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奇聞】90歲婆婆懶理癌症 賣樓環遊美國

1 : GS(14)@2016-03-08 00:13:46

到了90歲,如果你的摯愛早你一步離世,再過多兩日,醫生還告訴你,已經診斷你患上子宮癌,你能承受得了嗎?去年7月,這樣的事發生在美國婆婆Norma身上,當醫生建議她去接受化療、放射治療和手術時,「我90歲人喇。我先唔做呢啲呀!」那她去做甚麼呢?她兒子和媳婦給她兩個提議,一是為她找間寧養中心,讓她日常起居得到適當照料;又或者,跟他們一起踏上旅程,環遊全美。結果,Norma完全沒考慮過第一個提議,說:「好喎,我都想一齊去。」於是這場旅行開始了,為了Norma在旅途中可以更舒適,他們首先把Norma的住所賣掉,換成一間36呎以上的旅行車,在8月中浩浩蕩蕩出發。他們更在facebook上開設"Driving Miss Norma"專頁,沿路記錄經歷,至今,他們已經一起遊歷過多個地方,例如總統山、黃石國家公園乃至大硤谷等等,重點是Norma的媳婦Ramie說當旅行開始,她就見Norma重拾了生命的熱情,「佢真正咁生活緊,佢無嗰種我行緊生命最後一程路嘅諗法。佢真真正正咁活在當下。」資料來源:My Modern Met記者:黃力



在路途單是玩沙,Norma已經笑得如斯燦爛。

就算已經90歲,Norma還是一樣充滿童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7/19519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76

退保諮詢婆婆:保皇黨食屎

1 : GS(14)@2016-03-14 01:13:32

■余婆婆(中)不滿被親政府人士叫去死,還擊稱「保皇黨食屎」。


【本報訊】退休保障地區諮詢會來到第3場,八成發言者都支持全民退保。有年輕人願意加稅供養上一代,也有退休人士促為官者要有良心。昨諮詢會上,有81歲長者不滿被親政府人士辱罵「咒死」,連環「爆seed」還擊:「保皇黨食屎啦。」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明言,最後退保方案未必能如部份人所願,但會改善各方措施。


■林鄭及張建宗昨出席第3場退保地區諮詢會。

18人發問 15人撐全民退保

第3場退保諮詢會昨在荃灣舉行,約200人出席。81歲余婆婆批評林鄭月娥帶市民遊花園,「做啲嘢咁折墮」,又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索性租船送走所有65歲長者,「冚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83

【奇聞】澳洲73歲健美婆婆 每周健身三次

1 : GS(14)@2016-03-17 14:53:37

退休是甚麼?住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的Janice Lorraine今年73歲,24年前退休後有人生新目標,「當你年輕時,總是有很多事忙,年紀越大漸漸失去工作以外的目標;如果你不做任何事,退休可以是極具破壞性的,你會不自覺變成幻想中的75歲老人。」不想自己變得又老又醜,身為心理學家的她決定健身,55歲開始在健身中心訓練,15個月後,在悉尼參加首場健身大賽,多年來贏得宇宙小姐、世界小姐及奧林匹克小姐等健美名銜。雙臂有老鼠仔的她對澳洲《每日郵報》表示:「我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停止健身,在我失去興趣前,我仍會繼續訓練。當我在澳洲甚至在外地參加比賽,人們總說很難想像一個年逾50歲的女人穿上三點式比賽,我要站出來做例子,改變他們對73歲的想法。」Janice每周最少三天會在健身室訓練三小時,每三天進行一次八公里步行,如果有比賽,健身室訓練則由每周三次增加至四次,「健身不但讓你保持身體健康,還可充滿活力、自信及吸引力。」她跟比她年輕24歲的男朋友,已經在一起25年了。資料來源:Daily Mail記者:黃碧珊



Janice有一位49歲的男朋友David Kendall,兩人一起逾25年。

多年來參加不同健美比賽,評判及觀眾看見她也感到驚訝。

24年來,Janice每周最少到健身室三次鍛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7/195324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16

