龍坎小火鍋剛開始煮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能明顯聞到塑料加熱的味道,讓人有點擔憂盒子的質量,其他家的盒子都沒出現這個問題。

 

煮完之後整個鍋看著紅一些了,但是味道吃起來有點寡淡,跟堂食的火鍋感覺差了不是一點點。最要命的是,看著像鄉巴佬雞翅的肉包,煮完後雞尖什麽是只只分明了,但是隔著火鍋湯底的味道,還是能聞到加工時候的不知道什麽化學成分的味道,我就只敢吃了一只雞。

 

雖然對他們家的小火鍋評價一般,但還是要表揚下他們送了包幹碟,贊!

 

下面來看供應商。六包材料、六個供應商,除了醋找的是山西晉中健釀坊醋業外,其余材料全部來源於四川。蔬菜包由五虎將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像鄉巴佬雞腿的肉包來源於廣漢市康達食品,川粉用的是四川糧之髓食品,蘸料為四川翠宏食品,最重要的火鍋底料源於成都漫味龍廚食品有限公司。

 

查了下,成都漫味龍廚食品也是小龍坎堂食火鍋店的底料的供應商。

 

查了下漫味龍廚的老板叫夏誌強,小龍坎的老板叫夏林肖,都沒上市,除了都姓夏,股權上沒查到什麽關聯。

 

德莊微火鍋全素加量版

4


有肉的德莊懶人火鍋,要麽寄不到香港,要麽賣完了,最後只能買全素火鍋來試一下。我首先想說,盡管德莊全素加量版的總凈含量是所有小火鍋里最多的,但沒有肉的火鍋,即使是懶人火鍋,吃起來還是感覺少了一點什麽。

 

內包裝看著挺幹凈衛生的,他們家的粉條是紫番薯的,感覺比較特別。但是,餐具他們竟然只給了一只叉子,不太符合吃火鍋的習慣啊~~

 

倒入盤子中,你們看,量巨大,看著感覺比較小龍坎豐盛多了。馬上煮起來。

 

BTW,德莊的火鍋盒子,是這麽多家小火鍋中最漂亮的。上層裝菜的盒子是錫類的,外面的大盒子有一定透明度,而且蓋子蓋起來,是一個鴛鴦鍋的造型呢,兩個出氣口。我特意拍照留念,哈哈哈。

 

至於好不好吃,重口味選手表示味道有點淡,想念辣條火鍋。

 

德莊的火鍋一共由六家供應商組成。除了做川粉的北京德潤通外,德莊的懶人火鍋料全部來自重慶。蔬菜包是重慶順源同做的,脆豆腐是重慶鑫佳寶食品,豆皮為重慶市珍真脆食品,火鍋底料是德莊自己的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做的。

 

海底撈麻辣嫩牛自煮火鍋

5


中國第一大火鍋品牌的小火鍋還是值得一試的。內包裝主要有底料、菜包、牛肉片包跟粉條組成。

 

碟子里看起來,肉是真的肉,蔬菜種類肉眼可見的豐盛。並且他們家的餐具包很有誠意,有勺子,牙簽,還有可加長的筷子。煮起來。

 

湯底味道還算是不錯的,麻辣度都OK。肉是實打實的肉,海帶煮開了也還算厚,但是我最喜歡吃的是粉條。

 

海底撈的供應商比較少,四包產品有四個供應商。四川省吉香居食品負責菜包,四川羅城牛肉食品做牛肉,濕粉條是北京德潤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做的,火鍋底料那肯定得是老板自己的公司做的嘍,要麽是鄭州的蜀海,要麽是我大安徽馬鞍山的頤海。

 

最後一些碎碎念

Last


一個禮拜吃完五個懶人小火鍋後,個人感覺小火鍋整體差異化不大,但肉與蔬菜包煮完食用差異化還是比較明顯的。但無論哪個小火鍋,最能保證口感的穩定性的是——粉條!!!

 

幾乎每家的粉條都很好吃。我做了統計,良品鋪子、德莊、海底撈的粉條全部是北京德潤農業科技生產的。雖然沒上市,但絕對是懶人小火鍋最大贏家!

 

然而其他的配料中,供應商還是非常分散的。本次試吃的小火鍋中,除海底撈外,並沒有發現頤海的身影。


當然,小火鍋本身市場還是很小的不能跟方便面抗衡。

 

至於葷素搭配上,喜歡吃素菜的朋友,一定記得避開良品鋪子;從種類上說,也不建議小龍坎;剩下衛龍、德莊(全素)還有海底撈的素菜無論從數量還是重量上講,都算能過關。

 

喜歡吃肉的朋友,肉相對最好的是海底撈衛龍雖然沒有肉,可是有臘腸也不錯;其他的都不推薦。建議大家直接走去火鍋店吃,或者買點肉用鍋煮懶人火鍋吧。


公號可以加入商品哦,今天讓我試下這個功能,看看你們要不要買一盒海底撈的火鍋(其他品牌微信上還沒有~~)

 

然後,煮的時候,不要放在玻璃上。因為下層的發熱包加入冷水後(生石灰遇水發熱的原理),溫度最高可達150度,怕把玻璃熱碎了。

 

最後,如果在家煮,建議上層還是加熱水吧,之前因為加礦泉水,火鍋沒煮熟的故事,我會隨便告訴你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687

