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農辦主任陳錫文:四大原因致國內糧食價格高於國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3061.html

中農辦主任陳錫文:四大原因致國內糧食價格高於國外

一財網 邵海鵬 2015-07-31 09:51:00

針對國內外糧食價差高企的局面,有兩種觀點“一是自己別搞了,進口吧,另一個是把農民都趕走搞大規模農業”,不過,陳錫文認為,農業政策不是單純的產業政策,而是關系到農民生存發展、整個社會公平公正的社會政策。

在糧食總產量取得“十一連增”的同時,中國還面臨著進口糧食不斷增加,社會糧食庫存總量也不斷增加的“三量齊增”的局面。

7月30日,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的“2015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認為,“三量齊增”局面的出現有兩個原因。一方面,生產和消費的結構不對稱,存在農產品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外糧食存在價格差。

具體來說,2014年,中國糧食進口首次突破1億噸。但其中70%以上是大豆,國產大豆只有1200多萬噸,進口了7140萬噸的大豆。這表明,大豆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所以不得不進口,而且這幾年進口在持續增加。

除了進口大豆外,中國還進口了2000多萬噸其它品種的糧食。陳錫文說,國際市場低價糧食進入國內市場,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顯示了中國糧食還有一些其他的農產品在價格競爭力方面明顯不足。從三大主糧來講,以今年6月份為例,國內大米(晚秈米)比泰國進口完稅後的價格高51.8%,小麥高56.6%,玉米高65.3%。

價格倒掛成因複雜

出現這種國內外價格倒掛的情況,早已引起官方與民眾的關註。陳錫文說,實際上出現這個現象的時間並不長,從了解的資料來看,大約是從2012年的秋天開始到2013年的夏天,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在此之前,中國的大部分農產品,尤其是糧食作物產品並不高於國際市場。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陳錫文認為,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國內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導致價格的提高。參照2011年糧食價格,拿2014年最低收購價比較,早秈稻價格提高了32.4%,中晚秈稻價格提高了29%,粳稻提高了21.1%,小麥提高了24.2%。實行臨時收儲的玉米和大豆,前者提高了13.1%,後者提高了20%。陳錫文說,我們的提價速度顯然高於國際市場的幅度,它對國內外價格倒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是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參照今年6月份的價格,拿2011年國際糧食價格比較,2011年是本世紀以來玉米價格最高的年份,小麥價格也是處於高位階段。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今年6月比2011年初下跌了40.4%,小麥價格比2011年也是最高價跌了39.3%,玉米價格比2011年5月份下跌了49.3%,大豆價格比2012年10月份下跌了39.2%,陳錫文說,這一時間段,國際市場價格下跌的幅度超過了國內同期糧食價格提升的幅度。

三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上升。2014年,平均匯率是1美元兌換6.14元人民幣。但是,1994年以前,匯率是1美元兌換8.62人民幣。總的走向是人民幣不斷堅挺,相對美元在不斷升值。陳錫文舉例說,不算其它任何費用,500美元/噸的大豆,在1994年那個時候,每進口一噸折合4000多人民幣。現在,同樣是一噸大豆折合只有3000多人民幣。這一千多塊錢的價差是匯率變化。“農民沒什麽辦法對付,這對生產者來說影響是極大的。”他說。

四,最近兩三年的全球能源價格的暴跌,導致貨物海運價格的明顯暴跌。陳錫文說,從過去伊拉克戰爭時期原油價格上升到每桶150美元,到最近每桶不足50美元,中間100美元的差價,對運價影響很大。與之對應的是,2005年5月,從美國墨西哥灣新奧爾良運往中國的大豆運費價格一噸是138美元,今年5月份一噸運價只有34美元。一噸價差100美元。

他認為,通過這樣的分析,是為了說明目前出現的中國糧價高於國際市場情況是很複雜的,不能簡單的說是中國農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導致價格上漲,其中有很多因素都值得進一步去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值得關註的是,形成這樣的局面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直接相關。當時,為了挽救經濟,世界各國政府采取了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中國投入了4萬億元。陳錫文稱,其實全球只要有能力,沒有一個國家會不采取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隨後交替出現的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全球的資源性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的暴漲暴跌的現象。

