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地產“左右逢源” 多地取消限購、房貸審批加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691

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持續出現頹靡態勢之際,房產市場的關鍵政策出現松動跡象。(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一向被視為樓市調控“殺手鐧”的房地產信貸政策正從源頭上刺激市場需求。 上周,上海就傳出農行首套房200萬元以上的商業住房貸款可獲95折優惠利率。《東方早報》報道稱,部分城市配合松綁限購的同時還放松了限貸政策,但外地戶籍購房者購買二套房的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調至1.15倍。 業內認為,在樓市膠著的微妙時刻,一線城市信貸松動,一旦其他地區和大行加入放松大軍,那麽,市場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很可能改變。 除了利率優惠,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的調研結果顯示,全國多個城市房貸審批速度也在明顯加快。 《上海證券報》報道稱,北京、廣州、成都等多地房貸審批、放款流程已大大加快,已從最緊張時的3個月縮減至如今的1個月,杭州等地甚至一周即可審批放款。 據德祐地產貸款管理部主管晏純介紹,現在,上海房貸審批一般兩周即可通過。在交易中心產證辦下來後,3-4個工作日即可放款,一般來說1個月到1個半月整個貸款流程就可完成,這與此前貸款最緊張時至少3個月甚至長達半年的貸款周期相比,已大大縮短。 不僅如此,在央行發生要求銀行支持住房貸款需求後,地方政府的救市行動也由暗轉明、範圍擴大、力度加碼,全國多個城市放松限購政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6月底,呼和浩特成為全國第一個發文取消限購的城市。本月,二線城市武漢也加入限購松綁的大軍。截至7月23日,46個限購城市中有27個城市針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微調。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對這些城市限購放松後的樓市反映進行調研,結果顯示從目前放松限購的樣本城市來看,效果甚微。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目前市場已經出現失衡,取消限購對樓市的作用不大。”而另一位券商研究員也認為: 限購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信貸依然是市場能否複蘇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78

俄羅斯關閉四家麥當勞 取消部分歐盟產品進口限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89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20日簽署命令,撤銷部分對西方國家產品的進口限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新華社,俄羅斯聯邦政府20日發布消息說,根據農業部門對商品市場的分析,並考慮到進口替代能力和部分群體利益,決定對本月7日出臺的進口禁令清單進行調整。

不過,仍有跡象表明,俄羅斯總統普京仍持強硬的反制裁立場。英國《衛報》報道稱,周三,莫斯科四家麥當勞餐廳被暫停關閉,俄羅斯方面給出的理由是衛生條件不合格、能量及營養價值等數據不達標。此舉被社會輿論評論說是俄總統普京對歐美制裁的針鋒相對的報複。

這其中就包括蘇聯解體後不久在俄羅斯開業的首家麥當勞餐廳,它還曾被形容為全球最繁忙的分店之一。麥當勞在俄羅斯境內有438家分店。據麥當勞2013年的數據,俄羅斯是該集團除北美地區以外的七大主要市場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俄羅斯消費者監管部門表示,將對上述餐廳進行進一步檢查。

根據最新清單,馬鈴薯種子、洋蔥種子、營養劑、濃縮蛋白、食物纖維補充劑、無乳糖乳品,以及鮭魚和鱒魚魚苗被從進口禁令清單中剔除。

本周早些時候,一群俄羅斯人下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請願書,他們要求將一些“用於特殊膳食目的”的產品從進口黑名單中剔除,其中涉及乳糖或無谷蛋白。乳糖和無谷蛋白“在俄羅斯沒有替代品,而且對兒童和腹腔炎患者是唯一的無乳糖和無谷蛋白營養品。”

為回應美歐對俄進行的經濟制裁,俄政府8月7日公布食品進口禁令清單,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挪威的肉類、奶制品、果蔬等暫時停止進口。

歐盟此前估計,俄食品消費對外依存度高達35%,食品禁令將在今年內對俄羅斯經濟造成230億歐元的損失。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俄羅斯一位地方農業部門官員Kommersant說,庫頁島奶酪價格已經漲了10%,肉類漲了15%。雞腿價格漲幅更為驚人,高達60%。

