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唯品會九年沈浮錄:生而為妖股 今有新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19/166519.shtml

唯品會九年沈浮錄:生而為妖股 今有新故事
TechWeb TechWeb

唯品會九年沈浮錄:生而為妖股 今有新故事

在唯品會的九年浮沈錄背後,你可以看到中國電商發展的縮影。

 來源 | TechWeb(ID:TechWeb)

劉強東2018年的小目標往前邁了一大步。在今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曾提到,2018年京東的小目標是“讓更多女人喜歡京東”,如此看來,京東與唯品會的搭夥似乎是個再恰當不過的選擇,在唯品會3億會員中,女性會員超過80%。

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將認購唯品會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認購金額分別約為6.04億美元和2.59億美元,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 (包含此前已擁有的股份)。

截至目前,赴美上市的中國電商企業一共有八家,其中當當網、麥考林已經退市,最新上市的則是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受騰訊、京東入股的利好消息影響,唯品會12月18日(美東時間)股價大漲,最高漲幅逼近50%。

成立於2008年12月的唯品會,創立不到三年即赴美IPO,雖流血上市但在一年多後又迅速化身妖股,股價最高時較最低點暴漲了60倍,目前唯品會已經持續實現了20個季度盈利,但營收增速的放緩、拉新以及活躍用戶的壓力,又讓唯品會自2015年以來股價長期低迷,直到這次騰訊、京東的入股,讓唯品會的股價有了一次大幅的提振。

在唯品會的九年浮沈錄背後,你可以看到中國電商發展的縮影。

創立到上市,僅用了三年

u=1293068215,4113086097&fm=27&gp=0

世人皆知唯品會,但CEO沈亞卻頗為低調。

沈亞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不會出單曲參演電影,也不會高調地衣錦還鄉,在知乎上一個關於“唯品會CEO沈亞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的問題中,有一個回答是,“作為CEO,很親民,普通員工經常在飯堂見到他,跟我們一樣吃的是員工餐。”

1998年,彼時正在做電池出口業務的溫州人沈亞結識了另一位精明的溫州人洪曉波,兩人開始搭檔做手機配件生意,並迅速賺到了合夥生意的第一桶金。

2007年,沈亞和洪曉波進入長江商學院學習,就讀期間,他們決定第二次創業,目標是電子商務。某天清晨,洪曉波看到妻子正在法國VP(Vente privee)名品折扣網上搶購名牌打折包,這一下給洪曉波提供了創業的明確思路。

經過三個月的調研,2008年12月,主打“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正品保險”的唯品會在廣州信義會館正式成立,五個聯合創始人共同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資本金,沈亞擔任董事長,洪曉波是副董事長。

當時的中國,消費升級尚未孕育,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有待提高,唯品會全面模仿法國VP的奢侈品折扣模式並不順利,每月成交量僅十幾單。沈亞分析,“測試證明,消費者對網購1000元以上的商品極度審慎,無論你的折扣力度有多大,他們絕不輕易出手。如果唯品會堅持做奢侈品,恐怕很快就會關門了。”

唯品會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戰略調整——將自身定義為“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一方面聯系大量二三線時尚精品,幫他們清理庫存及過季商品,另一方面,也針對當季商品進行限時折扣。2009年10月,唯品會上線了掌上唯品會,較早布局了手機端。

和京東理念一致的是,唯品會也頗為重視物流,沈亞認為物流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前臺收單後,如果商品還堆在供貨商的庫房,就談不上速度,沒有速度,消費者就會拋棄你。”

2010年下半年,為革新物流體系,沈亞找來了曾在華潤、當當網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任職的唐倚智,來擔任彼時的倉儲物流主管。唐倚智上任後主導唯品會引入“幹線物流”模式,即同一地區的訂單,先打包交由自家物流公司配送至中心城市,而後再由當地物流公司進行二次配送,交到消費者手中。

明確的方向和合理的戰略,讓唯品會在創立短短三年之後就踏上了上市之路,2012年3月23日,唯品會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流血上市,而後造就妖股

u=352123121,317384285&fm=27&gp=0

2012年3月23日,這一天,初春的寒意尚在,中概股依然沈浸在低迷氛圍中,不被美國的投資者所看好,唯品會的發行價從8.5美元-10.5美元每股下調至6.5美元每股,首日開盤即破發,並一度跌至4美元每股,最終報收每股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8%,被業界稱為“流血上市”。

直到半年後,唯品會的股價才重回到發行價6.5美元每股,此後又是近半年的時間,2013年2月,唯品會發布2012第四季度財報,同比扭虧為盈,首次實現盈利的消息讓股價迅速上漲,而唯品會2014財年給出的數據——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37.7億美元和1.37億美元,增長122.4%與162.4%——在增速飛快的勢頭下,唯品會股價一度飛升至229美元每股,較股價最低時暴漲近60倍,被市場稱為“第一妖股”。

沈亞的個人身家隨之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但他並不喜歡“妖股”的稱呼,也從不認可,在他看來,唯品會的火箭式上漲,贏在順勢。

2014年2月14日情人節,彼時電商屆最大的一則新聞塵埃落定——唯品會以1.125億美元現金,戰略投資樂蜂網,占其75%股份,這也是唯品會上市以來首次大規模並購投資,沈亞表示,此次聯姻,是看中樂蜂網強勢的美妝產品渠道及客戶資源,以期充實唯品會的特賣品類。

次月,唯品會進一步擴充產品品類,首次推出了汽車特賣專場,而到了2014年底,唯品會註冊會員突破1個億。

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是,某服裝品牌負責人曾透露過與唯品會合作的四個理由:處理尾貨和過季產品;做免費的品牌廣告;限時限量的特賣模式,不會影響供貨商的線下價格體系,品牌商還可以拿一些新品到唯品會做一些銷售測試;賬期很短,僅1個月左右(大部分電商的賬期都在3個月以上),不壓供貨商的貨款。

那是唯品會頗為風光的一年,但緊接著,挑戰和風波開始襲來。

風波不斷、質疑不斷

2015年4月,唯品會的股價處在歷史最高點30.72美元,當時的市值是178.79億美元,對比現在,唯品會的股價在12美元上下波動,市值剛剛超過70億美元,市值縮水了60%,這中間發生了什麽?

