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技晨練 | 現場直擊!深圳雙創周被實用型機器人占領了

【Tech|業界大事件】

現場直擊!深圳雙創周被實用型機器人占領了

雙創周啟動儀式之後,第一財經記者來到雙創周主會場,這里將在13日到18日進行為期6天的主題展示。從會場情況來看,機器人以及無人機展區吸引了最多客流,今年這兩個展區相連,觀眾參觀完機器人可以直接進入無人機展區。而這次所展示的機器人更多是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對比之前概念型的機器人,更多產品有更多實質性應用方向。

馬雲說“電子商務”快被淘汰了 這五大創新才真正影響世界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出席杭州雲棲大會時提出,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象,“電子商務”這個詞很快會被淘汰,有五個新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世界。此外,馬雲認為,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年輕人的競爭,他呼籲各國政府為未來30年制定創新發展的政策,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30人以下的小企業制定獨特的扶持政策。

中國研制世界最大太空飛機 垂直起降可載20人

據英國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報道,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10月10日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韓鵬新透露,其所在研究院已設計出一款太空飛機,最突出的特征在於可以增加搭載乘客的數量至20人。《新科學家》網站稱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飛機,擬用於商業用途。

胡潤百富榜:馬雲、馬化騰包攬二三名

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Forest City·Hurun Rich List 2016)。榜單顯示,62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150億財富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52歲的馬雲及其家族財富增長41%到2050億,保持第二。45歲的馬化騰雖然已經捐了139個億,但財富仍然增長了38%到1650億,上升1位到第三。

30萬基站加速 中國電信2017上半年800M LTE全網覆蓋

據中國通信網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已於本周啟動LTE五期工程無線網主設備(FDD)集采工作。這次集采規模預計達到30萬個基站,超過以往各期。同時,中國電信此次集采非常看重800MHz組網能力,相信伴隨著後續網絡建設,中國電信4G網絡覆蓋能力將大幅提升。

從洛杉磯到香港!臉書、谷歌參與建造跨太平洋超高速光纜

美國臉書、谷歌公司、海底通信技術供應商TE SubCom及香港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公司宣布,將共同建造連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與香港的太平洋光纜網絡系統(PLCN),這將是兩地間的首條超高速海底光纜。這條跨太平洋海底光纜全長1.28萬公里,預計2018年夏季投入使用。

iPhone 7大熱帶動 臺積電三季度賺205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彭博社報道,臺積電召開法人說明會稱,受惠於蘋果A10 Fusion應用處理器、輝達(NVIDIA)繪圖晶片、海思及聯發科手機晶片等出貨強勁,臺積電第三季度凈利潤968億元新臺幣(約合205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較第二季度增長33.4%,與去年同期相較也增長了28.4%;毛利率50.7%,營業利益率40.8%。

富士康收購奧地利IT集團S&T 29.4%股權 成最大股東

奧地利IT集團S&T宣布,已獲得富士康旗下工業主板制造商樺漢科技(Ennoconn)1.5283億歐元(約合1.683億美元)的投資,獲得29.4%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與此同時,S&T還宣布將利用這筆投資收購德國計算機廠商Kontron 29.9%的股權。但S&T同時強調,無意再繼續增持Kontron股份,或徹底收購Kontron。

汽車之家CEO秦致等撤回私有化要約

汽車之家宣布,公司董事會下屬的特別獨立委員會近日接到了私有化買家聯盟的通知函,他們將撤回今年4月份提交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為了評估該私有化要約而組建的特別獨立委員會也於10月12日解散。此前,汽車之家原控股股東澳洲電訊宣布以16億美元將所持汽車之家47.7%股份轉讓給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Tech|奇點】

AR還可以用來幫助青少年禁毒?

新加坡的一輛大巴把這項技術用在了禁毒上,通過AR技術,大巴車上的設備會對你進行面部掃描,隨後通過數字轉換,你就能看到吸毒後自己的那副尊容了,而年輕人可以看到自己濫用毒品後直線下降的顏值,這樣就能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85

“圖像時代”激戰正酣 華為如何占領

任正非的誓師大會,再次表達了華為占領“圖像時代”的雄心。

近日,他在一場2000人的大會上公開表示:“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

上個月,華為與徠卡共同設立麥克斯·別雷克創新實驗室,開發高質量圖像和視頻的技術能力。任正非親自前往簽署協議。他表示,未來的信息社會將有90%以上的流量來自圖像和視頻。

事實上,該實驗室將不僅涉及手機攝像頭的開發,而且將在新光學系統、計算成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發。任正非在一封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曾指出:“我們是有可能在圖像技術上領先世界,當然我們不是要去做電視機等圖像產品,我們做的平臺是要能支撐傳送未來的圖像,我們要解決視頻類的算法問題。”

圖像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的視覺基礎,是人類獲取信息、表達信息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正在逐漸興起的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更客觀、準確地認識世界。

Gartner半導體行業分析師盛陵海指出:“圖像處理能力賦予了機器看世界的能力,這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輸入。”事實上,過去,圖像處理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工業相機、攝像機、掃描儀等設備中。未來,無論是新一代汽車、安防監控、機器人、移動與消費電子、智能建築還是工業電子與零售,智能圖像處理的需求將會進一步爆發。

不過華為要征服該領域,面臨更多的是來自行業競爭對手的挑戰。因為芯片巨頭和影像公司早已摩拳擦掌,大舉進行全球範圍的收購。

上個月,英特爾收購了視覺處理芯片初創公司Movidius。Movidius一直耕耘在視覺處理芯片領域,目標是在移動設備上實現PC級的圖像處理能力。谷歌的ProjectTango手機就曾經搭載Movidius家第一代視覺處理芯片,和NASA的SPHERES機器人一起送入太空中監測國際空間站,Tango手機用於處理各種傳感器反饋的數據並繪制圖片。收購Movidius,英特爾不僅可以增加自家RealSense3D深度攝像頭技術,還可以借此進入VR設備、無人駕駛等新興人工智能市場。

定制化的視覺處理芯片以相對較低的功耗帶來優秀的圖像處理能力,大疆、谷歌和聯想以及華為等廠商都在努力開拓這一領域,希望憑借專用的視覺處理芯片更快地開發新產品,進入消費市場攻城略地。

今年8月,索尼首席財務官吉田健一郎(KenichiroYoshida)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潛在的並購目標包括擁有執行圖像處理的計算機算法技術的創業公司。圖像傳感器是索尼占據統治地位的少數領域之一。該公司在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中的占有率約為40%,該類元件為蘋果iPhone6和三星GalaxyS6所采用。圖像傳感器業務在索尼第一財季運營利潤中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居和汽車接入互聯網,索尼希望市場對高質量圖像傳感器的需求將進一步上揚。

今年7月,諾基亞也完成了對瑞典圖像軟件公司Scalado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收購。諾基亞表示,收購Scalado所獲的技術和專利將有助於幫助公司在Lumia系列智能手機上“打造獨特的圖像體驗”。此外,Scalado總部瑞典Lund將成為智能手機圖形軟件的主要陣地。此前,諾基亞圖像團隊主要分布在芬蘭Espoo和Tampere城市。根據收購協議,大約50名圖像專家將轉到諾基亞門下。

