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馬註:伴隨著廣東高院對加多寶、王老吉的紅罐外包裝裝潢權對訴案的一審宣判,歷經19個月的“紅罐之爭”的較量終於以廣藥完勝告終。這場較量,創業者能從中得到什麽啟示呢?
12月19日,加多寶、王老吉的紅罐外包裝裝潢權對訴案在廣東高院一審宣判。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被判構成侵權,立即停止生產並銷售與王老吉紅罐涼茶包裝裝潢相似或相同包裝的產品;賠償廣藥集團1.5億元及維權費26萬余元。
至此,歷經19個月的“紅罐之爭”的較量終於以廣藥完勝告終。
隨著判決結果的公布,網上的人們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一種態度是認為廣藥終於獲得了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勝利,可喜可賀;另一種態度則覺得廣藥在坐享其成,加多寶辛苦經營的商標和利益卻被廣藥奪走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王老吉和加多寶產生糾紛的3大原點:
1、商標之爭
王老吉商標為何被廣藥收回?這要從一樁行賄案說起:
1995年,羊城藥業把“王老吉”的使用權租借給加多寶的母公司鴻道集團,並規定其生產經營紅色罐裝和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1996年廣藥集團成立,王老吉的商標所有權也按有關規定劃給了廣藥集團。
2000年5月3日,作為王老吉商標的持有者,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簽署了正式合同,約定香港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為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但是,就在此後的2002年至2003年間,鴻道集團又與廣藥集團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在原租賃期未滿之前將商標租賃時限分別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也就是在兩份補充協議簽訂期間,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曾行賄廣藥集團原總經理共300萬港幣,陳鴻道則保釋外逃至今未歸案。
也就是說廣藥和鴻道集團所簽訂的王老吉的租賃時限至2013年和2020年的補充協議均是發生在簽約雙方行賄、受賄基礎之上的,隨後2012年5月9日,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於“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責令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停止使用 “王老吉”商標。
而此時,行賄的陳鴻道已經保釋外逃,在無可奈何之下,廣藥才選擇訴諸法律手段,最終收回了王老吉的商標。
商標之爭的背後也是利益和正義之爭。
根據我了解到的數據,從2000年到2010年,紅罐王老吉從2億的銷售額增加到了160億元,不禁讓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巨頭都望之生畏,這不得不說是中國飲品業的一個奇跡,當然這一切的成功,都屬於正常的商業運作範疇,廣藥和鴻道集團的商標租賃合同原本到2010年也就結束了。然而鴻道集團在2002和2003年以行賄的方式,將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以極低的價格(450萬-537萬)續費到了2020年,這就屬於違法交易了。
在這里我看不到任何同情鴻道集團的理由。我尊敬他們此前在商業運作上的成功,也同樣鄙視他們為了巨大利益而膽大妄為觸犯法律的行徑。
所以,商標之爭,廣藥並非坐享其成,而是雙方合同到期,加上陳鴻道的違法行為致使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生意旁落,實在是咎由自取。
商標之爭的意義:
王石曾撰文說過:“對於中國企業家的現狀和中國企業家的弱點,我覺得和西方企業精神、西方企業家來對比,中國最缺少的是契約精神。現代企業制度很重要的一個基石就是契約精神,契約精神同時也需要有一個法律制度為前提 我們要有法律框架簽訂合同,簽訂合同就要去執行。中國企業發展到現在還是缺少契約,契約精神的這樣一種信任。現在全球化,我們中國現在的企業怎麽做?看能不能把西方的契約精神貫徹到企業的始終。”
這也是同時在警示我們,創業經營要遵紀守法,正大光明,同時要遵守和培養自身的契約精神。
2、紅罐之爭
紅罐之爭也正是此案被稱為“中國包裝裝潢第一案”的關鍵所在。究竟是誰擁有紅罐涼茶的知識產權呢?
