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石化的投資邏輯 行者云峰

http://xueqiu.com/1358957669/23055531
將又一隻大象股,中國石化收進了持倉之中。對於大盤藍籌股,5個點左右的股息收益率,10PE以內的估值,15%左右的淨資產收益率,一般來說我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對收益的預期是,年復合15%及以上。以這個估值標準和收益預期目標來說,每股7元的中石化,短期看基本沒有風險,長期拿也沒有問題。

中石化自2000年上市到2011年底,經營收入復合年均增長20.3%,總資產年均增長11.3%,淨利潤年均增長12.8%。2012年報預約披露時間: 2013-03-25。需要說明的是,中石化這兩年的效益並不太好,因此,對中石化2012年度的業績增長不要抱有美好預期。

中石化有很多缺陷,但不可忽視的是,中石化的兩個利好遲早會來的:一個,中石化可獲取的政策紅利。第二個,牛市泡泡。這都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在有股息率這個可比銀行定存的保底收益的情況下,和時間賽跑,不虧。

提升收益有三種方法,一是提升盈利,二是降低成本,三是減少虧損。對應到中石化這個標的上來,中石化的政策紅利既有壟斷因素,也有盈利改善和提升預期。原因一是成品油價格的提升,其次是煉油長期巨額虧損遲早會有一個說法,或者說解決消化途徑。如果有合適的解決辦法,哪怕只是解決一部分,大象股中石化的ROE都會顯著提升。至於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傅成玉已經在做了,不妨拭目以待。

還需要關注的是,中石化最近透過配售代理高盛進行配股,以8.45港元配發28.45億股新H股,籌資239.7億港元。高盛向不少於6名的承配人配售中國石化新H股。即,這些接手的機構或者戰略投資者,以按每股掏出8.45港元,或者說6.76元人民幣真金白銀的方式,對中石化的價值表示了充分認同。

落實到具體的投資層面,我們也可以謹慎保守一點,即在不寄期望於政策性紅利,不估算牛市泡泡的前提下,看看年15%的復合收益目標能否實現。中石化上市以來的11年,淨利潤年均增長12.8%。長期考量還是有參考價值的,今後或有下降,但擠一擠調一調,保持10%的增長問題不大。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1.2PB,對應15%的淨資產收益率。另外,股息分紅5%左右。

如果市場長期低迷的話,我將通過不斷增持優勢企業的股權的方式,增加我的紅利收入。譬如去年的紅利,可比2個月的工薪收入;今年的紅利,應可比3個月的工薪收入了。當然,如果牛市來了,就另說,那是另一種計算方法。

順便再說一下,中國石化和另一隻大象股中國神華,是郭氏新政推行期間,上交所在股民教育月裡樹立的兩個藍籌典型。其中,中國石化提交的「作業」標題為,《牢記回報股東宗旨,全力構建一流企業》。文中強調,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是回報股東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基石。從實踐看,中國石化採取的分紅政策既保障了投資者利益,也支持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04

中石化發行35億美元債券,創亞洲近十年最高紀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073
隨全球投資者對亞洲債券的興趣不斷升溫,中石化於4月18日完成了亞洲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債券發行交易。中石化週四發行了35億美元債券,認購金額超出發債規模四倍。
 
據Dealogic數據顯示,中石化這次發債使得今年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的債券(包括美元、歐元及日元計價債券)發行總量達到599.1億美元。這是今年至今的最高紀錄,同比增長16%。而2012年已經是亞洲債市非常繁忙的一年。
 
Dealogic表示,這次發債是中國企業最大的一次美元發債,也是亞洲十年來最大的一次企業美元債券發行交易。這是亞洲第三大外幣(美元、歐元或日圓)債券發行交易。另外兩筆規模更大的交易分別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Ltd.)在2003年進行的50億美元債券發行交易;韓國在1998年進行的40億美元主權債券發行交易。
 
儘管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意外放緩,但中石化的債券需求依舊強勁。全球投資者,包括美國機構投資者在內,總的認購金額超出發債規模四倍。據知情人士透露,多數買家為亞洲機構投資者和銀行,但美國投資者的認購規模佔這批債券總額的三分之一。
 