Scalado圖像技術的主要優勢在於利用最低的耗電和功耗實現移動圖形捕獲、預覽和高清靜態圖像編輯。公司圖形解決方案授權公司不僅包括RIM公司,還包括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全球十大互聯網提供商以及最先進的系統供應商等。Scalado在其網站稱,公司擁有50多項圖像專利以及正在申請專利的圖像技術,現在均已歸入諾基亞公司囊中。目前,Scalado圖形技術已經應用於超過10億臺移動設備。

今年5月,芯片巨頭ARM以3.5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英國拉夫伯勒(Loughborough)的圖像處理IP授權公司Apical,以加強圖像處理技術能力。成立於2002年的Apical以影像處理與嵌入式機器視覺技術而聞名,利用Apical技術的新設備可以“看懂”其周圍環境,並根據環境不同做出相應的行為。Apical是英國成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目前全球有15億部以上的手機和大約3億個消費、工業電子設備(網絡攝像頭、數碼相機與平板電腦等)用到了Apical的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61

厲害了!特朗普的金主“占領”美國政府

自上月勝選以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和近200個人進行了會面,主要內容是就特朗普政府職位進行“雙向選擇”,而在這近200個人中,竟有超過三分之一是特朗普和共和黨在競選時的“大金主”。

食言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對聯邦選舉委員會數據分析後發現,這段時間特朗普會見了73個捐贈人,他們共向特朗普和支持他的團體捐贈了170萬美元,向共和黨捐贈了5730萬美元,平均每個捐贈人貢獻了逾80萬美元。

根據統計分析,特朗普政府的119個高級職位中有38%都被其“金主”占據。以往美國總統大選時的捐贈人常被用來“填”全球各地舒適的外交職位的缺,在美國現代總統選舉歷史上,像特朗普政府這樣大肆啟用捐贈人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

特朗普此舉令不少此前支持他的選民感到失望,在大選時他常吹噓自己的個人財富並宣稱其選舉活動大部分是自己出資資助的,這意味著他不會像其他對手那樣,欠那些“大金主”的人情。

“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了一些成功的、合格的人在政府中服務,旨在推進有利於增長和有利於美國的日程。”特朗普過渡團隊的一位發言人稱,“他們一起致力於結束長期有負於美國人民的腐敗的華盛頓體系。”

“如果給當選總統提建議和提供咨詢的人物是大捐贈人階層,這些人正如特朗普此前所說,捐贈是為了有所回報,因此支持他的普通選民將無法看到他們希望的政策。”選舉律師波特(Trevor Potter)說,那些希望看到改變的選民會感到幻滅,因為最終仍舊出現富豪統治的局面。

特朗普近日卻在艾奧瓦州的一次演講中對聽眾說:“我就是想要能賺錢的人。因為現在他們正在為你們談判,好嗎?”

“目前為止這整個過渡的方式,總的來說我們覺得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而且令人震驚的是全然不顧沖突,更不用說多麽虛偽。”偏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政治學家奧恩斯坦(Norm Ornstein)說,“更大的問題是巨大的利益沖突。”

6個“大金主”

特朗普將他的6個“大金主”塞到了內閣中,和他相比,前幾屆美國政府簡直太低調了。特朗普已任命大捐贈人里基茨(Todd Ricketts)為商務部副部長。里基茨來自建立美國最大互聯網券商之一TD Ameritrade的家族,擁有芝加哥小熊隊,是共和黨最大的“金主”之一。2016年,里基茨家族為共和黨捐贈了超過1570萬美元,在此前的競選周期中則貢獻了2600萬美元。該家族還組織了一個名為“Future45”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是支持特朗普的最大的一個無支持金額限制的組織。里基茨本人則向共和黨人捐贈了6.38萬美元。

特朗普選擇的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及其家人在此次選舉中捐贈了1040萬美元,其中向特朗普的聯合籌款委員會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44.5萬美元。德沃斯是安利公司聯合創始人理查德•德沃斯(Richard DeVos)的兒媳婦,丈夫迪克•德沃斯(Dick DeVos)是安利公司繼承人,而其兄普林斯(Erik Prince)則是極富爭議性的黑水公司的創始人。除了特朗普外,德沃斯夫婦還捐贈了17位參議員的競選活動。

被特朗普任命為小企業管理局局長的摔角業女富豪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曾在大選中向特朗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600萬美元,她和丈夫還是特朗普基金會最大的捐贈人。

頗具爭議的候任勞工部部長普茨德(Andy Puzder)是美國CKE餐飲公司CEO,也是特朗普的大捐贈人,他和妻子共向特朗普籌款委員會捐贈了16萬美元,同時在此次選舉中向其他共和黨人捐贈了60萬美元。

而特朗普任命的財長姆欽(Steven Mnuchin)在競選時期不僅是特朗普競選團隊的財務主席,也是大捐贈人,他本人向特朗普捐贈了42.5萬美元。

背後的影響力

除了加入特朗普政府的捐贈人,他另外兩個“大金主”對過渡團隊產生的影響可能比史上任何個體捐贈人都大。

麗貝卡•默瑟(Rebekah Mercer)和她的父親、對沖基金億萬富豪羅伯特•默瑟(Robert Mercer)在此次選舉中共投入了2200萬美元支持共和黨人,後者還向特朗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200萬美元。麗貝卡和白宮首席戰略官班農(Steve Bannon)及總統特別顧問康韋(Kellyanne Conway)關系密切,有消息稱,她在內閣人選的挑選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則是為特朗普出錢又出力的矽谷風險投資家蒂爾(Peter Thiel),在大選中他是唯一一位高調支持特朗普的矽谷精英,向特朗普捐贈了330萬美元。據美國媒體報道,作為過渡團隊成員,他發揮了極有影響力的作用,還幫助組織了特朗普和矽谷大佬的會談。

“可以肯定地說,這偏離了我們通常看到的內閣任命。”非政府組織響應政治中心執行董事庫姆霍爾茨(Sheila Krumholz)說,“這將掀起關於金錢在任命中扮演不正當角色的辯論,但更大的問題是,撇開政治捐贈,他們(被任命的人)是不是合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92

互聯網護膚品牌“番茄派”登陸新三板,欲占領手足護理市場新藍海 | 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8/160721.shtml

互聯網護膚品牌“番茄派”登陸新三板,欲占領手足護理市場新藍海 | 每日黑馬
朱丹 朱丹

互聯網護膚品牌“番茄派”登陸新三板,欲占領手足護理市場新藍海 | 每日黑馬

希曼創立了互聯網護膚品牌——番茄派,開創了手足護理新品類,挖掘手足護理市場新藍海。

隨著消費升級浪潮的到來,消費者將就的越來越少,講究的越來越多。在個人保養上,消費者愈加註重保養細節。基於手部和腳部肌膚獨特的透明質層,需要專業的護膚品進行保養。看準了這個痛點,希曼創立了互聯網護膚品牌——番茄派,開創了手足護理新品類,挖掘手足護理市場新藍海。