對於國內外農產品存在價差這個問題,陳錫文稱,這實際上是全球化帶來的現象。要認真分析,不能貿然的說,就是中國農業沒有競爭力。當然,我們有競爭力不足的地方,但是有比它更複雜的原因。

“部長們想的也不一樣”

針對國內外糧食價差高企的局面,社會上頗多議論,形成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中國的農產品,特別是糧食、棉花、糖等大宗農產品在國際上明顯的不具備競爭力,同時財政投入補貼農業,似乎得不償失。所以有人建議,應該減少對農業的補貼,使得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與國際接軌,由此導致的缺口通過增加進口來解決。

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農業這麽小的規模要有競爭力顯然不容易,因此,必須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促使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然後才能搞大規模經營,才能降低成本。

作為中央農村政策的智囊,陳錫文回應稱,這兩種看法都是針對當前國內農業確實沒有價格競爭力的現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當然是合理的。但是,縱觀世界各國的農業政策,農業政策不是單純的產業政策,而是關系到農民生存發展、整個社會公平公正的社會政策。

他說,制定農業政策必須考慮,既要保證供給,還要考慮國際市場的競爭關系,更要考慮還在農村居住生產生活的六億多農民。離開這一點,再好的經濟政策都不好用。即使減少自身生產,擴大進口或者把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請出去,讓少數人來耕種更多的土地效率提高,從這個過程中增加的經濟利益遠遠彌補不上這樣的政策出臺以後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下一步該如何改革?各方都有主張。

陳錫文說,國務院開常務會,部長們想的也不一樣。至少我剛才都講了三個觀點。一是自己別搞了,進口吧,另一個是把農民都趕走搞大規模農業,再有一個就是我的觀點。“要是大家開動腦筋再想辦法,也不知道還有多少觀點。”

他說,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就要擔負起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通過國際市場互通有無,同時又不能給國際市場添亂。這當然不完全是為了別人的利益,也包括中國人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02

陳錫文釋疑中國糧價高於國外:原因很複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090.html

陳錫文釋疑中國糧價高於國外:原因很複雜

一財網 劉菁 2015-11-04 12:00:00

我們在不斷提價,國際市場在不斷降價,過了這一個節點之後會出現中國的糧價高於了國際市場。

在4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中國糧價高於國際市場原因很複雜,未來糧食政策的大原則是價補分開。

陳錫文解釋,從表面上來看,中國糧食三個數量在不斷增長:一是今年連續12年國內糧食產量增長;二是2010年以來進口糧食數量在不斷增長;三是糧食庫存在不斷增長。

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自從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全球出現了對大宗產品需求的疲軟,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和2011年相比,目前的國際市場三大主糧的糧價差不多跌下去40%~50%。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家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這幾年在不斷提高臨時收儲價格和最低收購價,這樣和國際價格的走向出現了一個相反的狀況。我們在不斷提價,國際市場在不斷降價,過了這一個節點之後會出現中國的糧價高於了國際市場。

其他的因素,還包括匯率的變化,人民幣匯率這些年總體上是堅挺的,人民幣匯率堅挺意味著用美元購買的進口農產品進來就會便宜。比如一噸大豆500美元,如果按過去匯率1:8來算,進來別的成本費用都不算,進來是4000元人民幣。現在匯率是1:6,同樣是500美元買的一噸大豆,進來就剩3000元人民幣了,這就便宜了1000塊錢。

第二是全球的能源價格下跌,導致全球海運價格的大幅度下跌,2008年從美國墨西哥灣散裝貨運到中國廣州黃埔港的糧食,一噸的運費大概是135~138美元,現在一噸的運費是35美元,每噸運費就便宜了100美元。

“糧價出現這樣的複雜情況有很多的因素,第一是我們農業自身競爭力不足。第二是我們的保護政策使得糧價不斷走高。第三是國際糧價在下跌。第四是貨運問題。第五是匯率問題。所以這是由很多複雜的因素構成的。”陳錫文說。

