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學堂】父母最易遺傳給子女的五部份
1 :
GS(14)@2016-03-28 14:16:54平日在街上看過不少父母與仔女的樣子像餅印般,但原來除了樣貌外,還有幾部份是最易遺傳給下一代的,以下幾部份,你又和你的父母/子女相似嗎?
1.身高曾有研究指,人的高矮有七成是取決於遺傳,其餘三成則受後天因素影響,如果父母較高大,子女高大的機會會比矮的機會多兩倍,但如果父母一高一矮,子女身高則會取決於其他因素。2.肥瘦如果父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有三成機會都是肥胖,如果父母雙方都肥胖,子女肥胖的機會則有五至六成。3.雙眼皮如果兩夫妻,一個單眼皮,另一個雙眼皮,生出來的孩子絕大多數是雙眼皮,就算出生時是單眼皮,長大後也很大機會變成雙眼皮,曾有統計指,嬰幼兒有雙眼皮的比例大概是20%,中學生則約40%,大學生則近50%。但如果兩夫妻都是單眼皮的話,子女則大機會是單眼皮。4.耳朵耳朵形狀也會遺傳,特別是大耳朵是個顯性遺傳,小耳朵則是個隱性遺傳,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大耳朵,子女很大機會也一樣。5.智力人的智力有六成是取決於遺傳,其餘四成則取決於外在環境因素。曾有長期研究發現智商超過140的孩子,長大後仍然很優秀,而他們的下一代的智商則普遍有128以上,比一般孩子高。而智商較低的人,下一代有近六成機會都是智力較遲鈍的。資料及圖片來源:互聯網記者:黃子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28/19546992
投資學堂:上市制度有漏洞
1 :
GS(14)@2016-05-21 18:23:58證監會在4月28日的公佈中,指聯旺(8217)其股權高度集中的原因:「有19名股東合共持有2.5854億萬股該公司股份,相當於該公司之已發行股本之20.72%。有關股權連同由該公司一名主要股東持有之9.36億萬股(佔已發行股份75%),相當於該公司於2016年4月19日已發行股份總額之95.72%。因此,僅餘5,346萬股(佔該公司已發行股份4.28%)由其他股東持有。」簡單來講,證監指聯旺股權高度集中的原因是,股權由20名股東合共持有95.72%,街貨僅得4.28%所致。但問題就來了,在4月11日聯旺上市前公佈的配發結果中已披露,25名獲分配股份的投資者持有24.2%股權,再加上主要股東持有的75%股權,即聯旺在上市時已經由26名股東持有99.2%股權,與證監會上述的公佈的20名股東僅相差6個人!這事給投資大眾的感覺是,證監會可容許26名股東持有99.2%股權,不算股權高度集中,若減少到20名股東持有便算股權高度集中!現時香港擁有百多萬名本地投資者,及透過滬港通的逾億名內地股民,相對這麼龐大的投資群眾,區區6名投資者根本微不足道,而近期眾多爆升的新股,表面問題看似是貨源歸邊,但根本問題或許是上市制度的漏洞所造成,讓大戶有機可乘!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0/19619494
投資學堂:爭奪戰下一個目標
1 :
