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只有第一批,能享受超乎想像的成果!

2014-07-07  TCW
 
 

 

 
 

 

年齡:二十五歲任務:到異地開疆闢土方式:高壓學習、強迫成長回報:收入、職位三級跳

如果是你,敢不敢接受這挑戰?如果是你的孩子,願不願意讓他去?

去年夏天,王品集團從四百五十份履歷中挑出十人,他們平均年齡二十五歲,多畢業於私立技術學院,沒有一位念國立大學。他們來自台中、彰化、高雄、台東,沒有一位是台北人。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甚至有人從未出過國門。他們是台灣一群最平凡的年輕人。

然而,他們卻是王品集團在中國市場,最大膽實驗的種子部隊。也是台灣餐飲業,史上最大規模、最年輕的店長西進。

當許多同齡者在台灣領二十二K,他們稅後月薪是新台幣五萬五千元,食、宿由公司負擔;當店長後,每三個月有一份免費來回機票。省吃儉用,兩年可存超過一百萬元。

當台灣餐飲業的新血,以五年拚上店長為目標時,他們不到一年升任店長,目標是五年後,成為管理中國一個省區事業的「省長」。那時,他們才三十歲,估計年薪會超過兩百萬元。

當台灣實質薪資倒退回十五年前,上海平均工資卻以每年一○%以上速度成長,人均可支配所得是全中國之冠,十年成長三倍。他們的收入,也將隨上海大環境成長。

「只有第一批,能享受到超乎想像的成果!」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說。

不是國立大學,卻從450份履歷中勝出

他們有人第一次離家生活,第一次端盤子、洗米煮飯;卻要迅速摸熟一家店的一切細節,從「被領導」變成「當領導」,管理來自中國各省分的員工,獨當一面。

還要經常工作到半夜,在小雪中騎電瓶車一小時回宿舍,渾身凍僵;面對客人在店內吐痰、嗆聲,員工不告而別,店裡人手永遠不足??。

他們行嗎?

從二○一三年八月到二○一四年六月,《商業週刊》跨海追蹤三百一十五天,看他們學會蹲下、面試員工、搞定客人、做決策、學果斷。記錄他們被偷錢包、手機、電瓶車,睡眠不足,想家??。

但他們也很快存到人生第一桶金,適應異鄉風土民情,學到管理的細微訣竅;還有,看到新世界。

去年八月,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批「黃埔一期」。

在王品集團旗下石二鍋的台中服務中心,他們手忙腳亂的拿著一個紙製的小火鍋菜盤模型,拆下所有紙高麗菜、紙番茄、紙玉米,照著訓練師教的順序、位置,在一分四十六秒內擺放完畢。測驗沒通過,要補考,一直考不過,請你捲鋪蓋回家。

自告奮勇第一個測驗的,是來自高雄的妍君,綽號「小八」,樣子像個頑皮男孩。因為背錯了一項順序,訓練師叫她重來。其他人面面相覷,氣氛緊張。

小八畢業自文藻外語學院夜間部,曾在物流、發電機公司打工。她喜歡面對人,想從事服務業,但又不想只領二十二K,所以應徵「大陸石二鍋儲備幹部」的工作。

四百五十名應徵者,全是大學或大專畢業生,石二鍋先挑出有服務業經驗的四十人,要他們書面回答「為何你認為自己適任」;再挑出具企圖心、對跨文化態度開放的三十三人,進行兩關面試,從面談中找出有領導特質者。

具區域領袖特質,被選中站上第一線

「我們要找的不只是店長,而是區域性的領導者,」面試官之一、大陸石二鍋人資經理楊雅婷說,選上這十人是因為「看到他們眼中的光芒」。

雖然石二鍋隸屬王品集團,但他們卻不是從台灣外派的幹部,而是中國石二鍋的新聘人員,若適應不良,沒有退路,台灣王品沒有他們的位子。前途是陌生的環境和風險,但因為年輕,無論在哪裡都是從零開始,他們放手一搏。

二○一一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一萬美元(據世銀報告,購買力平價計算),意味外食的餐飲服務業就要進入爆發期,正如二十年前的台灣。而爆發的起點,就在有四成外來人口的上海。

從外資的麥當勞、星巴克,到台資的永和豆漿、7-Eleven、85度C、王品集團,都紛紛搶進這十里洋場,而明年,中國第一個迪士尼樂園將在上海開幕。因上海的國際化、多元化,當地人口味也特別刁鑽、喜新厭舊。中國服務業有句話:能征服上海人的胃,在上海打出品牌,就能征服全中國市場。

