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個台灣家】領略台灣旅行真樂趣

1 : GS(14)@2018-01-08 01:29:34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聖誕節台灣沒有假期,惟有靠我們自製假期放假!上星期我們香港的家人和朋友,來了一趟高雄本島輕旅行!從我們家開車到高雄,差不多要四小時!在香港哪有這樣的機會開長途車?在香港不用兩小時已經可以繞一圈,所以這一趟本土長途車自駕遊,對我們來說也挺辛苦的!

貼心的高速公路服務站

從前常常羨慕外國人,可以駕着自己的車,一家人隨手牽個背包,隨時隨地就在自己的國家旅行,我們住在台灣不知不覺已經半年了,這還是我們移民後第一次在本土旅行!我們設定行程時,已經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說實在台灣值得遊玩的地方也真的很多,隨心定個三天兩日的假期,可以選擇北上,經過台北跑到宜蘭花蓮,也可以選擇南下,從苗栗、台中、台南到高雄,甚至殺到墾丁!只怕我們假期不夠,否則來個台灣環島遊也太痛快了吧!「我們去高雄途中要不要去一轉阿里山?或在台南玩一天?」由桃園開車到高雄,途中經過很多不同景點,最後我們偶然發現,彰化有一間很不錯的特色貨櫃親子餐廳,所以乾脆走一轉彰化,吃午餐做中途站,也可順道參觀彰化有名的扇形車庫。我們第一次踏足台灣中部城市,一路上聽到更多人說台語,慢慢用心細味,相比起我們住的北部,感覺更簡樸、鄉下一點。這種說停就停、說去就去的本土旅行,不用搭飛機、不用預先準備很多東西就可以出發的旅行,沿路看到路邊新鮮的本地水果,便停下來買一堆,看到特色小吃也順便帶一份,這種邊走邊看的隨心旅行,對香港人來說也太爽吧!路程開到一半快三小時,尤其是午飯後的長途車旅程,King Kong爸爸的眼皮快要掉下來了,看到路上有服務站的大型指示牌,心想到服務站去洗手間休息一下也好,便把車轉入服務站。原來台灣的服務站設計完善,除了有大型洗手間之外,還有很多賣小吃、飲料、手信、便利店等商店,更有一些小型的兒童遊樂設施!這些服務站簡直可媲美日本公路旁的休息站,我們在服務站逗留了好一會兒,大人小孩每人吃了一杯雪糕提神,又再買了一些當地小吃,滿足地繼續我們的高雄之旅!有一刻彷彿覺得,我們去了外國甚麼城市遊覽,我們這些大鄉里少有出城,遇上台灣長途高速公路旁的貼心服務站設施,都更令我們愛上在台灣旅行呢!


在彰化特色親子貨櫃餐廳吃午餐!誰說台灣是個鄉下地方!這樣的貨櫃設計,香港也找不到!

閒來來個台灣本土輕旅行,可為心靈治療呢!


自療心靈的輕旅行

過去一直生活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沒有太多本土長途旅行的概念,放假去哪裏也有人滿之患,要找個安靜的地方放假休息,就是越來越困難。台灣可能不是一個比香港先進文明的地方,但台灣確是地大物博,地方大、空間多,頭頂上的一片天也更藍更廣,原來真的可讓人的心境隨之而開闊,人生不就是一場尋找快樂的旅途嗎?或許城市人被太多無奈和壓迫所纏繞着,身上都是滿滿的負擔,閒來一家人出走,來一場輕旅行,調整自己生活的軌迹,和孩子一起經歷和感受身邊的新事物,生活不就正是這樣嗎?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8/202568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72

【有個台灣家】台灣大賣場瘋狂Shopping

1 : GS(14)@2018-01-15 03:11:54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聽說台灣有一個大賣場,可以帶我們去逛逛嗎?」有個香港朋友來台灣探望我們時問。這個朋友真識貨!台灣的大賣場都是個寶藏,甚麼家居電器、衣服、玩具、家庭用品、食物、眼鏡、藥房等應有盡有,這個大賣場曾幾何時是我們初來台灣報到,對這邊購物資訊一無所知時的一個救命圈。在大賣場賣的東西都是份量超大,麵包是一大袋內有二、三十個,食用油是一大鐵罐的包裝,買豬扒牛扒雞扒也是一袋有兩、三公斤的份量,反正就是買甚麼都要一次買很多,我們最初在台灣開餐廳時,很多原材料就是靠在大賣場入貨,量多價優,還好台灣家的空間都比較大,可以容得下兩個大雪櫃,可以讓我們瘋狂入貨,也不用擔心沒位置儲存的問題!

