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來了,將於本周四上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16/154261.shtml
導讀 : Apple Pay即將於2月18日登陸中國,首批支持19家銀行。
i黑馬訊(楊博丞)2月16日消息,今日,有消息稱,Apple Pay登陸中國時間已最終確定,將於2月18日淩晨5:00正式上線。

今日微信公眾號“廣發信用卡”發布消息稱,經蘋果公司、中國銀聯共同確認,Apple Pay業務將於2月18日淩晨5:00正式上線。如遇無法加載卡片情況請稍等再試,iPhone、iPad用戶的系統版本需iOS 9.2以上,Apple Watch 則需要2.1版本以上使用。
iPhone、iPad註冊Apple Pay流程為:打開Wallet應用(iPad通過設置→Wallet與 Apple Pay)→添加借記卡或信用卡→輸入卡號、有效期、CVV2→確認協議→添加成功→獲取手機驗證碼→激活成功。
iPhone、iPad解綁Apple Pay流程為:在蘋果設備找到該設備賬號,點擊移除該卡或登陸iCloud網頁,選擇“設置→相關設備→全部移除”,註銷所有Apple Pay設備賬號。
提醒大家註意的是驗證碼的有效期只有5分鐘,如果連續輸錯5次或設備賬號超過24小時未激活,那麽該設備的賬號會被自動註銷,一旦在設備中移除該卡片則需要重新申請註冊。
有的朋友也許會問,如果我的iPhone、iPad設備遺失或被盜怎麽辦?對此您不必擔心。首先,Apple pay有著嚴格的加密;其次,所能夠使用該功能的iPhone均有指紋識別功能;另外,銀行方面表示,如果Apple Pay設備遭遺失或被盜,要立即與發卡行聯系進行掛失,掛失將不影響原綁定信用卡的正常使用。


目前,Apple Pay支持銀聯閃付的商戶(含境外商戶),如麥當勞、全家、星巴克等,而國內支持的銀行則是多達19家。
此前蘋果公司曾表示,Apple Pay會在2016年年初登陸中國,至於確切的日期並未正式向用戶公布,在蘋果官網有關Apple Pay的介紹中,蘋果給出的提示是“Apple Pay即將推出”,但具體的上線時間卻並未透露。蘋果支付是否將於2月18日上線,我們拭目以待。
繼Apple Pay後,Samsung Pay也來了!將於明日正式上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8/154931.shtml
i黑馬訊 3月28日消息,今日,三星服務微信公眾號確認,三星智付(Samsung Pay)將於29日上午9:30正式上線。

不同於蘋果Apple Pay,三星支付的應用範圍將更廣,除了能夠NFC近場支付,還支持MST磁信號安全傳輸。也就是說,無論是商場還是超市,只要有POS機的地方就能刷Samsung Pay。
上線後,支持的機型範圍為三星S6 Edge+、Note 5、S7、S7 Edge+。
公測階段,三星智付支持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的信用卡,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的借記卡。至於三星智付正式上線後是否會有更多銀行加入,就等明日揭曉了。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楊博丞,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再見!飛信宣布將於6月底下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8/155912.shtml
再見!飛信宣布將於6月底下線
i黑馬
i黑馬訊 5月18日消息,相信很多移動用戶都用過一款軟件——飛信,它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如今的微信。
然而,突如其來的一條信息,打破了往日的寧靜。
飛信將要永遠成為歷史了。一些手機用戶收到了中國移動發出的一條提示信息,信息上提示:“短信轉飛信將於6月30日下線,屆時終止提供服務,自2016年7月起不再收取月功能費。”
用過該軟件的人應該都知道,飛信堪稱是一款神器,最大的作用就是免費發短信,這簡直就是節省話費的利器。
在鼎盛期,飛信的註冊用戶接近5億,活躍用戶數達到9000萬。
不過,從2012年後,隨著微信等新興聊天工具的出現,飛信漸漸沒落。2015年4月,曾有媒體報道,飛信人均業務量從2014年12月的42條下降至29條,零消息量用戶從55%增長至83%。
當然,飛信之所以死亡跟過分保守也有一定的關系。之前,飛信似乎只能給移動網內用戶發短信,如果發給其他運營商的好友,收費依然是一毛錢一條。
你現在還在用飛信嗎?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飛信
下線
贊(...)
