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交所:切莫錯誤認為滬港通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和法外之地

近日,上交所關於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案的答記者問。上交所表示,證監會公布成功查獲—起利用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菲達環保”等股票的典型案件,是上交所上報的又一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截止目前,港交所已累計通報疑似滬股通異常交易行為近20起。上交所提請港交所協助調查60余起;為證監會層面跨境監管執法提供支持,進行數據協查70余起。

上交所提醒廣大投資者務必牢固樹立合規交易意識,切莫錯誤認為滬港通跨境交易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和法外之地。

全文:

關於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案的答記者問

一、近日,證監會公布成功查獲一起利用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菲達環保”等股票的典型案件,引發市場廣泛關註。據了解,該起跨境操縱案件線索是由上交所前期發現上報。請簡要介紹上交所目前監控、篩查滬港通交易機制下違法違規行為的主要工作情況?

加強滬港通異常交易監管與違法違規線索篩查,是上交所自滬港通開通三年多來始終堅持的一項重點工作。2016年發現上報的“唐漢博”等人利用滬股通操縱“小商品城”線索,經證監會查實,成為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行政處罰案件。證監會近期公布的某私募基金從業人員利用資管賬戶與滬股通賬戶實施跨境操縱一案,是上交所上報的又一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

2016年8月,上交所實時監控發現“菲達環保”等股票價格走勢時有異常。同時,港交所通報稱,某投資者在交易“菲達環保”過程中,多次出現當日大額買入、次一交易日反向賣出的異常情況,獲利金額較大。後經上交所大數據比對核查發現,該滬股通賬戶與境內多個關聯賬戶相互配合,在盤中或尾盤采用大單買入、虛假申報等手法拉升股價,並於日內或隔日大額反向交易,涉嫌市場操縱。針對這一情況,上交所在深入跟蹤分析後,提請證監會予以調查。

滬股通沿用香港證券市場的“二級賬戶”架構,目前實時監控僅能看到香港經紀商信息,無法看到買賣申報的具體投資者,這與境內“看穿式”賬戶監管體系有一定差異。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發現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線索,得益於滬港兩所主動全面的交易監察模式與高效暢通的跨境協作機制。兩所討論商定,港交所如在監控中發現滬股通賬戶出現集中、大額交易行為等異常交易可疑情況,將及時通報上交所核查,反之亦然。同時,兩所還針對異常交易行為,加強了自律監管措施實施層面的相互協助。

據統計,截止目前,港交所已累計通報疑似滬股通異常交易行為近20起。上交所提請港交所協助調查60余起,對有異常交易行為的滬股通投資者多次予以書面警示;此外,還為證監會層面跨境監管執法提供了有效的專業支持,進行數據協查70余起。總體來看,上述滬港通監管協作機制在打擊跨境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隨著近年來滬深港通交易機制的進一步發展,上交所在跨境交易監察方面將有哪些後續安排?

為進一步做好滬港通交易監管工作,上交所與港交所通力合作,不斷探索完善跨境交易監察模式,推動滬股通看穿式賬戶體系建設。

去年年底,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公告計劃於2018年第3季度推出投資者識別碼制度。該制度要求香港經紀商為其客戶編制與該客戶特定識別信息配對的客戶編碼,並在交易申報中附加相關券商客戶編碼,初步實現了北上交易投資者身份信息的穿透。上述制度將有助於開展更細顆粒度的交易監控分析、拓寬多維度核查分析違法違規線索的渠道,大大提升了交易監察能力。目前,根據證監會統一部署,上交所正在加緊完成相關監察技術模型開發、業務規則修訂、業務流程完善等一系列落地工作。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廣大投資者務必牢固樹立合規交易意識,切莫錯誤認為滬港通跨境交易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和法外之地。依托日益成熟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及日益緊密的滬港兩地監管協作機制,上交所將為滬股通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一線交易監管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82

外匯局再次通報外匯違法違規案件,外匯管理沒有法外之地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通報了2018年以來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處罰結果。27個通報典型案例中,涉及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企業轉口貿易等重點主體。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外匯局第一次通報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也在其中。

