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猴年到】傳統以外 創意賀年糕品一覽

1 : GS(14)@2016-02-08 03:19:59

從小到大,農曆新年一定會食賀年糕品。為甚麼?老一輩的人會說因為意頭好,寓意步步「糕」陞,我就沒想這麼多,只因年糕好食就食。除了傳統的蔗糖年糕,今年也有不少特色年糕可以試試:



1)黑糖代蔗糖感覺似焦糖大公館第一年推出的年糕,以黑糖取代傳統蔗糖。一打開盒子,已經聞到黑糖的蜜香味,但比較黏身,最好沾點蛋漿同煎。年糕口感煙韌,帶甜蜜的黑糖味,感覺似焦糖,但甜度適中,不會甜至封喉。


大吉嶺紅茶年糕每盒$118(b)入口茶味不濃,有回甘,茶葉粒具咬感。


2)以茶入饌茶葉粒有咬口不少人都喜歡茗荼,有時嘆件糕、呷啖茶,寫意非常。龍門則將兩者結合,把大吉嶺出產的荼葉混合少量伯爵紅荼製成年糕;大吉嶺荼葉香醇,混入少量伯爵紅荼,既可添香又可辟除大吉嶺荼的微酸。煎時茶香四溢,入口時茶味卻不算濃郁,但有回甘的餘韻,糕裏茶葉粒亦頗有咬感。


山楂年糕每盒$188(c)顏色鮮紅,口感軟滑乾身,山楂味道酸甜不膩。


3)酸甜山楂顏色鮮豔年糕多數都是又甜又膩,但海景軒卻以招牌甜點「泮塘山楂卷」為基礎,大膽地推出甜中帶酸的山楂年糕。山楂年糕顏色鮮紅,入口雖然不及一般年糕煙韌,但軟滑而乾身,而且山楂的味道酸酸甜甜,很適合怕膩的人。


蘿蔔糕每盒$138(d)口感不會過黏,能吃到蘿蔔甜味,臘腸、臘肉等夠味道。


4)傳統蘿蔔糕蘿蔔夠甜很多人喜歡吃蘿蔔糕,但蘿蔔糕要做得好並非易事,而桃花源的蘿蔔糕算是做得不錯。蘿蔔與粉漿比例適中,糕的口感不會過於黏身,但煎的時候仍要小心糕身易爛。入口能吃到蘿蔔的甜味,而且臘腸、臘肉、蝦米、瑤柱等都很夠味道。


富貴奶皇糕每盒$180(e)口感綿密和滑嫩,奶黃味濃,卻意外地清甜。


5)奶皇包變奏奶黃除了做包點和月餅外,原來做糕品也一樣好吃。奶皇糕外表金黃似黃金糕,但口感卻很綿密和滑嫩,比起做奶黃包或奶黃月餅,這個奶黃糕的口感更得我歡心,而且本以為會很膩,卻意外地清甜,多吃幾塊也不怕滯。



(a)大公館荔枝角長義街9號建業中心D2 Place10樓A號舖(b)龍門海鮮酒家鯉魚門海傍道西20號地下(c)海景軒尖沙咀麼地道70號海景嘉福酒店B2層(d)桃花源小廚上環文咸東街84-90號地下A舖及1樓(e)嘉饌有限公司 www.diningplus.hk記者:黃子卓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5/19480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35

【米芝蓮以外】韓遊必讀 當地人都信賴的兩大美食指南

1 : GS(14)@2016-11-08 05:46:23

張昊圭希望讓博客由心而發的寫出食評,並依他們的推介出了兩本地道的美食指南。



忘了從何時開始,每年的米芝蓮都成為飲食界盛事。他們稱呼那本深紅色的指南為「美食聖經」,然後像湊熱鬧般跟着指南去訪尋美食。今年米芝蓮首次推出首爾的美食指南,彷彿引證韓國美食終於打入世界之列。然而打入米芝蓮的餐廳(不管是星級餐廳還是車胎人推介),卻未必如實反映韓國人喜好。如果你有一顆強烈好奇心,想要嘗嘗韓國地道餐廳,不如參考這兩款連當地人也信賴的美食指南?