由於進口貨源收窄,俄羅斯境內食品供應量縮減,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食物價格也在上漲。濱海邊疆區從中國進口的蘋果價格漲了三分之一,肉類漲了26%,魚類漲了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96

索尼預期巨虧2300億日元 上市56年來首次取消分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42

WireAP_1d0313545b214536b17af1ea99f297f5_16x9_992
索尼公司CEO平井一夫

索尼公司今天再次下調了公司的全年利潤預期,預計公司2014財年將凈虧損2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1億元)。索尼此前做出的2014財年業績預期是凈虧損500億日元。

索尼公司同時宣布取消年終分紅。這是1958年索尼上市以來首次取消分紅。不過索尼維持全年收入預測7.8萬億日元不變。

索尼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則是因為其移動通信部門在市場中不佳的表現。索尼表示,他們承認曾高估了其中端智能手機的收入,現在他們已經對此做出了戰略調整並願意接受損失的事實。

索尼於7月把本財年的智能手機銷量預期從5000萬部下調到了4300萬部。根據調查機構 Gartner 的數據,2013 年,索尼在全球的智能手機市場僅占 2.1%,而三星和蘋果則各占 31.3% 和 13%。

近幾年來,索尼一直在努力在重建公司的運營模式,並圍繞平井一夫提出的“一個索尼”戰略不斷縮小公司的業務範圍,進而變成一家更具有凝聚力並能夠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索尼公司宣布剝離VAIO筆記本產品線,與此同時,這家公司開始專註於Xperia智能手機產品線。不過,看著索尼對手機業務收入預期的下調,可以看出,其依靠微薄利潤率獲得市場份額的戰略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此索尼表示,會在移動業務上會逐漸做出調整,以適應市場和競爭環境的改變。有可能專註高端型號發展而減少推出中端型號。

此外,索尼首席執行官平井一夫表示,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本財年,索尼移動部門將裁員15%,約1000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36

評估之後再建言取消審批,別“松了綁、留著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222

“應盡快對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進行清理,必要時修改。”

西安市教育局訴苦,今年上半年教育部一家就下達了5項類似的評比,分別是“全國模範教師”、 “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先進集體”……

還可以更有靈活性

走了一圈之後,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發現,此輪取消下放審批權,有不少“松了綁、留著絆”的做法。

例如,60萬噸煤礦生產企業現在可以由省里審批,但用地、環保手續仍由國務院部委審批,等於沒有下放。城市軌道建設項目的立項目前已經下放到地市,但規劃仍需要國務院來審批,意義也不大。

調研評估結束後,馬慶鈺與行政學院的李江濤、黃錕等人寫成了一份關於取消和下放審批權的建議。“部門之間要協同,層級之間要配套。”馬慶鈺說,中央不同部門之間的一些改革制度在落地過程中出現“打架”現象,像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企業註冊登記時不再需要驗資,但文化部門在審批印刷企業時仍根據《印刷業管理條例》要求企業出示驗資證明。

“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確認”是民政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共同審批的,國務院提出“各部門的審批權要削減1/3”後,民政部認為這些審批權應該取消,並上報至國務院審批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但作為共同審批部門,財政部、稅務總局就沒有上報。“可能是理解上的分歧,也可能是出於部門利益的考量。”馬慶鈺認為,在取消下放審批權時,中央應該有個標準和方案,並要求各部門嚴格執行。

但審批權改革“承接落地”留有漏洞的責任並非全在地方,如城鎮土地使用稅款按減免審批權已經下放,但中央至今沒有出臺具體的操作指南與規範要求,導致基層稅務部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自由裁量權過大。

由於“上下的不協同”,在河北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部門出於激活市場的目的,想下放一些權力,卻無法下放。

簡政放權後,執業獸醫的資格認定已下放到省級獸醫主管部門,但實際情況是,目前的審核主要是在市級,由市級獸醫主管部門審核材料的真實性,省里只是蓋個章而已,“完全沒有必要。”河北省獸醫主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調研組,他們希望將審批權直接下放到市里,但由於規定是下放到省級部門,他們想放也不行。