番茄派為黑馬營十一期營員企業,隸屬於企業杭州網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據悉,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6月,在2015年4月完成鼎暉和首譽共1800萬A輪融資。通過資本市場的助力,番茄派在2016 年12月21日成功登陸新三板。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指出,重度垂直將成為未來商業的主流形態。互聯網時代的上半場是的是BAT的天下,講的是贏家通吃;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則是重度垂直的天下,講的是精耕細作。希曼表示作為重度垂直商業模式的踐行者,番茄派以“手足護理第一股”登陸新三板,邁出了發展中的一大步。

蔬果護膚

成分作為護膚品的重要維度,番茄派堅持“蔬果護膚,妝食同源”的理念。“在護膚品中,化學成分和植物成分領域做得太多了。從人體的吸收角度來講,水果和蔬菜具有可食用性,與人體的消化系統和吸收系統最為匹配。”希曼解釋說到。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番茄派與外部專業團隊合作研發,推出了足部護理、手部護理、身體美白以及面部護理四類產品。通過產品品質和功能的不斷叠代,為番茄派持續註入創新和發展的動力。

打造互聯網品牌

希曼表示,在手足護膚領域,很多商家只是將其作為一個SKU,並沒有形成強勢的品牌。番茄派自創立以來,專註於打造互聯網手足護理品牌。經過四年積累,番茄派占領了手足護理品類第一的位置。

328906393103376749

談及競爭優勢,希曼表示番茄派更細膩和人性化。具體來說,在品牌命名上,番茄派選擇了蔬菜和水果的跨界植物番茄向消費者傳達果蔬護膚的理念。此外,番茄紅素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也契合了番茄派的產品訴求;在品牌標識上,番茄派效仿“蘋果咬一口”設計成為“番茄咬一口”;在塑造品牌人格化層面,番茄派推出了個性化的IP形象——番茄女王。

“現代企業要回歸到人性本身。品牌的因為有人性才有活力,同時服務也要人性化。這是現代企業和傳統企業不一樣的地方。”希曼告訴i黑馬

如何強化消費者對番茄派的品牌認知,是希曼一直思考的問題。從產品的研發、包裝、物料到消費者下單,番茄派與消費者進行全體系互動。同時,番茄派通過媒體進行品牌曝光、品牌植入,以及與行業內相關品牌登進行聯合傳播。比如,2016年番茄派在品牌上的一大動作是簽約了韓國女團——宇宙少女組合,借助偶像團體進行個性化品牌傳播。

強勢卡位PC電商渠道

番茄派紮根於PC電商進行銷售,圍繞消費者需求進行全方位渠道拓展:線上,番茄派深耕於PC電商,從天貓淘寶、唯品會、京東進行全網分銷。線下,番茄派入駐了華潤、沃爾瑪、7-11等商超渠道。

之所以選擇PC電商渠道作為立足點,希曼有自己的邏輯:“傳統銷售渠道需要經過層層代理商,而PC電商作為去中心化的平臺,可以與消費者進行直接溝通和深度互動。作為一個消費者思維的創業者,直接服務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十分重要。因此,PC電商是互聯網品牌必守的戰場。”

數據顯示,番茄派2015年全網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2016年1月-4月實現將近1600萬元收入。雖然收入較為可觀,但希曼坦言電商的競爭呈現白熱化的態勢,再加上電商平臺要求商家保持穩定的增長,如何抵禦競爭壓力和實現銷售額持續穩定的增長略顯棘手。

一群人一輩子做一件事

“一群人一輩子做一件事”是希曼始終堅持的理念。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希曼表示番茄派將持續專註於手足護理的細分品類,將其打造為一個生活方式的互聯網品牌。通過打通資源和開放共享,圍繞消費群體做手足護理做一站式的服務。同時,番茄派將繼續深耕電商渠道,在百億元的手足護理市場中,逐步實現占領40%的市場份額的目標。“期望再用四年,番茄派可以轉到創業版。”

334837205126872696

番茄派團隊

成功創業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團隊。目前,番茄派已發展至100余人。創始人希曼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化妝品行業已深耕數十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認知和經驗。

面對目前快速更新的知識和商業模式的叠代,希曼認為團隊快速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尤為重要。因此,希曼要求員工成為獲取信息流的“八爪魚”,不斷地捕捉資源、知識以及用戶痛點等。作為一位“不惑之年”的創業者,希曼認為“敢”於去做的創業精神十分重要。“付出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學習和修煉的過程,做事時功利心不能太重,更應該註重的是過程中的學習和積累。”

創業四年,希曼表示雖然在在團隊、產品等層面上遇到了很多“坑”、很多“坎”,但仍懷著感恩的心態去面對。

黑馬檔案

所屬公司:杭州網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希曼

所屬行業:電子商務

所屬地區:杭州

電商 手足護理 番茄派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65

中國手機品牌占領印度

在占領印度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競賽中,中國品牌再次勝出。

由vivo、OPPO、聯想和小米主導的中國品牌為印度市場提供了大量低價時尚的智能手機,甚至對三星構成了挑戰。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 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在去年的第四季度中,除了三星以外,中國四大手機品牌在印度銷量最佳智能手機排行榜中占據了四個名額,而印度本土智能手機品牌Micromax和Intex卻榜上無名。

到目前為止,三星仍然是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但是去年四季度的銷量從前一年的29%大幅下滑至24%,而中國四大手機品牌占領了印度市場總額超過46%的市場。

印度是智能手機增長最快的市場。未來幾年預計將售出超過5億部智能手機。根據研究機構IHS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數量將突破60億部,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的數量為40億部。僅2020年一年的智能手機銷售額即將超過3550億美元。

在中國本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增長需求趨緩的背景下,中國手機品牌前幾年就開始向印度擴張。去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規模突破了100億美元,其中位於110~200美元之間的中端價格的智能手機市場占比最大。中國手機制造商發現它們在中國的策略也能夠很好地適用於印度。

最典型的案例是小米。小米在2013年聘請了印度人Hugo Barra擔任小米國際CEO,主要意圖是請Barra幫助小米開拓印度市場。在Hugo Barra的任職期間,全球手機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小米在中國的銷量也經歷了由盛轉衰。

但是在印度,2016年小米的銷量首次突破了10億美元。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去年四季度,小米在印度的排名晉升至第二位。Hugo Barra雖然於前兩日宣布因健康原因離開小米,但是他已經幫助小米穩固了其在印度市場的地位,因此對公司整體影響有限。

過去幾年,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受歡迎的原因包括把更多迎合本土用戶習慣的功能加入到智能手機中去,比如更大的屏占比、更快的處理器、雙卡雙待功能以及強大的攝像頭功能。很多中國手機品牌都簽了印度寶萊塢和一線明星作為形象大使,為手機品牌代言吸引粉絲。

