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获母公司支持 华润创业置换得48亿超市资产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30/20091030024700399.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发自香港

        华润创业(00291,HK)与母公司华润集团昨天在香港公布资产置换计划,华润集团将原属于家世界集团的75间超市资产以及山东聊城啤 酒厂转让给华润创业,而后者则将旗下全部纺织业务以及香港、深圳盐田货柜码头的少数股权转让给华润集团。华润创业表示,这一重组旨在使公司加强关注于中国 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

        根据置换协议,华润创业获得的资产价值总额为49.37亿港元,较华润集团所得47.84亿港元资产高出1.53亿港元,而华润集团决定给予华润创业折扣,只收取3000万港元的差价。

借75家超市奠定全国布局

        在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期后,华润集团终于将家世界的资产注入华润创业,不过代价并不是外界先前估计的70亿港元,而仅为48.22亿港元。

        资料显示,华润集团于2007年5月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这项收购从一开始便以注入华润创业为目的,以促成华润创业进入华北、西北、 东北及中原地区的零售市场,但注入的时机要等到该资产扭亏为盈。去年6月,华润集团又以“家世界”的名义一举吞下西安本土连锁超市——爱家超市有限公司, 进一步扩大在西北地区的覆盖范围。

        在这两项收购完成之时,华润集团均没有对外透露交易价格,外界对这两部分资产的估值分别为37亿元和8亿元人民币,而本次注资总额也被预 计会达到70亿港元以上。但在昨日的公告中,“家世界”的收购成本连同华润集团随后为支持其扩展及业务营运所提供的资金仅为48.22亿港元。

        据悉,华润集团已把所有家世界店铺以“华润万家”重新命名,所有营运皆由华润创业集团监督。目前,家世界集团在全国23个城市经营75间大型超市,每间面积均逾5000平方米,共聘用逾2万名员工。今年上半年中,家世界除税后盈利4370万港元。

        华润创业认为,所收购的这部分资产所在区域将在未来维持高速增长,而收购之举将扩大华润创业的超市业务规模,并一举改变此前从未从西北和东北地区获得盈利的尴尬局面,也将改善其在华北地区的弱势局面,从而奠定全国布局。

        目前华润创业的超市业务主要集中于华东及华南地区,截至6月30日,公司在内地和香港一共拥有1431家以及117家自营店铺,以及1147家特许经营店铺,其中109家为大型超市。

        作为此次资产置换的另一部分,华润创业还通过其控股的华润雪花从华润集团手中获得山东聊城啤酒厂,估值为2.25亿港元。该厂目前年产能 为9万千升,年底前产能将增至20万千升。华润创业认为此项收购符合华润雪花的全国性扩展计划,将增强其于山东省的分销网络。

剥离非核心业务

        此前分析师预计,为实现从母公司购入家世界,华润创业必须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获得资金,但本轮资产互置协议实现了一举两得,令华润创业甩掉了回报率低下的纺织与港口业务。

        根据协议,华润创业将旗下全部纺织业务转让给华润集团,而由其控股51%的华润锦华(000810,SZ)自27日起停牌,或与本次资产互置有关。

        此外,华润创业还将手中持有的香港与深圳盐田货柜码头10%股权转让给母公司。华润创业表示,出售纺织业务不会产生利润或亏损,而港口业 务如果日后产生高于估值的盈利或华润集团以更高价钱再转手,华润创业将分得超出部分的50%。上述纺织与港口业务的总估值为47.84亿港元。

        本轮重组后,华润创业仅存的非核心业务还有与思捷环球(00330,HK)在内地的合营公司51%股权。思捷环球主要经营“ESPRIT”品牌服装和“REDEARTH”化妆品,在国内共有1100家店面,上半年利润5700万港币,同比减少30%。

        思捷环球的主席高汉思在本月早些时候曾公开宣称,将购买华润创业手中的51%股权。但华润创业的管理层昨日在香港记者会上表示,华润创业就出售思捷中国合营与数名潜在买家作了初步洽谈,但并“没有时间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0

中國將允許地方政府發債置換高成本債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87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日表示,對地方債務中高成本融資的存量債務,允許地方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樓繼偉是在作《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時提到的上述言論。他表示,政府將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防範財政金融風險。

目前,債務期限與項目期限存在“錯配”,這是當前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經濟參考此前報評論稱,

