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硅谷創業者們在改造現實世界:5個極富想像力的O2O公司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2/59784.html

美國舊金山的南部市場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接二連三的出現影響世界的科學技術。

這裡是Twitter、Yelp、Airbnb等公司的「老窩」,也是舊金山城南的貿易區。在1990年之前,這裡還只是有幾棟庫房而已,直到90年代初期,低價房產讓這裡成為辦公勝地。

雖然說新世紀初這裡的創業企業經歷過一場泡沫危機,但現在這股創業風潮又一次席捲而來。到處可見高聳入天的玻璃幕牆建築物,公共自行車位也開始出現。這座城市能跟紐約市競爭的地標建築也將在2017年建成。

為了跟上網絡時代創業的第二波潮流,洛杉磯的創業者們在這裡開設了自己的商店。Arstechnica記者從他們當中挑選了5家公司的總裁來進行訪問,我們認為他們在各自產業的影響力可以超越這片區域撼動整個城市生活。

1.現實世界的云儲存:Boxbee

作為一家公司的總裁,Kristoph Matthews的辦公室和其他員工共享一個地方,而他的辦公室,其實就只有一張桌子而已。在這裡它向記者介紹了他的企業,據瞭解Boxbee已經獲得了一筆巨大但是數額保密的風險投資。

他說:「我在全世界長大,從小孩子開始我就已經去過22個地方。每一次搬家,家裡都有一些不能割捨的東西陪伴著我們,但是我呢卻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每搬一次家,我們都得想一下家裡這些東西該怎麼辦。我對這種感覺太熟悉了。」

於是就有了他的創業公司Boxbee:這是一家旨在清空個人儲物空間,按需送貨運貨的云儲存企業,消費者可以在手機和網頁上下單。

「Boxbee並不是一家倉儲企業,我們的工作是讓城市裡的人過上更加便捷的生活。只要人能搬得動,我們就可以去搬。」

消費者下單之後,Boxbee的員工就會送一些大的塑料箱子到家門口。裝滿之後,Boxbee的員工就會來搬走,然後把他們放到安全的倉庫中儲存。如果消費者想要拿回一個箱子,可以在線提交拿回的申請。至於價格,每個箱子每個月6美元的保管費,上門取箱子免費,拿回箱子每次15美元再加每個箱子2美元的費用。到目前為止,該項服務只在洛杉磯和紐約可用。在洛杉磯可以2小時內送箱上門,在紐約則是24小時內送箱上門。Boxbee現在已經儲存了數千個箱子。

最初,Boxbee的理念是「現實世界的云儲存」,但是他們發現,出了科技圈,再用云儲存的概念沒有什麼意義。所以Boxbee現在的理念是「簡易城市倉儲」。

創業的想法源自Matthews的父母,他們現在住在泰國,有時候他們會回到美國來拿點寄存的東西。Matthews說因為他自己擁有的物品很少,朋友來拜訪他家時總覺得他剛搬來。

這位年前的CEO畢業之後擔任過機械師、電子工程師,在創業之前的8年裡一直為全世界的科技企業打工。但是工程師的身份卻在做著搬運物品、送貨的工作。

Matthews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天生適合做物流。對於城市的現象、城市的生存、如何讓城市生活過得更好這些事,我都非常著迷。我們幫助企業和居民管理好他們的物品。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他們囤積的物品只會越來越多,有些東西必須要離開他們的生活。」

但是Matthews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也有一些抱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Wordpress網站無法記錄用戶的信用卡新信息,而公司只有我一個人和一輛小貨車,在上班時段穿梭。」起初,Matthews挨家挨戶地區推銷他們的服務,後來他開始調查人們對貨運、物流公司的期待。當然,只有一個人和一輛車顯然不會讓人太信服。但是Matthews發現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最早一批使用者中有一大批是學生,他們對我們表現出了更多的信任,存儲的貨物也很多。」

2014年初,Matthews準備開始進行第二輪融資,加速企業發展。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讓工作流程標準化,「把物品裝箱,免受外部世界的侵擾,同時存儲的時候也要合理擺放,減少貨車的路上行駛距離。裝卸同步,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一個方面。」


2.眾包物流系統:TaskRabbit(任務兔)

跟Matthews一樣,任務兔的總裁Leah Busque想做的也是改變人們工作生活的方式。她的創業企業能幫人們在網上找到短期的跑腿工,成功開發出新的市場。

Busque說:「我們的目標是在全世界革新人們工作的方式。我們可以實現太多的機遇和潛能:我們能讓一百萬美國人在任務兔的平台上打開他們自己的生意門路嗎?我認為任務兔的獨特性和附加值在於人的參與,尤其是在需求供給方面。但是我想真正改變的是:在有人要求送貨的時候,就有人去跑腿。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拓展企業服務項目,然後服務做到精細。」

筆者在個人生活和工作中都用過任務兔這個網站,主要使用它來找人取包裹或者是找人去郵局寄文件,或是人少的時候掃瞄文件。每次來幹活的人都很盡職,有時候我也在考慮,這種網站是不是會導致更多人放棄工作來做自由職業者。任務兔現在拿工資外的20%佣金。

Busque並不關心這個問題:「我認為網站的美麗之處在於,兔子們能自己決定他們工作的時間和價值。」

按照當地標準來說,任務兔應該算是老牌創業企業了,它創辦於2008年,而且最近還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任務兔發展非常快,在2013年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了美國之外的倫敦。

Busque說:「全美國有20000萬人在任務兔上接貨。有75%的人靠跑腿、兼職來付水電煤氣房租,10%的人把它看作是全職工作,每個月能拿到5000-6000美元的收入。」

任務兔跟Boxbee很像,除了不存箱子外,任務兔上找來的人什麼活都干。你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人來清理草坪、去洗衣房拿洗好的衣服或者是找人潛到水底找鑰匙。

「現在有一隻任務兔正在駕駛貨車從費城前往薩克拉門托市,因為這家公司按照預定時間可能無法送貨,所以他們支付了他2000美元去跑一趟。還有一位婦女在湖上玩的時候把鑰匙丟到湖裡去了,於是她在任務兔上貼上任務,很快就有一個潛水員任務兔接了任務然後找到了她的鑰匙,這次服務的費用為150美元。這讓人太興奮了,當你能幫助別人找到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時,一切事都能解決掉。」

看似成功的背後總有一段辛酸路。在去年夏天,任務兔不得不放棄20%的員工。

Busque說:「我們重組了公司,將人力資源重點放在商業機遇、移動、地理拓展、商業服務和市場運作上。我希望能讓任務兔健康地發展,讓企業實力變強。從2011年5月開始,我們月度業績增長11倍,有些市場領域的月度增幅還達到了30%。」

許多消費者可能不知道,公司內部的員工也會去接活。按照公司的規定,公司鼓勵員工每個季度去網站上接至少2次貨,這樣任務兔對線下消費者和線上的消費者都有了很好的瞭解和分析。

「舊金山的居民比紐約的居民更喜歡宜家的家具,奧斯丁的居民比東海岸的人更喜歡種花種草。」

3.簡化商家轉賬、支付:Ribbon

所有使用任務兔的人都可以通過信用卡在網上付賬,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網支付。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從事轉移貨幣這份工作都很困難。