巴閉會員制

不過這種大賣場是採取會員制度,只讓已入會的會員購物,會員年費一年便需要一千多台幣,因為我們還沒有拿台灣身份證,當初我們申請做大賣場會員時要提供的資料,跟我們申請台灣居留證時不遑多讓!在大賣場門口都有工作人員檢查會員證,在付款時也要提交帶有相片的會員證供職員核對,這都令我們這些香港人很費解,我來你們店消費要先有台灣居留權、再審批、付會員費,還要經過如此巴閉的購物過程,就算你有錢也不是「大晒」,要在大賣場購物只好乖乖做會員。

抵食夾大件

大賣場的東西又真的比其他地方便宜,一盤約一公斤有四大片頂級美國Fillet牛扒才四百多港元,我們早前看到有Sealy雙人床褥特價約五千港元,比香港便宜一半有多!而且大賣場的空間超大,產品清楚地分門別類,或許大賣場知道客人很少會貿貿然在未試過產品的情況下,便一次過買一大堆回家,所以賣場內常常有很多試食攤位做推廣,試食的種類不只限於甚麼餅乾薯片等小吃,有時候連威士忌、海鮮、牛扒等貴價食品都有試食,平日和孩子在大賣場走一個圈也吃得半飽了!這大賣場算是一個平日放假消遣的好地方吧!所以幾乎每次有香港朋友來探望,我們都會盡地主之誼帶他們到大賣場shopping!香港租金貴,在市區的商場中容得下一間IKEA已經是不得了,像台灣大賣場Costco、泰國Big C、美國Walmart等超大型超級市場也無法在香港生存,而且在香港的家,要一次過存放大量採購回來的東西也夠頭痛吧!在台灣的大賣場,真的可以讓我們輕輕鬆鬆的逛半天,不用人逼人,每件貨品都「大件夾抵食」,昨天我們去大賣場,就抱了一大箱有40小包的薯片和一盒內有100顆的泡芙回家!這是一份滿載的幸福感,台灣的簡單生活就不過如此吧!


逛大賣場成為我們招待香港朋友到此一遊的好地方。

頂級牛扒非常新鮮,價錢亦便宜。

在大賣場內到處都是試食推廣攤位。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1/202704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55

【有個台灣家】吃不消的台灣中古屋

1 : GS(14)@2018-02-13 03:17:32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可能香港人就是天生喜歡「睇樓」,我們在台灣晚上無聊時,總愛上網八卦看看附近社區的樓盤放賣,台灣人都稱二手樓為「中古屋」,有時候我們在台灣放樓網站平台上,看到不少在放售的中古屋圖片,常常令我們邊看邊罵!