【相機先食】美國婆婆人手製 清香鮮花棒棒糖

1 : GS(14)@2016-03-28 14:16:55

當香港的小朋友還在為考學校、考TSA而奔波時,美國Sugar Bakers Bakery的店主Janet Best卻牽著她孫兒、孫女的小手,將可食用的鮮花放入棒棒糖,製成像藝術一樣的壓花棒棒糖。「擁有這個小農場一直是我的夢想,而無論是我或是我的孫兒,都享受著我們正在做的」Janet Best在網店的介紹寫道。細看網頁的介紹,會看見一張張小孩子的相片,然而他們的職位卻一點也不小-有廚師,亦有店主,就連店主的寵物也當上試食專員。而為了小朋友的健康著想,放入糖果的鮮花都是由店主親手種植,而且不含任何殺蟲素和毒素。糖果本身亦沒有加入砂糖,而是以花蜜、葡萄乾、椰子等配料作提味。


在復活節這個長假期,與其讓小朋友留在家中玩手機遊戲,或是操練習作,不妨與他/她試試動手做健康的甜點,好好享受這難得的假期。材料(約18枝份量):龍舌蘭花蜜(亦可用其它花蜜代替)- 1杯雲呢拿香精 - 1茶匙他他粉(又稱塔塔粉)- 少許甜菊糖(或用椰糖代替)- 1茶匙可食用鮮花花瓣 - 18片水- 2/3杯棒棒糖模具 - 1個棒棒糖棍 - 18枝製法:1.燒熱平底鍋,倒入花蜜和水,攪拌至混合物煮沸,再加入他他粉。2.插入溫度計,偶爾拿起平底鍋,搖動混合物,以令糖果的顏色變得均勻,並避免煮焦,直至煮至軟脆狀態(約攝氏143度)。3.熄火,加入雲呢拿香精和甜菊糖。4.將1/2混合物倒入棒棒糖模具,放入可食用鮮花花瓣,然後放入糖棍,再倒入其餘的混合物(注意混合物要覆蓋糖棍)。5.將糖果放入冰箱一小時凝結。成形後取出,以保鮮紙包裹糖果,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儲存。記者:黃映嫚相片來源:Facebook



這些小孩子都是店主的孫兒、孫女,年紀輕輕卻都當上店主、主廚了。

放入糖果的鮮花都是由店主親手種植,而且不含任何殺蟲素和毒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28/19546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670

【旅遊籽】94歲婆婆賣50年前潮物 曼谷商場冇客到

1 : GS(14)@2016-03-31 14:49:27

Nightingale-Olympic由Niyomvanich家族開設,94歲的Aroon是六兄弟姊妹中的細妹,見證着這古早商場的盛衰。



【旅遊籽:遊俠仗義】一間沒人去的古早百貨,仍可日日開門做生意,曼谷Nightingale-Olympic是亞視級逆市奇葩,貨架五十年不變,賣發黃內衣褲、以為是跑步機的美腰器、猶如電椅的按摩床。貴為市內第一間百貨公司,60年代靠入口歐美貨領風騷,時至今日,裝潢頹過國貨公司,員工多過客。抱着半嘲笑的獵奇心態去逛,尋到寶之餘又發現內有動人小故事。94歲事頭婆帶我們走一圈重溫昔日輝煌,歷經幾十年風雨,到今日已無求,生意有又好冇又好,惟望照顧一班相守數十載的老員工,下半世有啖安樂茶飯。




