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公布最新貨幣政策決議,保持當前購買3750億英鎊資產的QE項目不變,基準利率仍為0.5%,符合此前彭博的市場調查預期。
決議公布後,英鎊對美元小幅下挫。昨日公布的英國10月服務業PMI創去年5月以來新低,顯示英國經濟有下行跡象。當日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一年新低。路透昨日調查發現,與上月調查相比,英鎊的預期匯率明顯更低。瑞銀貨幣分析師Geoffrey Yu認為,英國的增長預期降溫,投資者不敢太積極看多英鎊。
公布決議的同時,英國央行還宣布,本月貨幣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將於本月19日公布,該央行的最新通脹與經濟產出預期將於本月12日公布。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英國央行內部對撤銷寬松的進程仍有分歧。該央行行長卡尼今年9月下旬放風,暗示加息時機臨近。但截至上月,主張加息的該央行決策投票委員仍只有兩人。
上月公布的當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英國央行連續三個月無法就是否加息的問題取得一致。多數投票委員堅決反對加息,認為幾乎沒有跡象證明國內存在通脹壓力,倒是歐元區經濟滑坡帶來的風險增加。
據上月底路透調查結果,54位受訪經濟學家無人預計英國央行今日會公布任何政策變化,但預計明年第一季度首次加息的經濟學家人數較上次調查減少,僅占微弱多數。28位受訪經濟學家維持英國央行在明年首季升息的預期不變,上次調查中同樣這樣預測的經濟學家有54人,當時受訪者60人。
上述上月底調查期間,受訪者表示,之所以將首次加息的預計時間推遲到明年稍晚,關鍵是考慮到英國國內通脹放緩且經濟增長疲弱。
上月底的短期英鎊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英國央行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會首次加息。路透報道認為,市場可能註意到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近期的講話。那些委員的講話凸顯出,英國央行的決策者希望先看到通脹壓力上升,然後才會投票支持加息。
自2009年3月5日降息50基點以來,英國的基準利率銀行利率始終保持在0.5%。英國央行上次調整2009年3月5日啟動的QE規模還是在2012年7月5日,當時決定增加購買500億英鎊資產,使QE總規模增至3750億英鎊。
去年8月,英國央行對其貨幣政策采取了四年里幅度最大的調整,首次將基準利率前景與通脹和失業率掛鉤,稱在失業率跌至7%之前將保持當前寬松政策不變,還預計至少在2016年三季度前都會在7%以上。
而今年4月公布的官方數據就已顯示,英國失業率跌至6.9%。英國央行的加息問題自此更為市場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貸款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歐洲央行表示,將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30%不變。現在,市場將目光投向了21:30的記者會。德拉吉可能在記者會上堅持表示,如有需要,他能克服歐洲央行管委會的分歧,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盡管德拉吉這次不太可能宣布更多的刺激措施,他可能將今晚的記者會作為一個契機,暗示他將最快在下月擴大資產購買計劃。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經濟學家Frederik Ducozet表示,德拉吉將會在今天的記者會上重申自己的領導。盡管歐洲央行可能不會開始購買國債,但德拉吉可能會表示,他將在12月采取行動,擴大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此前,多數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將避免在本次會議上改變政策。一些人認為,歐洲央行更可能在12月的會議上擴大寬松。
歐元區10月CPI同比上漲0.4%,略高於9月的0.3%。過去四個月的數據均在0.3-0.4%之間,遠離央行設立的2%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本周下調了歐元區通脹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通脹在2014、2015、2016年的預期分別為0.5%、0.8%和1.5%;GDP增長則分別為0.8%、1.1%、1.1%;失業率則為11.6%、11.3%、10.8%。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表示,周四不會有什麽新東西,徳拉吉勢必將老調重彈。和日本央行的黑田東彥相比,徳拉吉顯然是一個“演說家”。
在上周日本央行宣布了史無前例的刺激計劃後,日元兌歐元接近6年低點。