Canalys亞太研究總監彭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輝煌是其過去幾年深耕的結果,但是這只是錦上添花,到頭來小米還是發現中國市場才是它的首要任務,因為全球市場的拓展要更加困難,比如美國市場會有蘋果、三星等強勁的對手。”

Counterpoint研究總監Neil Shah表示:“今年中國手機制造商的競爭將會延續下去,而且會采取雙重策略。一方面他們要繼續考慮營銷的投入和整體的零售利潤,另一方面智能手機今年的趨勢將會是OLED屏幕,所以包括vivo、OPPO和華為等中國公司都已經在顯示屏和芯片等零部件方面支付了高昂的保證金。”

但即便在印度,中國手機制造商可能還會面對來自蘋果的壓力。蘋果和印度政府正在互相取悅,這可能讓印度成為下一個iPhone手機制造大國。為了吸引蘋果在印度投資制造工廠,印度準備了史上力度最大的稅收減免措施,將免去蘋果未來15年的關稅。

讓蘋果在印度制造,將有利於降低印度本土iPhone手機的價格,並從印度獲得更多蘋果手機用戶。目前印度市場仍然被相對低價的安卓手機市場壟斷,印度總共擁有3億部安卓智能手機,占到智能手機總量的97%。但是在高端手機市場上,蘋果已經開始發力。去年iPhone7發布以來,蘋果在價位高於450美元的高端機市場的份額升至62%。蘋果總部一支團隊將於本周飛往印度就具體稅收減免事宜與印度政府進行進一步磋商。

Counterpoint研究公司和印度領先的班加羅爾商學院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盡管目前印度本地制造或組裝的手機銷量只占該國手機銷售的6%左右;但在未來五年中,這一貢獻可能會上升到30%以上。該研究還表示,政府應該利用迅速增長的國內需求去吸引制造商生產更高價值的組件,比如電池、相機和半導體等。

然而,印度本土化制造的生產效率目前與中國和韓國等其他國家相比仍然微不足道。研究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的本土化制造率高達70%,韓國達50%。不過印度在吸引更多組裝工廠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在制造計劃啟動之前,印度只有兩個手機組裝設施,而現在已經增加到大約50個,其中80%是本地公司,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各占約10%。這些工廠為世界領先的品牌組裝手機,包括三星和華為。

此前,富士康也表示正在考慮在印度建立工廠。印度政府還表示,計劃派遣近100名設計工程師去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去學習產品設計並了解客戶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791

全面占領報紙版面?被特朗普推特牽著走的美國媒體

今天美國媒體的頭條是什麽?那要看當前全國新聞選題總編輯、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中給美國媒體的記者們留了什麽題目!

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媒體認為,他們的日常選題已經完全被特朗普的推特“牽著走”,特朗普已經在慢慢取代以往每天給記者們交代選題任務的編輯們,成為記者們默認的“發派選題總編輯”。

雖然美國總統、特別是新當選的總統的一舉一動一向都會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特朗普卻有自己獨特的給媒體 “留作業”的方法。他知道在鏡頭前什麽時候應該聳肩或皺眉,什麽時候應該發推特,什麽時候對外公布簽署了哪項總統行政令“能上頭條”。不出特朗普總統意外的是,在他為媒體“稍微指點”之後,在美國各地媒體記者們鍵盤飛舞和閃光燈攝像機一番運作之後,特朗普總統推特的每一個字都會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也都會成為電臺和電視臺不斷播放的片段。

特朗普總統留的選題有多大響應力,從本周三的出版的《華盛頓郵報》就可以看出。

在頭版的六篇文章中,有四篇都是有關特朗普當天的詳細行動和執政計劃,其中包括特朗普同FBI局長圖米的關系;特朗普的石油管道決定;他修建墨西哥邊境墻的決定;他仍然拒絕接受大選結果沒有舞弊行為的事實。翻開當天的《華盛頓郵報》更是“滿眼都是特朗普”:14篇長短不一的文章都同特朗普有關,包括特朗普的政治任命人選;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人數真相等。在社論版,所有的8篇評論也都和特朗普有關。

當天的《紐約時報》也呈現類似的報道趨勢。在頭版的6篇文章中,4篇都是報道特朗普,而內版中有11篇文章都同特朗普有關,在社論版,7篇中有5篇都是評論特朗普。

更明顯的是當天的《華爾街日報》,全報的7篇新聞稿和9篇社論全都同特朗普和他的政策有關。

在給媒體留了選題作業之後,特朗普還會對“完成任務”的媒體給予肯定。比如,白宮在本周三發表了一項聲明,題目是“為特朗普總統的果敢行為表示贊揚”,聲明引用了包括《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福克斯新聞、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媒體的報道。白宮對總統的行為表示贊賞本就極其罕見,更何況事實是,這些媒體的報道其實並未對特朗普的行為表示贊揚。但是,將這些報道的題目擺放到一起的時候,“特朗普能做一切”的結論卻會立即躍然紙上。

盡管在對媒體“牽著鼻子走”中表現的遊刃有余,特朗普政府同媒體的關系卻不被華盛頓政界看好。在特朗普以史上民調支持率最低的總統身份進入白宮並將自己的負面形象全部歸咎於媒體抹黑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在進入白宮後似乎也沒有表示出同媒體修好的跡象。

先是特朗普在任職後第一天就前往中情局痛批媒體對他入職典禮人數報道“作假”,再是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周六連夜召開記者會,主題卻是和特朗普一樣,批評媒體長時間一再對特朗普進行攻擊性的不實報道。

結果就是,目前特朗普內閣和媒體的關系不僅比競選前還要糟糕,來自兩黨的多位前白宮發言人都表示,在同媒體的相處上,特朗普政府還有一條很艱難的路要走。

“作為一個美國人,看到白宮記者會出現那樣的一幕感到非常尷尬。”知名保守派評論員克里斯托(Bill Kristol)表示,“特朗普政府同美國媒體的互動和關系讓我感到非常不安和擔憂。”小布什總統時期的白宮發言人弗里策(Ari Fleischer)指出。希拉里·克林頓競選時期的新聞秘書弗倫(Brian Fallon)更是表示,做出那樣的言論,“特朗普的新聞秘書應該立即辭職,不要再出現在白宮的新聞剪報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36

高盛幫“占領”華府,特朗普減稅將動真格

當地時間周一晚上,美國參議院以53:47的投票結果,確認史蒂芬·努欽擔任美國新任財長。

這位被美國總統特朗普欽點但毫無從政經驗的華爾街銀行家,是民主黨強烈反對和重點“狙擊”的對象,卻仍然拿全了參議院共和黨人的全部52張票,並在意外的53票下,以華爾街銀行家的背景進入了特朗普內閣,成為了目前第10位正式獲得確認的特朗普內閣閣員。

參議院確認

無任何從政經歷

努欽今年54歲,畢業於耶魯大學。從高盛起家的他,此前無任何從政經歷,曾任高盛公司副總裁,還做過該公司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交易業務的負責人。2002年,努欽從高盛離職,兩年後創立了都恩資本(Dune capital)。