分享到:
今年科技業最大規模IPO將誕生:Line將於7月15日在日美兩地上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0/156421.shtml
今年科技業最大規模IPO將誕生:Line將於7月15日在日美兩地上市
i黑馬
i 黑馬訊 6月10日,外媒報道稱,監管文件顯示,即時通訊應用Line將於7月15日在東京上市,同時也將於美國時間7月14日在紐約上市。
Line在東京上市的指導價格為每股2800日元,將在東京發行至多1127億日元的股份。
消息人士稱,Line的目標是募集到10億美元至20億美元資金,估值達到50億美元至60億美元。該消息還稱,Line選擇從美國投資人手中募集半數的資金,目的是繼在東南亞市場擴張之後,把觸角伸向北美市場。
消息人士透露,Line早已實現了盈利,在本月底舉辦路演活動時,這將成為Line著重強調的環節之一。
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如果Line在首次公開招股中實現目標,這也將成為今年科技企業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招股,為行將就木的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帶來難得的亮點。雖然全球當前已有超過160家私有公司的估值達到甚至是超過了10億美元,但今年科技企業在進行首次公開招股時,還沒有一家公司的融資規模超過1.5億美元。
不過,與Line第一次試水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時相比,估值數據出現下滑。2014年7月,Line曾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消息人士稱,Line當時對公司的估值為1萬億日元(約合92億美元)。
據了解,Line每月活躍用戶目前在2億左右,與中國同類APP微信每月6.5億活躍用戶數量、以及Facebook旗下WhatsApp高達10億月活之間的差距也一度引發業界擔憂。
華爾街見聞提及,Line此時上市的時機頗具挑戰性,因當前市場環境並不理想,日本今年IPO數量同比暴跌75%,總計募資僅15億美元創2009年以來最低。而且,日本股市今年累計跌幅達13%。將於6月底舉行的英國退歐公投則可能引發全球主要市場動蕩。
“較低的增長前景自然意味著較低的市場估值,”NL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說道。
《金融時報》上周稱,Line已聘請野村、摩根士丹利、高盛和摩根大通擔任IPO顧問。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IPO
Line
贊(...)
分享到:
賽諾菲、勃林格殷格翰業務互換交易將於今年底完成
賽諾菲(泛歐交易所:SAN、紐交所:SNY)與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業務交換交易,預計在2016年底結束。在這之後,賽諾菲和勃林格殷格翰,將分別在消費者保健以及動物保健領域,形成全球領先的優勢。
6月27日,賽諾菲和勃林格殷格翰簽署業務交換協議。該協議涉及的是估值為114億歐元的賽諾菲動物保健業務(“梅里亞公司”),與估值為67億歐元的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消費者保健(CHC)業務之間的交換。差價部分,則由勃林格殷格翰向賽諾菲支付47億歐元現金。
不過,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在中國的CHC業務並不包含在這項交易之中。

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成員韓世邁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CHC業務在中國運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一些產品同時以處方藥、非處方藥銷售,而且中國市場CHC業務還包括了中成藥,考慮到這些因素,因此此次業務交換就將中國市場排除在外。
勃林格殷格翰方面表示,協議簽署前,雙方進行了6個月的談判並審核和討論了交易細節,其中包括業務互換的具體範圍,以及如何確保交易符合監管要求。
此項業務互換,始自2015年12月,雙方彼時開展了排他性談判。
通過這項交易,賽諾菲將會整合除中國市場外的所有的勃林格殷格翰的CHC業務。根據2015年的全球銷售數據,聯合的CHC銷售額合計大約是49億歐元。
同樣,賽諾菲旗下的梅里亞公司也將與勃林格殷格翰現有的抗寄生蟲、疫苗和制藥等專業領域中的產品和技術業務合並。根據2015年的全球銷售數據,勃林格殷格翰的動物保健業務將會實現銷售額翻倍至大約38億歐元。
不過該項交易,目前仍然要等待不同地區監管當局的批準。
勃林格殷格翰和賽諾菲方面則表示,過去幾個月中,雙方與法國和德國的相關社會機構以及有關監管當局進行密切協商,為實現業務互換奠定了基礎。

緣何要做此次業務交換?