他說,處理這樣複雜的問題也不能簡單化。這兩年中央對三大主糧基本上的政策,小麥和稻谷在已經實行最低價的地方維持價格水平不變,玉米今年和去年相比主產區的臨時收儲價平均降低0.12元,但仍然是高於國際市場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降低玉米的臨儲價也是考慮到當前糧價這種複雜的情況,不能讓種糧農民太吃虧,還要註意保障他們的利益。”

陳錫文表示,糧食政策下一步的原則是價格和補貼分開。“現在最低價也好,臨儲價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價格和補貼合在一起。把補貼和價格弄在一起,價格就高於市場價,於是糧商糧販、加工企業就不活躍了。把改革和補貼分開之後就可以激活市場,農民按市場價賣糧,經營主體按市場價收糧,這樣就把糧食市場搞活了。”他說。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97

陳錫文解讀一號文件:中國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會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257.html

陳錫文解讀一號文件:中國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會變

國新辦網站 2016-01-28 11:10:00

陳錫文表示,現在的改革包括試點在內,對於土地轉讓都還只是限制在成員的範圍之內。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等方式可以讓農民在土地上獲得更多的收益。但總的來看,這些改革都應該在農村集體經濟所有制,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大背景下,或者在這樣一個底線之上逐步推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幹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陳錫文在介紹文件背景情況時指出,文件起草的背景有三個大的方面:一是多年以來,在黨的農村政策的指引下,農業農村發展一直保持著比較好的勢頭,到了2015年實現了中國糧食生產連續十二年的增產,去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2429億斤,比上年又增加了288億斤。應該說十二年連續增長的過程,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同時,農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前年相比,扣除價格因素之後,增長了7.5%,和去年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相比,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高了0.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是6.8%,農民的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這個態勢到去年已經保持了第六年了。正因為這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續縮小。從2009年,那時候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是1:3.33,一個城鎮居民的收入差不多要等於3.33農民的收入,去年這個實際收入的增長情況來看,差距已經縮小到1:2.73,每年都有所縮小。如果能保持住這個態勢,當然對於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是從整個形勢好的方面來看,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這是兩個最主要的指標,但是也必須看到,當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中也存在很多新的問題,有些問題對下一步的發展會構成比較大的制約和瓶頸,所以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中,我們要抓住當前農業農村中的突出問題,制定相關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著力把突出問題解決好。

當前的農業農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糧食的供求,主要在品種結構上出現了一種失衡的局面,因此導致國內市場價格有所波動,而且出現了產量、進口的數量和糧食的庫存量這三個量都在增長的複雜局面。這里有很多複雜的因素,我想最主要的因素,國內糧食供給的品種結構和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存在著不適應的方面,比如說有的品種市場需求增長很快,例如大豆,但是國內生產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所下降,增長滿足不了對大豆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大豆大幅度進口。

另一方面,中國土地不多,農民數量很多,在農村,承包土地的農戶有2.3億戶,平均農戶承包的土地大概也就是半公頃左右,所以是世界上規模最小的農業,盡管在農民流動、土地流轉的情況下,有一部分土地進入了流轉,使得一部分農民能夠擴大經營規模,但是總的來說,農業的經營規模是非常細小的,這樣也就造成了中國農業生產的成本比較高。為保護農民的利益,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了市場價格。從這幾年的情況看,國外的價格在下跌,但是在2014年以前,中國國內糧食主要品種的價格卻在上漲,這就出現了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國內的糧食價格高於國際市場之後,就容易導致國外的糧食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當然這對於中國農業的穩定增產就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這就是農業生產上和主要農產品供求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

農民的收入,連續六年收入增長幅度都高於居民,但是現在也存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一部分農產品國內價格出現了明顯下跌的趨勢,依靠增產、依靠比較好的價格來獲得增收,這個方式現在就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另外,這幾年農民來自外出工資性收入增長比較快,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來自工資性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來自家庭經營的收入,大概要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3%。相反,來自家庭經營的收入去年只有39.4%,這是第一次出現工資性收入的絕對額,超過了家庭經營的收入。