“檢查中我們發現,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行為已經和非法交易混在一起,特別是個別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非法轉移資金的通道甚至淪為詐騙幫兇,這種情況是外匯局要嚴厲打擊的對象。”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稱,近年來外匯局加大對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力度,對於涉及國際收支的各種業態,包括第三方支付等新金融,一旦存在異常操作,都可以通過線上監測及時鎖定。

外匯局下一步將繼續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非法外匯交易平臺等違法違規活動,保持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加大查處力度,線上監測全覆蓋

自2016年以來,外匯局定期對外披露外匯違法違規專項檢查的結果,對一些重點的、典型的案例公示,警示市場,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今年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工作部署,外匯局進一步加大了檢查和查處力度。在此次通報的案例中,還包括了商業銀行違規辦理轉口貿易、內保外貸、貿易融資以及個人外匯業務等案例,被通報的金融機構不乏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也有民生銀行、華夏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北京銀行、天津銀行、徽商銀行等城商行以及中外合資銀行等,均處以了高額的罰款。

比如,此次被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個案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案。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在辦理內保外貸簽約及履約付匯時,未按規定對債務人主體資格、貸款資金用途、預計還款資金來源、擔保履約可能性及相關交易背景進行盡職審核和調查。根據有關規定,該行被處以罰沒款2240萬元人民幣,暫停對公售匯業務三個月。

此外,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外匯交易行為也在外匯局的查處範圍之內。主要包括了一些貿易公司的逃匯、虛假貿易融資、擅自改變資本金結匯用途,以及個人非法買賣外匯等案件。

近年來,在金融對外開放的大方向下,跨境貨物、服務貿易資金跨境支付便利化不斷提高,然而有不法分子以貿易為幌子,繞開規則,進行非法跨境資金轉移、套匯套利(套取境內外利差匯差)、騙稅騙匯等活動。

虛假貿易嚴重幹擾外匯市場秩序,還往往伴隨著地下錢莊的存在,帶來諸多危害,甚至威脅國家金融穩定安全。因此,在推動貿易便利化的同時,監管機構對虛假貿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手軟。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9.7%和59.5%。其中,分別查處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各455件、340件和559件。2017年全年查處外匯違規案件3160件,罰沒款7.6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58%和76%。

2017年,外匯局開展打擊“逃騙匯、非法套匯”專項行動,對307家銀行機構、407家企業和194名個人進行了現場檢查,查處逃匯、騙匯、非法套匯以及銀行未盡真實性審核職責等外匯違法違規案件211起,處罰沒款1.9億元人民幣。

記者了解到,目前,外匯局采用線上監測和線下實地調查相配合的方式,查處外匯收支的違法違規行為。即便是第三方支付這類較為新興的金融科技業態,也已經完全納入至其線上監測系統中,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就會引起外匯局的註意。

外匯局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保持外匯行政執法跨周期的穩定性、連續性和一致性,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非法外匯交易平臺等違法違規活動,保持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部分第三方支付缺乏真實性審核意識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外匯局第一次通報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龍頭企業也在其中。

前述外匯局有關負責人稱,2017年至今,外匯局組織了幾輪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一些機構存在不規範的操作,集中體現在對貿易真實性審核以及客戶資質的審核方面。

根據外匯局通報,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超出核準範圍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國際收支申報錯誤。上述行為違反《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第六條、《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第七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處以罰款60萬元人民幣,屬於頂格處罰。

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巨頭財付通也在處罰行列,外匯局稱,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備案程序為非居民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未按規定報送異常風險報告等資料。上述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處以罰款60萬元人民幣,也屬於頂格處罰。

此外,被通報的還有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逃匯案,被處以罰款1530.8萬元人民幣。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逃匯案,被處以罰款107.45萬元人民幣。上海盛付通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違反外匯管理規定案,被處以罰款62.5萬元人民幣。

2013年開始外匯局批準第三方支付機構做跨境業務試點,當時是為了支持支付行業的多渠道發展,也是給小額交易提供便利渠道,主要是針對等值五萬美元以下的小額交易電子商務需要。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共有30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獲得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許可,業務服務領域主要涉及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旅遊服務等方面。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非銀行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支付交易筆數為12.56億筆,金額為3189.4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4.7%和70.97%,其中個人客戶辦理業務規模略高於單位客戶。