美國不同銀行間的轉賬也很複雜,所以支票匯票依舊在美國很流行。面對這麼一大塊蛋糕,Paypal、Google Wallet、Square等企業都想分一塊。

Hany Rashwan創辦的Ribbon公司正嘗試讓這一轉賬過程簡單化。

在2014年1月底,Ribbon發佈了第一款消費者產品,它能快捷地向其他用戶付款,即使對方沒有Ribbon賬號,也能將金錢直接匯到對方的信用卡或者銀行借記卡中。(註:Ribbon跟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轉賬功能很像)

去年,Ribbon上線了商家支付平台,可以幫助商家快速地收費、轉賬,而且只收取轉賬金額2.9%+固定的0.3美元的手續費(跟Paypal的收費一致),但是處理速度更快更簡單。

Rashwan對這些產品並不滿意,他希望Ribbon能成為「用戶的全球化支付賬戶」。也就是讓用戶獲得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都能快速轉賬、支付、收費的賬戶,擁有一個獨特的二級域名。

Rashwan希望Ribbon能成為一個個人和企業以任意一種貨幣、在任意一個支付系統內都能收款、轉賬支付的系統,無論是美元還是比特幣,一概全收。這個系統的秘訣就是:將全球範圍內複雜的收款、支付過程抽象化來操作。

「打個比方,我覺得我們的系統裡的水管都已經鋪好了,就差水龍頭了。」Rashwan顯然不願意透露更多詳細的細節。

Rashwan出生於埃及,2008年來到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接受美國教育。幾年之後,他加入了AngelPad創業加速器項目。跟其他加速器的成員一樣,他用原型產品的部分股權獲得了一筆種子創業基金。AngelPad加速器曾經出產過許多知名的企業,比如說Dropbox。

「我回到學校弄完了畢業手續,3天內到了舊金山。加速器裡,他們教了我們和風投有關的一切內容,教我們如何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在第一輪融資中,我們獲得了200萬美元。我跟187位投資者進行了交流,只有18位同一給我們投資,但是這一比例已經比其他公司高很多了。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VC交談時,我做了一個89頁的PPT,這個人聽不下去了,想走,我活生生地把他摁在那接著聽,因為我還沒講完呢。」

Ribbon現在還在測試研發階段,是否能成為所說的全球支付系統還需要等一段時間。Ribbon最近又拿到了175萬美元的投資,主要投資者是硅谷風投機構Draper Associates。

參投的Joel Yarmon覺得,Rashwan想創造一個全世界通用並且支持電子貨幣的支付系統的想法非常有遠見。

Yarmon說:「移動領域還會繼續做大。我想看到更大的市場,更出色的團隊,更大的理想。在向其他投資者推薦的時候,我把Ribbon看作是最接近這個想法的企業。我投資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投資了一群有偉大抱負的人。Hany之前的創業還沒落地就失敗了,但是現在這個相似的想法卻大有潛力。Hany對這個市場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夢想,能成大事,我感到很欣慰。」

4.手機3D掃瞄系統:Occipital


在距離舊金山AT&T棒球場不遠的地方,有一家由庫房改裝辦公室。這家公司的總裁Jeff Powers希望能讓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具備3D掃瞄功能,他認為這將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去年下半年,Occipital公司在Kickstarter眾籌平台上發起了Structure Sensor傳感器的眾籌項目,這個iPad小配件可以讓iPad發射出近距離紅外光線,測量出物體的距離,然後生成3D掃瞄圖像。相似的產品已經在行業內出現了一段時間,如果研發成功的話,Structure Sensor將對遊戲、時尚設計、內部設計以及其他行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這個設備具備一個紅外線發射器,可以發射出7萬束光線照射到物體上,通過光線的反饋以及攝像機拍攝的圖片生成3D圖形。」

這款設備最遠可以探測5米的距離,而且只能在室內工作,但是卻收到了巨大的歡迎。Occipital原計劃籌資10萬美元,結果到最後拿到了驚人的130萬美元。

Powers又說:「我們現在想擴大生產規模。現在只生產出了100-200台,下個月會是600台,兩個月後,可以生產3500台,再往後可以達到3.5萬台。」

Occipital希望Structure Sensor能夠成為iPhone和App Store的招牌產品,能成為人們都需要的一款產品,然後開發者在這個產品上二次開發應用程序。

Powers說:「在未來一年,我認為我們將遇到的有趣的挑戰是為人們提供足夠的軟件來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利用它開發應用程序的開發者也會逐漸增加,同時企業也會加入進來。我們製作了一個宣傳片,但上面展示的並非完整版的解決方案。」

Occipital公司希望能生產出一款相對來說更便宜的消費級設備,它能輕鬆識別、繪製周圍的環境。簡單來說,就是能讓機器人在陌生的環境下快速識別,明確位置和職責。

除了視頻遊戲設計和內部設計,Powers還指出了這個設備可以用於法律部門或軍事用途。

「可以用來製作犯人的3D頭像。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今天就能做到。相比相同功能但價格10萬美元的特殊攝像機,Structure Sensor還能放在包裡。雖然它的分辨率可能不如10萬美元的設備,但是10萬美元的設備可以買幾百個Structure Sensor了。」

Structure Sensor現在的售價為350美元,Powers希望這個價格還能再低一點,同時圖像質量也能提高一些。最後,他希望這款傳感器能成為便攜計算設備的一種,而不是作為配件單獨需要搭配其他設備出現。

「只要我們或者其他人證明了這種產品的價值,它就能融合到設備中去,到時候我們就能獲得不錯的發展。」

5.私營公交系統:Leap Transit


最近幾個月,舊金山的居民開始抗議Google、Facebook、蘋果等公司的班車上有免費的Wi-Fi可以用,他們表示這是富有階層的炫富行為。

但是舊金山的一位創業者Kyle Kirchhoff卻認為所有人都可以坐上這種班車。2013年 5月,Leap Transit公司開行了第一輛私有班車,環城行駛。跟當地的班車2美元一趟的價格不同,Leap Transit每人收費6美元。

不久之後,Leap Transit的實驗班車就停駛了。現在Leap Transit公司正在修改運營模式,嘗試運營一條最新的線路,並在2014年夏天再次測試。

Kirchhoff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個針對公眾的私營公交系統。我們的目標是讓公交系統更順暢,讓人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我們真正的目的不是和現有的公交系統競爭,而是要為人們開車、坐車的人提供一種更好的出行選擇。」

Kirchhoff希望私營公交車上應該有更舒服的座椅、電子車票以及Wi-Fi網絡。

「就像坐在餐館的陽台上,喝著茶,看著日出日落。多麼奇妙的體驗。坐公交也可以用相似的體驗,我們並不會排斥任何人,我們的服務跟蘋果有些相像之處,讓更多的人體驗更尖端的技術。」

「我們不從傳統公交系統中偷取乘客,我們創造的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也不會照搬現有的公交線路,而是把自己的線路當成現有系統的補充。如果還按舊金山公交車2美元的價格收費,我們肯定撐不下去。價格還是要按照需求來定。如果我們收2美元,那麼車上就必須坐更多人,但這種體驗對乘客來說就不好了,這不是我們要打造的乘車體驗。我們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對科技有熱情,對事物運作有激情。」