馬慶鈺不否認目前行政審批改革力度很大,“但還可以更具有靈活性。”他認為,今後一些下放的權力,應該從“下放到省級主管部門”改為“下放到省級及其以下政府主管部門”,由省級決定是否再下放,以增加省級政府行政審批改革的自主空間。

“與依法行政的矛盾 已非解決不可”

7月15日,國家行政學院評估組到陜西,對照材料,在座談現場就發現陜西對國務院的一些政策進行“打折”處理。如國務院已明確取消對民辦學校聘任校長的核準,但陜西各級政府將其改為“省級核準”。

但他們的理由也不無道理——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第23條規定,民辦學校聘任校長,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校長的任職條件,需要報審批機關核準,而國務院頒發的只是行政命令。

類似的“打折”還有,過去對於建設項目施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需要縣級以上土地部門批準,但在今年國務院取消了這一審批權之後,西安也繼續保留。他們的理由同樣是“依據法律”,因為做出這一規定的土地管理法還沒有修改。

“應盡快對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進行清理,必要時修改。”馬慶鈺說,否則,一些審批權下放、取消後,將面臨法律依據不充分或者無所適從的情形。

例如農業部已將“食用菌菌種進出口”審批權下放給省級農業部門,但按照種子法的規定,這一審批權應屬於農業部,下放目的雖好,法律依據不足。

馬慶鈺等人的報告建議,國務院法制辦抓緊梳理現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對已確認有明顯問題的部委規範性文件和規章,由國務院決定先行停止;對一些明顯落後於時代、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在與全國人大協調後,先做出暫停執行的決定,然後著手進行修改。

中編辦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評估組到中編辦調研時,中編辦相關人士提到,目前地方政府承擔的行政審批事項涉及五千余部法律法規,但目前清理法律法規的速度太慢,不適應改革要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依法行政之間的矛盾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刪繁就簡 建立標準

各種名目的評比達標本來不是評估重點,但評估組在西安與高校、科研院所座談時了解到,目前各種先進以及人才評審,令他們應接不暇,甚至幹擾了正常的科研教學活動。

以西北大學為例,今年上半年就開展了22項中央、省級各類先進評審,如教育部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人社部的“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中國科協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

西安市教育局也訴苦,今年上半年教育部一家就下達了5項類似的評比,分別是“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先進集體”,單名稱已令人眼花繚亂。馬慶鈺等人認為,各種名目評比達標需要徹底清理和規範。

與評比達標類似的,還有各類資質、資格項目,各部門、各地區私設情況嚴重。按照行政許可法,準入類職業資格認定應由人社部認定,但目前687項專業技術資格認定中,屬於人社部認定的只有69項。到今年7月,剩余的六百多項不規範認定中,被取消的只有11項。

另一類取消比重過小的就是行政事業收費。截止到7月3日,取消的收費項目只有33項,但保留的多達400多項。

為督促各部門取消下放審批權,國務院作出“各部門必須取消下放1/3”的決定的同時,還要求“與經濟領域密切相關的不低於1/2”。但有些部門和國務院玩起了“躲貓貓”遊戲,將取消下放的項目拆解成多個小項上報,以量充質,而對留下的審批項目則以大項進行統計。

這種“躲貓貓”背後實際隱藏著審批沒有“標準化”的問題。此次評估發現,從部門到地方,最難弄清楚、說明白的就是行政審批事項的數量。都是行政審批,有的“一項”指大項,包括幾個甚至幾十個小項,有的“一項”就是一小項。各地統計的審批事項也差別懸殊。以目前保留的行政許可來看,河北是493項,雲南是467項,青海是389項,浙江是424項。在河北省內,石家莊的行政許可事項是66項,承德則是259項。

馬慶鈺覺得,針對各地“大項”、“子項”混亂的問題,國務院應盡快統一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確保各級政府統一口徑、統一標準,解決項目數量畸高畸低的問題,杜絕一些地方對行政審批事項打捆合並,以及審核混亂的情況發生。

行政審批事項在“邊減邊增”?