在韓國生活過的人,或者會聽過Weble的名字。他們是韓國一家市場企劃公司,自2009年開始,他們卻開始一個名為「Green Review」的活動。韓國和香港一樣,網絡充斥打手,Weable的老闆張昊圭卻希望透過此活動來重建大眾對於博客的信任。2014年,他們還出版了一本名為「首爾排隊美食TOP100」的書,用嚴格的投票和評審選出了100間首爾知名的人氣餐廳。「我們辦這活動就是希望真實呈現博客的食評。」張昊圭向我們解釋,在韓國很難判斷博客是否受僱於餐廳或是其它公司。因此他們先在網絡招募了五百位博客,每一位都在他們的網站留下超過五十篇食評。然後他們再請五位專業的美食家從中挑了一百位博客。「我們會邀請博客推薦五十間首爾的餐廳,然後進行投票。」他說。換句話說,他們需要整理五千間餐廳的資料,「這就是最麻煩的地方。」他笑說,看到那堆餐廳的名字都覺得頭痛,而且遇到同票數的餐廳,他們又會再重新進行投票。根據票數,他們就排出了一百間人氣餐廳,另外還請專業的美食家去試吃這一百間餐廳,再給予自己的評價,「我們希望讀者也能看到客觀且專業的意見,而不是一味吹捧大眾喜歡的餐廳。」我翻開那粉紅色的中譯本,卻只有六間餐廳打入米芝蓮的車胎人推介。「這張名單其實有好多都是很有名的餐廳。」張昊圭認為米芝蓮或許也是很好的指標,卻未必完全反映韓國人的口味。「我那本書裏面,我最喜歡就是第七位的密臺,可是它卻不在(米芝蓮車胎人推介)名單上。」他有點無奈的說,「不過我相信下次他一定會上榜的。」他又向我們推薦書中排名第三的滿足豬腳店,「我覺得旅客一定要試一下韓國的豬腳料理。」這間餐廳在米芝蓮的車胎人推介也榜上有名,「平常晚上都有很多人排隊,但中午卻會比較少人。」他說。如果說Weble是想用投票活動,來挽回大眾對博客的信任,那Dining Code就是想透過收集數據,來呈現100%真實的試食報告。Dining Code是韓國一間Startup公司,我在他們的網站看到兩邊的排名,左邊的是最熱門搜尋的關鍵字,譬如是江南區或是適合約會的餐廳;右邊的就是根據餐廳的瀏覽次數,實時反映每間餐廳的排名。如果單進去,還會看到每間餐廳有多少個正或是負評,感覺就像我們的Openrice一樣。老闆申孝燮原在韓國弘益大學教授電腦科學。「有次我和朋友聚餐,於是去Naver找一些餐廳的食評卻發覺資料很雜亂,根本找不到哪一家餐廳最受歡迎。」他微笑道。後來他花了五年時間,用電腦收集並分析了一千萬篇博文,終於看到些眉頭,「如果是饍稿的話,一般餐廳都有特定的字眼或是Hashtag,」他向我們解說,「而且那些博文一般不會有太多人點讚,或是留言。」這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得出那關鍵字的名單卻不是甚麼容易的事。不過這網站卻沒來由的收到大量海外用戶的攻擊,申孝燮在沒辦法之下,惟有關閉海外用戶的瀏覽。「不過香港的朋友也可以下載我們的APP看。」他說,雖然APP暫時只有韓語,不過海外用戶還是可以透過Google Translate來翻譯內容,而且他們現在也在研發中文的版本,相信不久後就會研發成功。記者:黃映嫚
攝影:周芝瑩


其中一本更被翻譯成中文版本,讓遊客也能找到當地的人氣美食。

書中100間餐廳裏,張昊圭就向我們推薦這間位於小巷裏的滿足豬腳店。

豬腳用了五種香料醃製,肉夠軟腍,沾醋吃更鮮甜多汁。


他們最近還出了一本釜山和濟州島的美食指南,讓當地人介紹連韓國人也不知道的隱世美食。

Dining code至今已有超過一百萬用戶,老闆申孝燮希望借此為韓國人提供一個資料更齊全的食評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8/19826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486