數據體現出來的是,在營收、凈利潤、活躍用戶數等方面,2015年下半年,唯品會已經結束了此前的瘋狂增長,增速放緩成為事實。

2015年第一季度,唯品會的營收同比增速首次下降到100%以下,而接下來的兩個季度增速依舊在快速下滑,到了第三季度,唯品會在2015年11月13日發布業績預警,營收86億-87億元,比預計年增長71%-74%下降了10%,當天唯品會的股價應聲下跌,跌幅27%。

面對電商整體用戶增速平緩的大環境下,唯品會也面臨著自己的壓力。天貓聚劃算、當當尾品匯、京東閃團等紛紛采用限時特賣的模式進行清貨;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紛紛下沈到低線城市,入侵唯品會的重要陣營;加之跨境電商的興起,都對唯品會帶來了正面沖擊。

最新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唯品會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53億元,同比增長27.6%;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381億元,同比下滑1%;過去12個月中,活躍用戶人數6050萬人,同比增加22%。

沈亞在隨後的高管解讀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盡管我們的新用戶增速不如從前,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新增用戶、甚至是老用戶的質量卻增加不少,讓我們在這個季度的平均每位用戶營收大幅增加。”

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的用戶粘性保持了上揚態勢。用戶人均消費額達643元,複購率達84.4%,複購用戶銷售占比95%,得益於客單價4%和人均訂單量7%的同比增長,唯品會的人均消費同比增長11%。

盡管如沈亞所說,用戶粘性上揚,人均消費也同比增長,但相較以往,唯品會凈利潤依然同比下滑了1%,利潤率呈下滑態勢,原因是對金融和自建物流的持續投入。

2017年5月16日,唯品會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同時正式宣布分拆互聯網金融業務和重組物流業務,唯品會方面表示,其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的戰略布局也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聯姻京東、騰訊的新故事

timg

2017年6月,唯品會曾一次性清空3萬多條微博,正式宣布品牌升級,將定位語從“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升級為“全球精選正品特賣”。

京東和唯品會兩家公司在今年7月12日聯合發表“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稱某電商平臺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協議,並從京東和唯品會等平臺退出,否則很難得到資源支持,甚至存在遭遇處罰的危險。

盡管此前早有京東正和唯品會秘密談判收並購的傳聞,但這一次的聯合聲明,雙方結盟劍指阿里的意味明顯。

傳聞最後總是真的。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將向唯品會投資8.63億美元,雙方將分別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 (包含其現已擁有的股份)。

據悉,騰訊將在其微信錢包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也將會在其手機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會,幫助唯品會在京東渠道上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對當前的唯品會來說,新用戶增速放緩,急需新的流量入口,唯品會瞄準了社交平臺,而微信這個10億月活的“流量黑洞”是最佳之選。在2017年Q3財報高管解讀中,唯品會方面表示,目前正著眼於社交平臺,包括微信等,甚至是迷你小程序。“目前為止,我們只啟用了一個迷你小程序,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當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評估,對唯品會而言,這可能會成為獲取流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唯品會和京東的聯盟或許更多的是一種惺惺相惜之情,唯品會的核心品類——服飾穿戴和美妝——恰恰是京東相較於天貓與淘寶的弱勢部分;用戶結構方面,唯品會3億會員中女性會員超過80%,而京東以3C數碼起家,男性用戶占比較高,雙方可以形成用戶結構上的互補;供應鏈方面,京東物流體系的全面覆蓋,也能夠幫助唯品會進軍全國。

公告中還提及,騰訊和京東認購的A類普通股會受到為期兩年的鎖定期限制。在兩年的鎖定期內,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兩年鎖定期期滿後,只要騰訊和京東各自持有唯品會全部發行股份的12%和8%左右的股權,或根據與唯品會的共同協定,騰訊和京東可以繼續保有其董事和觀察員的任命權。

騰訊、京東聯合股權投資完成後,將共計持有唯品會12.5%的股權,逼近目前第一大股東沈亞的股份比例14.1%,在唯品會方面提供給鳳凰網科技的Q&A中顯示,沈亞所持股票屬B類普通股,1股擁有10票投票權,而除沈亞之外的其他股東所持股票屬於A類普通股,1股只有1票投票權,因此此次交易後沈亞不僅仍是唯品會第一大股東,並且仍然持有近60%的投票權。

同時,唯品會方面反複強調,“唯品會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沈亞也會繼續保持絕對控制權,唯品會仍是一家沈亞可以完全掌控的公司。”

根據《財經》雜誌的報道,一位曾與沈亞接觸過的電商創業者說:“沈亞並不是一個輕易妥協的人,體現之一就是他從來沒有賣過唯品會一分錢股票。這意味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唯品會更願意謀求自身獨立發展。”

或許未來兩年騰訊和京東存在進一步增持唯品會的可能性,但當下入股消息的利好,已經體現在了唯品會的股價上,唯品會12月18日(美東時間)股價大漲,最高漲幅逼近50%。