過去,我國土地市場交易活躍,即使期限不匹配,地方政府仍可通過土地出讓收入緩解短期償債問題。但隨著樓市周期性調整趨勢確立,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已同比下降5.8%,而土地市場成交回落將會明顯影響到部分地方政府當期債務償還能力。

因此,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與財政部門協商共同研究制定地方債重組方式,包括延長債務期限、債務期內靈活選擇償還本息方式、降低債務融資成本、上級政府承接、出售部分地方產業等,努力實現存量地方債有序清償歸還。

去年年底,發改委表示,將允許平臺公司發行部分債券對“高利短期債務”進行置換,用於項目建設的高成本融資可申請發行企業債券,以低成本債務置換高成本債務,延長還款期限,降低融資成本。

這次,樓繼偉的講話明確提到,地方政府可以發行政府債券來置換高成本存量債務。

對於新增債務,樓繼偉還提到,中央將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限額控制,嚴格控制新增債務,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應急處置機制。

目前,10家自發自還試點的地方政府中,除了上海和深圳,其他8個省市都已完成發債,其中標利率均與當日同期限國債利率水平相當,山東甚至還低20個基點,此外,所有地方無論經濟實力如何,評級均為清一色的最高評級——AAA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42

財政部批複3萬億額度置換存量債務 1萬億已下批各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10

據經濟觀察網,財政部已經批複了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的額度已經批複到各省財政廳,西南某省獲得300億的額度。

置換存量債務,就是在財政部甄別存量債務的基礎上把原來融資平臺代表政府的理財產品、銀行貸款,期限短,利率高的債務置換成低成本,期限長的債務。存量債務中屬於政府直接債務的部分,將從短期、高息中解脫出來,變成長期、低成本的政府直接債務。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表示:

舊的政府債務,有3年的、3-5年的,一段時間就要還一次,現在置換成7年、10年的,債務流動性風險降低了。因為政府發債比融資平臺的融資成本還是要低。前段時間進行了債務甄別,在甄別的基礎上進行。融資平臺本來是或有債務,甄別後,其中代替政府借的,早點置換,以便納入政府債務。

在2015年預算報告里,提出對地方政府舉債實行限額管理,地方政府舉債不得突破批準的限額,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和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將清理甄別後經法定程序批準的存量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對甄別後納入預算管理的地方存量債務允許逐步置換,以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經濟觀察網,因為以前政府債務,特別是融資平臺中的替政府借的債務,比如銀行貸款,期限結構不合理,融資成本高,現在通過對政府存量債務的置換,讓債務的期限結構更加合理化。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去年8月在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講話時表示,對高成本融資的存量債務,允許地方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

他指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制度,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77

財政部朱光耀:1萬億債務置換計劃細節將公佈 3萬億是空穴來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14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今天對媒體澄清,有關置換3萬億地方債的傳聞是空穴來風,國務院明確批准置換的規模是1萬億。

隨後,朱光耀在回應媒體有關置換的1萬億地方債如何分配的問題時稱,財政部馬上會公佈具體計劃。

朱光耀說,地方債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但實際上對應的大量資產非常優秀,地方債風險完全可控。

對於上證報記者所提未來置換規模是否擴大的問題,朱光耀只說,「我們一定能管控好風險,你們就放心吧。」

上週五,經濟觀察報曾報導稱財政部已經批覆了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的額度已經批覆到各省財政廳,西南某省獲得300億的額度。

但讓人意外的是,經濟學家對於該消息的解讀和猜想隨後變成了10萬億央行QE的消息。對於這其中的過程,華爾街見聞在今天早些時候的文章《老母雞變成鴨 中國10萬億QE傳聞是怎麼來的?》中有詳細介紹。

近年來,高企的地方債務一直懸在中國經濟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7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7萬億。合計,30.2萬億元。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0.8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19

管清友:弄懂債務置換的五個關鍵問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02

本帖最後由 Jady 於 2015-3-12 10:54 編輯

管清友:弄懂債務置換的五個關鍵問題
作者:管清友


據經濟觀察網消息,財政部已經批複了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的額度已經批複到各省財政廳,西南某省獲得300億的額度。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又傳中國式旋轉門計劃,央行針對地方政府債務的10萬億QE即將出臺。我們就五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全面的剖析。