小女孩玩出大市場 做懶人鞋貼年賺40萬

1 : GS(14)@2010-09-05 20:23:2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3/147642.html
一個意外萌生創意商機
  深圳女孩顧雅欣和大多數女孩一樣,休閒時喜歡穿一身名牌服飾逛街。對於腳上的鞋子更是在乎,理由是七分衣裝三分鞋裝,鞋子漂亮了,人會顯得格外出彩。
   她雖然喜歡名鞋,可保養起來卻嫌麻煩。腳上的那雙鞋又穿了十幾天,早已到了需要保養的日期,可顧雅欣卻沒有一點想護理的意思。這天,她剛踏出家門,便收 到從網上訂購的名牌新鞋。她立即把那雙新鞋套在腳上,一個人站在街面上欣賞了半天。接著,興沖沖地提著換下來的鞋回了家,準備晚上去參加同學聚會。
  也許是她太高興的緣故,竟忘記了正在門廳給房子粉刷塗料的爸爸和他身邊的那桶油漆,騰地一聲,一腳踢翻了油漆桶,新鞋上立即濺了少許油漆。
  爸爸拿著顧雅欣的那雙沾了油漆的鞋子仔細端詳起來。然後,找出一些裝修房子的壁紙,把一雙煥然一新大變模樣的鞋子遞給了女兒。
  看著自己喜歡的那雙鞋子變了樣,顧雅欣哭笑不得,只好在家人的勸說下忐忑不安地去參加同學的聚會。大家剛見面,便有人驚呼:顧雅欣,你從哪里弄來這麼時髦的鞋子啊?隨著喊聲,幾位同學的眼光便羡慕地盯在了顧雅欣的腳上。

  一個失敗催熟新產品
   在同學面前掙足了面子,顧雅欣十分高興。晚上,拿著那雙被爸爸裝飾過的鞋子,顧雅欣動起了心思:既然這雙鞋子被爸爸裝飾得這麼好看,我為什麼不專做這樣 的裝飾來賺錢呢?說幹就幹,顧雅欣立即打開電腦搜索起來,沒有發現用於鞋子裝飾的鞋貼。如果自己能先行一步,做起這個生意,不正是爸爸說的,生意場上最主 要的是搶佔先機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她收集了數量不少的個性圖案,既有90後小女孩最喜歡的小蝸牛,史努比,加菲貓,小破孩等上百 種的卡通圖案,還有能體現80後白領麗人愛好的各種動植物、水果圖案等。尤其是那些水果圖案,看起來栩栩如生,和真的幾乎沒有二致。然後,顧雅欣便開始聯 系廠家,想讓他們給自己生產鞋貼,讓自己這個創意快點變成財富。
  自我感覺時機成熟,顧雅欣在一家寫字樓附近租了一家店面,並給自己的這個產品起了一個名字:懶人鞋貼。
   就在店面裝修就要完工時,廠家給她寄來了幾個鞋貼的小樣,小樣寄來那天,她高興地拿出自己的鞋子,試貼起來,正達到她預想的效果。消息很快被她的幾個同 學知道了,她們紛紛趕過來爭著搶著試用。店鋪開張的前一天,麻煩卻來了,那些同學紛紛找上門來:有的哭喪著臉讓她賠鞋子,有的一臉淚花向她抱怨……原來, 昨天下了一場雨,被雨水淋過的那些鞋貼不但顏色變得面目全非,而且形狀成了一團一團。更可氣的是那些鞋貼貼上去好看,真要取下來,卻把原來的鞋面撕裂得不 成樣子,破壞了鞋面皮革的光滑。
  實際上,顧雅欣也是受害者之一。她剛買的一雙balenciaga在鞋貼的作用下,早已目不忍睹。這給從未受過委屈的顧雅欣十分沉重的打擊。
  漸漸地,平靜下來的顧雅欣不斷地問自己:難道這件事我就這樣甘心放棄?最後她決定放手一搏。
  也許是這次失敗帶來的教訓。顧雅欣為了能有實用而又好看的鞋貼,她直接跑去了東莞廠家,在那裡一住就是一個多月。
  一個小玩意玩出大市場
   這次生產的鞋貼,不光圖案漂亮,關鍵是採用了一種新型的很薄的防水皮革材料,並且用的是紡織品的染料,保證在見水後不會掉色,不會起皺。最主要的是粘結 劑只需用吹風機輕輕一吹,鞋貼馬上就會完美地貼到鞋上。如果鞋貼髒了,或者看夠了現有的圖案,揭下來馬上可以換個新的鞋貼。無論取下還是貼上,保證不會破 壞原來的鞋面。
  有了這樣的產品,顧雅欣立即開張了她的小店。本以為小店一開張,顧客們就會蜂擁而入,哪想到,連續三天,沒有一個顧客光顧。難道這個產品沒有市場?
  一番調查後,顧雅欣才知道,是大家對她的鞋貼心存顧忌。唯恐這種懶人鞋貼不好用,會破壞原來鞋子的風格。
 第二天,顧雅欣在門口貼了一個告示,大意是本店有最新型的懶人鞋貼,免費供大家使用。如果產品對你的鞋子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本店都會按鞋價的百分之二百予以賠償。
  很快,愛美的小女生們擠破了門檻。
  都說,人要俏,鞋要好。貼有美妙圖案鞋貼的鞋隨著女生們美妙的腳步,使流彩的馬路上,光鮮起來,豔麗起來,美妙起來。尤其是到了星期天,那些帶有懶人鞋貼的鞋子又被女生們帶到周邊城市,等於免費為顧雅欣做了一次廣告。
  經過這些女生們一個月的試用,懶人鞋貼很快征服了她們的心。首先這種鞋貼體現了自己的個性,把那些幾乎千篇一律的鞋變成了一雙雙盛開在腳面上的花。其次,自己再也不用費心力地對鞋進行清潔保養了。不喜歡了,取下來換上新的鞋貼。
  見懶人鞋貼有了市場,精明的顧雅欣馬上找到生產廠家,一是和他們協商開發新的品種,二是和他們簽訂了一個產品銷售權不得向任何人轉讓,由自己全權銷售的合同。並在合同中規範了產品產權的歸屬。
  為了瞄準不同的客戶群,顧雅欣又對產品進行了調查,既有不到一塊錢的普通人造革製品做成的廉價鞋貼,又有價格在幾十元的真皮高端產品。既有皮鞋用的鞋貼,也有旅遊鞋、休閒鞋用的鞋貼等。
   2009年情人節那天,一對情侶來到顧雅欣的懶人鞋貼店,提出想買一對情人用的懶人鞋貼。聽到這個要求,顧雅欣馬上找出一對大紅喜字套底的牡丹圖案鞋 貼。兩位年輕人把鞋貼往鞋上一放,哇塞!兩人立即驚呼起來,設計巧妙的牡丹讓兩個年輕人的腳灼灼生輝。尤其在走路抬步的瞬間,套印在喜字上的牡丹如同在風 中搖曳一般,給人感覺這對情侶格外親密,人也格外精神漂亮。
  一年下來,精明的顧雅欣斬獲純利40多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19