當流量聚集的馬太效應越來越集中,對於垂直電商來說,獲取流量變得越來越難。阿里、京東等巨頭的抓手已經伸向了各種垂直領域,且來勢洶洶,垂直電商的處境將越來越艱難。即使是被稱為“中國電商第三極”的唯品會,也讓我們看到,與其成為敵人,不如與巨頭結盟,取其流量。

唯品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29

借獨角獸概念擊鼓傳花,遊資將萬興科技炒成妖股

A股“獨角獸”概念之風大熱,讓眾多的上市公司主動或被動地搭上了這輛股價流量快車,當個別上市公司被賦予“獨角獸”概念,股價竟也像失了剎車,狂飆起來。但風停之後,多少妖股將跌入塵埃,只剩一地雞毛。

1月18日登陸創業板,在境外從事研發和銷售消費軟件的次新股萬興科技(300624.SZ),就被冠之以“獨角獸”的光環,被眾多遊資輪番爆炒。3月以來,股價翻了兩倍不止。在這背後,是深圳、浙江等地十余個遊資席位攜手擊鼓傳花。而就在,引得散戶跟風不止,一眾遊資爭相獲利了結之後,3月10日萬興科技股價上演生死時速,最終瘋漲腳步驟然而止。

“8000萬總股本,流通盤2000萬,又趕上了這個概念帶來的股價流量,很容易就被炒妖了。”有機構人士對萬興科技被爆炒提出質疑,認為無論從體量還是其他基本面,萬興科技均難以扛得起“獨角獸”招牌。

3月10日,萬興科技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一季度公司將盈利2300—24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僅1.90%—6.33%。剛剛上市即增速下滑,左手軟件開發,右手智能家居,忙著跨界的萬興科技還面臨更大的業績不確定性。

遊資擊鼓傳花

4月10日,萬興科技打開漲停並迅速翻綠,最終報143.11元,收跌6.13個百分點。但即使以下跌後的收盤價來看,萬興科技自三月來股價上漲8.6倍,最新股價相比16.55元的發行價,已經接連翻番。

而這一場“妖股”的瘋漲盛宴背後,是一眾遊資在A股擊鼓傳花的“套路”。以3月1日的漲停為起點,盡管監管多次發函,萬興科技兩度停牌,但萬興科技仍然在遊資合力炒作之下十余次打卡龍虎榜。著名深圳遊資席位中泰證券深圳歡樂海岸、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以及中國中投南京太平南路、光大證券佛山季華六路、東興證券泉州溫陵北路等均參與其中,經過一個月的爆炒,多個主力遊資也早已獲利了結。

回顧來看,3月1日,萬興科技無量漲停,隨後遊資開啟連續九日的打板戰。第二日,被坊間稱為新一代遊資“小鱷魚”主力席位中國中投南京太平南路買入3427.66萬元,位列當日萬興科技龍虎榜買入榜榜首。與此同時,更多遊資開始參與其中。3月2日,一線遊資中信杭州心南路亦跟進買入1366.02萬元。

在打板成功後,“小鱷魚”兩大席位一日遊出逃,3月5日,該遊資主力席位中國中投南京太平南路賣出3751.66萬元,另一席位中國中投南京大鐘亭賣出741.86萬元,而接手的則是一線遊資席位中信證券杭州心南路席位的左右倒手交易。與其一起加入的還有遊資申萬宏源濟南文化西路,共計買入1571.92萬元。此外,一線遊資海通證券蚌埠中榮街也開始入場,共計買入1148.85萬元。

3月6日,遊資再度上演一日遊,中信證券杭州心南路攜手海通蚌埠中榮街獲利撤退,齊力賣出超3000萬元。3月7日,收獲兩個漲停板的申萬宏源濟南文化西路也謀劃撤退,賣出1904.24萬元。此時,深圳遊資接棒,著名的中泰證券深圳歡樂海岸攜手光大深圳金田路買入超3000萬元。

六個漲停後,萬興科技的動態市盈率已高至 85.66倍,高出行業水準近六成,此後監管下發問詢,公司核查至3月19日複牌,盡管複牌首日下跌超六個百分點,但遊資炒作繼續,21日再度漲停。知名遊資中天證券深圳民田路就於3月21日買入1413.46萬元,而一線遊資華寶證券舟山解放西路和華泰證券沈陽大西路則開始謀退出,合理賣出近1041萬元。

爆炒之後,遊資也開始相繼獲利了結。3月20日,盡管中泰證券深圳歡樂海岸再度進場買入3103.78萬元,但於21、22日連續賣出近7220萬元,26日再度賣出981.6萬元,疑似盈利千萬清倉。

在這次複牌後,多個遊資開始了謹慎的“一日遊”交易。如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3月21日日買入3113.84萬元,第二日即賣出4059.42萬元。同樣一日遊的還有海通蚌埠中榮街,22日買入791.85萬元,23日賣出1332.14萬元。

二度瘋漲之後,萬興科技再度停牌,但4月月4日複牌後,再次兩度打板龍虎榜,前期打板買入的興業證券福州湖東路證、華泰證券泉州九一街等席位皆趁機攜手賣出。

4月9日晚間,萬興科技發布3月以來第六份風險提示公告。據公告,截止,截至2018年4月4日,萬興科技靜態市盈率為174.64,滾動市盈率為162.09。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靜態市盈率為50.01,滾動市盈率為54.42。這意味著,萬興科技市盈率水平已高出行業3倍。

真偽“獨角獸”

今年1月18日才登陸創業板的萬興科技,上市之初曾錄得九個漲停,此後便打開漲停震蕩下行,在新股之中並不亮眼。但3月之後,A股“獨角獸”風起,次新股傍身“獨角獸”概念,萬興科技股價由此起飛。