一、債務置換,其實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財政部批複3萬億存量債務置換其實一點也不值得吃驚。在43號文的原文中,就強調過:“積極降低存量債務利息負擔。對甄別後納入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各地區可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以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因此,本次債務置換只是43號文精神的傳承,並沒有出現什麽超預期的增量信息。

債務置換主要考慮兩方面原因:一是土地財政和財政收入雙放緩,43號文剝離城投融資功能且新融資券種和新融資模式(PPP)尚不成熟,防範地方債務資金鏈斷裂的系統性風險;二是拉長債務久期,降低地方債務融資成本,防範流動性風險:美國市政債久期在10-15年之間,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久期多為3年左右,存量債務置換可緩釋地方再融資壓力。

二、3萬億債務置換,夠嗎?

根據2013年6月審計署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2015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到期規模約2.8萬億,3萬億債務置換勉強夠。

但是,這未考慮:

1)未被審計署納入的平臺債。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2013年6月底,基礎產業的信托融資余額約2.4 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1.4萬億;2013年6月底,萬得口徑的城投債余額約6.9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2.3萬億。

2)未考慮2013年下半年至今新增的短期限地方債務。

3)未考慮2015年以後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

可見,3萬億用於置換債務到期就已經很困難,更別談穩增長(增量)。

那麽,3萬億未覆蓋的存量債務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1)推廣PPP模式。

2)延長處理期限,比如3年,將符合條件的債務繼續按原方式融資。

3) 對部分項目自身運營收入不足以還本付息的債務,通過註入優質資產、加強經營管理、提高項目盈利能力,增強償債能力解決。

三、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10萬億QE可能性不大

我們已對此進行了專門解讀,認為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QE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現不可控的情形。未來處理存量債務的方式主要還是依賴資產證券化、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購置不良資產、股權置換債權等方式,處理方式應該是溫和和漸進的。理由有四:

①做法與中國領導人執政思路不一致:未來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為了逐步打破剛性兌付,不僅不會有中國版QE,未來甚至會開啟有限違約模式。

② 法理不合:中國人民銀行法29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③與當前貨幣政策基調不符:資金面偏緊,近期公開市場操作暗示,央行無論在“量”的工具還是“價”的工具使用上都比較謹慎。在強美元背景下,可能有人民幣貶值壓力的考量,貨幣政策應該不會突然跳向QE。

④道德風險問題:全面QE救助地方政府債務會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43號文明確強調:“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大規模QE有違新一屆政府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四、債務如何置換?

債務置換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由銀行購買,是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正常契約行為。比如商業銀行A直接動用超儲購買用於置換商業銀行B對城投貸款的債券。對整體商業銀行來說,表現為超儲不變,僅資產結構改變,由高息短期貸款變為低息長期的債券。

第二種是引入央行,央行通過PSL或再貸款給商業銀行A(或政策性銀行)去購買用於置換商業銀行B對城投貸款的債券,有點類似QE,並且可以繞過《中國人民銀行法》29條的限制。對整體商業銀行來說,表現為超儲增多(央行資產規模擴大的部分),資產結構也發生改變,由高息短期貸款變為低息長期債券。

正如前文所述,具體方式應該是第一種為主,第二種為輔。當前經濟不確定性較大,銀行信用派生意願弱,鎖定中長期安全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溢價,也不失為一種理性選擇。

五、影響以及央行應對措施?

一方面,通過資產負債久期匹配,長期看,降低再融資和流動性風險,緩釋債務滾動壓力;另一方面,未來具有政府擔保的高息城投債供給減少,理財產品缺乏高收益資產對接。二者均有利於無風險利率下行(廣義無風險利率,包括銀行理財)。

短期再融資沖擊,央行會通過貨幣寬松應對,原因:

1)3萬億對應短期債券市場再融資壓力加大,會加劇近期資金面緊張的局面,不利於實現低成本債務融資置換。

2)3萬億沖擊資金面,必然會影響銀行對其他市場化融資主體信用投放的能力,非市場化融資主體會給市場化融資主體帶來強擠出效應,這顯然不利於經濟內生性複蘇。

二者均對應央行應加大寬松力度,壓低短端利率,通過提高配債需求消化供給,降準概率在上升。

(來自民生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74

【方家說】萬億地方債置換僵局未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523

事情的關鍵在於,這1萬億地方債,最終是否會曲折地成為央行定向政策工具的質押品?銀監會是否支持存量債置換?如果不是,此事依然由財政部獨自唱戲。

2015年5月8日,財政部、央行和銀監會下發《關於2015年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有關事宜的通知》和《2015年采取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操作流程》(下稱“《流程》”)。