「屋況一級棒,一個皮箱即可入住!」、「CP值超高屋況佳,買到賺到!」看到這些中古屋放售廣告的標題,通常都會吸引我們按入連結看看,不知道是香港和台灣的文化差異大,還是大家對住屋環境要求差天共地,很多時候光是看那些二手樓圖片,已經感覺看得快要吐血,那些所謂CP值高、屋況好、不用裝修、帶一個皮箱就可搬進去住的二手樓,對我們來說往往是地雷,屋況慘不忍睹!後來我們真的跟地產代理去看房,或許他們的好和我們的好本身就有差距,很多時候他們說「有裝修」的樓房,往往就是二、三十年前或更舊的裝修,曾經聽過地產代理介紹說「屋苑樓齡新、屋況也好」,我們追問屋苑樓齡有多久?「沒有很久啦,才20年!」地產經紀悠然地回答我們。當初我們移民台灣前,有一段日子努力看孩子學校附近的租盤,但每次我們找當地的地產代理查問租盤時,他們好像不想做我們的生意,常常推說沒有租盤。或許台灣的房租太便宜?租一棟四層別墅才月租兩萬元台幣,地產代理一般只能各收業主和租客半個月租金的佣金,在他們和公司拆分佣金之後,可能就只有幾千元台幣「落袋」,難怪他們對找租盤的客人毫不積極!加上普遍香港人對租樓或買樓的質素比較有要求,往往對在大街大巷40年樓齡的「透天厝」耍手擰頭,尤其在租樓時,看到那些30年前的「砌磚仔」廚房,用了20年的紅色浴缸,或是業主在10年前訂做的入牆紅木花紋衣櫃時,都睇到無言以對。曾經有一次我們去睇租盤時,業主親自引領我們參觀她的小天地,她對全屋度身訂做的木器裝修滿意至極,興奮地跟我們介紹她雕刻了花的木橫樑、花梨木大衣櫃、古色古香的屏風等,錯就錯在我們沒那份氣質,不懂得欣賞,睇樓時腦海中不停在想這間屋有甚麼要拆要改才可住下我們這些現代人?我們最後選擇租下一間甚麼也沒有提供的別墅,它「甚麼也沒有」的程度,是連窗簾、冷氣機、浴室抽氣扇、燈、門鎖也沒有!不緊要!我們不介意把自己喜愛的家品和電器搬來台灣的新居,自己的東西自己買好了!由於我們最後承租的別墅像吉屋一間,所以租金也特別便宜!這反而是雙贏局面,業主一分錢也不用花費,我們也不用大傷腦筋去研究怎樣翻新或拆除那些老古董!所以我們之後有機會再看房時,都直接了當跟地產代理說第一個要求便是「要看沒裝修的房子」!


廣告標題「一級棒」,但看到真實情況後,我們無言了。

看到這個主人房廁所,我們心裏只有兩個字「速逃」!

這間中古屋放售廣告寫「CP值超高」,但是香港人可以接受嗎?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8/202982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46

【有個台灣家】在台灣經歷第一次地震

1 : GS(14)@2018-02-21 06:23:32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那天晚上我們睡得比較晚,才剛把孩子送上床,我們就看到主人房的兩米長吊燈左搖右擺地搖晃。「地震呀!」老公大叫一聲,我們就趕緊到下一層找兩個兒子。甫定下神來,還好我們經歷的只是輕微的地震,隨即打開手機一看,便看到我們第一次收到的地震警報訊息,原來是花蓮地區發生六級地震,我們身處的桃園地區有三級的地震。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台灣經歷地震,還記得我們兩年前到日本福岡旅行的時候,就經歷過一次六級地震,那天晚上真的是不敢閉上雙眼,整晚在看地震的新聞,腦海中也幻想着,如果餘震再來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帶着兩個兒子逃生?所以這一次在台灣經歷三級地震的時候,我們都還算對地震有心理準備。


那天晚上地震過後,我心底裏也不禁想到香港的好,香港除了颱風外就好像沒有甚麼海嘯、地震等天災(只是人禍比較多!)。難怪以前有很多人說香港是一個福地……在這次台灣地震過後,很多台灣人都在討論究竟在台灣哪個地區天災最少、最安全?昨天就看到有報道說:「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顏宏元表示,桃園沒有活動斷層,所以少有自發性地震,近46年來,規模4.0以上的地震只發生過兩次,且時間間隔僅1分鐘,加上桃園屬台地地形,沒有土壤液化情形,因此若就地震活動多寡的條件而言,住在桃園確實最安全。」還記得我們搬到台灣之前,也有研究過台灣哪個地區最安全?我們首先考慮到孩子的學校身處桃園區,而且台灣的國際機場就在桃園,我們總覺得國際機場所在的地方應該都是比較安全和穩定的,而且住在桃園我們去機場只有半小時車程,香港家人來探望我們也非常方便,我們開車去台北也只是40分鐘,南下去苗栗、台中等地也只是一、兩小時車程,所以很快我們也決定在桃園定居了!還記得以前曾經聽到有朋友說過,指桃園區是台灣黃賭毒和黑社會集中的紅燈區,所以最好不要選擇桃園定居!哈哈,我們卻認為紅燈區應該是人口最複雜的台北市吧!我們就是這樣,憑着各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理由,最後選擇了定居桃園,我們在台灣生活了大半年,慢慢都感受到台灣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家。花蓮的地震過後,我們都從不同渠道收到香港朋友傳來的慰問訊息,地震對台灣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我們在新聞報道上看到地震對花蓮地區帶來的嚴重傷害時,心裏都特別難過,因為這些新聞對我們來說,都不再是「國際新聞」而是「本地新聞」,這些天災都是正正發生在我們身處的同一片土地上。在今年這個特別寒冷的冬天裏,卻碰上了這次的天災,我們也祈求天佑台灣。天災可怕又是無可避免,但有時候人禍更可怕,但願這些難關都快點成為過去,一切也能重新出發,祝福台灣!



