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妖股四川雙馬七連陽股價翻倍 14日起停牌自查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四川雙馬9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鑒於近日四川雙馬股票漲幅較大,漲幅偏離值較高,為保護投資者權益,公司將就有關事項進行自查,經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於2016年9月14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完成相關工作並公告後複牌。

四川雙馬自上周9月5日以來,已連續7連陽,其中有5天為漲停。截止13日收盤,四川雙馬報19.92元,成交1.35億元。相比7月6日停牌前,股價漲幅已達到1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16

昔日“妖股”靠十余次並購支撐業績 全通教育自救路複盤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3/1047113.html

10月13日,一紙終止公告,全通教育持續兩個月的重大資產重組宣告落幕。收購案的主角一直被外界廣泛猜測,直至結束,標的是誰仍沒被揭曉,但28億至40億的預計交易金額登頂榜首,成為全通教育近年來涉及資金規模最大的一次資產重組。

全通教育意圖通過投資並購戰略實現業務轉型的野心顯露無疑。僅2015年以來,全通教育先後進行了十余次投資收購事宜,包括遍及各地的地方性校訊通公司、涉及繼續教育業務的繼教網以及圍繞教育科技孵化器等。

從業績上來看,轉型的效果似乎不錯。全通教育日前發布的前三季報預告顯示,營業收入預計超過6.08億元,比2015年全年的營業收入還要多近2億;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預計超過3600萬元。

不過,全通教育業績和利潤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投資並購行為。2015年,全通教育通過投資並購新增並表的公司就達9家,凈利潤共計8906萬,占全通教育2015年凈利潤的95%,而2015年繼續教育業務接近1億元的營業收入,占全年營收的22.6%,全部來自於2015年收購的繼教網。

然而,投資並購多家公司的全通教育在業務轉型全線開花的同時,仍需面臨規模擴展帶來的成本費用的上升,自生式增長的壓力以及收購整合的風險。

並購戰略——渠道為王

隨著全通教育這筆規模最大收購案的落幕,收購細節也隨之曝光。此次重組涉及標的資產屬於教育信息服務業,是有盈利能力和市場優勢的優質資產,能增強與現有主營業務的協同效應。

不過,這起交易金額占全通教育總市值24.3%(按交易金額40億,總市值164.46億計算),並購案最終失敗原因被解釋為交易金額較大,標的資產的評估工作量大且程序複雜,使得重組進度受到影響。同時在後續時間安排、核心條款等方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不過,全通教育並沒有完全放棄這一項目,終止後,全通教育表示會持續跟進該標的資產的各項進展,待交易條件成熟後,公司再視具體情況擇機啟動相關事項。

事實上,全通教育的投資並購戰略自上市之後就已經開始。“IPO以後,我們的市值空間會給我們這樣的企業帶來更多正能量和機會,比如我們有融資渠道,可以募集資金;公司整個戰略方面的主營業務,肯定有很多先發優勢。”全通教育副董事長萬堅軍2015年4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道。

IPO以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媒介形式的變化,全通教育也在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從前的主營業務校訊通不僅對於移動、電信公司依賴性很強,而且雙方間的互動相對較少。從解決家校間的溝通問題,到解決老師備課、教案、評測、習題、作業等痛點,全通教育試圖完成上述的一系列變化,從信息軟件服務商真正成為從事在線教育的企業。

從全通教育投資並購的企業來看,全通教育收購偏好為擁有用戶和現金流的賽道,圍繞其校訊通業務為補充產業鏈。全通教育收購最多的類型就是地方性校訊通公司,杭州思訊、湖北音信、河北皇典、廣西慧谷等渠道型公司都是如此。隨著對這類公司收購的完成,全通教育渠道直接服務的地市增至102個,渠道優勢進一步凸顯。

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類公司的特征是渠道類型的公司,規模其實還可以,但利潤規模都比較小,這類並購很能看出全通教育的並購策略。實際上,在教育行業,很多資源都可以用錢來買,比如研發可以通過招聘研發人員來實現,但渠道資源的積累需要的周期會非常長的,所以說教育行業,目前還是以得渠道者得天下。不僅如此,為了獲得更優質的投資標的,全通教育還積極在國內外投資教育類孵化器、基金項目。全通教育投資了教育科技孵化器EmergeVen-tureLabLtd(以下簡稱“EME”),中山創客,認購了南通慕華基金。既借助國內的專業機構挖掘優秀的在線教育公司,同時開拓海外市場和資源,接觸更多的教育創業者和資源,尋找更多優質的投資或並購標的。

當然,全通教育也自行研發了不少產品。最早在2014年8月發布了針對C端永輝、覆蓋學科內容的全課網平臺;2015年8月又發布了TOB端的全課雲平臺;以及全通教育戰略布局的Esaas業務也進入了推廣期,營收增幅明顯。2016年三季報預告中也指出營收增長是由於Edsaas業務由戰略布局進入規模推廣期,收入增幅顯著。