《流程》指出中國將允許地方債納入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抵押品範圍,並將允許地方債納入央行P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和PSL(抵押補充貸款)的抵押品範圍。

如何看待地方債存量債務置換方案?事情的關鍵在於,這1萬億地方債,最終是否會曲折地成為央行定向政策工具的質押品?銀監會是否支持存量債置換?如果不是,此事依然由財政部獨自唱戲。

現在看,這種情況沒有根本改變。現在公布的置換方案,財政部在部委協調和地方政府的協調上,尚有欠缺。財政部不能創造流動性,只能後置風險。

存量債中的構成,市場猜測大概可以分為三塊,一是國開行為主的平臺債,3000億;二是商業銀行的質押貸款,3000億;剩下另外4000億的債權人,不是政策性或商業銀行。這使置換非常棘手。

就涉及開行等政策性機構的存量債置換看,開行等應該會和財政配合,置換難度最小,但除非這些存量債可以獲得央行的PSL等定向工具的支持,否則開行的流動性沒有改善。

就涉及銀行的存量債置換看,本質上是將即將到期有兌付壓力的地方債,更換成為期限更長,收益更低,流動性較弱的新債,僅是質押物從短舊債換新長債而已,是銀行資產端信用風險的後置。除非央行願意對銀行的此類地方債提供定向流動性,或者除非銀監會將此類地方債的信用風險權重定義為零,否則銀行資產端的流動性沒有任何改善。

就涉及非銀行的存量債置換看,非常艱難。政策性金融機構和當地商業銀行不敢和財政撕破臉,但這4000多億的債權人,都是追求高收益、中高流動性的投資者,你財政拿存量債去和這些債權人進行強制交易,困難重重。

在萬億地方債的債權人當中,我甚至懷疑商業銀行為名義債權人的那部分,很大部分的最終債權人也可能是私人投資者,銀行只是做了產品和渠道的對接。如果這樣,置換難度更大。

央行現在的態度沒有根本轉變,唯一的變化是允許使用國庫現金去置換存量債。我們曾投入了2年的時間去做國庫現金管理的中央、地方研究,應該說,地方政府幾乎沒有庫款了,中央財政還有一些,但下降得非常快,目前從央行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國庫現金不足3萬億。央行現在的松口是,如果存量債置換進程中遇到資金障礙,那麽中央財政可以拿出這部分存放在央行的錢來,解決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之間就債務置換發生的流動性困難。

關於地方債是銀行可接受的質押物,這是必須的,但央行說了不算,需要銀監會來認定。如果這點都做不到,財政部試圖通過省政府和商業銀行做債務置換,就失去了可能性。但銀監會會降低新長債的風險權重嗎?

關於存量債務置換的1萬億的新長債發行,從央行現在的表態看,財政進入銀行間市場,進入交易商協會去發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這些新長債最終可能還是財政部國庫司以國債和地方債的發行平臺去發行,這將很難改變過去強制交易的真攤派局面。

結論:1.目前地方存量債務置換的僵局沒有根本打破,原因在於央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配合協調弱;2.央行和銀監會的介入仍然是關鍵;3.地方政府今年全年的財政壓力非常沈重;4.存量債置換和QE沒有什麽直接關系,其推進將異常艱難,可能直到9月份才會有實質啟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05

江蘇打頭炮 萬億地方債置換正式開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675.html

江蘇打頭炮 萬億地方債置換正式開閘

第一財經日報 陳益刊 2015-05-14 06:00:00

作為今年首個發債的地方政府,江蘇拉開了今年總計1.6萬億元地方債發行的序幕,其首批債券的定價水平及發行方式,對後續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就在央行接連降準降息,地方債置換確定引入定向發行方式,並被納入抵押品範圍後,今年萬億地方債置換工作昨日正式開閘。

5月12日,江蘇省以特急的形式公布了江蘇省政府一般債券發行信息文件(下稱“文件”),半個多月前暫緩的今年首批一般債券發行工作重啟。根據文件,2015年首批一般債券發行總額為522億元,規模較原計劃於4月23日發行的648億置換債券有所“縮水”,其中3年、5年、7年和10年期的債券發行額分別為104.4億、156.6億、156.6億和104.4億元。四期債券公開招標時間定在5月18日,21日發行結束。

作為今年首個發債的地方政府,江蘇拉開了今年總計1.6萬億元地方債發行的序幕,其首批債券的定價水平及發行方式,對後續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位資深評級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江蘇發債之後,今年的地方債發行會明顯提速,“目前地方正非常積極地組織承銷團和評級機構。”

債務置換首單“縮水”?