在庭審中,加多寶代理律師稱涼茶紅罐包裝由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設計,並於1997年申請專利,加多寶對紅罐擁有裝潢權。
針對這一點,我也做了一些詳實的調查,其實早在王老吉被授權給鴻道集團生產銷售之前,王老吉已經是知名品牌,且其在《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明確約定授權鴻道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此外由於陳鴻道棄保外逃,無法對證,他設計專利這一說法並不能讓人信服。
另外鴻道集團作為商標租賃方,繞過商標所有者廣藥直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這種行為並不合法。並且,專利的有效期是十年,加多寶所提供的紅罐專利設計證書上的專利已經過期,沒有法律效力。
由此可見,紅罐之爭,廣藥勝在法理,加多寶大勢已去。
然而這場被稱為“中國包裝裝潢第一案”的紅罐之爭,其意義遠不止於勝負,更是在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方面,有著極為鮮明的教育意義。
紅罐之爭的啟示:
紅罐之爭給中國企業一個最大的警醒就是要重視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就連馬化騰都開始在講知識產權的問題——
馬化騰在最近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曾說道:“中國互聯網發展到18年,從完全無序的不重視知識產權到現在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雖然現在還沒完全解決問題,但是已經很明顯在改善,只有這樣整個互聯網商業模式才能成型,才能從各個領域延伸構成一個交織的、分層次的新生態。”
3、人心之爭
在人心之爭這一點上,兩年多來,廣藥的營銷和品牌宣傳也逐漸到位。而其先天的優勢在於王老吉的民族傳承與基因。作為中華老字號品牌,王老吉比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外資企業加多寶更具民族情結。
此外,加多寶的營銷太“過激”,太“犀利”也暴露了他的弱點——
2012年6月,在廣藥拿回商標,正式推出王老吉紅罐涼茶之際,加多寶在全國鋪天蓋地的進行“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等廣告宣傳。
2013年3月加多寶推出“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的新版廣告。
2013年5月加多寶推出了新的配方廣告,自稱涼茶創始人王澤邦第五代玄孫的王健儀,稱其將配方獨家傳授給加多寶。
顯然加多寶這家外資企業在自己的品牌包裝和宣傳上都做得非常“病毒”,展現了其借王老吉上位的野心。加多寶以上的這些宣傳,除了王健儀案立案未判外,其他廣告都被法院裁定為加多寶實施了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這一點足以說明加多寶在爭奪人心的過程中有著太多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行為。而公道自在人心,失了公道也就失了人心。
人心之爭的反思:
一個企業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上,必須要重視自身品牌的塑造。新希望集團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曾說過,中國的市場自2005年以後就進入了供大於求的時代,當一個市場里出現了更多的供應商(或者叫賣家),那對消費者起決定性作用的,將是品牌號召力。只有品牌強大,才能人心所向,才能實現產品增值。
現在王老吉的中華老字號民族品牌,恰恰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任何想跟風炒作,借機揩油的行為都是在法律和道義上說不過去的。加多寶的營銷戰略應該尋找自己的突破口,而不是大玩曖昧營銷,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短視的表現!
這一點也值得所有創業者警醒,馬雲就曾說過,發令槍一響,你是沒時間看你的對手是怎麽跑的。只有明天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創業者們應當牢記。
了解了以上3大原點,我也就清楚了為何這場官司獲勝的是王老吉,而不是加多寶。盡管廣藥和加多寶之爭暫且告一段落,我仍然希望關註這個案子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們都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和警醒。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房價要爹
隨著涼茶業逆勢增長,部分涼茶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型海外。
4月16日,加多寶與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中國企業聯合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多寶正式成為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戰略合作夥伴。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看加多寶是在贊助世博會,實際上加多寶欲利用米蘭世博會全面布局海外市場。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世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有利於幫助加多寶走向世界。加多寶會利用米蘭世博全面開啟國際化布局,並且會利用世博會進行全球招商。加多寶雄心勃勃,能否做大尚待時間檢驗,只是,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加多寶涼茶