這批債券由中石化子公司中石化資本有限公司發行。標準普爾和穆迪分別給予該債券A+和Aa3的初步評級。債券由3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四種不同期限組成,收益率分別為1.25%、1.875%、3.125%和4.25%。
 
中國石化週五發佈聲明稱,發債所得資金計劃用於中石化集團收購海外油氣資產,並為公司的海外業務投資提供資金,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中石化已經開始進軍能源開發和能源產品資產,作為其成為全球綜合性能源巨頭的一個步驟。最終成為能與埃克森-美孚公司並肩而立的能源巨頭。
 
花旗集團、美銀美林、瑞銀、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中信證券國際、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及匯豐擔任此次發債的聯席簿記行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54

北京某經適房被曝僅售給部委及中石化等央企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714

新京報》6月21日報導,近期,位於北京東四環外寸土寸金的廣渠路,一個名為「廣華新城」的經濟適用房項目,被曝定向銷售給中央部委和中石化等央企。未來其售價可能只在1萬元/平米左右。這在區域商品房價已經達到5萬元/平米的背景下,顯得分外惹人注目。

中廣網報導,針對上述報導,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回應稱,這一項目是國管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項目,他並不瞭解詳細情況。之所以中石化當時會有所參與,是因為這一項目佔用的是「中石化北京燕化二廠」搬遷之前的用地。

而據《新京報》報導,國管局的定向經適房,並不止這一處。在朝陽區八里橋往南不遠,有一個在建樓盤,名為康泉小區職工住宅項目。據附近多位居民介紹,康泉小區是「部委的福利房」。建設單位辦公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康泉小區屬於國管局的經適房,至於將來分給哪些部委,「不好說」。

位於東二環的廣泉小區、西二環的廣源小區,也是周邊著名的「公務員小區」。目前,這兩個小區周邊如富力城、華潤紅山世家等商品房樓盤,已經飆升超過5萬元/平米。而廣源小區東區的一位業主表示,2008年她家購買小區內的經濟適用房時,每平米價格為4000元。

北京市2011、2012、2013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這三年,北京市保障房供地有縮減,但北京劃撥給中央、軍隊單位的經適房土地每年都穩定為80公頃,佔經適房用地的六成左右。

早在2009年,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就表示,經濟適用房的一個主要對象是公務員,在北京尤其如此,大部分的經濟適用房都供應給公務員。

資料顯示,1998年房改開始後,1999年國務院《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從1998年底起,在京中央機關和國家機關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同時留了口子,「在一定時期內,國管局、中直管理局可統一組織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按建造成本價向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出售。」以及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利用現有土地自建住房等。

鄭州經適房:真正給市民的僅三分之一

除了北京地區,部分其它城市同樣存在經濟適用房主要供應給公務員的情況。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河南鄭州市房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2005年至2009年間,開發商上交至鄭州市經適房管理中心供市民公開選購的經適房房源僅佔總房源的1/3,其餘的都流入「暗渠」。

流失的房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項目在繁瑣的審批過程中,職能部門為了部門利益強留房源;二是開發企業在開發建設過程中,為便於疏通各種關係以及照顧自身社會關係,自行預留部分房源;三是管理部門個別工作人員在履行行政審批職能過程中,利用職務之便,索要房源。

2012年4月,鄭州市政府意識到經適房的混亂,宣佈停建經適房。2012年8月2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劉洪濤在一個新聞通氣會上透露,河南2013年年底將全面取消經濟適用房,大力發展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並加強棚戶區改造。

其它定向經適房案例

陝西山陽縣:申請對象僅限於幹部職工

陝西省政府2011年1月通報,2010年12月20日,媒體報導了「山陽經適房申購名單引質疑」的新聞。陝西省建設廳會同商洛市房管局赴山陽縣進行了調查。經查,山陽縣在該縣豐陽花園小區配建428套經濟適用住房,銷售對象為城鎮低收入家庭中的幹部職工。2010年5月,山陽縣對通過審查的932戶申請人進行了公示,其中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89%,企業職工佔11%。同年8月底,經適房一期200套銷售完畢,購房人中鄉鎮基層幹部和縣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88%,企業職工佔12%。