這是包含王品集團、五十嵐泡沫紅茶在內的台商連鎖餐飲業,這兩年積極進軍上海的著眼點。

二○一三年,王品集團與菲律賓快樂蜂(JOLLIBEE)集團合作,將旗下石二鍋推進中國市場,預計五年內在中國展店二百家、十年五百家、二十年一千家。相較於石二鍋在台灣,花五年開四十四家,中國市場的成長顯然更快。

「市場有了,資金有了,現在需要的就是執行,」戴勝益說。

執行,需要大量的店長,而且是台灣店長。主動關懷、細膩周到的「台式服務」,在中國有相對優勢,就像許多台灣人認為日式服務較佳,中國人也認為台式服務較好。只有台灣店長,能在第一線代表台式服務,才能培訓中國員工貫徹標準化服務。

菜鳥上陣,提醒自己絕對要撐一年

然而三十歲以上、有經驗的台灣幹部,機會成本高,脫離舒適圈的意願低。台灣石二鍋願意轉換到大陸的店長,屈指可數。於是,更年輕、更敢冒險的菜鳥,得到跳級成長的大機會。

經過六十天學習擺菜盤、刨肉片、清洗機具、接待客人和點餐??共八關、六百多個標準操作手續的魔鬼訓練,已有一人因壓力過大而退出。堅持下來的五女四男將西進登陸,但下一個關卡會不會又有人被刷下來?人人壓力罩頂。

來自台中的柏融曾打工推銷信用卡,不擔心面對陌生人,但熟背口訣、熟練技巧,卻常讓他「卡關」,一再補考。他希望自己至少要在中國當到「區督導」,管一個大區域,職位比店長高兩級;期待高,對考試就特別緊張,深怕到了對岸又被送回。

九月底,在台中的結業式中,他們領到了台胞證與機票。其中兩位第一次出國,八位第一次去中國。戴勝益與九人逐一握手,問「怕不怕」?要大家發誓「打死不退」。

「不要在一年內回來,給我看到我會打你們!」石二鍋訓練師之一的昶宏對他們半開玩笑說。

十月九日,報到後第七十天,他們告別家人。有的凌晨搭客運到桃園機場,有的從高雄機場出發,大家在上海集合。還有人推著生平第一個旅行箱,所有人行李幾乎都超重。

第一次離家到外地生活的小八,聽說在大陸剪頭髮的造型很差,剪了一頭超短髮以便省事。感情豐富的她,一直忍到進了海關、媽媽看不見了才哭。

四個多小時後,大夥兒步出上海機場,台灣的豔陽,換成了上海人早就習慣的陰霾。

公司宿舍位在不少台灣人聚居的社區,算是安全便利。不過,走到宿舍外的虹中路上,沿途住家、小店傾倒出難聞的酸水,仍令他們吃驚。這天,他們到銀行開辦帳戶,開始領人民幣的生活。

此刻,從見習襄理晉陞代理店長,月薪從新台幣二萬六千元跳到人民幣九千二百多元,約新台幣四萬三千元。

石二鍋也在上海培訓陸籍幹部,已累積有六期,為了讓台灣來的這批「黃埔一期」不會太顯眼,他們在上海叫「人力池第七期」。

不過,陸幹們很難不對這群台灣「空降部隊」另眼相看。考驗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上海闖關秘笈

Q:為什麼我「幫」您要改我「為」您?A:說「我幫你」在中國不禮貌受訓時開始被要求看簡體字文章、看中國新聞,並由中國回台的教練教授對岸用語。例如,當上海客人抱怨時,店員沒有錯就說「不好意思」,說「抱歉」會被當作認錯,客人會得理不饒人。此外,台灣人習慣說我「幫」你,在中國會被認為不禮貌,服務不是幫,要說我「為」您。

Q:為什麼一定要背這麼多東西?A:有統一順序、口訣,好教新人石二鍋的SOC(工作站觀察檢查表)例如擺放菜盤有21道工序、各種菜的放置先後順序、一片瓜果切面朝向哪裡,都有詳細規定。這群年輕人也曾質疑何必重複背誦標準流程?後來明白,這是因為他們必須成為中國部屬的標準,往後教新人才有一致性。當他們到上海開始教新人時,就體會到有順序、口訣,確實比較好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