對於加多寶走出國門,發力海外市場的原因,王月貴坦言,首先,涼茶業高速增長讓涼茶有了走出海外的基礎。去年,全國飲料行業經歷了一個徹骨的寒冬,不過涼茶行業卻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讓涼茶企業萌生了海外擴張的想法。其次,加多寶目前在國內已經發展穩定,下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是一個必然結果。尼爾森2014年市場數據顯示:在罐裝涼茶行業,加多寶涼茶市場銷售額份達62.1%,繼2013年後銷量再次取得第一位。最後,加多寶並不滿足於國內涼茶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是為謀求世界級飲料品牌加大布局力度,“希望與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飲料大品牌比肩”。
隨著米蘭世博會的臨近,加多寶方面認識到利用米蘭世博這樣的平臺推廣產品是個很好的機會。按照加多寶的計劃,將不僅利用米蘭世博會宣傳加多寶產品,還會進行全球招商。
王月貴介紹,目前在全球不少區域已經有加多寶涼茶銷售,特別是在華人比較密集的地方有一定銷量,但總的來說銷量還很少。下一步,加多寶不僅要全球招商,而且還要進行產品營銷,尋找易於外國人接受的理念去營銷產品。
不過,相關食品行業人士認為,涼茶“出海”難度較大,加多寶此舉可能是轉移視線。“一方面,國內涼茶市場上加多寶與王老吉兩家打得火熱,通過此舉可以轉移對方視線,避免兩家在國內市場上過度競爭;另一方面,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加多寶國際品牌的形象,進而促進國內涼茶的銷量,這也很可能是加多寶‘出海’的動機。”該業內人士表示。
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面對國內激烈的競爭,加多寶“出海”開拓更廣闊市場的想法固然可以,不過,業內擔心的是,涼茶作為一個非常、地域特色明顯的飲品能否為海外市場所接受?換句話說,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對此,王月貴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年可樂,啤酒進入中國時候,中國人也覺得不好喝,最後還是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很多傳統產品賣得不好,也無法走向海外,主要是沒有發現傳統與現代的區別,並且在保證文化傳統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調整。傳統涼茶在涼茶鋪賣的,很苦,跟中藥是同源的,不適合作為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商業產品。後來把涼茶裝進罐子里面,變成現代化的產品,解決了配送、存儲、消費便利性的問題,後來又通過怕上火喝涼茶的營銷理念,讓原來只在廣東一些藥鋪售賣的涼茶走向全國,形成一個巨大的涼茶產業。”
可讓老外喝涼茶並非易事。營銷專家陳小龍坦言,涼茶走向海外還有幾大難題要克服。
首先,法律法規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部分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限制,涼茶出口會有一定的阻礙。其次,海外消費者接受度問題。陳小龍表示,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涼茶口味能否接受,另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讓海外消費者接受涼茶口味,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教育,為此投入的營銷費用將不菲。此外,長期以來,歐美對於中國的食品安全缺乏信心,這也是加多寶涼茶走向世界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最後,打通渠道有難度。加多寶要成為海外市場一款主流的飲品,必然需要進入沃爾瑪、家樂福等全球主流商超渠道,說服這些大型連鎖商超企業在海外超市銷售中國涼茶,是一個艱難的談判過程。“當然,加多寶進入海外市場初期肯定還是會通過餐飲渠道,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有很多中餐館,先通過中餐館打入當地市場,然後在進一步深入布局是開拓海外涼茶市場較好的手段。”陳小龍表示。
10月16日,王老吉位於江蘇泰州的工廠投產,這是繼雅安工廠後,王老吉投產的第二個工廠,不過,相對於在雅安投資的3億元的自營工廠,這回,它沒有花一分錢。王老吉將此稱為“緊密型的產能合作”。
“跟自營工廠一樣,新基地只生產王老吉產品,由王老吉采購原料,只是工廠地塊、工人、設備都不是王老吉的。”王老吉一位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它的最大特色是,不用花一分錢。
這家位於江蘇泰州的創新產業基地,集生產、文化、科研“三位一體”,它作為王老吉創新產業基地的首個落地項目,第一期投資約為1.6億元,預計年生產能力約5億罐,規劃產能達15億元。
王老吉大健康生產副總翁少全介紹,目前王老吉產能布局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自建基地,即為王老吉直接投資興建,作為產業發展最基本的產能保障;二是緊密型的產能合作,即通過政府為紐帶,融合各地優勢資源將生產、科研、文化基地三位一體,成為整體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新廠就是采用此種模式;三是單純性的產能合作,這種模式主要根據王老吉市場發展的需求來布局規劃。
翁少全認為,第二種合作模式可強化在上、下遊領域的合作夥伴關系,融通整個產業鏈。王老吉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以前只有代工廠和自營廠兩種模式,前者屬於OEM性質,這次新模式下,除了設備、地塊等這些固定資產不屬於王老吉,產品、原料都是我們的,控制質量的水平提高不少。
這種輕資產模式,或許能讓王老吉在行業的金錢“肉搏”中緩一口氣,一位接近王老吉的人士向本報記者坦言,雖然在回收品牌後,廣藥主導的王老吉在行業中份額不斷提升,但花錢的地方不少,既有大規模砸進市場的廣告,也有不斷提價的小店終端進場費用,外擴建廠更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大投資,但市場瞬息萬變,誰快誰才是贏家。
王老吉將新模式選擇在江蘇泰州試水,這是涼茶行業的必爭之地,2014年,浙江與江蘇兩省的涼茶市場規模約50億元,無論是浙江還是江蘇,去年的數據顯示,加多寶與王老吉的市場份額相距不遠,王老吉方面認為,基地建成必將進一步激活王老吉在江蘇及華東市場的拓展步伐。他們對搶占競品市場份額信心滿滿,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文流透露,今年最大的市場目標是保六爭七,希望可以在今年底實現。