七層高建築物於1960年代落成,設計沿用當年流行的粗野主義(Brutalism)。最低三層為商場,上面四層分別為廚房、佛堂、住宅與辦公室。

披頭四簽名結他,許多收藏者來問價,Aroon說幾多錢都不賣。

驟眼看以為是跑步機,原來是美腰器。繫上腰帶,開動機器帶即震動,據說有瘦身效果,約2,523港元。



據說是用來訓練小腿肌肉的按摩床,綁住雙腳腳掌打轉,感覺似受刑多過紓緩。

相當奇特的桑拿盒,就如中國古代囚車般,入內後只有頭部突出,身體動彈不得,蒸汽由下面噴出。

古早版單車機,現在看來仿似用回收物料製成,在當年卻相當時髦,約648港元。



從一篇外國報道得知這間百貨公司Nightingale-Olympic,當地年輕人大多未聞。的士渡過湄南河,進入城西舊區Koh Rattanakosin。彎彎曲曲的小路非常塞車,看車窗外風景,見一街金行、當舖的中文字招牌,曼谷唐人街之老舊,比得上檳城的花樣年華。東張西望之際,看到一座恍如被炮火轟炸過的七層高大樓。raw到不能的外牆似由瓦片橫直叠成,暗合流行於50至70年代、不作無謂裝飾只講究實用的粗野主義(Brutalism)。上方圓形標誌內是一個火炬圖案,附註一堆看不懂的泰文,若非下面有小行英文,差點就錯過了。櫥窗一向是店舖的衣裝,大品牌砸錢爭崩頭,都只為佔櫥窗一隅。這裏的公仔卻七零八落,展示着幾十年前的舊款時裝,令人發笑。踏進去,空間寧靜得令人不自在,沒有親切招呼,七八個當值的老員工原封不動,繼續坐着看報紙,彷彿我是隱形。



古舊化妝枱與60年代興起的圓鏡,一盒盒粉底早已乾成硬塊。

當年Aroon特地飛到洛杉磯跟Merle Norman學習,才獲准引入這個品牌化妝品,今今品牌仍在卻已不在潮。



老外獵奇新影點 高峯期近百員工

走一圈,就知這空間有幾古老。窗上的泰皇掛畫,還是40年前的俊臉,國旗表尚有未解體的蘇聯,網球海報上的三位選手是麥根萊、艾華特和早在1994年意外身亡的Gerulaitis。見我走前看產品,櫃枱阿姐隨手抹一下,玻璃櫃乾淨到不能再乾淨,大概平日除了清潔,她也沒啥事可做。據說這裏近年成了老外的獵奇景點,故牆上貼了不准拍照的標示,所以當攝影師拿出相機,阿姐條件反射地當我們來混吉,口中泰文念念咒罵不絕,直至拿出旅遊局的信件,面容才稍為放鬆,示意我們等等,她要找事頭婆。電梯門打開,事頭婆Aroon Niyomvanich撥開一旁攙扶的助理,堅持自己走。寒暄喧過後,問她幾歲。「今年94了。」不禁吃一驚,只因着實不像,一頭銀絲不見疏落,百歲風華猶在,原來是大家閨女,連她姪孫也不懂說英語,她懂。她拿起一本白色的書,說是哥哥Matti去世前找人編的回憶錄,基本上也是家族誌。「我是印、中、泰混血兒,家族在唐人街過百年了,80年前我們只有一間小士多,細舖換大舖,到60年代轉為百貨公司,也是曼谷第一個商場。」老人家無戴假牙,說話只能三分聽七分猜,她顯然很想與外人分享一切,包括那有迹可尋的輝煌。當年百貨公司入口歐美貨品,在50年前的曼谷,可說是走在潮流尖端,只有上流社會的人光顧。後來隨着城市發展重心東移,以及Siam Center、Central Chidlom等商場的出現才走下坡。最高峯時期曾聘請近100位員工,現時只剩下約20位。追不上時代,滯銷貨物也隨這裏一起變老,卻吸引一堆vintage粉絲。古早版的大富翁、1948年出版的《Improve Your Boxing》、產自西德的曼陀林弦線,像是博物館藏品,卻樣樣有標價帶得走。當中一排似足跑步機的儀器,我還在疑惑為何只有腰帶沒有跑步帶,原來是60年代流行的美腰機。將腰帶綁上肩、腰、臀、手臂等位置,通電後會不斷震動,據說可達到瘦身效果。