今年地方政府的新增債券和置換債券總計1.6萬億元。其中,6000億元為新增債券,1萬億元為財政部給地方下達的置換存量債務的政府債券(下稱“置換債券”),兩種債券都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

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的區別在於,前者針對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最終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本付息,後者針對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最終由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

江蘇省一位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江蘇獲得最高額度的置換債券為810億元,其中一般債券648億元,專項債券162億元。

在此次江蘇省公開發行的522億元一般債券中,置換一般債券308億元,新增一般債券214億元,低於此前計劃的發債額度。

江蘇曾計劃4月23日公開發行首批置換一般債券648億元,而如今這個數字改成了308億元,相差的340億元置換一般債券去哪了?

一位省級財政廳國庫人士認為,“消失”的340億元置換一般債券很可能采取了定向承銷的方式發行,沒有納入此次公開承銷。

上述江蘇財政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原計劃於4月23日發行的首批置換一般債券,因發債總額劇增,需要相關部門協調發債工作而被叫停。

在江蘇發債暫停期間,央行降息0.25個百分點,間接降低了地方發債的成本。近日,一份三部委文件在金融圈廣泛轉發,具體內容為,財政部、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2015年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發行引入定向承銷方式,解決了債券投資機構因利率低而認購意願不足的問題。另外,地方政府債券還被允許納入國庫現金管理、央行部分工具和商業銀行質押貸款的抵(質)押品範圍,從而解決地方債流動性差問題。

昨天,地方財政系統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了上述文件的真實性。

置換債券定向發行的對象主要是置換地方存量債務中銀行貸款部分。江蘇340億元的置換一般債券若采用定向發行,約占置換一般債券總規模的53%。

中金公司分析稱,鑒於地方政府貸款的債務形式是大頭,估計最終有6000億~7000億元的置換額度可能用定向發行,3000億~4000億元采用公開發行。

不過,一位資深評級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江蘇648億元置換一般債券未一次性發完也存在分期發行的可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平滑利率。比如由於發行時間不同,去年山東發債利率低於同期國債收益率,深圳發債利率高於同期國債收益率,但是就絕對值來看,深圳的發債利率卻低於山東發債的利率。

利率投標上浮15%

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利率低是金融機構購買意願低的原因之一。

江蘇此次債券的承銷商發行利率投標標位區間,為招標日前5個工作日中,待償期為同一年限的國債收益率算術平均值與該平均值上浮15%之間。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5月13日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5年期的國債收益率約為3.06%。若以此作為國債收益率平均值,那江蘇5年期的承銷商發行利率投標標位約為3.06%~3.52%。

“這符合市場預期。”申銀萬國研究所債券部估計,從承銷商的角度來看,在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10年期地方政府性債券相對於國債的合理利差水平在50~60BP之間。

其實,15%的上浮比例與去年相同,但是今年財政部不允許地方債發行利率低於同期限國債收益率,故取消了下浮比例。去年部分試點地方債自發自還的地區,發行利率低於同期國債收益率引起不小爭議。

去年,作為自發自還試點地區之一的江蘇省,發行了17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最終債券發行利率與招標前5個工作日相同待償期的國債收益率基本持平。

“今年江蘇也希望如此。”上述江蘇財政人士說道。

上述省級財政廳國庫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地方債最終發行利率還是要根據發行窗口期間資金面情況、承銷商購買意願等市場化因素來確定,地方雖然希望債券發行利率低些,但還是會尊重市場。

經此次江蘇發債評級機構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債資信”)綜合評定,2015年首批江蘇省政府一般債券信用級別為最高信用級別AAA。AAA級表明,此次一般債券償債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中債資信認為,本批債券收入和本息償還資金均納入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發行規模占2014年江蘇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22%,占2014年全省綜合財力的比重為3.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綜合財力對本批債券償還的保障程度很高。