掘金新招 商家瞄上“懒人”

1 : GS(14)@2010-10-17 13:31:32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15/156886.html
    近期,“跑腿族”的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懒人经济”作为宅男、宅女时代的新亮点再度为世人关注。有专家分析,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一个庞大的“懒人”市场由此诞生。
               
         
  近期,“跑腿族”的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懒人经济”作为宅男、宅女时代的新亮点再度为世人关注。有专家分析,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一个庞大的“懒人”市场由此诞生。
  当今社会,“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逸恶劳。爱迪生就曾经说过自己很“懒”,所以创造了2000多种新发明,让人们的生活可以更“懒”。不信,你就扪心自问一下:你用过遥控器吗?你吃过方便面吗?你用过洗衣机吗?……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懒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正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的进步就是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换句话说,就是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懒人。
  所谓懒人,不是无所事事、穷得丁当响的懒人,而是学有所长、收入颇丰的勤奋型懒人,只是因为职场拼搏使他们无暇分身关注专业以外的事情,这就使“懒人经济”的兴起有了合理基础。懒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商家新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实,现在的懒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概念,他们仅仅懒在生活起居方面,希望一切从简,但是在工作、健身、美容、休闲等方面非常勤快。
  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扩大,懒人用品、食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瞄上懒人群体,准备从他们的身上挖出点金子来。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樊传果教授认为,将“懒人经济”发挥到极致的是网上购物。几年前不温不火的网上购物,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2000万人,而被称为“亚洲第一网购商城”的淘宝网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大批网民加入了互联网消费大军,越来越多的商品出现在互联网上。购物网站有关人士分析,网上购物日益深入人心渐入佳境,是大势所趋。
  樊教授提醒,“‘懒人经济’能够创造市场商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想让‘懒人经济’真正火爆,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大大增强服务的实用性能,以满足‘懒人们’‘懒到底’的要求。”
  懒人经济推动了网上购物的发展;同时,网购大军也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因此,进一步拓展网上购物,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对社会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77

公屋會否養懶人?

1 : GS(14)@2011-10-18 22:44:14

青年剛滿18歲 臨時ID申公屋
30歲下單身申請 半年飈2成新高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002afc5ef357-911809


.....
「預了等到30歲 才可上樓」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下半年每月平均只有約650宗未滿30歲申請,但今年上半年卻急升至逾800宗,升幅逾兩成,且有日漸增加趨勢。

據了解,在近3.2萬宗未滿30歲的單身申請中,近4成以中學及大學生身份申請;而情況更嚴峻的是,近月有更多年屆18歲者入表。

剛滿18歲的陳先生,正是這類急先鋒,他尚未領取到成人身份證,昨已急急拿着「申請身份證收據」,前往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索取公屋申請表。

他表示,其兄亦在18歲就遞交申請表,但6年來仍未獲派單位:「自己都預了等到30歲,才可上到樓。」同行的陳父稱,一家四口租住300呎私樓,環境擠迫。「現時月租8,000元,已佔總收入逾3成,無能力置業或轉租較大單位,惟有鼓勵兒子在公屋尋求出路。」

學者:增建升溫 更多人申請

18歲的陳小姐,亦趁求學期間入息有限,前來申請公屋,但聲言不會參與特快編配計劃:「等到28歲都不怕,反正日後打10年工,都儲不起首期。」

對於下屆特首兩大熱門唐英年及梁振英,日前均表示要增建公屋,陳小姐大表贊同,認為有助縮短輪候公屋時間。

理大應用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唐及梁二人先後透露增建公屋的意向,難免帶來新刺激,吸引年輕人申請。「數量增加,自然令人聯想機會多了,年輕人當買個保險去申請(公屋)。」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亦指出,公屋數量增加,相信會吸引更多人申請,他促請政府正視青年人對公屋的需求,研究應否在資源分配上,作出相應調整。
2 : GS(14)@2011-10-18 22:45:1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7446
過去,香港在處理房屋問題上,之所以要政府大量投入資源,是因為香港本身比較窮。但隨着香港的轉型,香港已從一個以本地產品出口為主的輕工業城市,轉變成為提供專業服務的金融中心,人均GDP已達全球前列。香港現時應具備更好的條件,靠個人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住屋問題,而不是愈來愈依賴政府。
可惜,香港的政客大部分都思維守舊,一味只曉得要求政府加建公屋、居屋,以及放寬申請資助者的資格限制;好像非要全港市民都入住公屋或居屋後,他們才算功德圓滿。
其實,愈來愈多人需要政府資助才能解決住屋問題,本身不是一種好事。社會主義國家,以前都是這樣;人民都住在千篇一律,類似軍營的公屋裏;沒法搬遷,也沒法提升;只能寄望政府出新政策。人在這種環境下,會感到很無奈,沒法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寄望。
如果香港不想行這條社會主義道路,應該令需要政府資助的人愈來愈少才是。愈多人需要政府資助,表示愈多人在向下流。未來的特首,應領導香港人走出這個困局。