說道SaaS服務,市場的迅速擴張仍要歸功於渠道。從事教育投資多年的專業人士張海龐認為SaaS概念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每年會有固定的財政投入投向固定的市場,這是一個toB的市場。而提供SaaS服務的供應商往往都是以前給校園這個教育市場做硬件、軟件的供應商,所以SaaS服務的推廣成本主要還是跟學校等機構建立渠道的成本。

不過,張海龐也告訴記者,之前的校訊通公司多是強渠道公司,隨著這個國內的政治環境,其他更優質的產品,大家都逐漸意識到這種渠道和關系的作用在逐漸的下降,像學霸君這一類的產品開始出現,靠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越來越吸引市場的註意。

轉型路口

全通教育一直被稱為妖股,這得益於它在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自2014年1月上市以來,股價翻了數倍。2015年3月,在深交所掛牌僅14個月後,全通教育超越茅臺成為A股最高價股票,在3月24日以漲停收於320.65元,與股價對應的動態市盈率達748倍,遠超創業板平均90倍的估值水平。而當時新東方的市值為30.94億美元(人民幣約194億)。

事實上,在2015年全通教育大規模開始投資並購和股價飆漲以前的2012年至2014年,全通教育的好日子似乎已經到頭了。營業收入少量上漲,凈利潤也在2013年出現負增長,而利潤率更出現明顯下滑,從2012年的27.9%下滑至2014的23.3%。

全通教育傳統的強勢產品是校訊通,通俗講就是老師給學生家長發送短消息的平臺,主要通訊方式是手機短信,因而運營商中國移動這樣的玩家,擁有強勢的定價權。包括全通教育在內的各運維公司地位相對弱勢,同時校訊通類產品也存在自身的瓶頸,使用過程中實用性不強,產品銷售涉及強買強賣引發家長抗議,另外更加方便的社交軟件的出現都讓校訊通平臺不得不進行轉型。另外,深圳、陜西、湖南等地有關校訊通政策的出臺也加速了轉型的步伐。

全通教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轉型之路,大量的資本投入很快改善了業績表現,但運維公司向在線教育公司轉型,仍須面對諸多挑戰。

並購雖然在當前帶來了業績的增長,但是否能為未來的業績帶來持續性的增長仍不得而知。此前,全通教育分別對全通繼教和西安習悅進行了業績預測,起止時間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預測業績分別是8500萬元和760萬元。截止2016年6月30日,分別完成了434.07萬元和207.36萬元,均未達到預測業績的一半。

而且,全通教育以10.5億元收購的繼教網承諾2015年實現6800萬元凈利潤,最終差額達159.48萬元。公告解釋稱,2015年度“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招投標及實施時間較往年普遍有所延遲,導致繼教網技術部分中標項目無法在2015年內確認收入。

張海龐認為,在教育行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具有這樣的特征,首先,它能夠在在保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面,進行數據的積累,等待未來數據更加成熟時釋放巨大的威力;其次,用新的形態對原有行業的改造,實現效率的提升。張海龐表示,全通教育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不錯,它能夠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關註度,去融資,然後去進行轉型。雖然現在講這種轉型或者產業升級的成敗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覺得這個方向是這樣,利用企業的融資能力去向現在產業去延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63

股權轉讓概念妖風陣陣 博傻炒作難擋妖股“夭折”風險

妖股不死,炒作不息。

11月2日,複牌後的股權轉讓概念股——武昌魚再度站上漲停板,在第二大股東長金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高調宣稱要謀取控制權後,這已經是其收獲的第五個漲停。而就在前不久,這家公司剛剛公布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累計虧損2296.09萬元,且四季度扭虧無法預計,即將面臨戴帽危機。

類似的的情形在*ST合金、四川雙馬、國棟建設、武昌魚等公司身上一再上演。其中,四川雙馬以兩個月近三倍漲幅被市場成為“妖股之王”。實際上,在妖股漲停背後,是高壓監管之下,借殼從嚴,使得股權轉讓成了A股買賣殼資源的最新打法。第三方資本或高溢價收購股權,或暗中行動,借助二級市場短線交易,搶奪控制權。

但炒作背後,這些身披“股權轉讓概念”外衣的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遊資輪番爆炒,大多業績頹敗、管理混亂,股權轉讓本身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在監管日趨嚴格之下“高溢價轉讓”預期亦存在“夭折”風險。

股權轉讓被瘋炒

2016年9月9日證監會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新規後,進一步擡高了借殼的門檻和費用,這意味著,若想直接借殼,使第三方資本需要支付更高的資金和時間成本。但正因如此,股權轉讓成為了曲線借殼的新道路,第三方資本或高溢價收購股權,或暗中行動,借助二級市場短線交易,謀取上市公司控制權,而這讓一大批概念股被炒“瘋了”。

典型的案例發生在武昌魚身上。

由於近幾年漁業養殖收入的不斷萎縮,這家公司持續處在虧損之中。2013年,武昌魚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大虧3902.19萬元、2014年盈利569.72萬元後,2014年再虧近3585萬元。2016年前三季度,武昌魚已累計虧損2296.09萬元。也就是說,若第四季度無法實現扭虧,將面臨ST危機。但這並不妨礙其股價反向飆升,11月2日,武昌魚斬獲其第五個張停牌。