“8000萬總股本,流通盤2000萬,又趕上了這個概念帶來的股價流量,很容易就被炒妖了。”上海一私募研究總監對萬興科技的爆炒提出質疑,在其看來,無論從體量還是其他基本面,萬興科技均難以扛得起“獨角獸”的招牌。

萬興科技主要從事研發和銷售消費軟件,推崇者將萬興科技稱之為A股消費類軟件稀缺標的,甚至將其比喻成剪輯界“美圖”。

4月10日,萬興科技披露2018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當季公司盈利2300—24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幅僅1.90%—6.33%。剛剛上市即增速下滑是萬興科技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此前的2017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萬興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67億元,同比增幅26.9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71億元,同比增幅12.46%。而上一年度公司兩項數據的增幅為40.09%和27.21%。

“2018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比升值達8.86%,2018年3月31日與2017年3月31日對比),致使按人民幣計價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較按美元計價的收入增速低8-10個百分點,對公司2018年一季度經營利潤增長造成較大不利影響。”萬興科技在一季報預告中解釋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大幅升值以及上市的稅費等對公司業績產生拖累。

值得註意的是,主營消費軟件的萬興科技近年來開始跨入智能家居行業,萬興科技更預計2018年會持續虧損,將對公司的整體業績造成不利影響。萬興科技圈子公司包括全資子公司——日本萬興、香港萬興、興家科技,控股子公司——深圳斑點貓, 參股控龍智能、浙江亞合大。此外,香港萬興全還資控股萬博科技、加拿大萬興。

招股書披露來看,2017年上半年,萬興科技控股的公司中,僅日本日本萬興、萬博科技、加拿大萬興小規模盈利,凈利潤分別為 18.25 萬元、 10.25 萬元、 47.92 萬元。而智能家居的兩家子公司深圳斑點貓、興家科技則合計虧損2274.76萬元。

“監管是說為獨角獸回歸和上市回歸和上市創造制度條件,拓寬門檻,但針對的是稀缺的如騰訊、百度、京東這樣的真獨角獸,但現在A股很多公司不過是股價在蹭流量。”上述私募人士認為,“獨角獸”回歸的大門還沒有真正打開,但A股的炒作之風已經刮起了眾多偽“獨角獸”,而風停之後有多少“獨角獸”概念股將只剩一地雞毛,值得警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99

華鋒股份、永和智控明日停牌,兩“妖股”連續多日漲停

5月8日晚間,華鋒股份、永和智控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5月9日開市起停牌,將就近期公司股票交易的相關事項進行必要的核查。

華鋒股份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18年4月17日至今,漲幅較大。鑒於上述情況,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5月9日開市起停牌。公司將就近期公司股票交易的相關事項進行必要的核查,待公司完成相關核查工作並披露核查結果後複牌。

妖股華鋒股份今日再度漲停,成交6.1億元,換手率近25%,12個交易日內該股已錄得10個漲停。交易所盤後數據顯示,一機構專用席位拋售727.26萬元,中天證券深圳民田路證券營業部搶籌1978.82萬元,東吳證券杭州文暉路證券營業部凈買入699.45萬元。

近日,華鋒股份多次發布關於股價異常波動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稱,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達到20.63%。經查,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信息。公司承諾至少3個月內不再籌劃,除公司目前正在籌劃的發行股份購買北京理工華創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以外的其他重大資產重組、收購、發行股份等事項。

此外,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的永和智控公告稱,公司股價異動,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5月9日開市起停牌。公司將就近期公司股票交易的相關事項進行必要的核查,待公司完成相關核查工作並披露核查結果後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76

市場觀察 | 妖股集體回調有何深意?

在上周連續調整之後,滬深兩市股指周一出現了止跌回升的跡象,盡管上證指數最後仍以小幅下跌報收,但一根低位十字星再結合深成指的小陽線還是具有一定的止跌意味,只是是否能夠真正的見底還需要後續走勢的驗證。而持續了兩個月的所謂“滿3200減100”的走勢何時能夠被真正打破,還需要市場成交量的配合。

A股市場近來的走勢明顯受到了市場成交量的制約,而3200點似乎成為了股指運行的上限,以致於市場開始流傳所謂“滿3200減100”的段子,這其實體現了A股增量資金缺乏無力突破盤局的困境。

盡管股指整體的走勢不佳,但對於超短資金而言,近來的炒作熱情卻是高漲,時不時就出現了8連板、9連板的妖股,有些個股甚至還能出現兩次反包走勢,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市場熱情,使得股指的盤局暫時能夠得以維系。

不過從上周以來,藍籌股走勢較為疲軟,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股指的走勢,近來走勢明顯強於主板的創業板指數也開始出現明顯的回調,這使得市場人氣減弱,成交不斷減少,目前甚至已經持續幾個交易日低於4000億元,這也使得股指短期走勢堪憂。

就周一的走勢而言,盡管在早盤一波殺跌之後股指被快速拉起,但次新股以及一些前期的強勢股開始趁機殺跌出貨的走勢卻讓人樂觀不起來,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5月的大牛股建新股份(300107.SZ)盤中一度出現跌停現象,值得投資者深思。此外次新股周一也出現多只跌停個股,整體跌幅更是高居板塊前列,這也體現了市場炒作或正在降溫。