香港現時有不少財政盈餘,特首要解決住屋問題,最方便的是用錢去解決。但這會令人民誤以為,住屋上的問題可以交由政府去解決,自己不用操心。另一方面,社會亦會因而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放在財富的重新分配問題上,反而忽略了如何去創造新的財富。最後,可供分配的財富愈來愈少;分得怎樣好也沒有用。
因此,未來的特首,應帶領香港人與時並進,不斷提升全球競爭的技能;這樣,香港人才能往上流動,才能不斷改善生活。此外,政府應盡量用宏觀的政策,如調較土地供應量,或訂定賣地使用限制,來協助市民置業;而不是單靠直接的資助。這樣,市民就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置業,不至於非靠政府資助不可。這樣市民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生活得更有希望。
3 : Sunny^_^(11601)@2011-10-18 22:45:53

一定會啦
4 : GS(14)@2011-10-18 23:09:32

我又認為唔會
5 : 股股怪怪(15021)@2011-10-18 23:11:35

我都認為不會養懶人, 若果當年我識, 我都去拿公屋啦, 蠢鳥
6 : 200(9285)@2011-10-18 23:12:04

4樓提及
我又認為唔會


你有無 申請?
7 : GS(14)@2011-10-18 23:13:02

6樓提及
4樓提及
我又認為唔會


你有無 申請?


無,一出來先醒起
8 : GS(14)@2011-10-18 23:1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5712541
在快餐店聽得幾名乳臭未乾中學生談及「前途」,一個說:「夠資格即刻申請公屋。」
一個說:「阿媽話申請居屋,一到五年就賣。」
這些書未讀完的小朋友,一定是「家教」,耳濡目染,循既定方針做人。這樣的社會這樣的特首,就培養這樣的下一代。煲呔希望施政報告博得幾下末期掌聲,宣佈新居屋的超筍優惠方案,增強未來「投機欲」,亦令新舊業主分化。大英子小英子乘機抽水,邀功之餘還提出改善建議,討好群眾。
看唐唐突然提出搞公屋「大躍進」,大幅增加公屋供應,惠及單身年青人可盡快「上樓」有獨立生活空間。此說批評特首問題未解決。狠摑一巴翌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道:「資源有限,應先照顧有困難家庭而非針對年青人。」她表示十八歲便自我標籤為公屋受益人輪候者,太快了,他們應在社會上自我增值努力向上……
這是否以其人之語還摑其人一巴?不談──但,一般不知民間疾苦未經風浪洗禮的紈袴子弟,認為年青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屋有着數,公家庇蔭資助,何須憑實力闖一爿新天?有此想法是慣性思維。


  (李碧華)
9 : 200(9285)@2011-10-18 23:14:08

7樓提及
6樓提及
4樓提及
我又認為唔會


你有無 申請?


無,一出來先醒起


我有,我排緊‧
10 : 草帽(1253)@2011-10-18 23:17:25

公屋不是養懶人, 應昰比個平台佢向上爬. 租私樓真是有排爬唔起.
11 : 八旗子弟(15368)@2011-10-18 23:38:12

劉華,邱X晶老公以前也住公屋
12 : honey(6546)@2011-10-19 00:12:39

公屋會否養懶人?要睇埋公屋對樓價既影響力
13 : 龍生(798)@2011-10-19 01:15:15

睇下住個個係咩人啦....
14 : 游浪潮(3792)@2011-10-19 12:38:57

如果公屋養懶人,那何來公屋富戶?

好懶咁去搵錢?
15 : teawater(1794)@2011-10-19 14:42:27

唔係"公屋"
應該係"公援"

唔係樣樣呀公野都係養懶人
16 : tom2288(5941)@2011-10-19 17:25:13

本身係懶人, 就更係越養越懶, 邊關個系統事吖!
17 : 龍生(798)@2011-10-19 17:25:57

所有呢的公字頭既野, 都難免養懶人...

主要都係睇被養者是否力求上進....
18 : pars(2406)@2011-10-19 17:50:42

大家講到住公屋好似唔駛錢咁...
19 : 亞力士(1473)@2011-10-19 19:04:37

個玩法係咁 無得怪d後生咁諗
20 : CHAUCHAU(1254)@2011-10-19 19:30: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718944
房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本月 11日向徐某發信,邀請她出席昨日「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揀樓,至上周五( 14日)有關單位已全數被優先次序較前申請人所揀選。房署職員於前日欲致電徐某告之不用出席,但對方電話一直不通,留言信箱又滿,故未能通知。


連兇宅都配哂.........
21 : GS(14)@2011-10-19 20:54:16

20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101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718944
房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本月 11日向徐某發信,邀請她出席昨日「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揀樓,至上周五( 14日)有關單位已全數被優先次序較前申請人所揀選。房署職員於前日欲致電徐某告之不用出席,但對方電話一直不通,留言信箱又滿,故未能通知。


連兇宅都配哂.........



睇唔到好戲好可惜
22 : GS(14)@2011-10-19 21:40:3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7650

政府應清楚讓市民知道,住屋問題才是民生問題,這個問題可用公屋方式去加以解決。而建居屋的目的,只是讓香港人都有機會搭一次資產升值的順風車;以免有房產的人與沒有房產的人經濟差距愈拉愈闊。政府若是不肯在這個問題上面對現實,居屋政策一定會一再失誤。
23 : Sunny^_^(11601)@2011-10-19 22:45:30

我個老師月入十幾萬都係住公屋...
24 : 游浪潮(3792)@2011-10-19 22:46:59

23樓提及
我個老師月入十幾萬都係住公屋...


勁,求 pm 成功方法
25 : Sunny^_^(11601)@2011-10-19 22:51:05

其實冇咩特別.佢另外個邊貧窮,然後同老人家住公屋.自己好有錢,旺角附近買左座樓仔收租
26 : Sunny^_^(11601)@2011-10-19 22:52:00

另外我有個同學屋企報同老人家住,所以比左2個大單位佢地.事前比晒D錢老人家.
27 : 亞力士(1473)@2011-10-19 23:14:42

23樓提及
我個老師月入十幾萬都係住公屋...