“市場整體行情清淡,一旦抓住一個概念就會瘋炒,武昌魚炒的就是殼價值,並沒有過多的邏輯。”上海一賣方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武昌魚的漲停最大的動力,就在於其存在的控制權轉讓預期。

9月23日,武昌魚發布宜昌市長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長金投資”),增持其股份至5%而觸發舉牌的公告。到10月15日,長金投資、武漢聯富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富達”)、楊青等,已共計持有武昌魚17.39%的股份,並明確表示舉牌是為了謀求武昌魚控制權。在相關公告中,長金投資高調表示,將在配置優質產業資產、優化上市公司資產結構的同時,提振武昌魚的經營業績和資本市場表現,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為各股東創造價值。

“炒的都是重組轉型預期,但武昌魚現在的股價明顯已經透支預期,完全是脫離基本面的,包括之前的四川雙馬、國棟建設都是。”上述分析師對本報記者直接指出。

和武昌魚類似,四川雙馬、天馬股份、國棟建設等概念股11月2日同樣“一字板”。8月22日,四川雙馬原大股東拉法基宣布退位,退出第一大股東地位,擁有IDG背景的和諧恒源的實際控制人林棟梁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這一變動引爆了四川雙馬的股,使得其股價從最初的7元一路漲至11月2日38.75元,漲幅超過四倍。數據顯示,上市18年來,四川雙馬都未有過如此之大的漲幅。

無獨有偶,天馬股份於10月11日與喀什星河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8.25元/股向後者轉讓所持有的上市公司3.5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9.97%),轉讓總價為29.37億元。交易完成後,天馬創投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將由42.86%降低為12.90%,公司控股股東將由天馬創投變更為喀什星河,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徐茂棟。

股轉轉讓概念被爆炒,除了上述分析師所指出的重組轉型預期,直接因素之一還在於——殼資源的溢價預期。例如,10月9日晚間,停牌已過五個月的國棟建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四川國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與正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正源地產”)簽署了有關股權轉讓的框架協議,後者擬出資逾25億元獲得公司控股權,該筆交易就溢價約75%。

當心妖股夭折

對於武昌魚、四川雙馬等股權轉讓概念股被爆炒,有機構投資人士則更多地表示擔憂,認為遊資爆炒概念,而後短期獲利了結,參與其中的其他投資者更應當心資金博傻,妖股亦存較大“夭折”風險。

在上海一私募高管看來,雖然股權轉讓概念股“妖風陣陣”,但實際上參與炒作的多是遊資,市場主力資金對此偏於謹慎,參與的並不多。

統計數據顯示,在8月22日公布控制權轉讓後,四川雙馬共登陸龍虎榜26次,而買賣前五席幾乎均為遊資。除近期異常活躍的申萬深圳金田路營業部和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外,參與過特力A炒作的華福證券泉州豐澤街營業部、銀河證券福州營業部亦不止一次現身買入榜前五。

11月2日,華福證券泉州豐澤街營業部再度登陸四川雙馬龍虎榜,並居於買入榜單第一名,合計買入8761萬元,不過該營業部亦在不斷脫手四川雙馬股份,繼11月1日賣出凈賣出3407.51萬元後,11月2日再賣出6822萬元。而脫手四川雙馬更為猛烈的是銀河證券福州營業部,最近兩個交易日已連續凈賣出四川雙馬6016.01萬元。《第一財經日報》註意到,華福證券泉州豐澤街營業部同樣在武昌魚最近的龍虎榜有所現身,不過均為連續賣出。

除了遊資的博傻風險,前述高管亦認為,在監管趨嚴之下,股權轉讓的資本運作想象空間已經同在不斷變小。“監管層對借殼的口子收得越來越緊,資本運作的空間實際上在不斷被壓縮,重組流產的可能性加大,尤其是跨界重組,監管更嚴,存在更多不確定因素。”他稱。

而對於市場推崇的殼資源的溢價預期,一大型策略分析師對本報提醒,往往交易未成,股價先動,溢價變折價的情形也大有可能出現,同樣也加大了控制權轉讓的不確定性。

以國棟建設來看,其相關股權轉讓協議於10月19日正式簽署,但在其10月9日公告轉讓轉讓事宜後,經歷了6個漲停,溢價比早已經消失。而在此之前,交易雙方已經經歷過一次交易價格的變更。

除了上述風險,股權轉讓更多的不確定還來自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就武昌魚而言,盡管長金投資謀取控制權心意已決,但其目前仍面臨監管的“盯防”,存在違規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長金投資與其一致行動人的舉牌目的、互相之間的關系,經監管方三次質疑才得以公開。9月29日、10月13日、10月18日,上證所連發三份問詢函,質疑長金投資、聯富達與楊青等自然人之間的關系。監管方兩次問詢後,10月9日、10月13日,聯富達、長金投資才與楊青等五名自然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有證券法律師此前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長金投資、聯富達已涉嫌隱瞞一致行動關系,信批違規,甚至存在操縱股價嫌疑,這意味著,若監管認定其違規事實,勢必對長金投資謀取控制權造成打擊,影響股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92