去年5月,努欽被任命為特朗普競選活動的全國金融主席。據他自己稱,和特朗普已經認識15年,曾在商業上有過合作。

然而,批評人士認為,努欽過去的種種經歷顯示,他無法踐行特朗普在競選時做出的“保護美國人不受強勢機構侵害”的承諾。另外,特朗普在競選時還以“被高盛和某些商業特殊利益所鉗制”為由多次打擊當時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自己到頭來卻直接任命了高盛出身的金融家,實在讓一些人難以信服。

在聽證會上,共和黨參議員集中票數確保努欽通關,但宣稱的理由也不過是他在此前的經歷中從未違反過法律。共和黨的52票之外,還有1票來自西弗吉尼亞州的民主黨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喬曼欽代表的這個州,曾在大選中讓特朗普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美國新任財長努欽

稅制改革動真格

上任後的努欽將帶領財政部重點推行稅制和貿易政策的改革。

當選後的特朗普一方面努力推動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包括大幅降低個稅和企業所得稅,一方面又放棄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並誓言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在聽證會上,努欽這樣輕描淡寫地回應關於“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將給美國增加萬億美元債務”的質疑:“我們認為減少債務的辦法是促進經濟增長。”除此之外,批評人士也稱,特朗普的稅收計劃將會更有利於富人而不是中產階層。

但批評聲終究抵不過票數上的差異。作為參議院的少數派,只有48票的民主黨缺少足夠的票數來“狙擊”提名人。

此前,努欽還推薦了另一名來自高盛的資深金融家進入特朗普的團隊擔任要職。同樣是高盛系的特朗普經濟顧問蓋瑞·科恩(Gary Cohn)和首席策略師及高級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也都是努欽力薦給特朗普的。

隨著這些金融家從華爾街轉戰華盛頓,外界認為,這一有著極濃商業氣息的政治團隊將會在減稅領域下重手,並減少監管規則。事實上,自特朗普去年11月確認當選以來,美國股市就呈現出明顯的上漲趨勢,也被市場稱為“特朗普行情”。

除此之外,其他銀行家出身的金融人士也可能會收到努欽的邀請,陸續加入美國財政部的隊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25

馬雲無人超市被蹭空調的大媽占領?記者實地探訪,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6/1135966.html

這兩天,有一批帖子突然在網上大量熱傳。

這些帖子標題大同小異:《避暑大媽占領無人超市想顛覆零售業的馬雲卻被大媽們顛覆了》《馬雲在杭州開的全中國第一家無人超市,沒敗在逃款上,卻敗在中國大媽蹭空調上》,說的也是同一件事——大意是由於天氣炎熱,一群大媽跑進馬雲在杭州的無人超市避暑,這些帖子中或配視頻或配圖,顯示一大群大媽在一家貌似超市的地方席地而座聊家常,幾乎把超市圍個水泄不通。

“無人超市冷氣充足,幹凈明亮,完全有成為休閑娛樂地的潛質;又沒有營業員,即便久坐不買也完全不用擔心四目相對時的窘迫。大媽們正好在此羽扇綸巾,聊家長里短,話天下英雄。談笑間,無人店的科技感灰飛煙滅。力捧無人店模式、積極布局的馬雲看到這一幕,不知作何感想。”有網友這樣幽默地調侃。

“既然如此,無人店仍應開足冷氣迎接大媽們,然後寄希望於大媽們為家國大事費盡唇舌後,能順便買幾瓶飲料解渴。當然,這建立在大媽們不會自帶水瓶的假設之上。”有網友為馬雲算起了賬。

還有的網友展開了專業分析。“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無人超市的設備投入、房租和電費實際上都屬於‘沈沒成本’……大媽們來與不來,空調總是要開,電費一直存在。由於商場本身就是沈沒成本占營業成本大部分的商業模式,無人店尤為如此。因此,盡可能地吸引客流,並延長客戶的停留時間,誘發購買行為,就成為了攤薄沈沒成本、增加利潤的上策。當下的新零售強調要做‘內容’,目的也就是在於增加用戶的打開率和停留時間。“

兩小時內30多人來問:

這里是不是馬雲的無人超市?

網上這些熱帖,一概未提圖中那家無人超市開在哪里。不過只要在網上搜索,不難搜出不少網頁,指出這家超市開在和平廣場對面、紹興路163-165號(星巴克)附近的華潤萬家VanGo。

這是家便利店,面積40多平方米,有一個女營業員在收銀。店里的布置某些地方雖和網友發的視頻有些類似,但氣質迥然不同。

托行李來的旅客絡繹不絕,都想來體驗無人超市。

昨天下午,店里並沒有很多大媽在,倒是朝西擺的三套桌椅上都坐滿了人。

其中一張桌子坐著三位大媽,都是60歲左右,自稱無錫三姐妹。

帶行李的無錫三姐妹。

三天前,她們從無錫乘高鐵過來,行程內容之一就是體驗馬雲的無人超市,昨天中午才找到這個地方。她們戴著墨鏡,拖著行李箱,從昨天中午12點半一直待到下午3點,“乘涼體驗”後,就打算結束杭州行程,趕去火車東站,打道回府。

帶頭的一位大媽說,“我們十多天前就得到消息了,說杭州開了個無人超市,我們就在網上查到這個地址的。”

沒想到,營業員說這里根本不是無人超市。

三姐妹驚呆了。其中一位大媽怒發朋友圈:“趕往無人超市,結果被告知只開了三天就關了!網絡搜索擺了大烏龍,把我們引到這里。”

無錫三姐妹之一發牢騷

“還大媽乘涼呢!我們也是大媽,呵呵!但我們真的是來體驗的!我姐心心念念要來看,她老想著體驗新鮮事物。”她們走的時候有些不甘。

中間桌子坐了一位剛高三畢業的姑娘,在店里乘涼休息。

姑娘早就知道這里不是無人超市,因為她在對面的麥當勞打零工時,就有人常問她無人超市在哪里,她也被問暈了。

旁邊一個穿工服的小夥插話,說早上9點就有人來問過這是不是馬雲的無人超市。小夥說,自己倒確實是在這邊乘涼的。他是旁邊小區修電梯的工人,沒事就躲在這個超市玩手機。

我數了一下,兩個小時內來問這里是否馬雲的無人超市的有30多人,其中不乏來自湖南、北京、上海、重慶、南京等地的遊客。

當一個武漢六人團來到這里並問起時,女營業員有點不耐煩了。“你們說方言我聽不懂,這里不是無人超市!”六人團中有位高中女生,“我們考語文的時候,試卷上還有這個題目呢,我很想來看,老師也給我發消息了。”

發消息的是她的一位英語老師,消息上說:“看了無人超市發照片給我哈,我也好想看!”

