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團體斥保育大嶼山不力

1 : GS(14)@2017-01-19 08:03:56

【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及大嶼山發展方向,今年上半年將公佈大嶼山發展及保育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為方針,即北大嶼山包括機場北商業區、東涌新市鎮、港珠澳大橋口岸上蓋及小蠔灣,將作經濟及房屋發展;東北大嶼山則透過欣澳填海,再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發展,作為休閒、娛樂及旅遊發展,其餘大部份地區用作保育、休閒、文化及生態旅遊用途。


以旅遊名義引商業元素


涉及大嶼山規劃的《香港2030+》研究,一直受到環團強烈反對,惟施政報告指本港人口及住戶數目持續增長,土地需求有增無減,將開展《香港2030+》規劃研究並進行公眾參與活動。至於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今年上半年亦將諮詢社區,政府指可提供50萬平方米的樓面作經濟用途。守護大嶼山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政府將北嶼推向經濟發展,南嶼則以旅遊名義引入商業元素。他稱南嶼一向有保育規劃,但因該處非法堆泥嚴重,多個民間團體一直要求修例打擊違規情況,但報告仍未落實修例及具體政策,對政府在大嶼山的保育工作極之失望。■記者伍雅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9/199019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37

何濼生:從前發展至上 現在保育至上

1 : GS(14)@2017-04-25 23:43:44

【明報專訊】筆者應匯賢智庫委託,花了一年半時間完成了香港長遠競爭力報告。結果發現很多對競爭力造成掣肘的因素,其實本來都可以解決的,但事實上卻長期好像無法解決的樣子。譬如因土地和勞工短缺造成的瓶頸,嚴重打擊本港各行各業的發展,本來並非沒法解決。

競爭力與文化關係深

香港房價早已普遍被認為瘋狂的高;但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商業樓和工業樓的租金和售價都比住宅升得更多。

問題是供發展用的土地太少。有人說香港山多,不像新加坡有那麼多的平地可供發展。但以今天的建造技術,山地建樓完全難不倒發展商。但新加坡指定作保育用地不足10%,過去10年和未來20年還會繼續填海造地。

香港的郊野公園佔全港面積四成,此外還有不少其他因特殊原因指定要保育的土地。我們不單不能發展保育地,連農地和綠化地都難發展,即使維港以外要填海也不容易。為官的怕批准農地和綠化改變用途會被指為官商勾結;民間保育人士亦義不容辭強調保育的重要。可見,自上世紀80年代保育意識抬頭以來,土地發展逐漸變得困難。不知不覺地,香港由「漠視保育,發展至上」的文化轉變成「保育至上、漠視發展」的文化。我們由一個極端,在20年間已走到另一個極端。

麥理浩當年發展新市鎮阻力小

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一方面發展新市鎮、積極覓地建樓,另一方面又促成郊野公園條例於1976年成為香港法律。兩者雖然都為香港人造福不淺,但香港亦失去了很多本應保育的珍貴建築。當年開發新市鎮沒有難度,好像沒有聽過村民「不遷不拆」的要求。今天港人維權意識高漲,NIMBY(Not in my backyard)意識高漲:區議員都反對垃圾焚化廠建於本區、很多項目都遭地區人士反對。連公屋項目,即使有地,地區人士亦都多會反對。

在勞工問題方面,強積金對冲問題、標準工時問題、輸入勞工問題等都長期僵持不下。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62&issue=201704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98

【飲食籽】保育南生圍原生魚塘 原居民堅守漁耕細作

1 : GS(14)@2017-05-01 14:24:41

「有記」魚塘的塘水呈碧綠色、並不時有雀鳥、蜻蜓、蝴蝶到訪。



【飲食籽:追源尋味】對於南生圍內的士多、農場,南生圍「熟客」應該不覺陌生。豆腐花、茶粿、大菜糕等,平平無奇的小食,似乎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都零舍好吃。南生圍被錦田河及山貝河包圍,雖然昔日魚塘很多都被荒廢,不過今時今日,依然有原居民堅守魚塘作業,深耕細作。