收盤分析丨"妖股"霸氣拉升暗藏玄機 反彈面臨兩大壓力

周三(12月14日),大盤呈現兩度沖高回落的走勢。早盤“兩桶油”、造紙、化工等板塊率先走強,滬指曾一度翻紅;中小創因此失血嚴重,開盤後一路走低盤中跌幅逾1%,市場做多情緒也遭到打擊,滬指隨即翻空下探向60日線尋求支撐,關鍵時刻,國企改革概念吹響反攻號角,股指均觸底反彈。午後航天軍工、地方國改概念(上海、深圳)、黃金股大放異彩,但隨著尾盤部分個股紛紛開板,滬指沖高後再度回落,中小創終究弱勢,尾盤也再度走低。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40.53點,下跌14.51點,跌幅0.46%,成交額2,19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232.82點,下跌99.46點,跌幅0.96%,成交額2,49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963.08點,下跌21.96點,跌幅1.11%,成交額599億元。

資金方面,外資加速北上布局A股。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1億元;深股通凈流入超8億元。另外,央行周三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4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當日公開市場有1100億逆回購和6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因此當日無投放也無回籠資金,根據統計,央行公開市場方面已經連續三日零投放。

熱點板塊:

化工、黃金、航天軍工站上最強風口,其上漲邏輯分別是通脹受益、避險以及補漲需求;造紙印刷、石油、保險等板塊也漲幅居前;鋼鐵、基建、券商等大盤股遲遲不動制約股指的進一步走走強。

草甘膦價格有望持續上行,草甘膦板塊漲幅居前,紅太陽強勢封板,長青股份漲逾4%,揚農化工漲逾5%,沙隆達A漲逾3%。

上海國資改革板塊卷土重來,海立股份、上海物貿、上海鳳凰均強勢封板,上工申貝、同達創業均逆勢上行。

兩桶油改革板塊表現強勢,四川美豐強勢封板,大慶華科漲逾3%,中國石化漲逾2%。

“新零售”、股權轉讓概念均呈現複蘇之勢;高送轉兩極分化嚴重。

消息面上:

1、人民日報今日刊文稱,盡管企業經營分化加劇,但過剩產能出清加快,新興業態興起,市場活力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盡管就業仍有結構性壓力,但總體依然穩定;盡管部分地區和領域財政金融風險累積,但不會發生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猶存,但全球經濟正在緩慢複蘇。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

2、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撰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稱,會議將確定2017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預計2017年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房地產調控將逐步建立長效機制,財稅、戶籍、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國企改革、債務重組、以及資本市場改革有望提速,對外擴大開放領域、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預計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仍然維持6.5~7%區間。

機構觀點:

巨豐投顧認為,連續的反抽已經表明下方支撐的強勢,市場資金在觀望的同時,實際上深港通卻連續流入,意義不言而喻。此外,盤中牛股以及妖股的霸氣拉升,也預示著遊資重新活躍,市場操作熱情或重新點燃,但壓力之下,反彈難以持續,還有反複整理需求。操作上,總體向好下,繼續持股觀望,激進者繼續保持短線博弈,重點考慮創業板優質標的。

北京股商認為,雖然滬指在前期反彈的二分位3135點及60日均線疊加的作用下出現反彈,但這兩日的震蕩反彈成交量持續低迷,量價背離明顯,這也是反抽性質的標準形態。上方壓力除了頭肩頂圖形頸線位3188點之外,五日均線已成大盤反彈第一道阻力,明日五日均線將快速下行至3168點附近,將會對股指反彈形成強壓,因此,逢高減倉是當前要務,不可戀戰。

隨著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明天公布,年底資金面持續收緊,且每臨年底均市場無行情是大概率事件,場內資金或有回抽,短線技術性反彈行情的操作難度很大,不適合一般投資者參與,在市場中博弈,永遠應該將風險控制擺在第一位。學會空倉休息,耐心等待風險釋放後的企穩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94

收盤分析丨妖股午後集體“出動” 滬指縮量尾盤翻紅

周四(12月22日),昨日指數大幅上攻之後,今日指數表現波瀾不驚,整體來看維持窄幅震蕩格局,應該是對昨日指數大漲的修正。指數表現雖半死不活,但不少妖股午後“複活”。從成交量來看,兩市成交較昨日有所萎縮。

滬深股市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39.56點,上漲2.13點,漲幅0.07%,成交額1,859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306.92點,下跌6.65點,跌幅0.06%,成交額2,111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986.27點,下跌5.43點,跌幅0.27%,成交額496億元。