Kirchhoff生長在硅谷,他的父親在惠普公司工作。Kirchhoff之前也在McAfee和賽門鐵克工作過。

他說:「我從來都不想創業,創業壓力很大,有很多事情要搞定。但在公司上班拿薪水又不足以滿足我。我覺得還是要開一家公司。我們覺得:要用我們對技術的激情來讓世界更美好。」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三倍收費的私營公交車能開得下去。有人說Leap Transit的運營模式「非常危險」。面對批評和之前的挫折,Kirchhoff仍舊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想法。

「我們想要創造是神器的體驗。如果我們專注於打造不同的體驗,乘客應該不願意走下這輛公交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98

【如何靠投資發財?-- 這兒談的是計算的科學,不是想像的藝術】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9580504
【如何靠投資發財?-- 這兒談的是計算的科學,不是想像的藝術】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84

張忠謀口中的「下一件大事」 物聯網究竟是什麼?想像250億個裝置同時上網的新時代(108-111)


2014-06-30  TWM  
 

 

從五月天的互動螢光棒、YouBike,到可以幫你管理家中大小事的智慧時鐘、智慧商場等,這個被張忠謀視為「Next big thing」的物聯網時代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會愈來愈快。你,準備好了嗎?

撰文‧何佩珊

今年以來,物聯網三個字忽然間成了國內外科技大老們的共同口頭禪。三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預告,物聯網將會是「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甫落幕的COMPUTEX展,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也預言,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智慧裝置無所不在的世界……。

那麼,物聯網究竟是什麼?它為何會被科技業大咖們視為科技產業的未來救世主?其實,你可能不知道,物聯網已經悄悄闖進你我的生活……。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上,《三個傻瓜》的音樂響起,伴隨著歡呼聲與尖叫,高雄世運主場館超過五萬名觀眾手中的螢光棒同時閃耀;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分不清,他傻瓜,你傻瓜,我傻瓜,誰傻瓜……。」主唱阿信的歌聲彷彿有一種魔力,每唱一句,都讓這片螢光燈海隨著歌詞瞬間由藍變紅、由紅變白、再由白變藍,將全場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萬物皆可互通互連

阿信當然沒有魔法,這場讓歌迷回味無窮的演唱會玄機,其實就在五月天特製互動螢光棒裡的小小無線接收器。只要控制台發出無線電波訊號,螢光棒就會依指令變色,而這其實也就是時下最熱門話題──「物聯網」中,最簡單的一種應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這個生硬難以咀嚼的名詞,就字面文義解釋,就是不論有沒有生命,世間萬物皆可以透過有線、無線的訊號彼此互連、互通,形成一個網絡。就好比五月天的螢光棒,無線接受器就是它的大腦,幫助它接收訊息,並且做出反應。

如果萬物皆可互通互連,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首先從數據來看。一九八○年代,全世界可以連網的裝置可能只有一千台;而在PC出現後,二○○○年連網裝置成長超過一億台;接著進入行動網路和雲端時代,短短十年間,連網裝置已經急增至數十億台,甚至突破百億台。但這還不是極限,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指出,進入物聯網時代,全球連網裝置市場規模還將再有一波大成長,估將超過二百五十億台!這也是為什麼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形容,「未來IC會像水、電一樣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且細看其中變化,傳統連網裝置如PC,去年就已經進入負成長;而這幾年新興的平板電腦成長率也預期將會從去年的五成,在今年大幅下滑至一成左右;還有智慧型手機今年成長率,估計也將從近四成下滑至兩成。明顯看得出,未來數百億台的智慧裝置成長動能,主要將會來自於這個科技大老眼中的救世主── 物聯網。

再從產值的角度觀察,IDC研究數據指出,去年全球物聯網的產值已經來到一.六兆美元,預估今年可以上看一.九兆美元;而且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備,以及技術持續演進,IDC預期未來幾年物聯網成長還將持續加速,在二○二○年上看七.一兆美元。

如果從個人觀點出發,對物聯網的感受可能會更貼切。

「智慧家庭」將是消費主戰場在國際知名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近一個甚受矚目的焦點,就是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已經超過二十萬美元的預定目標,並且開始吸引創投、通路商與國際級代工廠商的關注。

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而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是一個十足親切的物聯網應用產品,名叫Sentri智慧時鐘。

「早上匆匆忙忙出門上班,走到半路手機突然出現警示訊號,顯示家中現在的溫度不正常,趕快點開Sentri的視訊鏡頭一看,原來是冷氣忘了關!」透過Sentri智慧時鐘,出門在外也可以隨時知道家中溫度、濕度、是否有人闖入,以及空氣品質變化等等,並且經由視訊鏡頭即時瞭解家中的實況。其實,如三星、LG等家電大廠,都已經推出智慧家電產品線,如果家中剛好有這些相對應裝置,那麼Sentri還可以進一步做到遠端開關燈、開關冷氣、電視或關門等功能。

智慧家庭,如今正是消費電子業者在物聯網的主戰場之一,而出了家門之外,物聯網的魔術更是無所不在。以下,就是幾個已經商品化的實際案例:「出門拜訪客戶,在巷弄裡卻不知該走左邊還是走右邊,還好今天在鞋子裡塞了Lechal的導航鞋墊,沒走冤枉路,準時抵達目的地。」Lechal是一家印度新創公司研發出來的產品,透過藍牙連結手機地圖得知行走路線後,在需要改變方向時,鞋墊就會產生震動提醒左轉或右轉。如果出門忘了帶手機,它也會產生震動提醒,而且不意外地,Lechal也具有計步和計算卡路里的功能。

「下午三點,吃完午餐後就一直埋首於電腦前讓人覺得昏昏欲睡,這時桌子微微震動並開始升高,提醒你該站起來,活絡一下筋骨了。」這張由美國新創企業Stir研發出來的桌子叫作Kinetic Desk,因為擁有一顆微處理器,以及桌子前緣的感測器,所以它能分析並記憶使用者的一舉一動和使用習慣,適時提醒使用者該換姿勢,並且計算什麼樣的姿勢可消耗多少卡路里。同時Kinetic Desk也有藍牙和WiFi功能,可與智慧手環,如Fitbit等智慧裝置相連結,提供使用者更全面的資訊。

「晚餐時間到處大排長龍,好在一早就用App訂好位,才剛接近店門口,服務人員已經主動上前招呼帶位,手機也立刻彈出今日的用餐優惠訊息。」香港軟體公司IGPSD利用藍牙傳輸技術Beacon和餐廳系統與消費者的手機相連結,當Beacon感應到預約者抵達時,服務人員就會得到提示,顯示訂位者大名及需求,方便服務人員主動提供服務,同時餐廳系統也可以發送優惠訊息到客戶手上,並結合消費集點功能。

以上這些應用,不是想像,而是已經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這不過是廣大物聯網應用情境中,相當微小的一部分。

零售業逆襲的:「室內定位」傳統商業模式即將顛覆,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跳脫出個人,從更廣大的視角來看,物聯網帶來的又是另一種衝擊。如同蔡明介所說,未來如何正確蒐集資料並整合不同裝置,進而透過這些資料衍生新商業模式,將會是很大的機會。

先看看零售業的例子,過去幾年,實體商店在電子商務的進擊下節節敗退,但IBM預言,未來五年實體商店將會展開逆襲,再次拉開與網購的距離,而關鍵,就在物聯網所創造的使用者體驗。

