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75年老店“廣譽遠”:傳統企業的新商業長征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216/160399.shtml

475年老店“廣譽遠”:傳統企業的新商業長征路
張一 張一

475年老店“廣譽遠”:傳統企業的新商業長征路

黑馬社群大會的指定養生精品中藥品牌——廣譽遠

12月14日,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廣譽遠為指定養生品牌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作為創業黑馬社群大會的指定養生精品中藥品牌——廣譽遠,如同所傳承的企業文化“尊德貴生、傳承創新”一般,本著註重生命的思想文化,傳承炮制古法,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為黑馬社群的社員等大眾服務,開啟智慧養生新模式。

3

廣譽遠精品中藥總經理黃兵參與了本次活動並為2016年度黑馬TOP10進行頒獎

廣譽遠始創於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475年的歷史,其間歷經廣盛號藥店、廣升聚、廣升蔚、廣升譽、廣升遠、山西中藥廠、山西廣譽遠等十幾個商號藥廠更叠。在清代曾與廣州陳李濟(1600年創建)、北京同仁堂(1669年創建)、杭州胡慶余堂(1874年創建)並稱為“四大藥店”。 

4

2003年,廣譽遠由全國著名的大型現代化醫藥企業——西安東盛集團投資控股。結合現代管理運營理念,將廣譽遠這一百年老字號,發展成為集中成藥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制藥企業。並在2006年成為首批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廣譽遠傳奇——“龜齡集”

廣譽遠所生產的“龜齡集”和“定坤丹”,養生效果顯著。兩者中“龜齡集”尤為傳奇,曾為皇帝的養生至寶。自嘉靖皇帝,龜齡集開始了它傳奇的“皇室生涯”,它迷於萬歷、珍於康熙、興於雍正、盛於乾隆,是明清兩代十余位帝王秘享的養生至寶。尤其是乾隆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密不外傳的養生方法,就是服用龜齡集。據中國科學院陳可冀院士《清宮醫案研究》記載,乾隆“不可一日不服”龜齡集,將之奉為禦用六大部品之首。深諳帝王心術的乾隆皇帝,更將龜齡集用做極為珍貴的賞賜,獎勵給王公近臣,以示恩寵。

 

百年古訓的昭示

6

 

 

廣譽遠經營的核心理念推動著這家藥企走過百年。廣譽遠廠區有一塊牌子上赫然寫著廣譽遠經營470余年來總結提煉的古訓:“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非義而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辭”;“炮制雖繁,必不敢減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省物力”。這些古訓昭示了中醫藥傳統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同時也鑄就了百年老店的輝煌。傳承有自,反本開新,今天廣譽遠以“尊德貴生、傳承創新”為企業理念。尊德貴生,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德為本,註重生命的思想文化,更承載著中醫藥文化仁德濟世的胸懷與心誌。

 

傳承與創新並存的制作技藝

廣譽遠由古至今已發展了475年,可以說見證了中醫藥的發展歷史,為中醫界的活化石,

這也為它沈澱了古法技術,同時也吸收了現代科技。

廣譽遠在“尊德貴生”思想下,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道家煉丹術的內容。恪守古法,在選材、炮制、組方上,猶為講究。具體為,選材上:精選道地藥材廣集天地珍品;炮制上: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組方上:君臣佐使燮理陰平陽秘,加減化裁運轉氣暢血通。除了恪守古法精粹之外,廣譽遠還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生產工藝,進一步提高藥品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而今,廣譽遠以其產品的獨特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與其說是源自老字號企業曾經的輝煌,毋寧說是廣譽遠所承載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的理念在今天經濟發達、物質豐裕條件下的價值凸顯。

7

未來,廣譽遠將全力打造以文化為指導,以科學為發展,以創新為動力,以廣譽遠國藥堂為鞏固的,融高文化、高科技、高市場占有率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為百年老字號,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為中華養生文化的弘揚,貢獻出這一代廣譽遠人的力量!

創業社群大會 廣譽遠 黃兵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228

“榮華打造60年老品牌 月餅我賣先”

1 : GS(14)@2010-09-19 14:32:36

2010-9-11 iM  

文︰

與家人共度中秋佳節,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漫談着家庭的往事。然而,一盒月餅背後也蘊藏着由零開始打造的品牌歷史。

現年82歲,人稱培叔的劉培齡,60年前創立榮華品牌,靠着口耳相傳的口碑,將他們的月餅推廣至全球,又為了愛美的女士,首創把傳統的紅蓉變成白蓮蓉。

拿起舊式的酒杯茶杯,呷一口清茶,培叔細說着這個老品牌誕生的故事。

人稱「培叔」的劉培齡,年屆82,依然老當益壯,談起話時表現出一份謙厚的態度,不鋪張、不虛榮的作風,散發着一股香港五、六十年代實業家的風範。

「60周年,我們都只是搞了個大抽獎,之前辦了個晚宴,但其實都不是甚麼大搞作,一來我們不太懂處理這些,而且最怕就是掛一漏萬。」

於元朗創立品牌,60年後的今日,培叔的寫字樓依然在那幢舊式的工廠大廈,寫字樓雖不如現代辦公室般燈火通明,但樸實的木椅桌,讓記者仿如走入時光隧道回到舊社會一樣。「60年,話長唔長,話短唔短,榮華的品牌就是用時間來累積,有好的品質才能夠長久支持下去。」

放在培叔寫字枱上的全是一盒盒月餅,這些一直都是榮華的生招牌。六十年代他們為早着先機,成為首家於端午過後,立即開賣月餅的餅店,搶佔市場頭啖湯。他們更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行船爭解纜,月餅我賣先」作招徠,令榮華月餅在六、七十年代搶佔一定市場地位。培叔表示這口號是當年他們一位姓謝的拍檔創作,想不到會成為他們的廣告經典。

首創白蓮蓉改名更好賣

月餅要爭先賣,當然月餅質素亦不可忽視。早於1963年,榮華便開創先河,發明了味道較淡的白蓮蓉月餅,時至今日還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口味,「當年有意見認為紅蓮蓉味道較濃,希望可以淡一些,因為女士們希望身材更窈窕,紅蓮蓉對她們來說太甜啦。」榮華創作的白蓮蓉,率先棄用豬油而採用純植物油,以低油及低糖製作,味道更易入口;而蓮子則要反複清洗,洗走蓮子衣,再以細火慢煮3小時,令顏澤較淺,賣相勝過傳統深啡色的紅蓮蓉。