加多寶冠上“國”字頭。6月7日傍晚,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加多寶”)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當日下午與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控集團”)在中國香港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確定在食品飲料行業外,在文化體育產業、地產開發及健康養老產業等五大領域開展全方面的深度合作。
通過這一合作,北控集團正式將其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子加多寶,而加多寶也通過首次的合資形式正式引入國資身份。
公開資料顯示,北控集團作為北京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連續多年入選“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中國企業500強”,主要業務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投資、運營和管理包括燃氣、啤酒、水務、環保、地產、儀器儀表、能源、交通、信息技術等,旗下紅籌股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是北京最大海外上市企業。
現階段,加多寶擁有加多寶涼茶、昆侖山雪山礦泉水,北控的燕京啤酒、九龍齋酸梅湯在區域市場占有較高市場份額,雙方在快消品領域的深度合作成為最先達成的意向。
事實上,近年來,北控集團在體育界動作頻繁,而加多寶與中網等體育賽事的合作也一直沒有間斷,體育市場的合作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雙方今日簽約後,北控集團將與加多寶集團在體育產業建設及商業化運作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包括共同推動“通州文化體育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共同出資建設、管理在項目園區創建的足球、籃球學校、體育場館及其他配套設施,並依托“通州文化體育產業園區”平臺,在體育旅遊、文化休閑等領域進行深入的商業資源開發。
與此同時,為早日實現北控燕京足球隊沖超目標,北控集團與加多寶集團將通力合作,對“北控足球俱樂部”加大資金投入及科學管理,目標將“北控足球俱樂部”打造成為在國內外具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職業足球俱樂部。
“我們已經和北控集團對收購足球俱樂部的股權達成了初步的合作備忘,細節還在討論中。”加多寶集團黨委書記龐振國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足球夢”也是“中國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控集團與加多寶集團合作,對“北控足球俱樂部”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科學管理,努力把“北控足球俱樂部”打造成為在國內外具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促進中國足球走出亞洲,沖向世界。
此外,雙方還擬在地產商業開發領域展開合作,依托各自在京津冀地區、珠三角地區等地區的優勢資源,在商業地產開發、健康養老產業等領域加強合作。
加多寶集團董事長陳鴻道今日表示,北控集團與加多寶集團的戰略合作,是大型國企與大型民企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積極嘗試,將推動雙方從單純的產品輸出轉變為產品、資金、技術和消費文化一同輸出。
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僅有“加多寶涼茶”與“昆侖山雪山礦泉水”兩個產品的加多寶,將正式開始向其他產品類別和領域拓展。
加多寶集團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的消息顯示,加多寶將在現有涼茶基礎上,通過文化體育、商業地產開發、健康養老、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對外投資等諸多行業和產業鏈條的合作,由單一產業鏈向多元化產業鏈發展。
白雲山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廣藥集團及全資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於近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糾紛一案的二審判決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40900元,由上訴人廣東加多寶、加多寶中國負擔。該判決為終審判決。”
附公告全文
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獲悉,本公司控股股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藥集團”)及本公司屬下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於近日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高院”)關於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糾紛一案的二審判決書,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一審判決情況
玆提述本公司日期為 2015 年 12 月 23 日(編號“2015-110”)的公告,內容有關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中院”)關於原告廣藥集團與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訴被告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廣東加多寶”)與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加多寶中國”)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糾紛一案的“(2014)穗中法知民初字第 2 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書”)。