地震過後有台灣朋友告訴我們,在台灣的家都不要安裝吊燈,地震時搖來搖去太恐怖了!

我們兩年前的移民前考察之旅,最後一站便是花蓮。祝福花蓮明天會更好!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5/203055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13

【有個台灣家】好的教育在乎有選擇

1 : GS(14)@2018-03-12 00:12:13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新年期間回到香港的八天,剛好碰上大兒子的生日,於是順便在香港為他辦生日會,讓我們有機會與當年和大兒子一起讀幼稚園的同學朋友仔及他們的家長聚頭。哥哥的同學都是今年9月升讀小一的龍年小孩,我們一班爸媽難得聚首,話題當然離不開孩子升小一的頭痛問題。


「我的孩子被第一間私立小學收了,但學費每個月快要一萬元!」同學仔的媽媽苦笑地說。難為很多家庭有兩個孩子,大的進私校小的也難逃。經濟能力較好的家庭,準備送孩子去國際學校讀書,小一每月學費盛惠一萬五千元,還要繳付一筆六十萬的費用,我已經忘了學校用甚麼名義去收這筆錢,好像是甚麼「學校維護費」?反正小學畢業後那筆費用一毛錢也不會退還……可以負擔到送孩子讀國際學校的家庭當然不需要擔心,但在香港讀書最尷尬是夾在中間的所謂「中產家庭」,高不成低不就,父母想給孩子最好的讀書環境,想逃離公立學校的教學模式,但要送所有孩子讀私校,爸媽就得努力工作,因為可能要花掉「半份」家庭收入。就算是做父母的看得開,想給孩子一個比較輕鬆和開心自由的學習環境,把孩子送去一些體制外的happy school,每月學費也要六、七千元起跳,而且那些「勇敢爸媽」還要承受其他家長、姨媽姑姐舌頭上的壓力!甚麼要考慮將來升中問題、英文程度不夠好、輸在起跑線等百個問題。其實無論是主流或體制外的學校也各有優點與缺點,問題是在於香港教育上的選擇!香港家長真的有選擇嗎?要讓孩子開心學習,原來是少個錢也難行……很多香港的家長朋友,也很好奇我們孩子在台灣森林學校上學的情況,通常第一個問題是「孩子開心嗎?」,第二和第三個問題通常便是「孩子升中銜接怎麼辦?要送去外國讀書嗎?」我承認在台灣讀體制外學校的學費也不便宜!但起碼在台灣的非主流學校選擇比香港多,「華德福」、「蒙特梭利」等學校發展很成熟,現在甚至有很多國小也加入實驗小學的行列,紛紛改行主題式教學,像我們辦投資移民到台灣定居的香港人,只要取得居留證後便可以報讀台灣的國立學校!雖然在台灣讀國小可能不是太多香港移民的那杯茶,但起碼我們還可以自由選擇!當然有台灣朋友告訴我們,有些在台北或大城市的學校對小孩子也很催谷,學校或家長的怪獸程度不輸給香港。我們感覺台灣讀書的環境比香港的輕鬆,很少有一星期要上八個興趣班的繁忙兒童,在台灣學校的孩子也比較單純。其實沒有一套教育制度是完美,每個家長的要求、每個孩子的氣質也不盡相同,反正我們就是不甘心,孩子被一大堆其實沒甚麼意義的功課和考試淹沒了他的童年,抹煞了孩子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思考模式。當很多台灣人羨慕香港兩文三語的學習風氣,不明白為何我們會逆行其道讓孩子在台灣讀書。其實不為甚麼,只為還父母一個真正的選擇,也還孩子一個開心的童年,人生其實不過如此吧?