“行政審批改革,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現在取消和下放審批權主要關註在經濟領域,但社會領域如醫療、教育、養老關註得不夠,今後要加大取消下放力度。

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要求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只針對專業養老機構,設立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10張以上床位,但很多居家養老機構是沒有10張床位的,很難拿到營業執照,導致一些新業態的發展受到制約。

在取消和下放一部分審批權之後,不少部門規定,相關的企業項目要經過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評估,尤其是規劃、土地、環保、建築等方面大多已委托給專業機構。但問題是這些中介評估機構的評估時間卻在拉長,收費也在提高。1億元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平均就需花費50萬元。中編辦認為“取消下放審批權的部分紅利,會被中介評估機構逐步消解”。也由此衍生了不少皮包公司。

馬慶鈺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出面,規範評估項目,降低評估成本,壓縮不必要的評估,同時要以政策杠桿推動專業評估機構的發展,擴大準入大門。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還指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行政審批事項在“邊減邊增”。上個10年,前兩屆國務院共取消和下放了2497項行政審批項目,占總數的70%。但由於在減少的同時不斷增加新的項目,本屆國務院產生之初仍有1800多項,有些新增項目看起來匪夷所思,如2012年,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出通知,對高等院校設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進行審批,此審批事項已在2014年7月取消。

新一屆國務院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2013年9月19日發出了關於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從設定的標準和程序等環節從嚴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59

三亞否認取消限購長假過後,樓市是冷還是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594

每年國慶黃金周,各大房企紛紛出招,決戰“金九銀十”。(東方IC /圖)

三亞取消限購?假的!地產商集體漲價?還是假的!

真亦假時假亦真?國慶長假前後,中國樓市煙幕彈四起。

三亞要搶在十一黃金周開放限購?據中國證券報消息,9月30日下午,三亞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劉樹國表示,三亞市住建局已經研究決定,三亞市將於10月7日起正式放開限購,購房人在三亞市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房),不需要再提供家庭住房情況證明和在三亞市納稅或者繳納社保的證明。

《第一財經日報》當日也從三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處證實了此消息,“我局在上周已將放開限購的方案上報市政府,計劃10月1日執行。具體如何調整限購政策、何時執行,還要等三亞市政府批準。批準後,可能會由三亞市政府直接發文,也可能由三亞市住建局發文。

繼珠海發文取消限購後,作為唯一一個仍在執行限購的二線城市——三亞若“松綁”,全國限購僅剩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了。

有趣的是,在全國等待三亞官方發文確認從10月7日起取消住房限購政策之時,三亞市住建局卻突然“變臉”了。

新華網10月8日消息,日前三亞住建部門明確表示,目前,三亞仍按照國家分類調控的要求,執行住房限購政策,而三亞房地產業的調整,正在為其他產業發展騰挪出更多的空間和平臺。所以,在當前形勢下,還不會考慮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

三亞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不取消樓市限購,主要是出於加快三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考慮。三亞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限購政策,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理性發展,盡管在經濟增速上作出犧牲,但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發展戰略得以穩步實施,三亞多元化的產業經濟支撐力也正在逐步形成。

隨後,三亞住建局為了打消外界疑慮,在其官網和多家媒體發布新聞通稿,明確表示將繼續執行限購政策。

在黃金周前放出取消限購消息的三亞住建部為何在不到十天內臨時變卦?

對此,有海南房地產業內人士蔡誌喆對第一財經日報解釋稱,三亞在國慶長假前放出取消限購的消息,應該是為了打探市場反饋,可能國慶假期的市場反饋並不是很好,所以才放緩取消限購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也對南方周末網表示,三亞救市的步伐緩慢,說明其市場的困境和其他城市有很大的區別。從產品結構上看,三亞很多項目都和旅遊度假等因素掛鉤。若用常規的方式救市,對於當地居民來說,誘惑力並不大。對於三亞,即使目前放開樓市,可能也不能帶來成交量的反彈,因此,三亞的救市措施還處於一個比較縝密的醞釀過程中。

與此同時,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10月1日,一份名為《綠城集團浙東區域公司文件》的文件在微信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件中提到綠城集團浙東區域公司要從11月1日開始對現有在售樓盤提價5%-10%。緊接著,國慶假期里也開始流傳著多份地產商的漲價通知文件,其中包括綠地、碧桂園、新城等地產公司。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房企的品宣部門均否認了文件的真實性,強調文件和集團固有的文件格式不同,是偽造的。

一家地產企業的品牌負責人透露,網上所謂的“漲價通知”,僅僅是部分房地產項目為了推動成交而做的營銷炒作,目的是刺激購房者趕快下單,核心仍是為了拉動成交量。

央行出手,長假過後樓市是冷還是暖?