是不是今後就主要可以依靠工資性收入來增加農民收入呢?我們一方面要努力采取各種政策措施,保持這個勢頭。但另一方面,大家也都了解,在整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背景下,非農業能給農民提供的就業機會相對來說也不像以前增長得那麽快,在一定程度上大家也能看到,去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方面進入了新世紀以來最慢的一次,增長只有0.4%,也就是說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只增長六十幾萬人,和世紀之交時每年增長一千多萬人的態勢相比,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所以,面對農民增收這兩個主要的動因都在減弱的背景下,下一步怎麽去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我們必須破解的第二大難題。

因此,這個文件的發出,一是要鞏固我們已經取得的農業農村發展的好的形勢。二是問題導向,要針對農村農業面臨的突出問題,認真解決好它。那麽怎麽去解決?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貫徹好中共中央在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精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大家都知道,那個建議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提出了要創新發展理念,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在農業農村的改革發展中,必須認真貫徹好這個新的發展理念,使得農業農村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

第二,要貫徹好去年年底中央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去年12月初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有一個提法,大家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完全適用於當前農業農村發展,也是破解當前存在突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舉措。我開頭時講到,在中國糧食中主要農產品生產上供求之間存在矛盾,這個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不能單純以數量來判斷農業發展是否成功,還要考慮提供的農產品不僅在數量上、在品種上、質量上能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這個文件的主要內容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同時針對當前農業農村的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陳錫文答記者問

路透社記者:您剛剛提了庫存的問題,玉米的庫存現在好像特別高,是打破了紀錄的,你們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要賣的話,用什麽價格?長期來說,你們會不會取消這個政策?我知道這個政策是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問題,你們怎麽解決?好像一號文件里沒有說。

陳錫文:

其實一號文件中已經講到了,今年要加快推進玉米的價格形成機制、補貼政策和收儲制度。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到目前為止實行的玉米收儲制度實際上是2007年制定的政策,一直運用到現在。當時提了一個政策,對玉米實行臨時收儲政策,為了保證農民能夠有個比較好的收益,每年在玉米上市之後,政府制定一個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這個價格從2007年開始第一次實行,對農民的玉米由國有的糧食部門實行收儲的辦法,一直持續到2014年,每一年收儲價格都有所提高,從最初的2007年時制定的是7毛錢一斤,到了2014年這個價格就變成1.12元每斤,每斤提高了4毛2分錢,按現價相比,提了60%。這樣保障農民的收入,也調動了農民生產玉米的積極性,所以這些年玉米的增產非常快,玉米也成為中國五個糧食品種中數量最大的一個品種。過去中國的糧食品種中稻谷是數量最大的,現在玉米是最大的了。

但是反過來,又出現了新問題,因為連續多年的提價,玉米價格高於了國際市場。不僅如此,從2012年底開始,國際市場的玉米價格大幅度下跌,一個上漲、一個下跌,就出現了中國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的情況,因此就引起了國外玉米以及可以替代玉米的一些其他糧食品種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局面,就產生了你剛才說的中國國內玉米產量不斷增長,但是進口玉米和玉米的替代品也在不斷增長,從價格上講,中國自己生產的玉米沒有價格競爭優勢,所以不得不都進了倉庫,就是你剛才說的,現在玉米的庫存可能是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下一步怎麽解決?這個文件當中也提到了原則思路,就是堅持實行玉米價格由市場決定,同時對玉米的價格形成機制和補貼制度進行改革,實行價格和補貼分離的辦法。就像我剛才講到,前些年玉米臨時收儲價格不斷提高,實際上不僅僅是玉米供求關系形成的價格水平,而且還包含著政府對生產玉米的農民的補貼,所以價格就顯得比市場高得多。現在的情況下,要把補貼從價格中剝離,要價格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回歸到合理的水平。采取這種辦法,非常重要的一點,農民會根據市場供求來決定他種多少、按什麽價格賣,按照基本的規律進行測算。如果國內的玉米價格完全按照供求由市場決定,它將理性地回歸到和國際市場價格相近的水平。如果中國國內的玉米價格回到和國際市場相近的水平,大規模進口的現象就會明顯減弱,就會為中國國產玉米提供市場。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大規模進口減少之後,不僅現在生產的玉米找到了市場銷路,庫存的玉米也會逐步消化掉。