“盡管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跨境業務的時間只有五年,但是從業務本質上講,收付業務屬於金融業務,要遵守金融業務規律和要求,履行展業原則和‘三反’要求,確保收付業務真實、合規;並且從業務水平上來講,支付機構絕對有能力來對客戶資質以及展業的真實性作出審核,關鍵看意識。很多支付機構是出於對業務快速擴張的沖動,就故意放寬了前述要求。”前述外匯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02

創業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1 : GS(14)@2010-08-22 22:28:51

2010-8 信月  

很多商業計劃之所以失敗,多年來我們所見的不外三種普遍現象:一、只憑一腔熱誠,欠缺實證支持。二、撰寫計劃時以為什麼都可以發現和學習。三、前路充滿未知數。

當筆者首次接觸到由美國兩位研究創業專家撰寫的新書Getting to Plan B: Breaking Through to A Better Business Model時,讓我馬上聯想起去年5月我在本刊介紹的由鍾普洋和葉松茂合著的The First 10 Yards: The 5 Dynamics of Entrepreneurship,同樣是提醒創業者要特別小心草創時期的種種問題。創業如何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Getting to Plan B不可不讀。

哈佛出版社去年出版的Getting to Plan B,作者John Mullins和Randy Komisar大有來頭,前者是先後在史丹福與明尼蘇達大學受訓的管理專家,著作甚多,目前是倫敦商學院的創業學教授,自己也創過業,公司更上過市,非紙上談兵的象牙塔學者;後者律師出身,做過蘋果電腦等多家高科技公司的高層。2005年他出任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KPCB的合夥人,幫助多家高科技公司成功上市。2001年他更擔任史丹福大學的顧問教授。筆者2000-2001年在史丹福進修時,也在商學院修過MBA的創業課,這是史丹福其中一個亮點,很多人讀完MBA後,便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在硅谷創業。這個課程一般由兩位老師教,一位是史丹福的教授,一位是著名的創業家,Intel的CEO Andy Grove和Cisco的主席John Morgridge都是座上客,難怪其門如市。Randy Komisar 2001年到史丹福開課時,我剛好離開了,緣慳一面。

月前倫敦商學院的香港校友會舉辦了兩次講座,一次請得該校教授兼本書作者John Mullins演講,筆者有機會向他討教,獲益不淺。倫敦商學院近年創辦了The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透過一流的教、研和跟商界的互動,銳意打造成世界級創業研究中心。

大部分商業計劃為何失敗

為何要創業?可能因為有一個偉大的想法,例如Body's Shop創辦人Anita Roddick希望可以令化妝品環保一些。或者像Google的發明者Sergey Brin與Larry Page要組織好世界的資訊。為什麼本書作者強調B計劃呢?原來創業家的A計劃往往並不可行,如果不馬上改轅易轍,創業大計很容易難產。據作者的統計,五十八個新構思只有一個成功。作者認為,Google、PayPal與Starbucks這些今天國際知名的品牌當日如果維持原定的A計劃,可能已經失敗收場。PayPal的發明者Max Levchin甚至七易其創業計劃,才找到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終於成為大贏家。「很多商業計劃之所以失敗,多年來我們所見的不外三種普遍現象:一、只憑一腔熱誠,欠缺實證支持。二、撰寫計劃時以為什麼都可以發現和學習。三、前路充滿未知數。」

要真正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商業計劃,須要經過幾重壓力測試,然後才可以確定有關計劃是否可以賺錢、解決顧客的問題。作者提出有幾個步驟須要跟從,首先是參考成功的例子,看看人家做得好的公司有哪些值得模仿的地方。第二,從相反的方向看看市場上有哪些產品做得不好,設法改善,找出新的商機。第三步是提出正確的問題然後作大膽的設想,把最初提出的A計劃不斷檢驗,作出突破,達至更理想的B計劃。第四,用一個類似汽車的儀表板檢視整個創業旅程,這樣可以提供一個結構和系統測試結果。