在這樣的時刻,市場再度選擇以“喝酒吃藥”的方式來規避風險,這也使得釀酒、醫藥板塊再度成為市場漲勢最好的板塊,醫藥板塊今年以來的持續上漲使得其成為A股市場趨勢性走勢維持最好的板塊,這也是一個以防禦為主資金主導的市場的典型特征。對於投資者而言,嚴格控制倉位、等待更為合適的投資機會或許是目前更為理性的選擇,這也意味著對一些小反彈可以適當放棄,現金為王仍是上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11

胡孟青:妖股現形 股東「吶喊」

1 : GS(14)@2012-05-07 22:45:2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07/86700
獨立研究機構渾水,近月又再次高調,日前更流傳一份他們即將發表報告的公司名單,合共涉及35間,港資、內地、台資樣樣齊。一旦持有相關股份的小股東,莫非真要Shareholders Scream,繼續股東吶喊?
的而且確,市場對在港、美、以至內地上市的中小型企業賬目及營運不盡信任。5月份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最少有超過12間公司就未能如期向美國證監會遞交財務資料,情況等同要延遲公佈業績。35間潛在渾水股之中,中投已入股、變相躋身國家隊份子的保利協鑫(3800)亦榜上有名,難道渾水連中投亦不放在眼內?評級機構早對中投視若無睹,幾日前,惠譽就以營運經營困難及毛利受壓為理由,先降其評級,繼而再撤銷評級。去年經驗,渾水多次與評級機構前呼後應,配合得天衣無縫,簡直是夢幻組合,市場擔心渾水及其他獨立機構不斷突襲。
今年首季無論大、中、小型的中資股業績,盈利大數尚且過骨,惟存貨積壓、現金流下降、毛利壓力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就觸發了妖股現形記。作為投資者,其實現時更容易做決定,因為一旦發現所持的股份營運及賬目表現,是好得令人難以置信Too Good to be True時,其實已經大致可以決定下一部署。又或者,因應半新股出事頻頻,我們可以花時間找出相關股份上市時說明的集資用途,再去搜集公司上市後的公佈或營運披露,判斷資金用途是否對辦。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有無人可以把名單拿出來睇睇?
2 : GS(14)@2012-05-08 23:25:2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08/16315654
字數有限入正題。上星期五,網上開始傳淡友研究所「渾水」將會出報告,亦傳究竟會講邊隻。以下就係我見到嘅版本︰
亨得利(3389)、建滔化工(148)、魏橋(2698)、宏橋(1378)、西王糖(2088)、西王特鋼(1266)、利君國際(2005)、雷士(2222)、中國製藥(1093)、泰凌醫藥(1011)、忠旺(1333)、雅士利(1230)、利郎(1234)、長興(238)、瑞年(2010)、熔盛(1101)、恒盛(845)、中聚電池(729)、中國稀土(769)、鉑陽太陽能(566)、中國鐵ソ(893)、信義玻璃(868)、通天酒業(389)、王朝酒業(828)、銀基(886)、華寶(336)、興達(1899)、阜豐(546)、敏實(425)、合生元(1112)、真明麗(1868)、中金再生資源(773)、中國高精密(591)、興業太陽能(750)、保利協鑫(3800)。
我見好多傳媒都有報道呢個名單嘅存在,不過又唔講傳邊隻,我覺得呢個係侮辱同極損害股民利益嘅行為。事實係以上某啲股噚日已勁跌,做股民我死都想知死因,你只要強調話係傳,咪畀我決定堅定流。你估冇互聯網年代呀?仲有 Embargo嘅咩?所以今日我分享。
應該又係針對盤數

仲有,報紙報道話「渾水」會針對負債高公司。唔好玩啦,負債高孫柏文都識睇啦,佢應該又係搞啲盤數造假嗰味。
不過,我覺得呢個流傳名單最緊要嘅位,就係冇講到邊隻。
之前做民企,你盤數越靚、股民越有戒心,依家有成30幾隻,散彈槍咁,都射唔中你,即係「渾水」幫你打咗隻 Q嘜話你冇事。我之前不斷叫大家一注獨贏嘅民企珠江鋼管(1938),就係超抵買、盤數好靚嗰隻,家冇喺疑似「渾水」名單中,啲基金經理仲唔大手追?

孫柏文
獨立股評人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3 : 鱷不群(1248)@2012-06-27 20:42:28

2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08/16315654
字數有限入正題。上星期五,網上開始傳淡友研究所「渾水」將會出報告,亦傳究竟會講邊隻。以下就係我見到嘅版本︰
亨得利(3389)、建滔化工(148)、魏橋(2698)、宏橋(1378)、西王糖(2088)、西王特鋼(1266)、利君國際(2005)、雷士(2222)、中國製藥(1093)、泰凌醫藥(1011)、忠旺(1333)、雅士利(1230)、利郎(1234)、長興(238)、瑞年(2010)、熔盛(1101)、恒盛(845)、中聚電池(729)、中國稀土(769)、鉑陽太陽能(566)、中國鐵ソ(893)、信義玻璃(868)、通天酒業(389)、王朝酒業(828)、銀基(886)、華寶(336)、興達(1899)、阜豐(546)、敏實(425)、合生元(1112)、真明麗(1868)、中金再生資源(773)、中國高精密(591)、興業太陽能(750)、保利協鑫(3800)。