盤面上,共享經濟概念橫空出世,以中路股份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和以力帆股份為代表的共享汽車板塊全面爆發,板塊中深中華A、海馬汽車強勢漲停;另外,混改概念繼續強勢,中石油這兩天表現強勢;上海本地股、充電樁等漲幅居前,午後前期妖股再度集體反攻。從跌幅榜來看,銀行、黃金等跌幅居前拖累指數上行。昨天全面爆發的“溫州幫”莊股也出現多股跌停,像先鋒電子、吉宏股份等。

消息面,自“共享單車”出現以來,騰訊入股摩拜單車,共享經濟受到資本瘋狂追捧。“共享汽車”概念最近迅速在大城市暴紅,已被業界視為網約專車之後的下一個共享經濟熱點。據悉,已經成為汽車消費大國的中國,平均每天每輛車的閑置時間已經超過22個小時。據初略估算,我國已經形成4300億元的共享經濟市場,汽車共享出行規模兩年後將達1.8萬億。

對於大盤,巨豐投顧表示,滬指連漲7周後連續調整近4周,做空動力已經得到宣泄。市場昨日出現強反彈,今日回調是對反彈進行檢驗。權重股拉升過猛,對中小創形成擠出效應,盤面出現分化。近期市場大跌,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層打擊險資舉牌和資金面緊張,在這兩大利空因素得到消化前,市場難有趨勢性行情,維持大盤箱體震蕩的判斷,投資者可以參與超跌反彈的機會。

方正證券任澤平認為,對於股票市場,基本面紮實,回調提供了買入機會,抗通脹、受益改革和超跌成長股是未來主線。錢荒、債市去杠桿情緒傳染等是短期沖擊,屬於噪音,盈利改善和利率上升是中期邏輯,受益於通脹、利率不敏感的行業有農業、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石化、銀行等,我們此前一直強調“買股票防通脹,買抗通脹的股票”,事實表明這些行業漲時領漲、跌時抗跌,跑贏大勢。建議關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亮點:農業供給側改革(土地流轉、種子)、國企混改、一路一帶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83

2016妖股盤點:故事性比往年要弱 遊資兇悍猶勝從前

妖股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A股整體不振的大背景下,在舉牌、股權轉讓等概念的推動下,盤面上“妖風陣陣”,不時崛起包括四川雙馬、三江購物、煌上煌等在內的一些妖股。

和往年相比,今年妖股的故事性要更弱一些,無非就是股權轉讓或者險資舉牌,高送轉這樣的老套路也仍然很有市場,而妖股背後,是“遊資+散戶”的接力模式。

股權轉讓概念風行的一年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一共有193只個股走出了翻倍行情,其中包括了不少次新股,有資產重組、股權轉讓、資產重組、資產收購、高送轉等概念的股票。

其中,廊坊發展、四川雙馬、國棟建設、武昌魚、三江購物、萬福生科等十余只個股在短時間內出現暴漲,成為名副其實的“妖股”。

提到今年的妖股,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川雙馬,自8月22日以來,該股股價就從7.01元開始一路飆漲,雖然在9月份的時候股價一度停滯,但是隨後沒多久又重拉漲勢,到11月3日的時候上漲到了最高價42元,階段漲幅高達5倍以上。

四川雙馬的成妖之路源於一則簡單的公告,8月21日公司公告:“上市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和諧恒源以其持有25.92%的股權比例將成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東,自然人林棟梁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這個林棟梁是知名投資公司IDG的合夥人,他的入駐也給市場帶來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隨後,遊資開始進場,股價又被大幅拉了兩波,還帶動了有類似題材的瀘天化、嘉麟傑等一眾股票。

和四川雙馬一樣一樣,三江購物的暴漲也是因為一則公告。11月21日,它發出一則公告,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取得三江購物約32%的股份,成為二股東。和阿里巴巴搭上關系被市場解讀為重大利好,三江複牌之後連拉出七個漲停板,之後經過一根陰線的整頓之後,隨即股價繼續向上沖,股價一度從13.98元上漲到了54.96元的高點。

經過一輪狂拉之後,三江購物的市值由50億直接升至近200億。與此同時,作為“領頭妖股”,三江購物還開創了新零售概念,讓百大集團、紅旗連鎖、杭州解百等沈寂已久的零售股都被熱炒了一波。

除了股權轉讓概念帶動之外,新股也在資本市場上廣受歡迎,有些新股就因為一上市就被資金爆炒,所以成了“妖股”——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海天精工。該股票的發行價格僅為是1.5元,這對於向來喜好低價股的A股市場而言,成了一個很大的優點,上市後,該股票拉出了29個“一”字漲停。

“發行價格低確實有很多優點,因為價格便宜,所以說封漲停只要少量的資金就可以。”上海市某私募人士表示,之前的大牛股暴風科技的發行價格也只有7.14元每股,低價可以說是這類股票的共同點。

此外,廊坊發展憑借恒大舉牌,銀鴿投資憑借控制人變更,上海鳳凰憑借國企改革等而成為今年的妖股。

故事性要弱於往年 遊資兇悍操盤

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往往一批活躍資金要尋找標的,主動制造妖股就成為皆大歡喜的選擇。

據了解,妖股往往具備一些共同點:業績差、流通市值小、題材多、歷史股性較為活躍。從去年下半年的特力A、潛能恒信、海欣食品等到目前的中毅達、山水文化、中原特鋼,這些市場人氣極佳的妖股,往往具備上述特征。

那麽,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妖股有哪些新的特點?

