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汪洋被立案偵查
據最高檢網站20日消息,日前,經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深圳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汪洋(正廳級)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資料顯示,汪洋,1964年生,曾在深圳市人事局工作,2007年4月,任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2010年4月,任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0月25日,深圳機場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董事長汪洋遞交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提請辭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汪洋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
12月8日,深圳市紀委消息,汪洋嚴重違紀涉嫌犯罪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汪洋簡歷
汪洋,男,1964年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屆和第五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
1989年9月至1992年8月,武漢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
1999年2月至1999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訪問學者;
1992年至2004年,深圳市人事局工作;
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任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處處長;
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任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任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0年4月至2016年10月,任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貓狗偵查檔案
今年聖誕節,難得一連有四日假期,就寫啲輕鬆啲嘅嘢。 VIDEO 閱讀更多 »
最高檢對天津市原市長黃興國立案偵查 采取強制措施
22日從最高檢網站獲悉,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原市長黃興國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黃興國簡歷
黃興國,男,漢族,1954年10月生,浙江象山人,1973年9月入黨,1972年11月參加工作,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
1972.11—1973.11 浙江省象山縣曉塘公社黨委副書記
1973.11—1976.11 共青團浙江省象山縣委副書記
1976.11—1982.12 浙江省象山縣金星公社黨委書記(其間:1980.11—1982.10 浙江省委黨校幹部專修科馬列主義基礎理論專業學習)
1982.12—1984.1 浙江省象山縣委宣傳部部長
1984.1—1985.9 浙江省象山縣委副書記
1985.9—1989.7 浙江省象山縣委書記
1989.7—1990.9 浙江省臺州地委副書記
1990.9—1994.9 浙江省臺州地委書記
1994.9—1996.8 浙江省臺州市委書記(其間:1995.9—1996.7 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6.8—1998.1 浙江省政府秘書長
1998.1—1998.11 浙江省副省長(1995.09—1998.07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專業學習)
1998.11—2003.11 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
2003.11—2007.6 天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2001.9—2004.8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2007.6—2007.12 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長
2007.12—2008.01 天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8.01—2014.12 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
2014.12—2016.9,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
2016.9,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馬建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國家安全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馬建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2015年1月1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黨委委員馬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2016年12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國家安全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馬建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馬建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抗組織審查,轉移、藏匿涉案財物;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房產等有關事項,違規為家屬辦理出境證件;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巨額利益;違反工作紀律,濫用權力幹預執法司法活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馬建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造成嚴重後果,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馬建開除黨籍處分;由監察部報國務院批準,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河南原政法委書記吳天君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據最高檢網站2月6日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吳天君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1月23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共中央紀委對吳天君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吳天君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由下屬單位支付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違反群眾紀律和工作紀律,在接待群眾來訪工作中弄虛作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吳天君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造成嚴重後果,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吳天君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吳天君簡歷:
吳天君,男,漢族,河南省濮陽縣人,1957年2月出生,1979年12月參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產業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
1977.03 安陽農業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學習
1978.10 返鄉務農
1979.12 河南省安陽地區農科所技術員、團支部書記
1981.12 河南省淇縣北陽人民公社管委會副主任、主任,北陽鄉鄉長
1984.04 河南省淇縣副縣長
1985.04 河南省安陽市農工委副主任、農牧局副局長
1987.11 中共河南省內黃縣委副書記
1989.06 中共河南省內黃縣委副書記、縣長
1991.08 中共河南省內黃縣委書記
1994.02 河南省安陽市副市長(其間:1995.08-1997.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河南分院本科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8.12 中共河南省安陽市委常委、秘書長
(1998.09-1999.07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0.01 中共河南省新鄉市委副書記
(1998.07-2001.07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學習)
2001.12 中共河南省新鄉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6.02 中共河南省新鄉市委書記、市長
2006.03 中共河南省新鄉市委書記
(2005.09-2008.07在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資源產業經濟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2011.05 中共河南省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11.10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11.12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12.02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
2016.05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16.11 不再擔任河南省委常委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次、第九次黨代會代表,第八屆、第九屆河南省委委員。
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涉嫌受賄被立案偵查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偵查 NEWS報道 歐洲股神認被騙喪沽消費股
1 :
GS(14)@2012-05-24 00:14: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22/16357747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 Anthony Bolton)主理的基金買入民企股頻頻中招,較早前更向《金融時報》承認,曾發現其投資的內地公司涉嫌造假,店舖數目較報稱的縮水一半。根據歐洲股神所屬基金公司富達的持股紀錄,發現其內地消費股持倉越減越少,看來造假問題,已打擊歐洲股神以至富達對內需股的信心。
《彭博》資料顯示,波頓主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下稱特殊基金),年初至今僅錄得正回報0.61%,跑輸同業的2.51%正回報,表現亦遜於恒指逾2%的升幅。波頓於4月表示延長任期至2014年4月,似乎有意一雪前恥,但目前形勢不容樂觀。
店舖數目報大一倍
《金融時報》上周刊登波頓的訪問,指他表示在曾投資的中國公司中,100家內會有數家出現嚴重企業管治問題,或涉嫌造假。他曾聘請5家企業情報公司進行深入的盡職審查,發現有一家由他決定投資的公司,其擁有的店舖只及聲稱的一半;另一家他投資的公司聲稱有四大客戶,但當中有3家表示不認識該公司,不過,歐洲股神未有就此開名。
店舖數目誇大的問題方面,所指的可能是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根據富達年報,特殊基金持有40大股份當中,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包括國美(493)、亨得利(3389)、明豐珠寶(860)、周生生(116)及六福(590),另根據聯交所資料,前三者先後被富達減持,持股量於今年之前已降至5%以下。而令波頓聲名狼藉的霸王(1338),以及因延遲刊發業績而自3月底停牌至今的寶姿(589),亦在今年曾被富達大幅減持。
轉投軟件及基建股
不僅特殊基金,富達今年以來換馬增持的對象都避開消費股類別。根據披露,富達增持了從事軟件業務的金蝶(268)及中國自動化(569),以及醫療概念的創生(325)及李氏大藥廠(950),及從事雜誌出版的現代傳播(072)。眾多零售股之中,只有春天百貨(331)及東方表行(398)今年獲增持,且看富達轉投軟件、基建業懷抱,能否為歐洲股神退休前打一場翻身仗。
2 :
GS(14)@2012-05-24 00:16:36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4283
info
3 :
GS(14)@2012-05-24 00:16:51 https://www.fidelity.co.uk/stati ... amonthlysummary.pdf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4.6 2.1
CHINA UNICOM (HONG KONG) 4.3 1.6
HSBC HOLDINGS (HK) 4.2 0.0
HKT TRUST AND HKT LIMITED 3.6 0.0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3.4 0.0
AIA GROUP 3.0 0.0
REXLOT HOLDINGS 2.9 0.0
TVB 2.8 0.0
ZHAOJIN MINING INDUSTRY COMPANY 2.3 0.2
ASIAINFO LINKAGE 2.1 0.0
4 :
GS(14)@2012-05-24 00:17:31 https://www.fidelity.co.uk/stati ... rim-report-2011.pdf
Twenty Largest Holdings as at 30 September 2011
Holdings
Fair Value &
Fair Value
Gross Asset
as a % of
Exposure
Gross
£’000
Assets#
China Unicom (Hong Kong) Limited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provider
41,917
7.2
HSBC Holdings Plc (Hong Kong listed)
A glob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28,409
4.9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Insurance company