創業成功的五個元素

作者舉熱門的蘋果電腦產品iPod為例,為什麼它可以成為全球熱賣的產品?2001年,iPod的出現令蘋果主要生產電腦轉為電子產品的大贏家,甚至改變了這個行業的生態,影響深遠。iPod的成功是須要有一個過程的。在作者提出的創業四步驟中,第一步,市場上有沒有類似的產品?有,早在1979年推出的 Sony Walkman是一個革命性產品,消費者可以邊走邊聽,成為潮流。第二步,市場上有哪些產品做得不好?1998年MP3的發明比Walkman雖然進了一步,但使用不算方便,記憶體有限,不是理想的產品。2000年,Nasper成為一個音樂分享網站,音樂愛好者可以上網下載盜版音樂,但肯定是非法的。筆者在史丹福大學商學院進修時,這是一個熱門的研究個案,學員就Nasper的模式討論得面紅耳赤。

蘋果公司經過市場調查後,提出這樣的設想:可否有一個網址提供大量的音樂選擇但收費便宜?他們的大膽想法是顧客願意付費下載音樂,果然找到新的天地。當 2001年iPod面世時,成為潮流產品。iTune Store於2003年推出後,讓顧客以低至99美仙的價錢下載喜歡的音樂,達至顧客和唱片商雙贏的局面。

創業知易行難,死亡率極高,如何保證過程順利穩妥,本書作者提出的儀表板概念很有幫助。這個工具讓創業者有一個實證的基礎去計劃、指導和檢視他們對假設測試的結果,是一幅詳細的創業旅程地圖,以及提醒他們在需要時對原來的計劃作出適當的修正。作者強調,任何商業計劃,可行與否,不出五個元素,包括收入模式、毛利模式、營運模式、營運資金和投資模式。不少公司透過集中其中一至兩個模式而有所創新突破,新的商業模式成為B計劃,對整個行業提出挑戰,比如廉價航空公司Southwest和Ryanair;電訊業的Skype;廣告業的Google及時裝業的Zara。

兩位都曾經成為成功企業家的作者建議讀者要有偉大的想法,想一想你有什麼大的機會?你的創業家夢想是什麼?把夢想寫在紙上。如果還沒有想法,嘗試找出一些令自己不滿意的事情,便會發覺有哪些東西須要改進。風險基金投資者John Doerr說過:「龐大的商機源於解決大問題。」作者希望創業者能為社會作出一些改變,對自己或對社會都有意義,或許這就是你的下一個事業,甚至影響下一代的企業家跟隨你的軌迹。

文、圖 文灼非 本刊總編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47

頂尖品牌必爭之地 月租百萬計 進軍廣東道一舖富三代

1 : GS(14)@2011-09-26 20:34: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646649





廣東道地舖租金收入誇張,難以驅使業主放售物業,過去 3年來,只有英皇斥天價 8.43億元成功吸引 6至 8號地舖業主售出物業。
2 : Sunny^_^(11601)@2011-09-26 22:59:16

163買得真係貴
3 : 龍生(798)@2011-09-26 23:22:42

上市公司的錢....

雖然有點偷錢之嫌, 但我傾向相信他是真的做生意...

一隻80萬的錶, 利錢高達50-60萬....真係發死佢....
4 : idsdown(1658)@2011-09-26 23:34:10

最近好似無開新鋪咁
5 : Sunny^_^(11601)@2011-09-27 08:14:47

你估會唔會係"刻"錢呢?
6 : Sunny^_^(11601)@2011-09-27 08:15:26

你知啦,羊生係north korea有D...
7 : 龍生(798)@2011-09-27 12:57:05

呢的野, 真係唔知...知都唔好亂講....
8 : GS(14)@2011-09-27 20:02:58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4422

而何鴻燊的馬仔楊受成,亦於九六年斥資十四億港元,在北韓投資英皇娛樂酒店賭場。因此,楊氏一直受美國司法部關注而不獲發美國簽證。
9 : Sunny^_^(11601)@2011-09-27 20:25:03

呢篇文都幾好睇=]
10 : 龍生(798)@2011-09-28 02:08:37

嘩, 湯兄久唔久就爆的正野出黎,

正!! 汁都撈埋
11 : GS(14)@2011-09-28 20:59:37

10樓提及
嘩, 湯兄久唔久就爆的正野出黎,

正!! 汁都撈埋


文庫大把,唔講唔知
12 : 龍生(798)@2011-09-28 23:53:10

呢篇野咁正居然無被和諧掉?
13 : GS(14)@2011-09-29 10:47:19

壹仔無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58

金融雲端:何柱國立不敗之地

1 : GS(14)@2011-12-12 22:13: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83488