女士愛靚原來跨越年代,想不到原來白蓮蓉月餅當初出現,跟女士愛靚也有關係,培叔對這誤打誤撞的原因也哭笑不得。基於白蓮蓉月餅製作時間較長,所以售價亦較高,剛推出時原來得不到客人青睞。培叔指當時月餅新推出原本叫意頭十足的「榮華富貴」,但賣了兩、三年銷情都不佳,於是決定改名為「白蓮蓉月餅」。誰知一改名,就變得相當好賣,一賣就賣了數十年,連其他餅家亦相繼仿效推出。但改名後大賣的原因,至今培叔仍然大惑不解。

品質先行着重培訓員工

摸不透客人的心,能做的惟有就是保持產品質素,以留住已有的客人。培叔談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蓮蓉師傅十分吃香,尤其中秋節前夕,他們的薪水拍得上當時大學生,「以前月餅的質素比較參差,因為餅舖根本養不起一位全職的蓮蓉師傅。今年請了位好師傅,但下年又未必可以請回同一位,因為他們大部分都以散工為主。」於是,七十年代的榮華為維持產品質素,便開始自設廠房,還大灑金錢招聘全職師傅,以培訓自家員工。

培叔一再強調維持品質是榮華發展至今的重要因素,因為在從前的社會,廣告市場還未蓬勃,名聲就是唯一的宣傳工具。一傳十,十傳百,慢慢才建立良好的口碑,「要品牌永恒,始終要有好嘢賣給消費者。就算賣廣告吸引到消費者光顧,但客人食過之後,要好味先得㗎,車大炮的話,就只會適得其反。」

元朗第一間具規模酒樓

談到榮華,對於大部分較年輕一代,榮華月餅、臘腸的知名程度可能大大超過酒樓,甚至更有人猜疑榮華酒樓跟榮華月餅有沒有關係。但事實上,榮華集團是由酒樓起家的。培叔指,當年他們一家從廣州來港,居於元朗一帶。有時一些世叔伯為招呼親朋好友,但在元朗卻找不到較體面的酒樓,於是便決定自資開業,「以前元朗是很典型的農村,到處都是田野,茶寮就有很多,但較具規模的酒樓則沒有。」

於是,1950年第一間榮華酒樓便在元朗大馬路開業,當時年僅22歲的培叔,便跟一眾合資開業的世叔伯學做酒樓生意,誰知一做便做了60年。當年的榮華酒樓開張十分矚目,除巨型大紅花牌外,還請來當年語長片中的小生鄭君綿、胡楓等明星剪綵。雖然開幕大陣仗,但培叔指他們酒樓並非走貴價路線,價錢尚算平民化,吸引很多街坊街里幫襯。來自流浮山的海鮮更成為他們的招牌菜,「那時客人大多數都點蒸烏頭、炸生蠔、郊外油菜,這幾味菜差不多都是例牌叫的。」

食家梁文韜的學師之地

榮華酒樓往後發展都不錯,更分別於1967年及1975年增開了灣仔榮華和元朗大榮華,現時在九龍灣還有另一間分店,由知名食家梁文韜(韜韜)打理。據培叔透露,原來韜韜19歲開始就在灣仔榮華酒樓學廚,表現非常努力,後來更提拔他到新界元朗大榮華酒樓擔任大廚。韜韜是培叔世叔伯的子姪,年輕時經介紹入榮華,可謂從小看他看到大。

雖然酒樓生意發展不錯,但培叔表示自己也忘記由何時開始,榮華餅部和臘味業務超越了酒樓的生意,而現時榮華酒樓的生意只佔不到集團兩成。「酒樓我覺得是相當難做的行業,因為每一樣工夫都是對人,而人是相當難招呼的動物,鹹又嫌鹹,淡又嫌淡,總之客人心情不悅對我們就很麻煩。」培叔自歎不如其他同行,比較服務性行業跟做餅,他選擇了較有把握的後者,始終他能夠掌控每件餅的質素。

榮華酒樓的餅部,自酒樓開業,已出售各式各樣的中式餅,而且每款都口碑甚佳,多年來創造了多種家傳戶曉的食品,一一都是港人的集體回憶。

老闆信任管理層成關鍵

60年的品牌,在香港如此高度競爭的環境下,能夠成功孕育出來,實屬難能可貴。培叔亦說,過去榮華數十年,慶幸沒有經歷過巨大的風浪,加上擁有一班十分信賴管理層的老闆,才可以發展至今,「榮華一班老細非常信賴管理層去處理公司一切事務,這情況在其他公司極之少見。很多生意拍檔都因為互不信任,或者利益的問題而不能長久合作。」培叔強調,合作做生意最緊要互諒互讓,求同存異,任何問題都可因而解決。他亦寄語接班的新一代,希望他們仍然能夠維持這原則,令品牌得以繼續發展下去。

由歐美到北上

榮華七十年代開始自設廠房,將製餅工序系統化,令產品質素變得穩定。這一策略間接令他們的餅食業務推向全世界,因為他們的食品有了可依循的食物衞生證明,對他們申請將食物輸出外國有很大的優勢。

「七十年代,新界有很多人移民到英國,初時都是他們自己帶餅到當地,但漸漸就有人建議我們不如到外國分銷,方便世界各地的華人。」需求出現,培叔為應客人要求,便嘗試將榮華的餅食分銷到親戚於倫敦經營的酒家上,因為食品衞生得到保證,海外的業務漸漸上了軌道,後來更陸續延伸至美加及澳洲等地。

榮華的產品質素,藉着輸出國外,得到外國人的信任,連一向對食物入口管制甚嚴的澳洲,在七十年代亦向榮華批出食物入口的許可證,「我們不論送去歐洲、美加、澳洲等市場,多年來經他們的檢驗,一直都無出過甚麼問題。」培叔認為榮華過去數十年跟西方國家漸漸建立互信,讓外國人了解到他們產品的衞生標準,因此近年禽流感肆虐期間,各國相繼禁止蛋黃這家禽類產品的時候,香港製造的榮華月餅仍然能夠送到世界各地。

東莞設廠香港製造吃香

但時移世易,海外市場自香港移民潮過去後,海外華人已逐漸減少,生意很難再有突破,更難望外國人會突然對中式餅有興趣。培叔表示,其實近年香港或海外市場,不論月餅、中式餅等業務發展空間已愈來愈細,反而打入內地市場,似乎是現時所有行業長遠的發展目標,CEPA的落實更為他們北上帶來很多機遇。