要重振歐元區經濟,德拉吉將需要一個疲軟的歐元,而日本央行的行為給德拉吉帶來了挑戰。
黑田東彥將挑戰書交給了德拉吉。德拉吉是否會應戰仍有待觀察。除非德拉吉同樣推出大規模QE,不然從日本借來的廉價資金可能逐漸流入歐洲資產,推高歐元。
10月31日,日本央行表示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擴大日本的基礎貨幣,每年新增約80萬億日元的基礎貨幣,高於目前60萬億-70萬億日元的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本央行決議宣布以8比1投票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承諾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規模增加基礎貨幣,符合市場預期。消息之後,日元小幅反彈。日本央行認為CPI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當前水平,消費稅的負面影響正在減弱。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木內登英反對資產購買計劃 ,木內登英認為此前(60-70萬億日元)的貨幣基礎目標是合適的,提議將2%設為中長期通脹目標。提高出口評估。資本支出正逐步上升,因企業獲利改善。從長期角度來看,通脹預期將上升。日本CPI或在一段時間繼續維持當前水平;消費稅上調對消費的影響正在減退。將繼續實施QQE直到2%的通脹率保持穩定。
在上一次意外宣布擴大QQE規模之後,市場普遍預計本次央行將選擇按兵不動。在安倍晉三宣布延遲上調消費稅並提前大選之後,日本央行在11月會議上作出政策變動的可能性較低。
維持QQE直到完成通脹目標,看淡消費稅上調影響
日本央行本次決議基本沒有太多新意,央行表示經濟正在保持“適度的”複蘇步伐,盡管受到需求減弱的影響,產能方面有疲軟的跡象。依然強調了2%通脹率的目標水平以及QQE的時效性。此外,日本央行淡化了4月消費稅上調的負面影響,也和此前黑田東彥的基調一致。後市市場主要焦點有望轉向日本經濟數據能否在寬松政策下回暖。
此前有多位市場分析人士均認為CPI數據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並不具備參考性,依靠刺激帶動的複蘇難以持續。在安倍暫緩上調消費稅和日本央行擴大QQE的雙管齊下的情況下,如果經濟依然難有起色的話,黑田料將面臨央行內部和市場的雙重質疑。
在本周一日本第三季度數據表現疲軟之後,央行內部對於QQE擴大的結論的共識似乎有所加強。
內部分歧嚴重 QE有效與否惹爭議
上月底日本央行意外決定啟動更大規模的超級QE措施,該央行以5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勉強通過這一行動。支持與反對派十分接近的票數背後,凸顯了一些日本央行決策委員對該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質疑。
日本央行去年4月啟動國內史無前例的超級QE,截至今年9月,日本的核心CPI通脹率僅有1%,遠低於日本央行明年2%的通脹目標。這已招致日本國內從經濟學家到議員的多方指責。
雖然目前黑田東彥主導的寬松基調依然占據主動,但是有消息稱,不同意黑田看法的日本央行委員可能再次反對繼續寬松,還有些委員可能考慮給出自己的提議。如果反對聲十分明顯的話,可能會令市場對長期寬松的前景有所動搖。
消費稅暫緩上調影響深遠 黑田或身不由己
首相安倍晉在周二(1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決定推遲原定於2015年10月消費稅上調至10%的計劃,並提前舉行大選,以便在新任期執行其經濟刺激政策。安倍推出的這些政策迄今仍難以顯現持續效果。
推遲上調消費稅引發外界疑慮,擔心日本央行的超寬松貨幣立場是在為巨額公共債務提供資金。日本的公共債務在發達國家中是最高的,超過GDP的兩倍。
黑田曾表示安倍應當在明年繼續執行增稅計劃,認為今年4月初首次增稅帶來的陣痛其實很有限。市場分析人士也表示,黑田提前擴大QQE可能是為了“逼迫”安倍如期加稅,但是在未能取得預期結果之後,黑田如何收場面臨考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央行今日公布最新貨幣政策決議,基準利率仍保持在0.5%的最低水平,保持購買3750億英鎊資產的QE項目不變。這一決議符合此前彭博調查的市場預期。
英國央行的基準利率已四年半維持在最低水平,其QE規模也逾兩年維持不變。截至11月的英國央行會議紀要顯示,四個月來該央行決策者始終未能就加息達成一致。此前市場大多預計英國央行明年一季度開始加息。近半個月,這一預期時點已推遲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英國央行任何偏寬松的信號都會給英鎊帶來下行壓力。
今日決議公布後,英鎊對美元匯率小幅回落。公布決議的同時,英國央行還宣布,本月貨幣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將於本月17日公布。
過去一年多來,英國的經濟增長表現強於多數歐洲國家。分析師一度因此預計,英國央行加息的速度可能比美聯儲還快,多數分析師預計該央行明年第一季度就會開始加息。