星島集團( 1105)主席何柱國召開記者招待會,反駁行政長官參選人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的指控,成為城中熱話,不少人對我說,這記招是特首選舉期間最高水平的一件事。很多年之後,梁振英緋聞、唐英年瞓棺材等事情,會變成褪色的回憶,但香港人不會忘記何柱國記招的表現。
何梁之爭,重點是兩個字:公道。何柱國不滿梁振英批評《星島》報道失實,用的字眼是:「佢嘅指控對《星島》唔公道」,而梁振英指《星島》報道失實,結語一句是「公道自在人心」。公道是一個主觀,甚至虛無的詞語,分析起來有難度,我選擇以一把客觀的尺來分析何梁之爭,這把尺叫企業管治。
以企業管治來分析何梁之爭,合適不過,因為梁振英是星島的非執行董事,即是何柱國和梁振英不是普通朋友,兩人之間有一段正式的關係。首先要更正一件事,何柱國指梁振英出任星島非執董 9年,根據紀錄應該是 11年,梁振英自 2000年加入星島董事局。可能關係太久,何柱國記錯了,不過 9年或 11年分別不大,事實是何柱國和梁振英關係密切了一段長時間。

大股東揀董事講求安全

上市公司每年最少要開 4次會,除了正式會議,董事通常會被邀請出席公司的大型活動,例如周年晚宴,每年星島舉行傑出領袖選舉,梁振英被安排坐主家席,有份上台祝酒。單是星島的關係,何梁每年見面起碼 5至 6次。另外,何梁同是現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只有 16名常委,正式和非正式聚會,每年應該有 2至 3次。據我估計,何梁每年見面平均 8次,即隔個多月見一次。何柱國指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可信程度甚高,各位自問,閣下最要好的朋友,一年見到幾多次?
許多人批評,上市公司董事局是大股東操控的私人俱樂部,執行董事是管理層,由大股東委任正常不過,但非執董其實也是大股東邀請加入董事局,而被邀請的條件通常有兩個: 1)「信得過」; 2)「好相與」。大股東邀請一些獨立思考、敢做敢言的人加入董事局,以監察公司運作為目的,個案不是沒有,但少之又少,大部份大股東挑選上市公司董事局成員講求安全。
安全為上甚有理由,近年香港企業管治水平不斷提升,董事局擁有越來越多的權責,它的構成可以是一個俱樂部,但董事局的運作必須有規有矩、有板有眼。上市公司時時刻刻受證監會和港交所( 388)監視,監管水平越來越嚴,董事局不可能嘻嘻哈哈,有很多實質兼牽涉法律和其他規例的事情要做得妥當。可肯定的是,大股東不會隨便搵個中學同學加入董事局,董事一定要「信得過」,不會搞搞震,不提出不必要的難題,為管理層添煩添亂,並且要「好相與」,有時管理層要做一些見仁見智的事情,要得到董事局認同,董事可能要隻眼開,隻眼閉,總之過到法律這一關便不多問。

大義滅親處於道德高地

有些人出任十幾間上市公司董事,表示這些人才智過人?當然不是,只表示這些人擁有人所共見「信得過」和「好相與」的聲譽,安全系數高。何柱國被問及與梁振英是否仍是朋友,他的答案是:「佢叫我食飯,我梗會去嘅。」我肯定在梁振英計劃參與特首選舉之前,何柱國形容梁振英為好朋友,我的理據簡單:梁振英任星島董事 11年之久。
梁振英是超級有頭有面人士,不少這類人士不願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原因是不想招惹證監會和港交所,帶來的不必要麻煩。 90年代梁振英曾出任多間上市公司董事,在回歸之前辭去職務。根據手頭上紀錄,過去 10年,梁振英只出任兩間上市公司董事,一間是瑞安房地產( 272),其大股東羅康瑞是梁振英的主要支持者,另一間就是星島。從以上的客觀資料見到,何柱國和梁振英有密切關係,而且有了一段長時間。何柱國說他跟梁振英關係好過唐英年,我信。
撇開何柱國在記招表現出的口才和腦筋轉數,更重要是他處於道德高地,因為從何梁的關係看何梁之爭,我聯想到的四字詞是「大義滅親」。何梁這麼熟,但何柱國「竟然」在特首選舉期間高調抨擊梁振英,打擊梁振英的競選聲勢,間接支持唐英年,何柱國一定擁有外人不容易理解的堅定信念。把何梁之爭解釋給不理港事、頭腦清醒的外國人,外國人的結論是,何柱國這樣對好朋友,一定有理由,因此何柱國立不敗之地。

