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業銀行法修訂啟動 存貸比或不再作硬性規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4887.html

商業銀行法修訂啟動 存貸比或不再作硬性規定

第一財經日報 楊柳晗 2015-05-07 09:49:00

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管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加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國內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多種困境,除利潤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貸款持續攀升之外,商業銀行還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增加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業界對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呼聲越來越高。

據媒體報道,目前銀監會已經成立了《商業銀行法》修訂小組,由銀監會法規部牽頭,並抽調了部分商業銀行人士於4月初開始工作。對於業內呼聲較高的存貸比,銀監會已將取消存貸比這一單獨的修改意見應急上報到了國務院法制辦,建議不再將存貸比剛性界定為75%,但存貸比仍將作為一項重要的監測指標。

事實上,坊間關於取消存貸比考核的討論自去年第四季度已經開始。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顯示,2014年,銀行家普遍認為監管指標本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較高,對中國銀行業的適用性也較強,但在監管的彈性和靈活性方面仍有進一步改進空間。就個別指標而言,銀行家評價最高的是“資本充足率”,評價最低的是“存貸比”。

另有報道稱,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在今年3月份亦表示,同意廢除銀行存貸比的規定,商業銀行存貸比規定正在修訂中。

據了解,2014年9月,監管機構就曾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就《商業銀行法》的修改普遍征求過意見,也向特定部分金融機構征求過意見。

此前,有監管人士撰文指出,隨著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銀行業綜合經營趨勢的日益凸顯和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銀行體系法制建設滯後的問題逐漸顯現。現行法律法規已經滯後於商業銀行的改革發展和監管實踐。因此,我們應適應金融創新需要,堅持創新與監管相協調的理念,在立法層面予以回應,對金融創新活動加以規範和給予必要的約束,推動銀行業走向法治化。

根據現行《商業銀行法》,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一規定是“硬杠杠”,目前還不能打破,但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嚴重約束商業銀行的自主經營能力,且降低了銀行資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據記者了解,《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將存貸比的描述為“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應當遵守《商業銀行法》關於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規定相對靈活,也避免了以後修改存貸比時修改外資銀行管理規則的情況。

此前,監管部門也有調整存貸比的意向。2014年6月,銀監會發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其實質內容就是縮小分子項(貸款),擴大分母項(存款),降低銀行的存貸比數值。分子(貸款)扣除六項、分母(存款)增加兩項,分子扣除符合條件的債券,分母增加銀行對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

2014年2月,銀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引入了新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指標、流動性覆蓋率(LCR),同時仍將存貸比作為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之一。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極大的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

國內銀行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也需要監管層放松嚴格的存貸比考核。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實體經濟繼續下行,商業銀行不良增加趨勢並未緩解,凈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回落跡象,而不良生成率則較去年繼續擴大。

息差收窄、手續費收入下滑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吞噬了銀行的利潤。數據顯示,五大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均不足2%。同時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超過500億元,幾乎是去年一季度256億元的兩倍。

就存款增長情況而言,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銀行中9家銀行一季度存款增速不敵貸款增速,多家銀行存款增加不及2%,並有銀行存款出現下滑。

上述銀行業人士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嚴格的存貸比考核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商業銀行綜合發展的需求,需要多種流動性監管指標共同使用,以增加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靈活性。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34

商業銀行法修訂,存貸比取消打開商業銀行的“籠子”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373

2015年6月25日,存貸比限制取消。 (CFP/圖)

存貸比,因金融改革而生,隨金融改革而去。

當前金融機構的發展已經出現了“跨界”,簡單地說,就是原本不在這個行當的現在也開始涉足。

商業銀行法應該改名為銀行業法或更為恰當。不管你是金融機構,還是叫洗腳房、美容院、網吧,只要你從事和存款相關的業務,就應當受到法律的制約。

2015年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

歷史功績與存廢之爭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存貸比的制約早晚需要面對!