25,562
4.4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Limited
A subsidiary of the Bank of China based in Hong Kong
23,809
4.1
Tencent Holdings Limited
Provides internet, mobil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value-added services
21,636
3.7
PCCW Limited
A Hong Kong-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
18,288
3.1
TVB
Hong Kong television broadcaster
16,927
2.9
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
Broker and asset manager
16,743
2.9
AIA Group
Insurance company based in Hong Kong
16,143
2.7
China Minsheng Bank
Chinese bank
15,926
2.7
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s Limited
Auto company that is BMW’s Chinese partner
15,251
2.6
Zhaojin Mining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Gold mining company
14,398
2.4
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Retails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11,675
2.0
Little Sheep Group Limited
Operates hot pot restaurants and processes condiments and meat
9,953
1.7
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A holding company with interests in engineering, transport services, insurance broking,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mining
8,059
1.4
Tsingtao Brewery
China’s second largest brewery
7,676
1.3
Suning Appliances Company Limited*
One of the largest electrical appliance retailers in China
7,225
1.2
Silver Base Group Holdings
A leading distributor of alcoholic beverages
7,173
1.2
Ports Design
Designs, manufactures and retails fashion clothing
7,154
1.2
United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Pharmaceutical company
7,069
1.2
5 :
GS(14)@2012-05-24 00:18: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21uf.html
80後少女簡直就是笑話,這和我們最近在探討的投資不是年輕人的幹活。異曲同工。算是現實版。這裡我更要強調所謂學業遊戲的象牙塔出來的學子不適合江湖。A股和香港的內地股是江湖。美國或許適合他們。
另外一點,如果投資所謂科技股或許年輕人有些許感性認識,轉化為優勢,做傳統行業都是老江湖年輕人半點優勢沒有。
[am偵查] 兩億資助難民疑遭剝削 坪輋住豬欄 分半份食物 (2013年07月10日)
1 :
GS(14)@2013-07-11 01:15:0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2649&d=2101
香港每年約有近5,000名聲稱為了逃避政治迫害而來港的難民,入境處可批准他們暫准留港,並須等候少則2年長至8年的漫長歲月,才得以把他們確認難民身份移送其他收容國。社署每年雖撥款逾2億多元援助生活,但有立法會議員發現,在巨額資助的背後,部分居住在新界的難民多年來屈住豬欄、吃不飽、穿不暖,長期兩個人分一份食物;援助難民組織亦質疑,難民與援助機構簽訂的實物援助合約與事實不相符,擔心難民援助被剝削,影響香港聲譽。
文:胡靄玲、葉兆臻 圖:林振東
社署資料顯示,滯留在港並申請酷刑聲請的難民,現時有4,700人。留港期間不得工作,亦不能上學,但等候審批往往需時逾7年,日常生活全依靠社署每年撥款予非牟利機構的2.03億元「照顧費」,費用如斯龐大,他們居港生活卻又是另一回事,有援助難民機構曾透露,留港難民的居所非常惡劣,本報記者昨日親到其中一個位於坪輋、約有20名「難民」的聚居地了解,發現他們是居住在鋪上鐵皮上蓋的豬欄、以木板和水泥分隔出數十呎的「劏房」:一張床、一把風扇,床頭一牆之隔,就是爐灶和踎廁並列的「廚廁房」。
走進公共「浴室」,屋頂掛著一圈一圈清潔用的膠水喉,生銹鐵架放著過去裝潲水的水桶,不難想像昔日養豬的情景,而難民沖涼地方,只有一個水龍頭,並且沒有熱水供應。戶外空地更要與影印機回收工場及芽菜廠共用,一地的芽菜和滲出銹漬的影印機,發出陣陣中人欲嘔的臭味。全力協助居於坪輋難民的Vision First行政總監Cosmo Beatson表示,以他所知,為這班難民提供援助的香港國際
社會 服務社(ISS),單是去年便收取了政府至少1.43億元提供服務,但有難民向他們反映,ISS要求他們每人只可選擇其中一種資助:床位或食物,令難民被迫共睡一個床位,及分享一份食物援助;而實際上,每名難民與ISS簽署的合約,內容則是詳列整套服務,包括1,200元租金、食物援助、交通費及提供衣物等日用品。
已在坪輋居住5年的孟加拉難民Mdjahangir Hossain覺得,香港政府當他們像豬一樣,要住豬欄,只有填肚的食物,每次出門去聯合國秘書處,都要乞求車資;他說,業主明知他們不能工作,但仍每個月要求他們繳交一、二百元電費,他們只能靠朋友接濟,最希望政府容許他們工作,改善基本生活。
雙方痛苦 盼縮短等候期
關注在港難民的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憶述,見到滯港難民在豬欄居住時,驚訝不已,「一班想逃避迫害而到港的難民,竟然生活如此不堪。佢哋無嘢可以做,連義工都唔得,細路無得讀書,其實係浪費生命。」他解釋,來港的難民會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申請難民身份,過程最長3年,得到確認,再要等待加拿大、美國等收容國收留,又要3年。若身份未得確認,他們會向入境處申請為「酷刑聲請人」,致滯留時間可長達6至8年。既然政府耗費公帑長期接濟,不如縮短審核時間,等佢哋盡快去收容國,或者遣返原居地。」
張超雄認為,香港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應以人道立場,向受政治、文化和宗教迫害人士,給予人道援助。當局應改善其居住環境,允許到非政府組織或資助機構做義工,「並非要投入市場爭飯碗,加上香港並非收容港,大批難民湧入的機會不高,最多只會視香港為中轉站。」負責庇護者實物援助計劃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發言人Adrielle Panares則重申,該中心從無要求受助者只能任擇其一受助服務,每名受助者皆有
社工 評估他們的需要而提供獨立服務。自08年起,有受助者選擇到坪輋居住,該社約見單位業主,協商居所環境及衛生問題,社工並每月定期到場視察,根據紀錄,今年5月及6月,曾有兩名居住在坪輋的受助者投訴不滿意他們的居住環境,而該社正處理他們的要求,她並建議聲稱被剝削人士應盡快與中心聯絡。
自92年起,聯合國有關禁止酷刑的公約在港適用,根據公約,如有理由相信任何人在另一國家將遭受酷刑,則不得將其驅逐或遣返至該國。本港的酷刑聲請,由入境處負責審批。
2 :
hh0610(1603)@2013-07-11 01:58:33 難民有錢住重X大廈, 仲可以滿足獸慾.