藉着CEPA協議近年落實,香港原產食品可享受零關稅優惠政策,直接進入內地,毋須支付過往20%至28%的高額關稅。而榮華更早於1994年在內地東莞設廠,現時深圳、廣州等地已有超過80間分店,於上海、蘇州、北京都設有專賣櫃台。雖然東莞廠月餅材料及製造方法跟香港一樣,但培叔表示內地客有時仍寧選香港製造的月餅,也不買東莞廠出產的月餅。香港品牌在內地仍有一定號召力,現時榮華的內地業務,已佔集團整體三成至四成生意額,培叔更期望將來可以繼續向北發展,將品牌擴展至長三角地區以及全中國。

而另一老字號月餅品牌奇華餅家,自2005年亦開始於內地開分店,目前在深圳及廣州各有1間門市店舖。而為確保質素,奇華內地分店出售的食品全部都由香港工場直接供貨的。

同樣,美心集團亦在5年前開始打入珠三角市場,於內地發售月餅,目前共有60多間西餅分店。集團現時有約三成月餅銷往內地,預料3年後,內地月餅銷量將升至總銷量的一半。而美心快餐及中菜等業務亦相繼起步,他們更在上海世博園區設置美食廣場,提供本港地道美食,幫助推廣業務發展。

﹏﹏﹏﹏﹏﹏﹏﹏﹏﹏﹏﹏﹏﹏﹏﹏﹏﹏

月餅大比拼

代言人︰聖安娜 VS 美心

傳統中秋月餅,並非只讓中式老餅店專美,西式餅店為爭這月餅市場肥肉,還特意重金禮聘找來星級代言人,大賣旗下品牌月餅。

其中連鎖西餅店聖安娜,重金找來自言是「月餅精」的蘇施黃,拍攝新一輯「So聖安娜.So Good」電視及平面廣告(右上圖)。最叻講飲講食的蘇施黃,一向是家庭主婦的星級偶像,廣告中她照辦煮碗跟自己烹飪節目一樣,開班授徒,教人怎樣挑選最靚最好味的月餅;還把整個教室和月餅工場搬到錄影廠,實行以「真人騷」的方式吸引粉絲支持。

另外,美心集團連續4年找來已為人母的歌星陳慧琳做代言人,繼續為品牌賣月餅廣告(右下圖)。Kelly更獲邀到上海世博美心餐館,作全國性的代言宣傳,吸納全中國市場。而且,美心集團今年更首次推出連別注版保冷袋的冰皮月餅套裝,一口氣推出南華、陳慧琳、天使魔鬼、港式系列四款,吸引年輕粉絲購買。

新口味︰「奶醬多」冰皮 Vs 純金雪糕

大班冰皮月餅之父郭鴻鈞,21年前發明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為傳統月餅市場帶來突破性的發展。近年冰皮口味愈出愈多,連續8年成為冰皮巿場龍頭的大班,更以60款多元化及創新口味,吸引愛新鮮的客人。今年就推出有珍多冰、馬來咖喱、心太軟、菠蘿特飲等12款新口味應市;另外還推出矜貴的香檳白葡萄芝士、冰糖血燕、參蜜等,以傳統配搭新潮,大玩Crossover。

美心的冰皮月餅則加入港式茶餐廳元素,例如奶醬多、凍檸茶、凍鴛鴦等化為新式口味,增加本土特色。而且美心更以招牌蛋糕「天使與魔鬼」,大搞噱頭,推出以白朱古力配棉花糖製成的「天使月餅」及黑朱古力製成「魔鬼月餅」。而有60年歷史的老字號餅店和記隆,今年同樣發揮創意,首創「冰爆金箔珍珠月餅」,將龍鬚糖製成月餅,混入可樂、提子,及士多啤梨等口味,一反傳統,一齊加入冰皮月餅的戰團。

限量金月餅攻高端客

新潮月餅的市場價值,就連外國品牌Haagen-Dazs、agnes b.、星巴克亦想分一杯羹。美國雪糕名牌Haagen-Dazs,今年繼續推出多款雪糕月餅系列,其中最貴價是售1,000元的「金醉」雪糕月餅禮盒,內裏有20個雪糕月餅。除了以全球限量1,000盒外,月餅外層更噴有千足純金,尊貴非常,主攻高消費客。

agnes b. DELICES推出的朱古力月餅系列,為了保持傳統月餅的特色;以芒果茸來代替傳統的蛋黃,配上石榴、香蕉等味道製造亞洲風味;每個月餅面更印上多個經典圖案,像「b.」、閃電、星星,務求吸引一眾品牌粉絲購買。而星巴克就將咖啡元素加入傳統月餅,推出特濃咖啡及焦糖咖啡口味的月餅,以及特濃咖啡芝士冰皮月餅,可謂創意十足,可能連外國人也因而喜歡上中秋節的月餅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10

呃十七年老千連鎖店開足九間

1 : GS(14)@2011-03-27 17:41:35

2011-3-24 NM
一個超級老千,可以在全香港連開九間分店行騙,且一條橋食足十七年。

行騙手法是以駕駛學院為名,聲稱替人安排學習駕駛,報考大陸駕駛執照及中港牌等,結果當然是收足錢就捲款而逃。

這個老千十七年來,多次因詐騙入獄,然而出獄後不斷再犯,前後騙款數百萬。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老千每次被捕後都自稱智障,並獲得法官減刑。

本刊卻發現這個智障犯一點也不智障,呃人騙財招數層出不窮。

近月來,西九龍中心突然火藥味甚濃,原來一間新開的「全港」駕駛學校,正好在「李健」駕駛學校店鋪旁經營,雙方短兵相接,職員不時互相指罵搶客,而鬥爭愈來愈激烈。

連廣告都偷相

「李健」駕駛學校首先發難,在鋪位門口當眼處,將一份舊報章報導有駕駛學院騙錢的新聞貼出來,擺明意有所指,當記者上前查詢時,鋪內的職員立即展示證據,首先着記者比對兩間駕駛學校的廣告,便可即時分出「忠奸」商鋪。

記者一看,赫然發現「全港」與「李健」在報章廣告內的車輛相片竟完全一模一樣,甚至玻璃上的倒影也一樣,分別只在於「全港」將車輛上的學院名稱塗去,然後用電腦「key」上自己的名字。「我哋貨真價實,出埋車牌號碼,係真正有自己嘅車隊,對方無恥到連廣告相都照偷。」李健駕駛學校的職員幾乎氣炸了肺。