【米芝蓮以外】邊本飲食指南信得過?WOM Guide仲早過香港米芝蓮三年面世

1 : GS(14)@2016-11-11 08:10:58

《WOM guide》在2005年結集成書,今年年尾將會推出第12期WOM Guide Hong Kong360。



香港米芝蓮星級餐廳結果剛剛公佈了,但除了這本紅色小書之外,香港其實還有不少權威飲食指南可以參考。例如1998年推出的《Louis Vuitton City Guide》一向都是上流社會追捧的指南,而在2012年開始推出的香港版《Louis Vuitton City Guide》,裏面的評審也全部是極具生活品味的資深傳媒人及知名人士,絕對信得過;還有由1984年開始編撰、Hong Kong Tatler出版的《最佳食府指南》,至今已出版了33年,可謂是香港的老牌飲食指南;當然也少不得在2005年結集成書的《WOM guide》,它比起《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篇》在2008年首次推出,還要早三年面世。



「香港米芝蓮首次公佈那一年,我很記得我們這本書同一時間的銷量亦比以往好,因為大家買米芝蓮時,亦開始看看市面上還有甚麼指南。」《WOM guide》合夥創辦人馮仕耕(Fergus)說。其實《WOM guide》出版的頭一兩年,裏面的食評都是公眾透過他們的網站給意見,再由編輯編撰輯錄,但他們很快發現一個問題,「譬如說,可能去一間法國餐廳,但原來這個食客是第一次吃法國餐的,這樣就很難寫到一篇中肯及認受性高的食評。」《WOM guide》合夥創辦人龐心怡(Samanta)說。所以他們之後決定改變模式,邀請一些對飲食有心得,對香港餐廳亦比較熟悉的人士,去參與這本飲食指南的評選工作,例如星級名廚Bombana、資深食評人紀曉華和KC Koo等等。



《WOM guide》合夥創辦人Samanta(左)及Fergus(右)

香港版《Louis Vuitton City Guide》在2012年開始推出,評審全部是極具生活品味的資深傳媒人及知名人士,是上流社會追捧的指南。

Hong Kong Tatler出版的《最佳食府指南》,至今已出版了33年,是香港的老牌飲食指南。

評分方面沒一個特別的分數標準,但食物始終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會與環境、服務、價錢等標準分開獨立地評論,但主要也是靠一班評審的文字描述,最後讓團隊編輯綜合意見,決定哪些餐廳可以入圍。「香港有牌照的餐廳至少兩萬間,不可能全部都試過,我們就最簡單地用菜式分類作為一個指引。」Samanta說。例如今年年尾即將出版的第十二期WOM Guide Hong Kong360,裏面就有20個不同的菜系分類,評審可以在每個類別推薦最多10間餐廳,最後再由團隊編輯篩選。「我們評分的標準會一直進步,但米芝蓮因為有太多年歷史,很多時它們不可改變,它們有套固定模式。」Samanta說。但在香港,米芝蓮是否可以繼續套用這套多年不變的模式呢?看看大家對它的熱情減退了有多少,或者就知道答案了。記者:黃子卓攝影:王國輝、周旭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1/198296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03

【搵食秘竇】麻酸辣以外的通宵川菜 老闆炒鑊特別好味

1 : GS(14)@2016-11-16 05:48:22

辣子蝦:辣椒乾炒得非常酥脆,極香口不會太辣,只吃辣椒都很過癮,$128。



傳說北角有間開通宵的川菜老店,每逢半夜12點後,小菜特別好食,這間店叫「小辣椒」。小辣椒在北角開了14個年頭,一向都是夜鬼聚腳之地,久而久之,竟然讓這班夜鬼發現半夜的小菜特別好吃,原來是因為老闆兼大廚劉寧川,每逢入夜後都會親自上場炒鑊,火候自然夠老練。