除了限購松綁和地產商“漲價”等煙幕彈以外,其實,在長假來臨的前一天,央行已向樓市投下了一顆貨真價實的重磅炸彈。

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發布通知,對我國房貸政策作出調整,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7倍。那如此寬松的房貸政策能否在一潭死水的樓市里掀起波瀾?

在“雙限”解除後的部分二三線城市,樓市出現逐漸回暖現象。

揚子晚報消息,截至10月7日晚8點,長假7天南京新房認購累計達2820套、成交513套,平均一天賣出約403套房。這一認購量同比2013年“十一”長假的1946套,上漲了45%,這也是國慶長假新房認購量的歷史新紀錄。

不過,據證券時報網消息,“9·30房貸新政”對北京、廣州等影響未現,一線城市樓市在國慶假期的網簽量依然走低。

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國慶假期(10.01-10.06,下同),北京市住宅網簽量為510套,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8.3%,但比2012年同期的454套稍高,為2009年以來第二低值。其中,住宅新房網簽472套,同比下滑39.7%;二手房網簽量僅為38套,同比下滑13.6%,為2009年以來同期的新低。

而網易房產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六6天,廣州全市網簽401套,相比去年同期716套,下降43.99%,環比上月741套跌45.88%;均價12076元/平方米,同比去年9423元/平方米,上漲28.15%;和今年9月15595元/平方米相比,跌22.56%。

對此,嚴躍進表示,長假後,樓市成交量會出現一個較好的反彈,反彈力度與地方政府相應的政策措施掛鉤。而最關鍵的是,首套房貸利率的成本能否因為此次政策而出現實質性的下調。若房貸利率能夠達到85折到9折的區間,對於購房者而言,則會積極入市,從而鎖定按揭貸款成本。如果未來成交量反彈,市場成交價格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拉升過程。

前述證券時報消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認為,就全國而言,年底可能看不到全面的反彈。信貸放松刺激需求,去庫存成為房價止跌反彈的重要因素。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的庫存量並不是特別高,去化周期也不是特別長,一旦需求開始釋放,政策利好出來之後,年底有可能房價開始止跌反彈。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三線、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年底還看不到明顯反彈,可能要到明年某季度會出現全國性的房價見底反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473

香港特區政府取消與“占中”代表會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10

香港,占中,普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9日晚表示,“占中”團體等公布新一輪不合作運動,雙方原定10日的對話基礎被動搖,不可能有建設性的會面,因此“無奈及失望地”決定暫不會面。

林鄭月娥表示,“占中”團體本月2日的公開信,沒有要求撤回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政改的決定。這為對話提供了比較理性與務實的空間,行政長官因此委派她與學生對話。但是,此後有“占中”者代表公開發言,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撤回決定,又堅持違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並借對話號召更多人參與堵路,把對話成果與是否撤離掛鉤,將市民福祉做對話籌碼,這不符合公眾利益,不符合現實需要,不符合政治倫理,政府不能接受利用公開對話機會,鼓動參與“占中”。

她強調,政府從不認同堵塞馬路的非法行為。政府苦口婆心地遊說,但“占中”人士對理性聲音一一拒絕。“占中”嚴重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及生計,違法行為必須停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16

二十國集團財長討論取消對俄經濟制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76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財政部長表示,G20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華盛頓會晤期間曾討論取消對俄羅斯制裁可能性。

這一話題並未出現在正式日程中,但是俄財長西盧阿諾夫稱,各方都在會晤期間都表示,希望盡快解決烏克蘭東南部局勢問題,以及爭取擺脫制裁,因為很明顯,這妨礙本國商業發展和經濟刺激。