中學都有十幾萬?
28 : GS(14)@2011-10-19 23:20:48

24樓提及
23樓提及
我個老師月入十幾萬都係住公屋...


勁,求 pm 成功方法


special right for them
29 : Sunny^_^(11601)@2011-10-19 23:45:05

27樓提及
23樓提及
我個老師月入十幾萬都係住公屋...


中學都有十幾萬?


有tutorial clas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18

網上「懶人基金」 登陸香港 16隻ETF供選擇 年費0.88%

1 : GS(14)@2015-02-03 01:04:0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2/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若然大家想投資,但又不諳經濟或不想「刨財經」,可嘗試新興的「懶人基金」。網上券商8 Securities最近推出自動化投資及資產配置服務,只要客戶在網上輸入投資取向等資料,系統便會按客戶情,決定在16隻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中買入若干比例。執行主席及共同創辦人Mathias Helleu指出,目前此類管理服務近年於美國及歐洲興起,總計管理資產達140億美元,預計5年內可達2550億美元,強調公司是全港首間推出類似系統。

8 Securities主要負責網站系統運行,屬中介人角色,至於基金評級機構晨星則掌管投資分析,即投資比例由晨星決定。Mathias說客戶只要繳交管理資產0.88%作年費,並無其他佣金、管理費、贖回費等,一買一賣亦毋須繳費,但最低投資額約為1萬美元(約7.8萬港元)。

Mathias認為,投資及資產配置均轉為自動的話,可避過一般中介人昂貴的顧問服務,潛在利益衝突及不必要的交叉銷售。他表示,公司賣點是晨星分析質素高、費用低,以及出入方便,不像買賣市面一般基金時要繳費,又不似強積金要到退休才有;至於入場費較高,原因是方便做好分散投資。

免佣金贖回費 買賣毋須繳費

實際運行方面,如填寫問卷後,最後得出保守的投資觀,晨星則會設計投資組合中八成為債券,兩成為股票;若翌年股市暢旺,則會為客戶調整至七成債券,三成股票。Mathias強調,系統是作長線投資,因此不是每日或每周調整組合。

填寫問卷 晨星制訂風險偏好

然而這種系統是否可代替基金經理?Mathias表示,90年代大家對網上交易仍不太熟悉,但目前已經普及,並令整個經紀業生態改變,並變得更方便,因此若自動化資產配置服務佣金能維持較低,但質素又能追上一般基金經理,相信可改變整個行業,現時美國亦正改變中,又稱客戶必須相信科技能為他們帶來什麼,正如現時自動櫃員機亦已普及。

他又表示,首先立足香港是因為本地有利科技發展,同時內地又有匯率、監管等問題,因此希望先在香港及日本發展成功,再拓展其他市場,但目前未有明確目標。

明報記者 鄭智文
2 : GS(14)@2015-02-03 01:04: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2/news/ec_eca2.htm
陳茂峰﹕懶人基金將問題簡單化
  2015年2月2日

【明報專訊】「懶人基金」首次在香港推出市面,有投資顧問認為,該類基金因免卻基金經理,由此減少費用,相信亞洲可隨歐美地區盛行此類投資,但亦有顧問指出,香港人喜愛回報高的短線投資,未必鍾情於這類長線基金。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陳茂峰稱讚「懶人基金」可減少人力成本,但提醒該基金亦會將問題簡單化,例如排除ETF以外的產品,又要客戶日後主動跟進投資組合,並無基金經理打理。

張佩儀﹕回報未必令人振奮

他建議,投資者若投資意向與普通人相若,不妨試用,但若資產狀或投資意向較特別,則未必適合。他預期「懶人基金」有一定程度的市場,按過往歐美流行情,相信在亞洲亦可興起。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則認為,這類基金理念很好,方便又「好似唔使用腦咁」,適合懶於理財的大碼客戶作長線投資,但她提醒投資要顧及資金流向及政治風險等,認為這類基金達不到她個人的理財目標。她又指出,雖然懶人基金在歐美興起,但當地人投資目標回報較低及較長線,與香港不同,本地投資選擇較多,目標較為短線,未必令人振奮。
3 : Chantaiman888(53707)@2015-02-03 09:38:54

calculate carefull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14

羅敏莊教煮懶人餐撼肥媽

1 : GS(14)@2015-12-29 08:47:19

陳國邦兩個多月前向無綫發公開信宣佈離巢,雖然日前已決定回歸拍劇,但之前被老公大讚為頭家努力賣唱搵錢的羅敏莊(Mimi),仍然落力賺錢,最近更殺入師奶界同肥媽搶飯食,孖老友梁梓禧(前名:梁奕倫)替出版社網站主持烹飪節目,日前與梁奕倫到街市買餸,海鮮檔老闆得悉不是無綫節目更即時全數免費,陳國邦則到拍攝現場探班撐老婆,兩公婆當眾錫錫sweet到爆!
Mimi一向喜歡入廚,她說:「其實呢個節目係想教人整懶人餐,啲餸唔會好複雜,好以今日整嘅醉蝦,都係好容易就做到。」而做Mimi副手的梁梓禧,他笑指自己正正就是懶人一族,所以拍這個節目對他幫助好大:「我之前搬出去住都係冇飯一族,一定係出街食,而家返屋企住就係80幾歲嘅老竇煮,有時都唔係幾好意思,所以都要學番一兩味餸傍吓身。」



肥媽 資料圖片

■羅敏莊指第一集教煮的醉蝦是老公最愛,每次都讚不絕口。

■海鮮檔主力撐羅敏莊不是拍無綫節目,免費送蝦。DV圖片


■陳國邦大讚老婆羅敏莊廚藝了得更即場送吻。DV圖片

老公探班錫晒

當日拍攝之前,Mimi與梁梓禧齊齊到街市買餸,一班檔主知道兩人要買餸拍攝節目都落力推介不同食材,其中一檔海鮮檔檔主更豪爽地送出一斤蝦給Mimi,並哈哈笑說:「如果係無綫我就唔畀你,你唔係無綫我就畀你啦!」事後Mimi都表示多謝街坊支持,她說:「平時買餸都嚟呢個街市,佢哋個個都好好,亦知道香港而家得番一個電視台,都好支持其他媒體。」而陳國邦當日專程往探班,除了即場試食兼大讚老婆一百分,兩公婆還當眾咀嘴打情罵俏甜到漏。採訪:小米 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229/19430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061

7問7答:入場睇娜姐的懶人包

1 : GS(14)@2016-02-18 00:37:03

娜姐兩場香港個唱萬眾期待,本地觀眾入場前記緊要做定功課!