[am偵查]公院醫生挺身轟 醫管局如判上判 2013年10月28日
1 :
GS(14)@2013-10-29 01:00:3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78525
以醫院管理局為龍頭的本港公共醫療系統近年常被形容為「白色超級巨塔」,為人詬病的「山頭主義」更猶如聯網的毒瘤,損害病人的福祉。一批在前線日夜為病人付出心力的公立醫院醫生,對目前的情況已忍無可忍,並感到憤怒,要「踢爆」醫管局的種種不公情況,更有醫生挺身直指政府與醫管局的關係猶如外判商,「判咗出去,就判上判上判都得」。
文:簡淑敏、圖:林振東
今年獲政府撥款約400億元的醫管局,管理7個醫院聯網,包括全港所有公立醫院及醫療機構,但資源分配不均,就連提供藥物、基本手術輪候時間及治療方法,不同的醫院便存在明顯的差異,病人入院接受治療的成效自然受影響。
「自以為控制成本有功」
醫管局雖有中央的藥物名冊,但並非每間醫院均有相同的藥物可提供。有知情人士指,除了港島西聯網外,其餘六大聯網用在藥物方面的資源均有餘額,「總部每年根據人口去批錢俾各聯網,如果照住指引去開藥,啱條件就開咩藥,根本就無可能會有錢剩,咁係因為醫院嘅管理層勒緊褲頭,唔准前線醫生隨便開藥,覺得有錢剩,即係控制成本有功,自己覺得好光榮。」
有任職二線醫院、不願公開姓名的心臟科醫生承認,此情況確實存在,有部分心臟科、療效較好的藥物,如抗凝血藥等,需要病人自費,或建議病人自行到社區藥房購買,否則就繼續用傳統藥物。不過,他亦承認,可能因為二線醫院需要這些藥物的病人較少,「喺咩都講成本效益嘅情況下,咪唔入呢啲藥囉!」對此他感到無奈,更有點憤怒:「病人唔應該有唔同等級嘅治療,因為二線醫院、聯網唔同,就有唔同嘅治療藥物咩?」
除了藥物分配不均外,連手術輪候時間亦有高低之分。有離開公立醫院不久的醫生直指,以前各聯網引入新儀器需由中央統籌委員會負責,但其後委員會的職能逐漸被削弱,由各聯網自行決定以巨額購入新儀器;同時亦不惜將大部分手術室時間及人手,投放於提供新技術的手術團隊,不過,就同時犧牲了那批佔大部分、等待接受毋須使用新儀器、最基本非緊急手術的病人的輪候時間,「小腸氣等兩年、割包皮咪等6年囉!」
專注發展新技術忽略基本需要
本身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陳沛然直言,公立醫院確實存在這些情況,部分聯網或醫院專注發展先進科技的手術,以致最基本、最簡單的手術的輪候時間相對延長,幾乎每個專科都有這個現象,例如泌尿科、心臟科、眼科、腸胃科等。
他舉例近年引入的各式內窺鏡與最簡單的照胃鏡服務情況,每個照胃鏡個案只需一名醫生的10至15分鐘功夫,推算一小時可做4至6位病人,一個早上便可服務12至16位病人;不過小腸鏡則需要2名醫生進行,每宗個案需時3小時,「可想而之,服務時間明顯長咗,輪候時間咪一樣延長咗囉!因為呢啲唔係緊急手術嘛!」他更透露,即使明知某聯網有醫院引入了某種新儀器,但其他聯網的醫生申請跨醫院接受培訓亦不獲批准,「只係想跟住學都唔得,咪只可以再批另一嚿錢,派人去外國學囉!」,可見香港的醫療技術頗為「獨食」。
「外判商」監管不了
對於以上種種情況,陳沛然憤慨地表示,醫管局現時的情況猶如外判商,「政府係大判、醫管局係二判、聯網係三判、醫院係四判,仲要再落去部門主管、每個專科,根本就係五、六、七判。政府判咗出去,俾咗錢就咩都唔理,或根本理唔到,完全係監管問題。」
為更深入瞭解目前醫療系統的實況,本報曾向醫管局查詢各聯網過去3年的藥物撥款金額及盈餘及多種非緊急手術的輪候時間與服務宗數,結果醫管局只回覆,過去3年的用藥總開支,並強調醫管局藥物名冊涵蓋逾1,200種藥物,聯網會根據服務發展及運作需要,庫存所需藥物,醫生亦會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處方合適的藥物。至於非緊急手術的查詢,則只回覆一句「主診醫生亦會根據臨床需要而為病人安排最適當的時間進行手術」。