在CHC領域,勃林格殷格翰消費者保健公司是世界第八大消費者保健公司,2015年的銷售額是15.1億歐元,貢獻了勃林格殷格翰10%的凈銷售額。主導品牌包括了鎮痙劑百舒平®(2015年銷售額2.23億歐元)、瀉藥樂可舒® (2015年銷售額2.25億歐元)、止咳藥沐舒坦®(2015年銷售額1.68億歐元)等。
而賽諾菲CHC業務2015年的銷售額是34億歐元,主要品牌包括過敏癥產品 Allegra®(2015年銷售額4.24億歐元)和Nasacort®(2015年銷售額1.22億歐元)、止痛藥Doliprane®(2015年銷售額3.03億歐元)、No-Spa®(2015年銷售額0.88億歐元)和Dorflex®(2015年銷售額0.81億歐元)等。
在動物保健領域,賽諾菲旗下的梅里亞擁有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寵物、農場動物和獸醫公共健康,2015年銷售額超過25億歐元。而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則是世界上第六大動物保健企業,2015年實現了大約13.6億歐元的凈銷售額,占到勃林格殷格翰凈銷售額(148億歐元)的9%。
考慮到收購CHC業務的預期貢獻等因素,賽諾菲預計整個交易不會對2017年的企業每股利潤(EPS)產生影響,並且在隨後的年份會有增值作用。
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主席柏安德(Andreas Barner)說,作為一家以研究為基礎的制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將大幅增強在未來動物保健市場中的地位,並可能成為這個細分市場中最大的全球參與者之一。
賽諾菲首席執行官白理惟(Olivier Brandicourt)則表示,這次業務互換將為賽諾菲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帶來一個擁有高認可度品牌的互補型組合,能夠實現中期和長期的價值創造,並提高賽諾菲在一些主要國家中的市場滲透率。
根據雙方在談判開始時的承諾,法國里昂和圖盧茲將成為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業務的主要運營中心,其中包括在里昂的運營、研發和制造設施,以及在圖盧茲的生產工廠。
而對於勃林格殷格翰來說,由於美國市場是梅里亞業務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勃林格殷格翰將特別註意美國業務的發展。同時,德國將成為賽諾菲CHC業務的一個關鍵中心,尤其是腸胃以及咳嗽和感冒分類產品。
奇虎360將於7月18日開盤前從紐約證交所摘牌
7月14日消息,奇虎360將於7月18日(開盤前)從紐約證交所摘牌。
6月28日,奇虎360就私有化交易進展發布更新公告,稱預計此項交易將在8月中旬之前完成。這是公司首次明確了這一重要時間節點的範圍。奇虎360在公告中透露,公司再次收到來自私有化買方團的進展更新。買方團告知公司,他們正在繼續積極推進滿足並購協議交割條件的相關工作,此項交易預計將在2016年8月中旬之前完成。
消息人士稱,安全軟件公司奇虎360已經簽署並提取從六家銀行處獲得的30億美元等值貸款,用於支持其93億美元的私有化收購。
美準備開建將於2020年升空的火星車 用於搜尋生命跡象
新華社華盛頓7月15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天局15日宣布,美國的下一代火星車——2020火星車即將進入最終的設計與建造階段。
據介紹,如果一切順利,這輛火星車將於2020年夏天發射,2021年2月抵達火星,然後於火星某處在古代可能適合微生物生存的地點著陸,開展火星生命跡象的搜尋工作,並收集火星土壤和巖石樣本,以供未來火星探測任務中的探測器帶回地球。
“把精心挑選的密封火星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是一項多任務活動,而2020火星車項目的實施是其中第一步,”美國航天局代理副局長傑弗里·約德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任務會確定火星過去是否存在過生命,並推進我們實現把人類送上紅色星球的目標。”
為降低任務風險和成本,2020火星車將使用類似“好奇”號火星車的設計和制造技術,比如都有6個輪子,但它會攜帶一些新的科學儀器,開展一些新的科學探索,比如將首次調查火星上是否有足夠的氧等資源供未來人類登陸火星後使用。
美國航天局公布了2020火星車攜帶的一些新儀器,包括一個全新子系統,其上有一個巖芯鉆機和樣本管架,供采集火星巖石和土壤使用,其中大約 30個樣本管可存儲在選定地點,以便未來火星探測任務中的探測器取出並送回地球。此後科學家可通過分析這些樣本,尋找火星過去的生命跡象和對未來人類登陸 火星的潛在危害。