1.問:娜姐出名例遲,今次香港騷幾點先開場?答:照台灣、泰國、日本三地開場時間睇,暫時有相同的模式,頭場遲逾兩小時,尾場遲約一小時。



2.問:香港騷仲有冇飛賣?答:娜姐首次襲港開騷的門票搶得激烈,不過近日網上有人以原價或蝕讓放售中價到貴價的門票。



3.問:娜姐今次巡唱最高紀錄試過遲逾三小時開場,散場會否冇車搭?答:大會稱今明兩晚機場快線、機場巴士將加班次,預計凌晨一時前完騷。



4.問:整個演唱會大概唱幾耐?答:唱逾20首歌,足足兩個鐘。



5.問:每站巡唱娜姐都揮當地旗幟,今次港騷會舞香港區旗或中國五星旗?答:據主辦單位透露,今次已為娜姐準備好香港區旗。



6.問:如果想追星,哪個地方最有機會見到娜姐?答:娜姐今次入住半島酒店,除到酒店附近碰運氣外,娜姐對宗教及亞洲文化都深感興趣,參觀大佛、廟宇亦不出奇。





7.問:精品值得買嗎?答:官方精品今午三時開賣,除咗T恤大賣,黑色cap帽亦好搶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7/19493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109

【網上爆Post】懶人食包 Kickstarter牛油噴霧

1 : GS(14)@2016-03-08 16:15:38

那些年網速56K(真係唔係好耐年前),人在外國無劇好睇,看到華人台播娘到宇宙大爆炸的台劇《吐司男之吻》,我竟然睇晒!典型刁蠻任性女主角遇到不羈男,單單打打在一起,最終承認也就是她願意付托終身的「吐司男」,即是每朝早起床會欣賞她為自己做好一份塗得滿滿的吐司早餐。觸動我的不是少女心,而是多士強迫症,因為我塗多士一定要每個角落都平均沾上牛油和果醬,要不然我會抓狂。每天空肚吃多士做早餐的我,最近瀏覽Kickstarter,看到這個牛油噴霧,我找到初戀的感覺。這個biēm butter sprayer絕對是煮食恩物,用家只需放一磚牛油在噴霧器內,輕輕一按,就可均勻噴多士,整爆谷,甚至可噴在煎鍋和鑊等等,優雅煮食無難度。雖然現在這個項目已籌得最低資金,不過就早鳥優惠已售罄,最低助資價錢需要約$1000港幣($129美元),為了一片多士代價不菲,希望這個設計快快被買下量產,讓我早日尋回初戀。資料來源:http://biemspray.com/伸延閱讀:【網上眾籌易中伏?學做精明Backer】 http://bit.ly/24zRaKD記者:馬朗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8/195202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289

【專題籽】魚菜共生 懶人種植有計

1 : GS(14)@2016-03-30 14:43:42

種植有果實的植物要待整個魚菜共生系統穩定,如士多啤梨就要待新系統用半年後才可開始種,要種大概要3個月才可結果。$799(a、連種子不連魚)



【專題籽:易零壹綠】前陣子特首夫人於公開活動中說自己愛在家種有機菜,即摘即食好新鮮,還叫大家回家試試。在家種有機菜?離地笑話,升斗市民如我心中不是味兒,決定發掘在蝸居種植有何選擇。魚菜共生裝置講了幾年,上方種植,下方養魚,唔使日日灌溉換水,啱晒懶人精,輕巧版魚菜共生桌上裝置「Potti」最近終於面世,蝸居種菜到底是不是夢?


「Potti」平面面積25cm×27cm,高度僅如一部iPad般,由SuperFarm三位創辦人蔣雅麗(Edna)、楊俊(Alex)和陳穎恆(Dick)研發。「魚菜共生的原理主要是如何將魚的大便轉化成植物的養份。」於團隊中負責技術支援的Dick指魚菜共生並不是新概念,難在要做得完善,讓用家容易處理,只要定時餵魚,小魚和植物就會健康成長。Potti是用水泵將養魚的水帶動到上方的過濾裝置,但有別於其他魚菜共生的裝置,它的過濾系統放滿陶瓷生物環和活性碳,生物環附有足夠微生物將魚的糞便分解成硝酸鹽,提供養份給植物。Potti還有一個獨特的虹吸系統,可令水一小時循環6次,經過濾後水會變乾淨,流回下方的魚缸。



種植方便 慳水慳力

Dick說Potti十分方便,「首先是不用換水,因為換了乾淨的水就沒有養份提供給魚;第二是植物不用淋水,因為根部永遠都有充足水份;第三是養魚種菜一起做,不用額外位置。」裝置中的水泵只需3伏特的電力,開啟電源就可令水一直流動,由於是活水,並不會如平時種植般積累死水,故不會滋生蚊蟲,「而且非常安靜,沒有噪音。」Potti可養一般非肉食的淡水魚,鯉魚科金魚比較粗生,是新手入門的養魚選擇。
SuperFarm於2014年為了推廣生命及環保教育而成立,去年起帶着Potti到小學開講,深受老師、家長歡迎,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系主任蘇詠梅看過SuperFarm的建議書後,已着手設計教材,希望可將魚菜共生納入小學常識科常規課程,利用Potti的設計講解魚菜共生理念,於是SuperFarm決定將Potti生產出來,本月正式上架,令它不但是教材,更成為家居綠化選擇。Potti有16格培植土,可種有機菜或香草等,最多可種6至8棵沙律菜(如生菜),大約20多天就有收成,營養價值亦相若,在家中即摘即食不是夢!除了運作原理要完善,Potti在設計上亦有心思,平時的魚缸普遍「起角」,Potti用了曲線設計,四個角猶如放大鏡,小魚游過時身上有甚麼變化都看得一清二楚。