從前年開始,中央政府已經在一些重要的農產品上開始實行這種改革,比如2014年新疆的棉花以及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豆實行了目標價格的改革制度,去年夏天又在長江流域實行了對油菜籽價格和收儲制度的改革,去年9月份又明確提出了對玉米臨時收儲價格的調整,從前年的每斤1.12元下降到了每斤1元錢。雖然價格降低了,第一它還是高於國際市場,第二這個價格還是由政府定的。今年正在研究怎麽讓價格的形成回歸市場。這里有個重大的問題,價格由市場決定,農民的利益,政府也必須合理的保障,讓農民獲得合理的收益。具體的辦法,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求認真地進行研究,我剛才講的就是一個基本思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記者:剛才您提到了農民增收的問題,有沒有更具體的新措施來保障農民的增收?比如說從土地的所有權或者農民的不動產方面,讓他增加一些額外的收入?

陳錫文:

從去年的情況看,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在整個收入結構比重是非常低的,只占2.2%。我想,其實所有的國家,讓老百姓增加收入,主要的精力都應該鼓勵大家創業就業,發展經濟、發展生產上,靠賣老祖宗的財產,這樣的措施各個國家都不是太鼓勵的。所以我們要強調對於農民的財產權利要有保障,要讓他獲得應該有的財產性收入。

剛才講到下一步農民收入增長將是政策要攻破的一大難點,從現在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點還是這樣幾個方面,一個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要讓更多的具備條件已經在城市長期居住和穩定就業的這部分農民工在城鎮落戶,這樣實際上就可以不僅僅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而且會給城市發展帶來更多的消費性的支出,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國務院前些日子已經在研究。二是在農業經營方式上進行創新,也就是更多地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來提高農業的效益。三是政府要助力農民開展大規模農田水利等基本建設,大規模地推廣先進適用的良種和各種各樣的技術,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的效率。四是要在農村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農民不僅僅賣農產品,而且讓農民能夠通過介入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銷售這樣一個產業鏈條,來提升農業自身發展的價值鏈,讓農民從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五是在進行的一系列農產品價格體制的改革中,註意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通過其它的補貼方式,來保證農民的合理收益。六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城鄉之間的均等化步伐,包括醫療、教育、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大家已經看到,這些年都有明顯的提高。這樣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去增加農民的收入。

你剛才講到的關於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民財產性收入,顯然也是政策必須關註的一個重大問題。但是我想這里有一點是必須講清楚的,農民的土地承包權、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必須維護。農民獲得這些權利的依據是什麽?獲得這些權利的依據在於他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照法律,他也是本集體組織所有財產的所有者之一,所以他是依據他是本集體組織的成員、是資產和資源所有者的身份獲得的這些權益。現在的改革包括試點在內,對於這些轉讓都還只是限制在成員的範圍之內。因為這件事情不僅僅關系到農民個人的權利問題,而且關系到整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的穩定問題。

通過這些改革,比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等方式,可以讓農民在土地上獲得更多的收益。但是總的來看,中國要堅持農村集體經濟所有制,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這個不會改變,所以這些改革都應該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或者在這樣一個底線之上逐步推進。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陳主任,在去年秋糧收購特別是玉米收購的時候引起了廣大的社會關註,請問當前我們國家糧食的供求形勢究竟是什麽樣的?有沒有具體的數字說明?此外,您剛剛第一個問題時提到,接下來我們會形成更加合理的玉米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機制,主糧方面和其他糧食方面是否有同樣的改變?怎麽樣確定這是否是個合理的機制呢?