武漢的高三女生和老師的對話

女生回複老師:“好的好的,我就是去看那個的……”最終,她給老師發去了那位女營業員的照片。

看不到無人超市,就坐下來乘涼吧。

馬雲的無人零售快閃店

已於7月12日撤場正在技術升級

馬雲和大媽們都吃冤枉了。

實際上,便利店的進門口處已張貼了醒目提醒。

“感謝大家對華潤萬家VanGo便利店的關註,VanGo便利店在杭州未開設無人超市,網絡的媒體未經核實,且未與我司聯系就發布不實報道,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目前已與該媒體溝通,刪除不實報道……”

超市無奈,貼出友情提醒

之前快報曾報道,7月8日,阿里巴巴首次公開亮相的無人零售店“淘咖啡”曾亮相淘寶造物節。它是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可同時容納約50人購物。快報記者體驗了自助購物全過程,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沒有收銀員,不用排隊結賬,東西拿了就能走。

“無人零售店展覽了三天就撤展了,現在沒有了。”昨天一位阿里工作人員說。

昨天阿里巴巴方面也專門向快報發來了情況說明,澄清事實的同時,也為馬雲的無人超市做了一番普及——

阿里巴巴無人零售快閃店在造物節期間亮相後,已於7月12日撤場,目前正在實驗室做技術升級。

阿里巴巴無人零售店不是傳統超市,也不是傳統咖啡店。現在很多所謂的“無人超市”與阿里巴巴並無任何關系。

作為全球第一家完全脫離實驗室環境、經過真實客流驗證的無人零售店,阿里巴巴無人零售店不僅在造物節期間引起廣泛關註,也從技術、商業角度證實了“無人零售”在未來實際應用的廣泛空間,接下來,阿里巴巴將會繼續投入,進一步升級。無人零售店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一塊重要試驗田,希望通過新技術帶來零售業在體驗上、運營上、思想上的變革,讓更多消費者有與眾不同的購物體驗和購物樂趣。

宜家10點開門

10點半已經有人在商場沙發上睡著了

其實說到夏天蹭空調納涼,不得不提的地方是宜家。

網友“毛小手”昨天發來一張照片,說“宜家10點才開門,我10點半30進來,就看到有人已經睡著了,服!”

網友“毛小手”攝

“毛小手”說,他10點半到,一進門驚呆了。展廳里的沙發、床上已經躺滿了人!

宜家杭州商場的工作人員證實,每天10點開門營業,大門一開,經常就有“蹭睡族”已經在門外等著了,尤其是周末,人更多。

“毛小手”說,他昨天在展廳里逛了一圈,逛的人明明不是特別多,可是躺著的人卻很多。他觀察了一下,大多數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都有,而且“標配”很一致:拖鞋、食物、水。蠻多人都自帶了吃的,橫躺在沙發上吃零食,就像躺在自己家里一樣。偶爾有想買沙發的人,圍著沙發轉一圈,也沒法坐著試一下,看到上面躺著人,都幹脆走了。

昨天,宜家杭州商場表示,他們也沒有什麽辦法,只能多派些工作人員當“勸導員”,碰到實在不文明的行為,比如有人脫了鞋子把腳直接橫在沙發上,或者整個人在床上睡過去時,就上去禮貌地提醒一句。

但是乘涼、蹭睡大軍實在太多,宜家說他們也很頭疼,就算“勸導員”不停提醒,也提醒不過來。

“蹭睡族”多了,還帶來的一個麻煩就是清潔。宜家說,每天晚上商場關門後,展廳都要全部收拾一遍,垃圾、食物殘渣都有,尤其是沙發,經常被弄臟。

宜家說,他們的經營理念是“為大眾創造美好日常生活”,註重體驗,所以也沒辦法采取強制措施。

有意思的是,最近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曾發布一份數據,顯示今年夏天持續不斷的高溫天氣對英國零售業造成的影響。其中,英國整個零售行業在6月份的銷售額有了顯著增長,歸功於炎熱的天氣把人們都“逼”回了室內的商場,吃吃喝喝的同時享受免費空調,逛著逛著就開始“買買買”了。不過並非所有零售行業都會因高溫天氣而受益。英國國家統計局高級數據分析師凱特·戴維斯表示,服裝行業增長比較明顯,但食品和能源行業的銷售額卻出現了下跌。

那麽,乘涼、蹭睡大軍會不會客觀上默默拉動銷售額?宜家表示,這方面沒有具體統計過。

都市快報微信號ID:dskbdskb

記者:羅傳達 劉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46

MUJI、網易嚴選進軍酒店的幌子下 是為新零售占領場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1/164557.shtml

MUJI、網易嚴選進軍酒店的幌子下 是為新零售占領場景?
Alter聊IT Alter聊IT

MUJI、網易嚴選進軍酒店的幌子下 是為新零售占領場景?

新零售形態下,嚴選和無印良品必有一戰

來源|Alter聊IT(ID:spnews)  

文|Alter

宜家、MUJI在中國的酒店還未竣工,網易嚴選與亞朵合作的場景電商酒店已經率先開張,不僅在裝修風格上彌漫著一股“性冷淡風”,“所用即所購”的理念帶來了電商與線下場景消費相結合的新樣本。

從大的背景來看,線上和線下融合是新零售形態下的趨勢,而網易嚴選、無印良品、宜家等紛紛進軍酒店,就是為了給新零售占領場景?

酒店只是幌子,其實各有所圖

最早傳出進軍酒店行業的是宜家,這位來自瑞典的家居品牌,已經在中國大陸開設了20多家線下店,其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品牌理念,也早已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深入人心。宜家在中國的第一個酒店項目,並沒有選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是選址在長沙,一個涵蓋購物中心、宜家家居、辦公樓、創意公寓和酒店於一體的長沙綜合體項目。

8435e5dde71190ef7b7bd4ccc41b9d16fdfa6024

不過,在長沙的酒店項目之前,宜家已經在無錫、武漢、北京等經營過購物中心的項目,也曾在歐洲和萬豪聯合打造了面向年輕人群的Moxy酒店。值得一提的是,Moxy酒店里完全沒有宜家的家具以及品牌存在,更像是一場純粹的投資行為,這種思維或將決定宜家在中國酒店項目的定位,離零售尚遠,離房地產更近。

幾乎與宜家同時,無印良品(MUJI)也傳出了在深圳開設全球第一家酒店的消息,同樣是酒店+購物中心的布局。但不同於宜家的是,酒店的風格會延續無印良品一貫的美學,也就是說,無印良品的酒店生意,在基本的商業投資行為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輸出MUJI的生活方式。

網易嚴選自上線之初便被拿來和無印良品做比較,其“好的生活,沒那麽貴”的品牌理念,以及整體的產品設計風格,著實有幾分MUJI的影子。網易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在發展思維上更偏向於行業合作,而且與無印良品類似的是,酒店內所有的設計、布置、陳設等都體現了網易嚴選的理念和元素。

timg

無印良品將酒店和旗艦店連接在一起的目的很明顯,消費者在酒店里感知MUIJI生活方式的同時,還能在不遠之外的旗艦店去購買這些商品。網易嚴選對這種用戶體驗的挖掘無疑要走的更遠,消費者不僅可以在店內選購網易嚴選的產品,還可以通過電商來滿足更多的需求。用比較時髦的話來講,酒店鎖提供的場景消費和體驗式銷售,也是新零售的一種實現方式。