陝西省建設廳認為,山陽縣在商品住房小區中配建經適房及申請、審核、公示的做法符合國家政策,但該縣將申請對象限於中低收入家庭中的幹部職工和購買面積標準按職級確定的做法不符合國家和省上相關規定,要求重新確定銷售對象,基層幹部和城鎮低收入家庭同等條件進行申請、審核、公示、輪候、配售。

陝西眉縣:公務員分到超六成經適房

京華時報》報導,2010年4月12日,陝西眉縣首個大規模經濟適用住房「城市美景」小區開工,首期610套經適房,有409套分給縣委、縣政府下屬各部門人員。此事經媒體報導後,眉縣縣委、縣政府5月19日召開專題會議,宣佈先期公示的分配名單作廢,重新審核,並要求工程停工,調整套型設計方案,完善各類報批手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96

FT:淡馬錫、中石化競購西班牙最大天然氣公司股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883

知情者向金融時報透露,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淡馬錫)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今夏過後各自與西班牙最大的石油企業Repsol接洽,均有意收購Repsol持有的47億歐元西班牙最大天然氣公司Gas Natural股份。

Repsol持有30%的Gas Natural股份,Repsol管理層希望出售其中的25%。

淡馬錫與中石化都同Repsol有業務往來,被西班牙政府視為Gas Nature的穩定長期投資者,都是這次收購的有力競爭對手。

今年3月,淡馬錫以10億歐元購買Repsol5%的股份,現持股比例6.3%,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中石化與Repsol成立了估值178億美元的合資企業,2010年以71億美元認購Repsol旗下巴西公司40%的股份,合作開發巴西油田。

消息人士今年9月稱,Gas Nature最大股東、持股34%的西班牙儲蓄銀行La Caixa認可Repsol出售持股,認為任何這類交易都有利於該行拋售其持有的小部分Gas Nature股票。

Repsol去年7月表示,考慮將液化天然氣(LNG)業務出售給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如敲定協議應於今年完成交易。但最終Repsol沒能做出決定,其他收購方表達了競購意向。

金融時報報導稱,Repsol不急於將Gas Nature的股份出手,預計這次交易的最終售價將很有吸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65

中石化集團擬出售加拿大兩最大頁岩氣田半數權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250

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北美董事長馮志強向路透表示,中石化打算出售其在加拿大兩個最大頁岩氣田的半數權益,以分散成本及加快開發。

「我們不只是買家,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來優化資產。沒有哪一家國企的任務是光買資源,規模很重要,而能賺錢的規模更加重要。」

中國石化集團正在為Montney和Duvernay兩頁岩氣田尋找平等股權合夥人。這兩處礦區位於加拿大西部,共計面積約50萬英畝(2,023平方公里),是中國石化在2011年以逾20億美元購入的Daylight Energy資產之一,並隨後進行了擴展。

出售股權可能在加拿大產生正面效應。今年稍早,中國國有企業中海油完成對加拿大油氣公司Nexen的151億美元收購,引發了激烈的政治辯論和政策抵制。

馮志強拒絕為該部分礦區股權標價,但表示總的可採儲量範圍在數十萬億立方英呎左右。

「由於勘探成功和收購價低廉,中國石化已經將Montney的價值『翻了多倍』,但是將這種非傳統資源開採所需的鑽探任務過於繁重,中國石化無力獨自承擔。中國石化希望維持運營者身份。」

中石化迄今已投資約100億美元在加拿大,約佔其整體海外投資的14%。中石化在加國兩大主要併購對象為重質油製造商Syncrude和以頁岩氣為主的Daylight Energy。這兩家企業每日為中石化生產相當於7萬桶。但這和中石化每日從國際市場買進的近500萬桶相比,僅是杯水車薪。