事實上,今年妖股所講述的無非是險資舉牌或者股權變更這樣的故事,高送轉這樣的老故事也仍然在講,與往年的互聯網金融、“一帶一路”等相比,今年妖股的故事性比較弱,但是一旦有熱點形成,資金便會集中湧入。

股權轉讓風行一時,從而帶動了這些妖股,具體來看,兩種方式的股權轉讓對股價刺激作用最大——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以及引入戰略投資者,諸如轉讓子公司股權、國企股東之間的股權劃轉,實際意義可能並不大。

相比較而言,實際控制人的變更明顯要比引入戰略投資者更能引起股價的波動。這是因為,新的控股股東將帶給上市公司更多的想象空間,對股價的刺激不言而喻,四川雙馬就是這樣的例子,而三江購物盡管不是控股股東的變動,僅僅是二股東的變動,但因為和阿里巴巴搭上了關系,還是讓其擁有成為妖股的條件。

對市場而言,最看重的當然是新的實際控制人的背景實力,總體而言,背景實力越強,股價上漲越多,“炒股要看股東背景”,這也是A股市場上一脈相承的思路。“股權轉讓概念本質上和炒作借殼重組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今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布,被稱為“史上最嚴借殼標準”,為避開政策的壓力,原有的借殼上市搖身一變成了股權轉讓。

和以往一樣,這些短期暴漲妖股基本都是遊資在主導炒作。其中,四川雙馬背後出現了華福證券泉州豐澤街營業部這個之前操作過特力A和武昌魚等妖股的券商,另外,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遊資在操作這只股票。

這些作風彪悍的資深遊資往往在經過幾周的持倉之後選擇減倉,而放出的倉位馬上會被新進入的遊資買回,相互接力之下,這只股票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妖股。

而在三江購物近期的大幅上漲中,來自浙江和上海地區的遊資成為背後的最大推手,機構倒是很少閃現其中。

“對於這一類股票而言,往往並不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想象的單一莊家拉升,一般都是‘遊資+散戶’接力的模式,有時候散戶的熱情太高,這些遊資恐怕也沒想到會漲這麽多。”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91

凈利下滑69% “妖股”暴風如何給未來“講故事”?

曾經歷超30個漲停的暴風集團(300431.SZ)如何持續支撐自己的百億市值?看上去,它仍需證明自己。

3月29日晚,暴風公布了2016年成績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152.61%;凈利潤虧損2.4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81萬元,同比下降69.5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57萬元,較上年下降31%。

和兩年前248元/股的最高價相比,目前暴風公司的股價如今長期在40元左右。

對於業績下滑,暴風回應稱原因有三:一是暴風電視是公司戰略布局的新業務,2016年處於快速積累用戶的初期階段,尚未進入盈利期,;二是因為2016 年下半年以來,上遊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暴風電視產品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進一步降低;此外,在報告期內,公司已累計推出兩期股權激勵方案,相關費用對公司凈利潤也有一定影響 。

暴風 CFO畢士鈞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暴風魔鏡和TV的收入和盈利狀況將從2017年起開始逐步提升,力爭在2018和2019年實現各自業務的盈利。

電視收入占比過半

這不是暴風第一次經歷凈利驟降。

2015年上半年,暴風財報顯示實現了扭虧,但利潤下降七成。當時的原因主要在於公司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增長較快,以及股權激勵和VR 業務帶來的虧損。

而這一次,虧損的業務從暴風魔鏡變成了電視,前者已經被暴風拆分成為業務獨立運營的公司。財報顯示,暴風集團旗下硬件生產商 、持股27.3%的暴風統帥(暴風TV主體)收入9.29億元,虧損達到3.58億元。

暴風CF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的暴風是純軟件業務,業務穩定,因此業績是穩步上升的,但是其實暴風一直處於創業的狀態 ,在做新的產品時難免經歷虧損。

在馮鑫看來,暴風已經不能再局限於視頻這場仗了,應該把外延做出來,找資源、找團隊,暴風要利用資本的優勢轉型互聯網娛樂平臺,做成一個“聯邦生態”。

兩年時間過去,暴風的生態布局成果如何?