Nightingale-Olympic於1936年由Aroon哥哥Matti開設,起初只是間小士多,到60年代發展成百貨公司,遷進現址。

商場有兩層,中間空出一個圓型空間,樓底高,看上去更為闊落。



古早桑拿盒似囚車 按摩床似電椅

事頭婆越講越興奮,招呼我們上三樓這早已遊人止步的神秘區域。一道封塵已久的玻璃門,寫上「Merle Norman Cosmetics」幾隻大字,這個1931年於美國成立的化妝品牌,也曾風行一時。「當年為引入這品牌,我特地飛到洛杉磯跟Merle兩夫婦學師,合資格才能開設這化妝廊。」在當時,這可說是頭等大事,Norman夫婦開幕當日特地來泰國,枱頭還有Aroon兄長與他們兩人的合照。推門入內,冰封的時空再次上色。已乾涸的粉底、1953年推出用剩一半的Christian Dior Eau Fraiche古龍水、假髮公仔褪色到像黃疸病面黃黃。最經典,是房內放置的幾張「按摩床」,醫院手術枱的模樣,完全猜不透按摩部件在哪裏。Aroon請我坐上,心想一試無妨,一通電源,整張床來回高速震動,我整個人不斷彈起,有如恐怖電影中坐電椅的角色。老人家意猶未盡,盛情難卻,惟有繼續試玩其他產品。紓緩腰骨的移動方塊、綁住雙腳轉動的小腿肌肉訓練器,怪誕程度逐級上。同場加映古早桑拿盒,整個人如坐進囚車,只得頭在外,全身動彈不得,蒸氣由下面噴出,感覺上古時炮烙等酷刑也是這樣想出來的,但見老人家笑得開懷,我也試得過癮。行了半小時,助理說她有點累了,「but she is happy。」臨別前,她堅持帶我到二樓玻璃櫃,說了個類似「Veto」與「Beetle」之間的音調,然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結他,上面原來有披頭四四人簽名。「曾經有好多人叫我賣,但我幾多錢都不會賣的。」我想,她連這個商場都不捨得賣,自然不會賣這個結他了。碰巧到了開飯時間,熱騰騰的飯菜由廚房端出,幾位七老八十的員工圍在一起吃飯。說說自己的孫子怎樣調皮,又分享昨晚煮了幾味好餸,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60歲的Darune打工40多年,主理體育用品,她手上的木製Jack Kramer系列網球拍,1948年起由Wilson推出。

翻出當年與當地議員的合照,Aroon(左)與姪女Pasuk(右)感情要好,當Aroon百年歸老,生意就會交給她去繼承。

Aroon篤信佛教,與員工吃午飯之前,會先上香。



Wilson當年推出的球星簽名球拍系列,左下是麥根萊、右上是艾華特,右下是Gerulaitis。

手繪的兒童鋼琴,約1,207港元。

這古早大富翁曾被英國傳媒調侃,指地圖仍標示1935年地價,如Whitechapel Road一個單位當年值60英鎊,到2015年實際已飆升到502,629英鎊,售價約218港元。



Nightingale-Olympic

地址:70 Tri Phet Rd, Wang Burapha Phirom,Phra Nakhon, Bangkok10200 Thailand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免簽證。查詢:25216481(泰國駐港領事館)



機票:香港航空來回曼谷,連稅由991港元起



交通:乘MRT至Hua Lamphong站,轉乘的士前往,車程約20分鐘



滙率:1港元約兌4.6泰銖,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鳴謝:泰國旅遊局



記者:甄俊宇攝影:梁志永編輯:陳漢榮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31/19550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01