不少單車客對「有記士多魚塘」都非常熟悉。這裏除了是他們的補給站,亦是觀賞魚塘風貌的最佳位置。士多平日由有叔、有嬸打理。小小士多位於自家魚塘的岸邊,主要由木條支撐,似大澳的水上棚屋。到訪當日剛好是公眾假期,士多座無虛席。我與他們的女婿陳銳強(Anthony)談起這裏的由來。對於南生圍非常熟悉的Anthony,小時候在這裏長大,縱使之後搬到市區升學,但多年後認識了有叔的女兒,最後結成夫婦,重返舊地。現時,他閒時會義務帶人遊南生圍,認識當中的生態及價值。



魚塘清塘周期簡介。

鏟塘後經曬乾的塘泥,含豐富礦物質,可用以栽種。

香港觀鳥會所設的展板,介紹不同鳥類。


豆腐花餵魚 定期清塘

「這裏是原生魚塘,過往幾代人在這裏居住。」他指所謂原生魚塘,即塘水大多呈碧綠色,並不時有雀鳥、蜻蜓、蝴蝶到訪;若非原生,即後期於塘水中添加化學成份,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景,而且一般都較少昆蟲。我看見魚塘上有白色的漂浮物,一問之下原來是豆腐花,用作滋養微生物,提供魚的食糧。提及魚塘,就不得不提清塘,此舉實質是保養魚塘,讓它可持續運作,「去年12月時曾清塘,首先要抽水,讓河床有機會赤裸裸地暴曬。」作用是殺菌,之後就會鏟塘,「即是以鏟泥機鏟平塘底,再放石灰進去平衡酸鹼。」最後,就可注水及落魚苗,重新開始新的養魚周期。清塘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三個月。「有一樣不能避免的事,就是清塘時很多雀鳥乘機吃魚。」這些損失無可避免,「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每兩年清一次,有利整個生態、環境的延續。」他續補充,「雀鳥於魚塘上排糞之後,魚都會吃牠們的糞便作為食物,另外,鏟塘時鏟起的塘泥,含豐富礦物質,我們會用在後花園栽種蔬菜。」有時有些家長看到小朋友玩得滿身泥濘,立即緊張兮兮,「他們觸摸過東西都會立即洗手消毒,其實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所以每逢假期,他與太太都帶小朋友回來,讓他們從中體驗及學習。這裏除了魚塘,亦有香港觀鳥會所設的展板,介紹不同鳥類。



白色的漂浮物是豆腐花,用作滋養微生物,提供魚的食糧。

陳銳強對南生圍非常熟悉。

有記士多魚塘元朗南生圍608號



記者:湯珮然攝影:張志孟編輯:蕭家慧美術:楊永昌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1/200048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92

Park Yoho設濕地住戶須付保育費

1 : GS(14)@2017-05-06 11:38:09

■Park Yoho設有50萬方呎濕地公園,吸引瀕危物種「廣瀨妹蟌」棲息。 資料圖片



【本報訊】新地元朗錦上路Park Yoho,屋苑範圍內設有50萬方呎濕地公園兼要保育,住戶須負責保育費,每月管理費內約2%是保育費,以一個500方呎單位計,每月保育費約佔40元。
Park Yoho暫時屬本港獨有設濕地公園的私人屋苑,佔地50萬方呎的鹹淡水濕地,改名「候花園」,原本是荒廢農地,新地委聘保育專家管理,疏導河水、種蘆葦、栽花修復濕地,至今錄得超過180種蜻蜓、蝴蝶及雀鳥,包括瀕危物種「廣瀨妹蟌」,綽號「阿妹」或「四筒」。


佔管理費2%

負責候花園的保育專家Paul Leader表示,阿妹很久以前在沙埔濕地棲息覓食,濕地修復後重返此處。根據樓書,項目已簽訂濕地管理協議,新地與小業主須負責管理及維護生態保育區承擔費用。
Park Yoho高級策劃經理張展鴻表示,候花園開支僅佔整體管理費約2至3%。以一個實用面積500方呎單位,管理費每呎3.86元,每月1,930元管理費中約40元是濕地保育費用。張展鴻稱,私人屋苑濕地只許住戶進出,管理處將安排導賞團讓市民參觀,酌量收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6/200124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234

鄧詠雪扮人魚籲保育

1 : GS(14)@2017-05-07 15:30:23

前女子組合HunterZ成員鄧詠雪,早前去印尼峇里一個小島旅行,享受陽光與海灘,她昨日在Instagram貼出自己扮美人魚的相,留言:「很多人問我為甚麼扮美人魚,其一當然自己喜歡,還有就是覺得海洋很美麗,希望大家能多關注海洋保育啊!」雪子表示此行有機會與海龜一齊游水,她說:「我有潛水牌,但原來海龜游得好快,我都唔夠佢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07/200130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06

利字當頭:廉租可保育小店?