GS(14)@2016-08-19 06:53:23近期股市回暖,不少炒家再揸鑊鏟,正如筆者的日籍好友Hero早前突然來電,指根據其股份監察系統,多隻內險股均有大盤收集迹象,不妨掹車邊炒一轉。偏偏筆者趕着出門公幹,無暇研究其日本的電腦程式,直到近日平保(2318)及新華保險(1336)勁升,才醒起走寶,稍後有空真要拿Hero套軟件來研究研究!在內險股中,首選當然是平保,過往多年,每次業績皆交到功課。但自從收購深圳發展銀行後,平保便由保險股轉變為綜合金融股,估值被拖低,再加上其持有的A股組合不及國壽(2628)般龐大,正如去年港股大時代,國壽的股價初段跑輸,隨後A股爆升帶動便後來居上,跑贏平保。所以若稍後深港通令A股再度熱炒,國壽的表現可能更佳。近期萬科爭奪戰,將A股帶進一個收購合併年代,而新華保險可能是另一隻有機會被增持、甚至爭奪的股份,早前復星(656)便率先舉牌增持新華保險至逾5%。由於新華保險的股權架構較為分散,並非如國壽般由母公司持有絕對性控股權,現時只得中央匯金持有31%新華保險A股股權。假若復星老闆郭廣昌要仿效股神畢菲特,透過持有保險企業來擴展投資藍圖,則郭老闆增持新華保險應不止5%這麼少,所以新華保險應是另一隻值得密切留意的內險股!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9/19741930
投資學堂:涂謹申險勝的啟示
1 :
GS(14)@2016-09-09 05:33:04綜觀早前超級區議會選舉,涂謹申險勝的情況,即時聯想到在投資市場資金運用及適當分配之重要性,因為當時鄺俊宇的49.1萬票加上涂謹申的24.3萬餘票,合共73.5萬票,平分三份,每份都有24.5萬餘票,比涂謹申的得票還高,若分配得宜再搵街工幫手,分分鐘可以送多個泛民入閘,唔使搞到阿涂差啲無得撈,咁驚險!正如由英國公投脫歐至今,港交所(388)的累積升幅為8.4%、騰訊(700)為23%、滙控(005)為24.5%,若你如泛民般將67%注碼押在最弱的港交所,其餘放在騰訊及滙控,至今你的總回報只得13%,可見即使有眼光睇中滙控會爆升,但放得太少資金一樣無用!筆者察覺不少隱形富豪賺得最多錢是在藍籌股身上,而不是翠如BB股般爆升的三、四線股,因為即使估到翠如BB股會爆升,亦不敢投放太多資金,反而藍籌股卻敢訓身,正如年初某個富貴醫生經常牙痛咁聲同筆者講,由於他龐大的投資組合全是藍籌股,仍在坐艇,無心情睇症,點知近期本地藍籌股大幅上升,他又因賺得多,太興奮,一樣無心睇症!近日國企指數重上一萬點大關,9月份的國企期貨未平倉合約逼近28萬張,反映大戶已轉攻H股,早前筆者多次在本欄指出,H股佔恒指的比重達六成,若無國企配合,恒指的升勢難以持久,隨着近日升勢擴散至國企,相信港股今個浪應可捱到中秋!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9/19764689
投資學堂:不妨等熊殺手蒲頭
1 :
GS(14)@2016-10-14 06:49:03有些時候技術分析確有不錯的預測能力,正如近期的跌市,多個技術指標早已發出到頂訊號,預兆大市將會下跌,好像早前當港股連番上衝,挑戰24000點大關時,恒指的RSI及MACD已率先到頂回落,呈現與大市升勢背馳的訊號。港股這個升浪是由脫歐公投的低位19662點起步,反覆上升至9月高位24364點,累積升幅達4,702點,出現調整亦頗正常,而用量度跌幅計算,調整0.382便大約為22560點。上個月在大升市時,期指與國期的未平倉合約皆頗為龐大,好友自然不會鬆手,讓大市回落。而今個月在下跌時,期指與國期的未平倉合約也頗為龐大,相信空軍亦不會輕易放生,有機會壓至本月第三周!根據歐美的研究,10月底很多時會出現止跌回升,扭轉先前的跌浪,因而亦稱10月底為bear killer,所以大家不妨靜候本月底這個熊殺手蒲頭,趁低吸納,賺錢過聖誕!早前某外資大行作調查,騰訊(700)、友邦(1299)及中移動(941)乃亞洲區基金的三大愛股,除非短期有突發事件出現,令基金變心,否則在年底時機構投資者亦會搶貨!至於基金嫌惡的石油石化股,隨着油價回升,近日似有翻兜迹象,但當中有真買、亦有左手交右手明買暗沽的情況,而粗略統計近日的買賣記錄,在三大油股內中海油(883)的買盤較真,更罕有地出現北水南下買貨的情況!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4/19800036