陳錫文:

主糧主要是三大谷物——小麥、大米和玉米。小麥和大米是人們的口糧,這兩個品種,中央已經多次在不同的文件中提到過,要堅持和完善踐行的體制,所以這兩個品種就目前來說,一個是按照最低價收購的政策不會改變,但是要進一步完善,也說明它有改進的地方。就像您剛才講到的,這次對糧食問題在價格形成機制、補貼政策以及收儲制度改革方面,最突出的是針對玉米,因為當前玉米的供求關系矛盾比較大。

你剛才問到總的供求是什麽情況,我可以在這里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去年糧食產量是12400多億斤,前年的糧食產量是12150億斤。這個產量雖然是連續多年一直在增產,但是它和國內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是有缺口的。我們根據各方面情況的基本判斷,現在從數量來講,大概國內的供求缺口在400到500億斤,也就是兩千萬噸到兩千五百萬噸,需求是大於供給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去講,盡管我們年年豐收,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還存在供求的缺口,也就是說還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糧食。這是一個基本概念。

第二個問題,數量是一個方面,但是品種結構又是一個方面。比如說我們現在進口糧食,我剛才講到,我們實際的缺口就是2000-2500萬噸,但是去年我們進口的糧食包括大豆,實際進口超過了1.2億噸,為什麽進口量會比實際缺口大呢?我剛才講到了兩個原因,一品種結構。比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植物油的消耗、對畜產品的消耗越來越大,在加工食用植物油和提供給畜牧業的飼料方面,大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物。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對大豆的需求增長是非常快的。但是由於在中國大豆屬於低產作物,而且它的經濟收益也不太高,所以農民不大願意種大豆,這邊大豆的需求不斷增長,但是供給這些年是不斷下降,去年大豆總產量大概不到1200萬噸,需求量遠遠超過了這個水平。去年進口的大豆超過了8000萬噸,就是1600億斤。你可以想象,缺口只有4、5百億斤,但是光是一個大豆的進口就1600億斤,說明我們的缺口里面只考慮數量是不行的,1600億斤大豆的進口,實際上就意味著滿足大豆需求之外,還有大豆以外的其他有些產品實際上供給的數量是沒有需求的,因為大豆頂掉了一千多億斤。所以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的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產品要逐步調減。

除了大豆的進口遠遠超出我們供求缺口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品種調濟所必需的,比如小麥和大米的有些品種,但是還有一些品種,實際上是用來替代玉米的,主要是什麽品種呢?是大麥、高粱、玉米酒糟,就是玉米提取了乙醇之後的酒糟,還有木薯和木薯粉,根據海關的統計,這幾個品種去年的進口量大概接近3500萬噸,就是700億斤。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真正有需求的,除了大豆以外的需要進行品種調濟的這些小麥和大米的話,大概就是三四百億斤通過國際市場調濟就可以了,就能滿足。玉米的替代品之所以這麽大規模進口,完全是由於價格,工業的玉米價格高於這些產品的價格,它就進來了。正如剛才講到的,如果讓玉米價格回歸到按供需決定的市場價格水平,這樣一些替代玉米的品種其實不需要進口。

你剛才講到,怎麽叫合理的市場價格水平,就是你生產出來有人買,願意賣,買賣都是雙方自願的,這就是個合理的供求均衡價格。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到目前為止還在實行玉米的臨時收儲價,但是已經從2014年每噸2240元降到了現在每噸2000元錢。現在大體上從國外進口玉米,原則上到岸的價格加上1%關稅,大概不會超過1600元,而替代品的價格可能還要略低一點點,1500多元每噸,這樣的價格市場是接受的,飼料企業也好、加工企業也好,都願意用這個價格。從目前的供求情況來看,從全球玉米和玉米替代品的供求情況來看,這個價格大概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當然以後隨著供求的關系它還會波動。現在我們基本的考慮是,所謂市場定價,就是要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來議定這個價格水平。這個改革的具體措施還在進一步研究,到底政府再出一個臨時收儲價,還是價格就由市場決定,然後政府根據市場價和農民合理收入之間的缺口再對農民進行適當的補貼,這些具體的辦法還在研究之中。

中華兒女報刊社記者:即將過去的2015是豐收的一年,也是令人振奮的一年,我國農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充分說明了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因此,農民的收入得以增長,但是部分地區依舊有豐產不豐收的現象,如何能讓土地增產、農民增收統一協調,中央和國務院有哪些措施?謝謝。