萬億地方債發行提速

在中央部門對地方發債協調工作結束後,江蘇首批地方政府債券即將發行,這意味著其他地方發債也將提速。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安徽、天津、貴州、寧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內蒙古、吉林、廣東、海南等十余省份正著手組建債券承銷團,並招標信用評級機構。上述省級財政廳國庫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當地積極準備發債工作,自己經常加班到深夜。

4月底,財政部發文督促地方政府加快債券發行。而5月初印發的三部委“通知”強調,各地針對2015年第一批置換債券額度的定向承銷工作,應當於2015年8月31日前完成。

機構普遍預計今年地方債發行將集中在二三季度,而這也是今年償債高峰期。根據審計署數據,截至2013年6月份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今年到期金額約為1.86萬億元。

據財政部測算,此次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將讓地方政府減輕利息負擔400億~500億元。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博鰲論壇期間表示,財政部正在跟全國人大進行溝通,可能會根據地方此次發債情況,準備進一步的替換。

上述評級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地方非常積極地組織承銷團和評級機構。另外隨著今年地方融資平臺舉債受限,舉債額度明顯下降,地方政府必然加快發債,解決融資難題。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62

万亿人民币地方债务置换是否影响央行进一步降息?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700


作者:陈琳

老 虎财经讯 中国现如今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一方面巨额债务迫使其努力降低杠杆,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又使其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来增加市场流动资金,以此刺激经济。很 明显,中国在增加现金流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低杠杆。这也说明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两项无奈的选择:如果通过人民币贬值来稳定经济增长,就会加剧资本外流的风险; 但是如果想阻止资金进一步外流,就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并防止经济继续恶化。

中国可能走向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鉴于央行今年所采取的降准降息措施在刺激经济方面并未有明显成效,金融网站Zerohedge的分析师预计,中国最终可能会迈向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并将可能走向债务货币化,其实这些都是有背常规的。

很 显然,长期再融资操作在中国已经成为事实,金融界对中国再融资计划的是非曲直也进行着激烈的辩论。根据一项统计,中国地方政府显然已经背上了高额负债,其 总债务负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其中很大一部分债务属于通过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筹集而积累的表外贷款,所以再融资操作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 帮助中国地方政府减少巨量的偿债成本。

此外,Zerohedge还进一步预测,中国央行将最终将完全依赖再融资操作的方式来完成QE政策。

再 融资这一方法就是将现有的高息地方债务转换成低息长期市政债券。作为债务置换的一部分,今年首批债务供应规模为1万亿元,他们已经被分解到了地方,其后为 了填补预算赤字又新增了6000亿元的指标。虽然这是去年发行规模的四倍,债务增加量还是可以承受的,因为该计划的出发点是好的。更确切的说,巨量的供应 额将作为债务置换的一部分,帮助当地政府债务减轻偿债成本,从而去杠杆化。

纸上谈兵或许不错,但是当那些省级的早期尝鲜试水者来说,他们发现银行业对新发行债券的需求却是不温不火,于是就给央行留下了两种选择:1)全面购买长期债券;2)为商业银行提供低利率、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以刺激信贷需求。

有国外分析师认为中国离完全的货币化宽松政策也只是一步之遥。

对此现象,摩根斯坦利作过以下一段评析:

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s)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中国政府当时为了快速推动经济的发展, 向市场投入了20万亿美元的债务项目。虽然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借钱做项目,但是由于《中国预算法》的限制,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从金融市场贷款的。因此, 为了融资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大量的表外融资,于是我们见证了LGFVs的快速发展。今年五月中旬公布的LGFV债务置 换项目中,财政部公布了1万亿人民币的债务置换额度。随后六月份又继续增加了1万亿元的债务置换额度,总额达到2万亿元。而且中国银行业被要求向地方政府 发行一定额度的贷款,其规模至少要达到债务置换的额度。地方政府债务期限为1到10年,利率为国债利率率的1-1.3倍。

根据下图显示,截至目前,在两万亿的债务置换额度中,成功置换比例达到19%。




当然,中国政府目前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无非就是为了暂缓当前债台高筑的问题。这项债务置换计划不仅仅是为了救助中国地方政府,而且也是对银行业的解救。鉴于目前地方政府的高债务负担,有相关分析师认为目前还无法预计会有多少地方政府能够最终成功偿还其债务。