新零售形態下,嚴選和無印良品必有一戰

進軍酒店的網易嚴選,絕不是唯一一家將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電商平臺。與此同時,阿里陸續推出了“天貓無人超市”、“天貓汽車自動售賣機”、“盒馬鮮生”等多種新零售業態,京東也隨即宣布年底前將在全國開設超過 300 家以3C為主的零售體驗店。

然而,網易嚴選在定位上並不局限於成為一家電商平臺,而是致力於打造一種生活方式的品牌,也正因如此,外界已經習慣於將網易嚴選放在無印良品的競爭對手之列。尤其在新零售的形態下,網易嚴選在線下市場的不斷滲透加之與無印良品不謀而合的理念,或許意味著線上線下互不相犯的時代走向結束,即將爆發一場赤裸裸的戰爭。

微信圖片_20170811095459

誕生於1980年的無印良品,采取了H&M、Zara、優衣庫、宜家等知名零售品牌商常用的SPA模式,即品牌商負責從產品設計策劃、生產制造到零售服務的整個環節。而無印良品的成功之道似乎可以歸納為三點,精準定位(理性簡約的設計和質優價廉的商品)、優化供應鏈(自產自銷,在產業鏈上遊建立競爭壁壘)和極致的運營效率(運營成本比H&M和優衣庫低10個百分點)

即便如此,在線上線下流量紅利消退,倒逼國內零售企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與生俱來的天花板。去年11月中旬的時候,無印良品在中國開設了第200間線下店,但從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發布的2016年財報來看,良品計劃全年營收209.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8.4%,凈利潤24.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1%。

不管是從營收還是利潤的角度,2016財年都是良品計劃近三年來增長表現最不理想的年份,在2014財年和2015財年,良品計劃分別較上一年營收實現了18.0%和18.2%的增長。其中日本國內市場營收近三年增長率穩定地維持在8%左右,海外市場是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

很多媒體將網易嚴選視為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門徒,但網易嚴選采取的卻是ODM模式,由制造商負責產品生產,品牌商提出意見,並進行品控、采購和銷售,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歸制造商所有。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國內擁有一大批優質制造商,況且網易嚴選作為零售行業的新進入者,在尚不具備很強的消費者認知和商品研發能力的情況下,選擇ODM模式無疑是用風險最小的方式。

2017年初,丁磊為網易嚴選定下了70億GMV的目標,等同於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2016年全年的營收額,被外界解讀為網易嚴選試圖超越無印良品所釋放的信號。不過,網易嚴選面臨的問題絕不亞於無印良品,如何提高自主設計的占比,如何在SKU逐漸增長的情況下保證品控,如何在電商增長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保持高增長,以及如何不斷向上遊供應鏈延伸,從而實現產業鏈與價值鏈的重構。

就目前來看,新零售或是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的共同選擇,也是操戈相向的主戰場。

場景式消費能夠收割新中產嗎?

如果站在新零售的角度來理解網易嚴選、無印良品等進軍酒店的意圖,無外乎為了占領新零售的線下場景,最終挖掘出新的增長引擎。

在日本的諸多零售品牌中,無印良品是幸運的,雖然也曾因為盲目擴張而導致業績下跌,但在松井忠三的帶領下,無印良品在短短四年內實現了從虧損10億日元到1410億日元營收的奇跡。有人將松井忠三的管理風格哲學化,也有人將無印良品捧上神壇,但其中最核心的卻是無印良品對中產階級品味的獨到詮釋,以及將其衍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獨特定位,盡管有些性冷淡的味道。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們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也就隨之而來。所以對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強烈的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產階級,或者說是新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的精神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居家服務,新中產階級的消費習慣正在擺脫基本需求的約束,他們願意為自己喜愛的東西付出真金白銀;其次是文娛產業,包括電影、電視劇、音樂等,早在五年前國內電影市場還少有5億票房的電影,如今《戰狼2》已經達到40億票房的高度,10億票房的影片更是屢見不鮮;第三個是健康相關的,包括登山、足球、跑步等,付費意識的加強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讓越來越多的人為健康相關的項目付費。

誠然,無印良品瞄準的恰是這一類人群,畢竟早在30年前,日本的新中產階級已經開始規模化。在國內消費升級浪潮下誕生的網易嚴選,也試圖去占領這一部分人群,手段同樣是無印良品擅長的基於生活方式的認同,只是更加與時俱進。

在網易嚴選的未來生活閉環中,酒店只是線下新零售藍圖的一部分,酒店,書店、咖啡吧、餐廳等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進軍領域。外界對於新中產的標準一直莫衷一是,簡單的收入劃分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網易嚴選及其競爭對手試圖完成的,便是在新零售的契機下,占領一個又一個的線下場景,與線上融合進行場景式消費的同時,也使得“新中產”更加的具象。你喜歡我的生活方式,願意為之買單,並且有能力為之買單,就是我眼中的目標人群,無關乎收入、學歷等外在因素。

總之,酒店只是網易嚴選、無印良品等占領新零售場景的開始,未來會覆蓋更多的場景,也會有更多的玩家參與進來。在不同的場景之間,依靠品牌、商品、體驗等制造連接性,進而與消費者在理念或者生活方式上相互認同,盡管最終的目的仍然是為了賣貨,卻也是建立在用戶忠誠度和好感之上的,這大概也是新零售所希望的。

網易嚴選 無印良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51

AI已經在寫稿了,未來的內容產業,也將被“資訊機器人”占領嗎?| AI創新5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3/165973.shtml

AI已經在寫稿了,未來的內容產業,也將被“資訊機器人”占領嗎?| AI創新50
黑智 黑智

AI已經在寫稿了,未來的內容產業,也將被“資訊機器人”占領嗎?| AI創新50

未來智能的“資訊助手”是否將人類獲取和使用信息的習慣?

文 | 楊潔    編輯 | 黑智

人工智能大潮興起,改變的不止是圍棋,還有更多的行業也被置於風口浪尖,首當其沖的,就是傳媒業。

內容的處理和分發,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瞄準的對象。今日頭條依靠內容推薦算法實現資訊的個性化閱讀;度秘的人工智能開始了球賽解說;寫稿機器人在多家媒體里已經成為工作團隊中的一員。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在這個海量信息爆發的移動互聯時代,用戶高效、精準地獲取優質內容;內容創造者可以方便、高效地生產和分發信息,將是一直持續下去且巨大的需求。

智搜科技就是想要在下一個AI時代,讓“智能資訊助手”得以實現。作為國內首提“資訊機器人”概念的創業公司,它推出了智能資訊機器人引擎Giiso,以及基於該引擎研發的資訊APP天機智訊。在今年,Giiso機器人商店面世,為客戶提供資訊、編輯、寫作等服務的API接口。

自2014年成立以來,智搜(giiso)已經在2015年獲得了金沙江創投500萬美元pre-A輪投資,並在2016年獲得力合集團參股投資。2017年3月,智搜(giiso)又獲得了民銀資本領投、金沙江創投跟投的A輪融資。