教育不應是一條沒選擇餘地的單程路。

在香港想讓孩子在happy school讀書享受童年,父母的負擔沉重。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8/203249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23

【有個台灣家】台灣餐飲加盟店懶人包

1 : GS(14)@2018-03-19 04:45:44

【文化籽:有個台灣家】「我們的加盟店有別於傳統連鎖加盟餐飲業者……」上星期我們去了台北參加台灣一年一度的加盟展,我們聽了幾個不同餐飲加盟商的詳細介紹,這句說話幾乎是每個加盟商的典型開場白!加盟其實是指由許多個別店舖經營者,透過總部的指導,經營相同品牌連鎖店的一種經營方式,以餐飲業加盟商為例,一般加盟總店會為加盟者從找店面開始提供協助,幫忙分析那店面是否適合開店,落實租下店面後,加盟總店會安排所有店面裝修、機器設置,連餐廳內的椅桌、餐具、杯杯碟碟等也會為加盟者全部準備好,在店面裝修期間,加盟總店也會提供幾堂課程給加盟者,傳授經營餐廳、烹調食物、出入貨管理等技巧。當然,天下沒有免費午餐,而且還是一頓非常昂貴的午餐!

餐車也可加盟。


由最簡單的早午餐店說起,一般簽三年加盟合約,加盟費約七十萬台幣(約十八萬港元起),一些較知名的餐廳,加盟費則以百萬台幣計!我們之前在市區看到一間加盟連鎖的早午餐店面要頂讓,那老闆說:「我們開了這間早午餐店一年,當初加盟費大約七十萬台幣,但因為這七十萬只包括裝修約20坪(約六百多平方呎)的店面面積,我們這裏30坪又要再追加二十多萬裝修費,而且不包冷氣、音響、大門玻璃,所有東西加起來我們投資了差不多120萬台幣!」對於大部份打工仔月薪只有三萬台幣左右的台灣人來說,這個一百二十萬元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儲起來呢?這間連鎖早午餐店的套餐連飲品才不過八、九十台幣(約二十港元),在7-11買一杯咖啡也要五十台幣的時候,這還真是非常實惠的早午餐店,所以利潤多少、要賣多少份套餐才可抵銷加盟費?大家心中有數吧!大部份加盟店都是老闆夫妻或家庭落手落腳經營,每個月賺的可能就是比外面打工多一點的人工!絕大部份加盟總店還會以食物安全為由,要求加盟店所有的肉類和麵包等原材料要跟總店入貨,即是又要給加盟商賺一筆,有些總店還會收每月營業額1.5%的「品牌管理費」,如果加盟店要提前解約,當初付的二十萬保證金就會被沒收,有些總店其實只有一間,卻經營了全台過二百間加盟商,那真是豬籠入水!我們經歷過由零開始一手一腳建立一間餐廳,非常明白外行人如果要入手開餐廳,確實需要處理很多繁瑣的工作,像買各種機器等生財工具、店面排煙抽風等裝修工程,讓很多人不知如何入手,但現在網絡資訊發達,在努力上網「爬文」之後,其實很多地方都可以DIY,投資金額真的可以比開加盟餐廳便宜非常多,而且大部份這類加盟餐廳提供的餐點,在烹調上都不需要甚麼特別技巧,最常見是意大利麵、燉飯和pizza等公式化餐點,所以一般加盟商可以很快上手營業。我們知道有不少辦投資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最初也會用加盟形式開餐廳做生意,這確實是一個懶人包。但懶人包當然要付出代價,究竟值不值得?那便是家家有求、見仁見智了。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5/20331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