此前,75%的法定存貸比已是備受詬病,這次退出歷史舞臺亦受到外界一致好評,不過,存貸比的歷史功績不能通盤抹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貸比積極推動了我國金融改革和銀行商業化進程。

存貸比指標最早是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股份制銀行(即當時新設立的中小銀行,區別於當時的國有專業銀行)推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試點時提出的。1995年,該指標作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四大指標之一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簡稱商業銀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條:“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下列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2003年商業銀行法因中國銀監會設立而進行修訂,但包含著存貸比的第三十九條被完整保留下來了。此後,存貸比不得超過75%便被作為監管指標,由中國銀監會負責執行。

回顧歷史,1995年商業銀行法的出臺背景是1993年11月14日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

《決定》明確:“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要“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發展和完善以銀行融資為主的金融市場”。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頒布之前,人民銀行對各家銀行信貸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資金主要由人民銀行通過再貸款撥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頒布之後,存貸比等四大指標被引入,成為了人民銀行推行“資產負債表比例管理”、使經濟調控由指令性計劃管理轉為“間接調控”的抓手。

這種“比例管理”,不僅使得當時新設立的股份制銀行獲得了快速成長的機會(當初的中小金融機構,而今已成長為國內的中型乃至大型銀行),更是啟動了國家專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的前身)自主經營的商業化進程。

從實際執行效果看,由於當時股票、債券、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等仍處於萌芽狀態,銀行的負債來源除了央行再貸款幾乎就是單一的存款,資產配置也幾乎全部是貸款。因此,在那種資產和負債都極為單一的情況下,存貸比管理當時在調節銀行信貸、控制流動性風險方面,都是簡潔而有效的指標。

因此,監管當局引入存貸比實際上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使銀行獲得了更大經營自主權,並啟動了此後波瀾壯闊的中國銀行業自主經營進程。

然而,世易時移,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存貸比也逐漸成為宏觀調控政策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掣肘因素。

存貸比誕生之初,銀行的資金來源相當單一。股票融資、同業拆借、回購、各類金融債發行、貨幣掉期等很多眼下廣為流行的資金來源和流動性獲得方式,要麽剛剛起步,要麽甚至根本沒有出現。20年後,這些都已大行其道!

不僅如此,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商品市場及其衍生品市場、PE、銀行理財業務等,也在此間得到了長足發展。

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居民理財意識啟蒙和不斷強化的過程。隨著其他更高預期收益率投資渠道的持續拓展,存款開始源源不斷“從銀行存款賬戶流出”。

我國銀行業1998年以來的存款增速數據顯示,在2009年之前,存款增速的下降更多呈現出周期波動的特征;而2009年之後,存款增速的下降就具有了更明顯的、不可逆的趨勢性特征,而演變的結果則表現為全行業存款增速低於貸款增速。

此時,銀行存貸比紅線卻日益趨緊,而不少銀行因為存貸比吃緊導致信貸增長乏力。一句話,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存貸比的制約早晚需要面對!

過時的指標

在2013年“巴塞爾協議III”兩大流動性監管指標行將就位的情況下,更為粗放的存貸比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眼下存貸比的存在,已造成多方面扭曲:

首先,制約了信貸的逆周期增長。目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需要較多信貸投放予以支持,但是,存貸比卻嚴重制約了信貸的平穩適度增長。在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監管理論和政策界反思的一個重要共識就是:監管政策應具有逆周期性。然而,目前的存貸比執行狀態,顯然背離了這一思想。

其次,成為利率市場化的阻礙。在我國銀行業仍是嚴格分業經營的情況下,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就是貸款(債券的比例仍然很小,為簡化論述,這里姑且存之不論)。銀行生存需要貸款,存貸比的存在,使得貸款必須得有“存款賬戶”里的“存款”。由此,“存款立行”這一全球罕見的口號卻在國內成為廣泛的一致行動!由此導致銀行在存款定價行為上呈現出嚴重的非理性傾向。

與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擴大之後各家銀行的貸款定價千差萬別不同,在人民銀行2012年6月首次允許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區間浮動後,幾乎所有銀行都顯示出了強烈的“一浮到頂”傾向。應該說,人民銀行之所以允許存款利率在基準之上浮動,其實就是希望看

到不同機構根據自身情況,在存款定價上百花齊放,然而,強烈的“一浮到頂”傾向,意味著這種政策期望實際上落空了,由此也就封住了短期內存款利率市場化繼續向前推進的可能。

第三,導致存款人利益受損。為保證月末、季末存貸比能夠達標,銀行要麽在月末減少理財產品發售,要麽將理財產品的到期日設定為月末或季末,以便讓這些理財資金屆時能夠回到存款賬戶促成存貸比達標。這實際上造成了存款人的利益受損。

而從監管目的來說,很多人把存貸比當作一個流動性監管指標。如果這樣,那麽,正如我們前文已經論述過的,這一指標在過去資金來源單一的情況下無疑還是較為有效的,但是,隨著資金來源日益多元化,其效力已然不再。