劉師傅豪爽地笑說:「我經常要熬夜炒小菜,半年前知道自己的肝有事,現在就退下來了。」絲毫不介意別人知道他有病在身。現在他只偶爾技癢才會炒幾味,想吃到他手勢,真的要看緣份。劉師傅家族在清朝開始已在南京開川菜館,並兼做淮揚菜,傳至現在他在北角開川菜館已是第四代,也因此他或多或少都想保留做淮揚菜,但因為當年在北角開店時,旁邊的食店諸如「雪園」、「蘭州拉麵小籠包」等都是專賣淮揚菜,所以他才決定主力做川菜。店內唯一一道淮揚菜是松鼠鱸魚,「松鼠鱸魚是很出名的一道淮揚菜,做法算是相對簡單。」劉師傅口說簡單,但看在我眼裏,做法卻非常繁複,先將鱸魚起骨,魚肉割十字花,卻又不能割穿魚皮,再拿去油炸定形,最後炒好糖醋汁澆上魚身,方大功告成。鱸魚皮脆肉嫰,糖醋汁亦調校得酸甜剛好,一點也不嗆喉,用以解辣一流。當然,川菜才是這店的賣點。平日吃川菜,一般人只懂吃麻辣、酸辣、糊辣,但劉師傅說川菜的辣其實有很多款,除了前述三種,還有辣子、泡椒、怪味、紅油、家常,共八大基本味型。辣子是比較簡單的菜,要求是麻辣乾香,炒辣椒很考師傅技術,辣椒炒得火候不夠,會只得辣味,不香;如果炒過火了,有香味卻沒太多辣味,甚或帶苦味,如一味辣子蝦的辣椒乾就炒得非常酥脆,連油炸過的大蝦一起吃,不算太辣但極香口。泡椒則是四川、湖南等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製的鹽水辣椒,但因為餐廳用量太大,現在他們都是向別人取貨,取的是最靚的子彈泡椒,微辣之餘亦帶點發酵過的微酸,用以煮花蛤、鱸魚等海鮮就最適合。怪味多數是涼拌菜式,調味要求很高,講求甜酸苦辣鹹麻香這七味平衡,如一味口水雞,有齊七味又不會掩蓋雞鮮味,這才叫好的怪味。所以說四川的辣又何止兩三款,下次夜晚想食辣的話,不妨來這裏試試。小辣椒北角北角道33號記者:黃子卓 攝影:徐振國


口水雞:用雞油多的三黃雞,肉嫰有雞味;調味用辣椒油、花椒油、辣椒碎、豆瓣醬、鹽、糖、豉油、醋、花生醬、花生碎等,每隻$180。

松鼠鱸魚:這店唯一淮揚菜,皮脆肉嫰,糖醋汁調校得酸甜剛好,$13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6/19834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44

周顯﹕啤殼以外 也有啤虛擬貨幣服務

1 : GS(14)@2016-12-22 08:09:03

【明報專訊】話說在日前,同人講起某位朋友,我說他之前在大陸搞Bitcoin買賣平台,曾經找過我合作,但我認為非常危險,因此婉拒了。

那人問﹕「結果呢?」

我回答﹕「結果他賺了幾百萬元,全身而退,但是不久後,公司便出事了。幸好他走得快呢!」

那人說﹕「如果你同他合作,豈不也走得脫,可能賺唔止幾百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36

【薑茸以外】名廚私家配方 四款百搭點雞醬汁

1 : GS(14)@2017-01-27 07:41:14

團年飯桌上少不了一隻白切雞,雖然薑和葱也是雞的最佳拍檔,但每次都只是薑葱茸也太悶了,這次便找來幾位名廚來分享他們的私房點雞醬汁配方,有醒胃酸辣汁,也有香氣四溢的葱油汁,製作簡便卻能令白切雞生色不少。配方一:海南雞酸辣汁由鴛鴦飯店總廚徐蒝分享的一款非常開胃的醬汁,怕辣的可以自行減少辣椒份量,不會影響美味。材料:薑30克、青檸汁15毫升、辣椒100克、檸檬皮碎少許、蒜頭30克、糖10克、鹽2.5克。把薑、辣椒、蒜頭切粒,剁檸皮茸,跟榨檸檬汁拌勻後,再加鹽和糖,拌勻即可。配方二:葱油汁帝苑軒行政總廚何偉成師傅教路的葱油汁,如果想再香口些,可以把紅葱頭和葱用爆香再拌豉油。材料:紅葱頭1粒、葱1條、豉油和熟油各2湯匙。把葱和紅葱頭切粗粒,拌入熟油和豉油即可。配方三:薑米醋汁海景軒行政總廚梁輝雄師傅提供的薑醋汁是傳統薑茸以外的清新選擇。薑米加酸甜醋汁可以去油膩,越吃越開胃。材料:薑1小塊、白米醋2湯匙、糖2茶匙。薑刮皮,切成小米粒狀,加入糖和白醋拌勻即可。配方四:沙薑汁雲來軒總廚郭日賢師傅鍾情薑和雞這個配搭,不過他更建議用新鮮沙薑來自己剁茸,香氣比用沙薑粉更鮮,如果想突出沙薑的香氣,考究點的可用岩鹽來調味,會跟用普通食鹽的效果有分別。材料:鮮沙薑1塊、海鹽或岩鹽少許、熟油適量。沙薑刮皮,用刀背拍開,剁碎,拌入海鹽或岩鹽再加熟油即成。記者:謝翠玲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海南雞酸辣汁