宽松政策难逃老路子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来缓解地方政府的高偿债压力,尽管政府一方面主张市场力量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实际上依然偏向于依赖那些老方法来保持其金融体系的稳定。

很多观察者就认为此前央行1%的降准措施就代表了一个信号——政府的优先考虑就是支撑GDP的增长。而且当地政府获得债券再融资,代表了政府的隐性支持。

为 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2015年,中国允许各省发行的债务规模至少达到了2.6万亿人民币(4190亿美元),这是20多年来地方政府首次发行债券。为 给高风险的土地和房地产交易提供资金,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18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和债务——这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房地产经济的低迷,放贷资 金最多的国有银行承担着最大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旨在允许地方政府对短期银行贷款进行再融资,这些银行贷款的利息高达7%。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式,这项措施在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当中倍受到追捧。

然而,这又与九十年代政府对国有银行实施救助十分类似。回到当时,政府向银行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新鲜资金,同时将坏账从银行系统剥离。而最终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被成功追回。

今年五月份,中国政府要求国有银行购买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债券,实际上是将之前利息较高的贷款置换成债券。并有效转换成高利率贷款。有分析师表示,如往常一样,该措施更像是国家资源的转移。

评级公司惠誉(Fitch Ratings)的资深分析师Terry Gao认为;“银行仍将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买家,这意味着风险仍然保留在金融体系之内。这跟中国九十年代末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大同小异。”

地方政府可直接与银行协商将到期贷款置换成债券。由于债券收益率要低于贷款利息,银行的利润将面临挤压。为了提高银行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允许银行业利用地方债务作为抵押向央行申请低利率贷款。

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债务置换对银行业来说是一项很有效的债务重组。”

以下图表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各地区的收入增长情况,以及该债务置换项目对加权平均期限(Weighted Average Maturity)以及融资成本的影响。










债 务置换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救助项目,这有助于银行业减少信用风险,改善资本状况,但另一方面,一旦当2万亿的债务成功置换,这也意味着银行将失 去一部分利息收入,这相当于其产业收入的2%。此外,银行业向央行贷款再向个人及企业放贷的操作是否会增加整体的信贷风险还不得而知。同时,新增的债务置 换额度将服务于保持利率的低水平。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种纷繁复杂的宽松政策有时却互相抵触。

五花八门的宽松政策时而互相抵消影响

最近,路透社认为中国市政债券发行的激增实际上推高了利率,从而消弱了降低偿债成本的效果。据悉,地方政府在寻求途径对那些高成本负债进行再融资的过程中,单单上个月的负债总额就超过了6000亿美元。

有很多交易者认为当更多债务发行之后,政府债券收益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有所上涨,因此央行在提振乏力的经济增长同时,又面临着巨量的地方债券发行。

根 据最近债券市场的走势来看,今年债市从5月中旬开始下跌,尤其在5月25日,5年期国债利率的交易创造了历史最差纪录。而且这次下跌的背景特别诡异,因为 从5月初到现在的1年期国债利率下降了接近1%,用债券的术语叫做收益率曲线变陡。根据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姜超的说法,这表示市场预期未来的利率会更高,也 就是目前的低利率不可持续。债券市场已经用实际行动为宽松货币投了不信任票。

一家大型银行的资深交易人士也表示“政府债券期货的突然下跌实际上与整体的货币政策趋势相违背。”

这 也印证了Zerohedge一个月前所作出的一个分析:中国央行最终将为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承担责任,由于地方债的利率接近国债利率,对国债几乎是完全替 代,这意味着,实质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供应量将在下个月增加2万亿元。如果所有地方债务最终得到再融资,其结果将相当于额外供给20万亿人民币的财政 预算。

除此之外,中国当局目前所实行的宽松政策看似五花八门,但是还是无法走出那些老路。比如,今年接连实施的降准降息却消弱了资产证券 化产品发行的市场效果。尽管央行自今年11月份已经三次降低了基准贷款利率,其地方债务利率实质上还是上涨。看来也只有等待时间来证明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能否让经济逐渐企稳回升。(老虎财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25

地方債置換額度增至4萬億?若新增資金或為在建項目後續融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0471.html

地方債置換額度增至4萬億?若新增資金或為在建項目後續融資

一財網 陳益刊 2015-11-11 22:43:00

一位不願具名的地方財政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並不清楚上述消息的口徑。但今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規模約為7000億元,這與上述消息中透露的新增額度(6000 ~8000億元)接近,可能上述消息提供的新增置換債券額度是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額度。