本輪金融危機之後,不少金融機構在流動性沖擊下風雨飄搖,巴塞爾委員會由此對流動性風險空前關註,並首次全新引入了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和凈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 NSFR)兩大指標。這兩大指標均以資金來源和運用都最為豐富的成熟金融市場為藍本設計,指標設計全面和細致,其風險監管能力足以涵蓋各類相對初級的金融市場和銀行資產負債表。我國政府決定,自2013年起,我國銀行業將開始實施“巴塞爾協議III”,並將於2016年全面達標。由此,在2013年“巴塞爾協議III”兩大流動性監管指標行將就位的情況下,更為粗放的存貸比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實際上,自2010年以來,由於存貸比指標的存在,已經使得銀行的存款在月末和季末時點相對平常時點出現了顯著波動,並由此造成了貨幣政策據以操作的關鍵觀測指標和中介目標(超儲率和M2)的劇烈波動和失真,幹擾了貨幣政策操作。

為了能夠盡可能減少這種幹擾,監管部門將此前只需季末達標的存貸比調整為月末、旬度,最終甚至要求日均達標。頻率已被推到不能再高的程度,但迄今為止,存貸比所造成的擾動卻依舊。由此直接誘發了2014年進一步推出了“存款偏離度”監管,以一根更緊的繩子使得存貸比這根繩子看起來不那麽緊,但其結果就是,使得商業銀行月末幾乎不再放貸款,因為貸款會派生存款,很可能造成突破存款+/-3%的偏離度而受到處罰,造成為糾正扭曲而造成了更大的扭曲,使企業雪上加霜。

因此,這次的修改商業銀行法中,取消存貸比這一“過時”的監管指標,其實是存貸比“因市場化改革而生,隨市場化改革而去”的必然,將促使存款理性定價,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和融資成本,掃清了利率市場化的存款定價扭曲;讓規避貸存比的貸款從影子回歸貸款本原。

打開銀行的“籠子”

不能再假裝他們不是金融企業而熟視無睹,必須因業立法,據法梳理風險、確定監管框架和責任。

但若此次商業銀行法的修法行為僅及於此,而未著重於金融混業之潮流,則未免有“抓了芝麻,丟了西瓜”之嫌。

此次,借商業銀行法的修訂,我們需要厘清一個重要的概念,何為“商業銀行”?

我一直以為,若說在“金融機構”中要區別“商業銀行”性別特征的話,那就是其獨有的“吸收存款”的功能。然而,在當下剛兌預期下,信托、券商、各類公募和私募的資產管理公司,乃至辦會員卡的美容院和洗腳屋,它們何嘗不都是在幹著實質上的“銀行業務”(吸收非特定公眾的負債,同時放款)啊!

事實上,當前金融機構的發展已經出現了“跨界”,簡單地說,就是原本不在這個行當的現在也開始涉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聯網金融。由於“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互聯網與所有行業都產生了聯系,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新理財方式受到市場的廣泛關註和認可,余額寶、支付寶就是其中一種。

回到金融對業態的根本定義來說,每個人支付寶中的余款實際上就是存款,這在過去是銀行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征。除此之外,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形形色色提供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機構,它們明確提供保本的理財服務,那麽,實際上這些機構也是在吸收存款。因此,目前的現狀是,無論銀行要不要混業,混業已經成為一種現實。

但是與保險、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PE)等其他金融同業相比,銀行目前是唯一不允許跨市場運作的機構。在理財產品上,銀行也經受著遠比其他同業嚴格得多的管制。

在信貸投向上,銀行其實並非完全自主,在“金融即銀行”、“沒錢找銀行”的理念下,所有銀行均被置於必須支持“三農”、微小企業、戰略新興產業,甚至支持中低收入群體獲得住房需求等等的考核壓力之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不應過度依賴存貸利差!”多年來,所有人都在這麽想,而其實尤以銀行的謀變之心為切!但是,這麽多年過去了,並沒有多少起色。究其原因,其實並非中國的銀行天生就是“無牙虎”,只是因為它被“關在了籠子里”!

所以,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利率市場化”呼聲,面對一聲嚴厲一聲的“吃利差”聲討,在筆者看來,不繼續給銀行“餵肉”沒有問題,但卻需要“打開籠子”!——綜合化經營和同類業務上等標準監管,應當與利率市場化一同推進!