以Beacon這個過去一年來受到科技界高度關注的藍牙技術為例,因為Beacon解決了過去無法在「室內定位」的問題,未來在購物中心裡,業者可精準掌握消費者「走到哪裡」;藉此,除了可提供精確的室內引導,專櫃電子看板也可因應來客的不同,做更精準的廣告投放,並發送即時優惠資訊到消費者手機,以及提供更多主動式服務,並加入消費集點和行動支付等功能。

目前國外知名的梅西百貨、沃爾瑪等業者,都已經開始嘗試Beacon解決方案。台灣在IGPSD與太和光這兩家新創公司的軟硬體合作下,預期最快在今年下半年也將有大型百貨業者導入類似的建置,屆時消費者即可親身體驗這樣的智慧購物商城。

再把情境拉得更遠一點,在製造業,當每一個生產設備都裝上感應器,並有連接網路的能力,就能透過隨時監控、隨時調整的自動化,大幅節省人力並提高生產效率與良率;應用在零售和物流業,則可透過庫存狀況的即時掌控和分析,安排最有效率的出車路線……。

從個人、家庭、城市、零售、醫療照護、交通、工業、娛樂等,還有太多你想像不到的物聯應用正在或即將發生,未來,任何一個個體、場域,都可因為一個小小的晶片,開啟與外界的溝通。

簡單的說,物聯網的基本性質並不在於技術突破,而在於應用創新,這個創新,則來自於「深度資訊化」。當人類與機器的所有動作、所處環境都能轉化為數據資料與外界溝通互動,接續而來的,就是行為的改變、思惟的創新,進而顛覆生活。思科執行長John Chambers以此形容:「物聯網將比網路革命的影響力大五到十倍!」不過IDC半導體及EMS研究部門副總裁Mario Morales認為,到目前為止,多數物聯網的應用都還不夠成熟,但他相信,可能只要兩到三年,這個世界就會呈現出另一番不同的景象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不再覺得谷歌想把晶片植入人體的想法很瘋狂,也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必再辛苦為每一個個體都裝上感測器,只要在空氣中散滿智慧灰塵,大家就可以彼此互連。這樣的情景真的會發生嗎?讓我們等著看吧!

物聯網的世界 想像無限大

通訊

思科預估到2020年,平均每人將擁有近7台連網裝置。

影響:人與人的溝通變得更輕鬆而容易,對物件的管控能力也更強。

零售應用

Deloitte 2011年假期購物調查指出,71%的使用者將透過多元管道購物。

影響:新購物管道代表新商業模式的可能,可能掀起一波商業革命。

交通工具

Frost&sullivan預估2016年美國可連網的汽車預計將從2010年的870萬輛成長到2360萬輛。

影響:交通因此變得更安全、便利,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新機會。

工業化應用

IMS Research預估2015年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影響:自動化可減少人力成本,降低風險與提高良率。

醫療應用

Pwc analysis預估2017年全球行動醫療營收將達230億美元。

影響:更進一步監控管理個人健康資訊,甚至達到預防的效果。

台灣新創團隊發光 創新想法比技術更重要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儼然已成為近期在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該團隊在6月10日將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就超過20萬美元的預定目標。

Sentri是由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所組成,平均年齡只有30歲,正式成軍至今才短短半年時間,成果已經讓市場驚豔。而這次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產品,是一個能夠監控居家環境的簡單設備,Sentri智慧時鐘。

Sentri共同創辦人謝復雅說,其實最開始只是自己喜歡躺在床上看書,就想著「如果可以不用下床去關燈,該有多好啊!」萌生了開發智慧開關的念頭。但找來其他創業夥伴仔細一想,畢竟目前多數人家中都還沒有智慧家電╱家具,意味著在這個時間點,智慧開關恐怕會顯得突兀而無用武之地。

念頭一轉,有這麼一個東西幾乎每個家庭都需要,而且總會被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時鐘。如果在裡面加上攝影機,並且把溫度、濕度等各種感測功能都整合進去,那麼即使智慧家庭周邊配套還不完全,至少可以和手機互連,達到遠端智慧安全監控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家中溫度出現異常,手機就會出現警示,這時可以立刻使用影像功能觀看家中實況。

如果這時家中有相對應的智慧家電,Sentri還可以進一步藉由遠端遙控的方式關掉電源或鎖門等等。此外,因為Sentri是一個連網裝置,所以偵測到的資訊都會上傳雲端,經分析就可以學習如何更準確判斷警訊。

Sentri的創意已經被大家看見,但如果現在就說成功卻還太早,謝復雅自己也有心理準備,「即使現在市面上沒有和Sentri類似的產品,以後也一定會有。」但他認為新創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他們可以很快把創新想法推出市面,經過使用者回饋、改良、學習,就能早先一步推出更切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99

只有第一批,能享受超乎想像的成果!

2014-07-07  TCW
 
 

 

 
 

 

年齡:二十五歲任務:到異地開疆闢土方式:高壓學習、強迫成長回報:收入、職位三級跳

如果是你,敢不敢接受這挑戰?如果是你的孩子,願不願意讓他去?

去年夏天,王品集團從四百五十份履歷中挑出十人,他們平均年齡二十五歲,多畢業於私立技術學院,沒有一位念國立大學。他們來自台中、彰化、高雄、台東,沒有一位是台北人。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甚至有人從未出過國門。他們是台灣一群最平凡的年輕人。

然而,他們卻是王品集團在中國市場,最大膽實驗的種子部隊。也是台灣餐飲業,史上最大規模、最年輕的店長西進。

當許多同齡者在台灣領二十二K,他們稅後月薪是新台幣五萬五千元,食、宿由公司負擔;當店長後,每三個月有一份免費來回機票。省吃儉用,兩年可存超過一百萬元。

當台灣餐飲業的新血,以五年拚上店長為目標時,他們不到一年升任店長,目標是五年後,成為管理中國一個省區事業的「省長」。那時,他們才三十歲,估計年薪會超過兩百萬元。

當台灣實質薪資倒退回十五年前,上海平均工資卻以每年一○%以上速度成長,人均可支配所得是全中國之冠,十年成長三倍。他們的收入,也將隨上海大環境成長。

「只有第一批,能享受到超乎想像的成果!」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說。

不是國立大學,卻從450份履歷中勝出

他們有人第一次離家生活,第一次端盤子、洗米煮飯;卻要迅速摸熟一家店的一切細節,從「被領導」變成「當領導」,管理來自中國各省分的員工,獨當一面。

還要經常工作到半夜,在小雪中騎電瓶車一小時回宿舍,渾身凍僵;面對客人在店內吐痰、嗆聲,員工不告而別,店裡人手永遠不足??。

他們行嗎?