1 : GS(14)@2017-06-22 08:01:52

在論壇版見到民陣召集人區諾軒寫領展。跟區諾軒算是有數面之緣,印象中我們對不少事情都有共同的話題,但也有意見不同的地方。自由社會,有不同的觀點,是正常不過的事。區諾軒視領展為香港小店老店的大敵,這不是新聞。不過,他對市場的宏觀和具體情況,或許有點認知上的落差,例如他將2014年證監會修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說成是領展「新模式」的契機。事實上,在該次修訂之前,香港的房託基金早已有權買賣收租資產;證監會2014年的修訂,其實重點是要容許房託基金投資在發展中的項目,但上限定為資產價的10%。換言之,當年有人說領展從此變成地產發達商,也是有點言過其實。話說回頭,領展以房託基金的形式上市,受到的監管比一般上市嚴格得多。熟悉世界各地的證券條例便知道,香港的房託基金條例是最嚴格的地區之一。領展的基金價格,2016年上半年有次升浪,今年又來一浪。兩次走勢,與整體股市上落一致。最近幾個月,領展更明顯跑贏大市,但箇中有許多原因,其中之一是資金在尋找一個穩定的停泊處。坦白說,領展絕對不算市場上最進取的企業,但長遠而言,由於它受到更嚴格的規限,所以在理論上是長線機構投資者的基本組合中的必然之選。話說回頭,區諾軒說是金融產物趕絕了小店、老店,其實也算是對了一半。事實上,在香港以外的世界,零售業早已被網購衝擊至面目全非。新的零售業模式,借資本市場操作以更低成本擴張,就算傳統大型老店,亦逃不了被淘汰厄運。雖然早前有王維基的HKTV Mall,近來又有天貓,但香港在零售業轉型,算是落後了。以廉租舖來保育小店、老店,真的是一條出路嗎?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0/200618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00

動物保育教育急不來團結才能將聲音傳出去(三)

1 : GS(14)@2017-08-06 11:38:47

動物保育觀念的推廣,重點並不在於知識的傳輸,反而是要讓「尊重生命」的觀念無所不在,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動物保護教育」的概念雖然聽起來含糊,但其實範圍不脫以動物權和動物福利等觀念為基礎的教育。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國際動保組織曾就動物該有的基本權利做出解釋,它們分別為「免受饑餓」、「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免受恐懼和不安」,「免受身體熱度不適」、以及「表達自然行為」等5項權利。西方社會很早就開始推廣這樣的觀念,但亞洲目前似乎還在努力的階段;雖然比起過去已經有所改善,但偶而還是會出現民眾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忽略動物的感受的情況發生。視狗如家人的台灣藝人李維維,日前就因為正確的育狗方式,而與一名網民槓上。當時她發現一位專門經營法國鬥牛梗粉絲專頁的網民,常將狗狗穿上不同的服裝、打扮成搞笑的模樣,卻忽略了小狗可能過熱或過於興奮的問題,便毫不猶豫的私訊該名網友,希望他能改善這種情況。「我自己的好朋友,就有發生過狗狗熱衰竭(而離開)的事情」。從此之後,李維維對正確的動物養育知識就一直十分留心。「我先去看了這名網友近期的錄影帶(影片),發現片中所有的狗狗都是大力喘氣」。本身就養有「福仔瓜」和「李先生」兩隻法鬥的李維維強調,短鼻吻犬受限於生理構造,很容易發生吸氣困難以及其他發炎問題,像這樣過度的喘氣以及熱的情況,都可能導致短鼻吻犬休克或是更嚴重的症狀。尤其如果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網友按讚,而讓狗狗拍攝這樣的影片,更是十分不可取。「粉絲今天看影片,他們可能覺得哇,好好笑喔!這狗狗好可愛喔!結果等到狗出事了、死了,就留言說RIP、痛痛飛走了、牠去當小天使了,我真的覺得這樣很不負責任」。李維維強調,既然經營了粉絲專頁,就要肩負起正確教育的責任,透過社交媒體的力量,讓大家知道甚麼才是正確保護動物的方式。在網絡時代淌這樣的渾水,難道不怕激起網民的反對嗎?「我不在意大家怎麼看待我這次的行為,只要以後有人在看到法鬥時想起,他在喘了,很熱喔,那就夠了」!對李維維來說,將正確的知識慢慢傳達給大眾知道,這就是對的動保教育。動保團體《挺挺網絡社會企業》的發起人劉偉蘋也強調,動物保護需要長期的深耕與規劃,「台灣的思考都太單點了,就像當初我們決定要做安樂死這件事,就直接push它入法,但卻沒有任何配套,都是之後才來想辦法」。劉偉蘋強調,這樣缺乏深度溝通的做法,當然會讓動物保育觀念難以深耕。她認為,即使是在歐美社會,大家的動物保育觀念也是在不斷溝通、學習,才得以達成共識。「不是因為瑞士或歐美是所謂的文明國家,所以他所有的人就會(樂意)去擁抱所有的弱勢議題,他們反而是更有思考力的去了解這些計畫的內容」。身為狗專業訓練師、旅居瑞士的Mojito,也十分認同劉的說法。她表示,瑞士在推動動物保育法時,也是經過了長期的推廣以及教育,才得以讓每個人都獲得正確的觀念。「像(瑞士)動保法當初很大的一個重點,就是飼主必須要帶狗去上課,甚至是在養狗之前就得上課,除了獲得有關的知識外,還必須了解養了狗對你的生活會產生多大的變化」。她認為,唯有長期、正確的教育,才能讓這些動物收到最好的保護。而洛杉磯帕薩迪納動物收容所所長班克則認為,除了時間扮演一個重要的因素外,讓對的人團結起來一起宣揚動保意識,也是一個重點。曾遠赴台灣宣導動保教育的班克說,「我當時遇到很多重視動物權益的台灣人,但他們卻很分散、各做各的。其實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家團結起來,讓所有人都能夠連成一氣,因為團結在一起的力量才大、才能讓聲音傳出去」。她也強調,很多事情不但要花時間,也必須付出很多精力,因此找到對的人很重要。「我向你保證,不管在哪裏,總會有那麼一個兩個或是五個人是熱愛動物的」,班克語重心長的說,「你只是必須找到他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5/201124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775