因此,商業銀行法應該改名為銀行業法或更為恰當。不管你是金融機構,還是叫洗腳房、美容院、網吧,只要你從事和存款相關的業務,就應當受到法律的制約。

同時,監管的思路也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從機構監管,轉向行為監管,以前我們是拿帽子認人,未來,不能再假裝他們不是金融企業而熟視無睹,必須因業立法,據法梳理風險、確定監管框架和責任,如此,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力量才能行穩致遠、可持續地重塑中國金融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36

衛計委最新表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訂草案已完成 有望年底實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1407.html

衛計委最新表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訂草案已完成 有望年底實施

一財網 王羚 郭晉暉 2015-11-13 14:49:00

衛計委組織了專門的專家團隊和研究小組,其中一個小組就是修法的小組。修法的小組從今年3月份就正式進入工作狀態,他們做了大量的調研,提出了修訂的方案。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今天上午表示,衛計委已經提出了《人口和計劃生育法》修法方案,國務院法制辦和全國人大也對此次修法積極支持。

王培安是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關於促進消費和醫療養老等三個指導意見政策吹風會”做出如上表示的。

自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政策到底何時正式實施是目前社會各界關註的焦點問題。對於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的時間表,王培安本周二表示,需要全國人大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相關的配套措施,然後各地再依法組織實施。他強調,全國人大修法通過之日,就是這個政策生效之時。

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修法能否趕得上“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的今年最後一次審議,明年的1月1號能不能落地”時,王培安表示:“我們的想法和你剛才提出的期盼是一致的,正在抓緊推動相關工作”。

王培安介紹,衛計委組織了專門的專家團隊和專門的研究小組,有7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就是修法的小組。修法的小組從今年3月份就正式進入工作狀態,他們做了大量的調研,提出了修訂的方案。

“國務院法制辦、全國人大法工委和教科文委也高度重視、積極支持,在工作層面,三部委已經進行了多次的溝通和協商,修法的方案正在按程序進行”,王培安說。

此前,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這次全面兩孩政策實施跟單獨兩孩將不同,不是各地自己修訂地方條例後實施,而是采取統一的時間表,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修訂頒布為準。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於2002年正式實施,其中第18條規定,“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 會規定。”

按照五中全會公報提出的“一對夫妻可以生兩個孩子”,上述規定將進行修訂,“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將被刪除。

此外,包括《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條例》在內的配套法則也需要修訂。據統計,目前的社會撫養費95%以上的征收對象是兩孩家庭。全面兩孩政策落地之後,絕大部分征收對象將不存在。社會撫養費相關法規也應該隨之進行修訂。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68

深圳聽民意修訂《城市更新條例》

追月夜翌日開市,恆指大跌700點,破今年低位。以技術分析觀之,也許要收回上週「市場似乎跌定轉勢」的看法。本欄見報日,為國慶長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估計交投繼續淡靜。

兩週前談及深圳的《城市更新條例》草案,可能惹來官商勾結的指控。因為(1) 硬性規定賠償比例上下限(1比1 至 1比1.3) ,規範市場行為  (2) 地產商收地95% 後,可向政府申請強制征收餘下的5%。由於草案建議由區政府征收後,再售賣予地產商,令政府直接介入收購重建事宜,難免招人口實。草案出台後,媒體的議論批評不絕於耳,包括非公益性的私有財產,應該任由市場自行磋商價格;政府不應直接參與強制征收,這是有違憲法...... 等等。
 
 (圖片來源:信報)

筆者估不到,內地政府似乎較香港更願意聆聽意見,而且行事更有效率。輿論之後,9月最新的《城市更新條例》送審稿,有大量調整,包括刪除賠償比例的上下限,以及政府將不會強制征收剩下的「釘子戶」,改為要求戶主以市場價格「強制售賣」。而區政府不直接征收物業,除了免卻官民爭執,也為強制售賣的實際操作保留較大空間。這兩大的修訂,切實回應了媒體和市民的擔憂,也減低了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另外,亦有列明不同類別的房屋,將以套內面積或建築面積計算的標準。儘管內地大部分都以建築面積計算,對套內面積的了解和標準有差異,但新版本沒有一刀切要求全部以套內面積計算,亦算是回應了部分評論。

在假期密集且交投不活躍的日子,一動不如一靜,不需要夾硬選股又買又沽,而是要保持耐性,把握時間學習和分析,也可享受難得的假期。筆者上週短遊寶島,有幸和社福界代表的立法常委陳節如女士飯聚,一嘗台灣社企 - 育成蕃薯藤咖啡廳的自助晩餐。真心話:食物都很美味,尤其沙律吧、麵包和蛋糕,都是香港未見過的款式,例如紫色芽菜和石蓮花等。餐廳旁邊更售賣各種有機食物、茶葉、番梘、曲奇、乾果、零食等,筆者特別喜愛曲奇條。這絕對港人遊台飯聚和買手信的好去處。餐廳由陳女士創辦的育成基金會和蕃薯藤合作,侍應都是受過培訓的智障人士,食物主打有機和健康。育成基金會和社企都具規模兼高質素,值得本地機構學習。
 