從二○一三年八月到二○一四年六月,《商業週刊》跨海追蹤三百一十五天,看他們學會蹲下、面試員工、搞定客人、做決策、學果斷。記錄他們被偷錢包、手機、電瓶車,睡眠不足,想家??。

但他們也很快存到人生第一桶金,適應異鄉風土民情,學到管理的細微訣竅;還有,看到新世界。

去年八月,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批「黃埔一期」。

在王品集團旗下石二鍋的台中服務中心,他們手忙腳亂的拿著一個紙製的小火鍋菜盤模型,拆下所有紙高麗菜、紙番茄、紙玉米,照著訓練師教的順序、位置,在一分四十六秒內擺放完畢。測驗沒通過,要補考,一直考不過,請你捲鋪蓋回家。

自告奮勇第一個測驗的,是來自高雄的妍君,綽號「小八」,樣子像個頑皮男孩。因為背錯了一項順序,訓練師叫她重來。其他人面面相覷,氣氛緊張。

小八畢業自文藻外語學院夜間部,曾在物流、發電機公司打工。她喜歡面對人,想從事服務業,但又不想只領二十二K,所以應徵「大陸石二鍋儲備幹部」的工作。

四百五十名應徵者,全是大學或大專畢業生,石二鍋先挑出有服務業經驗的四十人,要他們書面回答「為何你認為自己適任」;再挑出具企圖心、對跨文化態度開放的三十三人,進行兩關面試,從面談中找出有領導特質者。

具區域領袖特質,被選中站上第一線

「我們要找的不只是店長,而是區域性的領導者,」面試官之一、大陸石二鍋人資經理楊雅婷說,選上這十人是因為「看到他們眼中的光芒」。

雖然石二鍋隸屬王品集團,但他們卻不是從台灣外派的幹部,而是中國石二鍋的新聘人員,若適應不良,沒有退路,台灣王品沒有他們的位子。前途是陌生的環境和風險,但因為年輕,無論在哪裡都是從零開始,他們放手一搏。

二○一一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一萬美元(據世銀報告,購買力平價計算),意味外食的餐飲服務業就要進入爆發期,正如二十年前的台灣。而爆發的起點,就在有四成外來人口的上海。

從外資的麥當勞、星巴克,到台資的永和豆漿、7-Eleven、85度C、王品集團,都紛紛搶進這十里洋場,而明年,中國第一個迪士尼樂園將在上海開幕。因上海的國際化、多元化,當地人口味也特別刁鑽、喜新厭舊。中國服務業有句話:能征服上海人的胃,在上海打出品牌,就能征服全中國市場。

這是包含王品集團、五十嵐泡沫紅茶在內的台商連鎖餐飲業,這兩年積極進軍上海的著眼點。

二○一三年,王品集團與菲律賓快樂蜂(JOLLIBEE)集團合作,將旗下石二鍋推進中國市場,預計五年內在中國展店二百家、十年五百家、二十年一千家。相較於石二鍋在台灣,花五年開四十四家,中國市場的成長顯然更快。

「市場有了,資金有了,現在需要的就是執行,」戴勝益說。

執行,需要大量的店長,而且是台灣店長。主動關懷、細膩周到的「台式服務」,在中國有相對優勢,就像許多台灣人認為日式服務較佳,中國人也認為台式服務較好。只有台灣店長,能在第一線代表台式服務,才能培訓中國員工貫徹標準化服務。

菜鳥上陣,提醒自己絕對要撐一年

然而三十歲以上、有經驗的台灣幹部,機會成本高,脫離舒適圈的意願低。台灣石二鍋願意轉換到大陸的店長,屈指可數。於是,更年輕、更敢冒險的菜鳥,得到跳級成長的大機會。

經過六十天學習擺菜盤、刨肉片、清洗機具、接待客人和點餐??共八關、六百多個標準操作手續的魔鬼訓練,已有一人因壓力過大而退出。堅持下來的五女四男將西進登陸,但下一個關卡會不會又有人被刷下來?人人壓力罩頂。

來自台中的柏融曾打工推銷信用卡,不擔心面對陌生人,但熟背口訣、熟練技巧,卻常讓他「卡關」,一再補考。他希望自己至少要在中國當到「區督導」,管一個大區域,職位比店長高兩級;期待高,對考試就特別緊張,深怕到了對岸又被送回。

九月底,在台中的結業式中,他們領到了台胞證與機票。其中兩位第一次出國,八位第一次去中國。戴勝益與九人逐一握手,問「怕不怕」?要大家發誓「打死不退」。

「不要在一年內回來,給我看到我會打你們!」石二鍋訓練師之一的昶宏對他們半開玩笑說。

十月九日,報到後第七十天,他們告別家人。有的凌晨搭客運到桃園機場,有的從高雄機場出發,大家在上海集合。還有人推著生平第一個旅行箱,所有人行李幾乎都超重。

第一次離家到外地生活的小八,聽說在大陸剪頭髮的造型很差,剪了一頭超短髮以便省事。感情豐富的她,一直忍到進了海關、媽媽看不見了才哭。

四個多小時後,大夥兒步出上海機場,台灣的豔陽,換成了上海人早就習慣的陰霾。

公司宿舍位在不少台灣人聚居的社區,算是安全便利。不過,走到宿舍外的虹中路上,沿途住家、小店傾倒出難聞的酸水,仍令他們吃驚。這天,他們到銀行開辦帳戶,開始領人民幣的生活。

此刻,從見習襄理晉陞代理店長,月薪從新台幣二萬六千元跳到人民幣九千二百多元,約新台幣四萬三千元。

石二鍋也在上海培訓陸籍幹部,已累積有六期,為了讓台灣來的這批「黃埔一期」不會太顯眼,他們在上海叫「人力池第七期」。

不過,陸幹們很難不對這群台灣「空降部隊」另眼相看。考驗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上海闖關秘笈

Q:為什麼我「幫」您要改我「為」您?A:說「我幫你」在中國不禮貌受訓時開始被要求看簡體字文章、看中國新聞,並由中國回台的教練教授對岸用語。例如,當上海客人抱怨時,店員沒有錯就說「不好意思」,說「抱歉」會被當作認錯,客人會得理不饒人。此外,台灣人習慣說我「幫」你,在中國會被認為不禮貌,服務不是幫,要說我「為」您。

Q:為什麼一定要背這麼多東西?A:有統一順序、口訣,好教新人石二鍋的SOC(工作站觀察檢查表)例如擺放菜盤有21道工序、各種菜的放置先後順序、一片瓜果切面朝向哪裡,都有詳細規定。這群年輕人也曾質疑何必重複背誦標準流程?後來明白,這是因為他們必須成為中國部屬的標準,往後教新人才有一致性。當他們到上海開始教新人時,就體會到有順序、口訣,確實比較好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72

很多人說加油站有什麼想像空間?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412659
很多人說加油站有什麼想像空間?我就拿便利店的數據舉例:國際代表性的便利店與中石化的對比:7加美國油品便利店非油品收入佔比13-29%,毛利佔比52-77%,單店非油品收入116-210萬美元,而中石化單店只有9萬美元,非油品佔比不到1%,毛利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中石化的加油站重估的話是多少估值?3萬加油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平台,中國零售業的渠道之王!繼續超配中石化,保持之前觀點,未來1年到2年時間跑贏90%的個股。至於目標價市場愛給多少給多少,現在市場對中石化的情緒(破淨),就如同13年市場對國投電力的情緒,當時國投的市值250億不到(遠低於水電資產)。對於一個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60%確定性極高、現金流源源不斷的公司,因為市場的偏見,使得股價嚴重低。在此,不得不再次感謝市場先生的偏見,才能讓我能以如此低的價格買入這些高確定性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06