但在上月英國央行流露鴿派傾向、並調降通脹預期後,分析師長期對英國央行明年第一季度加息的預期終於改變。一周前路透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50位分析師之中,有32人預計,到明年第三季度結束,英國央行的基準利率才會升至0.75%。短期英鎊利率期貨也顯示,英國央行將會在明年第四季度開始加息。
上月12日,英國央行下調了英國經濟增長預期,將明後兩年的GDP增速分別由3.1%和2.8%降至2.9%和2.6%,還預計未來六個月通脹率可能跌破1%,通脹率到2017年才會回升至2%的目標水平。當天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在新聞發布會上對經濟前景看法悲觀,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止步不前、歐洲陷入滯漲拖累了英國經濟。這些都令市場人士猜測該央行將推遲加息,英鎊匯率隨即走低。
上月19日公布的當月5-6日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和此前三個月一樣,支持加息的決策委員仍只有兩人,其余七位委員均主張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多數決策委員認為,當前經濟增長走弱產生的風險可能超出預期,“過早收緊貨幣政策將使國內經濟容易受到沖擊”。偏鴿派立場的會議紀要讓市場人士更傾向於預計英國央行會推遲加息。
路透援引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Peter Dixon的觀點稱:
“近期英國央行調降通脹預估後,短期內很難看到貨幣政策委員會扣下加息的扳機。”
自2009年3月5日降息50基點以來,英國的基準利率銀行利率始終保持在0.5%。英國央行上次調整2009年3月5日啟動的QE規模還是在2012年7月5日,當時決定增加購買500億英鎊資產,使QE總規模增至3750億英鎊。
去年8月,英國央行對其貨幣政策采取了四年里幅度最大的調整,首次將基準利率前景與通脹和失業率掛鉤,稱在失業率跌至7%之前將保持當前寬松政策不變,還預計至少在2016年三季度前都會在7%以上。
而今年4月公布的官方數據就已顯示,英國失業率跌至6.9%。英國央行的加息問題自此更為市場關註。該央行行長卡尼今年9月下旬放風,暗示加息時機臨近。但截至上月,主張加息的該央行決策投票委員仍只有兩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不出意外,宣布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30%不變。市場焦點料轉向21:30徳拉吉新聞發布會。大多數投行預計本月不會宣布全面QE,但是徳拉吉可能會在新聞發布會傳遞鴿派基調。
歐元/美元在數據之後反應平淡:
自歐洲央行上次政策會議以來,歐元區的經濟數據變得更加糟糕。通脹下跌至0.3%,而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為略低於2%。加上油價下跌的影響,市場已經將明年年初通縮的風險計入價格。
由於包括行長徳拉吉在內的歐洲央行官員一致強調已無降息空間,因此在利率方面恐難以見到意外出現。市場焦點料將在於其後21:30徳拉吉新聞發布會。瑞信預計,德拉吉將提出一些鴿派的措辭,甚至是確認更大範圍的資產購買已經到來。但是QE的細節和正式宣布不會在今晚到來。
Capital Economics認為,本月或下個月將可能有進一步的寬松。歐洲央行將宣布擴大購買資產的範圍,其中將包括國債。不過,他們預計政策效果一般。Lloyds經濟學家不認為歐洲央行將在今晚有所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不出意外,宣布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5%不變,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變,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30%不變。市場焦點料轉向21:30徳拉吉新聞發布會。大多數投行預計本月不會宣布全面QE,但是徳拉吉可能會在新聞發布會傳遞鴿派基調。
歐元/美元在數據之後反應平淡:
自歐洲央行上次政策會議以來,歐元區的經濟數據變得更加糟糕。通脹下跌至0.3%,而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為略低於2%。加上油價下跌的影響,市場已經將明年年初通縮的風險計入價格。
由於包括行長徳拉吉在內的歐洲央行官員一致強調已無降息空間,因此在利率方面恐難以見到意外出現。市場焦點料將在於其後21:30徳拉吉新聞發布會。瑞信預計,德拉吉將提出一些鴿派的措辭,甚至是確認更大範圍的資產購買已經到來。但是QE的細節和正式宣布不會在今晚到來。
Capital Economics認為,本月或下個月將可能有進一步的寬松。歐洲央行將宣布擴大購買資產的範圍,其中將包括國債。不過,他們預計政策效果一般。Lloyds經濟學家不認為歐洲央行將在今晚有所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移動+大數據”的不斷沖擊,曾經在PC互聯網的末世大顯神通的團購模式已經快要走到盡頭!