2020火星車機械臂上裝有兩個科學儀器,可通過分析火星巖石的化學、礦物和物理等特性確定樣本采集地點。在這輛火星車的桅桿上,有兩個高精度 成像儀器,可遠距離提供三種類型的光譜分析,幫助尋找值得進一步探索的巖石。火星車上還裝備了一系列傳感器監控天氣與塵埃情況,還有一個測地雷達評估地下 地質結構。
新一代火星車上還裝有一系列攝像頭和一個麥克風,可捕捉火星車從進入、下降到著陸過程中的圖像與聲音。這些都是人類從未獲取過的。此前火星任務的探測器曾攜帶過麥克風,但從未在火星表面真正使用過。
美國航天局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陸火星,按照奧巴馬政府的計劃,那至少要等到2030年代。
中國將於7月19日至21日在南海海域軍事訓練
中國海事局官網發布消息,7月18日,海南海事局發布南海部分海域軍事訓練航警:7月19日、20日、21日(0700-1700)將在 19-20N/110-33E、18-40N/110-25E、18-40N/111-04E、19-20N/111-04E,四點連線水域範圍內進行軍 事活動,禁止駛入。

此前,7月5日至11日,解放軍在海南島以南西沙群島水域進行軍事演練。有媒體稱該次南海軍演是應對菲律賓單方面挑起的南海仲裁案結果。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當時表示,這是海軍根據年度計劃進行的例行性演練。
消息稱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將於8-9個月後開始生產
據外媒報道,這個月29號,特斯拉公司在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電池工廠將投入生產,比預計時間提前很多,大概兩年多一點的時間,但是當工廠完成的時候,大約會有1000萬平方英尺,約262年NFL足球領域的大小。這將使世界上最大的建築之一。在建造過程中,為了加快工期,特斯拉雇傭的工人數量是原先計劃的兩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艾倫•馬斯克表示,工廠可以很容易地雇傭了10000人在未來三到四年。
特斯拉如此“匆忙”的完成工廠建設首先是為了緩解Model 3的訂單壓力;另一方面是公司CEO馬斯克在上周發布的“偉大計劃第二部分”中提及包括卡車、巴士在內的多種車型正在研發中,超級工廠的完工將為新車型研發制造提供更多的貢獻。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超級電池工廠將於8-9個月後開始生產,工廠完工後每年可以為150萬輛車供電。
目前完工的超級電池工廠面積僅占計劃面積的六分之一。大部分外墻為臨時修建,為了方便後面擴建。
特斯拉模型3在3月底公布。一周之內,已經有325000多人放下1000美元存款儲備汽車。在看到這一水平的需求,特斯拉將計劃到2018年,將生產規模提高到每年500000輛,而這比原定計劃提早兩年。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超級電池工廠建設日新月異。在工廠內部,特斯拉的夥伴,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向工廠投資16億美元,預計到2017年第二季度,31%的工廠完成。最終,屋頂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
特斯拉高管稱,內華達之所以贏得了工廠,一部分要歸功於州給出的13億美元的稅收優惠,這將有利於在20年期間的特斯拉。
特斯拉稱,工廠在2018年之前生產的35兆瓦小時的電池,相當於整個世界在2014年的產量。特斯拉總裁稱工廠有能力生產150兆瓦小時電池,如果有需要的話。
分析人士說,將電池生產的產業鏈放入內部,而不是通過購買電池的形式,(比如通用汽車公司和其他主要汽車制造商),可以幫助降低成本,但也使得特斯拉的弱點暴露。例如,如果模型3生產延遲或客戶的存款不變成實際銷量,特斯拉手中就會囤積額外的電池和無法收回成本。
同時還有競爭對手可能會破壞特斯拉的夢想。支持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在著手建立電池和儲能系統來保障未來幾年內的低成本電動汽車的制造。
東方資產股份公司將於下月掛牌 擬引戰15%~20%股份
7月28日,第57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資產”)新聞發言人、副總裁李欣表示,去年8月份正式獲批轉型改制以來,東方資產積極推進改制工作,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下個月將正式完成股份公司的註冊掛牌。