我全部都無smiley

玻璃榜上有名,有眼光smiley
4 : greatsoup38(830)@2012-06-27 22:31:03

3樓提及
2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08/16315654
字數有限入正題。上星期五,網上開始傳淡友研究所「渾水」將會出報告,亦傳究竟會講邊隻。以下就係我見到嘅版本︰
亨得利(3389)、建滔化工(148)、魏橋(2698)、宏橋(1378)、西王糖(2088)、西王特鋼(1266)、利君國際(2005)、雷士(2222)、中國製藥(1093)、泰凌醫藥(1011)、忠旺(1333)、雅士利(1230)、利郎(1234)、長興(238)、瑞年(2010)、熔盛(1101)、恒盛(845)、中聚電池(729)、中國稀土(769)、鉑陽太陽能(566)、中國鐵ソ(893)、信義玻璃(868)、通天酒業(389)、王朝酒業(828)、銀基(886)、華寶(336)、興達(1899)、阜豐(546)、敏實(425)、合生元(1112)、真明麗(1868)、中金再生資源(773)、中國高精密(591)、興業太陽能(750)、保利協鑫(3800)。

我全部都無smiley
玻璃榜上有名,有眼光smiley


我地講的一堆都有,我買了1230
5 : kccmo(28444)@2012-07-23 13:03:28

Don't understand why 1378 and 546 on slist.
6 : GS(14)@2012-07-23 14:42:39

5樓提及
Don't understand why 1378 and 546 on slist.


1378 好明顯假假地

546 都是財技野
7 : drbull(3010)@2012-07-23 16:00:43

我嘗試過問google神,但搵唔到其他source...
8 : greatsoup38(830)@2012-07-23 16:02:22

7樓提及
我嘗試過問google神,但搵唔到其他source...


不過件野傳媒入面揚左
9 : drbull(3010)@2012-07-23 16:04:08

唔知堅定流就是了
10 : greatsoup38(830)@2012-07-23 16:04:50

可能是流
11 : drbull(3010)@2012-07-23 16:06:44

又話網上流傳,但真係搵唔到
12 : 承天(1379)@2012-07-23 16:07:07

1230smiley
13 : greatsoup38(830)@2012-07-23 16:07:13

傳媒網上流傳囉
14 : greatsoup38(830)@2012-07-23 16:08:55

12樓提及
1230smiley


算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85

青心直說:殺死妖股靠散戶

1 : GS(14)@2012-05-08 00:07: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07/16312769
投資者的最大敵人是懶惰。渾水創辦人布洛克或卡臣仔,在35間股份名單流傳當日,同時間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內容主題當然是中資公司賬目問題。卡臣提到,四大會計師行的高層,駐港或內地,薪高糧準兼有一大堆津貼,令他們未必有太大意欲冒風險,得罪潛在或現有中資客戶。
渾水認為,最直接解決市場對中資賬目疑慮,是讓美國監管機構能夠直接到內地,向相關核數師及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總部,可以搜證,有調查及搜集權力。卡臣已經道出真正目的,明顯是要逼內地放棄監管主權。
美國監管機構,是否最好、最尖、最強?很多人會有疑問。再者,由一間境外監管機構,對公司做跨境調查,技術上有太多困難。首先,大部份中資民企,是以離岸公司形式作為註冊地,地點不是中國。二,按國際標準,監管機構通常沒有直接跨境調查權,如果一定要,中間是要經過中國證監會作為對口單位,由中證監負責跟進。
監管權難輕言放棄

當年歐亞農業、科龍事件,本港亦受制跨境調查權限制,到07年才跟內地簽署備忘錄,容許本港可以透過中證監,要求內地有關公司提供資料,一旦公司不合作,就會受內地制裁。
事實上,沒有一個監管機構會願意放棄監管主權,內地與美國方面,在跨境審計監管的討論,接近七年仍然未有結果,現在反而跳一大步,要有直接搜證權,有關想法是妙想天開。
有股市,就會存在賬目有問題的公司。一間倒下,又會有另一間出現。想深一層,對於這類公司,投資者是最好的制衡力量,只要不投資、不買賣相關股份,就會令到相關公司最終損失在股市集資市場應有的地位,妖股就會自然死亡。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
2 : 鱷不群(1248)@2012-05-08 01:20:33

靠散戶就死啦,就算非常出名的聰仔,一樣有散戶幻想盤數是真,然後公司很抵買,對其他的妖股,散戶更一意維護上市公司,認為批評者別有用心
3 : Sunny^_^(11601)@2012-05-08 06:53:01

有D人成日上電視/報紙講股都死啦...

大把人跟
4 : GS(14)@2012-05-08 20:55:41

2樓提及
靠散戶就死啦,就算非常出名的聰仔,一樣有散戶幻想盤數是真,然後公司很抵買,對其他的妖股,散戶更一意維護上市公司,認為批評者別有用心


好多人都是咁,當年346、850幾多甚麼施德哥爾摩人啦
5 : GS(14)@2012-05-08 20:56:00

3樓提及
有D人成日上電視/報紙講股都死啦...

大把人跟


呢排曾先生又排隊加入行列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06

超級妖股再現 周顯

1 : GS(14)@2015-04-23 15:25:3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超級妖股再現
2015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我們一伙人,包括了一些莊家朋友,在亂吹一通,談及有關近日股市的狀,一名莊家慨嘆說﹕「其實我做莊以來,一直做得有規有矩,並不過分,殺散戶都有個譜,不會殺得太盡,總之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務求令到他們有再生能力。不過,近日隻乜乜乜,市值大、成交高,大手地去傳銷,引來很多散戶落疊,我很擔心。」

  至於隻乜乜乜是邊隻股票,人搵緊食,不方便踢人飯碗啦,皆因阻人搵食,有如殺人父母嘛。

我說﹕「喂!阿老友,你幾時變得咁悲天憫人,居然同情散戶咁話呀?」

他說﹕「我邊係咁有同情心,我只係驚一隻好大殺傷力的股票殺落來,影響到我咋。」

莊家朋友憂被連累

我說﹕「出得來行,預有不可抗力的股災,總之就係,你今後做,除睇住你的股票,以及整個大市之外,還要睇實呢隻股票,因為一旦殺落來,就會火燒連環船,連你的幾隻都會跟住暴跌。」