馮志強表示,由於開發成本非常高,且美國頁岩榮景後天然氣價格疲軟,Syncrude迄今所產生的報酬率低於預期,而Daylight的現金流仍然為負。

儘管如此,中石化仍希望未來幾年在加拿大加速拓展。中國在上月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淨進口國。加拿大石油儲量在全球名列第三僅次於沙特和委內瑞拉,而且可能是中國未來穩定且主要的供應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62

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爆燃事故已致35死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203

11月22日凌晨2時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一輸油管道發生原油洩漏。10時30分左右,在準備搶修過程中發生爆炸,爆炸波及到青島市麗東化工廠部分設施。據當地通報,事故的初步原因是進入市政管網的輕質原油閃爆導致,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截至22日17時40分,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166人受傷。兩處明火點至下午2時已全部撲滅。目前,各項善後工作正在進行。

新華網報導,事故發生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要求山東省和有關方面組織力量,及時排除險情,全力搜救失蹤受傷人員,並查明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受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委託,國務委員王勇已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緊急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工作,看望慰問傷員。事故發生後,山東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國務院有關部門、中石化公司負責人已緊急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搶險救援工作。

此外,據@青島發佈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2日晚派出由2名燒傷科、2名重症醫學、1名骨科、1名呼吸科專家組成的國家級專家組趕往青島協助開展爆燃事故傷員救治工作。據山東方面報告,截至22日18時,醫療機構收治事故傷員166人,其中重症57人,危重8人。

官方通報表示將展開事故調查

22日晚,@青島發佈通報事故基本情況。11月22日凌晨3點,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與齋堂島街交匯處,中石化管道公司輸油管線破裂,原油洩漏。

110接到報警,約3:15黃島油庫關閉輸油閥門。齋堂島街約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冒溢原油進入雨水管線,開發區立即組織處置,7:30在入海口處設置了兩道圍油欄。

上午10:30左右,管道公司和黃島油庫清理油污過程中,開發區海河路和齋堂島街交匯處發生爆燃,距此地約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處發生原油燃燒。

通報稱,爆燃的初步原因是進入市政管網的輕質原油閃爆導致,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通報稱將全力做好傷員救治工作,進一步排查事故隱患,妥善做好群眾工作,開展事故調查。

石化企業爆炸大事件回顧

時間            事故方         事故原因        後果及處理

2013年11月22日 中石化青島分公司 輸油管線起火爆炸 已致35死

2011年11月06日 吉林松原石化廠 廠房發生閃爆引發火災 造成3死8傷

2011年06月02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油渣罐爆炸 2人失蹤2人重傷

2011年08月29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柴油儲罐爆炸起火 大連石化總經理蔣大凡被免職

2011年07月16日 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 煉油裝置發生洩漏起火 11人被給予黨政紀處分

2010年12月15日 中石油大連新港儲油灌區 油罐區附近失火 3人死亡

2010年07月16日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公司 原油庫輸油管道爆炸 1死1失蹤 1500噸原油流入大海,14名責任人移送司法

2010年10月24日 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公司 7.16火災同一油罐再次起火 14人被給予黨政紀律處分

2010年01月19日 遼寧撫順石化公司石化二廠 發生閃爆事故 造成1死2失蹤

2010年01月07日 中石油蘭州石化工廠 一罐體洩漏發生爆炸 造成5人失蹤6人受傷

2005年11月13日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雙苯廠 發生爆炸,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 污染帶長約80公里,哈爾濱停水四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50

標題思考的碎片---20140223 中石化的看點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ffvg.html
中石化看點 
週末看了不少對中石化改革的觀點。算盤打的劈啪響 都是會計出生。
我不懂會計
說下我的看法中石化是三個看點
1.隱蔽資產重估
加油站原本是低估的現在30%賣出來就是隱蔽資產陽光化。這個過程最後會體現到資產負債表上。 所以馬上大漲這是最直接的看點
2.效率提高
加油站賣掉股份後 從國資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產轉變成混合所有制 等於這個過程後 產權更明晰。那麼按照交易成本的原理 必定效率會提高就是加油站的收益會提高。
這個在完成30%轉讓後必然會體現到資產負載表 換句話說 另外的70%必然會提升ROE
3. 其他隱蔽資產重估的可能性
加油站不過是他眾多資產的一部分。只要可以賣 開一個好頭 必然逐步推向市場。
​這是啥概念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99