除盜取行家廣告相片外,「全港」駕駛學校的名聲,在行內早已聞名,因其幕後老闆,現年三十五歲的吳偉倫,已有多次開設駕駛學校而騙財的紀錄,更因此三度入獄。

用假證件呃客

今年一月尾,本身已擁有本地私家車、的士、小巴及重型車輛牌照的關生,在街頭接過「全港」的宣傳單張,發覺只收四千一百元,便可報考國內B2(重型車輛牌照)的費用,比市面同類的服務,足足便宜了約一成多,再加上見「全港」有九間分行的規模,關便到「全港」的上水分行繳費及報名,「明明收據寫明四十五個工作天內申請失敗可獲全數退款,但之後我一直追問進展,『全港』職員用盡唔同藉口嚟拖我,一時話內地試場未開,一時又話第二樣嘢,到我追到好急話要退款時,佢哋終於出咗個國內B2牌照俾我。」

有牌在手,關未見喜出望外,因他從未被安排到過國內考有關的筆試及路試,整張證件來源可疑。而當職員將國內車牌交給關時,更得戚地說公司在內地人脈廣闊,所以有能耐替客人從特別渠道拿到任何車牌,更可免卻客人親自到國內考筆試及路試之苦。

有行內人指出,「全港」發給關生的國內駕駛執照,一看便發覺內裡錯漏百出,最簡單近年國內車牌持有人的地址,是絕無可能是寫上香港的住址,此一大破綻已足證「全港」是發假車牌給關生,且只要將執照號碼拿上公安廳的網頁查核,便即知是假證。

之後,記者再到「全港」其他分行查看,發覺「全港」的分行,間間都是千瘡百孔兼漏洞百出。其中將軍澳慧安園的分行,雖然月租只是三千四百元,但鋪外已見業主貼上法庭的追租文件,而元朗合益廣場的分行,據商場保安員證實,早前便有替「全港」派傳單的師奶員工前來追討欠薪。

九四年開始行騙

記者翻查「全港」駕駛學校的登記資料,雖然公司登記人是李嘉朗,但記者卻發現李報住的地址是上水新豐路的唐樓單位,巧合的是,上址同是一個名為「全港」集團及「全港」車行的登記地址,而「全港」集團和「全港」車行的商業登記負責人就是吳偉倫,顯見吳正是「全港」駕駛學校的幕後老闆,翻查紀錄,吳偉倫原來也大有來頭。

一名行內駕駛師傅向本刊透露,吳偉倫自十五歲輟學後,便到一間駕駛學校任職派傳單工作,在摸熟了行業運作後,即使本身沒俗稱「師傅牌」的教車執照,吳一到十八歲即自行創業,成立有六間分店的「里程」駕駛學校。他一開始便以低價的學車套餐搶客,還以折扣優惠來吸引客人一次過付款。

卒之,吳成功騙取近廿萬元,卻沒有安排任何學車課程給學員,最後部分受害人循民事索償向「里程」追討賠償,僥倖逃過一劫的吳偉倫未有知驚,往後十多年都用這個方法繼續騙人。

向法官自稱智障

九七年,吳又再以同樣手法成立有三間分店的中港駕駛學校,至九九年十月,終被受騙的客戶告上法庭。當時廿三歲的吳偉倫,承認盜竊及使用虛假文書等五項罪名。不過在審訊期間,他自稱小學時候有精神抑鬱,因此而要入讀特殊學校,經政府精神科醫生評估其精神狀況及智商後,證實吳智商較常人低,法庭因此而輕判他,監禁不足一年便獲釋。

○一年出獄後,吳重施故技,再成立有六間分店的「聯通」駕駛學校及「粵港」中國車牌培訓中心,之後因串謀欺詐罪成判監兩年,出獄後,再於○六年成立有五間分店的「專業」駕駛學校,後又再因串謀欺詐罪成,被判監三年。

至上年十月,吳又再成立有九間分店的「全港」駕駛學校。

行內人估計,自九四年起,吳最少騙取了超過幾百萬款項,縱然不斷進出監獄,但全無學歷的他卻比不少打工仔收入更豐。每次設局騙人,他投入的成本都有限,例如今趟在將軍澳以三千多元租下的分店,吳只交了三個月租金後便一直無交租,即使業主使出法庭的封鋪令,他竟然在同一商場內的另一鋪位再開張。

這段時間內,他騙取不同市民的學費,亦當然不會安排任何課程。此外,假稱幫人搞國內駕駛證,甚至收取數十萬幫人搞中港車牌,自然也全屬吹水,他只求短時間內騙得最多金錢。

而聘請的職員中,有部分是不知情,甚至自己也被騙薪金,而另一些職員卻有可能與吳合謀,例如記者採訪西九龍中心分校時,即發現職員表面上輸入資料到電腦,其實所有電腦插蘇全部拔掉。

對答如流不似智障

本週一,記者找到吳偉倫求證,他卻一直堅稱自己姓關,對於有人投訴及同行指責他的行騙手法,吳振振有詞反指是同行抹黑及誹謗,當記者踢爆另外有受害人從「全港」職員手上領到假內地車牌一事,吳偉倫口齒伶俐地連珠炮發:「咩話,呢個客簽咗唔追討協議啦,應承俾番錢佢啦,個牌都收番啦,佢仲搞咁多嘢,我要告佢o架……」

本刊就此事多番向警方查詢,警方最後回覆表示,曾收到關於一間駕駛學校的市民投訴,且已交由旺角重案組以「詐騙案」處理,但目前暫未有人被起訴。記者繼續查問是否涉及「全港」駕駛學校,警方卻不願作答。

扮智障搏輕判

據陳國棟精神科醫生表示,若有人要假裝智商較低,確實可以在做智商測試中刻意答錯問題或做錯有關測試來瞞騙,「IQ一百屬正常,IQ七十以下屬輕度智障,而介乎七十至一百智商嘅人,灰色地帶好闊,只可以話學習及表達能力等較差,但就唔算智障,佢哋同常人根本無分別嘅,簡單講,智障係可以裝扮出嚟,特登答錯題目,令智商跌至七十以下係唔難啫。」

陳醫生聽完吳偉倫的個案,更即時哈哈大笑,表示他初步看不出吳是智障人士,「哇!識得咁樣行騙仲話係智障,咁被佢騙嘅人咪仲蠢?」
2 : 龍生(798)@2011-03-27 18:37:46