餐廳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6號正對面 (於建國高架橋下,可以從忠孝復興捷運站步行前往)
 
《網上加料版》

遊台期間化身偽文青 - 深夜逛24小時誠品。站於投資書架前,看見年輕女生坐在地上,旁邊厚厚一疊書,她則翻閱程式交易應用書,並以手機拍下封面。閒談間(筆者可沒有主動向年輕女學生搭訕。也許一同立於書架前,而且自問相貌敦厚,所以陌生人願意交流)才知道對方是20歲的學生,活躍買賣股票已經2-3年,主打day trade A 股。(早陣子內地冧市,走得及嗎?)  女學生:走得及呀~ 她更熱誠推介多本好書 (全部都是看過才推介!),而那些確是經典好書。筆者並未全部一覽,所以抬了不少投資好書回港,包括與價值投資理念不附、傾向day trade 的《高勝算操盤》。放開心懷(open mind) 了解其它門派理念,是學習知己知彼的途徑之一。我禮尚往來,投資書之外,也介紹非投資類的好書,女學生客氣感謝,說會將書放入未來的閱讀清單,只不過眼前要先專注看投資相關的書籍。年紀輕、樂於學習、兼且夠專注,真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我也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投資知識不進則退。

另一間讓人眼界大開的書店是:舊香居。路過見其裝修別緻,以為只是有品味的二手書店,怎知道有眼不識泰山,高天佑兄告知書店有很多珍品古藉,在兩地三岸漢學界頗具名氣。這書店也許和投資沾不上邊,但憑售賣舊書能屹立三十多年,而且在充滿電子書的年代,店中竟有年輕學生對古藉著迷,而店主又細心解說舊書的燙金和新書的分別,並且要如何欣賞古藉...  水墨畫書法瓷器錢幣郵票等古董之外,舊書同樣是收集珍藏的商品,而且有價有市。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41

廣東在全國首先完成修訂計生條例 元旦前“搶生”被確定違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081.html

廣東在全國首先完成修訂計生條例 元旦前“搶生”被確定違法

一財網 王羚 2015-12-30 22:32:00

對於最受關註的搶生界定問題,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30日下午向媒體表示,新條例實施前搶生二孩的,按照法律法規屬違法行為。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對已經作出處理的不再改變;對尚未作出處理的,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廣東省率先完成計生條例修訂,根據新的條例,2016年1月1日前搶生二孩屬於違法行為。

30日,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全票通過了新修訂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下稱《條例》)。這是全國第一個完成條例修訂的省份。該條例將於2016年1月1日起與新修正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同步施行。《條例》同時確定了婚育假期的具體調整。

搶生違法

對於最受關註的搶生界定問題,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30日下午向媒體表示,新條例實施前搶生二孩的,按照法律法規屬違法行為。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對已經作出處理的不再改變;對尚未作出處理的,由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此前,湖南省曾經在五中全會公布放開全面兩孩後宣布,10月29日後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完成之間非獨夫妻所生的二孩將不做處罰。當時,這一表態引起了很大反響。衛計委立刻提出要求各地“不能自行其是”。

從廣東衛計委的表態看,對於搶生的界定還是比較嚴格的。因為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時,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出生的單獨二孩後來有不少省份給予了寬松處理,未進行處罰或是僅作象征性處罰。

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廣東省生育水平會有所提高,但可以穩定在適度低生育水平。其中,戶籍人口總和生育率將從2016年的1.61上升至2018年的1.96,出生人口數量會有所增加,但在可控範圍之內。預測與現行政策相比,2016~2020年戶籍人口每年多出生15萬~18萬;2018年可能達到峰值27萬左右,之後逐年遞減。

產假調整

另一個民眾關註的熱點問題——婚育假期也在《條例》中得到明確。根據《條例》,13天的晚婚假取消。至於產假,原來的15天晚育假取消;原來35天的獨生子女母親產假調整為獎勵假30天。也就是說,對於一部分女性來說,產假其實是縮短了的。

具體來說,過去,廣東女性的產假一般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確定的98天基本產假,加上35天獨生子女假,再加上15天晚育假,總數在148天。調整後,總數為98天基本產假加上30天獎勵假,總數為128天。但是對於此前不享受獨生子女假和晚育假的媽媽,產假則增加了30天。

值得註意的是,凡是符合法律法規再生育的,不管是第一胎、第二胎還是多胎,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產假。同時,丈夫的陪產假從10天增加到15天。