投資學堂:遇着合股要走得快
1 :
GS(14)@2016-10-21 05:11:20筆者一向較少留意中芯國際(981),惟近日收到多位讀者詢問,不妨一談。仍記得當年中芯以2.69元招股,筆者曾考慮認購,但內子神氣指,中芯管理層只顧擴展,爭做大佬,忽略盈利,不准認購,無辦法了,家中大事一向由她管!無良的老千股向下炒的慣常手法,便是合股、削股本、供股,隔一段時間又再嚟過,合多幾次,原本的十餘萬股分分鐘變碎股,所以一聽到合股,便要走得快!合股是數字遊戲,實質價值無變,但合股後的理論股價高了,有些企業希望透過合股擺脫仙界,改善形象,吸引機構投資者,因為不少歐美機構不容許投資股價太低的股份,例如1美元以下。德昌電機(179)在2014年進行4合1,將合股後的股價推至20、30元水平;而深圳國際(152)在進行10合1後,將合股後的股價推至10餘元水平(兩股的實質價值無變)。由於它們合股的原因並非向下炒,隨後亦沒有供股,所以合股後股價並沒出現大插插。若今次中芯的合股,純是改善公司形象,而隨後並沒供股之類,應問題不大,但根據歐美的相關研究,合股終究不利股價,所以筆者認為在中芯合股前,趁高獲利回吐,是較明智的策略。最後,近日期指、期權市場有異樣,提防大戶大幅推高恒指挾淡倉。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1/19807178
投資學堂:大市過山車未到站
1 :
GS(14)@2016-11-11 08:09:26上回談到恒指在10月份的波幅太低,估計波幅一如彈簧般,壓縮至一定水平後,便會突然擴闊,想不到這麼快便來一次過山車,單在11月這數日恒指的高低位相距已超過1,300點,較整個10月高,而以波幅運行的趨勢來看,過山車應尚未到站,後市仍有震蕩。港股在急跌千點後,昨日再度止跌回升,收復大部份失地,情況與今年六月英國公投脫歐的走勢類似,尤其是兩次皆能重上100日線,故短期宜留意恒指能否企穩100日線22500水平。雖然大波幅可升亦可跌,筆者感到近期A股及國企股的買盤頗強,估計後市爆上機會較高!同時在現階段,筆者較看好一眾內地證券股,尤其是中信証券(6030)及銀河(6881)。早前被傳媒朋友問到人民幣貶值受惠股時,筆者便介紹資源股及石油股,而近日江銅(358)急升,再有朋友問到江銅,不妨一談。隨着近日期銅急升,銅概念股由A股炒到歐美,除了內地的銅股標升外,美國最大的銅礦生產商Freeport-McMoRan Inc(FCX)也有頗大的升幅,走勢與江銅頗為相似,一個月累積升幅達30%!翻查資料察覺FCX的管理層等Insider已大量增持FCX,反映頗為看好銅價。筆者估計銅股這一浪尚未炒完,惟江銅的股價已升破保力加通道頂,RSI更升逾92,進入無人境界,相信短期可能要小休了!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507
投資學堂:兩大內險投資法門
1 :
GS(14)@2016-11-25 07:26:45隨着近日內險股急升,市場再度熱烈比較兩大龍頭內險股:國壽(2628)及平保(2318)的投資價值。筆者察覺不少朋友在選股時忽略了近年平保的轉變,盈利已大幅拋離國壽,正如2011年兩者的利潤相距不遠,當年平保賺190億多元(人民幣.下同),國壽則賺180億多元,分別不大。隨着平保加入銀行業務後,盈利已大幅攀升,去年平保盈利高達540億多元,較國壽的346億多元,高出200多億元!今年國壽更因投資收益下降及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等因素影響,令集團頭9個月盈利只得135億多元,而平保同期則錄得560億多元盈利,更進一步拋離國壽。