在物聯網時代,這些場景可能不只是存在於想象中:在企業和媒體機構中,主編帶領“機器”編輯在生產高質內容;而作為另一端接收信息的用戶,可以不需依賴查詢和推送,只要簡單地詢問,機器助手可以把你所有感興趣或需求的資料,持續為你播報和更新。

內容產業的“資訊助手”

在智搜(giiso)成立的2014年,人工智能技術還不為大多人所熟悉,在傳媒領域,門戶網站的采編方式仍然占據主流,今日頭條也僅僅成立了一年。

智搜(giiso)首提的“資訊機器人”,在當時也是個新鮮的概念。“很多人曾經向我們詢問它到底是幹什麽的。在很多人心目中,機器人應該是個人形的硬件才對。”智搜(giiso)創始人武文斌說,“而實際上,機器人並非一定是人形,也並非必須是硬件,它也有可能是虛擬的形象,以及軟件系統等。”

智搜(giiso)在成立的最初,主要也是提供智能語義分析技術,智搜(giiso)的早期客戶也往往將語音識別和智搜的語義技術結合,進行文本內容的加工。由此,武文斌和智搜(giiso)的另一位創始人鄭海濤,將智搜(giiso)的主要業務,放在了資訊智能處理技術和資訊機器人軟件開發上,利用智能語義算法識別技術、采用遞歸神經網絡積累建立大規模知識圖譜,以及大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智能資訊處理技術的研發。

智搜武文斌

智搜(giiso)創始人 武文斌

武文斌是位創業“老兵”了,在創辦智搜(giiso)之前,他還曾參與創辦過兩家公司:圖書B2B在線電商平臺廣州粵圖在線科技公司,以及國內最早的P2P企業之一Workslink,在TMT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

鄭海濤是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副教授,也是深圳市智能語義挖掘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他同時也是智搜(giiso)的首席科學家,在公司的技術研發工作中擔任主導。

2014年,智搜(giiso)自主研發了Giiso資訊機器人引擎1.0版,隨後,天機智訊APP 1.0版面世。目前,智搜(giiso)已經推出了系列基於Giiso資訊機器人引擎的智能編輯機器人產品。

“智能語義分析和知識圖譜,是Giiso資訊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武文斌告訴黑智。在數據挖掘、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基礎上,智搜知識圖譜可以對全網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基於此,智搜(giiso)的資訊機器人可以根據對用戶的語音和文字指令理解進行回答;依據用戶的使用特征不斷學習,從而追蹤和推薦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並對獲取的資訊信息進行數據分析。

目前在新聞傳媒領域,已經有了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產品。但是在智搜(giiso)的構想中,資訊機器人並不同於新聞客戶端APP。“可以舉個簡單的還是門戶時代的例子,”武文斌說,“我們看新聞會去新聞聚合網站,而我們查詢資料則會使用搜索引擎。”

但是,資訊機器人和傳統搜索引擎的功能也仍然有所差異。傳統的搜索引擎根據用戶每次輸入的信息提供內容,只能記錄搜索歷史,卻無法提供連續性和個性化、預見性的推薦。而基於語義理解和數據挖掘能力,做到根據用戶的行為習慣特征,進行學習,篩選出相關資訊,這才是資訊機器人存在的價值。

換句話說,智搜(giiso)希望打造的,是用戶在信息獲取中的“資訊助手”,整合了信息的搜索、采集、編輯、處理、分析、推薦等各項能力。它可以直接回答你最想知道的信息,提前預測你感興趣的內容,在你需要時及時提供,而你將不再需要時時查閱自己的信息推送。

智搜

Giiso資訊機器人可以發揮不同的功能:它可以作為新聞資訊運營,實現資訊內容的生產、審核、生產與發布、個性化推薦;可以為企業進行相關產品和服務信息的采集、整理;它也可以是編輯記者,智搜(giiso)推出的寫稿機器人,可以在信息采集的基礎上,實現內容的創作、編輯和分享。

智搜(giiso)基於資訊機器人引擎研發的天機智訊,就是集成了資訊機器人功能的移動端APP,目前已經更新到了6.0版本。用戶可以通過主題閱讀的方式進行訂閱,天機智訊可以基於用戶自定義的主題,在全網海量資訊中,進行個性化推薦,提升閱讀效率。並且通過對用戶行為的學習,提煉用戶畫像,進行興趣推薦。

而這些功能通過開放接口,也可以直接提供給企業客戶。2017年,Giiso機器人商店上線,推出了面向企業級服務的Giiso機器人編輯雲平臺與SDK。開放的接口中,包括寫作、編輯、篇章、資訊、大數據等幾類服務。企業可以選擇雲端服務,通過按月租用方式付費以及合作。

據武文斌介紹,目前,智搜(giiso)已經與深圳之窗、廣州日報、南方報業等媒體進行了合作。“除了媒體機構外,金融、公共事務等對信息和內容需求較大的企業,同樣也是智搜(giiso)的客戶。例如,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和智搜合作,利用資訊機器人,進行行業信息采集與分析,制作行業簡報。”

智搜3

智搜天機聯盟

針對非傳媒領域的企業客戶,2016年底,智搜(giiso)成立了天機聯盟,提供場景化的內容運營和廣告匹配體系,以及覆蓋了幾十萬資訊來源的內容庫,並且可供企業客戶進行競品的資訊屏蔽、提供行業信息報告。

未來機器人的“大腦”

武文斌的期望還不止於此。在物聯網時代,各種智能家居和硬件產品深入家庭和出行各個場景,武文斌也希望,智搜(giiso)的資訊機器人引擎可以搭載在各類機器人和硬件產品上,“應用到各種場景,成為其他機器人的‘大腦’,為用戶提供各種精準的資訊服務,成為他們生活的助手。”

這是一個更加廣闊也可以展開我們想象的市場。

比如試想一款智能鬧鐘,在為你叫起的同時,提供最新的你感興趣的資訊;或者你告訴你的家庭機器人或音箱,你希望知道明天某場球賽的結果,那麽它將第一時間向你播報。

目前,智搜(giiso)已經累計發明專利申請5項,擁有軟件著作權數15個。公司團隊超過70人,核心成員主要來自清華、北大、港大、國防科大、西安理工等高校畢業的博士與研究生。

在移動互聯時代,在吸引用戶眼球方面,傳媒和信息正成為戰爭的利器。如何整合信息、提取和分析數據、理解受眾、精準營銷,正成為全行業公司關註的事情。而由於AI的加入,新的變化也正在發生。

“未來這個領域潛在的需求是巨大的。最終內容的創造和運營方,都將進入AI時代。”武文斌說,“人工智能技術在垂直場景的應用,現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為潛在用戶,做好市場的啟蒙。無論是內容的創造者,還是使用者,都可以在智搜的平臺上,實現快速高效地工作。”也許未來,類似資訊機器人等技術的加入,可以讓人類獲取和使用信息的習慣,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黑智簽名檔

智搜 資訊機器人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