根據判決書,原告廣藥集團起訴稱:
1、原告廣藥集團擁有傳承自百年王老吉涼茶的獨家秘方。
2、兩被告借助王老吉後人的所謂聲明通過媒體大肆宣傳炒作,以制造其獨家擁有正宗王老吉祖傳涼茶秘方的假象,來否定原告正宗配方;通過散布所謂廣藥集團不擁有正宗王老吉秘方的虛偽事實,來詆毀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業聲譽,嚴重侵害了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合法權益。
3、兩被告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基於上述理由,原告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訴至廣州中院。
根據判決書,廣州中院判決如下:
1、被告廣東加多寶、被告加多寶中國於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立即停止涉案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的侵權行為;
2、被告廣東加多寶、被告加多寶中國於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人民幣 500 萬元;
3、被告廣東加多寶、被告加多寶中國於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在《廣州日報》A1 版、網址為 www.jdbchina.com 的加多寶集團官方網站首頁刊登聲明,向兩原告公開賠禮道歉(聲明內容由本院審定,報紙頭版字體不得小於 A1 版正文字體,在加多寶集團官方網站首頁刊登的時間不得短於 24 小時);
4、駁回原告廣藥集團及原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81,800元,由原告廣藥集團和原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共同負擔 40,900 元,由被告廣東加多寶、被告加多寶中國共同負擔40,9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上訴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二審判決情況
加多寶中國、廣東加多寶不服廣州中院一審判決,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根據廣東高院“(2016)粵民終293號”《民事判決書》,二審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 40,900 元,由上訴人廣東加多寶、加多寶中國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特此公告。
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2016 年 7 月 19 日
繼商標案、廣告語案、包裝裝潢案後,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的配方案也終於告一段落。昨日白雲山發布公告稱,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對王老吉、加多寶“配方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原判。
據王老吉方面介紹,自2013年起,加多寶公司以及王老吉品牌創始人王澤邦第五代玄孫王健儀先後以發表聲明、召開發布會、制作電視廣告等多種形式傳 遞“獨有的涼茶祖傳秘方和海外經營權仍歸我家族所有”、“我將獨有祖傳秘方獨家授給了加多寶集團”、“從未傳授王老吉秘方給廣藥集團”等信息。由王健儀代 言的“傳人篇”廣告更是在各大電視媒體播放,影響廣泛,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對王老吉涼茶配方的誤解,同時也詆毀了王老吉涼茶的商譽。
對此,廣藥集團、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將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2015年12月23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加多寶立即停止涉案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的侵權行為,並賠償王老吉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 500萬元,同時,還需在《廣州日報》及加多寶集團官網首頁刊登聲明並公開道歉。針對一審判決,加多寶提請上訴。不過,最新的終審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 維持原判。
對於該結果,加多寶方面回應稱,廣藥稱其通過公私合營獲得王老吉涼茶秘方,但未提供有效證據,加多寶將依法申請再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傷害。加多寶提出,還會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請上訴。
雖然“涼茶配方案”告一段落,但王老吉與加多寶這對冤家間的糾葛還遠沒有結束。
6月24日,廣藥集團以王老吉商標侵權為由,向加多寶索賠29.3億元,案件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廣藥集團稱,加多寶公司能夠合法使用“王老 吉”商標的最終期限截止2010年5月1日,廣藥請求判令加多寶賠償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期間,因侵犯“王老吉”註冊商標造成的經 濟損失29.3億。
其中,廣藥提出的29.3億金額還創下了中國知識產權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索賠的金額紀錄,最早廣藥提請的賠償金額為10億元。廣藥集團於2015年3 月修改了索賠金額並稱,集團通過正規渠道調查到加多寶在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期間,生產銷售王老吉的凈利潤。因此,新的金額計算是基於6家加多 寶公司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的生產凈利潤得來。