陳錫文:基本的內容其實剛才都講到了,據我們了解,增產不增收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比如去年糧食增產了288億斤,總產量提高了2.7%,當然它主要集中在一些糧食主產區。剛才講到,大家比較關心的玉米,因為玉米現在是我們第一大產量,玉米的主產區主要在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其中吉林、黑龍江都是玉米最主要的產區,吉林作為提供商品玉米,由於去年價格下跌,所以農民在玉米上的收入不如原來想的那麽好,產生了一定的收入增幅下降。

據我們現在了解,吉林省農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增長的,大約增長百分之五點多,比今年全國農民收入增長7.5%要低。跟前幾年相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大概增長10%上下,他只增長百分之五點幾,這個增幅也是下降的。所以,農民增收要通過很多辦法,但是對這樣主產區的情況來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引導農民合理地調整生產結構,怎麽去生產市場有需求的、能賣好價錢的這些產品。

還有,中央從去年就開始在吉林、在黑龍江、內蒙古一些地區進行試點,比如玉米現在主要是用做飼料的,如果把成熟以後的玉米粒再加工成飼料,這中間其實物質和能量都有很大的浪費,能不能讓玉米改成直接變成青貯飼料,不僅是籽粒可以作為飼料,它的稭稈也可以變成飼料,通過這樣的方式調整結構,同時在考慮價格由市場形成之後,農民的投入、農民的成本等等因素,國家還會考慮對農民的合理收益給予一定的保障,通過這些途徑,能讓主產區的農民繼續保持收入持續增長的態勢。

當然,就整個農村來說,我剛才回答那位先生提的問題時講到,包括一、二、三產業融合,包括在農村產業的創新、業態的創新,包括“互聯網+”直接銷售農產品等等,這些都會給農民帶來新的收入機會。

塔斯社記者:我想問關於中俄合作。你對中俄農民合作如何評價?應該向著什麽方向?目前中國已經向俄羅斯進口糧食,有沒有數據顯示中國進口俄羅斯的糧食?還有哪些合作的領域對中方來說比較重要?

陳錫文:中俄兩國之間的農業合作,我個人認為前景是非常廣大的,因為中國是世界上絕大多數農產品的第一消費大國,但是中國人均耕地在全世界來講是非常稀缺的,人均耕地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40%,正是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農產品市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口糧之外,其他一些農產品也會通過國際市場來調濟。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是一個國土非常遼闊、耕地和潛在耕地數量非常巨大的國家,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俄羅斯作為很多重要農產品的供給方,可以對中國的農產品市場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而且我知道,這些年來中俄兩國之間的農業合作已經在積極開展,不斷推進。就像你剛才講到的,有很多俄羅斯的農產品是中國有很大需求的,比如說大豆,我剛才講到,大豆的缺口在中國是非常大,我們現在國內消費的大豆80%以上是通過國際市場進口的,但是大豆從國際市場進口主要集中在南北美洲,主要是從美國、巴西、阿根廷進口,從俄羅斯也進口一部分,但是數量非常少。但是我想,俄羅斯是可以成為很重要的大豆生產國家,因為地域廣大,特別是遠東地區,我也知道,已經有不少農民到俄羅斯租賃土地生產大豆,希望把這些大豆運回中國來,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我想至少在這個方面,將來的發展前景是很大的。中國相當數量的小麥是從歐洲來的,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大糧倉,可以提供很多小麥的出口。

俄羅斯農業現在相當程度上供求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比如據我所了解的,新鮮疏菜在俄羅斯很多地方的供給就明顯不太充裕,甚至有所短缺。因為蔬菜生產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生產。但是我也了解到,不少地方,包括在遠東那里,很多中國農民願意到那里種蔬菜,之後直接賣給俄羅斯,滿足俄羅斯市場,這方面的市場前景是很廣闊的。