扯爛衫致半裸惡城管仲拳打腳踢婆婆

1 : GS(14)@2016-04-15 16:29:55

有目擊者爆料稱,前天上午,一名城管隊員在北京燕郊行宮市場揮拳踢腿毆打一名婆婆,並撕爛她上衣,致上身裸露,還指「城管騎在老人身上,嘴裏說要殺了她」。事件隨即在網上瘋傳,紛紛聲討城管:「這次不管前因是甚麼,這城管也太過分了!」「都是父母所生為何這麼泯滅人性。」希望當局查清事件,補償受害者。事發經過被另一名目擊者拍下,從其1分24秒長的影片可見,一名身穿城管制服的男子,一直拉扯躺在地上的婆婆上衣,旁邊雖有很多人勸阻,男子最後將婆婆上衣扯掉,致她上身赤裸。眾人見狀,邊攔住男子,邊替婆婆穿衣。當地傳媒記者於下午3時許到燕郊行宮市場北門,見到當事人司徒婆婆。她說,那天早上8時多,她正在距北門入口處約兩、三米處擺賣生果,有數名城管讓她挪開攤檔,「我挪了之後,他們隊長讓一個人留下來看着我,沒過一會兒,這個人就又讓我挪攤,我只說了一句讓他們隊長過來,他就開始要掀我的攤,我阻止的時候,他就開始打我並撕扯我的衣服」。燕郊城管執法局一名值班工作人員稱,對於網傳的燕郊城管隊員在行宮市場打人並把婆婆上衣扯掉一事,城管部門正在調查中,並將由三河市委宣傳部隨後公佈情況說明。北京《法制晚報》/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5/19572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35

為唱歌可以去到幾盡?85歲婆婆揸枴杖照上台

1 : GS(14)@2016-05-08 01:44:03

美國紐約台灣會館歡慶建館30周年,為55以上人士舉辦卡拉OK歌唱比賽,有85歲的婆婆扶着枴杖上台參賽,一曲《望春風》更獲得全場掌聲,與其餘16名參賽者角逐冠軍頭銜,不過參賽者都說,「不用比,能夠一圓歌唱夢,歡喜就好」。駐紐約記者:曾偉旻85歲的邱月娥參賽前幾日在家中跌倒,「骨頭沒甚麼力量、站不穩」,儘管行動不便,在家人攙扶下、扶着枴杖,還是唱完兩首歌。邱婆婆說,本來沒打算報名的,是朋友幫她報名才來參與,比賽前還透露心情很緊張,怕表現不好,不過台下掌聲說明一切,大家一致肯定邱婆婆身體不便仍上台唱歌的堅毅精神,她獲得「最佳精神獎」。為了推廣台語歌,比賽規定演唱的兩首歌曲中須選唱一首台語歌,許多參賽長者根本一句台語都不曉,還是勤練台語歌以上台參賽。其中台風相當好、70歲的董引楴說,「老師用台語教,我們都用國語學」,並指記歌詞「都用注音符號注音的」,還夾雜國語、台語和英文來幫助記歌詞,同樣獲得「最佳精神獎」的肯定。這次歌唱比賽卧虎藏龍,來美30多年的穆靜南選唱台語歌《杯中影》及國語歌曲《梨花淚》,一動一靜,隨着歌曲節拍舞動,獲得台下如雷掌聲,她說過去在餐廳工作,現在退休了,練唱的時間就是「一邊燒菜一邊唱」,利用幫家人準備飯菜的時間開心唱歌,她謙虛地說,「我唱得並不好,比我好的人還很多」,結果奪得第二名。台灣會館理事長陳春蘭表示,這次歌唱比賽僅限55歲以上人士參加,就是要讓以前沒機會一展歌喉的長輩大顯身手,「我很喜歡中年以上的人來唱歌,讓他們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給予一個舞台的場面,讓他們有個Show off的機會」。評審王惠津更打趣地說,原本擔心大家的表現,沒想到大家都那麼會唱,都是超水準的表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6/196004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32