債劵未必如想像般安全

2014-12-18  NM

 

油價和金價突如其來下跌,該會對環球的企業債券價格造成重大的影響。假如這理論是對的,隨之而來的是商品價格走低,接着是低通脹,然後是低利率,那麼企業債券的價格就應該上升了,那為何它們的價格現在是跌呢?國債打贏企業債

至於大部分利息較高的政府債券,包括內地國債,因為被市場認為零風險,所以受到市場追捧。這些債券的價格上升,孳息下跌。但大部分由企業發行的債券,則被視為高風險。投資者覺得這些企業債缺乏可信性,因此陸續拋售。原因是並非所有的企業都信得過,所以投資者需要小心選擇。假如債券的流動性較低,亦會引致價格波動。當大量企業債券被投資者用作抵押品,去買入更多的債券或其他風險資產,意味着有過量的投資者,同時間嘗試在狹窄的獲利空間,賺取微薄的收益。產油國家持續有問題發生,包括俄羅斯、希臘、巴西阿根廷等,投資者更關注環球債券出現違約可能性,不少國家的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加劇海外債券投資者的損失。然而,投資者更迫切的問題,是大量石油、天然氣、金屬或內房公司,發行了數以萬億元計的債券,但這些企業的股價或自身業務,有快速下滑的風險,從而令它們的債券有違約風險。我雖然不是債券專家,但我確是得到潛在問題的第一手資訊。事實上,如果你在街上隨意地找,很容易找到一些投資者,直接或非直接地通過私人或互惠基金持有那些企業債券。

投資者忘了雷曼的痛

投資者從企業債券累積多年的利息收益,可能在頃刻間被抵消。以在五年前發行的十年期企業債券為例,它們的面值是每單位一百元,每年固定息率是5%,當這類債券市值價格跌至每單位六十元時,比起一百元面值則有40%的損失,比五年期、每年固定息率5%的企業債券的損失更大,因為五年期企業債券的損失僅約 25%。我最關注的是,當私人銀行客戶買入這些企業債券的時候,銀行的銷售人員沒有清楚地向他們解釋這些債券的性質,以及債券市價可能下跌。你還記得雷曼兄弟的迷債嗎?當時,在投資者的眼睛裡,只看見迷你債券的面值,以及5%的年息率,然後,它們很快便迷上迷債模糊的概念,撲入其中。這些投資者何其的善忘!現在你試試想像恒大地產(3333)的企業債券,如果你投資它,每年可收取8%的債息。就這麼聽起來很吸引吧!香港投資者啊,你們在投資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205

融資盤比想像中的堅挺啊!甚至越跌越買 502的牛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2vfjj.html

    這幾天市場大跌,大家紛紛用踩踏來形容資金慌不擇路出逃,我拉了下融資余額的數據,發現前幾大股票融資余額其實壓根沒有減少,甚至最低估的銀行股融資余額還有不少是增長。大家都說融資比市值比例高過美國、臺灣啦,但主要還是集中在些低估大藍籌上,在低位融資買股其實風險不算大,甚至反而可能說明是因為市值太低了,如果市值更快上漲,這個比例不就降下來啦!以中信證券為例,前2天市值兩個跌停板,但融資余額從331億降到309億,下降22億下降比例才6.6%,沒市值下降快,那麽債務比市值比例反而繼續上升啦,按證監會看法,風險進一步加大啦,呵呵,看來只有繼續上漲,才能化解金融風險啦~

證券簡稱 2015.1.20 2015.1.19 2015.1.16
中國平安 320.39  311.78  317.56 
中信證券 309.72  312.48  331.78 
浦發銀行 145.62  141.21  140.71 
海通證券 137.97  139.89  147.94 
興業銀行 127.74  124.16  124.46 
民生銀行 110.76  117.35  122.37 
招商銀行 104.20  104.11  102.56 
中國銀行 98.70  97.02  99.81 
中國建築 98.43  99.22  102.51 
中國重工 85.45  87.18  86.70 
華泰證券 80.58  75.50  79.64 
廣發證券 65.40  63.71  67.63 
工商銀行 54.07  54.41  57.40 
中國石化 53.03  54.49  55.40 
方正證券 49.34  51.03  53.24 
國金證券 49.09  49.39  51.38 
萬科A 48.93  48.54  50.12 
平安銀行 48.67  48.44  49.69 
包鋼股份 48.56  49.49  50.02 
農業銀行 48.17  49.00  56.05 
中國人壽 47.00  43.92  42.37 
興業證券 46.32  47.37  48.75 
招商證券 45.69  44.61  48.65 
光大銀行 45.17  44.79  47.79 
光大證券 44.81  45.81  48.67 
交通銀行 44.56  45.14  44.51 
國元證券 44.01  44.76  46.80 
浙江龍盛 43.94  43.23  40.96 
蘇寧雲商 43.47  43.67  43.56 
長江證券 42.18  41.91  44.15 
中國北車 41.24  36.76  36.96 
中國南車 41.04  38.46  38.71 
華夏銀行 40.90  41.19  41.68 
遼寧成大 40.31  40.92  41.85 
伊利股份 39.77  41.09  41.76 
中興通訊 39.50  40.41  41.33 
中國鐵建 38.52  37.62  40.24 
太平洋 38.46  39.03  40.62 
中國聯通 37.23  37.46  39.03 
國電電力 37.05  38.18  40.77 
中國石油 36.92  36.86  37.95 
同方股份 36.91  33.84  34.05 
建設銀行 35.18  36.04  38.35 
廣匯能源 35.01  35.58  35.89 
北方稀土 34.65  35.57  36.83 
長江電力 33.60  33.66  33.84 
鵬博士 33.51  33.06  33.49 
吉林敖東 33.17  32.49  34.02 
中國太保 33.12  31.83  33.04 
中航資本 33.08  32.85  3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74

華航員工上街抗爭 尋求雙贏方案 工時長、人力緊 航空業沒想像亮麗

2015-02-09  TWM
 
 

 

機師與空服員,總是給人光鮮亮麗的印象。但華航員工近期卻為了改善勞動條件,發起激烈抗爭,這份一向令人稱羨的職業,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辛酸?規範飛航人員工時的《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是否該更加貼近人性?

撰文‧鄭閔聲

一月二十二日,近千名中華航空公司員工在華航台北分公司前舉行「憐荒尾牙晚會」,抗議華航二○一四年營收創史上次高,員工年終獎金卻少得可憐。

儘管華航聲明,去年營收雖創史上次高,但稅後淨利仍是虧損。去年底,員工已先領取一個月薪資;年終統一發放四萬五千元獎金,只是希望超過半數基層員工能等同多領一個月薪資。但員工抗爭與外界聲援行動仍難立刻平息。

工作內容與薪資福利一向令人稱羨的機師與空服員,這次究竟受了什麼委屈,需要透過抗爭維護權益?

不合理!