【文化籽】為保育皇都戲院 港女廢寢忘餐找原始史料

1 : GS(14)@2017-12-05 01:19:33

吳韻怡在皇都商場長大,如今投入保育皇都運動中。


【文化籽:周末藝遊】「活現香港」為將有65周年歷史、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舉辦「皇都有落!勁過65展覽」。去年底民間團體贏了漂亮一仗,成功爭取古物諮詢委員會將皇都戲院由三級歷史建築升格至一級,意味拆卸或改建均有較大限制,幕後功臣是視皇都為家的吳韻怡。她四歲那年,父母在皇都商場開童裝店,這店以她命名為「韻怡」。她幼時流連戲院大堂,1997年皇都結業前播放成龍主演的《一個好人》,她跟家人坐高座觀看。後來戲院改建成桌球會,在港大主修建築的她偶爾跟同學來篤波。


為前身的璇宮戲院的創辦人孫兒歐德岐(Kudin Odell)望保留皇都。

60年代的皇都戲院是繁華香港的地標之一。


周末通宵翻舊報紙 發現鄧麗君曾登台

兩年前她聽說皇都戲院可能拆卸,一頭栽進保育運動,「資料搜集最難,因為很少原始資料,只能找皇都在報紙登的廣告,英文報紙可用關鍵字找,中文報紙只能逐天揭,靠運氣。」連續半年,她每個周末通宵翻舊報紙,才知17歲的鄧麗君在此登台,20世紀殿堂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曾經演奏,港督葛量洪爵士也是座上客。她為證明皇都戲院的內部結構完好,尋訪當年有份改建皇都戲院的建築師,跑到桌球會只為視察,嘔心瀝血寫成評估報告,但她對皇都戲院升格不敢鬆懈,「現在才是開始,我們建議皇都戲院的發展可能,希望說服發展商覺得它值得保留。」「皇都有落!勁過65展覽」日期:12月11至26日時間:11am-7pm地點:Connecting Space(北角保壘街18-20號華健大廈地下)還有一系列延伸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導賞團等,於12月16至24日舉行查詢:http://www.facebook.com/WalkInHongKong/皇都戲院大廈北角英皇道279-291號


撰文:呂珠玲攝影:徐振國、蕭志南、鄭明川、伍慶泉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2/20231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