馮鑫把暴風的業務劃分成了三條線:平臺線是暴風影音、暴風TV、暴風魔鏡,內容線是暴風影業和暴風體育,其他商業模塊則包括金融、廣告、O2O、電商、遊戲、秀場等等。

他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暴風上市兩年內的布局本質是打造三個互聯網娛樂平臺。2016年暴風在繼續保持PC和手機視頻平臺業務發展的同時,VR和TV兩個新平臺完成了建設期,將在2017年進入規模發展期,產生持續的運營數據。2017年,暴風將聚焦增加各業務板塊收入、提升運營效率,並全面擁抱信息流。”

根據暴風集團發布2016年年報顯示, 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由PC端和移動端暴風影音以及暴風電視兩個業務板塊貢獻。其中,硬件銷售收入為9.17億元,同比增長597.18%,硬件銷售的營業成本高達10.57億元,較上年增長778.90%;廣告收入為5.7億元,同比增長25.22%;網絡付費服務收入為7810萬元,同比增長264.02%。

值得註意的是,財報顯示暴風TV銷售約80萬臺,銷售收入達到9.3億元,實現了644%的同比增長,已占上市公司總收入的 50%以上;以及暴風VR營銷收入實現了1589.28萬元。

不過,在內容端業務上,和風頭正盛的暴風體育相比,暴風影業和秀場的發展情況並不相同。

此前暴風通過戰略投資設立暴風影業和暴風體育,但由於暴風科技並購稻草熊影業股權沒有通過證監會審核,暴風影業業務目前陷入停滯狀態。“(影業)並不是完全不做,而是一個完全保守的做法。”馮鑫解釋稱。

對於競爭激烈的直播業務“秀場”,畢士鈞對記者直言,“客觀來講做得還不夠好。”財報顯示,暴風持股46%的直播平臺風秀科技虧損達6800萬元。

暴風財報中還透露,暴風魔鏡累計實現銷量超200萬臺。

未來的三個看點

暴風如何給自己的未來“講故事”?

暴風集團稱, 通過旗下各業務的2016年數據來看,暴風集團在2017年的業務重點將有所變化,可以聚焦為三大看點:

首先是暴風集團的業務收入構成更加多元化,增加更多的高利潤率的業務。暴風城,除了傳統的廣告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暴風將基於多屏娛樂平臺,開拓更多的平臺收入,包括用戶付費、內容付費、VR營銷、TV大屏營銷和體育營銷。

其次是暴風魔鏡和暴風TV繼續擴大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暴風TV CEO劉耀平表示:“未來三年,暴風TV目標實現1000萬臺銷量。通過增加多種TV大屏營銷方式和用戶收費系統,降低獲客成本,提升平均用戶收費,力爭在2019年實現TV業務的全面盈利。”

暴風魔鏡則要提升硬件毛利。暴風魔鏡CEO 黃曉傑稱, 2017年除了大幅提升高毛利率的高端產品銷量外,同時通過開展VR營銷,VR廣告和VR遊戲業務,提升VR的用戶收費能力,爭取在2018年實現全面盈利。”

第三個看點是暴風集團的互聯網服務全面擁抱信息流。馮鑫介紹稱,暴風影音、TV、魔鏡和體育都將信息流的方式全面改版和升級,提升用戶點擊、用戶粘度和人均消費。同時,精準的信息流廣告將提升暴風的效果性廣告的收入。

此外,暴風集團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17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保持強勁增長,同比增長100%以上。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為1450萬元-1950萬元,主要原因為暴風統帥處於快速積累用戶階段,屬於市場擴張期,在此期間營銷推廣費用增加,影響了上市公司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06

曾經的“妖股”接連閃崩 炒作邏輯覆滅融資盤承壓?

自4月份市場上出現了“閃崩股”之後,在流動性趨緊的大背景下,市場上頻頻出現“閃崩股”,在並沒有特別的利空因素之下,股價卻出現了接連大跌。

比如龍溪股份(600592.SH)已經連續出現了4個跌停,正虹科技(000702.SZ)已經出現了兩個跌停,海虹控股(000503.SZ)在5月9日跌停,5月10日上午,股價一度在低位徘徊,但到了下午還是被狠狠封在了跌停板上。

記者了解到,近期市場上的閃崩股中有不少是曾經有名的“妖股”,而隨著監管升級,原有的次新股、高送轉等概念都“玩不轉”的情況下,這些股票妖股的炒作邏輯也出現了覆滅的跡象。而不少個股背後更是有著相當大數量的融資盤,其中既隨著股價下跌出逃者,也有激流勇進者,而如果股價進一步下跌,那麽“局部性流動危機”的風險不得不防。

多只閃崩個股原為“妖股”

“這些股票之所以跌是因為本來就太貴了,現在的行情下炒作不下去了。”一位資深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5月10日,上述“閃崩股”股票走勢並沒有明顯的改善。其中,正虹科技在經過了昨天的放量跌停之後,5月10日更是出現了“一”字跌停。5月份以來,海虹控股、錦龍股份和龍溪股份的股價已經分別下跌了24.22%、33.52%和38.72%。

事實上,很多時候股價出現下跌,都和基本面因素有關,比如業績超預期的下降等等。但是基本面的因素並不能解釋上述個股股價突然出現下跌的現象。

比如說正虹科技,業績確實不好,去年年報凈利潤202.45萬元,同比去年下降了58.54%,但是公司的年報業績早在4月14日就已經公布了,利空早已經釋放,根本就不需要到這個時候才出現大跌。