我們必須從深層次去解剖團購模式才能理解團購網的主要問題:
一、團購的導流模式已經過時
與團購網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這樣的結論,就是團購網站流量很大。我們可以辯證地理解團購網的流量從何而來。團購網流量來源主要分為兩方面:首先團購網的經營者都是流量運作的專家,他們非常懂得如何從搜索引擎等流量源獲取流量,其次團購的低價也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原因。不過,“流量——>結果”而不是“用戶——>結果”,不同在哪里?流量思維!PC互聯網的重要特征!
低轉化高成本的獲取流量方式難以創造良好的經營數據,這是千團大戰偃旗息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必須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導流的結果,也就是這種方式會不會獲得優質的大數據?
從邏輯上說假如通過團購逐步標清用戶的消費習慣,那麽團購模式是可以持續發展下去的,但是在實際運營中並不是這樣,不是所有行業更不是所有檔次的客戶都有通過低價攬客的需求,於是團購存在著天然的缺陷,就是它的大數據難以完整。
二、已經形成用戶的習慣難以保持
我們發現團購網站的用戶粘度都很差,這是有著必然規律的。
第一個原因,我們不需要加以論述,這就是用戶在團購網站上並不存在互動。
第二個原因,就是用戶訪問團購網站的是因為貪便宜。貪便宜是人的天性,但並不是優良品質。我們很清楚的是抓住用戶的善的需求,慢但是持久;抓住用戶的惡的需求,快但是短暫。所以因便宜而來的用戶對網站缺乏忠誠度,他決不會因為你是美團而來,他才不管你是美團、大眾點評,還是其他呢。這也是淘點點等新模式借助團購培育的市場迅速發展起來的緣由。
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基於流量思維的團購模式帶來的是沖擊而不是機會。我們來看團購在移動化的場景:在生活消費領域,使用團購最多是吃喝玩樂。使用者一般分為本地用戶和外地用戶,本地用戶更多被低價吸引,外地用戶更多被距離(LBS特性)吸引;本地用戶在品牌上選擇本地強勢的團購網,外地用戶選擇在全國知名度高的團購網站。這種情況,是不是更有利於大眾點評或者淘點點呢?
三、生態鏈不成熟
團購網的下一個問題是生態鏈的問題。
假如國內商家都很誠信,假如商家服務都很標準,或許不會有將團購客戶另眼相看的事情發生。
僅作為信息媒體或者推廣工具的團購網對於行業服務是無能為力的,即使采用人工篩選仍然力不從心。
這也是本地O2O面臨的問題,這就是O2O企業采取下沈措施的原因。在美國,資訊模式已經夠了,因為服務業發展水平很高,在中國不用新興的思維OEM傳統服務業,不給傳統服務業革命似乎不行。
四、商業模式薄弱,缺乏控制力
國內的所謂O2O的閉環概念最早就是由團購網站提出的,究其根本是因為團購模式在商業控制力上非常薄弱。團購模式,商業控制力薄弱的原因之一,也正是由其pc互聯網思維的導流模式造成的。
首先,在O2O模式中,最最關鍵的就是大數據,而團購網站恰恰並沒有將大數據應用的好。我們可以想像假如商家學會利用會員管理系統,學會自己對自己的會員應用優惠券等促銷措施,那麽團購網,它的作用究竟還在哪里?
其次,團購模式的引導消費方式,仍然帶有非常強的媒體氣息。團購網依然像一個媒介,而並不能深入到O2O交易環節的內部,並不存在O2O所要求的服務層次與深度。
因此我們會懷疑在O2O的風暴中團購模式究竟還能存活多久?
結論:優勢不再,不變則亡
最近幾天,我們從新聞中可以看到,王興所領導的美團,作為團購行業的領頭羊,又一次進行了大規模融資並且大幅進行業務模式的改造。或許我們可以將美團的自我改革理解為美團在團購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不進則退,不變則死,對於團購行業而言,這就是2015年的主旋律!