咁都得...真係邊個話香港無機會...通地都係水魚...
3 : GS(14)@2011-03-28 21:30:00

仲要好似上一集那位一連呃幾次
4 : samsambloor(2997)@2011-04-11 11:52:11

職員表面上輸入資料到電腦,其實所有電腦插蘇全部拔掉。

呢個係笑話黎 XD
5 : idsdown(1658)@2011-04-11 13:52:14

噫~~~
我有收過「全港」D傳單喎
6 : GS(14)@2011-04-11 20:44:34

5樓提及
噫~~~
我有收過「全港」D傳單喎


再有就放上來啦
7 : idsdown(1658)@2011-04-11 21:15:18

岩岩搵到, 影得唔好, 睇下先, 遲D scan張好D upload 上來

8 : GS(14)@2011-04-11 21:16:49

廣告好似李健
9 : idsdown(1658)@2011-04-11 21:18:27

入面仲多D添..

咁你明佢地點解會閙交
10 : GS(14)@2011-04-11 21:19:01

9樓提及
咁你明佢地點解會閙交


都明,但是叫警察都是趕唔走,除非放蛇啦
11 : idsdown(1658)@2011-04-11 23:10:57

快D打開呢條LINK睇嘢

http://www.leekin.com.hk/

好正~~~
12 : idsdown(1658)@2011-04-11 23:13:43

upload 下張圖先


13 : 龍生(798)@2011-04-12 02:03:53

今次佢無得玩啦掛...揚晒通天喎
14 : Sunny^_^(11601)@2011-07-19 18:01:37

最後個句好正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25

50年老店美而廉結業

1 : GS(14)@2012-02-13 23:48: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64877
【本報訊】「美而廉 1963年.同步邁向 50年」──旺角洗衣街美而廉餐廳店外一張紅底黃字的奪目橫額,訴說了這家舊區老店近半世紀的歷程。不過,受到重建影響,美而廉在 50歲前要暫時停下來, 4月 10日前終止營業。平民消費的平靚正扒餐是否再會有期?老闆陳澤球心懷不捨,說「一切隨緣」!
記者:蔡建豪、蔡朗清


扒餐是招牌菜,務求與店名一樣平靚正。



旺角美而廉位於洗衣街 82至 88號舊樓地下,業主原屬 Eight-Star Glory Ltd,公司董事包括李國寶及李國章等。去年 9月,該公司以強拍形式,以底價 1.36億元取洗衣街 78及 80號業權,統一業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同年 10月, Eight-Star Glory Ltd將洗衣街 82至 88號,以及 78及 80號,以 3.597億元賣給 Good Standing( Hong Kong),公司董事包括何佩玲及杜秀玲。市場消息指她們為東亞銀行家族成員。洗衣街 78至 88號佔地約 6,600呎,地積比率為 9倍,可建面積達 59,400方呎。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慨嘆,美而廉結業,代表港人又失去一個集體回憶,「有成 50年歷史嘅茶餐廳家冇乜邊幾間;舊年我仲讚美而廉捱得住貴租,可以繼續經營。點知家畀地產商成幢樓買晒」。
2 : idsdown(1658)@2012-02-14 23:49:04

今晚經過, 成條龍, 30~40人到啦

有時諗, 一間鋪能够開業50年, 點解會無能力有自已個竇?
3 : 龍生(798)@2012-02-14 23:51:20

可惜啊可惜

但睇個款, 我估味道同金鳯差唔多
4 : honey(6546)@2012-02-14 23:58:10

好可惜

有時覺得個世界好默生,自己已經同社會脫咗節
5 : 亞力士(1473)@2012-02-15 00:05:18

3樓提及
可惜啊可惜

但睇個款, 我估味道同金鳯差唔多


金鳯昏沈 唔太like
6 : GS(14)@2012-02-15 00:15:51

3樓提及
可惜啊可惜

但睇個款, 我估味道同金鳯差唔多


應該都是
7 : 龍生(798)@2012-02-15 00:26:27

金鳯最大問題唔係燈光...而係抽風系統....

成間野, 滿佈油煙....樓底幾高都假
8 : passby(15493)@2012-02-15 05:38:21

7樓提及
金鳯最大問題唔係燈光...而係抽風系統....

成間野, 滿佈油煙....樓底幾高都假


食完個身d蒜味成晚都唔散ar
9 : 肥B(18468)@2012-02-15 10:56:45

2樓提及
今晚經過, 成條龍, 30~40人到啦

有時諗, 一間鋪能够開業50年, 點解會無能力有自已個竇?


呢個都係我成日講的, 可以經營到而家, 都仲未收皮的「小店」(即非連鎖的大集團), 一定係自置物業, 而且, 對自家經營係好有HEART先會做...
10 : 龍生(798)@2012-02-15 14:21:18

亞力士兄一定話: 咁就要去對面杏花小築沖番個涼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04

最年老醫生逝世 行醫 70年 終年 114歲

1 : GS(14)@2012-04-07 14:45: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222111

登馬克是個傳奇醫生, 1928年在阿特蘭大一家兒科醫院做駐院醫生, 1931年在家中駐診,直至 2001年 103歲時才退休,仁心仁術 70年令她贏得全球最年老行醫醫生,而她在離世前是全球第四大人瑞。
登馬克一生以照料兒童為己任,即使家人想見她,也要待她為兒童看完病才行,他甚至當義工替窮孩子診治。她熱愛行醫,從不視行醫為工作。她也進行研究,在 1935年因對百日咳的診治和接種注射研究作出傑出貢獻而獲費希爾獎( Fisher Award)。登馬克畢生鼓勵健康飲食,尤其不要多糖。
英國《每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35