獨生獎勵繼續發

《條例》還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實行計劃生育的,繼續享受各項獎勵扶助和優先優惠政策,比如新條例實施前的獨生子女父母,且終生只生一個子女的,退休時可享受獎勵待遇。已經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的夫妻,如果在新條例之後再生育子女,就不再繼續給予獎勵。但此前已經享受的待遇不用退還。

對新條例實施之後,即2016年1月1日後生育一個子女且自願終生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優待。

此外,過去令育齡婦女頭疼的強制性上環、結紮、查環查孕等將不存在。《條例》刪除了此前關於上環、結紮和查環查孕的有關規定,修改為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孕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準生證變生育登記

準生證辦理曾經是群眾意見較大的一項工作。尤其是夫妻雙方在不同省市的,往往要奔波很多次,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辦好。根據《條例》,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子女的夫妻,只要辦理生育登記就可以。但是,生育三個或以上孩子,仍需要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具體的生育登記和審批辦法正在抓緊制定,爭取盡快出臺。但這不會影響群眾的權益,在辦法出臺後及時補辦有關手續即可。

本次《條例》修訂的一個重大改革是,取消了收養子女對生育行為的影響,規定生育了一個孩子後又收養一個孩子的,還可以再生育一胎。

至於再婚和子女病殘等情況,由於生育情況比較複雜,廣東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需要進一步論證,待國家出臺指導意見和深入研究後再予具體規定。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87

水汙染防治法修訂征求意見 系八年來首次修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267.html

環境保護部6月12日在其官方網站披露了《水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各方意見。這是《水汙染防治法》施行8年來,首次大規模修訂。

編制組介紹,現行《水汙染防治法》於2008年2月28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8年來,在標準規劃、監督管理、工業和城鎮水汙染防治、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制度措施,深化了水汙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

據介紹,征求意見稿的創新點在於,提出了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統籌協調,系統考慮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地表水與地下水並重,綜合運用行政、司法、經濟等多種手段。中央與地方密切配合,各有關部門協調發力,企業事業單位依法盡責,社會和公眾全面參與,共同推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建立兼顧流域和行政區劃特點的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體系,建立生態流量保障制度,提出對廢水或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排入廢水的管理要求,增加農村水汙染防治規定等。征求意見稿還厘清政府、排汙單位和社會公眾等主體及政府各部門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為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預留空間。

根據征求意見稿,我國將實行水生態環境功能分區管理。國家建立流域-生態功能控制區-水環境控制單元三級水生態環境功能分區體系。完善水汙染防治規劃體系,明確國家水汙染防治總體規劃、流域和區域水汙染防治規劃的功能定位,確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水環境質量目標;編制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和重點行業或領域水汙染防治專項規劃。

根據地方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需要和地方經濟、技術條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制定基於技術經濟評估和基於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的兩類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同時完善目標評價考核規定,增加了評價考核、限期達標、區域限批、環保督察和離任審計等要求。

編制組介紹,征求意見稿強調“防在前,治在後”,新增了八方面預防性規定,包括建立健全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預警體系和機制;建立江河流域生態流量和湖泊、水庫、地下水合理水位保障制度;增加規劃環評規定,與建設項目環評協調發揮好空間和行業準入作用;建立重汙染企業退出機制;體現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要求;制定有毒有害水汙染物名錄,加強風險防範;借鑒《大氣汙染防治法》,在部分產品質量標準中明確水環境保護要求;在地下水保護、良好水體保護方面進一步落實保護優先原則等。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征求意見稿還增加了綠色信貸、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水生態環境補償等經濟手段規定。

征求意見稿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汙染的財政投入,加強水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建立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國家鼓勵建立水汙染防治基金,支持綠色信貸,對水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國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對位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域和江河、湖泊、水庫上遊地區的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鼓勵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橫向資金補助、對口援助等方式,建立跨行政區域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環保部表示,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向環保部提出意見和建議。征集意見截止時間為2016年6月30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54

深交所修訂上市委員會工作細則: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執行力度

為適應市場形勢變化,保證證券上市審核工作的公開、公平和公正,近日深交所修訂並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工作細則(2016年修訂)》。

據深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工作細則》主要有以下四點變化:

一是調整完善上市委的職責範圍。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執行力度,提高暫停上市審核工作的質量和透明度,本次修訂將上市證券的暫停上市事宜納入上市委審核範圍。