葱油汁



薑米醋汁

沙薑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7/19910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56

唐家成:考慮中環以外覓寫字樓

1 : GS(14)@2017-02-07 04:56:24

【明報專訊】證監會昨日向立法會提交2017/2018財政年度預算報告,預計赤字擴大。對於證監會報告提出下一個年度增設28個新職位,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主席、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峯表示,證監會頻頻增加人手,開支大增,但新股上市爆炒、貨源歸邊等亂象卻毫無改善,應該考慮如何整頓市場質素問題以及吸引更多公司上市。另外,他建議證監會在選擇辦公地點時,可以考慮租用次級寫字樓。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回應稱,證監會將考慮在不同地點辦公,不會只選用中環寫字樓。

預計新財年赤字擴大

預算文件提及若交易量持續不濟,不排除增加交易徵費及重新收取牌照年費。張華峯表示,市場環境仍然嚴峻,希望仍可以寬免未來一兩年牌費;他又建議證監會從節流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經紀那裏「攞着數」。

另外,亦有議員質疑證監會職位數量的增幅高於經濟增速,而新一年計劃加薪4.5%亦高於通脹。唐家成表示,經濟疲弱時,違法案例反而增多,並非白白增加人手浪費公帑;而薪酬是參考市場和行業的平均水平,4.5%只是建議加幅,實際加幅會由薪酬委員會再作決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34&issue=2017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39

【空姐以外】航空界神秘工種 有得飛又有飛機餐放題?

1 : GS(14)@2017-02-12 13:55:36

有飛機餐試食員之稱的Geoffrey,每兩個星期便要到空中廚房食「飛機餐放題」。



航空業令人嚮往,而且總是勾起無限幻想,然而大家的聯想力往往止於空姐和機師。其實上至你擺入口的飛機餐,下至機組人員在外站下榻的酒店都要有人悉心籌備,這次找來航空界有得飛有得食的神秘工種,雞年想轉工請打醒十二分精神了。



名字:Geoffrey Chiu職位:香港航空航膳食策劃及設計助理主任職責:設計及策劃機上膳食出差頻率:每年3-5次入職條件:最緊要肯嘗試、不偏吃、如果對食物營養及安全有認識更佳。畢業生亦無任歡迎。



Geoffrey入行一年,食飛機餐多過麥當勞,每隔兩星期到空中廚房試餐,因為航空公司每兩星期換一次餐單,每三個月為一個循環,每年要設計不下五六十個菜單。除了因應目的地、航班起飛時間、飛行長度去設計菜單,間中還要做神秘顧客出巡,尋找適合的本地小食,例如之前到米芝蓮推介的奇趣餅家傾合作,定期又到外地挑選空中廚房供應商。短短一年,食了近千個飛機餐,又到過沖繩、東京、溫哥華試餐,他說份工最大的挑戰,源於在安全準則和重重限制下,設計出令乘客覺得有水準的飛機餐,畢竟所有食物都要預先在地上煮好,經過四小時冷凍,上到三萬呎雲霄再加熱,味道早已流失了大半。有得食又有得飛,聽落似是筍工一份,其實文書工作還是佔了大部分,萬一有客人對飛機餐有意見,或者進食後身體不適,他還要負起重任,從多方位收集證據,調查事件成因。



Julia自稱是航空公司的開荒牛,每次有新航線便要率先踩線打點一切。

名字:Julia Suen職位:香港航空航空服務部合約及項目經理職責:負責航空公司所有對外合同,包括外站酒店、飛機日常運作及維修、地勤及行李服務出差頻率:每年10+次入職條件:需要有一定機場或地勤服務經驗;能獨立解決問題,決斷力強