過往多年平保的盈利相對穩定,每次都神奇達標,而國壽盈利則較波動,所以平保較具長期投資價值,相信內地大戶也有類似觀點,現時透過港股通吸納,並存放在中國結算所的內險H股,金額以平保最高,其次則為新華保險(1336),第三位才是國壽。長線投資當然以平保較優,但短線爆炸力一向是國壽強項,乃短炒之選,惟近日多間外資大行萬箭齊發,一同大合奏:A股已進入牛市、國債孳息率快將到底回升,以及不需再以高保證回報搶客等,仿似所有利好因素一齊來,已將國壽推至短期高位,欲短炒的朋友不妨稍等。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5/19844564
投資學堂:切勿錯過低吸良機
1 :
GS(14)@2016-12-03 05:09:09千呼萬喚始出來,深港通終於在下周開通!雖消息沒有令港股爆升,看似利好作用不大,但筆者相信深港通是講後勁的,鞏固一段時間後將有機會出現大升浪。仍記得兩年多前,當滬港通正式開通時,港股亦沒有太大升幅,不少朋友更趁好消息出貨,港股及港交所甚至出現短暫短整,而在鞏固數月後港股便進入大時代升浪了!假若下周通車時,亦出現好消息出貨的情況令港股調整,筆者不會錯過這趁低吸納良機。至於股份方面,筆者會趁低吸納內地的證券相關股份,如中信證券(6030)及銀河證券(6881)等,即使短期深港通可能對內地的證券行幫助輕微,但近期A股走勢明顯改善,除了重上3000點大關外,50日線亦早已升破250日線,出現黃金交叉這長期利好訊號,顯示A股升浪重臨,內地的證券行應會受惠。
A股上升,亦有利內險股如中國人壽(2628)等,同時近日Shibor連升15個交易日,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逼近3厘,而孳息率上升可增加內險股的投資回報。雖然孳息率上升,對內涵值有不利影響,但內險股跟歐美的保險股不同,持有大量非流通性債券,孳息率上升對它們的內涵值影響相對輕微,反而對友邦(1299)有較大壓力!最後,A股ETF亦會受惠,同時深港通對滬深300 ETF的利好幫助遠較A50 ETF強!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2/19852023
投資學堂:獅子行小休後再上
1 :
GS(14)@2016-12-10 03:44:02上月本欄談到內地資金透過港股通,由早前大手掃入,改為減持滙控(005),逐步減持至持股量不足3%。但奇怪的是,北水減持滙控,非但沒有令大笨象下跌,反而越沽越升,當時筆者便指出有另一批大戶承接了中資的沽盤,所以滙控升勢仍有後勁!直至近日,多間大行齊齊大合奏唱好滙控,筆者察覺這些大戶掌握買貨的timing,真是登峰造極,唔遲唔早,剛剛買齊貨,大行便一同吹雞建議吸納滙控,又會咁巧合!過往滙控的股價走勢,與美國三大銀行Wells Fargo、JP Morgan及花旗等大致相若,雖然近日大笨象已開始跳舞,但仍跑輸給美國同業,例如過去一個月美國三大銀行的平均升幅達22%,而同期滙控只10%左右升幅,筆者估計在聖誕鐘響起「前」,滙控仍有一定升幅,但在大行的合奏後可能要小休,才能再展升浪,情況正如早前大行合奏唱好內險股一樣。近期美股屢創新高,市場可謂對特朗普選舉承諾作120%超額憧憬所致,包括一、取消嚴厲的Dodd-Frank銀行法例;二、動用5,000億美元作基建刺激經濟;三、對美國的藥品價格較寬鬆。若特朗普明年就任,於三大承諾中遺留任何一條,美股分分鐘會玩過山車,故近期不少歐美大戶大手吸納美國恐慌指數VIX的期權及期貨,以作保險。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9/1985929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