對於醫管局的回覆,陳沛然直言:「我哋前線都想知」,他亦質疑,「政府大判每年加咁多錢俾二判,究竟錢係點花?二判扣起一啲行政費後,分給7個三判,錢又花咗去邊?點解政府同納稅人無權過問?」
[am偵查]改建百年立會圖則曝光 囚犯秘道嘆息橋早被毀 2013年12月09日
1 :
GS(14)@2013-12-09 23:55:4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85304
前立法會大樓屹立香港逾百年,前年遷出後由建築署接手,將於2015年改建為終審法院新大樓。但籌備工程時當局始發現,這座一級法定古蹟早在84年改建為「立法局」時,竟將兩條專供囚犯步入法庭的「嘆息橋」拆毀,只餘一截遺址,該橋精髓本是仿傚威尼斯16世紀建造的嘆息橋設計,建築署是次斥資近5億改建,其中包括要還原嘆息橋原貌。有古蹟專家慨嘆,本港早年的文物保育政策「相當求其」,令不少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內部已變得面目全非。
位於中環昃臣道8號的前立法會大樓於1912年建成,初期是「最高法院」,至1983年改建為立法局大樓。隨著立法會2011年遷往添馬艦,該處再度改建為終審法院。改建工程正如火如荼之際,建築署向本報證實,大樓內部兩條用以運送囚犯、稱為「嘆息橋」的通道已被拆卸。
建築署承認,在舊法院年代,有兩條嘆息橋分別連接囚室和兩個大小法庭。至80年代,嘆息橋更被完全拆卸;小法庭亦只餘下閣樓至一樓的一截通道,地下至閣樓一段則已被拆除,還用假天花遮蓋了該截殘跡。建築署發現嘆息橋早在1912年的平面圖內已出現,但當年並無「嘆息橋」這名稱,相信是後來才加,該署決定根據古蹟辦指引,復修遺址,日後公開讓市民參觀。
一名60年代加入港英政府的退休紀律部隊人員透露,以前由監獄署(懲教署前身)人員負責押解疑犯到法庭,疑犯由囚車送到最高法院後,就會在監獄署人員押解經由一條長長的秘密通道,直達候審室和法庭內的犯人欄。為防止劫獄,該通道「與世隔絕」,確保疑犯不能與外人接觸。疑犯被判罪成,又會走回原路上囚車。而他憶述的該通道位置,正是現時復建的嘆息橋所在。
該「橋」的設計與意大利威尼斯公爵府側面的一座嘆息橋意念相同,密封式建築,只能通過橋上小窗往外望,橋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死囚行刑前經過,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而前立法會大樓百年前建造時,正是標榜糅合歐洲及遠東的建築特色,呈現新古典主義,嘆息橋估計亦是古典特色之一。
該古蹟卻在卅年前改建時,決絕地被截斷了嘆息橋,遺址被假天花及冷氣機槽遮蓋,很多人已不知其存在。一名在舊立法會大樓工作超過15年的職員透露,每名新同事入職時,洋人上司都會半說笑的說:「如非必要,唔好加班,呢度有鬼。所以有時加班夜走,都會有心理作用,格外覺得陰森。」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指,法院典型設計會有3條獨立通道,分別讓法官、疑犯及公眾人士進入。而「嘆息橋」正是疑犯的通道。他稱,上世紀80年代,本港對文物保育政策並不完善,導致很多古蹟受破壞,拆毀嘆息橋絕非罕見,「大樓變做立法局嗰陣,好多嘢都換曬,最少七成建築都並非原貌,好似會議廳,成個空間、地板、牆身都係典型80年代設計。」
曾在最高法院打過官司的資深大狀湯家驊憶述,法院內確有一條專供疑犯進入法庭的通道,「大樓地下有一條上法庭嘅樓梯,就係疑犯通道。不過後期已封咗,外表睇唔出,好多人亦唔知嗰度有條通道。」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