真正值勤時間逾工時上限

其實,華航勞資矛盾並非最近才發生,去年九月就有近百名空服員赴桃園縣政府陳情,要求華航補足人力、降低工時,以維護機組人員的健康。成員多為華航機師的桃園縣機師職業工會當時也發表聲明力挺,並批評華航「一味要求員工共體時艱,實為公司管理不當。」「年終獎金只是導火線,員工因為超時工作,累積的不滿情緒,才是抗議行動的根本原因。」聲援華航工會的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祕書林佳緯表示,過去三年,因兩岸直航與《台日開放天空協議》,華航飛東北亞的短程航班大幅增加,但公司人力擴編趕不上班次成長速度,加重空服員與機師的工作負擔。

桃園市勞動局局長潘鴻麟也透露,自一四年以來,華航已因違反《勞基法》延長工時規定遭勞動局裁罰四十次,其中絕大多數事由都是空服員工時超過十二小時法定上限,且案例仍持續發生。

華航總經理林鵬良解釋,所有空服員或飛行員班表,都符合民航局《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AOR)標準。若有超時情況,都是航空流量管制或天候不佳等不可抗力因素所致。「華航身為上市公司,絕不會刻意違反法規,讓員工超時工作。」林鵬良強調。

但對空服員而言,AOR並不足以保障良好的勞動條件;近年來出現頻率越來越高航班服務人力短缺現象,更加重空服員的工作負擔。

「如果是上午八點半從桃園飛往日本札幌、當天來回的航班,空服員在清晨六點就要報到,返航降落時已逾傍晚六點。執勤時間超過十二小時的班表符合AOR規定,卻超過《勞基法》工時上限。有時組員臨時請假,飛機上只剩最低法定標準的人力,實在很難負荷。」一位資深空服員對《今周刊》說。

不僅空服員埋怨,連飛行員也反映近兩年飛行時數出現不正常成長,長期而言恐將影響飛航安全。

「大家都認為飛行員薪水高,但我們每次任務都必須為上百條人命負責,要維持判斷力,絕對需要充分休息,但公司時常只給法令規定的最低休息時間,但法令只是最低標準,有時甚至不夠人性化。公司基於飛安,應正視飛行員人力不足的問題。」華航機師說得無奈。

據AOR規定,飛行員飛航時間上限是連續三十日內不超過一百二十小時;連續十二個月內不超過一千小時。工時雖低於《勞基法》上限,但若加計起飛前兩小時二十分鐘的準備檢查、降落後寫飛航日誌所需的半小時時間,工時與勞工一天八小時差異不大。

有回應!

依個人意願調工時 今夏實施人力吃緊導致休假不足則是華航機師另一項不滿的來源。一位工會成員透露,機師工時雖不受《勞基法》限制,但仍應享每年九十六天的休假權利;近年卻陸續有機師因休假被臨時交付任務,年度休假天數不足的狀況。華航雖對應休未休者發放現金補償,但計算基準卻是遠低於機師實際收入的「底薪」,更讓人難以接受。

林鵬良坦言,每逢暑期旺季時,空勤人員排班較滿,員工確實很辛苦。因此,華航在去年下半年已積極擴編人力,一共招募五四三名空服員,擴編比約二四%;一四年全年也培訓一三九名飛行員,新進機師擴編比約一四%。其中,空服員將在今年農曆年後全數上線,人力成長速度已高於航班增加。他也強調排班會妥善考量飛勤組員的疲勞管理,絕不會以符合法規最低標準而自滿。

為解決空服員與機師潛在的過勞問題,立委段宜康也在二月二日召開協調會,會中決議勞動部應針對AOR制定的飛航工時是否違反相關勞動法規盡速作出解釋;民航局也應研議重新修正AOR可行性,並通盤檢討與《勞基法》牴觸的條文,以兼顧飛勤組員勞動權益與飛航安全。

林鵬良強調,基於善良管理者責任,華航內部現正研擬一套更人性化的彈性管理機制,讓空勤組員得以在法定範圍內,依個人選擇適度調整工時長短,這項機制預計在今年夏天航空旺季時就能正式實施。

紛擾多年的華航勞資糾紛,須在各方充分溝通後取得建設性共識,才有解決可能。這次華航若真能在維護股東與旅客權益下回應員工訴求,也能讓民眾感受到這家公司真的「不一樣了」。

人力擴編,趕不上航班增加速度—華航國際航線班次與員工數國際航線班次 載客量 員工數2010 6萬1636 1132萬5525 1萬0492 2011 4萬6538 1100萬9307 1萬0578 2012 6萬2757 1143萬1829 1萬0866 2013 6萬71431215萬3142 1萬1141 增加8.9% 增加7.3% 增加6.1%註:華航2014年擴編空服員24%,新增機師14%

資料來源:華航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6

食器餐廳,激發你對餐桌的想像

2015-11-02  TCW

近年來台灣人對器皿雜貨的狂熱可說到了一個顛峰,不只要好吃,美感也得具足。打造餐桌上的風景,日本人可說是翹楚,他們深信:「器皿就是飯菜衣裝。」餐桌 就像是器皿的伸展台。「Studio m'」這個來自日本的知名食器品牌,在台粉絲眾多。除了造型、尺寸正好符合現代人多樣卻少量的飲食習慣。簡約樸實的手感風格,反而讓盛裝在裡頭的食物看來 更有滋味。今年十一月,海外第一家餐廳也將由「小器生活道具」引進台灣。開幕之前,《alive》飛到了日本中部的愛知縣,深入Studio m'總部,專訪一手打造品牌的社長加藤健司。

總部位於愛知縣瀨戶市,地處靜僻,四周就是農田。門口停了二輛可愛的骨董車,是社長的蒐藏。愛騎重機,毛帽、T恤、牛仔褲率性打扮的加藤健司,一點都不像 印象中的日本社長。他原是當地丸光陶器的第二代,Studio m'是他創立的品牌之一。瀨戶市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的陶瓷之都,三十多年前,丸光就像鶯歌的陶瓷批發商,去各地大窯廠收一些略有瑕疵的不良品,再轉手賣出, 很好賺,卻也很單調。

加藤健司說,當時的窯廠主要都外銷歐美,某天他到岐阜縣一間工廠收貨,看到一個漂亮的碗,老闆說:「那是法國人用來喝拿鐵的。」當時日本還沒時興這種咖啡 文化,他看著拿鐵碗,心想,居然有這種飲料,還特別有個碗來搭配它?不禁開始想像法國人的生活。「食器原來能帶起人心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想做這樣的器 皿!」後來,供給他們大宗貨源的窯廠倒閉,「我反而覺得開心,終於能擺脫這樣的工作模式,做我自己想要的東西。」Studio m'應運而生。

有別於歐美器皿,Studio m'的設計針對現代日本人的日常飲食,和洋混合,全公司加上社長本人,共三位設計師負責研發。加藤健司說:「實用、耐看是設計的原則,我不希望器皿本身太有個性,因為料理才是主角。對我來說,器皿要在使用之後才算是完成品。」為了溝通這個概念,開餐廳,成為自然而然的事。

Studio m'在愛知縣有兩間餐廳,一間是即將引進台灣的「Macaroni Cafe & Bakery」,以義大利麵為主。走在街上行人屈指可數,沒想到一推開門卻是人潮滿滿,包括工作人員,清一色都是女性。木作吧台、家具,空間沉穩又舒適, 餐點也符合女性喜愛的特質:分量少但款式豐富。使用當令食材蔬菜,從醬料到麵包都是自家製,甜點有水準。即使點一樣的餐,端上桌的器皿也完全不同,可以看 到料理在不同顏色、形狀器皿上的視覺變化,這種差別,成為餐桌上熱烈的話題。