二是擴大股票審核事項的適用範圍。適應市場融資手段不斷推陳出新,本次修訂將股票審核事項範圍從普通股擴大至優先股,將優先股的上市和掛牌轉讓納入股票審核範圍。

三是區別暫停上市情形實施差異化審核程序。本次修訂明確對於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和市場交易類退市指標的股票的暫停上市,適用上市委的特別審議程序;對於觸及其他類退市指標包括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的股票的暫停上市,適用上市委普通審議程序。優先股的上市和掛牌轉讓,以及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暫停上市,適用上市委特別審議程序。

四是取消公司(企業)債券上市委審議環節。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2015年1月發布),取消公司(企業)債券上市、恢複及終止上市的上市委審核安排,簡化了債券上市的審核程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42

豬肉水分標準太寬松 農業部將重新修訂嚴打註水肉

註水肉這麽多年禁而不止,除了不法商販太狡猾,監管部門查出難度越來越大之外,標準也是一個大問題。業內人士直言,現行的肉類水分標準太寬松,就算明明知道是註水肉,一檢測,註水肉還是符合國家標準,對於正規企業是很大的打擊。

農業部日前公布,將組織有關機構修訂豬肉水分含量標註,並對註水肉嚴厲打擊。

水分含量是豬肉肉品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2001年,原國內貿易局制定《畜禽肉水分限量》(GB 18394-2001),規定豬肉水分限量值是≤77%。

農業部稱,該標準的實施,對打擊註水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水分標準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不法屠宰企業或個人註水手段花樣百出,註水技術不斷更新,現行水分標準不能完全滿足肉品質量控制要求;二是畜禽肉水分限量檢測方法不適應新的變化。

雙匯發展前副總裁劉金濤介紹,近年來,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想方設法往肉里添加水分,讓消費者用買肉的價格買了“水”,並且,這種“水”被消費者食用後,對身體健康產生很大危害。

註水肉目前已經有多個變種,令消費者防不勝防。“註膠肉”和“註藥肉”尤其值得警惕。

“註膠肉”是用食用膠、水、胭脂紅的混合液註入豬、牛、羊體內,然後利用膠的凝固性將水分“鎖”住。有的屠宰戶在註膠的同時,還加入一些食鹽和防腐劑,以延長肉的保質期。

“註藥肉”是在牲畜屠宰前註射了一種名叫沙丁胺醇的藥物。沙丁胺醇是一種β受體激動劑,常用作人類平喘藥物。在給待宰生豬註射沙丁胺醇後,能起到保水作用,增加肉體重量。因含有沙丁胺醇的註水肉會給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國家已將沙丁胺醇列為動物用違禁藥物。

牲畜被註射沙丁胺醇後會感到口渴,拼命喝水,包括卡拉膠水溶液。

上述做法都是將水分大量註入生豬等動物的身體,增加動物體重,牟取非法暴利。現行豬肉水分標準太寬松,業內人士稱,即便註了幾十斤的水,按照現行標準檢測,基本上還是合格的,對於打擊註水肉並不給力。

已經有人大代表就修訂豬肉水分標準提出建議,農業部回應稱,我部一方面組織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部屠宰技術中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及有關科研院所等單位開展畜禽肉水分限量標準和檢測方法研究,待進一步複核驗證後,《畜禽肉水分限量標準》將提交全國畜禽屠宰加工標準委員會審議;另一方面,組織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嚴厲打擊註水或註入其他物質等各類屠宰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豬肉產品質量安全。

業內人士介紹,不法商販現在給動物註水,越來越隱蔽,除非當場抓住。市場取樣豬肉,再檢測,檢測結果往往是合格的,修訂肉類水分標準變得很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28

深交所:強化市場熱點監管 修訂廣播電影電視行業信披指引

7月14日,深交所結合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的發展情況,啟動並完成了信息披露要求的修訂工作。

目前,國內影視行業發展迅速,高額票房作品越來越多,上市公司與制品人、導演、演員在業務、股權等方面的合作方式不斷創新,明星證券化成為市場熱點。

從當前情況來看,公司的影視作品票房對公司二級市場的股價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及業績對賭事項對上市公司經營有重大影響,也是投資者關註的重點事項,原《指引》相關條款已經對上述事項提出了信息披露要求。

在此次修訂中,深交所特別強調了披露廣播電影電視行業收入確認的方式方法。深交所稱,由於票房收入並不等同於公司的營業收入,如果公司披露的公告中未明確高額票房對公司營業收入的具體影響,則可能會造成對投資者的誤導。此外,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往往會對公司的未來經營及財務報表產生一定影響。

考慮到上述情況,深交所本次修訂要求公司披露來源於高額票房電影的營業收入區間,對票房收入與公司實際可確認營業收入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強調,要求公司提示相關風險。