本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今年的預期增速調降至至3.3%,明天降至3.8%。IMF表示,這主要是受到歐元區、日本和主要新興市場的疲軟影響。其認為,歐元區今年已經陷入通縮的可能性為30%,在2015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40%。

作為歐元區發動機的德國8月數據相當糟糕,出口和工業訂單意外大幅下滑,跌幅創五年最大。

對俄羅斯來說,當前的經濟狀況也可謂舉步維艱。盧布連續貶值創下歷史新低,俄羅斯央行被迫出手幹預市場,最近幾天已經拋出了30億美元。而油價跌至四年新低也令這個能源大國日子不好過。

最近對於全球疲軟的經濟,俄財長表示,制裁只能增添負面因素。

他還補充稱:"確實沒有人需要制裁,它違反我們促進經濟增長的任務。我們認為,明斯克達成的12點協議已經開始在烏克蘭國內落實。"他希望,取消制裁的問題不會"長期"推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54

俄新社:歐盟考慮本月取消對俄制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27

據俄新社報道,歐盟駐俄羅斯大使Vygaudas Usackas周二稱,歐盟成員國將在十月末討論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Usackas提到,

歐盟將在本月底重新評估制裁措施,這取決於當前形勢的進展與穩定狀況,此外還包括撤軍和邊境管控的情況,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我們將會就是否部分或全部取消制裁的問題做出決定。

9月5日,烏克蘭政府與東部反對派領袖達成停火協議,但是雙方之間的戰鬥依然在持續。歐盟此前指責俄羅斯向反對派提供支持,而俄羅斯否認。

在上周六,俄羅斯財政部長表示,G20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華盛頓會晤期間也曾討論取消對俄制裁可能性。

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剛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進行過會面,雙方就恢複烏克蘭東部和平的可能舉措進行了討論。

從三月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以來,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制裁。此後俄羅斯盧比不斷貶值,為幹預匯市,本月來俄央行已經動用了超過60億美元的資金,但是盧布並未停止跌勢。

更糟糕的是,油價最近接連大跌,昨日的跌幅更是高達4.6%,原油市場經歷了兩年來最黑暗的一天。對於能源大國而言,油價連續大跌將嚴重影響財政收入。

美銀美林預計俄羅斯明年將陷入衰退,預計明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78

【形勢】限購令取消之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839

限購令口訴之後 (JZ多媒體解決方案/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50

印度新政府開啟最大膽改革:取消柴油價格管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11

a78b6b52-8695-4b20-83f3-c101a655f622

印度政府18日解除柴油價格管制並提高天然氣費用,希望讓市場力量發揮更大影響力,並藉此吸引能源投資、促進市場競爭,是總理莫迪邁向削減補貼、刺激能源生產和活絡經濟最重大的措施。

全印逾2/3商品靠柴油車運送,幾乎所有商品零售價都受柴油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導稱,柴油降價可望使運費下跌3%到4%,並進一步降低民眾日常生活開銷。

印度政府宣布印度油品零售價將隨國際油價浮動後,柴油零售價立刻下降。

從19日起,消費者購買1公升柴油可以減少5.7%或3.37盧比(1 印度盧比 約合0.01632 美元)的支出;本地生產的天然氣價格則從11月起上漲三分之一,從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4.20美元提高到5.61美元,但漲幅低於原先規劃的100%。

這是印度柴油價格自2010年9月以來首度降價,有助對抗通貨膨脹並刺激經濟。同時,上述政策可削減政府補貼、吸引外國投資能源產業、提升競爭力。

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1日,印度柴油已政策調漲19次,每公升累計漲50派薩(paisa,相當於1/100盧比)。全球石油價格今年6月升到尖峰後已滑落逾20%,至近4年新低,使油品業者虧損獲補償,政府因此出手解除柴油價格管制。

若盧比兌美元匯率得以支撐且國際油價走勢不變,則印度巿場柴油價格將可續跌。

印度的逾七成燃油需求來自進口,專家估計,每桶石油價格降低10美元,可以讓印度的零售通貨膨脹率下降0.2個百分點,批發通貨膨脹率更可降低0.5個百分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