無端端搞生命教育,原來SuperFarm三位創辦人的履歷卧虎藏龍:
Alex(左):於美國讀電腦及工程,在矽谷的大公司任財務管理工作多年,思鄉回港不再為錢奔波,笑言更想做點有意義的工作。
Edna(中):前公關公司高層,子女已長大,現希望推動生命教育。
Dick(右):大學和碩士年代都念化學,偏偏畢業後投身傳媒界,遇上瓶頸受邀加入SuperFarm團隊,重拾化學樂趣。





兩周照料後,佛教慈敬小學的同學笑言金魚健康,但種子發芽欠理想。

陶瓷製造的生物環是微生物的居所,微生物可將魚的大便轉化成養份。

魚菜共生不用泥土,用纖維造的「培植土」,質料如海綿,吸水快。



漏斗水泥盆 培育植物

對養魚沒興趣只想簡單綠化家居?懶人之選多的是,用水泥盆配有生命力的綠色植物都可以好靚,說的是本地品牌Greenology的植物作品。Greenology主打容易打理的植物作品,例如水種不用泥土的香草等,還有外形可愛又不用花時間打理的「植物球」,用水苔包着多肉植物根部,直接放在盛水杯中養着便可。
Greenology同時亦推廣水泥盆作品,在設計方面,漏斗形的水泥盆下繫着一條繩,連接下方杯中盛載的水,品牌創辦人鄧家騏(Andy)解釋,「這產品設計令水和泥土盡量分開,只須加水在下面的儲水庫。」杯中的繩會吸水,然後慢慢滲上泥土,不用常常淋水,漏斗形盆身設計就可防止盆中儲水太多,令泥太濕弄死植物。懶人如我請教過Andy,平時只須兩、三天換一次水預防長出苔蘚,忙起來的時候,最多一星期不換杯內的水也可。



「植物球」種法,用水苔包裹植物根部,便不用煩惱淋水問題,圖為不死鳥。$80起(b、不連底碟、視植物品種而定)

吊蘭(右)有淨化空氣作用,紫蝴蝶(左)美觀,適合種於家居和辦公室中。$160(b)

Andy不想工廠式大量生產水泥盆作品,堅持以手作形式製造水泥產品。



(a)Potti網站:http://www.potti.hk(b)Greenology上水蕉徑路蕉徑休閒村



記者:陳穎欣攝影:伍慶泉、徐振國編輯:黃仲兒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30/19549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97

【專題籽】一個人住 懶人生活Tips

1 : GS(14)@2016-05-26 17:25:45

如何打理好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是門學問,即使將來再與人同住,都不易生爭執,朱一心如是說。



【專題籽:胚芽故事】相約朱一心(一心)在梅窩一家餐廳見面,她簡單白T恤配藍白條子裙,在餐廳門口跟島民的小狗玩得開心。從讀書畢業到現在,她跟朋友租房子、結婚、離婚,因為愛鄉郊生活,又搬到從梅窩碼頭要踩15分鐘單車才到的梅窩小村。女兒為方便上學,搬到市區自己住,一生經歷了好多段獨居時刻。她自認人懶,又想過舒適有品味的生活,常跟一批獨居懶人交流心得,悟出一套慵懶獨居生活小貼士,出書《我一個人生活》與大家分享。


香港劏房幾千蚊幾十呎,私人樓呎價更誇張,你租得了樓獨得了居,既有點迫不得已,但同時又有點奢侈。想深一層,自從人人用手機刷刷吓,明明二十四小時都獨自一人,但又二十四小時都似有人在身邊,似乎有沒有「實體人」在身邊都非問題了。一心上過統計處給記者辦的人口統計課,有位統計學博士說:「香港不存在嫁不去的女人。」她認同此說,因為第一,就算數字上未婚女性人口比男性多,但當中卻包括了背家來港工作的女傭;第二,就算是25歲到48歲適婚年齡的女人,她們本身都有漫長的廿多年待嫁期,不能代表她們在待嫁期間沒有伴侶,而若把範圍縮窄至25歲單身男女,則多年來數字都差不多,當然,有伴侶與結婚是兩回事。「無論男或女,我們都有很多時間單身,一個人住,像離婚、兒女長大、喪偶再單身。」她的人生有許多機會斷斷續續一個人住,畢竟社會觀念改變了,一個人不代表孤獨寂寞,好多人問她:「你憑甚麼寫一個人住啊?」她沒有憑甚麼,她只是整理了多年來的獨居經歷、跟朋友們一些生活上的小貼士。一心聽不慣獨居朋友說:「一個人之嘛!打扮、煮飯畀邊個睇邊個食啫!」她討厭邋邋遢遢過日辰,所以出書用三十大課題分享「優雅懶人高手,30天30個微搞作」,教你就算一個人吊吊揈,也要揈得優雅環保過人。