Julia形容自己是航空公司的開荒牛,因為公司一旦拓展新航線,便需要她作先頭部隊到外地考察,飛機着陸後的一齊需要,維修、清潔、行李到排泄物的處理,統統要找適合的服務供應商,機組人員下塌的酒店、乘客登機的地勤服務如是。入行約5年,至今到訪過18個國家、44個城市,雖然每次都要由朝做到晚,但至少可以試到各地美食。「這工作最困難的地方,是在控制成本和質素之間取得平衡,出差時要在短時間內獨立做決定,要承受一定壓力。」刻服到困難,但還是染上了職業病,工作需要令她對酒店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前去旅行,酒店有張床就得,如今就算去東京購物,也會揀一間好一點的酒店,因為現在會着重睡覺也要睡得好。」至於大家最關心的薪酬和福利,航空公司指前者與市場指標掛釣,但不肯具體透露入職薪金;不過福利相當吸引,除了有生日假,還有令人葡萄的一折機票,更適用於直屬和姻親最多八位親友,員工額外獲享每年五套免費機票。記者:陶思敏攝影: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2/19925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570

【介紹返】「志明橋」以外 世界級靚天橋

1 : GS(14)@2017-04-04 08:56:27

英國倫敦的Rolling Bridge全長只得12米,可以伸縮及自動捲起形成一個圓環狀,非常有特色。



九龍灣一條憑着電影《志明與春嬌》而大熱的行人天橋,最近突然很多人去打卡呃like,甚至冒險坐在框邊擺Pose影相,真係睇見都牙煙,連消防員都忍唔住要出post叫大家不要再亂來,那麼多人去這條「志明橋」打卡,只因香港的天橋設計千篇一律,毫無特色,難得有條稍為特別的,加上明星效應,才會人人都爭住去。但影還影,真的有必要爬出去影嗎?其實企在橋內影相,都一樣咁靚,唔使搵條命嚟搏丫。其實其他國家有很多設計新穎、極富特色及風格的靚天橋,香港可以參考下喎,有幾靚?睇片同大家介紹返。



記者:黃子配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Melkwegbrug共分成兩部份,下面是單車通道,上面呈拱橋的則是行人通道,雖然過橋要行上12米高的橋頂,但當做做運動也不錯。

馬來西亞極離地的天橋Langkawi Sky Bridge,只得一條固定在山腰的支柱和八條鋼纜來支撐橋身,真係細膽啲都唔敢行上去。

美國的High Trestle Trail Bridge,上有多個不同角度的正方形鋼框,亮起LED燈時像條時光隧道,夢幻到不得了。


西班牙馬德里的Arganzuela Foorbridge,呈圓筒形設計,望上去已經夠吸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4/19979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086

財經評論:食以外的青衣戲棚

1 : GS(14)@2017-04-12 22:40:08

近日在社交網站上,頻頻看到有飲食雜誌、網絡KOL等等在青衣戲棚打卡,幾乎每天都在推銷據稱是必食、動輒要數十元的「相機食先」小食,甚至有媒體推出戲棚窮遊攻略,教人用99元在小食檔掃街。筆者自小居於青衣區,對每年一度、一棚兩誕的青衣戲棚算是比較熟悉,皆因每年一到真君誕,必定會隨家人到場上香祈福,又會在旁邊賣乾貨的小攤逛逛,每次總會有收獲。以往青衣戲棚多是區內或葵青人到訪,老人會買票看大戲,對於年輕人而言,除了吃小食之外,最主要是有藉口可以「出夜街」,每次去到總會遇到幾個熟朋友,甚或是久未見面的小學同學,算是「青衣友」一個每年一度的聚腳點。據筆者觀察,自從數年前「本土文化」討論變得熱烈,雜誌、報紙開始紛紛介紹青衣、西貢等戲棚文化,可惜的是,十居其九都是教人「掃街」、必食秘笈等等,就連遠在港島居住、平日笑稱青衣做孤島的朋友,也會問有何「好嘢食」推介。相反,筆者很感興趣的戲棚建築、藝術特色等文章卻鮮有出現。記得年前,曾有機構舉辦戲棚文化導賞團,參與者有機會去到戲棚後台參觀,認識花牌製作等等;導賞團推出不久已額滿截止,筆者亦無緣參與。在電視電影未普及的年代,到戲棚睇大戲、在街頭吃小食,是普羅大眾的日常娛樂消遣。作為青衣人,當然想有更多人知道每年都有這項特色活動,但希望大眾不只是記得「食、食、食」,亦可藉此認識本地傳統文化。記者:江靖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1/19986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