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畢勝:四十歲賣掉公司再次創業,還趕得上趟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26/149883.html

黑馬說:一轉眼,雷軍系的創始人們都四十歲了。俞永福四十歲,李學淩四十歲,畢勝四十歲。

去年,李學淩為了慶祝生日,一個人自駕了半個月,在大山和河流邊思考。

今年,畢勝四十歲。他在賣掉樂淘網之後,創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必要”,做時髦的C2M業務。

一個四十歲的老兵,再次創業互聯網,其中心境耐人尋味。他是更怕老,還是更怕被時代遺忘?他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切入點?甚至,他如何說服自己的妻子?
 
文 | 必要董事長 畢勝
編輯 | 雷曉宇

 
 
四十歲,深潛下去,做跨界黃金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俞永福的報道,很感慨。因為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他已經四十歲了。

我出生於1974年,今年,我也四十歲。十年前,我給自己的規劃是四十歲退休。等到我真四十歲的時候,我又做了自己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有朋友說我“作”,這輩子不愁吃喝的還要一再跑出來創業,圖什麽?

2005年,因為百度上市的眷顧,我懵懂中就賺到了第一桶金(註:畢勝時任百度市場總監)。那個時候給自己規劃的是,再幹十年,十年後退休。然而,接下來這十年帶給我的不是人生智慧成長的加分,反而是物欲膨脹的減法。自從百度上市突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心自我膨脹到不可一世,覺得什麽事情都很簡單,對任何事情都淺嘗輒止,但自己卻渾然不知,直到傾註了自己心血、創辦了五年的公司被賣掉。(註:此前,畢勝創辦過垂直電商樂淘網)

一度,我幾乎抑郁,每天靠跑步來宣泄心中積郁。一方面,作為一個即將四十歲的人,身處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行業,每天早晨起來都感覺到四周讓人窒息的危機感。在這個行業,你不跟上節奏,一年後你就被邊緣化了。另一方面,對自己前幾年不成熟的經歷懊悔不已。直到有一天,覺得靜下來了,把自己當做一件產品,梳理分析,看看自己在這個市場上是否還有價值。

我在梳理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四十歲的互聯網人士,在未來,不但不會被邊緣化,反而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年齡——但需要不同的玩法。

四十歲的互聯網人,已經經歷了各種事業的起伏,見識了國內外各種商業模式的變遷,對互聯網思維,也是理解最透徹的年齡。這個時候,把互聯網產品模式前瞻性的探索,留給80、90後;而把自己,像潛水員一樣,深潛到各個傳統行業中去,去挖掘用互聯網協助這些行業升級轉型的價值。

首先,傳統行業的企業家,比起互聯網行業來平均年齡要高。他們不願意與他們眼里所謂“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們對話,更願意與一個中年人坐下來深談。而這個時候,是我們了解這些行業最佳的機會。在氣場相同的情況下,很容易與傳統行業的領軍企業家達成默契,找到共同語言。

其次,四十歲,你不會再帶著“我革了你命”的進攻姿態,而是溫和地去尋找共贏點。特別是經過十幾年的互聯網滲透,原來對互聯網價值不熟悉、不認知的傳統企業家,在對於互聯網的產業應用變革上,比我們想像的願望要大、要有決心。一旦達成共識,對事情的推動速度非常快。
 
四十歲,做事要充分滿足人欲,知行合一

一年以前,我接受過一次采訪,是講雷軍四十歲生日的故事。作為他生日現場的見證人之一,當時我們討論最多的就是一句話——“人欲即天理”。今天,我用我的思考和決定做示例,供大家參考。

從2005年起,我開始接觸王陽明的《心學》。而“人欲即天理”作為王陽明心學這門高深學問的組成部分,直到去年,我才有所感悟。人欲,主要講的是名、利、性等幾個主要部分。通俗地說,如果想做事事半功倍,首先要從人欲上入手。滿足人的根本需求,便獲得了成功的基礎。

基於此,我為即將創辦的“必要”設定了幾個硬性指標:


1.不為用戶創造獨特價值的不做。所謂的獨特,就是目前市場空白,用戶需求旺盛。

2.自己不擅長的不做。真正的知行合一,說的就是量力而行,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3.不是巨大市場空間前景的不做。因為創業畢竟是商業行為。對於我來說,一個純互聯網出身、做了五年電子商務的人,所謂知行合一的方向,不言而喻,就應該是在現有的電子商務模式上創新,去挖掘用戶“人欲”的痛點。

首先,電子商務的市場空間毋庸置疑。我想,我們是否能夠通過互聯網,把中國的高端制造和用戶需求直連?一方面,通過互聯網短路所有的中間成本,為用戶提供最高性價比的產品;另一方面,通過用戶需求驅動生產制造,消滅零售業最大的庫存頑疾。這樣一來,不但對現有電子商務模式是個升級,更極大滿足了用戶購物需要超高性價比的“人欲”。事實證明,“必要”上線一個月,在沒有花一分錢打廣告的情況下,用戶已經自然增長30萬,同時,相關經營指標遠遠超過了傳統電商的經營數據。
 
四十歲,忘了年齡感,別太看重資源

當我決定再創業的時候,我太太曾經跟我深談過一次。她希望我不要繼續創業,而是在四十歲的年齡去做更加輕松的事情。

她跟我說,這麽大年齡了,再創業,太辛苦,你應該抓緊時間鍛煉減肥,把煙戒了。我的反應是,默默地把柳傳誌創辦聯想的故事和雷軍創辦小米的故事傳給她,同時把煙戒了。
的確,如果說這個年齡在互聯網行業里創業,確實有些偏老了。但是,當我選擇了下潛到傳統行業做事的時候,我從圈子里兄弟口中的“老畢”,一下子變成了他們口中的“小畢”。

其實,當周圍的同事以80、90後為主的時候,年齡的差異幾乎是被忽略掉的。唯一顯現出年齡感的,是對事物的判斷——而這正是我們帶著團隊前行的最大優勢。但也因此,以往創業過程中所強調的資源,在這個時候反而變得不是那麽重要。

前不久跟一個朋友吃飯,朋友跟我說,老畢你從業這麽年,在行業里又有這麽多的人脈資源,創業對你來說太容易了。如果這個話題五年前這麽說,我內心里肯定完全認同,還要為此沾沾自喜。而到了這個階段,反而忘了資源優勢。因為不論有多少資源,都是你所做事情的放大鏡。

剛才,無意中看到一個朋友的微信簽名:“不要以為自己多厲害,一切都是因果。”四十歲創業,過了“小勝靠智”的年齡,到了“大勝靠德”的黃金階段。我們擁有的是成熟,是參透,是經驗,四十歲創業正當時。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畢勝,編輯雷曉宇,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