央企混合所有制破題 中石化下遊將向民資放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125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中國石化擬在發展混合所有制方面破題,在下遊領域(如油氣零售等)向民營資本放開合作。此為中央級企業在發展混合所有制,打破壟斷方面的一大跨越,此後陸續將有其他國企跟進。 中國石化19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全體董事審議並一致通過了《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的議案》。 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同意在對中國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厘定。 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不超過30%的情況下行使下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1)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方案,並組織實施該參股方案;(2)簽署交易文件及相關其他文件,並辦理與前述事項相關的審批、登記、備案、披露等程序。 新華社報道稱,在中國石化主營業務中,成品油銷售業務盈利能力較強、資產回報率較高。按照加油站數量計,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應商。 日前,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發表了《國有企業改革在深化》一文,其中指出,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了攻堅階段,面臨著新的歷史性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是加快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深化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更新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19

思考的碎片---20140228 中石化 的 checkpoint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fii7.html

思考的碎片---20140228 中石化 的 checkpoint


中石化是#2014之國資改革#第一股

參與改革 支持改革 融入改革 享受改革紅利 這是當下投資人的第一要務

參與的同時也必須對這次國資改革的艱巨性和難度 做出考量


從時間角度考量,2013年11月三中 12月中才有上海國資20條(詳見我的解讀)2014年2月才有了所謂國資改革第一股對照2005年股權分置 這個節奏慢三倍以上。

2013年12月的上海國資改革 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一個季度上海的國資第一股亦然沒有誕生中間的曲折相信只有內部人士才能知道

此次中國石化的改革 也算半個突發事件 @trustno1 考證過 這是在最大限度利用董事會權限某種程度上是超越國資委和某些職能部門權限的行為。我甚至認為這是長老欽點。力推國資改革

同時在第二天中石化下跌以後 傅總特意在下午兩點召開媒體見面會 接待媒體 力挺改革 解釋疑惑 傅總是付部還是正部級幹部應該是第一次邀請媒體吧 通俗的說這是赤膊上陣強推改革為國資改革開創良好媒體輿論環境。這個反面體現的是改革阻力和不確定性。

所以 支持改革的同時為了對自己負責也應該建立一個check list 和checkpoint


1.輿論媒體新聞的跟蹤

國資改革是摸石頭過河 目前只有框架 沒有先例 中國是山寨之國 只要有樣板各位學習的速度和效率世界第一而且好像沒人幹說第二。

這樣的國度裡 第一的難度極大 而且會有波折 就是 Soros的反身性 即是中石化股價的第一個悖論:

股價下跌,那麼傅總的改革方案會更激進 因為改革的成功與否一個最重要標誌是股價走勢。

股價上漲,那麼傅總覺得現在的改革方案已經被大家接受 內部阻力不小 自然沒必要對內施加更大壓力。

所以考慮這個悖論 需要時刻關注新聞媒體


2.細則

按照我的標準 中石化目前的國資改革 稱不上國資改革,因為出讓30% 但是誰是受讓方呢?我的標準是管理層至少持有5%以上股份才算國資改革不然最多算國企改革,國企改革 執行了N年 效果如何?

所以 細則未出以前還有很多波折 細則決定成功的可能性


這裡我提醒各位 需要做一個預案

預案 一般分兩部分

股價部分

對應的是方案力度

方案力度最大的話可以容忍到最高股價


具體是個人自由裁量


我這裡只說我對方案力度的判斷


分5擋 3分算及格


1.那麼管理層佔比是最重要因素 如果30%全部是管理層持股 那麼毋庸置疑 這是滿分。

2.部分是業績考核部分

3.冗餘員工處理部分

這是我關注細則的三原則


這是第二個check point


3.細則出來後到第一家加油站改革曝光


細則和執行還是有很大空間 上海都是三個月以上沒出國資改革第一家。中石化雖然小 但是也起碼是月為單位

這個現在我也沒啥概念 先算一個checkpoint 估計最早也要6月份


4.中石化Q2報表

Q1 最早4月份 應該無法在報表中體現 改革紅利

那麼Q2的半年報多少會體現端倪 改革最後給中石化多少利益?