同時,本次修訂對上市公司與演職人員的合作提出了具體的披露要求,包括雙方具體的合作方式、授權事項、排他性條款等。對於市場普遍關註的明星證券化事項,本次修訂要求公司除披露估值基礎、業績承諾等情況外,還需對演職人員入股時的出資作價依據進行說明,與其他投資者的入股價格進行對比,並說明演職人員是否有具體的合作安排。

在指引修訂過程中,深交所表示,會堅持以市場導向推進行業披露指引的修訂工作。深交所向相關上市公司征求了意見,並對反饋意見進行了逐條討論、修訂、答複,充分考慮了上市公司商業秘密保護和投資者信息需求之間的平衡。

另外,本次《指引》修訂還征求了3500多名投資者的意見,征求意見顯示,83%的投資者會關註公司披露的票房數據,76%的投資者會關註公司與知名演職人員之間的合作事項, 86%的投資者認為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對其投資決策有幫助作用,並希望持續推出相關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深交所稱,本次《指引》修訂適應了投資者的需求,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影視行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41

深圳擬修訂計生條例 高收入人群不額外加倍征收撫養費

三胎(含三胎)以上的超生將統一按照計征基數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不再像過去那樣按孩次再加倍征收。高收入的超生人群也將不再被額外加倍征收社會撫養費。正在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做了上述規定。

社會撫養費超生三倍計征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各地陸續根據修正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對當地人口與計生條例進行修訂。深圳市此次在《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修訂。

目前,各省市已經完成的人口與計生條例修訂大都規定,對於三胎以上的超生將加倍征收。 此次深圳市取消了超生多孩按孩次加倍征收的規定,並刪除了高收入人群加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條款。

2014年,著名導演張藝謀因為超生被征收748萬元社會撫養費,征收額度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他生育了三個子女,符合多孩加重征收的規定,另一方面也跟他的高收入有關。此前的社會撫養費規定,高收入者要按照其超出社會平均收入的部分加倍計征社會撫養費。按照深圳市修訂後的規定,天價社會撫養費征收單將不會再現深圳。

《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刪除了“超生二個以上子女,以超生一個子女應當征收的社會撫養費為基數,對每個超生子女以超生子女數為倍數征收社會撫養費”相關規定,統一規定為“每超生一個子女的,對男女雙方分別按計征基數一次性征收三倍社會撫養費”。

除此之外,條例修改內容還包括,合法生育的夫妻,除按照國家、廣東省有關規定享受假期優待外,女方增加產假三十天。對夫妻雙方戶籍在不同省份的,改變了過去適用女方戶籍地生育政策的規定,明確了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選擇適用再生育子女的規定。

至於倍受各方關註的搶生二孩要不要繼續征收社會撫養費問題,《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中沒有涉及。

前置把關規定擬取消

本來可能被一家單位聘用,因為超生被最後取消了資格;本來可以辦理隨遷入戶,因為超生被最後否決。類似現象有望在深圳消失。

《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取消了大部分計劃生育前置把關規定。

深圳市此次在修訂說明中表示,《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對原有嚴格的計生把關規定進行了梳理,順應國家政策的變化取消了不合時宜的前置把關規定:一是取消隨遷入戶的計生把關;二是取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安部門辦理已生育兩個以內子女人員的調動、錄(聘)用手續時,查驗計生證明的相關規定;三是取消住建部門辦理租售保障性住房時查驗計生證明的相關規定。

按照此前的規定,如果申請人不能提供深圳市計劃生育證明,相關部門將不予辦理相關的入戶、聘用或租售房等事項。

這也就是說,在新修訂的《條例》實施後,出生入戶、就業等群眾生活的重要事項將在深圳率先與計劃生育證明脫鉤。

深圳市在修訂說明中表示,出生入戶與計生證明脫鉤之後,計生部門征收社會撫養費缺乏了有效手段,因此,《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衛生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對無出生醫學證明、出生醫學證明登記信息不完整或涉嫌虛假等情形的,可以要求當事人做親子鑒定。同時為了保證親子鑒定查辦計生違法生育案件的順利開展,規定親子鑒定費用納入衛生和計劃生育管理部門經費預算。

值得註意的是,《條例(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對第三胎以上的超生人員依然做出了計生前置把關規定。公安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已生育、已懷孕第三胎以上人員調動、錄(聘)用手續時,應當核查申請人的《深圳市計劃生育證明》;公立學校辦理流動人口子女新生入學、轉學手續時,應當核查其父母的計劃生育信息的相關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