特首選舉重要轉捩點

普通人面對好朋友的不公道指摘,處理方式不會是召開記招。即使被好朋友冒犯,何柱國身為傳媒集團主席和社會知名人士,應該知道自己的公開言論是有份量的,何柱國可選擇私底下跟梁振英講數,或者萬事留待特首選舉之後再算,免得影響好朋支梁振英的選舉機會。何柱國雖然處道德高地,但不代表他一定要去得這麼盡,他為何要這麼高調?梁振英和唐英年之間,何柱國可能較支持唐英年出任特首,但較支持不代表要高調奚落梁振英。
有人說,何柱國為人率直,召開記招不稀奇,但梁振英身為何柱國好朋友,為何明知道他的個性,還要公開批評星島,觸怒何柱國?表層上問題太多,表層下一定多暗流。
無論如何,從客觀的企業管治角度看,何梁之爭,何柱國贏晒,這是特首選舉的重要轉捩點。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2 : GS(14)@2011-12-12 22:16:03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1680&s=res&hide=N
18   *   Lippo China Resources Limited   INED    20-Dec-1994    12-Mar-1997
19   *   Lippo Limited   INED    20-Dec-1994    12-Mar-1997
20   *   Power Assets Holdings Limited   INED    1-Jun-1996    12-Mar-1997
21     Elec & Eltek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INED    1993    31-Mar-1997
22   *   Far East Hotels and Entertainment Limited   INED    23-Sep-1993    31-Mar-1997
23   *   Glorious Sun Enterprises Limited   INED    27-Aug-1996    31-Mar-1997
24   *   HKC (Holdings) Limited   INED    22-May-1996    31-Mar-1997
25   *   Minmetals Land Limited   INED    1-May-1993    31-Mar-1997
26   *   Shanghai Industrial Holdings Limited   NED    15-Mar-1996    31-Mar-1997
27   *   SmarTone Tele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imited   NED    Oct-1996    31-Mar-1997
28   *   Soundwill Holdings Limited   INED       31-Mar-1997
29   *   China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NED    10-Jan-1997    1-Apr-1997
30     HKSAR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1-Jul-1997    24-May-1998
31     HKSAR Executive Council   Unoff Member    1-Jul-1997    1-Jul-1999
      Convener    1-Jul-1999    1-Jul-2002
32     HKSAR Commission 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Member    20-Aug-1999    31-Jan-2003
33     HKSAR Executive Council   Unoff Member    1-Jul-2002    1-Nov-2005
34   *   Shui On Land Limited   INED    29-May-2006    12-Jan-2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62

【十城‧十介】下載Guide卡 教你10個必去東京豪吃之地

1 : GS(14)@2015-07-22 09:07:43

日元滙率低去東京不可以刻薄自己。不是人人花得起一天六千多港元聘請全東京最著名,連美國名廚Anthony Bourdain的東京飲食節目都是由他統籌的飲食導遊Shinji Nohara,人稱Tokyo Fixer,他早前接受訪問,將部份心水店公開,免費招待一直未能享用到他服務的人。



記者:顏美鳳《十城‧十介》每次推介都會製作成收藏卡,按下面連結再下載,外遊時就可以行到邊睇到邊啦!下載《十城‧十介》:http://bit.ly/1IdHviL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22/192275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60

黃竹坑站1期招意向 估值近百億 涉800伙 勢成發展商必爭之地

1 : GS(14)@2017-01-18 07:49:05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05&issue=20170118




【明報專訊】現屆政府一直大力覓地建屋,繼上周公布推出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並安排於本周五招標後,在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前夕,港鐵(0066)亦搶閘公布推出黃竹坑站1期上蓋發展項目,項目將提供約800伙,業界估計地價高近百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4萬至1.7萬元;連同利南道住宅地涉1420伙將同期登場,市場料兩地將成發展商必爭之地。