這是一個重要的checkpoint 我的預判是Q1 不好 Q2是部分轉好 效益顯著 改革紅利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 中國石化 checkpoi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9

中石化的混合式信號

2014-02-24  NCW
 
 

 

作為三中全會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中石化的末端產權重組將面臨

來自市場和體制的考驗

◎ 本刊記者 黃凱茜 文huangkaiqian.blog.caixin.com 把盈利能力強、資產回報較高的銷售板塊推向市場,為改革政策「打頭陣」 ,中石化顯得「誠意」十足。

新春過後, 「兩會」之前,中石化發佈了頗具震撼性的消息。

2月19日,中石化上市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600028.SH,下稱中國石化)在收盤後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在對中國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確定。

對於這一夾雜著改革和融資目標的「混合式信號」 ,市場迅速做出不同方向的解讀。

投資者憧憬著股價 「破淨」已久的中石化獲得價值重估的機會,消費者則期待著民營資本的進入,能夠為打破石油壟斷破題。改革、重組、融資,對於當前的中石化乃至同類大型國企而言,都是迫切的任務,因而此舉內涵豐富,指向各異,頗受各界矚目。

中國石化的剝離重組計劃並非毫無徵兆。今年春節前,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集團年會上就曾 「預告」過這一動向,稱中石化 「將從資本、資產兩個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目前正積極準備將現有存量資產再度組合,向社會資本、民營資本開放」 。

在2月19日的官方聲明中,中國石化更是聲稱,這是積極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關精神的重大舉措, 「率先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

把盈利能力強、資產回報較高的銷售板塊推向市場,為改革政策「打頭陣」 ,中石化顯得 「誠意」十足。2012 年,中國石化成品油的營銷與分銷板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萬億元(包括中石化事業部間銷售) ,佔中國石化總收入比例為53.6%,毛利率為6.2%。

至於出售比例,市場有分析認為會在20% 左右。按照官方說法,中國石化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不超過30% 的情況下行使 「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方案,並組織實施該參股方案」 。不過中國石化投資者關係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稱,甚至30% 都不是天花板:若出讓股權在30% 以內,董事長即可自行決定;如果出讓比例大於30%,則需董事會進行商討。

30% 的募資,意味著是數百億元的規模。這使得國內外的資本市場都為之一震。公告發佈當日,中石化在美國上市的存托憑證(SNP .NYSE)較前一交易日漲幅達8.43%。中國石化 A 股(600028.SH) 和 上 海 石 化(600688.

SH)2月20日在期待中高開,比前一交易日大漲10%,近五年來首次漲停。截至20日收盤,中國石化 H 股(00386.

HK)也有9.42%的漲幅。

重估動力

股價的上揚對中國石化可謂久旱甘霖。

直到2月19日公告當日,中國石化的股價已長期徘徊於淨資產之下。2013年6月19日,中國石化在公佈利潤分配的次日,除權除息後,股價便跌破4.71元的每股淨資產,這是自2001年上市以來首次「破淨」 ,並維持至今。

重組銷售板塊的計劃,激發了市場對中國石化進行價格重估的憧憬。截至2013年6月,中國石化銷售板塊的賬面資產為人民幣1800億元左右。 「這部分的資產拿出來之後,不可能只以中國石化現在7倍的市盈率賣出,也會帶動整個中國石化價格的重估。 」一位接近中國石化管理層的人士稱,通過對優質資 產剝離重組提振股價,也是國際大石油公司的常見之舉。中金公司出具的研報亦認為: 「 (銷售板塊)出讓價格可望顯著高於賬面價值。另外,出讓權益所獲得的資金,除了開拓非油業務等新增長點外,可考慮投資於回報率更高的勘探開發項目或者回購公司股票。 」銀河證券研究部分析師裘孝鋒則在研究報告中認為,中國石化成品油銷售板塊近年來的息稅前利潤(EBIT)一直維持在400億 -450億元之間,即便按照10倍市盈率進行估值,也有4000億元市值;而目前中國石化總體不到5500億元的總市值,顯然被嚴重低估。 「也許市場有投資者擔心資產交易是否會出現明顯低估,但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優質資 產被明顯低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了重組提振股價,中國石化更為實際的目標,顯然在於通過融資改善其財務狀況——2013年三季度公司的負債 規模為719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54.5%。