此外,公司在4月26日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凈利潤虧損543.47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92.53萬元,虧損幅度還有所收窄。此外,龍溪股份、海虹控股近期在基本面方面也並沒有特別大的利空因素。

“這些股票本來就靠概念和題材在支撐,現在市場風格出現了轉向,更加偏向於白馬股,原來的炒作邏輯支撐不下去了,這類股票當然要下跌。”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深圳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認為,A股市場目前最大的政策背景是監管趨嚴,各種嚴厲的監管政策不斷出臺,同時嚴打金融領域貪腐行為,受此影響,近期A股市場連續下挫,而海外市場則叠創新高。

在他看來,從投資風格來說,中小創等中小市值股票的重挫,讓熱衷於炒次新股、炒高送轉和炒重組概念股的投資者損失慘重,A股市場的投機之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白馬價值股的接連上漲,彰顯了價值投資的價值。一批中長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進行左側交易,布局有業績支撐的品種。

記者了解到,上述這幾只股票身上都有明顯的“妖股”的痕跡,比如海虹控股多年來忙於各種轉型,題材概念涉及網絡遊戲、大健康、人工智能等,股價曾經動輒有十倍以上的漲幅,因而在A股有“千年老妖”之稱。而正虹科技、錦龍股份、龍溪股份也都有過重組概念。

“過去A股的投機之風在監管變嚴格之後慢慢在變化,現在這些股票的下跌,其實是在為過去的瘋狂和非理性買單,這才是根本原因。”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

杠桿資金承壓?

從上述這些股票的走勢來看,都存在資金不計成本地出逃的現象。“流動性偏緊,目前市場整體處於陰跌的狀態之中,其實很多個股股價都已經創出了新低。如果背後還有杠桿資金,那麽股價的壓力會更大。”上述分析人士說。

融資余額的增減,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應高風險偏好資金對後期走勢的判斷。數據顯示,隨著市場的持續走低,代表高風險偏好的兩市融資余額已經回落到了9000億元以下,顯示出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所降低。而在上述多只閃崩股背後有數量相當大的融資盤,在近期的暴跌之中,融資余額的變化也相當微妙。

公開資料顯示,海虹控股目前的流通市值為224億元,而公司今年起來的融資余額基本上在30億元~33億元之間,比例相當大,而在5月9日公司股價跌停的時候,公司的融資額降低到了29.63億元,為近期新低,可見有融資資金在當天選擇出逃。

龍溪股份在5月2日~5月5日連續4天的跌停之中,融資余額也是呈現下降的態勢,5月4日,2.39億元的融資余額是公司近期的低點,可見在這輪大跌中,不少融資盤同樣選擇出逃。

不過,到了5月8日,對於這只暴跌股,融資盤的看法來了個大轉彎,當天,融資余額上升到了3.57億元,而到了5月9日,更加是上升到了4.08億元的高點,這兩個交易日,龍溪股份的股價分別上漲了1.03%和下跌了5.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05

妖股基地

由1999年科網熱潮開始成立,創業板18年來歷史,對小加總裁來講,一直都係心中一條刺。

你話創業板唔爭氣?
總市值由2015年1700億、增長八成,去到而家3200幾億。雖然對比主板28萬億只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但增幅絕對唔失禮。

好多創業板之中、都有良好業績表現,好似中國信貸、亞博科技、新意網,仲有新貴「翠如BB」股聯旺、市值比起主板絕不失禮。

問題係公司質素參差、而且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全配售,部分股分股價大上大落,變為啤殼基金,甚至淪落到被內地大媽稱為「妖股」,你話小加總裁呢啖氣點受得落?

其實對創業板,一直有兩個Theory:
一係就係大刀闊斧直接改革,將上市要求大幅提高;
而另一派就認為、可以另起爐灶,索性設立新板,令創業板自行萎縮;
顯然小加總裁係更buy 後者做法。

翻查過去八年,創業板上市資料,全配售股分佔新上市比重,最少年分都有84%、最多去到90%,情況直至今年,在證監會雷厲風行打擊下先有改變,全配售比重減少至不足60%。

其實監管機構都心知肚明,呢種全配售方式根本就大圍標,套用小加說法就係「姨媽姑姐」公然造市,過去幾年無論交易所定證監會都無正視問題,直至歐達禮提出採用「實時監管」手法,對全配售創業板股分作全天侯SCAN,「妖股」先開始掃清。

日後市場架構由兩重變成三重、一個簡單問題,仲有咩公司會在創業板上市?

唔想IPO、繼續全配售上市,可以到初板掛牌。
符合到盈利要求、就視乎自己「質地」,股權架構係咪合規,大可揀主板或創新主板。創業板既收場,其實早已經不難想像。

今次小加總裁聰明之處,係借改革市場、一心解決市場質素以及同股不同權爭拗,可以話一石二烏,而創新主板更加可以話係為中概股回歸「度身訂造」。

相信阿爺經此一役、對小加總裁信任,只會更上層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29

聯通“熄火”次新妖股停牌,牛市發動機還會引爆嗎?答案在這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24/114161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