料每呎樓面地價最高1.7萬元

港鐵公布,今日起推出黃竹坑站1期發展項目招收意向書,項目位於地段南面,地盤面積約11.8萬方呎,住宅樓面57.6萬方呎,預計可建兩座住宅,涉約800伙,料2022年落成,項目將於本月23日(下周一)截收意向。項目甫推出,即吸引多家發展商表示興趣,其中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指,集團有興趣競投。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則稱,公司對項目有興趣,會作研究。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張翹楚估計,1期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可達1.5萬元,地價料約86.5億元。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最高1.7萬元,地價約98億元,估計黃竹坑站1期與何文田站1期項目的合作模式相似,分紅比例亦相若。

招標形式料與何文田站相若

事實上,高銀金融(0530)牽頭的財團上月爆冷奪得何文田站上蓋1期項目,該集團上周公布,項目總發展成本(包括評定補價及一次性付款)預計為130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推算達1.75萬元。至於分紅方面,據了解何文田站1期項目未來總賣樓收益扣除成本後,分紅固定為35%。

此外,地政總署上周亦公布推出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皮,將於下月17日截標。測量界指地皮估值介乎76億至逾100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萬至1.5萬元,意味黃竹坑站1期項目及利南道住宅官地,將同期登場。

鴨脷洲地估值達百億

值得留意,港島南區近年一向缺乏住宅新地皮推出,政府較近期推出地皮已追溯至約4年前,當時由中海外(0688)以逾25.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1萬元投得,現發展成南區.左岸,項目至今累售87伙,佔項目全數逾75%,近期成交平均實呎逾3.1萬元。

同區南區.左岸地皮 4年前呎價1.1萬

業界認為,黃竹坑站1期項目具鐵路優勢,而利南道住宅地皮則屬臨海靚地;鑑於近期中資在港投地取態積極,估計黃竹坑站1期投資額將以逾百億元計,相信除資金雄厚的大型發展商外,其他財團難以獨資競投,料有興趣爭購的中型、甚至內地發展商,將合組財團競逐。

明報記者 劉詠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845

立論:業主立於不敗之地

1 : GS(14)@2017-01-26 18:06:44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演說並沒有為市場帶來任何新的訊息,受惠於「特朗普行情」的相關投資策略,拆倉壓力越來越大。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時,打着「美國優先」的旗幟,實施帶有濃厚保護主義色彩的外交政策,市場預期相關措施將減低美國貿易赤字。與此同時,其萬億美元重建美國方案,龐大的財政赤字,將推升美元的利率。因此,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市場一般相信特朗普的施政將推動美元上升,有利銀行擴闊息差,至於大型基建工程,則將推動環球商品價格上漲。然而,去年底急升的美元滙率,年初至今已無以為繼,美國銀行股的升勢,亦看來已暫時告一段落。雖然過去兩個多月大量對沖基金累積了巨額的美國國庫債券沽盤,其沽壓卻被等值的長倉基金吸納。根據過往經驗,每當市場一面倒看淡某種金融產品的時候,市況很快便會逆轉。目前,美國10年國庫債券利率大約在2.4厘左右的水平,已較12月中高位2.6厘回落了0.2厘,反映市場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並不大相信長債利率在2.6厘以上,仍然有進一步攀升的條件。假如本欄自去年底開始,對美元強勢及美元利率持續上升抱持保留的看法不是偏離事實太遠的話,則美股過去兩個月依靠傳統銀行股帶動的升市,或將暫告一段落。