所以我想,中俄之間的農業合作是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而且這兩個國家,第一是近鄰,第二在資源和產品方面、供給和需求方面有著非常好的互補性。下一步需要研究一些具體的政策性問題,比如說中國的農業生產者、農業企業到俄羅斯租賃土地,他們怎麽適應俄羅斯的法律,如果是合法的租賃,俄羅斯怎麽給他們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比如他們生產的農產品,在俄羅斯有著俄羅斯自己的標準規定,比如使用化肥、農藥等等限制,怎麽讓中國的生產者能夠了解這些規定,以及有些產品如果返回出口到中國,中國對待這些農產品,從海關的檢驗檢疫一直到關稅的制定等等,怎麽研究更加合理有效的辦法。我想在這些細節方面,我們雙方進一步磋商,進一步研究,使得中俄兩國之間的農業交流合作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編輯:朱逸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70

全國政協委員陳錫文: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 讓農村成為雙創空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健全農村“雙創”促進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2017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在農業組小組討論中也表示,有兩點對當前做好農村工作具有特別的指導意義,一是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村成為一個新的雙創空間,二是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化。

為增加農民收入來源創造機會

陳錫文稱,規模的城鎮化進程還沒有結束,現在這個階段,單純依靠農民工外出就業,增收可能會遇到很大障礙,而且農村土地流轉的進程也遇到障礙。農民工外出就業,坦率地來講,也是進行人力資本的投資,因為他們見識廣了,技能學會了,有的還學會了經營,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時候,這類群體的回鄉創業是非常有意義的。

陳錫文說,中國的大趨勢終歸是要實現城鎮化,但是這個過程可能很長,而且有曲折,每年千百萬的農民向城市轉移,這不是一個線性增長的關系。因此如何在農村創造新產業、新業態,讓農民有更多的就地轉向非農產業的機會,這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來,新產業、新業態在農村發展,比如,互聯網+、電商網購,還有鄉村旅遊。據統計,2016年,國內旅遊人次中30%是到鄉村,鄉村旅遊的收入超過4000億,帶動約4000萬人就業。

陳錫文分析稱,過去快速的城市化、工業化為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現在情況改變了,就要采取新的舉措,避免思維慣性。如果不改變思路,一個勁的鼓勵農民進城,那麽農民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當前要把握的形勢就是,農民工開始回流,尤其是從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回流,從內地的一些地方向本鄉鎮回流。要看到這個變化,考慮如何為增加農民收入來源創造機會。

陳錫文提出,當前的政策重點就是一方面要進行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覆蓋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就是要在財政上為農民找到更多的不依賴土地的收入來源。

多種形式的土地規模化

農業的競爭力是否強大,很大程度跟規模有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越來越普遍。截至2016年底,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1%。相當於全國2.3億農戶中,超過7000萬的農戶部分或全部流轉出了土地。陳錫文稱,這樣的流轉速度和農民進城的速度相比並不慢。如果脫離了農民減少的速度去推動土地流轉,可能就會脫離實際。

在這一基礎上,中國將經營耕地面積50畝以上視為規模經營農戶。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這一農戶群體超過350萬戶,經營耕地面積超過3.5億多畝。也就意味著每戶農戶的規模平均為100畝。顯然這樣的規模無法跟新大陸國家動輒上萬畝的家庭農場相抗衡。當然,戶均100畝的規模也是無法充分利用大型機械進行作業的。

相當多的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不太可能走美國大農場的道路。對比日本、韓國的農業, 盡管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作業,但是農業機械的閑置率高,導致成本很高。中國如果僅僅是依靠農戶間的土地流轉,形成幾十畝的規模,這樣也無法實現相當程度的規模效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陳錫文稱,必須擴大服務規模來彌補土地規模的不足。

在他看來,適度規模經營的多種形式,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土地流轉,還得追求土地的規模經營,盡管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要創造條件慢慢推進。另外就是要強調服務的規模化。最典型的就是麥收,機械化收割達到95%左右,原因就在於聯合收割機的跨區作業,使得經營小塊土地的農民可以花少量費用就可以享受到現代機械設備所帶來的便利,而且大型機械設備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以無人機在中國農業的應用為例,陳錫文說,在這一方面,無論是購買的無人機數量,還是作業面積,中國在世界上都是最高的。這是由於無人機的購買者,不論是個人還是合作社,只要能夠為農戶提供服務,達到相應規模,就可以充分利用無人機,農民也會因此節約農藥化肥的成本,而且還會更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