另一家位於名古屋市的食堂「Pecori」則像個可愛的鄉村小木屋,提供的是日式簡餐,在這裡,看到更多樸實又有現代感的日式食器,也更貼近我們在家的飲 食習慣。長角皿上放著蔬菜凍或烤魚、豬口杯裡盛著醃漬小菜或清湯,手捧著表面粗糙的陶碗,不禁開始揣想回家後可以怎麼設計自己的一頓飯。

「日常生活中,就算只是一個杯墊,你也用心選擇,就是美好生活。」加藤健司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09

工人遠比想像好 墨西哥大爆發 日企來這做汽車丶美商在這造飛機


2015-11-02  TCW

TPP會員國之一墨西哥,深具勞力密集優勢,它是豐田、日產汽車重要據點,航空業設廠七年增一倍,除了自由貿易,外資最愛它的先天優勢:鄰近北美。

在墨西哥中部阿瓜斯卡連特斯州,有著日產汽車(Nissan)最引以為傲的生產基地。一號廠和二號廠總占地面積近八十五萬坪,生產規模是日產集團全球據點 中數一數二,如果連眷屬算在內,當地一百二十八萬人口中,有一成就是靠日產賴以為生,其對當地的經濟影響力可想而知。

二〇一四年度日產汽車在墨西哥的市占串為二六%,遠高於第二名美國通用汽車的一九%,預估今年生產量和出口量也都將傲視群雄。換言之,從生產、銷售到出口,日產都居墨西哥市場之冠。

九月三日在當地有一場開幕儀式,德國戴姆勒汽車集團(Daimler)與雷諾日產聯盟(Renault-Nissan Aliance)一起合作建造的三號廠正式啟用,預計生產賓士和lnfiniti車款的新一代高級房車。

為什麼選擇在墨西哥?深入抽絲剝繭後,不難發現其優勢與潛力。

近美國,汽車出貨最快十天首先,鄰近美國就是它最大的地理優勢。根據美國市調公司Autodata統計,九月份美國新車銷售量為一百四十四萬二干四百六十輛,比去年同期成長一五.八%;換算下來,今年總銷量將超過一干八百萬輛,維持在高水準。雖然在福斯汽車排氣造假事件後,需求可能些許減少,但美國穩居全球汽車主要市場的地位,不會輕易改變。

貨物運輸網絡也非常完善,以日產汽車為例,要從阿瓜斯卡連特斯州出貨到美國東岸,可利用鐵路搭配海運,送到佛羅里達州全程只要十天;送達紐約近郊的紐澤西州也只要十七天。

如果要出貨到美國西岸或中西部,則以鐵路運輸為主,到舊金山只要十天、芝加哥十五天、西雅圖二十天。即使是出貨到南美洲各國,平均天數也只要五天到二十五天不等。比起從泰國廠出貨要四十五天到六十天、從英國廠出貨要六十天到九十天來看,擁有壓倒性的地利之便。

品質方面也不遜色。一號廠的產線每小時可生產六十五輛車,是全球生產據點中,每小時產量最大的。另外,專門生產墨西哥國民車「Tsuru」的庫埃納瓦卡工 廠,每位員工貢獻度是全部四十三個生產據點之冠。日產的墨西哥廠,在生產、品質、管理方面的表現,連戴姆勒集團也肯定。

低成本,航空、食品業進駐曾待過印度及斯里蘭卡建築工地、目前任職於前田建設工業墨西哥辦公室的專案經理畠中大輔表示:「這裡的勞動者工作意願都很高,也 不排斥加班。但是一個口令才會一個動作,不懂得主動,甚至工期延宕也無所謂,是一大缺點。不過,最後階段趕工並如期完成的精力非常驚人。」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的特色不只富有競爭力的汽車業,在航空業方面,外資進駐也相當熱絡。加拿大龐巴迪集團(Bombardicr)和美國古德里奇公司(Goodrich)等北美航空業者,都已相繼在此設點。

二〇一四年墨西哥航空業出口總額達六十三億多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零五十億元),是二〇〇八年的兩倍;相關企業數量也從二〇〇八年的一百六十家,成長至二〇一四年的三百零二家。

根據畢馬威國際會計師事務所(K P M G)的統計數據,墨西哥的航空產業生產成本是美國的八六.七%,由於供應商和勞工品質都出乎意外的好,讓原本預估產值可達兩億美元的龐巴迪克雷塔羅廠,生 產力大幅增加,到了二〇一一年已成長至五億美元。另外,食品加工業也同樣具有低成本競爭力。

劣勢:工資漲、缺英語人才當然,墨西哥並非沒有令人頭痛的問題。

隨著日系企業爭相進駐設廠,工業重鎮如瓜納華托州和阿瓜斯卡連特斯州的工資正在逐步上揚;尤其會說英語的工程師和經理人,明顯不足。

其次,稱為一級衛星廠的零件供應商,幾乎都已在當地設廠,但與日系企業比重較高的泰國相比,第二級衛星廠、第三級衛星廠的聚落仍嫌狹小。例如用來生產保險 桿和儀表板的汽車專用聚丙烯,雖已可從當地取得,但其他石化產品和車用鋼板依舊以進口為主,因為墨西哥有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從北美進口 材料比較便宜,反而導致當地原料廠難生存。

儘管如此,並不會造成各企業放棄墨西哥。就如墨西哥汽車製造協會理事長索里斯(EduardoSolis)所說:「接下來七年都會持續成長。」到了二〇一〇年代前期,墨西哥的汽車年產量將達五百萬輛,足足比現在成長五〇%。

不僅對龍頭企業有利,對中小企業一樣充滿機會。專門生產儀表板的廠商斯凱亞(Sakaiya)從二〇〇八年在墨西哥設廠以來,產量連年大增,主要顧客有德國馬牌(Continental AG)等一級衛星廠。

墨西哥在勞力密集產業方面擁有競爭優勢,對於想要進軍美國市場的企業來說,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存在。至於如何定位它,端看各企業的智慧。(Nikkci Business(c)2015 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墨西哥企業文化:沒退休制、加班費超貴

在墨西哥經商,有四個特殊現象須留意:

一、本國人比率須占九成以上。當地勞動法明定,企業必須雇用九成以上的墨西哥人,雖然至今尚未有企業因為不滿九成而被開罰,但法律規定仍須注意。

二、沒有退休概念。墨西哥沒有退休年齡規定,如果要請高齡員工離職,視同企業解雇勞工,必須付給員工三個月薪水+「年資x二十天天薪水」,這裡所指的薪水是包含本薪、交通津貼、獎金等全薪。

三、加班費是一般薪資的兩倍到三倍。每週加班九小時以內,加班費是平常薪資的兩倍,超過九小時之後,不僅有被開罰的風險,還必須支付員工三倍的加班費。此外,每週必須休息一天,週日加班要多付二五%薪水。

四、企業獲利的一〇%必須分紅給員工。墨西哥的勞動法有一項特殊規定,雖然員工並不是股東,但企業獲利的一〇%必須回饋給員工。過去雖然可以利用派遣制度來規避這項規定,但是在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修法後,要規避已是難上加難。

(譯.張鳳)譯.張鳳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