理財第一波:將來年老時很慘

1 : GS(14)@2012-09-01 15:09: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1/18005185
一直未有機會看電影《桃姐》,終於在最近往參觀波音飛機工廠時的航機上看了。內容相當淒涼,特別是戲中細緻地描述老人院內的情況,生老病死等。
桃姐講的是現在的情況,我可以肯定地說將來會更嚴重。
助子女置業 積蓄剩無幾
有幾類人的退休生活沒有太大的問題,一是相當富有的人;二是有樓收租,又有一個自住單位的;三是有政府長俸,而長俸已足夠生活所需;四是有一些積蓄,已計算過自己退休需要的人。
在戲中,桃姐住的不是十分好的院舍,但總算有一間所謂的單人房。每月數千元,還有一連串其他的費用,不是很多人都可以負擔得來,若非子女付費的話,相信在退休時要有百多二百萬元在手才可以應付,還要不可以有大病,否則不堪設想。要子女付費,條件是子女的經濟條件可以,戲中便有一幕因子女「講數」而令一位婆婆不安的片段,後來婆婆死後,女兒傷心不已,此情此景,可能每天都在香港上演。
生果金3000元不夠食住
現時的樓價高昂,不少父母要幫上子女一把,他們才可以置業。這幫忙會否令父母的退休生活受影響,父母最為清楚,有些子女接受了父母的餽贈後,竟然可以在他們年老時反目,使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們徬徨無助。
我不知道政府有何應對的方案,強積金不堅,只有基本的保障;醫療系統不全,病人要支付不少付費項目,薪酬也不能吸引資深的醫生留下;生果金不夠基本生活,即使加至每月3000多元,也不足夠食住的開支。桃姐尚有劉德華照顧,更多的老公公、老婆婆,晚景是相當淒涼的,而更多的人正瞄準銀髮市場這肥肉,沒有錢的便會更沒有。
李兆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46

星期日專題:喜萬年老闆豪情呂細說41年夜生活  「小姐飯堂」為夥計重生

1 : GS(14)@2013-05-26 15:02: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54
於1972年7月27日開業的喜萬年酒樓夜總會,當時熙信大廈擴建完成,酒樓及夜總會分佔大廈最高兩層的21及22樓,董事長是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當年香港經濟騰飛,人人也搵到錢,像喜萬年形式的酒樓夜總會,成為股票證券及法律界專業人士每晚消遣熱點。                                                                                                                                                                                                                 

又稱杜老誌飯堂

                                    酒樓在1982年由馬圈知名人士呂少文等接手經營。食家唯靈及影星狄娜是常客,金融界教父級人物李業廣也常到喜萬年「打躉」。有「豪情呂」稱號的呂少文憶述,喜萬年昔日被稱為「杜老誌飯堂」,因不少到灣仔杜老誌夜總會消遣的顧客,也愛與公關小姐到鄰近的喜萬年晚飯消夜。由於酒樓夜總會可用膳,又有大舞池,可吃飯跳舞娛樂,故甚受歡迎,尖沙嘴大富豪及富城夜總會的客人,也會過海光顧喜萬年。
喜萬年熟客詹培忠回想70年代股市興旺,股票經紀個個大賺,喜萬年最多證券精英落腳,交際見客夜夜笙歌,笑言是附近夜總會的「小姐飯堂」。酒樓有八間貴賓廳及四間屏風廳,分別以董事、豪情及上海等命名,其中上海廳更是由《老爺車》雜誌創辦人沈培文一手設計。

傳統點心車退役

                盛極一時的酒樓夜總會,造就不少本港紅透半邊天的著名歌手,前廣播處副處長吳錫輝指,徐小鳳曾向他表示,一晚可穿梭六間酒樓夜總會獻唱,「九龍唱三間,港島又唱三間。」李龍基81年開始於喜萬年獻唱,唱了七、八年,必唱名曲有《稻草人》及《男子漢》。他最高一晚跑八場,令他「風生水起」,全盛時購入四個物業及保時捷、賓士及寶馬等五部汽車。90年代夜總會熱潮減退,喜萬年由頂層遷到一樓,94年底也不再聘用樂隊及駐場歌手,轉做傳統中式早午茶市及晚飯。酒樓堅持保留舊式茶樓的點心車,也是想留下傳統。
酒樓本月底暫停營業,8月轉到英皇集團中心地庫「重生」,由於新舖面積大減,要減少貴賓廳數目,點心車退役,改為點心紙。呂少文指酒樓並非賺大錢的生意,主要考慮是酒樓夥計的生計,因大多已追隨他逾20年。傳奇酒樓的這份賓主情誼,如今難能可貴。                                                        
2 : GS(14)@2013-05-26 15:02:3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58


【日漸式微】
酒樓夜總會是香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極流行的夜生活消遣場所,在現場樂隊奏樂、駐場歌手獻唱及舞池等設施下,是商家、廠家傾生意的地方,高峯期港島及油尖旺區最少有逾十間著名的酒樓夜總會。但隨酒廊及卡拉OK等娛樂場所興起,酒樓夜總會在90年代式微,喜萬年在94年底也將夜總會結束。
喜萬年董事高級經理陳海祥,見證了本地酒樓夜總會的黃金歲月及沒落。他指昔日港島區有喜萬年、月宮、珠城及新都城等酒樓夜總會;九龍則有海城、國際及豪華;港島區的酒樓夜總會通常在晚上9時開始營業,九龍區則在晚上11時才開始,「通常會做完擺酒先轉檔」。
陳海祥憶述,喜萬年夜總會在晚上9時及11時有兩場表演,由駐場歌手獻唱。他指港島的酒樓夜總會較高檔,顧客以金融業、律師及醫生等專業人士為主;九龍區的客人多為廠家。
酒樓夜總會沒落,陳海祥認為與本港工業北移有一定關係,少了一批捧場客商家,他不無感慨:「每個時代都有終結。」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05-26 15:02: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6/18272062



【首屈一指】
喜萬年招牌菜燒乳豬為人津津樂道,每隻700元堂食的燒乳豬,閒日也賣出逾30隻,炮製一隻燒乳豬需要日多時間的工夫。喜萬年董事高級經理陳海祥指,廚房的老師傅都有一個宗旨,就是盡力保留正統粵菜的烹調傳統,蕎香生炒骨、羊城馬站煲、香茜太牢球及金錢雞等,務求原汁原味。
詹培忠及吳錫輝也認為喜萬年的燒乳豬是全港首屈一指,燒乳豬要一日前預訂,師傅即燒上枱,「乳豬肥瘦分明,好和味」。燒乳豬的幕後大廚陳榮自豪地說,慶幸做了40多年也能維持水準,「有人讚梗開心」。他說乳豬削去內臟及骨頭後,要上架風乾,上菜前才燒烤,新鮮熱辣奉客。
喜萬年其他招牌粵菜各有特色,陳海祥指正宗的生炒骨是以蕎頭作配菜,喜萬年保留特色,「唔係用菠蘿,鄉下地方點會有咁多菠蘿」。
其他招牌菜如金錢雞其實不含雞肉,是將豬肩的肥肉以糖及玫瑰露醃製,夾着豬肝等叠起串燒;香茜太牢球的太牢,其實是圍着家畜的圍欄,代表由豬、牛及羊肉製的肉球。
《蘋果》記者
4 : greatsoup38(830)@2013-06-02 15:47: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01/18279692