港星地產股跑贏大市

反之,受制於美元強勢,以黃金、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或有機會在特朗普基建計劃、日本開放賭權、東京2020年奧運等大型工程的推動下,繼續帶領大市上升。不過,受惠於多隻造紙股最近接連發出盈喜,最近多隻基礎原料(造紙、水泥、鋼鐵、鋁材、銅礦)股的升勢頗急,有意入市的投資者,或可待股價回調時始考慮吸納。除了美元及傳統銀行股強勢暫告一段落外,年初至今另一令很多國際投資者跌眼鏡的,是港股及新加坡股市在成熟市場中突圍而出,而且跑贏大市的,竟然是去年底市場認為將受累於利率上升的香港及新加坡地產股!由於種種原因,大部份港人在考慮持有物業資產的時候,首選便是置業(自用或收租),地產相關股票(無論是REITs、收租股或上市發展商)在過去十年內,明顯地跑輸實物磚頭。不少同業已解釋過,那是因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存在企業管治風險,港人過往受過太多的教訓,因此對磚頭股存在極大的戒心。然而,隨着樓價長期居高不下,在多重辣招之下實物磚頭的交易成本越來越重,未能入市置業的港人,將資金轉為投資REITs或以寫字樓及民生零售物業為主的收租股,仍然是退而求其次的資金出路。本人作為住宅及寫字樓的租戶,便深深感受到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之下,租客要求減租,那幾乎是一個不可能達成的願望,大業主未來收入下跌的風險,其實是相當之低。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74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02

做陳展鵬緋聞女友被爆粗狂鬧單文柔IG變罵戰之地

1 : GS(14)@2017-06-10 12:23:00

儘管話家陣啲fans已經開通好多,對於偶像嘅私生活,包括食煙飲酒夜蒲等都比較睇得開,但一提到拍拖……都唔係咁易過關。好似大台視帝陳展鵬同師妹暨落選港姐單文柔咁,明明已經被《蘋果》影到夜遊山頂,又被《蘋果》讀者透過「爆相爆片」影到「鵬單」鬼祟撐枱腳,另加有周刊指佢哋已達同居階段,雖然表面證供成立,但奈何當事人唔肯企出嚟認,只係有指陳展鵬向公司認愛,仲話自己「一力承擔」,女方都有讚㗎,仲話覺得陳展鵬好慘……其實,慘嘅係邊個呢?單文柔喺被揭戀情後冇幾耐,已經被網民洗版咁去佢啲社交平台留言鬧爆,包括話佢係豬扒,所以單文柔一度關閉咗個留言功能避風頭,唔知佢係咪見已經唔係風頭火勢,最近又開番個留言,點知……喺單文柔近日嘅post中,無論佢講咩,都可以踩中網民嘅神經,「好聽」少少嘅最多話佢同陳展鵬唔襯,難聽嗰啲……其實出唔到街;然後,有啲護單文柔嘅人(包括fans及聲稱唔係fans嘅路人)就互鬧,掀罵戰,正所謂「相嗌唔好口」,啲人就越鬧越難聽,啲留言,唔打格出唔到街嗰種……唔知係咪屬於做「煎Pan嫂」嘅必經訓練,單文柔鬧不還口,佢有冇記喺心入面就唔知,但肯定睇到啲文字組合,個心點都有啲唔舒服……又話一力承擔嘅?學Saving哥話齋,做得到先講得出吖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5/20045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05

何潔明:姊在所愛之地旁

1 : GS(14)@2017-08-19 19:08:01

【反東北發展】【本報訊】同被上訴庭重判的13名反東北撥款示威者,已開始漫長的牢獄生涯。其中判刑13個月的土地正義聯盟成員何潔泓,目前在羅湖懲教所服刑,其胞妹何潔明前日探監,隨後在facebook貼文抒發感受:「田野廣闊,心裡自由,那就是永遠的自由。」


菜園村民替何潔泓不值


何潔明說,羅湖懲教所就在古洞旁。她4年前曾參與為喚醒社會關注東北保育而開辦的古洞導賞團,帶團的正是何潔泓。「今天,她到了羅湖懲教所,那片所愛土地之旁,有好段日子在內,她可回想四年前的日子,與村民戰友並肩的歲月。」何潔明說。因高鐵被迫搬村的菜園村村民高春香與她的媽媽高婆婆也發表感受,高春香憶述何潔泓當年守護菜園村,正在修讀港大護理系,後來為了守村走堂過多而退學。她畢業後又以記者身份訪問過菜園村,當時她已被判罰社會服務令,但認為自己的刑罰比起東北村民承受的委屈,不算甚麼。高春香慨嘆道:「她何罪之有?」同樣監禁13個月的社工梁曉陽,女友Flora陪同梁父母往荔枝角探監後說,梁曉陽精神不錯,有講有笑,懲教人員及囚友對他幾友善。Flora呼籲大家以寄信、送書等方式,繼續支持梁曉陽。《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9/20126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