有媒體11日稱,中國財政部計劃再次增加今年地方置換債券額度。今年額度將從現在的3.2萬億元人民幣增至3.8萬~4萬億元,增幅最高達25%。最終額度還可能調整,且需要國務院批準。

財政部目前尚未證實這一消息。

一位不願具名的地方財政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並不清楚上述消息的口徑。但今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規模約為7000億元,這與上述消息中透露的新增額度(6000 ~8000億元)接近,可能上述消息提供的新增置換債券額度是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額度。

今年5月,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委發布《關於妥善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問題意見的通知》,支持在建項目的存量融資需求,確保在建項目有序推進。

其中,對於在2014年12月31日前已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並已放款,但合同尚未到期的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全面把控風險、落實信貸條件的前提下,繼續按照合同約定發放貸款,不得盲目抽貸、壓貸、停貸。而對2014年12月31日前已簽訂借款合同且合同到期的,如果項目自身運營收入不足以還本付息,銀行業金融機構可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協商,在後續借款與前期借款合同約定的責任一致、合同金額不增加的前提下,重新修訂借款合同。

上述財政人士表示,目前計算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時包括三部分,分別是截至2014年底的政府債務余額,2015年新增債務余額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

根據《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批準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議案》,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鎖定16萬億元,其中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15.4萬億元,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為6000億元。

另外,8月底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時透露,經全國人大、國務院批準,今年下達3.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

所謂置換債券是指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今年財政部下達了3批總計3.2萬億元的置換債券額度,置換範圍為財政部清理甄別的截至2014年底的到期債務。置換的目的是延長地方政府到期債務期限,從而優化債務結構,並降低融資成本,降低利息負擔。

據財政部測算,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能讓地方政府一年減輕利息負擔400億~500億元。若按此估算,3.2萬億元的置換債券能讓地方政府減輕利息負擔超千億元。

民生固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地方政府債券共發行3.34萬億元,其中新增債券為5381億元,置換債券為2.7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接近尾聲。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地方財政收入快速下滑,償債壓力陡增。此前也有市場人士預計未來置換債券額度會進一步提高。

中債資信評級業務總部研究員宋偉健曾表示,2014年底15.4萬億元的債務預計將不斷通過地方政府債券的形式進行置換,到目前為止已經批準發行3.2萬億元置換債券,占全部15.4萬億元的20.80%,預計可以覆蓋今年到期債務,未來5~7年預計剩余的12.2萬億元的債務也將不斷置換完成。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213

央行馬駿:地方債置換造成4月貸款增量下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14/1004955.html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不應該過度解讀4月份貨幣信貸增速的變化。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是“穩健”的,未來的貨幣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穩增長力度,繼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又要充分考慮到貨幣政策對未來價格的影響和防範金融風險的需要。

Pbu441453_01.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萬敏

昨天,央行公布的貨幣信貸數據顯示,4月末M2增速放緩到12.8%(增速比3月末低0.6個百分點),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降至5556億元,遠低於一季度月均1.5萬億元左右的水平。一些市場人士擔心是否貨幣政策有所轉向。就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馬駿說,今年一季度信貸增速較快,部分反映了臨時性和周期性的因素,比如前期啟動的基建項目較為集中,住宅銷售增速較快,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導致補庫存等。同樣,今年4月份也有一些特殊因素(包括統計因素)導致了信貸和貨幣增速下行。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發生在4月份的3500億以上的地方債置換,這部分融資不再計入貸款,而是計入銀行持有的債券。這是統計因素所造成的貸款增量的下降,並不改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另外,從季節性來看,歷史上4月份信貸增量一般都是明顯低於一季度月均水平的。關於今年4月份M2增速放緩,馬駿解釋道,這與當月財政存款增加較多有關(財政存款不統計在M2內), 而未來財政支出增加時對M2的影響就會逆轉過來。

馬駿認為,基於上述原因,不應該過度解讀4月份貨幣信貸增速的變化。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是“穩健”的,未來的貨幣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穩增長力度,繼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又要充分考慮到貨幣政策對未來價格的影響和防範金融風險的需要。

  • 每日經濟新聞
  • 王可然
  • 每經記者 萬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