他問﹕「咁你睇呢隻股票還可以升多久?」

我說﹕「從歷史看,最勁的妖股是當年的蒙古能源(0276),1000億市值,但蒙古能源是乾晒來挾,這隻股票則有街貨。如果低一格的,就是一年前另外隻,300億市值,但都比現在呢隻乾得多。不過,家陣股市咁癲,又唔係舊年可比,隨時搞到300億市值以上,也不敢包……」

他說﹕「咁即係點?」

我說﹕「炒股莫估頂,總之我自己一定不會買,殺頭都不買,但也不排除它再升一倍以上,你呢做莊,繼續做,唔通你做開賊,因為怕同行累街坊,就收山唔做咩。」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ng caddy(36072)@2015-04-23 15:51:16

??????好心D莊家,咩叫超級妖股,8050都300倍,其他當年759/990等等都過百倍,千其吳好少過200倍,如果吳系笑死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71

當妖股遇見孫悟空 高仁

1 : GS(14)@2016-05-31 21:25:31

2016-05-30 HJ

上文提要:上市公司通往妖股必經之路,往往是由一名「新丁」(新股)開始;第一階段是上市後首年內,控股股東受限制較多,動作亦不多;第二階段是市場認受性增加,令股價進一步攀升。

高仁相信各位「巴打」都有看過《西遊記》的小說、電視或電影,孫悟空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白骨精3次變身迷惑唐憎都被孫悟空識破,造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節。

「高仁指點」話你知,當妖股市值大幅膨脹,基本因素及業績跟不上,妖人的融資壓力就會愈來愈大。當妖人遇上空軍成本就更高,妖股就更如白骨精一樣,遇見孫悟空可能是死路一條。

由於公司股價愈升愈高,市值亦愈來愈大,妖股有可能根據港交所選取指定證券準則,進入「可作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也是其進入第三個階段的時候【表】。

伴隨着股價上升,妖股的市盈率亦愈升愈高,動輒超逾百倍甚至近千倍,各位「巴打」,估值是名副其實的「堅.離地」,這便需要「基本面」作出配合。

押股借錢炒賣不歸路

為了進一步推高股價,妖股可能會建議把股份拆細,以及更改每手買賣單位;而一些比較「疊水」的妖人,可能會畀錢「水佬雜誌」讓妖股登上封面,以及引入「水佬」(財演)在專欄推介妖股,務求吸引更多的「魚」。

如果各位「巴打」是高仁的忠實「粉絲」,相信一定記得2011年7月的〈公開「水佬」三大秘密〉文章,當中有關於「水佬雜誌」及「水佬」推股的運作過程。

話時話,2011年正是高仁在《信報》「開壇作法」(撰寫專欄)之時,之後每星期為「巴打」與「絲打」拆解上市公司財技、蠱惑招數等,不經不覺無間斷地踏入第六年,相信是第一位連續6年在《信報》寫財經拆局的作家。

在這個第三階段,妖人的融資壓力會很大,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他可能做了很多孖展或借貸。各位「巴打」試想一想,妖人利用一隻被人為膨脹的股票抵押融資,再去買回自己的妖股,絕對是一條不歸路。

PK空軍成本大增

以上文的例子再說明,假設現時妖股的市值進一步膨脹至200億元,單單是10%已經是20億元,但以一般的孖展融資率約25%至35%,股份吹得愈大,融資金額愈不足夠,就可能會死得愈快。當妖股的股價愈高,孖展補倉額就會愈高,妖人亦變得愈來愈被動。

在這個時候,空軍通常都會出現,一些對沖基金會故意沽空妖股;但妖人要維持妖股的股價,就要被迫與對沖基金直接PK(對戰),實行你沽我買。為了對付空軍的來犯,妖人會不惜拉高股價,一方面增加空軍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亦會增加自己的成本,名副其實的七傷拳;得到了上升的股價,同時也得到了「堅.龐大」的成交!

除非妖人的財政實力十分雄厚,否則承受的風險將會非常大,妖股就更如白骨精一樣,遇見孫悟空可能是死路一條(高仁註: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前科嘛)。妖人唯一出路是以更高價出售股份,如果能夠跨過這個危機,妖股將可以繼續下去。

不過,既然是以更高價售股,股價「堅.離地」,試問有誰人願意接貨呢?各位「巴打」不用心急,高仁將會於下周公布答案,揭開通往妖股之路的第四及第五個階段。

「識破上市公司成仙成妖之路」系列文章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當妖股遇見孫悟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2

妖股之路從「新丁」開始 高仁

1 : GS(14)@2016-05-31 21:28:12

2016-05-23 HJ
四大天王Leon的戶外4D演唱會,頭場因不符消防條例被迫取消,Leon真誠致歉又不時發布最新訊息,贏盡全港市民的Like。高仁決定要向Leon好好學習,對擬向高仁拜師學藝的各位「巴打」致歉,高仁暫時無意招收徒弟。

就「識破上市公司成仙成妖之路」系列的前兩篇文章,各位「巴打」可能會把「1仙『尼姑』」標籤為「妖股」,但到底妖股是怎樣煉成的?「高仁指點」話你知,上市公司通往妖股必經之路,往往是由一名「新丁」(新股)開始。

在股票市場上,有一些股份往往會很「堅.離地」,其股價走勢與大市或常理互相背馳,不論是分析員最愛的基本因素,還是高仁口中「水佬」(市場俗稱財經演員)最鍾意的技術走勢,所有分析工具都幾乎失效,股價不時「堅.離地」的暴升暴跌,就會被市場統稱為妖股。