除此之外,廣藥集團還於2014年8月對王健儀提起了訴訟,稱其在2013年4-5月間為競爭對手加多寶公司拍攝的宣傳廣告違反了《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損害了王老吉藥業的利益。但目前該案的審理處於停滯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6月至今,法院共對廣藥王老吉與加多寶的8起案件進行宣判,案件涉及商標、裝潢、廣告語等多項行為,廣藥王老吉均勝訴,加多寶均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目前累計需支付的賠償近2億元。
綜合來源:北京商報、澎湃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20日對邱少雲烈士之弟邱少華訴孫傑、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一般人格權糾紛案一審公開宣判,判決二被告於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公開發布賠禮道歉公告,向原告邱少華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該公告須連續刊登五日;二被告連帶賠償原告邱少華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於判決生效後三日內履行。
據了解,2015年6月30日,邱少華向大興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失費人民幣1元。大興法院於2016年7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5月22日,孫傑在新浪微博通過用戶名為“作業本”的賬號發文稱:“由於邱少雲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加多寶公司於2015年4月16日以該公司新浪微博賬號“加多寶活動”發博文稱:“多謝@作業本,恭喜你與燒烤齊名。作為涼茶,我們力挺你成為燒烤攤CEO,開店十萬罐,說到做到^_^#多謝行動#”,並配了一張與文字內容一致的圖片。
法院認為,邱少雲烈士生前在戰鬥中表現出的舍生取義、愛國為民的精神,在當代中國社會有著廣泛的道德認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邱少雲享有崇高名譽和榮譽的基礎。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榮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榮譽等民事權益。公民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到侵害的,相關當事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複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院認為,孫傑發表的言論是對邱少雲烈士的人格貶損和侮辱,屬於故意的侵權行為,且該言論通過公眾網絡平臺快速傳播,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感情,同時損害了公共利益,也給邱少雲烈士的親屬帶來了精神傷害。被告加多寶公司的言論及互動在網絡平臺上迅速傳播,遭到了廣大網友的譴責,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再次給邱少雲烈士的家屬造成了精神損害。此外,加多寶公司作為國內知名飲料廠商,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其為慶祝“銷量奪金”精心策劃的“多謝活動”中未盡到合理審慎的註意義務,存在主觀上的過錯,應當對其言論產生的負面影響和侵權事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據此,法院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工廠停產、員工被裁的傳聞困擾著加多寶。日前,有消息稱,加多寶內部裁員蔓延,與渠道商之間的合作也出現不愉快,且停掉了部分塑料瓶裝加多寶的代工生產。對於系列傳言,加多寶方面於昨日向北京商報記者進行了回複,並確認已停止產品代工。
日前有消息顯示,由於銷量下滑加上母公司停止註資事件影響,加多寶正在關停工廠,目前加多寶自建的杭州濃縮汁廠已經停產,同時,加多寶終止了與塑料瓶裝的代加工廠商的合作,其中包括與加多寶合作四年之久的匯源。對於工廠關停、停止代工的消息,加多寶方面回應稱:“去年與匯源的合同到期後就停止了合作。”匯源方面昨日也確認了該消息。
加多寶方面給出理由稱:“因為加多寶建立的仙桃、冠亞等自有瓶裝加工廠已經投產,自有工廠完全能保證市場的正常供應,今年加多寶瓶裝取得了很大增長。”不過,對於其他自建工廠停產的消息,加多寶方面予以了否認。
公開信息顯示,加多寶仙桃工廠於2015年12月投產,新廠投資近3億元,擁有一條高速瓶裝線,每分鐘生產800瓶,年產1800萬箱瓶裝涼茶,是生產瓶裝加多寶的基地;冠亞工廠是於2015年一季度投產的加多寶另一家工廠,主要生產塑料瓶裝涼茶產品。
加多寶自建工廠且投產時間與停止和匯源之間合作的時間基本吻合,但是停止匯源代工後,新工廠是否補充了產能、瓶裝加多寶的產能是否因為代工合作結束而整體減少等消息,加多寶方面並未給出明確說明。
同時,對於拖欠物流企業款項並減少春節10%營銷費用等傳聞,加多寶方面回應稱:“加多寶和物流等供應商有多年穩定的合作基礎,互相信賴,目前一切正常運作;春節減少10%的預算是無稽之談。尼爾森相關數據顯示,加多寶目前在包括物美、家樂福、沃爾瑪等全國現代渠道均保持穩定增長,在品類里銷量遙遙領先。”
關於加多寶銷量不景氣的傳聞近來被頻繁曝出,雖然加多寶已多次否認,但有接近加多寶的人士介紹,隨著涼茶整體品類的增速放緩,涼茶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加上王老吉北上,在各個銷售渠道與加多寶直面較量,搶占加多寶的市場份額,加多寶壓力不小。
此外,加多寶近幾年逐一失去了“王老吉”商標、紅罐包裝權以及多個廣告語招牌,在與王老吉的對簿公堂中屢屢敗訴,這更讓加多寶在競爭中處於被動狀態。加多寶多事之秋或才剛剛開始,對於加多寶裁員、停產等傳聞事件北京商報將持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