【捱過沙士冇拉閘】點心店派飯三年 風雨不改為婆婆

1 : GS(14)@2016-05-08 01:44:09

砵蘭街一間點心店的店前,過去三年來成為了長者們的聚腳處。他們每天秩序井然、有說有笑地排隊,接受該店的款待—各式蒸飯或懷舊菜肉大包。排頭位的婆婆說:「好味道,店員對我們很好,但我不知道誰是老闆,我們全部都不知道。」其實,兩位老闆就在他們面前忙碌派飯中。46歲和44歲的馬天明、馬天聰兄弟在屋邨長大,他們坦言學歷只得初中程度,亦沒有專門學問,正因如此,他們零包袱地從事過多個行業。明哥:「我們這一代捱過不少風雨,我不太擔心沒飯吃,肯做便有飯吃。」聰哥:「我們從小到大都咬緊牙關生活,試過在工展會賣飯盒,亦試過年三十晚通宵在店舖前賣燒雞翼,跟着時勢去做吧。」在兄弟二人的口中,經常有說不完的致謝名單。他們愛跟子女分享艱苦經歷,讓子女學懂念舊及感恩。聰哥:「2003年沙士時,我的餐廳沒有加送飲品,有兩位女食客要求椰青,我說因成本很貴要加十元,怎料她們起身離開。當時我的小朋友只有四個月大,又要出糧又要交租,我只好請求她們留下,她們最後坐下來,然後問我是否害怕她們離去,我說我超級害怕,因為全日只得你們這一枱客。感謝她們留下來!」明哥則感謝沙士期間業主的幫忙:「有一天業主致電我,問我們兩兄弟怎樣,我說很驚慌,不知何時結業。他說不要結業,拉了閘便開不回,叫我暫時不用交租,先出糧給員工吧。」苦捱過了,現擁有多間食肆的他們,三年前決定在點心店免費派飯,為長者送上小小心意,風雨不改。明哥:「真的要感謝來排隊的婆婆,要是盒飯份量太少、吃不飽,她們不會來排隊;味道不好或員工沒禮貌,她們亦不再來,多謝她們。」聰哥:「不要說甚麼回饋社會,你買支旗也回饋了社會,不是那麼偉大,只是利用我們的能力來出一點綿力而已。」採訪:陳小芝拍攝:馮峰、廖達燊鳴謝:功夫點心(油麻地砵蘭街10-16號地下)免費派發給持有長者咭人士:蒸飯一盒(逢星期二、四早上十時,每日限量100個)懷舊菜肉大包一個(逢星期一、三、五下午四時半,每日限量50個)⁠⁠⁠⁠延伸閱讀:【救得幾多得幾多】寵物店變領養所:永不賣貓狗
http://bit.ly/1NmpMKL【今日的3R4R】發哥姊弟撐沖曬店店主:要保留人情味
http://bit.ly/1MCugwE【辦法總比困難多】街頭藝人黃劍文險輕生:世界好大,點解要死?
http://bit.ly/1MaDsIs書法一定用繁體片名題字大師:要用簡體我封筆
http://bit.ly/22zgYIf三八婦女「擊」發理想小丑王變女拳王
http://bit.ly/1TQPokZ【集體回憶】YES!華少玩票回歸:100毛好睇
http://bit.ly/1W2b0b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6/19600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751

忠犬堅守急症室門口為等婆婆出院6日唔走

1 : GS(14)@2016-07-09 06:35:50

日本忠犬「八公」在車站苦守已故主人,感動人心。台灣高雄一名70歲蔡姓婆婆,上周四因高燒入院,她所飼養的10歲混種狗「拉拉」,一路隨車子護送婆婆到急症室門口,此後的6天5夜中,便一直在那裏苦守不離去,還拒絕任何人的餵食。醫院警衞發現後,將拉拉的故事po上網,引來網友關切,蔡婆婆的兒子昨晨現身指,母親現入住隔離病房,他會餵食拉拉。眼看颱風快來襲,他盼母親盡快康復出院,與拉拉團圓。蔡婆婆的兒子指,母親有糖尿病,之前住院都是4至5天,拉拉也是這樣守在醫院門口,望着進出的人群中有無母親,醫院義工與警衞都認識拉拉。由於此次是急症入院,拉拉改守急症室門口,才被不認識的警衞po網。拉拉對母親一直都是寸步不離,半夜母親如廁,拉拉一定起身陪她,除非母親住院,拉拉才會與母親分開。 不少網友特別到醫院外關心,也帶着食物來,網友陳小姐說,拉拉不分日夜與酷暑等待主人,「忠心到令她快掉淚」。蔡婆婆的兒子昨晨為拉拉掛上牌子:「你好,我的主人在住院,我在顧車等主人」,他說,拉拉不吃陌生人的食物,在母親住院期間,他每天早晚都會送食物與水來給拉拉吃,請網友不要擔心。阮綜合醫院詹姓警衞隊長說,認識拉拉好多年了,因牠常陪着婆婆來就醫,婆婆每回來進醫院前,會告訴牠,「醫院不能進去」,拉拉就在門口等,不會亂叫也不會追人,只是靜靜地守在門口。獸醫張簡明芳指,狗不像人有親人、工作可分心,狗的一生的重心可能只有主人。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07/19685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872