【本報訊】有41年歷史的灣仔熙信大廈喜萬年酒樓,昨晚最後營業,8月轉到英皇集團中心「再戰江潮」,不少熟客昨專程到酒樓光顧。昔日在喜萬年獻唱的老牌歌手李龍基及方伊琪也前來懷緬一番,新知舊雨,共聚一堂。燒乳豬成為每枱必點菜式,顧客都希望盡快可再品嚐這道喜萬年招牌名菜。
再不捨的盛宴也有結束之時,有杜老誌飯堂稱號的喜萬年,隨着原址熙信大廈將拆卸重建,昨晚最後營業後與食客暫別。昨前來光顧的大多是喜萬年熟客仔,有老顧客更專程由美國返港,重溫喜萬年過去的一點一滴。老顧客一面品嚐燒乳豬、金錢雞、羊城馬站煲等名菜,一面與老伙計話當年,全晚座無虛席,氣氛高漲。
黎小田到場緬懷

喜萬年曾經是盛極一時的酒樓夜總會,造就不少本港紅透半邊天的著名歌手。酒樓最後一夜,曾在喜萬年舞台獻唱的李龍基、方伊琪,以及作曲家黎小田都到酒樓懷緬一番,重溫舊夢,大受食客歡迎。
喜萬年已在灣仔英皇中心地庫覓得新舖位,新店暫定於8月在英皇集團中心重新開業。不過新店的面積未如舊店寬敞,原有的點心車將不復見,貴賓廳的數目也將會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58

【專題籽】地產街堅離地 踢走40年老鞋店

1 : GS(14)@2015-07-23 02:02:30

掛上大大塊「結束營業」的橫額,乃希望促銷清貨。這個落閘的情景將於九月初成真。



【專題籽:舖仔小店】跑馬地黃泥涌道的「九珠連環」奇景,讓所有路過的人都驚呆了!美聯、中原、利嘉閣、琦琦鞋店、利嘉閣、美聯、中原、香港置業、中原、Q房網,九家地產代理中間夾着一家老鞋店,蔚為奇觀。逆境波打了10年,業主突然開出天價租金,快夾狠的一球,琦琦鞋店最終接不了而要離場。一條曾經琳瑯滿目的皮鞋街,九月就要換上乏味刻板的地產一條街。鞋子貼地而行,樓市離地騰雲。琦琦結業,印證了甚麼?


霸權讓香港走向單一。我懷疑,幾年後「逛街」一詞不再適用於這城,街道已沒有供我們購物的商舖,除非你經常都買樓、買奶粉、買香水、買金器。一條街開滿同類型店舖,實在便利,所以你會走到波鞋街、金魚街、花墟。除非你有選擇困難症,才會對這類主題街道避之則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禮頓道交界至近體育道的一段黃泥涌道曾是一條鞋街,全盛時期有十多家鞋店。這裏周末是女人戰場,她們帶備彈藥一家家進攻,然後帶着戰利品離開。



大約四年前,黃泥涌道還有另一家鞋店與琦琦「相依為命」,但後來也結業了。

兩父子從2000年起拍住上經營店舖,一直克勤克儉。兒子伍啟明笑說爸爸是工作狂,星期一至日都回來坐鎮。

幻想之鞋街眼花撩亂的鞋街已成往事,只能回味。沒見證其風光歲月,只能幻想它是這個模樣。



得知結業的消息,大批舊客湧來買鞋。有位五十多歲的太太說她由少女時代開始幫襯,當年懷孕特地來買平底鞋,貪其舒服又不跣腳。

1975年開業時,花籃多得佔了半條街,非常熱鬧,往事如煙。

早年替店舖做鞋的都是居港的上海師傅,他們窩在荔枝角的山寨廠密密做。



店主無奈 老顧客不捨

俱往矣!熱鬧的鞋街隨着區內豪宅增多,2000年後多個地產代理插旗而褪色。十減一得九,九減一得八,現在碩果僅存的琦琦鞋店(Gi Gi)於1975年開業,初時賣歐洲來路貨,後來主攻量腳訂做,是店主伍松富的畢生心血,最終要含淚離場,慨嘆?惋惜?欷歔?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老人家感觸地說:「不捨得也冇辦法,好無奈,但業主開出嘅金額,我哋真係負擔唔到。如果將鞋嘅價錢調高,啲客倒不如去買外國貨啦!」他一向與業主關係良好,交租準時,店內的小修小補他都寧願自己找人做,不麻煩業主。即使近幾年,租金加幅較多,憑幾十年的熟客群,一直絕處逢生。「做得唔好要結束,我心甘命抵,但我哋出品質素好,客人又滿意。唉,我唔識解釋。」店舖結業,他要賠員工遣散費,也要蝕住清貨。想重整旗鼓東山再起,談何容易?承租按金上期再加裝修等,要近百萬。這個年頭,做業主定必比東主逍遙,業主根本操小店的生殺大權。清貨、特價、結束等大字報令本來井井有條的店舖變成臨時散貨場,一雙鞋低至$100已有交易,連鎖鞋店必賣過千元的高跟鞋只售$300至$400。店舖這兩星期時刻人頭湧湧,路過執平貨的人多,四面八方回來向老闆問好的老顧客更多,伍松富握手也握到手軟。「搵到新舖記得通知我。」、「唔好唔做呀,我冇鞋着呀。」、「呢條街變到好悶呀。」、「唔捨得你哋執。」、「伍老闆真係好好人。」每句都為他打氣。店舖與顧客不只買賣關係,購物一樣可以購出濃得化不開的情誼。



陳太光顧了23年,家中有數十對鞋都購自琦琦。有趾骨隆起的她說:「着Ferragamo都痛。」所以在這裏訂做高跟鞋及長靴,欣賞老闆待人親切,店員度腳夠仔細。「香港很需要訂做服務,琦琦執咗我都唔知去邊度做鞋!」