(文/寧哲網絡 周寧 公眾號:lastmedia 機構號:ningzhenet)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ouning
轉換跑道到中華電信,蔡力行現在最常談的是廣告行銷與客戶需求,從鐵血走向柔軟,是他最大的轉變。 站在電視牆前,一個熟悉的身影熱情地推薦著:「這部電影我看過,很好看,一個月隨你看,只要一九九元。」語畢還不忘回頭問:「你家有裝MOD嗎?」眼前這位笑容滿面的「超級推銷員」不是別人,他是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一個我們以前從未看過的蔡力行。 你能想像,以前開口談的都是半導體製程的蔡力行,如今能對金馬獎得獎電影如數家珍?你能想像,以前他連金城武姓「金城」都不知道,如今卻一腳踩進金城武的廣告拍攝現場探班? 接受《今周刊》專訪的這天,蔡力行到任已經十個月。在此之前,他是台積電太陽能與固態照明公司董事長,甚至曾是被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指定的接班人選,還以超高執行力被業界形容為「鐵血蔡力行」。 卸下那個光環,蔡力行挽起袖子,離開耕耘近三十年的半導體領域,走進服務千萬消費者的電信業,這是他職涯的大轉變,也是中華電信的挑戰,如何與這位從半導體業來的老闆磨合。 「講老實話,我以前從沒自己去辦過門號什麼的。」聳了聳肩,蔡力行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不好意思。過去,中華電信之於他,是一個再模糊不過的概念。 然而,當他真正走訪全台十七個營運處和各地服務中心,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以前再厲害,面對一百個客戶就很多了,但現在,中華電信光是行動門號就有一千一百萬個用戶,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我的客戶。」角色的改變,在他的生活裡發酵相較於在台積電面對的是企業用戶,來到中華電信,蔡力行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了解這一千一百萬名用戶。「以前(在台積電)不太需要廣告宣傳,客戶就蜂擁而至,但現在面對不同TA︵目標客群),有很多學問。」就連走在路上,蔡力行看到街邊廣告,也會開始不自覺地思考,何種行銷手法可以吸引客戶。「如果看到好的廣告,我就會回來和他們(指中華電信員工)講一講。」像是剛落幕的金馬獎,他信手拈來就是得獎名單,甚至還花了兩個小時、挑了一部入圍影片《掃毒》來看, 「以前的我大概不會幹這事兒。」角色的改變,已經發酵在他的生活裡。 他力薦親朋好友裝MOD,「有一個周末,我一連接到兩通朋友的電話,問我為什麼MOD沒有《紙牌屋》?」原來正值MOD新舊方案交接期所以短暫下架,蔡力行趕緊向「客戶們」解釋。 不變的堅持,在經營裡實現這些改變,是《今周刊》二○○九年專訪蔡力行時從未見過的。當時的他,講究效率、執行力,就連手錶永遠都調快十分鐘;現在的他,和我們談廣告行銷、談客戶想要什麼。問他哪些原則是不變的?「要求不能打折,做對的事,絕對不打折!」走在中華電信總部的園區裡,蔡力行很果斷地這麼說。 從台積電到中華電信,蔡力行很清楚他的任務是什麼:「第一件事,營收成長要先做到,這個沒做到,什麼都不用講。」此外,當遠傳、台灣大都為投資4G而提高資本支出時,蔡力行卻替中華電信設下減少一○%資本支出的目標。 有人批評蔡力行的作法是空降思惟、不懂電信業,蔡力行卻比誰都認知到中華電信面臨的困境,「你看中華電過去五年的財報,雖然每年一股可以賺四元,可是營收成長卻很有限,這是最大的挑戰,再持續下去是很不理想的。」蔡力行無奈地擺了擺手,「像現在,大家都用LINE,不付我們錢呀。所以我們的資本支出是要精準、有效,是要能夠創造投資效益,我們不做無謂的投資。」中華電信員工多達二萬四千人,平均年齡高達四十九.五歲,經年累月的企業文化,也等著蔡力行去注入新的DNA,他開始導入「矩陣式」管理模式,打破過去中華電信的慣性「縱向」思考,直接挑戰中華電信的內部文化。 這絕對是大工程,尤其當十個月的董事長遇上七十年老店,蔡力行不打算強硬地來,這一課是台積電教給他的。這次,他放下身段,逐步與中華電信員工做溝通,分五梯次,北中南地跑,到前線去告訴他們中華電信的新方向。 初步效益如何?蔡力行坦言,「做得不夠好,但是總比不做的好。」他很樂觀以對,「因為只要開始做,就會有效益。」對比半導體二十五年的商業模式沒有大變化,電信產業卻因為網路崛起、4G技術演進,掀起了天翻地覆的大變革,這些,蔡力行都看在眼底,他研究谷歌、亞馬遜的獲利模式,也研究為何新加坡電信能順利走向國際,要為中華電信打造一套新成長方程式。 專訪到最後,蔡力行依舊向我們推銷裝MOD的好處,因為他深信,「一家公司最好的銷售員,就是它的CEO。」 (何佩珊) |