【西貢故事】全港唯一搖櫓載人舢舨 74歲婆婆:我會一直做落去

1 : GS(14)@2016-07-15 05:16:13

妹姐的舢舨需要以人力搖櫓,一下一下搖動,船才會前進。



踏入暑假,西貢變得熱鬧起來,各種小艇舢舨在海面繁忙地穿梭。這隻舢舨注定與眾不同,它是一個傳奇,在海上緩緩地搖動,懶理其他快艇遊艇,仍堅持龜速行駛,細心看,舢舨沒有安裝摩打,只靠一支搖櫓不停擺動前進。


它不是做一場Show,卻是西貢人經常坐的交通工具。像西貢水上人吳偉強(Peter)有一架泊近岸邊的艇仔,若想由碼頭上自己的艇仔,便會打電話約這隻舢舨的主人──妹姐接載,由於岸邊密密麻麻地停泊了很多艇,艇與艇之間又泊得很近,摩打船靠近時,繩子等雜物容易扯入螺旋槳令其損壞,所以亦只有妹姐的人力舢舨才能到達,相對靈活得多,在西貢是獨市生意。妹姐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袁初一妹」,最初我亦半信半疑,直至她將身份證遞給我看,並說:「因為呢個名,我成日被人笑係日本人,水上人唔識字,為咗易記,就將出生日期用嚟改名,不過,我都唔肯定自己係咪初一出世,阿媽可能亂嚟嘅。」說罷,她哈哈大笑。舢舨是她一個人的舞台,用一支十六呎搖櫓,雙腳紮馬,雙手搖呀搖,眼看輕鬆得很。別以為搖櫓好簡單,記者試過撐5分鐘,剛好遇上強風,自問已出盡全力,但舢舨動也未動過一下。「你呢幾下都未認真拉嗰槳,你咁細力,船只會俾啲風吹番轉頭,行唔到啊!」妹姐半認真說。搖櫓撐船需要四肢用力,更要利用腰力將船推前,賺的都是勞力錢。妹姐每日做朝六午四,有時會看天做人,如果打大風落大雨,則會休息。由於不設最低消費,收入並不穩定。「有時路程太短,都費事定價錢,最低一兩蚊都試過收,甚至一日未發過市都試過,假期生意好啲,都會過一百蚊。」今年74歲的妹姐搖櫓大半生,年青時靠罟仔艇捕魚,到現在轉做舢舨載人,她說,這隻搖櫓舢舨是獨一無二。「如果呢隻舢舨爛咗,已經唔會再整到。搖櫓依家都無人識整,識整嘅已經走得就走。香港仔、南丫島、筲箕灣都搵唔到,係西貢只剩番我呢一隻。」雖然手腕勞損,雙手起繭,但她仍會堅持做下去。「人係要做嘢,要運動,好多人叫我不如返去享福,但如果手痛腳痛,有錢都享唔到福。我每日可以搖吓搖吓做運動,行得又食得,已經係一種福氣,所以我好珍惜呢個工作。」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西貢水上人吳偉強(Peter)(紅衣服者)經常坐妹姐搖櫓的舢舨,是西貢人的交通工具。

舢舨有不少裝飾,都是由妹姐親自設計的。

今年74歲的妹姐堅持以人力搖舢舨,沒想過退下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5/196956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