家裏領養及寄養了三隻狗和兩隻貓,也不愁寂寞。

一心強調食飯要慢嚼,讓口腔分泌足夠的酵素幫助消化,不只保健,還是種優雅的生活態度。

朱一心《我在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自主空間

一心試過與人合租一屋、住過八百呎唐樓、六十呎劏房、山頂道老屋,每次搬家傢俬都買新丟舊,好浪費。她引設計師朋友高文安九十年代的話:「一個人住何必縮入房工作,搞到個廳都冇人。」她認為人可以自主創造空間價值,像名設計師梁顯智所說,「簡約之最,以最少空間發揮無限創意。」於是她想到了流動家居,曾找梅窩木匠幫忙訂做12個小木箱,叠起來就是形態不同的書櫃雜物櫃,搬家時細軟全丟進箱裏就行得。兩張板凳作腳,上放木板,就是移動工作桌,喜歡追着陽光或隨心情搬桌到哪工作都可以。她認為最好的廚房就是沒廚櫃的廚房,少了櫃子的黑暗角落小強沒處躲。市面上有賣有轆的流動中島,煮飯時中島是廚房一部份,煮好飯推中島出廳就可以變成小桌子,圍在一起大家就可以飲番杯吃小食。客廳、工作室、廚房、吧枱幾合一,屋仔細細都有自主生活空間。



流動中島其實是帶轆小廚櫃,也可推到客廳做小桌子。

十二個小木箱,適應不同房子變化組合,去哪都方便。

板凳很實用,可以一頭一尾兩張作凳腳,上搭木板即變工作桌或熨衫板。



一個人對付蛇蟲鼠蟻

當初一個人住,一心最困難的不是在超市買東西回家,不是人靜寂寞,是獨對小強!好多次她嚇到跳上桌面大聲叫。但後來她明白,越害怕的東西她越要面對,除了學會捲報紙棍打小強外,還向村民及朋友學了許多驅蟲配方。如專驅蚊與蠓的香薰油蚊怕水;在鞋櫃放小梳打粉盒(small baking soda),辟味以防昆蟲聚集。



蚊與蠓每天上下午6至8時最活躍,她每朝9時才帶小狗散步,避開正面交鋒。

朋友調配的防蚊防蠓蚊怕水,她有空就召喚隔籬鄰舍一起自家製作。

蚊與蠓都怕香茅與小梳打粉,適宜擺放在惹蚊的地方和鞋架附近。



一個人不求其食

一心的書裏,花最多篇幅在飲食及養生篇,健康緊要,偏偏一個人最容易吃得求其。她有一個音樂人朋友,天天外食,突然一天尿酸過高骨頭痛到要入院,所以她引以為戒。人懶,要獨食又想有營養,原來解決方法都有好多:1.一人份買餸難,那就學做許多一個人簡餐,如星期日就煮多些餸,分三餐吃;又如星期日吃蒸飯,第二天就拿飯來作炒飯;今天吃雞塊,明天把其餘雞塊撕碎,夾包做三文治,花點心思讓剩菜多變,不讓菜單沉悶。2.一人飯局,一個煎Pan煎一道菜都嫌太浪費爐火,買兩個煎蛋不銹鋼框或pancake框,就可以同時熱飯、煎蛋及炒菜,懶的升華,方便又快捷。3.有段時間她跟鄰居搭食,鄰居多煮她一份飯,三餸一湯用飯壺盛來,每餐$50,健康化算呀。4.太晚回家身心俱疲,她們還有秘技──10分鐘即食貓飯!話說一心跟鄰居Barry都是日劇《深夜食堂》粉絲,劇中演歌手的千島美雪到小林薰的食堂,最愛吃綴滿鰹魚片、滴幾滴日本醬油的自家貓飯,看得他們口水直流,之後也跟着煮起來。貓飯精粹是快、平、準、飽肚、好味!而Barry也算是個地踎食家,走遍香港九龍新界,吃出最美味的腐乳,研究出「溏心蛋不敗配方」,他們還在WhatsApp開了個「貓飯討論Group」討論大家的私藏貓飯吃法。所謂一碗靚貓飯,秘訣是有一碗好的珍珠米,香港沒有小林薰那種成條柴般的即刨鏗魚,日本超市卻有售刨好的鰹魚片,每包約$40至$60,一把鰹魚片蓋在熱飯上,加一點欖橄油、日本甜豉油(她家的豉油由三款豉油混合而成,味道獨特),灑點亞麻籽,就成了一心最愛的貓飯。另還有city'super蒸熟了的白飯魚真空包,也是她嚴挑出來的即食貓飯好料。



要懶就要動腦筋,一口氣煮一飯兩餸,洗鑊也只洗一次啊。

一個人買米有排都未食完,她準備三個小米缸,分別放白米、糙米或雜米,輪流食用,保持健康。




一心版鰹魚貓飯

材料:熱氣蒸騰靚珍珠米一碗鰹魚薄片一大把日本甜豉油少許橄欖油少許亞麻籽少許




全球獨樂潮

據香港統計處調查,2011年香港有超過40萬個獨居住戶,相比2001年的29萬個,人口比率上升2.9%,獨居長者增加是原因之一。這已是世界大潮流,早年國際研究機構Euromonitor已估算,全球獨居人口已由1996年的1.53億人,增加至2011年的2.77億人,15年間上升了八成。當中瑞典、挪威等北歐地區,40%住戶為單人住戶,瑞典斯德哥爾摩更被封為「全球獨居首府」,其他如英、美、法、日等都有30%以上的獨居比率,更估計2020年全球將新增4,800萬單身族。為此,社會出現了講《一個人的經濟》一類的書籍,社會各層面也推出許多專為單身族而設的服務與配套,如日本「一蘭拉麵」提供一個人吃麵的單人格座、適合蝸居一人煮食的一人飯煲、一人雪櫃等等。日本漫畫家高木直子於2003年起出版的《一個人上東京》、《一個人住的每一天》等輕鬆漫畫系列,紅到今日,近年更出現「樂單族」(Quirkyalone)一詞。選擇獨居者不一定孤苦無依,現時有更多年輕到中年人士選擇一個人住,日本更有「卒婚」新詞,即「婚姻畢業」,就是結婚幾十年仔大女大的老夫婦,為找尋自己喜歡的生活,跟配偶分開住,卻仍互相探望照顧,好好過自主生活,樂得清閒。



記者:陳慧敏攝影:林柏鈞編輯:陳漢榮美術:楊永昌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26/19627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