裘孝鋒就此認為, 「銷售板塊重組引入社會資本,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石化本身,而不會是參股企業;重組完成將大大改善中石化的負債結構,特別是將緩 解上游投資的資本壓力。 」

想像空間

若以加油站數量計,中石化的銷售板塊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應商,其資產主要包括加油站和加氣站、成品油管線以及成品油倉儲設施。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擁有自營加油(氣)站30532座,成品油管線超過1萬公里,成品油儲存設施的總庫容約1500萬立方米;年度境內成品油經營量達1.65億噸、同比增長3.8%,零售量1.14億噸。

由於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銷售板塊可以說是中國石化最有市場活力和想像力的板塊。2012年,中國石化全年的資本支出為1690億元人民幣,其中有47% 放在了上游勘探開發,營銷及分銷板塊僅佔到19%。相比上游勘探板塊在專業性和資本需求上更為密集,銷售板塊可以給不同領域,甚至非油領域的實業資金提供更為靈活的投資標的。

申銀萬國在分析報告中暢想,中國石化銷售板塊引入戰略投資者後,能發揮加油站網絡效應,資產回報率有望得到提升,未來非油業務的收入與利潤貢 獻比重有望擴大,甚至可能向互聯網經濟模式轉型。

中國石化則稱,社會資本和民營資 本可以進行財務性的資本引入,也可以進行戰略合作式的資本引入,充分發掘現有銷售網絡的潛力。對於參股企業來說,可以發揮想像力的領域包括加油站便利店、加油卡的電子商務平台、黃金地段加油站的廣告位等等。

改革成色

對於數百億元的融資規模,真正有投資能力的民營機構並不多,而在這樣一個巨無霸旗下當小股東,顯然也非輕鬆事。近年來國企戰略引資爭議重重,時有賤賣論之譏,作為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無論是中國石化還是民營投資者,都將面臨來自市場和體制的考驗。

從積極角度看,民營資本有機會和中石化銷售板塊展開股權合作,可能發揮股東制衡機制,改善石油石化上下游交叉補貼、關聯交易不夠透明的局面,甚至自下而上地倒逼國企體制的全面改革和開放。

然而從風險角度看,新進入者的權益如何保障,仍是未知數。在上游仍然控制在「三桶油」手中、進口石油配額沒有真正放開的情勢下,作為下游的成品油銷售環節始終要仰人鼻息。

漸進式改革還會帶來新的關聯交易問題。中石化下屬煉油企業人員即向財新記者表示,煉油板塊和銷售板塊均100% 屬於中石化的時候,總公司會權衡二者的盈利狀況,對煉油廠成品油的出庫價格和銷售公司的批發價格適當協 調。一旦外部投資者進入,煉油企業就要面對來自銷售市場議價的衝擊,利益衝突尤為突出,上下游間能否做到公允定價,值得玩味。一種可能是,下游公司的銷售計劃仍遵從總公司制定的基本框架,甚至會受到內部上游煉廠盈利壓力、供應情況的掣肘,自主性有限。另一種情況則是進入者憑藉自身背景蠶食上游利潤。顯然兩者均有違改革初衷。

無論如何,中石化啟動改革,向著「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方向前進,都是值得鼓勵的。石油業改革在上個世紀末重組上市後已停滯多年,事實證明,壟斷國企改革從來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倘若不能在行業准入、定價機制、股權結構、組織人事方面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頂層設計,改革往往會半途而廢,而這也終將決定此次銷售末端改革的實際效果和走向。

本刊記者吳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