完成商業化改制後,東方資產也將步入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上市的階段。在該發布會上,東方資產相關管理層也對此做出了披露。面對商業銀行不良持續上升、不良資產處置方式的不斷創新,李欣也在發布會上詳細披露了東方資產處置不良的四大創新方式。
擬引戰15%-20%股份
“改制工作的完成,意味著東方公司站在了一個新起點上。緊接而來的引戰、上市將使集團的資本實力和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李欣稱。
東方資產改制辦公室主任梁森林在發布會上表示,完成改制後東方資產會很快起動引戰工作。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還有信達、華融之前經驗,引戰比例大概為15%-20%。
東方資產對於戰略投資者的選擇包括國內外資產管理機構、綜合金融集團,以及一些以長線投資為主的PE機構和其他投資人。對於下一步上市的計劃,梁森林表示還有待具體安排。
四大AMC從銀行改制時期肩負銀行不良貸款的任務到現在商業化改制,近年來也在加快全牌照的布局。今年上半年,東方資產通過參與定增和不良資產收購持有大連銀行50.29%的股份,控股大連銀行,獲得銀行牌照。
“控股大連銀行後,東方資產形成了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架構。其中,母公司板塊形成了以不良資產為基礎的包括另類信貸、股權投資、特殊機會投資等業務範圍。”李欣表示。
6月末,大連銀行並表後,東方公司集團合並資產6649億元,較年初增長62%,凈資產835億元,較年初增長23%。
探索新的不良處置方式
處置不良一直是AMC的核心業務,近幾年銀行不良貸款持續上升,這塊壓在銀行心頭的“巨石”卻是AMC的香餑餑。
東方資產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公司累計接收、收購不良資產債權本金合計近9000億元,累計處置6382億元,實現現金回收2038億元。
“當前,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率繼續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截至2016年6月末,商業銀行的不良率達到1.81%,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規模超過2萬億元。”李欣表示,今年二季度,為進一步做好金融不良資產業務,東方公司放寬和擴大了部分辦事處的業務授權,完善了考核機制,並安排了200億元的金融不良資產業務額度。
今年不良資產證券化再重啟,同時銀監會鼓勵銀行通過收益權轉讓等模式來處置不良資產。在不良資產處置上,東方資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除了運用其傳統手段以外,也一直在探索新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
“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方式隨著時間不斷創新,對我們資產公司來說就是與時俱進地對接銀行的變化。”李欣表示。
具體而言,東方資產探索了以下幾種新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
第一種是“存量+增量”的模式,即原債權收購加追加投資。對於暫時出現現金流、流動性困難的企業,把銀行的債權接收以後,再追加一些投資、融資給企業,使企業能夠接上一口氣,資產能夠盤活。
第二種是“金融中介+投融資”模式,東方資產的投資人和服務商合作,進行盡調、定價、收購等環節,同時東方資產還為投資人提供資產管理咨詢、投融資以及杠桿業務。這種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充當批發商、投資人和融資人的角色。
第三種是“基金+產品”模式,東方資產通過設立基金發行產品,采用自有資金加結構化融資跟投小部分,大部分啟動市場資金的方式。這種模式下,東方資產做主動資產的管理者,不良處置可以外包,也可以利用市場的力量來處置運作資產。
第四種是“產業並購+杠桿融資”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針對危機企業的解救,企業有產業升級換代和產品撤銷作用的機會,引進先進行業龍頭企業,對現有產品進行升級換代。同時資產管理公司對銀行不良資產進行債權債務的重組,例如消貸、轉期、債轉股等等。對並購者進行杠桿融資對項目進行最佳投資,讓債務危機企業能夠獲得再生,把一個生病的企業救助成一個好的企業,避免這樣的企業簡單破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