經營訂做鞋生意前,伍松富每年都飛往巴黎及意大利引入最時尚的鞋款。

香港的地產代理插滿旗,而最新一員則是有大陸背景的Q房網,其進駐估計推高了此街的租金。有傳它有意在兩年間在港開200家分行。



用心做鞋 陳方安生捧場

琦琦賣的全是自家出品,歐洲潮流追得緊貼。要留住顧客,教她們買足二、三十年,連陳方安生、鄧蓮如、一些富商太太都是捧場客,心思與專業少一分也不行。早年一班巧手老師傅背後發功做鞋,近年就跟北上設廠的香港廠家合作。「有啲人腳形好特別,可能係腳掌特別闊,皮膚特別薄等。有扁平足更頭痛,矯形鞋墊不能放於普通鞋內。鞋係工藝品,我哋好用心做。不過而家放幾多心血落去都冇用了。」



陳方安生

鄧蓮如



伍松富年輕時在廣州跟舅父學做鞋,經歷過戰爭,見過人餓死,不安畫面銘記於心。捱過鹹苦,往後做事克勤克儉。「不能怕蝕底,做人要搓得圓按得扁。」來港後一直在鞋業打滾。三十多歲,與人合夥開設琦琦鞋店。明白守業難,所以當合夥人開始胡亂揮霍,便分道揚鑣。兒子伍啟明本是結構工程師,眼見爸爸獨力支撐店舖,加上自己念了工商管理碩士,決定回來幫爸爸打理生意。「是情意結吧,這是爸爸的心血。」兩人一起經歷了風雨飄搖的十多年,眼見行家一個個離開這條街,覺得很欷歔。「以往每家店都有不同特色,有些款式較年輕,我們着重舒適。行家之間沒有惡性競爭,唔會好似許冠文主演的《雞同鴨講》那樣跟同行鬥生鬥死。」捱過89動盪、97移民潮、03沙士、08金融海嘯,最後掐死小店的是脫離民生、令人費解的高昂租金。鞋街苟延殘喘的最後一家店,都要結束,這不是個別事件,請不要麻木。



訂做前先沿着客人的腳形在「度腳簿」畫好。

晚裝鞋用上Swarovski水晶,極閃。由於華貴,穿的機會較少,清貨較慢。

私家鞋楦寫有客人名字,白色的部份是隨着客人的腳形變化後修改的。



藍色皮革平底鞋特價$300

啡色蟒蛇皮高跟鞋特價$400



琦琦鞋店跑馬地黃泥涌道171號地下



記者:葉青霞攝影:伍慶全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22/192272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09

結婚6周年老公送大禮徐淑敏收6卡百萬黃鑽

1 : GS(14)@2015-11-23 14:24:47

■Suki和Kenny結婚6年,育有3女,還計劃稍後追仔。


徐淑敏(Suki)和丈夫黃浩(Kenny)上周日結婚六周年,又被稱為「糖婚」,為慶祝這甜到漏大日子,他們並沒過二人世界,而全家外出晚飯享天倫,Kenny還豪花100萬冧老婆,他給愛妻送上重6卡黃鑽戒指,Suki拖着老公手的照片貼facebook,寓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餘,大放幸福「閃光彈」。


■Suki和Kenny上周日糖婚,Suki獲老公豪送百萬黃鑽答謝她持家有道。

送黃浩電子產品

Suki婚後為Kenny密密生了三個寶貝女,雖然全家陰盛陽衰,但Kenny都願為一屋女人照顧周到。Suki分享夫妻相處之道,她昨透過WhatsApp回覆:「成日向對方講多謝,感謝佢為家庭同自己嘅付出。」結婚6年有經歷風浪嗎?Suki答:「冇乜大風浪。」不過夫婦間絕對有爭拗,Suki:「每次小爭執完,老公多數會氹番,我認為唔好贏咗場交,輸咗個家。」她表示對Kenny很滿意,並說:「好好,冇乜要改。畀佢99分,一分進步空間。」Kenny給持家有道的Suki送巨型黃鑽,她也回饋老公電子產品。採訪:劉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22/19382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78

58年老字號 忠心員工致「悼辭」效力54年老臣子:亞視係我家

1 : GS(14)@2016-03-05 01:15:31

■為亞視效力逾半世紀的節目部主任Phillip直言仍然愛亞視。沈健程攝



【亞視停播】【本報訊】由「亞視永恒」到「亞視不靈」,曾經千帆並舉的58年老字號,如今千帆過盡,乾塘而死。在彌留的日子裏,當網民千般奚落恥笑,他們仍默默給這家搶救無望的破產公司善終。在亞視(圖)「拔喉」前夕,《蘋果》找來幾位留守到最後的員工,為他們又愛又恨的東家作個「悼辭」。


亞視今日終於要熄燈閂門,最不捨得的要數為亞視效力逾半世紀的老員工程啟光(Phillip),現年73歲的他任節目部高級節目執行主任,1961年僅19歲的Phillip在英國友人介紹下加入麗的電視,由麗的映聲做到亞視,在節目部工作54年,前年更從亞視投資者王征手上接過「終身榮譽員工」獎狀。
Phillip熱愛公司,經歷多次改朝換代,他都風雨不改緊守崗位。Phillip昨日在大埔接受《蘋果》專訪,當時法庭已宣佈無法阻止德勤遣散及「熄大掣」的行動,Phillip說:「我到尾都唔會啟動(僱傭條例)10A,如果德勤今日畀信我,我一定會接。一日未離開,我都會遵守同公司嘅合約精神。」




留守到最後一刻

面對亞視執笠,Phillip表示平常心面對,「呢件事蔓延咗好耐,我都平常心,有晒心理準備,係事實要接受,我會留守到最後決定」。昨晚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召開記者會,決定今日遣散所有員工,Phillip表明會繼續返亞視大埔總台留守到最後一刻。王征被指拖欠薪金,Phillip卻不怨恨:「我睇責任歸咎邊個,留番巿民判斷。每個投資者入嚟都想興旺亞視,到頭來唔得,佢都投放咗資金,唔係白手行入嚟。王征先生喺亞視6年投放咗23億,同埋佢冇一分錢銀行貸款,而家申請攞番18億,做電視真係燒銀紙。」即使面對亞視最終提早結業,Phillip直言仍然愛亞視:「每個朝代都咁鍾意,唔鍾意就唔會做咁耐,對每個投資者都冇怨言,亞視係我家,我喺嗰度成長。人嘅青春一定會消逝,但奉獻咗係有回報,佢都一路養住我,養大我,我好感恩。佢熄燈一定會感觸,人之常情。」Phillip仍關心亞視執笠後的手尾,「公司可能內部都要有好多問題要處理,我係樂意協助」。■記者王麗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4/19516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