首年限制多搞作少

其實,這些上市公司變成妖股之前,往往都只是「新丁」(新股)一名,但經歷了5個階段之後,就開始逐步變妖。

第一個階段,時間通常出現在上市1年內,主要是其股份順利在股票市場「誕生」(掛牌),但控股股東在公司上市後第1年會受到較多的規條限制,所以動作亦不多。

再者,這些公司還是「新丁」一名,市場投資者對其了解不深,股份未必可以做到大量融資,故此「誕生」後會呈現兩個截然不同的股價走勢。

如果是沒有其他人士幫助的話,妖股通常就只會利用金主的錢,再透過友好人士在市場逐步收貨,股價可能會慢慢緩步上升,成交量亦隨即而增加。

相反,如果公司碰上有心的妖人,妖人可能在掛牌第一天已經把股份向下炒,股價暴跌目的是盡快震散市場上「魚」(散戶),以在二手市場收集更多貨源。由於新股上市定價普遍較低,即使妖人震散「魚」再吸納股份,動用資金也不需要太多。

之後,進入的第二個階段,通常發生在上市1年後,即公司派發上市後第一份成績表,大部分都會交足功課,收入和盈利都未見走樣;加上大股東在上市1年內不可以抵押IPO股票,市場上亦沒有大股東押股的傳聞,所以為股份添加上升的動力,並且開始吸引到「魚」游近。

認受性增股價升

由於股票在市場上已經獲得一定的認受性,金主就可以將之前吸納的妖股股票抵押融資(市場上亦可能同時傳出押股的消息),而押股融資所得款項則會輾轉到二手市場增持妖股,股票成交量進一步大幅增加,妖股股價進一步攀升,也吸引到更多「魚」游近。

當更多的「魚」游近妖股之後,妖股會產生了一股自然的「浮力」,股價會愈升愈高,甚至可能會大幅暴升,妖人需要收集妖股的資金就會愈來愈多,或者會對妖人構成融資壓力(此時,市場還未知道其是妖股)【表】。

當公司股價愈升愈高,市值亦愈來愈大,妖股就會踏入第三個階段,惟本文篇幅有限,要留待下周繼續拆解。

「識破上市公司成仙成妖之路」系列文章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妖股之路從「新丁」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515

大戶投資妖股必勝法 高仁

1 : GS(14)@2016-09-07 22:22:43

2016-09-05 HJ

上文提要:妖股往往會被投資者貼上負面標籤,但高仁經過與「豬朋狗友」在飯局中研究,各位「巴打」只要投資有法,也可以跟機構投資者一樣,在妖股中搵食。

「高仁指點」話你知,機構投資者買入妖股CB(編按︰Convertible Bond 即可轉換公司債券),除了可能是有機制可以調低換股價之外,也可能因發行CB時訂明大股東需要借貨,使到機構投資者幾乎達致必勝。

在披露對話實錄之前,請各位「巴打」與「絲打」重溫人物背景,簡介如下:

程更計──本地證券行經紀兼財務顧問,除了招呼散戶之外,亦向上市公司出謀獻計;

沈繼司──核數師,熟悉會計制度、對數字敏感,但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

施友化──擁有公司私有化經驗的前「唉賓架」,為人醒目,被看中轉型為上市公司CFO。

高 仁:如果買入CB嘅機構投資者夠多嘅話,最終股價可能喺一個價格範圍內上落,令到妖股幾乎動彈不得。如果散戶跟住玩range trading,可能都有得執吓。

施友化:有啲CB嘅structure仲可以有price reset, 即係可以將換股價調低,例如由5.2元調低至4.5元,機構投資者做咗沽空就會即時有利潤。

程更計:呢個trading strategy正!但我唔明白點解機構投資者一定借到貨囉?

高 仁:阿程,你真係太天真、太儍了。妖股發行CB嘅時候,已經訂明咗大股東係需要借貨出嚟,可能係一啲CFO(尤其之前審計出身嘅)功力唔夠。

施友化:妖股大股東係有成本,所以CB孳息一定要低才划算。

程更計:哈哈!即係大股東借貨畀人沽自己隻股票, 但係可能連大股東或者CFO都唔知道,原來發行CB加借貨嘅內情會係咁樣。簡單嚟講,妖股自己插自己。

高 仁:其實,呢種方法就係機構投資者稱之為CB arbitrage strategy(CB套戥策略)。

沈繼司:呢種情況咪好似蝙蝠俠利用超人剋星氪石去對付超人,可以能夠令到超人變得非常虛弱,兼且暫時失去所有超能力。

程更計:我就覺得似唐三藏向孫悟空施予緊箍圈,可以乖乖制服孫悟空。

高 仁:(忽然金庸「粉絲」上身)我會想起當年任我行被東方不敗鎖住嘅粗大鐵鏈,一鎖就將任我行鎖住喺地底十幾年。

施友化:不過,事件又唔可以一概而論嘅。對於一啲財務健全、有基本面、成交量夠大嘅公司, 只要大股東冇大手抵押股票,發行CB數目唔大都可以係好事嘅。

高 仁:施友化果然「零舍不同」,只要CB換股價夠高,例如溢價兩成至三成,孳息率要低,股份有成交量,即使可以向大股東借貨沽空,只要大股東沒有重倉孖展,都可以算係合理地發行CB【表】。

沈繼司:最後要提醒大家,上市公司發行CB,始終要小心有mark-to-market loss嘅風險。

程更計:妖!走開啦!

妖股投資系列之二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大戶投資妖股必勝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0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